2011年加方2011年金银花价格格

内容提示:2011年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21:31:05|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相关阅读】湖南纪委官员举报“金银花更名”涉腐败 药典委回应

 官员微博公开质疑食药监总局 称“金银花更名”存黑幕

 金银花山银花价差大 真假“李逵”掺着卖

 南方多省种植的南方金银花因为一次更名,遭遇“滑铁卢”,市场份额萎缩,价格剧降。而持续了九年的金银花、山银花“双花”纷争,随着湖南纪委预防腐败室陆群12日的微博举报,再次发酵。

 不同以往,这一轮纷争,因为剑指食药监总局和国家药典委,格外引人关注。“双花”之争背后南北方究竟有怎样的利益博弈?权力部门在其中又扮演何种角色?

 10日,湖南省隆回县政协副主席夏亦中的一名亲友,放弃了几亩地里的山银花,“弃产了,不种了,9年前的价格是每斤80元,现在是每斤1元,一分钱都赚不到,花农坚持不住了”,夏亦中对新京报记者说,最近几月,隆回放弃山银花的花农越来越多,“可以后怎么办,出路在哪,都不知道”。

 隆回是山银花的主产地之一,但是夏亦中拒绝使用山银花这个名字,仍叫金银花,“我们搞不明白,地里种的世世代代都叫金银花,为啥被改成山银花?”

 南方金银花更名山银花后,“南方金银花原占70%的市场份额一夜之间归零”。

 夏亦中回忆,2003年非典后,他所在的隆回,以及重庆市秀山县、贵州黔西南、广西等地种植的南方金银花,一夜走红。非典专家们一致认为,金银花有预防非典的功效。而在当时的《中国药典》中,“华南忍冬”、“红腺忍冬”等都属于金银花。

 至2005年,隆回南方金银花的种植面积达到22万亩,年产量1100万公斤,每斤价格80元。而贵州、广西、四川、重庆等地,种植面积接近50万亩,年产量超过500万公斤。

 夏亦中的另一个身份是南方五省金银花联席会议成员,他对新京报记者说,与北方金银花相比,南方金银花由于花朵密集、采摘成本比北方低3-5倍,所以亩产量是北方的2-3倍,“北方金银花价格居高不下,而南方金银花一度占到了全国金银花市场70%的份额”。

 但是局面从2005年版《中国药典》修订后,悄然改变。

 这次修订,将金银花和山银花分列进入药典目录,“红腺忍冬”、“华南忍冬”、“灰毡毛忍冬”等归入山银花项下。而“金银花”项下只有一个植物来源,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这意味着,南方多省种植的不同种类的“忍冬”都变成了山银花。

 夏亦中说,随后几年,南方各省的山银花境遇每况愈下。

 按照2005版以后的药典,冠以金银花名称的中药处方、各种饮片、提取物以及食品、饮料和日用化工等行业标注金银花名称的产品如金银花精、金银花茶、金银花香皂等,只能以忍冬为原料,否则涉嫌诈骗。

 “南方金银花原来在全国市场的70%市场份额,一夜之间归零。”夏亦中说。

 以隆回为例,现在的价格是每斤1块钱,2005年是每斤80块钱,“9年下降80倍,这谁也接受不了。而且,一块钱一斤根本就没利润,成本都不够。现在全县的种植面积不到18万亩,减少了4万亩;年销量不足原来的三分之一。我们的邻居,重庆、贵州、四川、广西的种植区情况也差不多”。

 网络存在大量“山银花代替金银花有毒”报道,九间棚承认与文化传媒公司合作。

 陆群和夏亦中都表示,更名后,山银花陷入连绵不断的“谣言风波”,使南方山银花种植业雪上加霜。

 南方五省金银花联席会议筹备成立南方金银花资源保护协会,并写了一封寄给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信。

 信中称,北方金银花主产区以山东平邑九间棚公司为代表,造谣诋毁山银花,斥资130万聘请重庆商界财视网文海军专题炒作,制造有关山银花性热、山银花代替金银花有毒的谣言。

 记者搜索网络发现,类似报道仍大量存在于网络,从2011年延续至今。山银花与金银花是否可以通用?药理药性有多大区别?对此,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问题的关键在于,九间棚公司是否付给了文海军130万,制造“谣言”?

 昨日下午,新京报记者多次致电文海军,但每次拨通后就被挂断。

 不过,湖南卫视去年9月曾播出《隆回金银花“逆袭”:网络不实传言诋毁谁是幕后黑手?》等节目,画面显示,文海军称,“跟我合作之前,他们金银花2011年的销售额还不到600万元,跟我合作以后,他们的金银花跟我合作才七个月,销售额就突破了1700万元”,“山银花是淘汰品种,谁说的,我说的!”

 对于上述围绕九间棚公司的质疑,昨晚,九间棚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廉士东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称“与事实严重不符”。

 他表示,有关“山银花性热”观点,系有关专业研究人员通过数年科学研究得出的研究结论,不存在所谓“造谣诽谤”问题。至于跟文海军的合作,“2011年6月-2012年6月,九间棚两家企业分别与重庆两家文化传媒公司进行商业项目合作,聘请对方给予策划、采写和发布有关金银花业务的广告和新闻稿件,系企业之间合法正当的商业行为”。

 实际上,在南方指责北方金银花企业的同时,北方也控诉山银花冒充金银花扰乱市场。

 中国金银花协会会长刘锋曾公开表示,“全国市场上,真正的金银花和假冒金银花之名的山银花产量各占一半”,意指山银花扰乱了金银花市场。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药用植物栽培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徐常青曾表示,部分地方政府保护假冒金银花生产销售,“在上游种植环节,南方的湖南、重庆、贵州、四川等地把山银花当金银花种植,甚至宣传山银花和金银花功效一模一样。在流通环节,由于地方保护问题严重,监管不够,有的地方政府明明知道是山银花假冒金银花生产销售,也进行保护。”

 此外,有关人士还表示,隆回种植的“灰毡毛忍冬”,即便在1977年版《中国药典》中,也不属于金银花序列,不知当地为何还要大规模种植?

 南方多地政府联名要求将山银花恢复原名;目前,国家药典委已启动修订工作,是否改名仍未可知。

 陆群认为,从2005年药典修订到现在,利益集团一直在下一盘大棋,以“九间棚”为代表的企业先操控2005年的药典修改,再造谣诋毁南方山银花产业。

 因此,他强调,“双花”之争的背后是腐败问题,是九间棚公司等利益集团绑架、左右了国家机关。

 夏亦中也表示,原国家药监总局的一些做法,令人不解。

 以2005年版《中国药典》修订为例,2005版药典中对二者的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的记载完全相同。

 这使人疑惑,既然药典委认为金银花与山银花的药理药性具有一致性,以名字、地域区分两者的意义何在?

 此外,2006年,原国家药监总局曾下发文件,规定2005版中国药典新更名的中药材,“允许相关的中医药处方,依照新名字做相应的改变。”也就是说,原来使用山银花的药企,允许继续使用山银花,但要将处方中的“金银花”,改为“山银花”。

 但夏亦中透露,自2005年以来,原山银花用量巨大的双黄连口服液生产厂家河南太龙药业(行情,问诊)[0.13% 资金 研报],一直致力于将处方中的“金银花”更改为“山银花”,但是即使双黄连口服液处方发明人邢泽田教授出面奔波,至今也未能获批,“审批过程中受到了阻挠”。

 但是九间棚公司否认与原国家药监总局有利益纠葛,“邵明立那么高级别的领导,我们根本不认识,没接触过”,廉士东对新京报记者说,2005版、2010版《中国药典》的制订和修改,系国家药典委员会的职权行为,与九间棚公司没有关系;九间棚公司对国家药监局和国家药典委员会及其领导和工作人员,没有任何公关行为。

 按照《中国药典》的修订周期,明年是又一个大修期,目前国家药典委已启动修订工作。山银花与金银花的纷争,也从原来的南北产区互相指责,上升到国家机关层面。

 湖南五县、重庆一县、贵州两县、四川一县、广西一县曾以十县联名方式向食药监总局表达恢复原名诉求,据新京报记者了解,目前南方山银花产地的地方政府开始新一轮“上书”,邵阳市政府给湖南省政府发函,湖南省政府又给食药监总局发函,表达同一诉求,2015年版药典修订,希望将山银花重新收入金银花。

 山银花该不该重归金银花?“双花”之争背后是单纯的学术问题,还是南北利益之争?期待2015年版药典修改给出***。

 官员微博公开质疑食药监总局 称“金银花更名”存黑幕||中国广播网||###||2014年08月13日 06:57

 央广网北京8月13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微博网名为“御史在途”的湖南省纪委预防腐败室副主任陆群昨天在微博上公开质疑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称在“金银花更名”事件中,该局“为利益集团代言,给数以千万计的百姓造成无比重大的经济损失”。

 为此,国家药典委员会最新发表声明,对陆群的质疑予以了正式回应,并详细阐述了关于金银花、山银花分类的有关问题。回应从历史和学术的角度介绍了金银花与山银花的分类和从属关系等相关问题,暗示陆群的质疑并不成立。

 湖南纪委官员实名举报“金银花更名” 称利益驱使||中国广播网||###||2014年08月14日 08:04

 央广网北京8月14日消息(记者韦雪 杜希萌)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前天(12号),实名认证为湖南省纪委预防腐败室副主任陆群的微博账号“御史在途”,发微博称将以“铁的证据”揭露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称在“金银花更名”事件中,该局“为利益集团代言,给数以千万计的百姓造成无比重大的经济损失”。

 “御史在途”称,在更名事件背后,有多家企业和公关公司牵扯其中,并把矛头直指,国家食药监总局前任局长邵明立。“御史在途”在微博中表示,2005年前后,国家药典委将把中国南方地区传承上千年的“金银花”更名为“山银花”,并把金银花作为邵明立老家山东“忍冬花”的专用名。更名后,南方金银花价格一落千丈。

 举报微博发出后,迅速引发网友“围观”。有人力挺陆群,也有人质疑他的动机。本台记者分别采访了“御史在途”陆群,以及国家药典委中药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屠鹏飞。

 面对“金银花”、“山银花”之争,究竟“金银花与山银花之间有无分别”,二者更名又是否真的如陆群所言存在利益驱使?国家药典委中药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屠鹏飞说,金银花和山银花本就属于两种物质,所谓的“名分之争”其实无可争议。

 屠鹏飞:首先我们从本草上来考证,从历史上来用的金银花都是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花蕾或者是初开的花。而成分上,山银花这几类植物的化学成分也是和金银花有所不同的。金银花的话,黄酮类成分比较高,但是山银花这几类都是皂苷类植物比较多。所以从这几方面考虑,我们在05年的药典对他们进行了不同的分类。

 但是对于屠鹏飞的观点,陆群并不认同,他表示,在历代的本草名著里面像《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这些名著里面,对忍冬都是有明确的记载的。金银花它只是一个俗称,它的学名实际上叫忍冬,因为花开了,黄白相间,刚开出来的花是白色的,成熟后花会变成***,因此才有了“金银花”的名称,所以不论南北大家都叫它金银花。

 陆群:忍冬科的植物多达一百多种,平常比较常见的金银花的品种我们中国就有17个,千百年来大家都管它叫金银花,为什么你就把我们南方地区的5个省区市这些金银花叫山银花,你把北方山东平邑,(河北省)巨鹿(河南省)封丘县,北方这三个县主产的花叫金银花,你依据何在啊!你要这样也可以,就全部这些都是金银花。

 在陆群看来,金银花公认的,主要的有效成分就是绿原酸,并不是屠鹏飞所提到的木犀草苷。如果说,“山银花”跟“金银花”有什么区别的话, 他认为,从有效的药用成分含量来讲,南方地区的远远高于北方地区。

 陆群:南方的金银花像我们湖南的灰毡毛忍冬,还有贵州的黄褐毛忍冬,它们的绿原酸的含量远远高于山东平邑的金银花,高的达到它的三倍以上,一般的都是两倍以上。你说它的药用价值摆在这个地方,为什么要诋毁南方的金银花呢!

 比如说国家药典委说,金银花的主要有效成分不是绿原酸,而是木犀草苷,当然绿原酸也认可是成分之一,但他认为主要是木犀草苷。这个问题很可笑,木犀草苷在金银花里的含量十分微小,微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它一般的含量是0.07%左右。河南新乡的花生壳里面,它花生壳里的木犀草苷含量达到1.1%,也就是说它的木犀草苷的含量是金银花含量的20倍以上。金银花的开发成本多高啊!你直接去河南新乡收集农民丢弃的花生壳就行了。

 金银花山银花价差大 真假“李逵”掺着卖||广州日报||###||2014年08月13日 09:36

 山东省某地农民将中药材金银花整理上箱准备烘干。(资料图片 CFP供图)

 纪委官员实名举报称 食药监总局金银花变山银花内藏“阴谋”

 湖南省纪委 官员陆群在微博举报食药监总局,直指国家药典委变金银花为山银花是“为利益集团代言”,“搞垮了南方金银花产业”。

 而本报记者了解得知,南方产区所产灰毡毛忍冬等的确身份尴尬,以前被称为金银花,现在又被认定是山银花,而金银花、山银花药用价值迥异故价差巨大,但由于形状相似功效有重叠,故市面常见真假“李逵”掺着卖。

 本报讯 网络名人“御史在途”——实名认证为湖南省纪委预防腐败室副主任的陆群再出手。昨日,“御史在途”发微博称,“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为利益集团代言,给数以千万计的百姓造成无比重大的经济损失”。

 更名后南方金银花暴跌

 “御史在途”指出,2005年前后,国家药典委将中国南方地区传承上千年的“金银花”更名为“山银花”,把金银花作为山东“忍冬花”的专用名。表面看是学术问题,其实是严重腐败问题。

 据其介绍,品质优良的南方金银花被国家食药监总局更名为“山银花”之后,价格一落千丈。北方金银花贩子趁机大量低价收购,冒充北方金银花高价卖出,谋取暴利,南方上千万花农则血本无归。为搞垮南方金银花产业,有山东企业斥巨资公关,先修改国家药典,再造谣毁谤南方金银花“上火”。

 据了解,《药典》在改版前一直是金银花(忍冬)与山银花(灰毡毛忍冬)混用,改版后金银花的使用范围明确,但对山银花的使用范围没有明确规定。因此,山银花如果在药品中替代金银花出现,就会被认定为假药。记者发现,此番“御史在途”主要矛头指向了南方为主产区的灰毡毛忍冬被认定为山银花而非金银花,使得其价格一落千丈。

 山银花减产行情仍不好

 “无论是药用价值还是采摘成本,金银花都比山银花高出一大截。二者本就地位悬殊,很难得出某个品种相关产业衰落是被药典打击所致。”一位行业观察人士表示,南方产区所产灰毡毛忍冬等目前已基本被认为属于山银花。

 昨日卓创资讯医药分析师张斌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金银花公认“含金量”远高于山银花,前者通常作为入药主材,后者则常见凉茶饮品保健品中。

 “金银花主产区在山东、河南、河北,产地不同价格也不同,目前金银花一级货山东报价90~110元/公斤。”张斌介绍,“山银花主产区在湖南、广西、贵州等地,湖南生晒货目前报价为23~24元/公斤。”其表示,由于种植意愿低,山银花传来减产消息,但总体来说还是供大于求,后市行情不被看好。

 性状相似消费者难识别

 广东武警医院耳鼻喉研究所中医科主任龙目恒称,广州药店几乎常年都有金银花在售,市民皆知用其泡水喝可缓解嗓子疼痛、预防感冒。相较之下,山银花的“受众群”则小很多。

 有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由于性状十分相似、功效有所重叠,所以市面常见真假“李逵”掺和着卖。“消费者几乎难识别。但金银花中的木樨草苷成分在山银花中含量极低,是主要差别。”

 山银花制维C银翘片 说明却标金银花

 前年广东宝山堂制药有限公司就被曝光涉嫌使用山银花枝叶提取维C银翘片干浸膏。而购买广东宝山堂制药生产的银翘片干浸膏的广西盈康药业有限公司,又将这种用山银花枝叶加工的原料制成维C银翘片,药品说明中的成分却明确表明含金银花。也有业内人士透露,市面上很多含金银花的饮料,不少都选择山银花代替。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