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怎么做好草莓田间管理理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专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要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户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草莓地应选择地势稍高,地面平整,排灌方便,光照良好,有机质丰富,保水力强,通气性良好,PH值呈弱酸性或中性的肥沃土地。前茬作物以蔬菜、豆类、瓜类、小麦等较好。

草莓栽植前应彻底清除杂草,并施入腐熟农家肥,一般每亩施有机肥5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氯化钾50千克做基肥,撒施均匀后耕翻30-40厘米,促进土壤熟化,土地平整后按100厘米做畦,畦面宽80厘米,畦沟宽20厘米,畦高15厘米,畦长20米。

定植质量的好坏对草莓的生长及以后的管理有很大影响,因此在定植要下细功夫。

草莓在定植时应注意定向移栽,将苗的弓背向沟道一侧,使花序着生在同一方向,栽植数量为一穴一株,栽植深度以上不埋心,下不露根为宜。

合理密植:草莓的种植密度与种植水平关系很大,弱苗、迟栽、缺肥的田块宜密,定植密度以每亩8000株左右为好,反之壮苗、早栽、足肥及采取地膜覆盖技术宜稀栽,以每亩6000株为好,株行距50厘米×20厘米为宜。

栽后要浇一次透水,栽后一周内一般早、晚各浇一次水,以后要使土壤经常保持湿润状态,以利成活。

草莓从定植到开花结果需要较多的肥,除要施足基肥外,还要适时补充肥料,可在果实膨大期和采收始期亩施沃叶水溶肥,专用肥或沃叶颗粒肥冲施。

结合浇水以200倍液肥形式沟施效果较好,长势好的田块仅喷施沃叶磷酸二氢钾2-3次,也有一定的增产效果,成花期原则上不喷。采果田施肥原则是适N重P、K,必须保持合理的配比关系,才能获得较高产量。

地膜覆盖有显著的早熟、增产效果,还能提高果实质量,增加商品果率。一般在3月中下旬开始盖膜。注意盖膜前一定要摘除植株上的枯叶、老叶。

采收期是草莓种植农户繁忙的季节,除了做好采收上市工作外。

其它田间管理工作也需要同时进行:

经常摘除病叶、枯黄叶及病果,带出草莓田外深埋,减轻病虫害。

结合采收,发现有半面红(向阳面)半面青的果实,可将其翻转,促其均匀成熟。

经常清沟理墒,不使雨后积水,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果、烂果。

草莓可以连续种植三年. 解释原因:草莓的种植有三年的周期。头一年仅能收获很少的草莓,第二年就会收获很多,但到了第三年,草莓的产量就要明显下降,需要把植株替换。合理安排培植新植株,保证每年总有一些草莓是第二年生的,就可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草莓的生长周期: 萌芽期:春季地温稳定在2℃—5℃时,根系开始生长。现蕾期:地上部生长大约一个月左右出现花蕾。 结果期:从花蕾显露到第一朵花开放可能需15天左右。 旺盛生长期:浆果采收后,植株进入旺盛生长期。 材料拓展:定植质量的好坏对草莓的生长及以后的管理有很大影响,因此在定植要下细功夫。草莓在定植时应注意定向移栽,将苗的弓背向沟道一侧,使花序着生在同一方向,栽植数量为一穴一株,栽植深度以上不埋心,下不露根为宜。合理密植:草莓的种植密度与种植水平关系很大,弱苗、迟栽、缺肥的田块宜密,定植密度以每亩8000株左右为好,反之壮苗、早栽、足肥及采取地膜覆盖技术宜稀栽,以每亩6000株为好,株行距50厘米×20厘米为宜。更多内容可以在百度百科中了解:百度百科

  如果在定植前后采取相应措施做好防控,对于草莓病害的防治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对于草莓根腐病、枯萎病和炭疽病这三种为害较为严重的土传病害,效果更为明显。

  对草莓种植基质进行有效处理、适时消毒是草莓幼苗健康生长的基础环节。对于设施草莓栽培,推荐使用基质的成分和配比为:基质50%草炭(或蚯蚓粪)+35%蛭石,同时要做好基质消毒。方法如下:基质堆积成20厘米厚,按照5升/亩20%辣根素水剂或20~25公斤/亩95%氯化苦液剂,塑料膜密封7天后进行放气,放气7天后使用。

  由于有的草莓种苗本身可能会携带一些病原菌,因此,在进行基质消毒的同时要对草莓种苗进行药剂蘸根,才能使草莓定植后发病的几率大大降低。在草莓定植前需摘除底部老叶,只留2-3片新叶,用29%吡唑萘菌胺·嘧菌酯700倍液或300克/升的42.8%肟菌酯·氟吡菌酰胺水溶液浸泡草莓裸根5分钟,或选用寡雄腐霉制剂与哈茨木霉制剂与面粉混合(寡雄腐霉/哈茨木霉∶面粉∶水=1∶200∶500)做成稀面糊,将裸根苗进行蘸根处理。蘸根处理最好选择阴天或傍晚进行。

  定植后采用灌根处理,可以进一步预防病害发生,增强草莓幼苗的抗病能力。对于上季发病较轻的棚室可选用 1百万孢子/克寡雄腐霉、特锐菌(哈茨木霉T-22)、2%香菇多糖水剂等生物制剂进行灌根,较重的棚室则可选用250克/升吡唑醚菌酯12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15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等进行灌根。TIF薄膜是一种防止气体渗透的多层膜。使用TIF覆膜,同时采用垄上覆盖的消毒方法,土壤消毒剂浓度可降至常用浓度的30%,仍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土壤消毒效果,能有效减少土壤中病菌数量,维持作物产量。同时大幅降低土壤消毒药剂使用量,而且使更多的消毒剂在覆盖膜以下和土壤中得以降解,减少有毒消毒剂在空气中的散逸,降低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风险。

农业防治:  在前期做好土壤消毒的前提下,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在白天天气晴好时,要加大通风力度,降低大棚内的温、湿度;及时摘除病叶、病茎、枯叶、老叶以及带病残株,并进行销毁;适当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改良土壤黏度、通透性;加强田间管理,增施生物菌肥、磷钾肥,中耕避免伤根,合理灌水施肥。生物防治:  利用枯草芽孢杆菌(1000亿孢子/克)1000倍液、寡雄腐霉倍液、2%氨基寡糖素水剂300-450倍液穴施灌根,250毫升/株,每7天1次,连续灌根2-3次。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