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信佛,我由外婆带大。
小时候,周末的早上,我都是听着外婆收音机里的严华经、金刚经醒来。
现在依旧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骑着车到外婆家看看,她总是在中午有太阳的时候坐在门口的石墩上,手上拿着佛珠串,一遍又一遍的念着“阿弥陀佛”。
她也总喜欢告诉我,她的某个姐妹好久没见了,应该是修成走了。
宗教就是这样,给了很多人精神上的寄托和心灵上的慰藉,也给人们一定的道德指导,即使在绝境之中也能手握一份希望。
利用宗教的人,才分好坏。
利用宗教干的事,才分好坏。
宗教的创立,本来是创始者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做的“先发”手段。
后来,宗教成为君王们拿来统治国家和人民的工具。
再后来,利用宗教来搞事情的人越来越多,有好有坏。
宗教,既是大众的精神寄托,又成为少部分人的工具,杀人的工具!夺权的工具!敛财的工具!
在西方资本主义引领下的当下世界,赚钱本来就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
相比于我们的“按需分配”,我更愿意相信它们那套,而且知己者甚多。
要不,怎么考***的朋友都知道优先“工检法”,而工商是雷打不动的第一选择。
大家通过一些报道,总是惊呼“和尚有钱,开车买房”。
真相是:商人打扮成了和尚的样子,去赚钱。而不是大家理解的“和尚有钱变商人”。
很多名山旺地,上面的庙、道观其实早就被商人承包了,价格都是几百万。
里面有老板,有员工,按时上下班,只不过工作服是袈裟或者道袍,仅靠信徒自发打赏的香油钱就能支撑起一年几百万的场地承包费。
更有甚者,自建场地,通过编撰神奇的故事,包装神奇的人,把一文不名的地方硬是开发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宗教圣地,年收益按千万来算。
上面的,都是线下的玩法,我也就轻点为止。感兴趣的大家可以百度,毕竟CCTV也报道过。
一座庙门能容多少信徒?收益总是得打了折扣。
这套玩法搬到无限人流的网络上呢?其实早有人在做。
第一种:比较老的套路,在各种论坛以大师的身份开贴讲佛、讲道、讲上帝。
都是网络收集来的素材,慢慢积累,通过小号的引导,开始收费。
开光的佛珠、加持的符文贴纸,有神力的罗盘,都是大师们敛财的手段。
厉害者,接单线下的交易,看风水、看地皮,每次收费几万元还得包食宿,有的是信徒排队给钱。
随着论坛和社群的没落,大师们自然转移了阵地。
套路和贴吧引流一样,但是这次的鱼塘是公众号。
依旧是发布一些整理过的宗教文章,劝人从善,施舍世界。
借着用户红利和支付手段的便捷,一段时间后,这些公告号就开始大肆圈钱。
发一篇文章,文末要求(是要求你打赏,而不是求打赏)打赏。“菩萨在看,好人平安”。
一篇短短几百字的文章,或者几分钟的视频,往往就能获得数万元的打赏。
同时开通微信商城,佛珠、罗盘、符文应有尽有。
更有神奇的,直接在公众号后台设置了一个佛堂,信徒们就使劲捐款吧。
在去年年底,微信公众号后台,上了一条消息:
说白了就是这个行当太赚钱,连微信官方都看不下去了。
但是,赚钱的依旧在赚钱,解决一个收款渠道问题,真的不要太简单。
第三:各种变种玩法和与时俱进。
我亲眼见过的,一个本地的公众号,一开始做本地资讯,大概6万关注。
后面改个公众号的名字和头像,开始做佛教理论。
运营半年,粉丝数只是小涨到8万,都是本地的粉丝。
后面搞了个活动,放生大会。
活动当天,组织者买光了我们这里一个水产市场里所有能买到的淡水鱼,雇了2辆水产运输车,把这些鱼送到一个大水库。
活动现场已经聚集了大概100多位参与者,大家围着水产车,由一位和尚打扮的师傅带头,念了10多分钟的佛经。
接着一起把2辆车里的鱼一篮一篮的倒到水库里,全程2小时不到。
事后我统计过,购买鱼花了23万,其他的成本忽略不计。
而这个活动,他们后台的筹款是50万!
不用在意我为什么知道的这么清楚,其中一辆水产运输车是我家的。
借着自媒体的风口,现在头条、百家号,宗教题材依旧有广阔的发展机会。
人性皆恶,皆虚伪,人又皆侥幸。
一个厌恶的眼神、一句脱口而出的谎言、一点点损人利己的举动,皆是自己掩饰不住的恶,当我们抓到宗教的稻草以后又想通过自己的“诚心”来补救自己的恶。
本来照理我应该贴几张图,曝一下几个靠宗教撸钱做的比较好的公众号。
想想还是算了,毕竟屏幕背后的不是慈眉善目的老和尚和老道士,而是有组织的网络营销团队。
再次强调,我没有黑任何宗教,宗教无所谓好坏。
利用宗教的人,才分好坏。
利用宗教干的事,才分好坏。
外物碍于修行,佛在心中,信仰也在心中。
————如果您觉得冷门哥的内容还不错,希望您将冷门哥分享给您的亲朋好友,资源不断的整合,才是财富不竭尽的源泉。
微信公众号:冷门哥 (lengmen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