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塞铁路最新消息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文/光明日报驻萨格勒布记者 张智勇

匈塞铁路是中国-中东欧国家“16+1合作”框架下的重要项目,也是“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在欧洲地区的首条合建铁路,去年12月23日该项目塞尔维亚段举行启动仪式。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匈塞铁路项目在塞尔维亚的重要合作伙伴——塞尔维亚CIP交通研究所总经理米卢廷·伊格亚托维奇,了解项目启动以来的新进展。

伊格亚托维奇虽已年逾七旬,但说起匈塞铁路滔滔不绝,如数家珍。在2014年12月于贝尔格莱德举行的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16+1会晤上,中匈塞三国正式签署合建匈塞铁路谅解备忘录,该铁路在塞尔维亚境内约182公里,从首都贝尔格莱德至匈塞边境的苏博蒂察。此后,中塞双方密集互动,可行性研究报告已获得通过,各方职责义务和工作时间表业已明确。

CIP交通研究所是负责该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设计工作的主要塞方公司,各项相关工作正按部就班进行。研究所已完成了贝尔格莱德至旧帕佐瓦路段的初步设计工作,其已成为商务合同的重要参考。根据塞方规划和建设法律,塞有关机构要对上述路段的初步设计工作进行技术审查,然后在此基础上准备详细的设计文件,并向塞政府部门申请建筑许可。走完这一程序,中塞两国企业就可以合法承建这一重要工程。

让伊格亚托维奇非常高兴的是,在今年9月第三次中匈塞三方工作组会议上,匈塞铁路的最高设计时速从160公里提升至200公里,将是巴尔干地区首条时速200公里的快速铁路。这条客货复线快速铁路将实现全线电气化,布达佩斯至贝尔格莱德350公里的路程,其运行时间将由8小时缩短为2.5至3个小时,运输能力将明显提升。

诺维萨德至苏博蒂察路段的初步设计工作,将由CIP交通研究所和中方企业共同完成。为了更好确保匈塞铁路符合欧洲铁路互联互通技术规范(TSI),CIP交通研究所与中方企业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完成电力网络、信号和通讯等系统的技术性文件。匈塞铁路建成后,将成为泛欧10号走廊的组成部分,有利于实现东南欧与欧洲其他地区的快速连通。

匈塞铁路所涉塞境内路段现在还是单线铁路,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最高运营时速只有40公里。这条铁路连接着塞三个大城市,即贝尔格莱德、诺维萨德和苏博蒂察,经过许多小城镇和村庄,在塞北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客货运输服务功能。所以,建设施工的同时,需要保证原有铁路运输正常运行。这样的高标准,对设计工作来说,是一项巨大、复杂和跨学科的艰巨任务。

伊格亚托维奇介绍说,CIP交通研究是东南欧最具实力的设计研究公司之一,拥有300多名专家,历史悠久,资质过硬,在铁路和公路建设项目方面经验丰富。该研究所了解当地需求和特殊地理环境,能够针对匈塞铁路所涉路段的各种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自身优势明显。匈塞铁路从设计概念到具体实施,CIP交通研究所都做了大量重要的工作,并将继续作出重要贡献。

伊格亚托维奇充满自信地表示,CIP交通研究所在匈塞铁路项目上和中企成功合作,很有愿望、也有能力在中国-中东欧国家“16+1合作”框架下,与中企再次携手合作,共建大型基建领域的旗舰项目,为塞尔维亚人民造福。

塞尔维亚为申请加入欧盟,早就想升级糟糕的交通基础设施。当然,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建高铁,所以贝尔格莱德通过谈判,将项目降为不太贵、中等速度的铁路。这可以说是塞尔维亚谈判者争取到的一个重大让步。此外,该项目将提供急需的短期经济刺激,促进增长和就业。长远而言,塞尔维亚对中国货物从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到中欧和西欧所收取的过境费将大大改善其紧张的国家预算状况。

总的来说,贝尔格莱德-布达佩斯铁路项目是高端中国投资项目具有精巧特点的好例子。诚然,它们显然服务于中国的利益,但这并非单向的。(作者阿加莎·克拉茨、德拉甘·帕夫利切维奇,陈俊安译)

匈塞铁路开工:中国铁轨铺进中东欧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李克强总理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出席“16+1”领导人会晤期间,中国企业承建的“匈塞铁路”再次取得重大进展。

当地时间11月28日,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组成的中国企业联合体承建的匈塞铁路塞尔维亚境内贝尔格莱德至旧帕佐瓦段正式开工。与此同时,匈牙利也在此次“16+1”领导人会晤期间宣布,对匈塞铁路匈牙利段进行公开招标。

李克强总理当天上午会见塞尔维亚总理布尔纳比奇时强调:“要推动匈塞铁路这一‘16+1合作’旗舰项目早日建成,为加快推进中欧陆海快线建设和地区互联互通注入动力。”

2013年,李克强在罗马尼亚出席“16+1”领导人会晤期间,与匈塞两国总理共同宣布对匈塞铁路进行现代化改造。这条连通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和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的铁路,全长350公里,改造后运行时间将从8小时缩短至3小时以内。

2014年的第三次“16+1”领导人会晤期间,李克强与塞尔维亚、匈牙利、马其顿总理达成一致意见,将匈塞铁路向南延伸,经马其顿与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比港)相连,打造“中欧陆海快线”。与传统绕行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的海运线路相比,中国出口欧洲的商品可以从希腊转运铁路直接深入欧洲腹地,运输时间缩短了7-11天。

2016年,希腊议会通过中国中远集团收购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口管理局多数股权的协议。随着匈塞铁路塞尔维亚段正式开工,从被称为“欧洲中心”的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到比港这个“欧洲南大门”,中方“提速”中欧贸易的倡议正在逐步变为中欧互利共赢的现实。

对于中国而言,匈塞铁路与中欧陆海快线将为中国对欧出口和欧洲商品进入中国开辟新的便捷通道,也让中国装备和中国技术有更多机会走向欧洲市场。而对于沿线各国乃至整个欧洲,中欧陆海快线建设将为提振经济、推进交通便利化和促进人员往来发挥重要作用。

这也是该项目受到沿线国家积极响应的重要原因。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将匈塞铁路称为本国的“旗舰项目”。塞尔维亚总理布尔纳比奇表示,希望这条铁路能够帮助本国成为地区“枢纽”。马其顿总理扎埃夫提出,希望在“16+1”框架下同中方加强合作,进一步改善当地基础设施,提升互联互通水平。

事实上,按照原改造方案,匈塞铁路的运行时速将从目前的每小时40公里提升至每小时160公里。但在沿线中东欧国家的强烈要求下,改造后时速将进一步“提速”至每小时200公里。

李克强在本次会晤期间强调,“16+1合作”有助于推动全球化发展,更有助于整个欧洲的平衡发展和一体化进程。

总理说:“我们的合作有利于双方,有利于欧洲,也有利于世界。”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