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驶途中发动机损坏保险公司赔付四万元
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讯(记者陈霞)市民李某驾车途中车辆发动机出现异常,经保险公司定损认定,车辆发动机油底壳、发动机底盘护板等损坏。4S店技术人员在维修时发现,发动机损坏已经没有维修价值,应更换发动机总成。于是,车主李某要求保险公司进行理赔,而保险公司却认为车主的要求属于“扩大损失”,不予理赔。12月3日,兰州中院终审判决,车主不存在过错,保险公司赔付车主李某车辆维修费等共计4万余元。
一审法院审理认为,涉案车辆的底盘与路面发生刮擦,车主李某在不具有专业车辆修理知识的情况下,既未充分认识到,也无法准确查勘此次底盘刮擦已造成保险事故,因此李某在没有准确判断事故程度方面并无过错,即车主李某不存在扩大损失的过错。李某的车辆在与路面发生刮擦后,其仅继续驾车行驶约1000米,继续行驶的行为并未持续过久,从车辆刮擦到停止驾驶期间所造成的损失应属损坏原因到损坏结果发生的正常过程,不应被视为两次损失。据此,李某的诉请法院予以支持。一审宣判后,保险公司提出上诉。
(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如果你对汽车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大多数保险公司不敢保 车零部件比较贵 一般很难赔得全
“又见撞,撞的又是!”随着被撞的案例不断见诸报端,两会代表也坦言,大量上路如炸弹般防不胜防,对普通车辆形成强大威慑力。记者了解到,事实上,大量上路的有近一半都在马路上“裸奔”。
市民刘***告诉记者,自己花大价钱买的在***投保的时候就遭遇了“闭门羹”,“电销的人一听到是就表示不保,真是无奈。”也有保险公司的业内人士倒苦水,“现在的一些高档车型光是找个零配件就要从国外进口,许多配件还是手工制作,费用昂贵,维修费和保费有些甚至是1:1的比例,保险公司也伤不起。”
文/记者 周慧 肖小蓓
某中资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给记者算了笔账,200万元的,算上50万元的第三者责任险等的基本六项加不计免赔,保费约为6万元,而售价约为150万元,以50万元的第三者责任在内的基本六项加不计免赔,全保保费约为4万元,售价约为万元的型号以50万元的第三者责任在内的基本六项加不计免赔,全保保费为3万元左右。“以一辆140万元的为例,保费就要2万多元,但坏了一个保险杠维修费用就可能高达2万多元。保费与维修费不成正比,保险公司承保风险自然就很大。”
据记者了解,由于一些限量版或者内地较为少见车型的零配件稀少,不少保险公司针对型的险种有限。平安******人员告诉记者,像等稀有或者限量版的车型平安是不保的,因为这些车零部件比较贵,一般很难赔得全,没有办法按的标准来赔付,的车型只能投保100万元以下的;而人保则规定150万元以下的车型可以***投保,但150万元以上的就需要到办公点办理,同样也是对常见车型的保障较多。
有业内人士表示,投保有“黑名单”,例如、、、、等车款都在投保“黑名单”中,但是像、、等车型则可以提供保险项目。
利宝保险广东分公司总经理王海东告诉记者,目前行业内对高保额的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每家公司界定不一样。一般而言,将购置价超过100万元的各类客车和定位为,接触较多为S系、X系,当然还有少部分购置价超过300万元以上的超,例如、、、等。
业内人士表示,每家保险公司对高保额的承保政策不一样,尤其是一些超、,大部分保险公司不敢承保,即使承保,也会设置一些限制性条件,譬如不保车损险、提高保费、加一定的免赔条件等措施。目前,及300万元以上的超豪华承保会比较谨慎。有销售人员表示,自己曾遇到“在高速路上,车追尾车的,当时保险公司赔付达到250万元。”“由于这些车辆损失都具有不确定性,很多配件都需要定制,需多方联系才能最终确定,维修时间不确定性,需长时间等待配件,给客户造成困扰”。
只买交强险 保险费贵不如直接赔偿
市民刘先生拥有一辆价值200多万元的车,他咨询了多家保险公司后,每年全保的保费数额多在7万元上下。刘先生表示:“我平时都很少出险,开车七八年,最多也就出现些划痕等情况,就算自己去重新喷漆也就千元左右,比万元的保费可划算多了。”思索再三,刘先生选择只购买交强险。
有市民坦言,一些高昂高档车的保费都相当于一辆中等轿车的全价,每年支出的保费数目都相当巨大,一方面担心有意外发生以求安心,但是另一方面又实在保费太高,很多都选择出险时自己再出钱赔偿。
对这些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汽车行业协会会长、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庆洪表示,我国应该模仿加拿大等国,对所有车主推行“无条件赔付”和“无条件维修”的保险,减轻车主的赔付压力。
还可以借鉴美国现有一些州的做法:强制要求车辆购买“两车相撞时若对方赔不起则由自己的保险公司负责赔偿”的附加险,同时可以设定一方的最高获赔金额,超过这一金额的不需要赔付。对于超出普通人的正常认知水平和赔付能力的那部分风险,主要责任就应该由车主来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