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les得走马百度云云吗

很想我的生活不会这么无聊
很想我的大学能让我愉快一点而不是那么多勾心斗角
很想我的家里人当我有什么想法做什么事情给我多点支持少一点讽刺
但我可能是太懒了 很抱歉没有做到


这一天早上,在机场酒店退房前的一件事让我印象深刻.


我们这一路从游过来,住宿的酒店一般都处于郊外.这倒是可以理解的,旅行社毕竟要顾及成本,承诺四星则硬件不能太说不过去,那么可以取舍的只有地点了。
酒店一般是要接待国际的,不可能只对国人开放.有趣的是早餐的安排,往往酒店会专门对神州人指定一块相对独立的空间,有时甚至饮食的配备也有差距.
在也是如此,我们还有其他的旅行团被安排在一个单独的厅里.基本上大家出发的时间都大抵相同,就餐自然更显集中了.我去的稍晚了些,大队伍已经开始散去,但离上车的时间还有十多分钟.正在独自用餐的时候,餐厅里又三三两两走进来一拨客人,人数不多,也就十来人左右.一个貌似领队的中年男子对每一位客人问早,并安排他们坐下.看得出来,这个是来自的旅行团.不只由于我们的领队从来不会早到安排问候,还由于那些客人也大多显得从容.且我也听得粤语。
由于大队人马刚刚离去,餐厅显得有些杂乱,并无一张干净的台子.这时那领队瞄了我一眼,然后对他的团友自然地说了一句话"那班蝗虫搞到乱七八糟,我已经要服务员收拾整齐,加些食物,大家慢慢来,我们有时间."而他的客人们则多报以会心一笑.
大陆人包括珠三角的纯正人被人称为蝗虫我是早有耳闻,但亲耳听到还是第一次.一时间觉得非常刺耳有想要去理论的冲动,但和为贵的理智转眼又占了上风.理智后自然是反省,然后竟然觉得蝗虫这个称号对于广大神州人极是恰切.我们一大帮人,呼拉拉涌入一个地方,争先恐后地去做同一件事情,消灭殆尽后又同时呼拉拉地撤退,所过之处只留下一地鸡毛.这和蝗虫有什么两样吗?
细想,神州人和西方人甚或人比起来,在骨子里缺的是从容的气质,多的是焦虑,怕被落下,怕吃亏.所以许多时候都是争先恐后的,都是不管不顾的,吃饭如此,坐车如此,游览如此,购物也是如此.原来还在想这也许跟富裕程度有关系,现在看来则不然.按说能掏起两万块再加上自费项目来这么远旅游的,应该不属于穷人,但据这几日的经验看来,患焦虑症,患怕吃亏症的还是大有人在.曾经看到的一个说法,说是困难时代的极度物资贫乏迫使人们去争去抢,这个习惯已经变成了国人基因的一部分,所以即便物质丰富了本能还在起做用.而基因的改变是要几代人慢慢来的。也许这个说法有他的道理,譬如儿子通常就要比我淡定...
想起刚刚读到的一篇文章,说是楚王打猎时丢失了一把良弓,大伙都替他惋惜。楚王说:没有关系,反正拣到的也会是个楚国人。孔子说:有什么关系呢,有人丢失了,有人获得了,反正都在人的手里。老子则觉得无失无得,一切都在自然的怀抱里。
由此归纳出了人的四重境界:
这四重境界自是一层比一层高远。惭愧的是,大多时候,我们包括自己还处在这第一重。多考虑自己,不顾及他人乃至自然万物的需要,才是导致行为像是惶虫的根本原因。
最近又读到另外的叫法,将早上进城上班晚上出城回家的上班族叫做蝗虫。如此,则蝗虫倒是个中性的称谓了。
言归正传.我们今天的任务是从到,然后由搭高铁去本次行的最后一站.听说也有坐汽车直接从到的,但那样将会是漫长的一天,辛苦不说,将时间都耗费在大巴上似乎也不明智.
离的不远,开车也就一个多小时.跟随我们多日的司机将我们和行李全部卸在了的火车站,自顾开大巴走了.他一个人将车开回,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我们预订的车是在午后,时间还早,所以首要问题是存放行李.车站的行李存放是自助的,一帮人嚣嚣嚷嚷将不大的行李存放处又蝗虫了一把.然后四散自由活动.

火车站位于城东的高地.坐车进城时经过的河流,感觉景色不错.但现在时间肯定是不够去逛的,况且陌生的地方又两眼一抹黑.
绕火车站转了一下,阳光明亮到刺眼,走在大楼的阴影里却凉爽可人.入数日,当时不觉,但现在看起照片来,却分明记起了那澄澈的空气,大朵的白云,灿烂的阳光,甚至还能感受到清爽的风刮过皮肤的感觉。可怜的身处神州的我们。

四周却也没有什么地方好去,站西广场对面的超市和百货大楼人烟还热闹些.在百货大楼里打发一下时间,上上厕所,逛逛商店,看看路人,吃个快餐,时间倒也很快过去.其实这样也不错,有些像是捡来的休闲时光,而且领导和儿子似乎也喜欢逛街.

上车时,由于一帮人没搞懂座位是在楼上还是楼下,加上个个都有行李,又挤做一团.安定下来,发觉车厢还是挺整洁舒适的,速度也许不比我们国内的快,但那又有什么好炫耀的呢?越来越觉得"快"这个字是在破坏我们的美好生活.
我一向是喜欢坐火车这个感觉的,虽然近年基本很少坐.看看书,望望窗外麦收过后的原野,不知不觉已经到了.

的火车站让人眼前一亮.桁架玻璃顶既让人免受风雨却又能身处自然.另外一个是布局.国内车站布局基本都是轨道穿越的形式,而的进站轨道却像一个个的死胡同,上下完客人火车必须原路退出.这样的安排从工程的角度使用效率想必会低些,但在人性化的角度则方便不少。乘客得以使用月台顶端的进出,无须像国内这样,拎行李爬高爬低走天桥或地下。这样一来也带来了另外的危险,日前就看到新闻说某处同样的设计火车冲上了站台,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时间已近5点,今天唯一的游览项目是游船。原来还担心时间是否有些晚,现在看来则刚刚合适。光线仍然明亮却又不像午后那般灼热,而且太阳要8点多才落,所以时间很充足。


游船看来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人如潮水很快覆盖了一艘又一艘。船很多,入口不小所以倒也不用久等。


码头在河的下游,距离其实不远。

溯河而上,右手边是号称文化艺术区的左岸,而左手边则是热闹的市区了。两岸各式的建筑源源不断,船上则有包括汉语在内的对应多语言广播介绍。只是对于我这样的对西方历史缺乏了解,对建筑`文化和艺术没有领悟力的人来说,听到的也多是一个名称,没有更多的感觉。这样的好处是人完全可以放松下来,不担心听到什么,看到什么,又漏掉了什么,只是自在地瞎瞅瞅倒也乐在其中。


上的桥倒是稠密地紧,大约相隔三两百米就有一座。而这些桥也各有风格,尤其是在装饰上很是花心思,值得看看。桥上多有人行,不时和船上的陌生人相互挥手,不似中土风情。

就这样,晒着舒适的阳光,懒散惬意地四处张望,有一种身在的感觉。觉得游船虽然是自费,却是值得的。

船绕河心的西堤島上又转回去了起点。夕下,是晚饭的时间了。

晚餐的中餐馆离不远,捎带着就把给游了。先到的是铁塔南边的荣军院,夕阳无限,正是最休闲的时间。


也许是埃菲尔的影像见得太多,真正身临其地倒没有什么新鲜感了。或许登顶俯瞰会有不同的感受,但是旅行团是不给这样的时间的。其实时间只有短短十分钟,连从下车处走到铁塔底都不够时间,此时回忆竟然不记得塔的细节,只记得观光人群的热闹。


酒店照例又是来到机场附近,下来几天我们就以此为家不再挪窝了。这一次的酒店倒是不错,在早餐安排上没有对我们另眼相待。也许是环境和气氛不同,观察下来大家倒是变得文明礼貌不少,不再是那么扎眼。难的是环境会改变人的行为?
又一早,在车上发生了冲突。原因是地陪认为游完远郊后时间不够去有些团友心仪的,要求大家二选一。后座的女人是坚决的凡尔塞派,甚至以脱团威胁,更是喋喋不休地抱怨她日前是如何被某些民意强奸没有游成湖的。当然最后还是达成了妥协,两处都得以去到,而事实也证明,游览的时间是绰绰有余的,也许只是地陪过度地担心了堵车和交通时间。
这里就不能不感慨跟团旅游的一个坏处了。本来一大队兴趣不同互不相识的人集体行动,一定是要遵守和约和纪律的,是要互相迁就的。奈何有些人总是维护个人权利的意识高涨,常要别人迁就,而不知道或不愿意去迁就别人。这说到底还是个人生境界的问题。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他好的一面,有这样的团友在列,总想偷工减料的领队也就不能太过分了。
位于。说是河谷,却全然没有谷的感觉,纯粹一条平原上的河。是国王狩猎时住的行宫,建在狩猎庄园中。庄园很大,有高高的石墙圈起。

城堡外观比较特别,顾名思义,更是个防御性的建筑。

主楼里其实并没有什么陈设,不过据说当年国王每次狩猎后家具餐具什么的也是要带走的。

楼正中心的双螺旋楼梯有些意思,如果同一层走不同入口则终只能隔窗相见而不能相遇,听起来是不是有些哲学的意味。

站在楼顶看这院子,其实也挺无趣的,都是石头,了无生趣,不若我们的小庭院,绿树鲜花,让人亲近。不过那只是我们平民的思维,对皇族来讲自然保安是最要紧的。再说,人家院子外面的狩猎场可是策马都难以奔到头的,又岂是平民所敢奢想?


午饭就在堡外树下自助餐解决。得表扬儿子英语不如我但决不怯场,比他老子年轻时强多了。只此一点,英语现在学得如何如何等都不是问题了。


说起来这园作为当地人周末休闲的地方还真是不错。


很顺利地在午后回到近郊的,时间还很充足,导游给了足三个小时让大家游览。当然也许这三个小时是不够的,因为这里可是世界五大宫殿之一。有趣的是,这样的名胜居然是个自费项目,也许唯有如此才能给导游足够机会赚些外快。据说现在不允许自费项目了,那是不是意味着跟团到的将无缘凡宫了呢?从广场看来凡宫的确是金碧辉煌,当然也排队者众。


我对宫殿兴趣不大,选择在外头随意逛逛,也好自由地走马看一下。家人随了我的选择。我们沿着宫殿左手的街道下去右转,想绕到宫殿的后面看一下后花园。


转过去是凡宫南侧。隔着马路,是一处人工湖,四周草坪环绕。


这里看来是周围居民周末消磨时光的好去处。

继续前行,却未能发现后花园的踪影,唯有原路返回。周围街道徘徊一下,买些水果,看看路人,沾沾花惹惹草,时间却也很快就过去了。


凡宫广场一侧的建筑里,有咖啡屋,厕所和休息的地方。


广场上来往的人们更是我免费的麻豆。


夕下的时候,我们被带到了。广场上的方尖碑据说是从法老墓前拆了运来的。要佩服人对所谓文化的热情,更要佩服三千年前人已经可以将雕刻做到如斯精美,这是我们华夏人不能及的。


其实我到现在都不清楚法语“协和”一词的具体涵义,但看来确是的热闹地界。往西沿香榭丽舍大街望去,那头不远就是有名的了。而广场东侧前行则是。广场南侧紧挨,北边是歌剧院,歌剧院周围更是购物的去处,包括我们广大神州人最常去的老佛爷。


必须承认的傍晚是最有气氛的时候,夕阳让一切都温情起来。


周围一教堂,仿神殿风格,据说在是唯一一个平面不呈十字架形状的教堂。


晚餐我们选择参加自费的大餐。餐馆位于附近的一条小巷子里,地陪自豪地介绍那是他们开发出来的。这无疑是一家餐馆,服务员是本地人,食物味道还真心不错,红酒也很地道,害得老婆甚至喝高了。但这又怎能说是一家餐馆,来吃的除了神州同胞没有一个外国人。餐馆内见缝插针利用起了所有的空间,座位局促,即便如此顾客还是盈门甚至要排队等待。每个人的法餐是标准的搭配,从制造到服务都是乡间流水席式的做法。布置没有一点优雅,就餐的气氛则像是国内的茶楼酒肆,吵闹声甚至更过。隔壁的桌子显见是一帮土豪官员,大声猜拳猛灌红酒。有趣的是,当我们矫情的团友要求服务员予以阻止的时候,他竟直截了当地拒绝了。也许在他看来,人就该是那样的。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经验,一个奇怪的式的大餐。又一次要佩服我们国人的牛B了,似乎可以同化一切,无论他们据称是多么优雅,多么有文化,多么有教养和道德感。看来这也许才是四大文明中汉文明得以延续光大的不二法宝。


又一天的早上,先到了。人潮那个热闹,照相都难。真怀疑人是不是都跑到来过暑假了。


大巴车上拍到赶车的团友,翻看照片时总觉得有一种神秘的味道。


早上的参观重点是。就座落在中的西堤岛上。河不宽,所以岛也就不似个岛了。

圣母院前的麻雀豢养人。

还从没想到麻雀居然可以被养到与人如此亲近。


圣母院据说是主教的坐堂,宏伟也许还谈不上,但建筑外观的精心却显而易见。


教堂内部大多类似,我这个对西方建筑和宗教缺乏基本了解的人可说的确实不多。能感到的是人家的虔诚和庄严,对比我们,宗教似乎早就变成平民百姓消灾保佑的工具,又或是政治的奴仆,那里还谈得上对心灵的指引和慰籍。从这点意义上,我们都是在苦海中挣扎的可怜无依的人。


雨果让圣母院一角的钟楼出了名,人们排队等候登楼。

圣母院后面的花园人不多,值得一观。

从侧面看就更觉建筑的精美和精心。对比起来我们神州的建筑可就不怎么能拿出手了,固然有土木材料不利保存的因素,但工艺和审美上也确有差距。

左岸河边的书摊表明这是文艺人出没的地界。

闹市区也不乏这样幽静的小院让人心生向往。

午饭前,旅行团的必须节目,购物。这次是香水。

下午的重头戏是,导游已经预约好了,他的计划很紧,决不能错过,所以我们早早就到了地方。时间还早,可以周围逛逛。

广场打破了我的惯性思维,原来用汉碎石铺就也别有风情。环卫工人是否喜欢不得而知,但至少看起来还很是洁白干净。不过导致的问题是风过时会扬起石粉。对了,的风似乎常在,但风不正意味着空气质量的优良吗?在更是我们经常的希望了,听起来像个黑色笑话。

看来人确实是爱好浪漫和文化的,从灯柱脚的铸件上就可见一斑。

在桥头,见识了小偷的利害。一帮半大小子,手中拿着不知所谓的纸张,嘴里说着不知所谓的言语,做出一副乞讨或推销的样子,手直接就赤裸裸地伸向了你的衣袋。

宫前的金字塔是游客扎堆的地方,金字塔是如此醒目和富有特点,且又是主要入口。

不知道美女们有没有拔山盖世的气力?

从广场上小旁的地道入口进来,博物馆的入口大堂就在金字塔地下。

导游小魏是个高个的人,汉语说得地道,声情并茂,更有种对宝藏发自内心的热爱。问题是我们大多数人,我猜都像我一样,对艺术缺乏了解,更谈不上兴趣,到此只是泛泛一游而已。暗想如果是我,整天面对如此的对象,定会味同嚼蜡,感到对牛弹琴,但小魏没有,热情敬业,让人钦佩。

镇馆之宝之一“蒙娜丽萨”。这里显而易见是小偷最猖獗的地方,小魏无数次地强调如果你将包背在后面就等于将包里的东西送给别人了。

拿破仑从主教手中夺过后冠给约瑟芬夫人加冕。

镇馆之宝之二“胜利女神”。

镇馆之宝之三我想大家都知道。

艺术和***的界限是否那么清晰,一个柔美的可人儿却给长了个小鸡鸡。当然这里也是个绝佳的教材让大家体会雕塑家的精湛技艺,坚硬的石被刻成了柔软的床褥,逼真到大家都想伸手去感受那份柔软。

的收藏很多,据导游介绍,要想都看到,至少需要三天的时间。短短一个多小时的游览,对于我们来讲,却也达成了目的,无须心存遗憾。

晚上照例又回到了郊外的机场。今天时间比较早,可以瞎拍拍。但今天也是留在的最后一晚了,明天早上购物,午后就要登机返程了。

酒店大堂的这个雕像很是神奇,从照片来看,怎么也看不出来这张脸的雕塑是内凹的。这是否可以被用来证明那个“照片会骗人”的论断呢?

最后一天的内容就如同预期的那样乏善可陈,在老佛爷和春天小小购了一把,然后机场退税出境,转机,回到。意外的情况是在春天办理退税单的人巨多,排队用掉了四十分钟,赶到午饭都没时间吃。戴高乐机场的布局也体现了人与众不同的审美观,有些意思。出发和到达大厅是个大的圆形建筑,围绕四周是数个圆形的候机楼,候机楼与主楼间用常常的扶手梯相连,整个构造在空中看起来就如同一丛大大小小的蘑菇长在草地上。
至此,2013年三国的旅游就全部结束了。回想起来,对这次团游,就如同预期的那样八稳,既说不上意外惊喜,也没有特别不满意,我想是实现了带家人出去看一看的目的。至于以后是否要回头细细体会,那就是以后的事情了。
游记拖了大半年,我自己都已经懒得再说自己的懒惰了。不过还好,慢归慢,都还坚持完成每一份作业。
关于这篇游记,就如同我在别的地方说的那样,其实不算是真正的游记,没有清晰的指引说明,不给得失算计的攻略,所以对于其他的网友来说帮助不大。与其说是游记,倒不如说是个相册,帮助自己在忘却之后,还可以回味曾经的所见和心情,如此而已。
当然,这也不是个人私藏的相册,如有感兴趣的朋友要翻阅,亦甚幸。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