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一家小工厂如何接外贸订单,是阿里巴巴店铺接的订单多,还是线下业务员接的订单多?????????????????

我们做外贸这么久,在每天的询盘当中肯定经常会遇到客户来询价的数量满足不了工厂最小起订量的情况,那么出现这样的情况,到底应不应该做呢?
这样的情况下,其实是需要仔细区分的,如果是那种做一单就没了下文的客户,或者没有太多潜力的客户,完全就不用花时间去应对了,只要保证他不会给你生事就好。
但如果是具有长期合作潜力的客户,一定要做,另外怎么做就是大家需要思考的话题。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就要来了解什么是最小起订量,为什么会有最小起订量这个名词的出现。

最小起订量可以通俗的理解为:工厂为了上线保证成本的一个最小的数量,这个数量能够在产线上生产,且成本可以有一定的保证。 直白一点的意思就是只有保证这个最低起订量,工厂才有利润,才有赚头,不然就很有可能白干一场甚至亏本。
开工厂、做业务肯定都是为了赚钱,没钱可赚甚至是亏本的订单自然不会轻易去做,所以这种订单数量少于最小起订量的问题就很令业务员头疼。那么,这个问题该如何去解决呢?我们来分析几种情况和方法。
订单数量(OQ)<最小起订量(MOQ)的情况下,解决方案:
1,自身库存查验法
遇到询盘订单,我们的首先反应肯定是先看这个东西我们能不能做,然后再看这东西我们有没有现成的产品,如果有,那就得查查库存,确定是否有该产品的库存,要是你这边有足够数量的库存,而你那边却还在心心念念的跟客户纠结,不是浪费时间么?2,备选库存解决法
退一步说,就算自己的工厂没有库存,可以看一下其他供应商或者产品圈子里面的工厂有没有库存,如果有的话,MOQ也不存在问题。 3,单价折算法

如果这样还找不到库存,那就得直接面对这个最小起订量的问题了,客户只需要这样的数量,而你却想保证利润,那就提高单价啊!最小起订量达不到就直接跟客户说,商量一下是否可以提高单价。
客户确实只需要这么多的量,但是也许客户不在意单价上面再上调一点呢?在你这里这样的数量没有利润,肯定大部分做这产品的人也没办法保证利润,客户也就找不到合适的人帮他做,这样的情况下你愿意加点单价帮他做,客户还是很有可能愿意的。
比如最小起订量为500,单个为1美元,那么客户现在要300,单价调整为1.7美元,你不是还能多赚一点? 4,订单拼凑法
如果前面的方法都失败了,你还可以问问客户有没有其他的单子是你可以做的,如果他还有其他的订单你可以拿下来,就让他跟这个无法满足最低起订量的订单打包给你,这样你就能将损失补全。

一般来说,如果你的产品和实力都还不错,客户也是很乐意将订单打包给你的。
 
5,订单扣除法 如果认定了对方是一个长期客户或者说是一个大客户,那么这一单就算亏本也是要做的,好好地维护跟客户之间的关系,可以放长线钓大鱼,在后期的订单补回来。
当然,也不能排除很多小企业会伪装成大企业以这种方式来迷惑你,让你接这一单亏损的单子,这就需要你去仔细的辨别了。

一直以来,阿里国际站内部员人有句话,叫“阿里无大单”。好吧,我承认,这句话是我听他们***经理说的。当时觉得相当可笑,一个阿里的***经理居然说这样的话,不过做了10年阿里国际站后,想想还TMD的有道理9年间从阿里平台上做下来的客户,撑死了最大一单也200万rmb不到,还不如大学毕业那阵子啥都不懂,跟个土豪老板去广交会摆摊签单的一半呢。还不算上这10年来的货币贬值。不知道大家签的最大单子都是多少?看到了就留个信呗,看看是不是真的阿里无大单。大单啥概念,等封贴了大家都来看看。

附带点牢骚,因为最近垃圾询盘实在是太多了。

阿里要像淘宝天猫那样,打通整个国际外贸的平台,向B2C过度,以后我们跟老外谈生意,不是问老外下多少个柜子,而是问老外:“亲,你是要几个呢?走e邮宝可以吗?”,这一点都不骇人听闻,想想十年前,淘宝天猫是怎么样打得实体经济丢盔弃甲的,同样的,现在的国外市场,尤其是新兴的零售市场,也经历着当年中国国内发生的由实体经济像互联网零售的冲击。如何蚕食这个市场,第一步就是赶鸭子上架。来吧,你们都推自己有优势的产品,没有效果的产品信息阿里后台会自动给你下架;都把这些产品备些库存现货,万一鬼佬要一箱2箱你也能发,人家老外消费者要是不放心,就给信保啊,走了信保加分加权重哦;你们要有自己的品牌,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但是我们这些做习惯了大批量的外贸业务员,读书的时候考了4级考6级,考了6级考口语,考了口语惦记着专8,考了专8想着二外,你说我们能去卖1个2个产品吗?能吗?这简直践踏我们伟大祖国的教育成果啊。

但是,但是,阿里是游戏的缔造者,我们都只是玩家。阿里改动游戏规则的时候,才不会考虑多少玩家的心声,他们考虑的是自己的发展和利益。于是,每个店铺的评分给你分成4项,而且这4项评分的作用一年比一年重要,在排名的权重一年比一年越来越高。

最狗血的莫过于及时回复率和履约能力了。及时回复率2017年后居然改为旺旺1小时内必须回复才计入,我弱弱问一句,我给阿里400打***的时候,他们好像很多问题都是2-3个工作日才给邮件处理的吧?

最最狗血的是,所谓的履约能力,就是信保订单的完成率。之所以淘宝天猫会出现刷单这样史无前例的畸形生物,就是所谓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限的,群众的眼睛也是雪亮的。当一个游戏出现明显的bug的时候,那些艺高胆大的玩家自然就会利用这个bug帮自己赢得游戏,进而引起跟风。这个很浅显的道理。阿里不是不知道,而是他们本来就喜欢也默许这种刷单行为,反正刷刷吧,可都是钱啊,很容易就形成资金池。再把这资金池里的钱拿去做投资,做贷款,那个回报率啊,妥妥的比做什么B2B平台回报多,给股东出年报那是没问题的。但是,可怜的还不是我们这些辛辛苦苦做外贸的,不刷信保单吧,店铺综合评分上不去,影响排名;刷信保单吧,还给人做嫁衣。无奈之下我也请同事和老外客户帮忙刷过不少信保单,当然,都是有报酬的,效果不说立杆见影吧,但是对了本来履约能力评分低而其他3项评分比较高的店铺来说,那就跟开了挂似的。1个月下来橱窗的大词不少都可以上首页。当然,前提是其他3项评分都要中上才行。

最最最狗血的是,因为向着B2C过度,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最近阿里有好多垃圾询盘,询盘内容几乎一模一样,有时候同一个产品一天能收上10条,就是发询盘的人和国家不一样,邮件内容却是一模一样。 大概询盘内容是”对贵司某某产品情有独钟,一见钟情,想了解更多details和价格”。搞得跟谈朋友似的,TMD,明显就是垃圾询盘吗,还非得及时回复。打***给阿里400,他们说这种不是垃圾询盘,因为发件人和国家都不一样。好吧,我想这种确实不是垃圾询盘,这种叫骚扰询盘好不好。哎,洗洗睡吧只能,大梦醒,呼啸长空!

成单之后没有客户消息?  还是每次?  这个要检查一下自己平时的沟通了。商业组织惟利是图,大与小相对的,当然数量小的订单,可能没有大利,但是我们想一想,我们的客人一开始不可能很大的订单,没有开始的小订单,就谈不上后来大订单,小订单是客人对我们认识了解,考试的一个过程,如果搞不定就谈不上,更甭想客人后面有大订单丢给你,更不用谈长期持久合作了,所以对于SALES来说,这个门槛一定要过,过不了就是你个人能力的问题了。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