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一个公共经济问题,进行从实证分析案例到规范分析的问题的提出。(政府经济学题目)

公共经济学(第一版) 第一章 公共经济学绪论 一、思考题 1什么是公共经济学? 从广泛的意义上来看,公共经济学是研究公共经济政策的学科或者说是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学科。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公共经济学研究公共资源的非市场化配置和公共产品的供给与分配。从政治学和行政学的角度出发公共经济学研究公共选择理论和公共财政理论。所以可以将公共经济学理解为是关注经济化的政治、政治化的经济以及政治与经济的互动关系。 公共经济学就是经济学中专门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特殊规律的分支学科,是论述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共组织(如国有企事业)的存在意义和行为,回答政府必须做什么以及应该怎样做的学科。 2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有哪些特征?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部门,即政府及其附属物的经济行为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所谓政府,就是国民经济中唯一通过政治程序建立的,在特定区域内行使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的实体。政府除对特定区域内居民负有政治责任以外,还参与非市场性的资源配置、社会财富再分配和稳定经济的活动。特征? 3公共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有哪些关系?(2004辨析题) 公共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间的关联度表现在两个关联点上。第一个关联点是微观经济学研究了价格管制、消费与生产调节及收入分配公平化等政府的微观经济行为。第二个关联点是公共经济学把政府本身也看成是一个单个经济单位,应用微观经济学的一些基本方法对政府经济行为是否实现最大化准则进行分析与判断。公共经济学理论认为,政府是一个双重角色,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它本身需要解决最大化的问题。研究政府的经济行为也是社会资源配置最优化的组成部分。除此之外,在公共经济学中也广泛借鉴和使用了微观经济学的一些主要分析工具,如均衡理论等。 公共经济学与宏远经济学之间的联系更紧密一些。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在新公共经济学兴起的历史背景中,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政府干预市场)的盛行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在两个学科的研究领域中,都始终离不开政府的角色与作用。公共经济学中所研究的政府职能问题与宏观经济学的国家调控密切相关。 福利经济学为考察政府的经济行为提供了理论启示,同时福利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最优原则已经成为公共经济学理论的重要价值判断原则之一。 4公共经济学与政治学和法学有哪些联系与区别? 政治因素对政府经济行为的重要影响力的存在使得公共经济学与政治学的关系极为密切,政府的许多经济行为都受到政治因素影响,所以政府的许多经济行为必须借助政治学的框架进行分析。此外公共选择理论作为公共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了一些基本的政治过程,使之成为了政治学与经济学的桥梁。 法学与公共经济学的关系,法学为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法理基础,公共经济学研究的问题都应当通过法学的探讨来研究,通过法律来规范。另外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都是按照法律赋予的职权,多是通过法律手段实施的。这些都表明公共经济学与法学是密不可分的。 二、知识点归纳 1社会经济体系中存在两种类型的经济主体,一类是私人部门,即企业与家庭;一类是公共部门,即政府及其附属物。 2在不考虑国际市场因素的前提下,一国国民经济取决于政府、企业、家庭这三类角色的经济活动。 ①家庭→企业:家庭向企业提供劳动力、资本、土地、管理才能等各种生产要素。 ②企业→家庭:企业向家庭支付相应报酬,并向家庭提供各种商品和劳务。 ③政府→通过税收和政府支出→参与国民经济 经济要保持正常运行:(企业投资=家庭储蓄)∪(政府税收=企业支出+家庭支出) 3企业和居民→私人部门→收益或效用最大化为基本目标(2005 填空题) 政府及其附属物→公共部门→在其经济活动收益与成本基本均衡的前提下→实现资源的最有效配置和社会秩序的公正与公平 4公共经济学理论体系包括什么? 一般来说,公共经济学理论体系有三类要素构成: 一、用于经济分析的基本逻辑、基本假设以及分析工具。其中最为核心的基本假设是最大化假设,最核心的分析工具是各种各样的均衡分析。 二、经济分析的价值观,涉及到经济分析的基本价值判断。其中最核心的判断标准是帕累托最优准则。均衡分析与帕累托最优准则是一致的。 三、政府治道的问题。其核心的问题是政府职能的界定和运作、政府具体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等。 5民主政体下的政府(公共部门)的涵义界定的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中央政府或中央最高行政机关。这是涵盖范围最狭小的公共部门。是公共部门的最核心层次。 第二个层次:广义政府。除了中央政府还包括立法、司法机构。 第三个层次:除了广义的中央政府,包括地方政府和公共行政组织。 第四个层次:被称为统一公共部门。在广义政府之上加上公共性企事业部门。 此外政府兴办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也可以界定为公共部门。 我们在讨论中国的公共经济问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目前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化以及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二元结构明显、农村公共服务缺乏、社会建设滞后、服务手段落后、缺少有效整合平台、高素质管理人才缺乏等问题不断显现,这种背景下,农村社区建设理论由此顺应而生。论文以农村社区建设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分析农村社区理论的国内外历史沿袭、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探索,以及对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的剖析,为济南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提出了一些政策和实践建议,也希望本文能为全国其它地方的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本文按照“理论研究——实证分析——政策设计”的研究思路,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一般研究与典型案例研究相结合,运用社会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对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研究,总结规律,发现当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本文首先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以及国内外对农村社区研究的现状和观点。第二章明确了农村社区的概念、分类和功能,着重阐述了我国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意义、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类型以及农村社区建设过程应遵循的规律。第三章重点考察济南市农村社区建设的类型、主要任务和前期所做的主要工作,深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最后,针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7个方面提出加快济南市农村社区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是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环节。农村社区建设是实现政府公共服务的平台,本文认为应通过明确政府在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等,把政府公共服务与农村社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政府职能通过公共服务平台直接通达社区群众。政策支持是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关键,本文认为可以通过土地政策、补偿政策和保障政策的落实到位,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加快拆迁建设进程、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加快农村社区建设的进程。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授予年份】:2012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李善峰;[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2年04期
吴素雄,陈洪江;[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俞可平;[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01期
丁友良,徐芳;[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富良,刘书英;[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王萃萃;刘宏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陈世永;;[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孙如轩;郑德岭;夏海生;;[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9期
金家厚,吴新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丁晶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小君;高飞;李俊;;[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詹承豫;刘星宇;;[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李晨宇;;[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赵淼;;[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贵州发展——纪念中国***成立九十周年理论研究[C];2011年
陈柳钦;;[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张健;;[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李平;;[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二辑)[C];2007年
李平;张秋菊;;[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三辑)[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奇志;[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思斌;[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格里·斯托克,华夏风;[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鲍勃·杰索普,漆蕪;[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让-彼埃尔·戈丹,陈思;[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弗朗索瓦-格扎维尔·梅里安,肖孝毛;[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玛丽-克劳德·斯莫茨,肖孝毛;[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彼埃尔·德·塞纳克伦斯,冯炳昆;[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方金友;;[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焦淑军;;[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周腊梅;;[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高灵芝;;[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谢自强;;[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共服务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彭焕才;;[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共服务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谢自强;;[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周艳希;;[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共服务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陈潭;;[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共服务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许卫国;;[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共服务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记者 续建伟;[N];宁波日报;2010年
本报记者 杨炳珑;[N];中国社会报;2008年
满坤 杜宝吉;[N];江苏法制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