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走在小区里的时候有没有看到这么一个萌萌的大熊猫? 这只大熊猫可不只是卖萌用的,他有一个神圣光荣的使命:回收废旧衣服来用作慈善捐赠。你家的旧衣服是不是和19楼小微一样,都是塞到这个熊宝宝肚子里去的呢! 从2014年4月开始,这个由环保组织、废品回收企业以及民政、城管委等部门联合推出的公益项目大受好评,自启动后“大熊猫”的数量从最初的20只增长到了目前的近2000只,几乎覆盖了整个主城区。19楼小微曾经还给大家分享过各个大熊猫的分布点地图。 投进“大熊猫”废旧衣物中八成新以上的将用于慈善捐赠;八成新以下的则由废品回收公司经过处理后,再次成为纺织原料,与相应的企业合作制成再生产品。 但是,我们捐出去的衣服去哪里呢?那些有需要的人有没有收到我们捐出的爱心呢? 就在两个月前,有媒体曝光了上海的旧衣回收箱以公益之名获利,而回收公司更是“挂羊头卖狗肉”,导致旧衣物直接违规流向了二手市场或焚烧炉的惊人消息,那么杭州的情况又是怎么样呢? 记者化身名侦探,横跨江浙沪三地,前后里程共计470多公里,挖掘出了熊猫背后的秘密!
首先记者将一款市面上用于防止老人、小孩走失的定位追踪器放在了一条旧裤子的口袋中,用针线把袋口缝死。并且进行了定位测试。
然后记者来到了附近的小区,随机选择了一只用来投放废旧衣物的“大熊猫”,将装有定位追踪器的裤子,放进了大熊猫的肚子里。 在旧衣服被公司收走前,记者联系上了杭州主城区近2000只“大熊猫”的回收机构——杭州申奇废品回收连锁公司,关于回收来旧衣的去向公司负责人这么说: 杭州申奇废品回收连锁公司负责人 李震:清运过后直接到我们公司分拣中心过磅,入库,之后进行分拣,适合捐赠的衣服挑选出来,进行清洗、消毒、烘干、熨烫,每件衣服都有包装袋,都非常正规,然后我们打包入库进行捐助。剩下来的这些衣服,我们就会进行循环再利用。 记者:那我们怎么知道这些衣物是进行回收了的呢? 李震:我们有穿工作服和工作牌的,车辆有申奇标识的。平常我们是10辆车在运行的,总共有12辆。金杯面包车和依维柯,其他货车开不进城区的。 然而第二天记者发现,这家公司的回收人员在上午9点20分左右,已经对那只藏有追踪器的“大熊猫”进行了清运。 记者一路跟着追踪器,终于在某小区追上了回收人员时却发现:用钥匙打开印有“申奇”字样熊猫桶的人,没有穿制服、也未戴任何证件。 从大熊猫里取出来的废旧衣物,被装进了一辆白色的货柜车里。记者在这辆车上,并没有找到与“申奇公司”有关的标识;但却在车门上发现一行小字清楚的写着:“杭州远灿贸易有限公司”。 在回收流程中的第一个环节,实际情况就已经与申奇公司所给的,完全对不上。 在清运之后,这些“大熊猫”里的废旧衣物又会被运往哪里?按照杭州申奇废品回收连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震的说法,这辆白色货柜车在结束了“大熊猫”的清运工作后,就应该开到申奇公司在余杭崇贤的分拣中心。 但当记者对追踪器进行重新定位时,却意外发现,这些废旧衣物并没有运往申奇公司在余杭崇贤的分拣中心,而是出现在了留泗路一带。 此时追踪器已经上了绕城高速,并且还在持续往上海方向移动。
在经过1个半小时的车程后,记者跟着追踪器的行动轨迹,从嘉兴东出口处下了高速。 经过几个小时的追踪,从定位图上来看,我们藏在旧衣服里的追踪器,静止在了这两家工厂的中间。而在记者找到这条位于嘉善县的东信路时,已经快到晚上9点了。
下车后,记者发现这两家工厂之间,确实还有另一家单位。但门口没有厂名也没有公司的名称,路牌上写着的是:东信路111号。进去后记者看到,仓库里堆放的,则全部都是旧衣物。而我们放置的追踪器跟着从杭州一起运过来的旧衣物,就被放在了仓库深处的角落里。 旧衣最终辗转来到江苏太仓港附近 经过两个晚上的蹲点守候,在第三天早上的七点半左右,记者看到一辆嘉善牌照的空货车,开进了东信路111号的院子里。经过4个小时的装载,这辆载满了旧衣物的货车带着我们离开了嘉善,进入了上海,一直开到了江苏太仓港的出口时才下了高速。 而就在距离太仓港不到10分钟的距离时,这辆嘉善牌照的货车突然拐进了一条村道,随后在一个看上去像是废品收购站的地方停了下来。随后货车司机爬上车顶开始卸货。
记者装作有旧衣货源的卖家,走进里面的一个仓库时发现,工人们正忙着把刚运到的旧衣物进行拆包、分拣、熨烫等,而另一侧仓库则码放着处理过、被压成统一大小,并且用塑料薄膜仔细打好包的旧衣物。 这里的老板告诉记者,往他这里送货的卖家来自全国各地,只要能保证货源质量,回收旧衣服的生意还是挺赚钱的,“你收的便宜,卖的贵,利润都在你那里了。回去把老款的、破的、脏的清掉,出的话价格也蛮高的,一吨大概四五千块钱。”
老板还称,冬天的旧衣服没有夏天的值钱,如果货好的话,他还能出更高的收购价。 与这个公益项目相关职能部门,包括民政、城管委等是否对“大熊猫”里废旧衣物的真正去向有所了解呢? 对此,杭州市城管委介绍说:“所有操作都是由企业自己来操作的,因为一开始推广的时候涉及到很多社区,那么由城管来协调各个社区,先设一批熊猫桶进去。现在等于说一个阶段的工作已经完成了。我们的话就是对他收运的情况进行协调、指导,这种管理是有的,但是真正的清运和处置不是城管来负责的。” 拿着我们的爱心来发财,是要寒了多少人的心!希望有关部门能查处这些清运和处置的单位,让我们的爱心发挥真正的用处! |
家里旧衣服太多,困扰着许多市民,堆放家中占位置,与其他废物一同丢进垃圾桶又觉得浪费,如何处理这些衣服成为不少人的一大难题。而在华新、凤凰等小区的主干道上,突然多出了很多旧衣服回收箱。回收箱的出现,有市民认为旧衣服终于有了“变废为宝”的好去处,但也有市民担心有些衣服会回流市场。记者调查了解到,这些旧衣回收箱是由企业设置的,目前还没有部门对其进行监管。
现象:小区里多了旧衣回收箱,市民觉得很新奇
每次季节的更替,总有些家庭的衣服都会面临“下岗”,如何处理这些衣服成为不少人的一大难题。近日,在泰城东部一些小区的主干道上,悄然出现了一些新成员,四四方方张着一张“大嘴”,身上醒目的字写着它的身份“旧衣物回收箱”。
在华新社区记者看到,在小区内的主干道上,摆放了旧衣物回收箱。箱子为长方体,高近1.6米、1.2米宽,厚约80厘米。在箱子靠近投放口的位置写着“旧衣物回收箱”的字样,一个“投放口”字与箭头指示,居民可以沿着箭头指向将旧衣服放进箱子。在回收箱的一侧,还写着旧衣物收集处理流程,收集来的旧衣服将按衣服情况捐赠或再处理。
“之前还没有呢,应该刚***上没几天,我一开始还以为是垃圾箱呢,但是发现还挺大,走近了一看才知道是旧衣回收箱,我觉得挺好的,因为家里总有一些旧衣服,现在大家生活都好了,原来不穿的旧衣服还能给亲戚,现在人家也不要了,只能丢掉,觉得很可惜,现在有人收,挺好的,创意也很好。”华新社区的李阿姨告诉记者,小区内共***了四个旧衣回收箱,家里有一些没穿的衣服和孩子不要的衣服,平时收废品的也不要,她准备拿来放到这里。
反应:废旧衣服有了新去处,有人欢喜有人忧
对于旧衣服回收箱,一些市民表示赞同。“家里有很多旧衣服不知道怎么处理,有些衣服还是新的,想捐赠也不知道怎么捐。”市民李女士说,每年换季的时候,都会清理一些款式比较过时的衣服,“这些衣服比较占空间,款式旧了送人也没人要,只好扔在垃圾堆里了,有时候觉得挺可惜的,有了专门的回收机构,通过不同的处理方式,也许可以变废为宝。”
但也有市民认为,回收旧衣是个人行为,没有部门监管,企业也不公开旧衣去向,担心衣服流回市场。“最近看了一些报道,在南方也有类似的旧衣回收箱,可是最后衣服却流向了二手市场和废旧物品回收厂,本来是想做公益的,但却成了别人赚钱的工具,所以我觉得应该公开衣服的流向。”市民王先生表示,如果回收机构将回收的东西,通过分拣归类,把一些还不是很旧的衣服进行捐赠,按规定消毒也需要一个监管的环节。
随后,记者咨询相关慈善机构了解到,目前已很少有慈善机构长期接收旧衣回收,“现在关于捐旧衣物我们并不是很提倡,尤其是春夏,都是一些贴身衣物,一般我们都是接受冬季的外套,而且是八成新以上的,还需要统一消毒。曾经有统一向灾区捐赠衣服的,消毒情况都是由质监局专门监督,并且根据新的《慈善法》,凡是募捐行为都要向相关部门报备,消毒情况也应有部门监督。”
记者咨询蓝天律师事务所相关律师了解到,衣物属于动产,现在出现的一些旧衣回收箱、爱心墙更类似于一种赠予行为。在投放旧衣回收箱时,一定要尊重市民的知情权,告知旧衣回收后的真实去向。“与不动产不同,对于二手衣物的赠予并没有明确地法律规定,市民了解衣物用途后,自由选择是否投放,回收方应该对回收的衣物进行公示,让大家可以在查到流向信息。”律师建议,回收方不仅要对回收物品的来源和去向进行追踪,最好还要对回收方的组织和行为进行公示。在运行过程中按照法律规定运作,要在回收箱上明显的标明衣物去处,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操作。”
企业:旧衣分捐赠和处理多个环节,市民自愿投放
对于新出现的旧衣回收箱,小区的居民都感到新奇有创意,但是谁安放的回收箱,又由谁来管理箱子里的衣服,居民却不得而知。记者从华新社区居委会了解到,***回收箱的是一家企业,初衷是用于专门回收旧衣服。
随后,记者与该企业负责人汪先生取得了联系,汪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原本就有一家废旧物品回收公司,目前正在泰安注册一家环保科技公司,而旧衣回收就是其中一个项目,名叫“衣份暖”。“我在外地考察的时候,发现在南方很多城市的小区里,都有类似的旧衣回收箱,我就想在咱们这也弄一个,我们目前只在几个小区内装了旧衣回收箱,看看市民投放旧衣物的情况。”汪先生告诉记者,旧衣回收箱是市民自愿投放,并没有费用给予市民,但他们已经选好厂房,用来给存放旧衣,对于符合条件的旧衣,将进行捐赠。“收集来的衣服我们会进行分类,对于符合捐赠条件的衣物,我们会进行消毒,然后捐赠给有需要的地方,或者是联合慈善组织,通过他们送到需要的人手里。”
对于不符合捐赠条件的衣服,汪先生表示,将会按照衣物的材质,进行纤维化处理和化学处理***,“现在旧衣回收箱只是选了几个小区作为试点,我们已经选定好厂房和生产设备,到时对于不符合捐赠条件的衣物,我们会分类处理,比如白色棉质物会通过纤维化处理成为棉纱,涤纶质物通过化学处理***成为涤纶原料。”汪先生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只在泰城几个小区内***了30多个旧衣物回收箱。
对于有的市民提出“是否会流入二手成衣市场”的质疑,汪先生表示:“不会的,市民可以来监督我们,未来我们也想跟一些政府部门联合来推广这件事情。”但同时他也坦言,目前并没有相关部门对他们的旧衣物回收进行监管。
开箱:20余个回收箱收衣500余公斤,工作人员进行分类储存
4月11日上午,记者与旧衣物回收箱的***公司取得联系,该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经过一个星期的时间,从4月9日起,他们已陆续将一些回收箱打开,查看箱内情况,而总体投放旧衣的市民并不多。
在华新社区记者看到,华新社区内总共***了四个旧衣回收箱,但回收箱内的衣物并没有装满,有的回收箱内只有几件衣服。“多点的回收箱里也就有个二三十斤,满了的我们就先拉回去,分类储存。”工作人员汪先生告诉记者。
在开箱检查中记者发现,市民投放的衣物款式和衣物本身都比较老旧,八成新以上的衣服很少见,大多都有破损,“我们从周六就开始陆续将一些箱子打开回收,20多个回收箱差不多回收了五六百公斤的衣物,我们将再按照衣服的材质分类存放。”采访中,汪先生表示,在回收中,还有一些旧衣物回收箱内有一些垃圾和衣物一同出现,加大了回收清理的工作。“全部收完后,我们会将旧衣物先进行一个再分类的工作,进行存放。”
很多小区内都有“旧衣回收箱”
近日,成都商报一则名为《邛崃多个小区旧衣服回收箱来路不明》的报道,揭露四川邛崃市多个小区内的“旧衣回收箱”,部分衣服根本未用作慈善,而是被回收方以80元到120元的价格处理。该报道引起很多读者关注,纷纷致电本报***,想了解自己小区的“回收箱”是否正规。
昨日,记者通过走访江北、渝北多个小区,发现不少小区内都有一个绿色的“旧衣回收箱”。在箱体上面,贴着爱心号召标语,还有一些山区儿童获捐赠的照片等。
小区的“回收箱”是不是真的用作公益了?读者胡先生特地上淘宝搜索“旧衣回收箱”,发现上面有大量这种物品出售,记者打开淘宝搜索发现的确如此。胡先生质疑道:“要是任何一个人买一个放在小区里,岂不是就可以打着公益的幌子盈利了?”
昨日,记者拨打“旧衣回收箱”上显示的***,联系上“回收箱”设置机构:重庆爱心互动协会。该协会负责人李老师介绍,今年6月,协会在重庆爱心社区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已在民政局备案)的授权指导下,先后在江北、渝北的86个小区铺设了“旧衣回收箱”。李老师说,协会设置的“旧衣回收箱”目前共收到11万余件衣物,前不久在长安锦绣城业主们见证下,运送了一批前往西藏,11月11日,又将运送一批前往忠县的希望小学。李老师还展示了各个环节的图片等。
如何识破“回收箱”真伪
如何辨别回收箱真伪呢?李老师说,首先,可以找小区物业、社区、街道进行核实,看这些“回收箱”是否已向他们报备。其次,可以看箱子的外观,比如该协会设置的“回收箱”上,就清晰地印刻了投放单位和监督单位的名字及***,还有二维码,扫码可查协会资料。如果还不放心,可以根据***找到投放单位,正规公益组织都会将每次公司活动完整登记造册,甚至还有接收单位、学校的签字单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