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2017年中国房地产的这轮“强势去库存”史无前例。政府去杠杆,百姓加杠杆,移花接木,堪称完美。 本来三四线城市可以成为中国安居乐业的最后一方净土,然而今年也跟着一线二线玩起了房价游戏。 结果老大老二发现情况不妙,提前刹了车,但他俩却因为“底盘太高”,飘了起来~ 有些“专家”说,三四线房价飙涨的逻辑主要在于需求随着调控从一线到二线再到三四线的溢出效应。 那么今年贫困县的房价翻番又怎么解释?再溢也不可能溢到贫困县吧。除非大批的年轻人选择提前回家养老。 三四线城市房价飘起来后,背后接盘的却是收入不高,承受风险能力很差的老百姓。 在房产研习社听了大家的故事之后,感慨颇多,所以子木决定做一期文章,帮助大家看清三四线城市房价疯狂背后的本质,在三四线城市置业有一个更好的选择。 大家有没有发现,2017年后中国三四线的房价很奇怪。就是房价先涨起来,然后才有了交易量。 这也就是说,房子在交易量低迷的情况下,房价竟然暴涨了。这完全不符合“供需关系”的市场经济规律。 其实换个层面也很好解释,因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并不能称作是真正意义的完全交易市场。 就像之前有人问任老,中国的房价会暴跌吗?任老说:“在中国,不让你买房,也不让你卖房,都不让你交易了,还跌个屁啊,别的国家做不到,我们就可以。” 所以三四线房价疯涨的起因是庄家故意把价格抬高,制造上涨预期吸引散户入场,然后击鼓传花,一棒接一棒的传下去。 至于用什么手段拉高的,很简单,棚改。
这里,大家要留意一个词,叫做“棚改货币化安置”。 以往,政府拆掉棚户区,会给你换一套安置房,这叫“实物安置”;而现在,都流行给你一笔补偿款,你自个儿拿去买房吧。 货币化安置的比例,在一二线城市中大约只有20%,但在三四线城市已高达80%。至于今年房价飙升的典型三线城市芜湖,“货币化安置”的比例是100%! 这笔钱可不是个小数字,那么政府从哪搞到这么多钱? 这背后,又有央妈的贡献。在2014年年底的时候,央妈大笔一挥,在国开行等金融机构中,搞出了一个叫PSL的东西来帮地方政府推进棚改。 PSL,中文名应该叫“抵押补充贷款”。你别管他名字有多洋气,实质就是一种期限长、利率低的贷款。 大家都知道,影响房价的短期因素,其实是货币。如今央妈正在不断收紧货币,但是通过这个PSL,依然可以给地产市场送钱。 这钱有多少?子木查了下,截止 2016 年末, 央行PSL 余额为20526 亿。 换句话说,两年来,央行为房地产市场定向放水2万亿,而且主要都流向了三四线城市。 然后你就看到,在一二线城市普遍限购、限贷、限售、限价,资金锁死的同时,三四线城市的房价水位渐渐抬高,领涨了今年楼市的下半场。 其中涨得最多的三四线城市所在的省份是山东,例如威海、胶州、潍坊、临沂等城市。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山东省已经连续3年,蝉联棚户区改造任务的全国冠军了。 记得在当初7,8月份,三四线城市涨势最猛的时候,有位粉丝咨询我说:“保定的房价已经涨到2万了,再不买可能还会涨,就再也没有机会上车了!” 我当时送给他一句话,“保定,作为一个工业起家的城市,现在还在环保大潮中风雨摇摆,凭什么支撑这么高的房价?凭爱吗?” 可能这份爱,只有三四线城市的人才能真正的体会到。 “棚改货币化安置”自启动以来,仿佛一夜之间很多人都成为了被亲戚羡慕的拆迁户。但实际上是,有些三四线城市的拆迁户可真笑不出来。 再拿保定举例子,保定旁边有一个清苑县(现保定清苑区),经过这轮大涨后,房价从7k飙升到1万左右,但是人均工资水平仅在3000左右。按照100平米的房子算,购房成本直接增加了30万,购房平均时长足足拉升了10年… 是不是货币化安置补给的拆迁费又送进去了? 更令人感慨的是,有的县城农村宅基地不准建房不准翻盖。不想挪窝的老人和换不起房子的中年人只能选择城中新盖的商品房,且低楼层买不起,只能去没有电梯的高楼层。未来的生活你可以想象一下。 所以表面看,拆迁完成以后,新房子都有人住了,老城区和农村改建成商业用地风景区了。城市一派新气象,人人赞不绝口。 实际上,原本不打算换房的中老年人也不得已把积蓄搭进了房市,空房有了接盘侠,政府就完成了去库存的任务,业绩也就做出来了。 其实所谓“棚改”,我总结的话就是:没有需求,我就硬硬给你制造出一些需求出来,好为市场去库存,而去库存又是为了赶快固定超发的货币,并且准备在全球性金融危机来临前消灭掉这些超发的货币。 上面冠冕堂皇,下面竭泽而渔。 那么,这份爱你能受得住吗? 之前和朋友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他反驳我说:“这轮三四线上涨疯狂的程度已经远超预期,绝非只有棚改和政府拉升房价这么简单。”这话我同意。 要知道在化学里面,一个公式要想快速发生反应,务必是要加入催化剂的。房产市场同理,三四线房价上涨的催化剂其实就是所谓的“有钱人”。 而且这个“有钱人”分为两类,一类是“真有钱人”,另一类是“真有房人”。 “真有钱人”不必多说。对于那些人均工资3,4千的三四线城市来讲,手上可以拿出钱来买房的人大部分是有些积蓄的小生意老板。 随着房价上涨,这部分人把所有流动资金投进了楼市,因为对于三四线城市,投资产品少之又少,而且大涨的机会更是屈指可数。所以,话不多说,一顿买买买,至于泡不泡沫,反正生意伙伴老王买了。 而“真有房人”,可以用“南京万人抢房事件”说明白,而且这里务必要提一下。(毕竟1.2万人寒风中夹着全款买房,这种事情历史上少见。) 有人问,咋那么有钱呢?动不动就是500~1000万的,而且还是在限贷限购的情况下。刚需是不可能掏出这么多钱的,能出的起这么多钱的早就付首付买房了,谁还会拖到今天。 这里面就要引入两个概念,第一个概念是有房人士,第二个概念是住房抵押贷款。
但是这些房产,如今价值都上涨10~15倍,当初看起来如天文数字的贷款,如今只是毛毛雨,你能想象一个500万的房子,里面只挂了几万元的贷款吗。 那么再引入第二个概念,住房抵押贷款,这批人看中了新房的套利机会,但是手里没有现金,怎么办,火速还清老房子的贷款,然后去银行做抵押,这个抵押率是多少呢,6~7成。 也就是说一个500万的老房子,能贷出来300~350万元现金,贷款第一年还只需要付利息,不需要还本金。这样的房子弄2套去做抵押,那就是600-700万现金! 这个时候去抢新房啊,越大越好,越大赚的越多,先押600万现金在银行卡里,然后去摇号抢房,500万的房子直接抢,只要抢到,转手就能赚100~150万,何乐而不为呢,胆子大一点1000万的房子都敢抢。 其实,01年到14年买房的人,基本上都有这个能力玩这一套把戏,换句话说,在手里几乎没有现金的情况下,南京有1套房,就敢去抢300~500万的房子,有2套房,1000万的都敢去抢,完全是空手套白狼的游戏,无风险套利。 这就是南京万人全款抢新房的幕后故事。 总的来说,万人全款抢房,里面真正有全款的人很少,大部分都是通过抵押贷款从银行套钱出来。而这万人里,是首套刚需的不是很少,是几乎没有,大部分都是用父母甚至爷爷奶奶的身份去购买的,纯粹是炒房。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三四线城市。在房价上涨的情势下,一二线的一部分人用已有的房子去银行做抵押,然后投机在市场上购进新房卖出套利。只不过同样的把戏用错了场景,那么结果可想而知。 有人说,对于大多数三四线民众来说,房价的涨跌也不重要,因为大多数都只会买一套房,在房价大周期下,你的房子涨了,其它房子也涨了,你的房子降了,其它房子也降了。我不明白,这个是什么道理。 “房价涨跌,在于杠杆”。而什么叫杠杆呢? 就是我看到一个东西投资一块钱,能够赚两块钱,我有一万块,能够赚两万,但我觉得这个东西发展潜力巨大,我就拿十万块钱去借了一百万,然后本来只能赚二十万的,现在就能赚两百万,听起来是不是美滋滋?但这是在上涨的情况下。 杠杆增大了收益,也增大了风险,也是十万块钱,没有杠杆,亏本了你只需要亏五万块钱;因为杠杆,现在你可能要亏五十万。 本金没了大不了重头再来,但突然就负债几十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很难接受的。 就例如棚改这个事儿,以前回迁还可以保证你在原地有原来的面积可住。 现在是另买新房要一万一平,而且是大套间每间一百平以上,而你的平房老屋只有二十平,每平补你八千元,你还得负债八十多万才能有个住的地方,你说你一个中老年人,月入四千,掏完棺材本还得欠人家几十万,这还怎么生活? 再来看中国房地产市场。截止目前为止,一二线和部分三四线任务完成的不错,去库存效果显著。 年中涨起来的一部分三四线城市有些现在已经开始回落。但是还有部分三四线城市和县城还存在大量库存。 所以,2018年,这些城市和县城还将继续把击鼓传花的游戏玩下去。至于是哪些城市,太多也说不完。 但子木会给你以下几点建议: 1.“棚改货币化安置”,只是短期内急剧释放了刚性住房需求。棚改规模越大,地方房价泡沫越大。棚改透支的是未来几十年的居民劳动力。 2.“人口净流出”这个指标,对于三四线城市来讲是致命的。拿哈市来讲,虽然现在房价还在涨,但是人口还是在不断地向一二线大城市迁移。如果你所处的三四线城市房价还在上涨,现在入场,未来降价都未必能够卖的出去。所以大家还是要理性分析,看下自己所在城市的具体情况。 3.一定要明白“不赚最后一个铜板”的道理。在这些城市房子比较多的朋友,不妨在高位抛出一两套,去一二线城市上车。相信后者的增值潜力,大概率会超过前者。 5.如果你所处的三四线城市或者县城还没有开始涨价,是刚需的话就尽快上车吧,毕竟结婚娶媳妇儿,房子是基础。 6.至于还想在这些三四线城市搞房产投资的朋友,省省吧,不妨把钱放进一二线,给中国百姓安居乐业最后的净土留个机会吧。 加入我的房产研习社,可以无限期咨询买房相关问题,并获得定期更新的内部数据,还有研习社专属的《行业内部报告》。 |
“你是公积金贷款还是商业贷款买房呢?”,几年前当你被售楼经理问道这句话的时候,也许你会骄傲的说“我是公积金贷款买房!”这两年房价的大涨让很多投资房产的人赚的盆满钵满,甚至名下只有一套住房的人也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让自己现在省掉了一大笔钱?本以为如此高的房价对现在买房的人来说是很大的负担,没想到现在的售楼经理问购房者:“贷款买房,还是全款买房?”同样让人意外的是很多人选择了全款买房! 现在三四线城市的房价给人的感觉已经涨到了极限,毕竟一个城市的居民收入水平是有限的。这两天有个很震惊的新闻就是一个贫困县的房价已经达到了9000元一平!如此高的房价还有那么多人全款买房,很多专家也调侃到“公积金贷款买房的群体已经成了三等公民。”这样看来任志强真是房地产专家,原来高房价真是和普通老百姓没关系。 三四线城市为什么一夜之间有那么多人全款买房呢?毕竟这两年很多地区的房价接近翻倍了,2015年房地产市场在三四线城市明明很疲软,而这两年的经济发展也相对较稳定,为什么会出现大批全款买房的局面呢?首先是棚户区改造,让很多居民领到了大笔资金,所以选择全款买房,有的地方只发“房票”让你选房。其次是很多做小生意的人,由于现在实体经济不景气,手上有笔闲钱,没有更好的投资项目,由于现在房贷利率较高,选择了全款买房。听任志强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听李大霄买股票的都赔的一塌糊涂,现在百姓手上的资金只有投资房产和股票,几乎没有更好的投资渠道,加上房价利率如此高,也让很多手中有钱的人选择了全款买房。 三四线城市一夜之间有那么多人全款买房,主要原因百姓手上的资金没有好的投资渠道,和国家棚户区改造的政策,加上房贷的利率不断提高。如果你现在有全款买房的钱会选择贷款吗?欢迎大家留言区相互讨论。 |
猫哥的朋友们都很关注房地产,每天相关的问题总有上百个,加上最近股票太熊,币圈太黑,理财风险加大,虽说房地产的市场变化也很大,但依然是大家最关注的话题。 这种房地产情节是有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房产文化已经植入了我们的基因,华人去了哪都是买房置地,中国台湾、东南亚都这样,历史上我们是个农耕民族,很多朝代都是鼓励自耕农持有土地,国家的税收和延续也都以此为根基,再牛的人,衣锦还乡也要买地盖房,改不了了,所以土地制度历来最受关注; 现实来说,买房也是固化资产,保值增值的首选,相对来说买房也比较简单,不需要太多的知识框架都能判断出房产的价值。而且现在房产绑定的附加值越来越高,比如结婚、教育等等人生基本选项都需要一套房子打底,所以买不买房是个基础民生问题。 房价涨跌决定了悲喜人生,房价涨,造成无房家庭的普遍焦虑;涨得快,买房的高兴但是政府担心泡沫化;房价跌,就有老业主大闹售楼处的,这种场景大家屡见不鲜了。 不过,房子就在哪,不喜不悲。云房数据中心最近发布了8月份的百城房价走势统计报告,事情正在起变化啊,我们先来看下这个报告: 房价环比下跌的城市有29个,7月份只有13个城市下跌。下跌城市除了北京这样的,还有像上海、深圳、杭州、南京、天津、武汉、苏州、济南、成都、温州、合肥等地。 总结来说:房价下跌的城市从一线城市向杭州、武汉、南京等新一线、二线城市蔓延,个别热点三线城市已有迹象显现。 厦门、赣州、南京、石家庄、唐山位列跌幅榜前五。 厦门的故事很有代表性。 因为各种市场需求和炒家的刻意炒作,厦门房价过去几年狂飙突进,街角小巷都在讨论房价,但是最近的一轮调整,很多炒房团被深度套牢,先有房价崩盘的消息传出,后来发现很多房东纷纷抛售房产,有2016年囤房的地产商挥泪甩卖,但市场难觅接盘侠,大家都在持币观望,房价比高峰时降了约有1万元。很多买房者会参考2016年底的价位,高于2016年底的价格都很难成交。如果下跌持续,去年厦门最猛的一波涨幅将被抹平。而这个期间仓促上车的人有不少已经哭晕。 以厦门为代表的诸多城市房价开始微跌,加上地产商拿地谨慎,1-7月接近800宗地块流拍,《2018年8月份40城土地市场报告》也显示,8月,40个典型城市土地成交建筑面积环比小幅上涨,土地出让均价连续5个月同比下跌,土地成交溢价率创39个月新低,这些都显示出对于房子的看法正在加速分化。 核心原因还在于调控。诸多地产商都低估了这一轮的调控力度,从2002年到2017年,房地产的调控差不多是三年一个周期,从低点到高点再到低点,所以大家习惯了用历史经验看未来,有些地产商希望刀口舔血牟暴利,前两年还在加杠杆拿地,现在都面临大风险,要么找钱保证现金流,要么加速卖房回笼资金。 当然,更多的城市还沉浸在房价上涨的喜悦中,特别是三四线城市,房子还是热议的话题,很多房子还需要抢,一些前两年均价四五千的小县城,过万的项目比比皆是了。 呼和浩特、海口、长沙、泉州、南阳二手房价格涨幅名列前茅。其中呼和浩特月环比上涨6.07%,有点猛。 一般提到房地产市场很少提到呼市,这里的房价也是多年横盘,涨幅不大库存很多,当地的大妈形容,“房子像庄稼一样种下去长出来,以前的荒郊野地都盖了房”。前些年猫哥问过呼和浩特当地的开发商老大,他说日子不好过,“现房、期房加一起保守的说够卖五年的,如果只卖给当地人,十年也卖不完,而恒大、碧桂园还是大手笔的杀入,前景不好说。” 谁知道,去库存的利好一来,不过四五年的时间,呼和浩特前两周宣布,全面停止去库存,调控措施已经在路上了。 呼市的上涨其实还能找到一些理由的,比如首府城市,比如高铁要开通了,都对房价有很大的刺激。二十多年前,从呼市到北京,绿皮火车要开12个小时,提速提了好几次,现在需要多久?也要8个多小时。二十多年前,北京去南昌要开38个小时,现在也只要8个多小时,而距离是呼市到北京的3倍,如果沿着高铁买房是正确的思路,那呼市的涨幅是可以理解的。 但决定性的因素还是棚改。绝大多数三四五线城市目前的狂欢也源于此。 关于棚改说的已经够多了,需要提醒的是,按照计划,棚改在2020年完成,很多省市因为执行的早,力度很大,棚改已经进入尾声,像长春就在8月底取消了棚改项目的货币化安置购房奖励政策,鼓励被征收人选择房屋安置。 其实这个信号已经很说明问题了。去库存接近尾声,现在判断未来房价怎么走对很多家庭是重要决策。 近期是上市公司的中报发布期,几个大公司的判断需要重点看一下,对大家有帮助的: ●比如恒大就说,未来会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他们认为三四线城市的风险在积聚; ●比如融创也说,买融创的房子不如买融创的股票。 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些在地产市场赚走大钱的人都在无比关注安全警戒线,更何况投入全部身家的我们。 当然,还有一个悬而未决的大杀器——房产税,尽管包括任大炮等人都表示房产税对于降房价没作用,但是细则不出,大家心里都还是没底啊。 因为分化严重,家庭购房需要慎之又慎,猫哥一向的观点: 如果是刚需,包括首套房和改善性刚需,随时买都没什么问题,即便增值有限,保值能力也是不错的,这也符合多数中国人的观念,有自己的房子总比每天被房东撵、时不时涨房租要好一些。 如果是投资的话,还真要好好分析下了,房地产公司的走向和政府调控措施其实已经指明了方向,但要不要买,得看具体的收益了。 收益率怎么衡量?有一个指标——“转售回报率”值得参考,啥意思呢,差不多就是“买来就出租,满了年限可以出手就卖出”,典型的投资行为,一般考察一个投资周期,比如五年。 历史上这个回报率还是不错的,平均能达到11.5%的年化收益! 但是自打调控开始,像北京,这个数据就差了很多,大概4%左右,大量的城市也急剧下降,有研究机构建模之后跑出来的预测显示,绝大部分的城市未来五年的转手回报率将低于5%,个别城市会高些,但也基本在6-7%之间。 请注意,这还是房产税未出台的情况下,如果再扣除房产税,那增值水平跟货币基金差不多了,靠谱点的投资理财也能达到这样的收益率,是不是还要去买房就真的要思量下了。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