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财经由李丽诗创办,90后,大到科技CEO,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性价比最高的广告策划服务。毕业于北京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2017级长江商学院MBA,个人微信号msdanae,添加请注明姓名-公司
文 |夏半月 授权发布
2015年,美国联储委员会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份报告,声称一个人若是在45岁还不能变富,那他这辈子变富的机会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研究人员从1978的社会保障署的数据开始研究,分析了各时期男性的收入,发现了这样的一个规律:对于普通男性工作者来说,财产增加的高峰阶段都是在25-35岁之间,从35岁起,收入的增幅会逐年降低,到了45岁以后,财富基本会涨停或者下降,特别是低收入的社会底层人员,处境会越来越差。
《美国邮报》的主笔声称,除非你打算成为facebook创始人扎克那样的富人,否则,在年轻的时候,有赚钱的机会就一定要抓住,赚钱这件事,真的是宜早不宜迟。
从前张爱铃说成名要趁早,所以她在四岁开始看红楼,七岁和父亲合写《摩登红楼》,二十三岁写《沉香炉》,然后一炮而红,从此奠定她在文坛高高在上的地位。
发财和成名大体上是一样的,都要趁早。那些年少成名的人和年纪轻轻就凭着自己能力拥有大量财富的人一样,都是特别聪明的一群人。
一个人,他可以40岁开始写作、50岁开始写画画、退休了才学跳舞,或者玩别的什么兴趣爱好,都有机会成才,但惟独创业和赚钱,过了40岁以后,成功的几率真的会特别低。
不信?我们可以先看看下面这组数据:
史玉柱27岁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00万;
马云31岁开始创业,35岁或得了2000万美金的融资;
刘强东大三时就开始凭着写程序成为全班最有钱的同学,30岁时身价已经过亿;
雷军29岁时就已经是金山毒霸的总经理,年薪百万还是有的;
更不用说最近这几年拥起的互连网、自媒体创业大军,特别优秀的那一拨人,在40岁以前的财富收入,就已经超出全国80%的普通人。
所以,发财要趁早已经成了一个铁的定律。
就我身边发展得比较好的年青人来说,毕业所选择的行业是一个起点,毕业五年便拉了距离,三十岁左右他们就会上到一个中层或者高层管理这样的位置,又或者自己选择出来创业,四十岁左右财富已经积累到了一定的高度。
正如马太效应所说的那样,财富就像一个雪球,是越滚越大的,如无天灾人祸等因素的影响,这拨人会越来越有钱,资本会越来越多,最终会成为财富金字塔上层的百分之二十。
我身边好几个创业比较成功的朋友,他们在30岁之前的收入,都比同龄人甚至比更资深的人要高很多,有一个甚至达到了年薪百万这样的级别。这些人,就就是呆在企业,也是高管级别的,即使不会太有钱,但达到中产阶层还是妥妥的。
现在很多人都觉得寒门难出贵子,阶层已经固化到难以跃进的地步,我的看法比较乐观一点,觉得一个人如果具有较高的学历和情商,从一无所有到资产千万的中层,还是很有机会的,而且这种跃变大多是发生在30岁左右。
我一个朋友,刚好30岁,他22岁从国内某重点大学毕业后就进入国内某知名公司的海外部销售部,仅仅四年的时间,就从一个销售小白做到了销售额过亿的高手,收入是所有销售中最高的。
之后他自己出来创业,两年功夫,团队就从只有他一个人发展到了二十个人。在他三十岁那年,他在朋友圈晒出了第二套房的购房合同,两套房都是在深圳,估价超过一千万。
朋友家是农村的,家境贫寒,就连母亲的养老保险也还是他出来工作两年后一次性出钱买清的。像他这种人,就是通过奋斗从寒门晋升至中产阶层的的典型。也是新生代中层阶层或者未来富豪的模样:高学历、聪明、情商高,具有高度的专业技能。他们年轻有为,更不用等到40岁才展露头角。
正如去年财富杂志公布的那一批高学历富豪那样,他们大都在40岁之前就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了。
所以,那些过了45岁还是拿着死工资的人,还是安心地工作,然后捱到退休,好好地渡过自己的余生吧,多少40岁才开始创业失败的人,一夜之间回到了穷光蛋的时代。
想早发财,就要早创业,早折腾,折腾越早,经受的考验就越多,就越强大。没读过什么书的人更是要多多吃苦,多多折腾,才有机会在40岁之前逆袭。
像我一个发小,学习不好,高中没毕业就出来工作了。之后去了珠三角,跟着一个纹身师傅学纹身,由于他很有美术天赋,也很刻苦耐劳,很快就把师傅的手艺学会了。
他在师傅店里做了五年学徒,然后自己筹了两万块钱租了一个只有30平方米的铺面,开始自立门户。很快,他精湛的手艺和新颖逼真的美工设计就赢得了顾客们良好的口碑,加上他口才好,能说会道,两年之后就开了第一家分店,过了两年,他的分店已经达到了五间。
后来他又趁着房价低的时候买了两套房子,又在放价高企的时候放掉一套,开了西餐厅,生意火爆得不得了。保守估计,他的资产500万还是有的。
500万多吗?真的不多,北上广一套房子的价格。可是,也不是每个人都非要往大城市挤的。小城市的500万,加上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已经可以生活得很好了。关键是,发小第一阶段的资本积累的,是在30岁之前完成的。
也许高学历和低学历的起点不一样,但有一点却是一样的,就是他们都会比同阶层的人更善于思考,思维更开阔,脑袋更灵活,眼光更精准,可以更快地完成业务发展的基础积累,然后再向更高的层次谋发展。
真的。无论你读没读到书,如果想发财,就要尽早折腾、多折腾。
人的一生,三十岁之后是一条分界线,四十岁左右大多已成定局。
四十多岁还碌碌无为的人,抛开精力、体力拼不过年轻人外,就是连观点和眼光业比不过年轻人。因为通过技术或者创业致富的人,拼的就是对市场和机遇的捕足能力,精力旺盛时看不到,到了中年更加看不到。
关键是,到了中年,大部分人已经被生活磨平了菱角,早已经失去了闯荡江湖的勇气和决心,又或者被充满爱与繁琐的生活羁绊住了脚步,已经被岁月打磨成了一个无比平庸的人,再冲,怕只是有心而无力了。
所以我们要趁早努力,趁早发财。
作者介绍:夏半月,悦读特邀作者,矛盾摩羯女,曾为记者、企业高管,也是专栏作家,她左手职场,右手书香,写人情与世故、清欢与流年。微信公众号:夏半月(helloxiabanyue),悦读(ID: yuedu58),中国第一女性情感微刊,和小悦一起做高情商的女人。经授权发布,转载联系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