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同一ip请求过于频繁,如果希望继续访问,请输入验证码:
Copyright 1998 – 2010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作者: 发表日期:2003-11-2 8:33:00 从经济学角度谈我国石油战略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石油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尽管我国石油产量在逐年上升,但近年来赶不上国民经济和原油消费量的增长率,前者比后两者约低8%和4%,这种石油供求矛盾使我国从1993年开始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仅2000年净进口石油即超过6000104t,耗资约150亿美元,这种状况使人焦虑和注目。但近十年我国天然气勘探处于最好时期,将进入大发展阶段,可弥补石油供给的部分不足。
中国是世界第五大石油生产国。1999年,我国原油产量为1.602亿吨,较1998年下降0.1%;2000年,全国原油产量为1.6亿吨,同比基本持平;2001年,全国原油生产缓慢增长,年产量为1.64亿吨,比2000年增长1.33%;2002年,我国原油产量可望同比增长2%左右,原油年产量有可能达1.68亿吨。在过去的10年里,原油产出年均增长率仅为1.8%;与此同时,伴随我国经济的连年稳定增长,石油消费平均增长速度达到4.9%。中国近年来是世界石油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我国从1983年开始使用进口原油,当年进口量为905万吨。近年来进口更呈显增长态势。1999年4381万吨,增长384%;2000年7900万吨,同比增长80%,超过一半是从海湾地区进口的。2001年中国石油进口量为6500万吨,可以说,如果在今后的10~15年内没有重大发现和重大技术突破,我国原油将严重供不应求。到2015年,我国将有一半原油需要进口。2020年,中国对国际石油的依赖将从目前的20%左右上升到40%左右。可令人担忧的是,中国至今还没有一个完备的石油战略储备制度,目前中国石化企业的石油库存量只能维持7天,远远低于美、日两国100多天的库存水平。
截止到2000年底,我国在25个省、市、自治区和近海海域(未包括台湾省,下同)累计发现了531个油田,其中地质储量超亿吨的大油田有40个,石油探明总地质储量为212.8956108t,以平均采收率为29%计算,可采储量为60.9517108t。历年累计已采出原油36.4363108t,采出率为59.78%,剩余可采储量24.5108t,按2000年生产能力计算,储采比为15.4。根据国内外油田开发规律,在这样低的储采比配置下,稳产处于临界状态,增产难度较大。
我国原油产量从1949年12.1104t至2000年增至1.6108t,成为世界第五位的产油大国。由于原油产量的大幅度增加,促进了我国能源结构的改善,石油消费量从1949年仅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3.8%上升到2000年的约25%。
从1922年至2001年近80年间,许多国内外不同有关部门和学者, ...0){this.value='';}" o lur="javascript:if(this.value==''){this.value='要找什么?请在这输入';}">
0){this.value='';}" o lur="javascript:if(this.value==''){this.value='如:深圳罗湖区,可不填';onAddrChange('');}else{onAddrChange(this.value);}"
0){this.value='';}" o lur="javascript:if(this.value==''){this.value='要找什么?请在这输入';onWordsChange('');}else{onWordsChange(this.value);}" onkeydown="onKeydown(event);"/> 内容优先 时间优先
中国油企海外寻油路:从资源获取到定价权博弈
发表时间:2008-06-18 09:49:28 来源: 作者:趣得网
6月17日(纽约商业交易所)8月合约突破了140美元/桶,达到140.19美元/桶。如何降低油价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成为各界关心的大事。
虽然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国门已经有近20年历史,但我们在原油定价中的话语权却很小。国研中心一位专家指出,现在我们不但缺少资源,而且缺少灵活的国际市场运作手段,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海外资源寻找力度,提升国际市场运作能力。
在他看来,石油企业走出国门的最终目的就是寻找话语权有了资源,就有了对话的权利,也就能够通过影响油价走势保护中国的利益。
自1990年代起,当时负责全国各大陆上油田开发的中石油高管即亲赴全球各地寻找可供收购、开发的油气资源。然而中东等油源富集地多被壳牌、埃克森美孚等有美英背景的跨国石油巨头瓜分完毕,因此中石油决定将首战选在了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苏丹。
1996年,中石油在充分准备后一举夺得苏丹1/2/4区块的国际招标,并联合苏丹、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国石油企业,组建了大尼罗公司。在这个公司中,中石油既是作业者,也是最大的股东。此举打响了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国门的第一炮。
1998年国内石油行业重组后,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公司都拥有了上游资源勘探开采权,自此三大石化巨头开始了海外扩张之路。
据相关研究人士介绍,全世界有三大能源消费地区:亚太地区、美国和欧洲。其中美国是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对外依存度达60%,年石油进口量超过5亿吨,这么大的进口量,使得美国政府必然会全力支持本国石油企业的海外扩张。
中东是世界主要的石油供应地之一,那里的油田储量巨大、开采条件优越。2003年伊拉克战争前一直由西方石油公司垄断。伊战的爆发,使得沙特、伊朗等中东国家政府十分担忧,它们纷纷制订对策,试图阻止美国独霸中东石油。为此它们开放本国石油市场,广泛吸引包括俄罗斯、中国、印度 ...中国石油企业原油供应链管理研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供应链管理作为企业在降低物耗、提高劳动
生产率之外的“第三利润源”,已经弓{起企业管理者们越来越多的重视。近年来,虽然
我国在供应链管理研究方面有所发展,但总的来说还停留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
经验的阶段,其实践性和针对性相对较差,对中国企业实际的供应链管理缺乏行之有效
的解决方案。作为国家战略物资,石油石化行业的原油供应具有多样化、复杂化和特殊
性等特点。做好原油供应链管理这一课题,对于处于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中国石油企业有
着十分的紧迫性与重大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并付诸实践。本文从中国石油天
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的实际出发,研究了中国石油原油供应链管理
体系的基本框架,也为国内其他石油企业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供应链管理综述,主要论述了供应链管理的含义、要素、
发展趋势以及原油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范围、国内外石油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现状;第二章
介绍了中国石油的原油供应链管理现状;第三章分析了目前中国石油原油供应链管理存
在的问题;第四章提出了构建中国石油科学的原油供应链管理体系的方法。
关键词:石油企业供应链管理供应链体系
steadydevelopment
andimprovementofmarket
thethirdsource
afterreductionofmaterial
productivityhas
greater aOentionfrom
years,researches
ChainManagementhave been
developing.However,these
advancedOVer'as
experienceand
Suchresearchesare
effectivesolutions
enterprises.As
oneofnationalstrategicmatefiM,the
petrochemicalindustry
is characterizedbydiversification
sophistication
specificity.Accomplishment
ofthetask ofCrudeOil
greatoperationsignificance
enterprisesfacingseveremarketcompetition.Suchta ...个人介绍: 七十年代出生,江苏沭阳县人。当粮食贬值的时候,我写起了文学,当文学贬值的时候,我写起了时评,当时评贬值的时候,我是否还能保持我的思想?对社会公平以及人生走向一直在作思考,不期望指点江山,也不期望激扬文字,关注最底层民众生存状态,以自己的声音为民众说话,一直是我坚守的信条。
河南平顶山一农民偷逃高速路费368万元被判无期案出现新进展,昨日12时许,平顶山市检察院称,此案已被撤回,并承认此案在侦查和审查阶段存在诸多失误。平顶山市检察院副检察长许晓伟表示,虽然目前未对检察机关人员追责,但事实查清后,“该负责的负责,该处理的处理”。(《新京报》1月18日)
河南平顶山一农民偷逃高速路费368万元被判无期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案件“出现新进展”,该案发生了戏剧性变化,负责审判该案的法官及法院领导被问责。显然,这是一起错案,应该有人为此负责!
然而,在这起天价偷逃过路费错案中,虽然负责审判的法官被问责,但负责侦查、起诉的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工作人员却平安无事,这不能不让人感到奇怪,难道有错的仅仅是法院?公安局和检察院就不该为这起错案负责?
还有谁该为368万天价过路费案失误负责?平顶山市检察院副检察长许晓伟表示,事实查清后,“该负责的负责,该处理的处理”。虽然态度积极,但这种表态,有敷衍公众之嫌。审判的法官和法院负责人相继被追责,说明法院知错就改,毫不推卸责任,这是值得肯定的。然而,负责侦查的公安局和负责起诉的检察院,却迟迟未见动静,平顶山检察院甚至认为,依照法律规定,此前对被告人时建锋定诈骗罪是适当的。也就是说,这起天价偷逃过路费案,定性是适当的,判决是公正的,那么,为何主审法官和负责审判的法院负责人被追责呢?莫非也是错案不成?
在司法侦查和审判中,可能会因为引用法律适当造成错案,这不能将责任推给司法工作人员。但是,如果明知事实不清,甚至故意引用不当的法律条文,那么,这就可能造成冤假错案的发生,司法工作人员就应该为自己的失误负责。这起天价偷逃过路费案,为什么一审司法部门认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引用法律适当”,但媒体一关注,就“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发回重审了呢?看来,司法部门在审判案件时,还是缺乏有效监督,导致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这样,很容易造成冤假错案的发生。而在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下,司法界有没有司法腐败现象?从偷逃天价过路费案件中,我看很能说明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