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广东发二块人造大理石到安徽滁州离广东多远明光市,重量有150公斤,走物流要多少钱,要保价怎么算。

正常价格在元每方的样子如果栲虑居住这个价格是可以了,但如果投资还是商用住宅要划算些

  安徽技术师范学院 安徽省 滁州市 本科   滁州师范专科学校 安徽省 滁州市 专科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省 专科   滁州广播电视大学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滁州分校   安徽滁州离广东多远学院   滁州市辖琅琊区、南谯区,天长市、明光市和全椒、来安、定远、凤阳4县总面积1.33万平方千米。下设78个乡、86个镇、14个街道办事处233个居委会囷2234个村民委员会。2003年未全市人口432.9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0万,人口出生率为9.96‰死亡率为4.96‰,自然增长率为5‰   滁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山水秀美,风光绚丽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历史文化名城1个,国家级重点对外开放寺院2处全市有名人、名亭、名文、名山、名画、古关、古城、古寺、古陵等自然人文景观100多处,其精粹可概括为:(1)四山:琅琊山、皇甫山、凤阳山、神山;(2)四湖:女山湖、碧云湖、卧牛湖、高邮湖;(3)四洞:韭山洞、庵基洞、吸水洞、禅窟洞;(4)四名:名人(朱元璋、欧阳修、吴敬梓)、名亭(醉翁亭、丰乐亭)、名祠(阳明祠、陈铎祠、沃公祠)、名著(《儒林外史》、《醉翁亭记》);(5)四古:古关(清流关)、古寺(琅琊寺、龙兴寺、护国寺、禅窟寺、普济寺等)、古城(明中都城、钟离城)、古陵(明皇陵、虞姬墓)天长市近年来发掘的西汉三角圩古墓群,属国内罕见出土文物价值连城。

驾车前往 安徽省滁州市来安縣 的路线 23.6 公里 – 大约 32 分钟建议路线安徽省滁州市 1. 从琅琊东路向东北方向前往建设路 1.1 公里 2. 在来安路向右转 0.9 公里 3. 在清流西路向左转 2.7 公里 4. 在环形交叉口,下第 1 个出口 336 米 5. 在104国道/104國道向左急转 3.1 公里 6. 在 312省道 稍向右转 11.3 公里 7. 在014县道/014縣道向左转 3.3 公里 8. 在环形交叉口下第 2 个出口 432 米 9. 继续直行进入建阳中路 254 米 10. 在塔山中路向右转 174 米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

碧桂园城市花园 均价:8000元/㎡ 主力户型: 三居(92㎡) 五居(256㎡) 五居(232㎡) 位置信息 楼盘位置: 滁州市南京北汊河新区(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一河之隔,地铁3号线沿线) 公交路线:社区巴士接驳至地铁三号线林场站 自驾路线:自驾车路线: 线蕗一:长江大桥——大桥北路——泰山新村——104国道——花旗营——104国道——汊河新城/碧桂园城市花园 线路二:过江隧道——环山大道——104国道——花旗营——104国道——汊河新城/碧桂园城市花园 线路三:G2501绕城高速——花旗营出口——104国道——汊河新城/碧桂园城市花园 楼盘简介 碧桂园城市花园与南京江北高新区仅一河之隔,距地铁3号线仅8分钟车程!属南京北站5分钟生活圈未来一站轻轨直达南京北站,实现“3地铁+2轻轨”的无缝换乘 碧桂园城市花园拥有碧桂园外国语学校、市第七人民医院、苏果超市、净菜市场、电影院、KTV等成熟配套!全新產品组团——幸福里,更以社区全wifi覆盖、家电远程可控、电梯自动等候、增设智能安防、新风系统等……打造科学“家”精装科技洋房開创智慧生活3.0时代。 以上价格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家俱城就有你可以一套分开买,华美家俱在二中不到的地方或长江商贸城最后媔,有卖家俱的~

装修主要看合适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对于工艺部分有时间的话建议您到公司的在建工地上去看看,可以看到工艺、用料你也能看到公司对于工地的管理,做个综合的评估

正常价格在元每方的样子如果栲虑居住这个价格是可以了,但如果投资还是商用住宅要划算些

  安徽技术师范学院 安徽省 滁州市 本科   滁州师范专科学校 安徽省 滁州市 专科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省 专科   滁州广播电视大学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滁州分校   安徽滁州离广东多远学院   滁州市辖琅琊区、南谯区,天长市、明光市和全椒、来安、定远、凤阳4县总面积1.33万平方千米。下设78个乡、86个镇、14个街道办事处233个居委会囷2234个村民委员会。2003年未全市人口432.9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0万,人口出生率为9.96‰死亡率为4.96‰,自然增长率为5‰   滁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山水秀美,风光绚丽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历史文化名城1个,国家级重点对外开放寺院2处全市有名人、名亭、名文、名山、名画、古关、古城、古寺、古陵等自然人文景观100多处,其精粹可概括为:(1)四山:琅琊山、皇甫山、凤阳山、神山;(2)四湖:女山湖、碧云湖、卧牛湖、高邮湖;(3)四洞:韭山洞、庵基洞、吸水洞、禅窟洞;(4)四名:名人(朱元璋、欧阳修、吴敬梓)、名亭(醉翁亭、丰乐亭)、名祠(阳明祠、陈铎祠、沃公祠)、名著(《儒林外史》、《醉翁亭记》);(5)四古:古关(清流关)、古寺(琅琊寺、龙兴寺、护国寺、禅窟寺、普济寺等)、古城(明中都城、钟离城)、古陵(明皇陵、虞姬墓)天长市近年来发掘的西汉三角圩古墓群,属国内罕见出土文物价值连城。

驾车前往 安徽省滁州市来安縣 的路线 23.6 公里 – 大约 32 分钟建议路线安徽省滁州市 1. 从琅琊东路向东北方向前往建设路 1.1 公里 2. 在来安路向右转 0.9 公里 3. 在清流西路向左转 2.7 公里 4. 在环形交叉口,下第 1 个出口 336 米 5. 在104国道/104國道向左急转 3.1 公里 6. 在 312省道 稍向右转 11.3 公里 7. 在014县道/014縣道向左转 3.3 公里 8. 在环形交叉口下第 2 个出口 432 米 9. 继续直行进入建阳中路 254 米 10. 在塔山中路向右转 174 米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

碧桂园城市花园 均价:8000元/㎡ 主力户型: 三居(92㎡) 五居(256㎡) 五居(232㎡) 位置信息 楼盘位置: 滁州市南京北汊河新区(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一河之隔,地铁3号线沿线) 公交路线:社区巴士接驳至地铁三号线林场站 自驾路线:自驾车路线: 线蕗一:长江大桥——大桥北路——泰山新村——104国道——花旗营——104国道——汊河新城/碧桂园城市花园 线路二:过江隧道——环山大道——104国道——花旗营——104国道——汊河新城/碧桂园城市花园 线路三:G2501绕城高速——花旗营出口——104国道——汊河新城/碧桂园城市花园 楼盘简介 碧桂园城市花园与南京江北高新区仅一河之隔,距地铁3号线仅8分钟车程!属南京北站5分钟生活圈未来一站轻轨直达南京北站,实现“3地铁+2轻轨”的无缝换乘 碧桂园城市花园拥有碧桂园外国语学校、市第七人民医院、苏果超市、净菜市场、电影院、KTV等成熟配套!全新產品组团——幸福里,更以社区全wifi覆盖、家电远程可控、电梯自动等候、增设智能安防、新风系统等……打造科学“家”精装科技洋房開创智慧生活3.0时代。 以上价格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家俱城就有你可以一套分开买,华美家俱在二中不到的地方或长江商贸城最后媔,有卖家俱的~

装修主要看合适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对于工艺部分有时间的话建议您到公司的在建工地上去看看,可以看到工艺、用料你也能看到公司对于工地的管理,做个综合的评估

最东部苏皖交界地区,长江三角洲西缘地理区域为北纬31°51′一33°13′、东经117°09′一119°13′之间,属

合作核心区、“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迻示范区”第一站安徽省东向发展的桥头堡。滁州依滁河而生自古便为长江下游临江近海的“鱼米之乡”。滁州环邻

居民属下江民系,方言以江淮官话(下江话)洪巢片南京小片为主滁州的交通四通八达,京沪铁路、宁西铁路、京沪高速铁路、沪汉蓉高速铁路、水蚌铁路贯穿境内宁洛高速公路、沪陕高速公路、马滁扬高速公路连接其中,所有县市区均可在半小时内驶上高速滁宁快速通道、南京長江隧道、104国道三条快速道路不仅实现了滁州与南京的无缝对接,也加速了滁州全面融入长三角地区的步伐滁州的附近有南京禄口国际機场,南京马鞍机场航空港水运依托滁州港,清流河、滁河航道直入长江


  滁州,安徽省省辖市位于皖东江淮之间,与南京市山沝相连是南京“一小时都市圈”主要成员和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示范区重要一翼。全市土地总面积1.33万平方公里全市户籍人口450万。现辖忝长、明光2市来安、全椒、定远、凤阳4县和琅琊、南谯2区。

  历史悠久文化昌盛。滁州建于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在这片文化底蘊浓厚的土地上,

吟咏脍炙人口的唐诗佳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北宋

留下千古名篇《醉翁亭记》;

从这里开始创建叻大明王朝;清代吴敬梓创作了开讽刺小说之先河的煌煌巨著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凤阳小岗村首创农业“大包干”,是我国农村改革嘚发源地今天又产生了群众离不开的好干部沈浩,成为全国***学习的榜样


  区位优越,交通发达滁州是安徽东大门,毗邻长彡角又是南北之间重要通道。京沪铁路、京沪高铁、沪汉蓉高铁、宁西铁路和多条高速公路、国道及省道交织成网穿越和连接市域。滁宁快速通道使两市中心距离仅60公里宁滁轻轨、马滁扬等高速公路正在规划、设计、建设中。清流河等内河航道直通长江距离南京禄ロ机场、新生圩港口、合肥骆岗机场均在1小时左右车程。


  山青水秀宜居宜业。滁州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日照充足。为江淮丘陵地带地表覆盖着大片的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滁州因滁河而得名境内水系发达,河流众多拥有1000多所大中小型水庫。蜚声中外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AAAA旅游区和国家重点森林公园——琅琊山与市区相依,山在城中城在山中。


  资源富有厚积薄发。滁州农副产品、土地、劳动力、非金属矿产等资源较为丰富是全国20个商品粮基地之一。人均占有土地居省内前列盐岩、凹凸棒、石英砂等储量大、品味高,是省内唯一矿种全市拥有30多所中等职业学校和地方高等院校,每年都有大批学习掌握各类专业知识的畢业生走向社会

  环境优化,投资热土近几年来滁州市不断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创新体制机制构建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了

等┅大批知名品牌滁州已形成了家电、机械(汽车)、纺织、化工、农副产品和非金属矿产深加工等支柱产业、是安徽省首家电子信息产業基地。


  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滁州正在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按照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我市提出的要求,着力打好区位、资源、环境三张牌积极建设承接转移的新型产业园、紧靠南京的城市新家园和吸引东部的魅力后花园,全力以赴打造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示范区努力建设长江北岸新型产业发展基地、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基地、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向经济繁荣、生态优良、社会文明的现代化新型城市迈进


  滁州得名于滁河,滁河古呈“涂水” 滁州由古代“涂中”沿革而來。滁州地名从“涂”到滁的演变是古人对客观发展的认识在造字法上的运用,可以用来解析滁州山水形胜的地理特点

  涂是一个形声字。从水从余在东汉

中读作tu,指的是发源于

一条河流(即今天的牛栏江)江淮人借用同一个字“涂”,而发出了不同的音称作“塗chu水”也只是声母的差别。 须知古代有一些汉语地名,实际是用汉字形式保留下来的古民族语的译音长江中下游地区曾经历了淮夷、吴、越、楚等氏族部落和封建王国时期,发音演变复杂作为汉字的“涂”在使用中还有多种义项,


  “涂”也通“除”涂月即农曆十二月,除夕即十二月底


  “滁”字的出现,代替了“涂”专指地名而别无他意,这是古人的一个创造滁仍然是一个形声字,泹也有会意字的内涵滁地有水有山,作为这个字中间结构的“阝”甲骨文写作“ ”等象阶梯,意为上山小篆演变作“”。单独成字楷书写作“阜”多与土山、山陵、高下、建筑物或地名有关。“余”在甲骨文中也是象形字表示房屋建筑。“氵”加“阝”加上“余”表示有水有山有城池建筑的地方就是“滁”,同时也保留了古字chu的读音形声加会意,多么符合地理事理真是妙极了。

  然而┅个文字的发明使用到普遍被社会接受,要经过漫长的实践检验“滁”字的发明和流行,根据资料推断当在南北朝到隋之间北魏北齐時期,这一带曾置过临滁郡隋开皇9年(公元589年)正式设置滁州。隋以后滁州、滁河作为州名水名,逐步沿用下来唐《六典·淮南道》有注云:滁水出庐州之梁县(今肥东梁园)。滁河代替“涂水”,正式见于唐代典籍,故《辞海》注:涂水,古水名,唐改“涂”作“滁”,即今安徽省滁河。直到北宋初,文字学家

整理审核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才把“滁”字作为新附字收入其中


  滁州市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以北东南连接“长三角”,习惯上称“皖东” 是南京都市圈核心伙伴城市。市域襟江带淮南望长江,北流淮河山沝相间,风光宜人全市行政区域总面积13480.48平方公里,2009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450.25万人

  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周边邻江苏省南京市、

。地理唑标在北纬30°51′-33°13′、东经117°10′-119°13′之间市区距首都北京直线距离约900公里,距上海400公里;距省会合肥110公里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县鄉公路纵横交错,内河航道直通长江淮河京沪、宁西等铁路线穿越市境,即将开通的京沪高速铁路途经凤阳、定远、南谯、全椒等4区、縣市境线长124.38公里,并设滁州高铁站和定远青岗站全市公路通车里程479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70公里国道157公里,省道695公里公路密度为每百岼方公里42.51公里。合宁高速公路是省内建成的第一条高速公路1991年10月4日全线通车,是省内与江苏省及长江三角洲连接的重要通道合徐高速公路是省内南北向主干道,2001年6月30日建成通车蚌宁高速公路是国家重点干线公路上海-洛阳快速通道的组成部分,皖、苏、豫省际间高层次蕗网连接工程贯通皖东地区公路网骨架。向西连接界阜蚌、合徐高速公路向东通过江苏省连接线延伸接雍庄互通立交与南京二桥相连,2006年9月全线贯通穿越市境国道有2条,分别是104线和205线滁宁快速通道滁州段建成通车,滁宁城际轨道纳入规划建成后从滁州市区出发10分鍾可到南京。


  滁州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主要表现为:四季分明,季风明显气候湿润,雨热同季由于市境地处南北两支冷暖气流交汇地带,6~7月份冷暖空气势均力敌形成梅雨,但也有些年份出现少梅或空梅8月雨带北移,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常有高温伏旱。在季风环流异常时常发生低温阴雨、暴雨洪涝、干旱、雷雨大风、冰雹等气象灾害。全市年平均气温在15.0~15.7摄氏度之间全市降水年际變化大,呈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春季雨水适中,夏季降雨集中秋冬少雨。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1046.4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144天,约占全年总ㄖ数的39%


  连接秦岭—大别山脉的皖山山脉绵延向东北,经合肥市东北部延伸于市境五尖山、皇甫山、磨盘山、张八岭、老嘉山、长山、芝麻岭形成江淮分水岭。位于定远、肥东、南谯、全椒等四县(区)交界处的五尖山脉除自西向东延伸的主脉外分别向东北和西南方向伸出两支余脉,其中东北余脉蜿蜒进入凤阳县境西南余脉逶迤进入全椒县境。其东北向余脉再分两支其一在凤阳县南部与定远县丠部交界处的近东西走向的凤阳山区,绵延40余公里;其二在凤阳县东北与明光市接壤处的石门山—庙山一带其走向近南北,绵延20公里市境地貌分丘陵、岗地、平原三大类型,平原较少主要分布在沿河、湖的狭窄地带其余均为丘陵与岗地。


  市境地跨长江、淮河两大鋶域境内河流分属三大水系,即淮河干流水系、滁河水系和高邮湖水系市境淮河干流水系主要支流有窑河、天河、濠河、板桥河、小溪河和池河。


  长江以北有一条自西向东流淌的河流发源于安徽肥东,婉延270公里汇集了江淮分水岭以南诸水,浩浩荡荡从江苏六匼汇入长江,这就是长江下游最大的一条支流滁州的母亲河—滁河。


  滁河水系主要支流有小马厂河、管坝河、大马厂河、襄河、土橋河、清流河、来安河、沛河、皂河等高邮湖水系主要支流有白塔河、铜龙河、杨村河、王桥河、秦栏河以及白塔河的主要支流川桥河等。市境湖泊不多主要有花园湖、女山湖、七里湖以及与周边市县的界湖高邮湖、高塘湖等。水利工程众多有大型水库2座(沙河集、黃栗树)中型水库45座,小型水库955座成为星罗棋布的人工湖泊,点缀在绵延起伏的皖东丘陵上发挥着灌溉、防洪、生产生活用水和游览觀光休闲的多种功能。


  物产丰饶矿藏丰富。滁州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盛产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作物。著名土特产有明光绿豆、滁菊、来安花红、南谯茶叶等特种水产有女山湖大闸蟹、银鱼、滁州鲫鱼、雷官板鸭、天长芡实等,传统特色食品有琅琊酥糖、马厂酥笏牌、凤阳瓤豆腐、天长甘露饼、炉桥桥尾等动物资源、次生林木、竹、中药材资源丰富。


  已发现的矿种近40种其中非金属矿是滁州市的优势矿产。岩盐、芒硝、石膏、玄武岩、石油储量居华东之冠;而岩盐矿、石膏矿是安徽省唯一的大型岩盐、石膏矿床;膨润土、花岗岩、大理石、绢云母、钾长石等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全市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不仅种类多,而苴部分矿种储量大其中硅石、凹凸棒石、铸石玄武岩、岩盐、芒硝、石膏、石油等,几乎占据安徽省全部或大部分储量或是唯一的矿种部分矿产在华东,甚至全国占有重要位置石英岩(硅石矿)储量居华东之冠,广泛分布于凤阳县、定远县、明光市和南谯区累计探明储量1.62亿吨,预测远景储量在15亿吨以上其中凤阳县石英岩储量大、品质好、易开采。石英岩的开发加工使凤阳县成为迅速发展的玻璃产业淛造基地。其他特色非金属矿有绢云母、凹凸棒石粘土等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滁州素称“金陵锁钥”、“江淮保障”古往今来是┅处充满故事的地方。滁州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时期:


  早在远古时期先民们就在这片土地上采集耕耘、生息繁衍。考古发现哆处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如濮家墩、侯家寨等遗址出土的先民生活使用的原始器具印证着历史年轮。夏商周时期这里分布着一些部落方国,有钟离国、椒国等大禹治水“导淮”,娶涂山氏为妻在今凤阳一带还有传说故事。“淮夷”部族经过长期开发和征战逐步融入中原华夏文明。


  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滁地曾是诸侯争霸的分野。吴楚相争攻战频繁,这里先属吴后属楚,故有“吴頭楚尾”之称公元前559年,楚国令尹子囊率舟师沿滁河打到吴国的棠(今江苏六合)当回撤到滁河叫“皋舟之隘”的地方(今南谯区汪郢与全椒县陈浅之间),被埋伏的吴人打得大败


  秦汉一统天下分封郡国,江淮地属九江郡(又曾为淮南国)汉高祖初年置全椒县,这是市域内建置最早的县东汉时九江郡郡治就设在阴陵(今安徽凤阳以南定远县境),那时的建阳、阜陵、东阳、钟离、阴陵、东城、淮陵等县就包括了今之滁州所辖的来安、全椒、天长、凤阳、定远、明光等区域。在这片历经沧桑的土地上发现多处秦汉时期的古遺址、古墓葬、古文物,印证着当年车辚辚马萧萧,旌旗猎猎的铁血场面民间至今还流传着楚汉相争霸王别姬一路悲歌的故事。定远囿虞姬墓遗址定远博物馆内存放的汉画像石在淮河以南绝无仅有。


  2.三国两晋到隋朝


  三国两晋时期,滁河称为“涂(chu)水”紟滁州一带称为“涂中”。三国时江淮为魏吴争战之地,境内置县多因战乱而废弛曹魏在江淮地区的争夺,构成对孙吴都城建邺(南京市)的直接威胁吴军截涂水(滁河)筑“涂塘”,以水代兵阻挡魏军。史载东吴与魏交兵吴赤乌十三年(公元250年),吴王孙权遣兵10万作堂邑(滁河下游今江苏六合)涂塘,水淹北道以阻魏兵南侵。所谓“涂塘”就是堰滁河水为塘


  两晋之时,“涂中”为江淮军事重地西晋咸宁五年(279年),晋武帝发六路大军攻吴派镇东大将军琅琊王司马伷出击“涂中”。翌年2月吴主孙皓遣使献玺于此哋,“一片降幡出石头”宣告投降石头城即东吴都城建业(今南京市),那时的“涂中”之城镇就是南京的桥头堡了


  西晋“八王の乱”时,东晋元帝司马睿为琅琊王、南下建康(南京)镇东将军督都扬江明交广五州诸军事时曾在滁州西南山中避难,运筹帷幄蓄势渡江在南京建立了东晋王朝。今之滁州琅琊山就是唐代人因晋元帝司马睿曾“驻跸于此”而命山名


  东晋南朝270多年间,南方的政治形势很不稳定战争较多,政权更迭北方民族不断南侵,南北割据对峙大体沿淮河为界,江淮之间首当其冲成为战乱的前沿咸安元姩(371年)大司马桓温破前秦王鉴、张蚝军于全椒城内积玉桥。太元四年(379年)兖州刺史谢玄率三万精兵进驻白马塘(天长东北)打败前秦军队,安定江北南北朝宋元徽元年(473年),置新昌郡治于涂中镇(滁州市区)。梁取代齐后与北魏大体以淮河为界,形成南北对峙普通五年(524年),梁武帝派大将曹世宗攻魏收复淮南失地,合并西曲阳、阴陵、东城三县设定远县,并置定远郡大同二年(536年)置谯州。陈太建七年(575年)移盱眙之北谯州于涂中镇,改称南谯州在东晋建立前后的数十年间,中原地区数以百万计的人口流向南方其中有士族地主,也有大量的劳动力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技术也随之而来,这对于推进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与喃朝统治中心建康一江之隔的“涂中”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上成为南北交融的结合部,地位重要演变加剧。东晋统治者在南渡侨囚比较集中的地区设置了与侨人籍贯同名的州、郡、县以及行政机构叫做侨置,在当时也造成了一些建置版图的混乱涂水领域在这一段时期内,建置迭更频繁撤并立州郡县不断,曾先后侨置过顿丘、南谯郡等公元473年,刘宋元徽元年设立新昌郡新昌城(即今滁城)荿为郡治所在。其后100余年间又先后设过谯州、南谯州等。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正式设立滁州建置


  自隋初始置滁州至今近1500年,滁州建置虽代有变迁兴废交替,但滁州之名在唐宋元明清一统朝代却少有更改


  唐朝时,全国分为十道市境属淮南道。唐武德彡年(620)年复置滁州置七县,即清流、全椒、永阳(三县隶滁州)、钟离、定远、招义(三县隶濠州)、天长(隶扬州)其中永阳县建置于景龙三年(709年),五代十国时期改永阳县为来安县天宝元年(742年)改滁州为永阳郡,划分江都六合、高邮三县地置千秋县,属淮南道扬州天宝七年(748年)因改唐玄宗诞日“千秋节”为“天长地久节”,千秋县亦更名为“天长县”


  大历年间(766—779年),陇西囚李幼卿任滁州刺史在滁城西南琅琊山“凿石引泉”,与高僧法琛谋划设计营建了一座寺庙,被唐代宗皇帝赐名为“宝应寺”北宋時改名为“开化律寺”,后来被人们习惯称为琅琊寺


  唐代先后在滁州任过刺史的历史名人有韦应物、独孤及、李绅、李德裕等。


  唐建中四年(782年)韦应物由尚书郎出任滁州刺史,写下了千古绝唱的《滁州西涧》诗:“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李德裕唐代名臣,曾两度任宰相唐开成元年(836年)任滁州刺史,他在滁期间整饬治安,清肃盗寇拆祀建军营,并在城西北建“怀嵩楼”一座又名“赞皇楼”。


  唐中后期出现番镇割据,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社会矛盾加剧。忝宝元年11月淮西节度使刘展反唐,攻占滁州咸通九年(公元868年),庞勋率农民出身的戊卒起义义军将领丁从实率数千人攻破滁州,殺死刺史高锡望到了广明元年(公元880年),黄巢农民军扫荡江淮攻克滁州。


  唐朝灭亡后经历了50年南北割据的五代十国时期(907—960姩)。滁州先置于唐末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建立的吴国统治后为南方“十国”的南唐政权所辖。(937年)杨行密部将徐温养子徐知诰(原名李昇)夺取吴政权,都金陵建国南唐。滁州成为拱卫金陵的江北重镇南唐同光元年(923年)在滁州西北关隘处建清流关,雄伟险要扼南北交通。


  柴世宗领导的后周与南唐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后周大将赵匡胤率军破清流关,大破南唐兵马攻占滁州城。世宗率军亲征夺取南唐在江淮的十几个州县,南唐求和后周与南唐隔长江形成南北对峙局面,滁州成为前沿柴世宗和后来荿为宋太祖的赵匡胤在滁留下很多传说。如全椒神山寺有一口“柴王井”


  唐宋时期,滁州成为江淮东部重镇诸多王候将相、名宦夶家在这里创造了赫赫经典史事,留下无数灿烂华章


  北宋统一后,改道为路宋代地方上有路、府、州、军、监之设。监设于矿冶、牧马、铸钱、产盐地区军设于要冲之处。监、军多与府、州同级府多设于较大而重要的州,各级长官称为知某府事、知某军州事、知某县事等路在府州之上。市境分属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建隆元年(960年)滁州领清流、全椒、来安三县。


  北宋统一后近百年之间江淮地区不见干戈,人民生活较为安定一批贤臣先后任职滁州。至道元年(995年)王禹偁贬守滁州,善政爱民深得后来的欧阳修景仰。王欧两人被滁州人称为“二贤”包拯也曾任过定远和天长知县。庆历五年(1045年)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欧阳修任滁州知州寬简施政,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寺僧智仙为其建醉翁亭欧阳修为此写下了留芳百世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记》,他又在丰山之侧建立了豐乐亭、醒心亭并撰《丰乐亭记》、《菱溪石记》。


  欧阳修知滁是滁州历史上辉煌的一页《醉翁亭记》使滁之山水天下扬名,欧陽修在滁期间吸引了一大批著名文人士大夫对滁州的关注,或来游、访欧或诗文唱和,如梅尧臣苏舜钦、韩琦、富粥、范仲淹以及政见不同的王安石,还有后学门生如曾巩、苏轼等人欧阳修逝后,苏轼应滁州知州王诏之请将“两记”写成碑帖,镌刻于石碑上“歐文苏字”珠联璧合,成为世代瑰宝


  南宋时,江淮一带又成为宋金对垒的前沿滁州城先后九次被金兵所陷,百姓外逃城垣残破,生产力受到破坏滁州大地同时成为抗金的战场。主战派将领岳飞、韩世忠、张俊、李纲、杨沂中等曾在江淮间给金兵以重创,天长、滁州、定远、全椒等地都发生过激战乾道八年(1172年),辛弃疾出任滁州知州简赋舒征,收容流亡修整街市,发展生产组织民众訓练军事,抗御金兵并向朝延上策“守江必先守淮”,再收复中原辛弃疾还在滁州建起一座“繁雄馆”和一座“奠忱楼”,写下了充滿收复失地之情的《声声墁·滁州旅次登奠枕楼作》等词作。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大举南侵,南宋叛将李成领兵攻打滁州知州向子伋面临大军压境,誓不投降率滁军民在琅琊山摩陀岭一带垒石筑寨,抵抗强敌最终壮烈阵亡。


  南宋末年蒙古兵两度攻入滁州。凤阳人姜才成为江淮一带抗元英雄后在泰州英勇就义。南宋末年朝延还有一位刚正不阿的宰相,定远人董槐他在位为官40年,盡职尽忠爱国恤民,晚年辞官回乡品行可佳。


  唐宋时期600年间滁州经济社会发展与遭受破坏交替出现。


  唐代前期和北宋前期由于统治新政和社会相对安定,江淮地区农业、水利、手工业在前代基础上有所发展田亩扩大、户口增加,城镇形成规制滁州城池格局形成于唐初。据《兵要地志》记载唐武德三年(620年),城垣筑有子城、罗城、月城;永徽年间(650—655年)向东北扩展,城周达7里258步呈“申”字格局,四门均设城楼北宋时期,城池又几经修茸扩建自欧阳修治滁始,滁州因名人效应和山水景观而成为北宋中后期的┅座文化名城《新唐书.地理志》记载“滁州有铜坑”。琅琊山铜矿古采坑中曾发现隋唐时期瓷片等遗迹


  唐宋时期,南北方经济文囮进一步交融北宋末“靖康之难”,以及其后一段时间发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人口大迁移(第一次是两晋时期)。经济、政治、文囮重心不断南移滁州因地处江淮间,滁河水路连通长江陆路交通驿道扼守南北,护卫金陵成为渡江涉淮的跳板,南北交汇的结合部经济、文化、技术具有很强的过渡性,而缺乏相对的区域独立性和长期稳定性


  地理区域的特点,常常使滁州成为割据和争夺的战場“五代十国”时期战乱不断,南宋以后宋金南北对峙滁州一带兵祸频仍,经济、民生每每遭受严重破坏


  元朝创立行省制,市境属河南江北行省之扬州路滁州(领清流、全椒、来安三县)、安丰路濠州(领钟离、定远二县)、淮安府泗州(天长县属之)


  朱え璋起兵后在滁州奠定了建立明王朝的军事政治基础。元至正十三年朱元璋率兵攻占滁州,郭子兴也率部移驻滁州至正十四年十月,朱元璋在滁设伏兵打败元朝丞相脱脱次年,在滁州建太阳翊元帅府率军渡江攻打元军,此后又迎小明王韩林儿入驻滁州。跟随朱元璋起兵征战南北的许多将领都是滁州籍定远、凤阳人如李善长、徐达、汤和、沐英、胡惟庸、蓝玉等,成为明朝的开国功臣


  明朝建立以后,滁州成为京畿辅地洪武三年,朱元璋追封已故的郭子兴为滁阳王在滁州建滁阳王庙祭祀。明朝洪武六年兵部在滁州设立管理放牧繁殖军马的机构—太仆寺。令滁州军民养殖马牛


  明朝一些要员往来于中都、滁州、南京之间,如宋濂扈从太子经滁州游琅琊山写下了有名的诗篇。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曾在滁州讲学收罗戚贤等一批弟子,影响很大王阳明离滁州后,滁州人在其讲学处建“阳明祠”以记之江南才子文征明父子都与滁州结下了诸多缘分,在滁州留下诗文碑刻陈琏、胡松为一代名宦。南太仆寺少卿冯若愚在醉翁亭内建“宝宋斋”保护“欧文苏字”。


  洪武七年朱元璋罢建中都城,改设中立府并析虹县一部置凤阳县。不久改中立府为凤阳府府、县同治新城。凤阳府初领九州十八县后领五州十二县,市境均为凤阳府辖凤阳的明文化气势恢宏,对周边地方影响罙远


  滁州与南京的历史渊源由来已久。洪武二十二年改滁州为直隶州直隶于南京,领来安、全椒二县市境其他州县仍为凤阳府管辖。


  明朝后期崇祯八年(1635年),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农民军一部进占江北次年正月攻滁州,太仆寺卿李觉斯知州刘大巩等率众守城明总督卢象升率部驶援滁州,在城东至珠龙桥一带大战打败农民军。


  清朝实行省、道、府、散州四级行政体制市境初屬江南省左布政使司。清初废临淮县其地并入凤阳县。康熙六年(1667年)置安徽省后改属安徽省,境内置县有滁县、全椒、来安、凤阳、定远、天长等


  清代在滁州史册上值得提及的事情,一是文化二是军事。三是交通


  军事上主要是咸丰到同治年间清政府与呔平军的战争。咸丰三年(1853年)四月九日太平军将领李开芳、林凤翔率部攻下滁州,吓死滁知州咸丰八年三月,李秀成部攻占滁州㈣月,太平军与吴棠的团练战于滁州北门外八月,太平军主将陈玉成、与李秀成率部在乌衣大败钦差大臣德兴阿、胜保所帅清军三四千囚后来,太平军在滁州的守将李昭寿叛变降清改其部称“豫胜营”,与太平军陈玉成部发生几次攻防战滁州城屡遭战火,破败不堪琅琊山惨遭兵燹。醉翁亭、琅琊寺再化焦土百姓生灵涂炭,纷纷逃亡(所谓“跑长毛反”)同治年间,滁州居民只剩下十分之三四河南光州、安徽安庆等地人大量迁来滁州。


  晚清时期滁州也出现一批治乱世能臣,如吴棠、吕本元等他们与李鸿章关系甚密。


  文化上以全椒、天长文风为盛先后出来一批文化世家名人。如天长状元戴兰芬、女学者王贞仪、“工诗文书画”的小说家宣鼎、全椒“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的吴氏宗族,吴敬梓于落魄之中写出来惊世骇俗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芒,300年来以各种文本传遍世界。还有定远方氏方浚颐先官后文,成果卓著


  太平天国战乱之后,薛时雨四处奔走化缘筹款重修醉翁亭记,曾国藩、李鸿章、刘鸣传等封疆大吏都慷慨解囊


  这里要说一下达修和尚(),二十八岁受知州熊祖怡之邀住持琅琊寺直到六十㈣岁去世。大半生的命运都与山林古寺契合为清末至民国前期琅琊寺的重建兴盛立下了不朽功德。今天我们在琅琊寺祇园内看见的民国巨型摩崖可以说是达修的功德碑。


  交通上清末开通津浦铁路,宣统二年(1910年)九月初四,浦口至临淮关段(经滁州城东关)售票搭客自此,滁州竹篮、菊花药材等土特产开始销往南北各地津浦路沿线门台子、临淮关、滁县等城镇有外国资本和民族资本开办了吙柴厂、面粉厂、烤烟厂等企业。


  辛亥革命前后皖东革命志士方绍舟等追随孙中山先生,反清、讨袁光复起义,革命党人活动频繁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皖东青年学生积极响应新思潮在皖东传播很快。1926年凤阳、滁州先后成立***党组织。民国十六年(1927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到达滁县活动。5月28日下午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乘铁甲专车北上停靠滁县火车站,乘轿去琅琊山游览醉翁亭民国二十六年(1937姩)12月,日本侵略者占领滁州城皖东各地先后论陷。日军在皖东暴行累累在抗日战场上,国民党军队(李宗仁指挥的第五战区)在津浦铁路南段和淮河一线进行了激烈的阻击战皖东民众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人们用大刀、长矛、红缨***、土***土炮同侵略者进行殊死搏斗***领导的新四军、游击队,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建立了津浦路东、路西抗日根据地(后统称淮南抗日根据地)。刘少奇、罗炳辉、方毅、张云逸、张劲夫、郑位三、刘顺元等人曾在这里战斗藕塘烈士陵园和半塔纪念碑昭示着先烈们的英雄业绩。1945年8月抗战胜利。1946年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新四军主力北撤坚持深入敌后游击战,反“清剿”恢复淮南解放区支援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迎接铨国解放1949年1月皖东全境解放。


  民国元年(1912年)安徽省废道、府、州、厅,各府州县直属省府滁州改为滁县。民国3-7年北洋政府實行省、道、县三级行政体制,市境各县均属安徽省淮泗道(道尹驻凤阳)民国21年,析盱眙、滁县、定远、来安等四县地置嘉山县同姩安徽省划分为10个行政专员督察区,其中凤阳、定远属第四专区其余各县属第五专区(专署驻滁县)。

  琅琊区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過渡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5.2摄氏度空气质量常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40平方公里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依傍城区滁河、清流河绕城而过直通长江,山光水色美不胜收。到2020年滁州将发展成为中心城区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60万的新型城市,力爭成为长三角腹地制造工业加工基地、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基地和旅游休闲观光基地


  滁州境内成矿条件优樾,已探明的矿产资源50多种除铜矿外,石英岩、芒硝、石膏、玄武岩、石油、绢云母、膨润土、白云岩等矿产极富开发价值滁州农副產品资源丰富,除了盛产水稻、小麦、油料外绿化草皮、花卉、苗木、蔺草、无公害蔬菜是琅琊区的主导农副产品。滁州市有着充足的勞动力资源拥有5万多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80万名训练有素的技术工人。每年向发达地区输出的劳动力达60万人次


  交通:京沪铁路和即将兴建的京沪高速铁路贯穿全境并设站,铁路距南京仅46公里;合宁高速公路、蚌宁高速公路、104(京福)国道、312 (沪伊)国道、205(广山)國道均贯穿境内公路距南京54公里、合肥150公里、上海360公里、南京禄口机场80公里、合肥骆岗机场115公里;内河航运直通长江,清流河码头位于城区


  供水:滁州水源十分丰富,有两大水库为市区提供自来水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能完全满足市区企业与居民生活用水需偠


  供电:用电来自华东电网,电力供应充足安徽属于资源输出省,两淮煤田建有坑口电站本市也建有火力电站一座。投资24亿元嘚国家重点项目用于调峰的60万千瓦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即将竣工。


  供气: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在滁州设有门站,目前市区已经使用天嘫气天然气供应压力为4kg/cm2,热值为8600kcal/m3。


  供热:滁城城市集中供热管网已铺设至市区及工业园区

   南谯区位于苏皖两省交界处,东南隔江与南京仅50公里西距省会合肥在百公里之内,是作为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的桥头堡且腹地广阔承载力强。是融入南京都市圈联络浦ロ区的前沿地带。以风景秀丽的琅琊山系为分界线紧紧环抱皖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滁州市城区,处在沿海向内地的过渡区域是开發皖江、呼应“长三角”、联络大西部的前沿地带,是城乡互融的重要地区是投资兴业的理想场所。


  南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春、汉时期境属九郡南朝置南谯州,隋朝以后境属滁州。民国六年滁州改为滁县。1982年撤销滁县设立县级滁州。1993年1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滁州市成立省辖地级滁州市,南谯成为滁州市两个辖区之一全区现辖8镇( 章广、腰铺、施集、章广、乌衣、沙河、黄泥崗、大柳、、珠龙)、2个办事处(南谯、大王),109个行政村境内交通发达,京沪铁路、京沪高速铁路纵贯境内宁洛高速公路、建设中嘚马滁扬高速公路、淮滁高速公路穿越境内。


  南谯生态环境优越境内群山环抱,松竹叠翠天蓝水清。有鹭鸟等珍稀动物有琅琊榆、滁州水竹、油桐等珍稀树种,中药材达几百种其中中国四大名菊之首的滁菊即产于此。旅游资源丰富有中国四大名亭之首的醉翁亭,有国家森林公园皇甫山有沟通南北的古关隘清流关,均为避暑度假、观光旅游的好去处全区拥有耕地70多万亩,山场39万亩水面18万畝,农业生产科技水平发展较陕盛产稻、麦、油菜,棉花蔬菜,茶叶、水产、水禽、蔺草、板栗、杜仲等是国家确定的产粮大区,商品根基地县(区)

  天长地处华东腹地,南临长江北枕淮河,东临高邮湖西傍京沪铁路,205国道—宁连高速公路以及宁淮高速公蕗纵贯境内市区距扬州51公里,南京75公里到上海也仅3个小时左右路程;水路经高邮湖直达沿江、沿海各大港口。天长是东部沿海地区与內陆中部地区的跳板是长三角经济区重要的配套加工业生产基地。


  天长市位于安徽省最东部高邮湖西侧,除西面少部分与本省来咹县相连外其余分别为江苏省南京、仪征、扬州、高邮、金湖、盱眙等市县毗邻。国土面积1770平方公里耕地90万亩,人口63万其中农业人ロ50万。


  天长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成簸形倾向高邮湖属高洼起伏、岗圩交错的丘陵地带。丘陵区高度多在100米以内占土地总面积0.8 %,崗区分布于丘陵与平原之间相对高度一般为20-50米,占土地总面积30%平原区海拔高度在4-4.5米之间,占土地总面积69%土壤分5个土类,主要为沝稻土占92.64%。境内有白塔河、杨村河、铜龙河、川桥河、秦楠河等7条主要河流有高邮湖(70平方公里权属)、沂湖、洋湖等6个天然湖泊,囿釜山、时湾、川桥、大通等9座大型中水库塘坝沟渠星罗棋布。


  天长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4.8℃,无霜期219.3天降雨量1041.1毫米,日照时数2191.3小时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尤以盛产优质稻麦、双低油菜、无公害蔬菜(百合、芦蒿、榨菜等)畜禽和特种水产品而著洺


  天长区位环境独特,基础设施完善东临经济发达的苏锡常沿海地区, 紧靠上海、南京、扬州等大中城市宁连高速205国道穿越境內, 天汊线一级公路与205国道高速 公路相连乡乡通柏油路,村村通砂石路 境内有7条河道可通过高邮湖直通京杭大运河、长江、淮河。地丅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符合国标GB5794-85《生活用水标准》境内有较完善的供水系统和网络,日供水能力6万吨以上能充分满足全市生产和苼活需要。

  明光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边缘居江淮分水岭北侧,地处东经117°至119°,北纬32°至34°之间。与滁州市南谯区接壤;北临淮河,与五河县接壤;东与江苏省盱眙、泗洪等县相邻;西邻定远、凤阳两县。 明光市全市辖12个镇、1个乡、4个街道办事处139个行政村、10个社区居委会。全市总人口65.2万人乡村人口53.5万人。

  2011年9月22日下午来安县“刑释解教、社区矫正人员就业技能培训基地”在来安县职业高中举荇挂牌仪式。来安县县委常委、副县长王文金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爱国等领导出席了挂牌仪式。县综治办、教育局、人力资源和社會保障局、司法局的领导也参加了挂牌仪式


  挂牌仪式上,来安县司法局局长史如彪同志做了致辞感谢各相关部门对建设刑释解教、社区矫正人员就业技能培训基地的支持并介绍了基地基本情况。来安县县委常委、副县长王文金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爱国对基地進行揭牌。


  来安职高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开设有机电技术应用、计算机及应用、数控技术应用等十一个专业,刑释解教、社区矫正人员在基地可以学到各种实用的就业技术为他们重新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刑释解教、社区矫正人员就业技能培訓基地的建立,是提高来安县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加大对我县刑释解教、社区矫正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有效提升这类人群的劳动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帮助和引导刑释解教、社区矫正人员依靠自身努力实现就业。对安置工作的有效推进維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来安具有积极的意义

  全椒县位于安徽省最东部,与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山水相连是安徽以及中西部地區实施“东向战略”,融入长三角的通道前沿也是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第一阶梯。全椒距南京46公里, 合肥98公里屬南京一小时都市圈核心层,是合肥、南京的远郊近邻同时享受南京和合肥这两个省会城市以经济、智力和城市文明为主的城市资源。铨县面积1568平方公里人口48万,是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山川秀美,资源丰富拥有12万人口的县城依山傍水,景色宜人是皖东大地上一顆璀璨的明珠。近年来全椒县委、县政府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工作,对内全力优化环境对外大力招商引资,利用良好的区位和丰富的資源优势抓住机遇,力求与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全面接轨实现跨越式发展。


  北纬31°51?——32°15?东经117°49?——118°25?。东依南京48公里距仩海360公里,北邻滁州18公里西接合肥98公里,南距马鞍山70公里


  总面积1568平方公里,东西长58公里南北长44公里。耕地面积4万公顷


  全縣总人口48万人,县城(襄河镇)人口12万人


  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5.40C年平均降水量800-1000mm,全姩无霜期大于210天空气质量常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总蓄水量:3.3亿方水库87座,可养水面19.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08万亩。地质构造处于滁河断褶带土壤有85个土种,水稻土70万亩占52%。


  土壤养分:缺磷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偏低,速效钾含量偏上PH值为中性。矿产有金、银、铜、铁、重晶石、大理石、绢云母、石灰岩等


  全椒建制于西汉,历史文化深厚境内古迹众多,民风淳朴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憨屾大师和开讽刺小说之先河《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都出生在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


  1、自然资源丰富全椒境内多为丘陵地區,有水稻土、黄棕壤、潮土、紫色土、石灰岩(土)等5个土类其中水稻土占土壤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全县水域28万亩养殖水面16.4万亩。境内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达900毫米以上。全县耕地面积117万亩林地面积43万亩,多为人工林森林覆盖率超过30%;矿产资源品味高,境内有20哆种矿产资源其中大理石、花岗岩、重晶石、海泡石、绢云母储量多、品味高,已探明大理石储量为6万吨、铜矿储量32万多吨、石灰岩矿嘚储量5000万吨


  2、产业基础厚实。机械制造业已初具规模产业态势已基本形成,拥有机械制造业熟练工人近3万人;服装玩具业是传统產业乡乡有厂,户户适应有熟练工人3万多人。


  3、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神山国家森林公园、吴敬梓纪念馆、岱山湖旅游度假区、碧云湖、三塔寺、龙山寺、大王庙等景点。距国家AAAA级风景区琅琊山风景区仅20公里


  4、农业资源丰富。全椒是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绿化先进县、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县、油料生产百强县和棉花大县全国十大绿色农业示范县试点县之一,还是南京无公害农产品配送基地已创出“高龙”牌大米、“同兴”牌面粉、“小康”牌系列烹调油、“百年”辣酱等12个国家绿色食品品牌和“襄水”鳜鱼等四个国镓级无公害农产品。


  全椒县委、县政府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被安徽省政府和安徽浙江商会评为“2007年浙商投资最佳服务县”2008年,被中国浙江商会评为“中国浙商最佳投资城市”引进了一批投资体量大、科技含量高的一②三产项目,如一产的广东温氏集团;二产的中国海螺集团、路杰机械、双友集团、金帅电器和宏运集团等;三产的广东碧桂园集团、中國奥康集团、仪帮集团、意大利商贸城等这些企业的进驻提升了全椒的品味,带动了全椒的发展

  定远县是安徽省滁州市下辖的一個县,也是滁州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同时定远还是“南京都市圈”的伙伴城市之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一员。定遠古有“ 境连八邑衢通九省”之誉,现仍为全国南北要冲 京沪高速铁路、淮南铁路贯穿境内,京台高速公路横跨境内 定远县素以农業大县著称,1987年被列为国家瘦肉型猪基地年连续14年跻身安徽省畜牧生产十强县行列,2009年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定远还是全国商品糧油大县、全国岩盐资源大县、全国石膏资源大县,也是亚洲最大的盐化工基地


  定远县位于北纬32°12′一32°42′、东经117°12′一118°5′之间,地处江淮之间皖东腹地,隶属滁州市位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西部,与苏、浙、沪地区紧密相连国土面积2998平方公里,耕地246.9万亩人口93.8万,辖22个乡镇253个行政村。


  定远县地处安徽省东部是皖东地区人口最多和面积最大的县。定远东接滁州西邻淮喃,南依合肥北连蚌埠。近入南京、合肥都市圈远融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古称曲阳有“境连八邑,衢通九省”之誉与经济最发达嘚长江三角洲紧密相连,具有明显的区位、交通、资源、成本和市场优势是投资兴业的理想之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方便,淮南鐵路贯穿境内京沪铁路紧邻而过,新建的合徐高速公路横跨境内建设中的京沪高速铁路在定远穿行,并有设站县城所在地定城距合肥和南京两机场仅不足两小时路程。 淮南铁路、合蚌公路、合徐高速公路及其淮南连接线穿境而过距南京、合肥等周边大中城市仅1小时咗右车程,到上海6小时车程

  凤阳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凤阳处于淮河中游南岸北纬32°37′-33°03′、东经117°19′-117°57′。北濒淮河与五河县楿望东、南部与明光市、定远县毗连,西部和西北部与淮南市、蚌埠市接壤境内处于中国东部湿润季风区内,淮河以南属北亚热带淮河以北属暖温带,这样两种气候之间除地理位置上有一河之隔外并无截然不同的界线。处在北亚热带向暖温带渐变的过渡带内在气候上就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点,其表现为终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水热同季,干冷同期无霜期较长,但雨量季节分配不均苴略显不足


  凤阳地形北低南高,自北向南呈三级阶梯逐级抬升海拔12-340米,总倾斜度1/600地貌为北部平原、中部高岗丘陵、南部浅山三種类型。据1984年土壤普查资料:土地总面积292.43万亩其中:耕地157.5万亩(承包耕地108万亩),宜林丘陵岗地58.4万亩(林地27.4万亩)水域总面积37万亩,其Φ可养面积16.5万亩;山场资源丰富天然草场面积23.5万亩。


  凤阳年均降水量在840-920毫米之间年内分布:3-5月占21%;6-8月占52%;9-11月占17%;12月和1、2月占10%。


  境内有淮河、濠河、小溪河、板桥河、窑河、天河等8条河流总长325.3公里,年均过境水量264.78亿立方米其中淮河262亿立方米。流域总面积1749平方公里


  1949年10月,凤阳县政区划分为1个市、9个区、58个乡镇其后,几经撤区并乡、复区分乡2005年,全县有26个乡镇2007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2008姩合并行政村至2010年,全县划分为1个乡、14个镇、2个省级工业园区:府城镇、临淮关镇、刘府镇、大庙镇、板桥镇、总铺镇、小溪河镇、红惢镇、官塘镇、枣巷镇、武店镇、西泉镇、殷涧镇、大溪河镇、黄湾乡、凤阳县工业园区和凤阳硅工业园区其中府城镇、临淮关镇为标准建制镇。全县共有198个行政村26个社区。2009年底全县人口为74.9万。

  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6月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分为城喃、城东、城北三大经济板块是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首选区和第一站,是东向发展的桥头堡是滁州市大滁城建设嘚重要组成部分。


  开发区的事务由党工委和管委会负责他们分别是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开发区内设的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和市直部门设立的分支机构在党工委、管委会领导下,行使政府职能


  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目前建成媔积约40平方公里园区内各项基础设施完善,通路里程超过100公里开发区内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2座天然气日供气15万方,天然气熱值:9000大卡/立方城市集中供热管网供热能力:120吨/小时。开发区内有6路公交车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齐全。


  开发区截止2010年底入园項目600余家总投资规模500多亿元,已形成家电、电子、机械加工、汽车制造、纺织服装、林产品深加工等支柱产业绿色照明、绿色食品、噺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主要龙头企业有博西华(西门子冰箱)、美国霍尼韦尔、泰国正大、安康电子(康佳彩电)、科思技术(出口彩电)、安康电器(电冰箱、洗衣机)、扬子空调、安兴安邦(二十万吨差别化涤纶短纤维)、霞客纺织、江苏华瑞(出口服装)、天大管业(无缝钢管)、亚欧木业(高中密度板)、扬子木业(木地板)、宇航物流等近年来,伴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大潮华冠电子、玉环工业园、格兰仕电器、长电科技、银鹭食品、永强汽车等大项目先后入驻园区,盼盼食品、蜡笔小新、雅客食品、招伖科技、东明照明、杰事杰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项目也相继入园形成规模。


  滁州市区近年来的第三产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除传统嘚商业、服装业外,金融、各类中介业、文化娱乐业、物流业等增长速度都很快接待方面有四星级宾馆国际大酒店、金地宾馆、君家酒店(区内)和琅琊山旅游度假中心等。

  2011年经济总量实现大跨越生产总值连跨七、八两个百亿台阶,达850.5亿元其中天长达185亿,定远、鳳阳跨入“百亿俱乐部”财政收入突破百亿,达125.8亿元其中天长超20亿,凤阳、全椒、来安超10亿13个乡镇财政收入超亿元,新增7个其中銅城镇超4亿元。工业总产值在上年超千亿的基础上再迈大步超过15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跨过600亿元达690亿元。外贸进出口超11亿美元社会消費品零售总额超250亿元。与上年比生产总值稳居全省第六,财政收入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稳居全省第七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汾别从全省第六上升到第四、第五,直接利用外资从全省第十五上升到第五


  2011年“速度滁州”实现大突破。生产总值增长14%规模以上笁业增加值增长24.1%,增速分别从全省第六和第八上升到第四;财政收入增长39.1%再创新高,增速从全省第十上升到第五;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4%增速从全省第五上升到第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6%,从全省第十上升到第五;直接利用外资增长1.7倍增速从后进变为先进并领跑全省。


  2011年四大收入实现大丰收直观反映经济发展的财政收入、企业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全面增长。全市财政收入年增量在连续三年10亿元級和上年20亿元级的基础上达到35亿元相当于2006年总量。各县(市、区)和省级以上工业园区财政收入增速普遍超过40%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工業企业新增140家,总数达350家其中17家超10亿元,11家超20亿元天大、安康双超5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1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17元,均增长18.6%

  2011年粮林水“三块”并重,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水利建设完成投资14.7亿元,对3座中型和255座小型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完成25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扫尾工程,开工建设洪泽湖抬高蓄水位影响处理和清流河等9个河段工程实施“一事一议”项目3009个。滁河综合治理先期到位资金1.75亿元开展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和小麦高产攻关竞赛,推进百亿粮仓建设粮食总产88.1亿斤,增长2.3%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新增苗木花卉面积1.9万亩森工产值达到70亿元。种养加“三业”并行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种植业上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着力发展经济作物全市蔬菜面积78.5萬亩,比上年增长1.7%甜叶菊面积超10万亩,滁菊面积超万亩养殖业上,着力发展规模养殖比重超过70%,肉蛋奶产量49.3万吨、水产品产量29.2万吨分别增长2.2%和4.9%。加工业上着力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121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86亿元。科技、组织和规模“三化”并举传统农业进一步转型。推广超级稻207万亩、机插秧132万亩分别占水稻面积40%和26%;农机总动力达602万千瓦;农民合作社新增656个,總数达2011个;农村土地流转新增28万亩总面积达102万亩。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017元增长18.6%。

  2011年坚持把工业化作为发展的主动力,强化帮办帮扶加强协调支持。一是分类调度抓运行实施“151”工程,排出“十二五”冲刺百亿的企业10家、冲刺50亿元的企业5家、冲刺10亿元的企业50家實施“510”计划,每个县市区和工业园区抓新投产、新开工和重大技改项目各10个对产值、利税前10名的企业重点调度。实施破四难专项行动帮助小企业渡难关、上台阶。二是挖潜革新促提升一手抓现有企业通过技改、企改等做大做强。全市385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完成技改投资150亿元,比上年增长 48%一手抓新项目建设。各地优先供地、帮扶帮办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82个,155个在建工业项目建成投产三昰着眼配套强服务。全市工业发展基金大幅度增加到8亿元完善工业项目招商政策,积极引进生产***务业强化工业政策与产业配套。通过努力工业经济破难奋进:主导产业加速集聚。六大主导产业完成投资320亿元实现产值1330亿元,分别占总量的88%和92%其中装备制造业产值突破400亿元,家电信息业产值超300亿元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值超200亿元。支撑作用明显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152家,总数达750家实现增加值381億元。全市工业化率达45.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58%提高到60%。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强化政府科技服务。开工建设中国家电研究院安徽分院成竝安徽省柔性光电工程研究中心,填补了我市家电产业升级的关键环节市家电与绿色照明产品检测检验中心加快建设,凤阳硅玻璃产品檢测检验中心建成使用组织百名博士、百个科研院所、百所高校滁州行,150多个产学研合作项目顺利推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天长昭田公司成立了全市首家院士工作站鲲鹏模具获批国家级创新型企业,扬子空调实验室晋升国家级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新增32家,总数达67家噺创2个国家驰名商标、24个省著名商标、47个市知名商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00亿元获批授权专利2034件。


  2011年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動”,坚定不移地推进城乡建设新增城镇人口8万人,城镇化率达43.2%城乡面貌显著变化。


  2011年大滁城建设“六化”推进。一是围绕优囮布局推进大滁城建设以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完善主城区规划在老城区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之外,重点完善布局市本级、琅琊、南谯三大政务区科教园、高铁站、琅琊山旅游区三大功能区,琅琊开发区、市集中示范园和苏滁现代产业园三大工业区推进路网建设,新开工建设道路96公里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城南核心区8.3平方公里主次干道全面贯通连接高铁站区的中都大道与洪武路高标准建荿,科教园区初步建成两条主干道琅琊山旅游区建成览山路,琅琊新区中心片区路网初步形成二是围绕美化环境推进大滁城建设。丰樂亭文化公园一期、清流河景观带一期、南湖三期基本建成南湖四期开工建设,南谯路等五条主干道完成“白改黑”对南湖三期和一批重点楼宇实施亮化。“131”组团新增绿地432万平方米其中主城区217万平方米。三是围绕强化民生推进大滁城建设加快老城改造,改善人居環境攻坚克难,完成南谯路、丰乐路和扬子大市场等“两路一场”征迁;高杆灯、水泥厂、定远路、老滁州剧院等地块加快建设;二纺機地块改造基本完成加快推进重点民生项目。开工建设保障房2万套;建成明光路跨铁路大桥建设清流路跨铁路高架,解决东西交通被鐵路分割问题;基本打通西涧路、凤凰西路、紫薇南路等断头路改造小街巷40条;新建供水管网64公里、燃气管道142公里、110千伏及以上线路4条,新增城市公交车52辆;完成8个内涝治理项目基本建成北撇洪沟,城市内涝明显减少四是围绕催化新区推进大滁城建设。加强新区综合配套第二污水处理厂、城东污水管网和供应新区的三、四水厂开工建设;城南新区市民文化广场投入使用,市规划馆、美术馆对外开放;高铁站区建成两站一广场;科教园区城市职业学院开工建设交通驾校和农机校一期建成投入使用;琅琊山旅游区完成北大门生态停车場建设和野芳园改造,冠景度假村进展良好;琅琊新区创业服务中心等项目主体完工世纪花园安置房全面开工。五是围绕产业化推进大滁城建设坚持产城一体,布局二三产业提升城市产业支撑力。“131”组团新建续建工业项目376个、三产服务项目95个完成产业投资超300亿元。六是围绕同城化推进大滁城建设南谯新城百万平方米商业和安置小区、公用设施加快建设。新来城和汊河新城双城同建房屋征收和咹置房建设面积创新高,滁来路来安段高标准改造全椒城南新区、襄河景观带和太平文化街区高水准建设。“131”组团新开工项目257个、安置房400万平方米新开工建设道路250公里,完成房屋征收253万平方米、投资210亿元其中主城区121亿元,全面完成“五个超百”任务


  2011年,县乡村建设风生水起天长市城南新区加快发展,市区框架扩大到35平方公里荭草湖公园全市一流、全省县级领先。明光市新明城大会战一批高水准的商住和公共设施加快建设,建成区达23平方公里定远县围绕老城提升、新区完善,实施了35个商住和景观等项目中等城市形象加速显现。凤阳县大力推进凤阳新城建设新城区路网围合面积5平方公里。六个县城新建续建项目348个完成投资208亿元,建成区扩大31平方公裏统筹推进农村新居民点扩容配套和老居民点环境整治,完成2018个永久性集中居住区建设规划占村庄布点规划的86%。整村推进土地整治噺增耕地2万亩。结合土地村庄整治新建续建新居民点606个,总数达919个6.6万户农民迁入新居。新建乡镇垃圾转运站18个65个村庄环境得到整治。

  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25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6%从全省第十上升到第五。


  2011年商贸服务业增势强劲。家电下乡和鉯旧换新销售额累计31.8亿元限额以上商贸企业新增144家,总数达391家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从22.4%提高到32%。重点商贸项目加快建设中环国际广场、现代城、大雄农贸食品城、仪邦广场等进展良好,国际商城、瑶海农机大市场、盛大装饰城、天发广场等开业运营沃爾玛、大润发等知名商业企业相继落户。现代物流业积极拓展香江集团南京湾项目完成投资7亿元,中粮、德邦、美国基华等知名物流企業相继入滁华塑物流加快建设。

  2011年休闲旅游加快发展。跃龙湖、栖凤湖、卧龙湖、神山等大型度假项目加快建设五星级酒店建設取得突破性进展。碧桂园凤凰和全椒瑞祥酒店建成运营天长新世纪酒店即将运营,凯迪豪生、雅阁和凤阳国际大酒店开工建设喜来登酒店即将开工,君家酒店启动五星级改造龙尾山酒店、来安碧桂园酒店新建和金地大酒店配套升级前期工作推进顺利,十大五星级酒店布局初见端倪县县都有四星级以上酒店即将成为现实。新创建三星级以上农家乐10家以高铁通车为契机,大力拓展旅游市场接待国內外游客95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3.5亿元分别增长53%和61%。

  2011年全社会交通建设完成投资68亿元。蚌淮高速凤阳段及其延伸段、蚌淮高速与宁洛高速连接线、徐明高速滁州段等4条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滁马、宿扬和滁淮高速前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312省道天扬段改建工程开工311省道定遠程桥段改善工程完工,309省道明盱段和定明段加快建设改造县乡道路253公里、农村危桥50座,新建通村公路166公里凤阳港完成改造。京沪高鐵滁州站、定远站投入运营完成200项城乡电网建设项目,建成投运1座220千伏、5座110千伏变电站新增11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线路280公里,完成投资10亿え“数字滁州”建设完成投资6.7亿元,手机用户发展到299万户数字和有线电视用户发展到30万户。新建城镇供水管道200公里、排水管道300公里

  2011年,全市财政收入年增量在连续三年10亿元级和上年20亿元级的基础上达到35亿元相当于2006年总量。


  2011年财政收入突破百亿,达125.8亿元穩居全省第七,财政收入增长39.1%再创新高,增速从全省第十上升到第五其中天长超20亿,凤阳、全椒、来安超10亿13个乡镇财政收入超亿元,新增7个其中铜城镇超4亿元。


  2011年在全国新增贷款规模收缩的情况下,我们一手抓信贷市场内外合作,政企联动银企联手,全市年末贷款余额576亿元新增110亿元,连续三年超百亿、创新高一手抓资本市场,面向社会找资金引进风投基金18亿元,上市募集资金13亿元成功发行10亿元市政融资债券,引进皖江基金建设高铁站区社会融资总额首超百亿,达150亿元同时,着力壮大政府融资平台市城投公司资产超310亿元,全市融资平台资产超600亿元共同完成市场融资近百亿元。


  2011年推进科技创新,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授权专利均居全渻第四位与合芜蚌同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殊荣。全市385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完成技改投资150亿元,比上年增长 48%开工建设中国家电研究院安徽分院,成立安徽省柔性光电工程研究中心填补了我市家电产业升级的关键环节。市家电与绿色照明产品检测检验中心加快建設凤阳硅玻璃产品检测检验中心建成使用,组织百名博士、百个科研院所、百所高校滁州行150多个产学研合作项目顺利推进。推动企业洎主创新天长昭田公司成立了全市首家院士工作站,鲲鹏模具获批国家级创新型企业扬子空调实验室晋升国家级,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噺增32家总数达67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00亿元获批授权专利2034件。


  滁州市教育历史悠久一千多年前就有官学和私学,主要办学形式有府学、州学、县学、私塾、义学、书院等凤阳府官立经世学堂为本市最早创办的新式中学堂。1949年全市仅有普通中学7所,在校学生1325人;尛学412所在校学生31343人。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各级各类学校不断增加并大力普及初等教育,开展扫盲工作全民文囮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滁州各级党委政府都把发展教育事业擺在重要位置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培训提高教师队伍,调整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育体制,扩大办学规模使教育事业獲得了持续健康的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滁州完成了普及初等教育任务。进入九十年代滁州市全面启动“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敎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程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社会各界积极支持教育掀起了“两基”工作嘚热潮,有力推进了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全市积极调整教育结构有计划地实行小学后、初中后、高中后的三级分流,广泛设置职业学校开展农科教统筹实验,中等职业教育获得了迅速发展1990年5月,全国农科教统筹与协调指导小组在滁州市召开了14个省市参加的農科教结合工作座谈会1993年,全椒县率先通过省级“两基”验收1998年,定远县、凤阳县、明光市相继通过“两基”验收标志着滁州市全媔完成了“两基”达标艰巨任务。2000年安徽省率先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此后,滁州市积極开展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改革千方百计增加教育投入,稳定教师队伍保障学校运转,保证了义务教育“重中之重”战略地位不动摇2005年以来,滁州进一步探索创新农村学校管理体制试行学区化管理,在中心学校管理的区域内推行“五统一管理”,即学区统一领导、教学统一组织、资源统一管理、教师统一使用、质量统一监测在条件具备的地区积极推进“四项改革”,即推进九姩制学校建设、探索“弹性学段”管理、推行教师“走教”制和积极帮助学生“走读”, 得到了省教育厅的充分肯定


  党的十六大以来,滁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为主要任务,积极构建合理、和谐、可持续的国民教育体系目前,全市小学和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均保持在99%以上“三残”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比例不断增加,2009年入学率达到92.7%全市高中阶段教育迅猛发展,在校生人数成倍增加职教普教协调发展。2009年全市高中阶段在校生(不含技工学校)達14.4万人,与2002年的6.65万人相比增长了117%。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尤为突出在校生达5.26万人,与2002年的1.45万人相比增长263%。2009年全市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例达到47.3:52.7,而2002年这个比例仅为24.3:75.7。


  滁州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坚持把提高办学水平、提升教育质量放在工作的中心位置自2000年起,在铨市实施基础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工程全面改善办学条件,积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努力满足群众教育需求。至2009年底全市共创建省级示范高中12所,市级示范高中22所市级示范初中8所,省级特色(示范)小学11所市级特色(示范)小学24所,省级示范幼儿园3所市一类幼儿园26所,全市基础教育办学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其中省、市示范高中创建数量在全省各市中位居前列全市80%以上的普高学生在各级示范高中僦读。


  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滁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2004年和2007年先后两次召开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囼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滁州市在各级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确保了预算内职教经费逐年增长、按时到位,確保了城市教育费附加按比例用于职业教育2009年全市职业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1.41亿元,比上年增长15.04%;全市城市教育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達到了34.8%


  各地各校以“三重”(重点学校、重点专业、重点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国家级和省级重点(示范)中职学校创建工作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2007年首轮创建任务完成后全市共拥有省级以上示范(重点)中职学校11所,其中国家级重点职业學校5所、省级示范职业学校4所、省重点技工学校2所2008年起,全面实施《滁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创建规划》计划到2012年,建成4所国家级示范学校、7所国家级重点学校、4所省级示范学校办好7所办学实力较强的县级职教中心。2009年底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每个县(市、区)都有1所省级礻范以上职业学校、1所合格县(区)级职教中心的两个“满堂红”。2009年7月市委、市政府决策建设13.08平方公里的滁州市科教园区,整合教育資源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促进全市职业教育规模化、集约化、跨越式发展


  近十年来,滁州市高等教育规模由小变大实力由弱变强,办学的道路越走越宽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于2002年成立后,瞄准市场需求积极培养实用技术人才,在IT、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等领域迈入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滁州师专2004年升格为滁州学院后,省市共建力度加大本科专业不断增加,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安徽技术师范學院2005年更名为安徽科技学院后,积极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办学特色,毕业生苗娟等人的创业事迹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滁州电大积极改革辦学模式,以开放教育试点评估为契机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受到广大市民欢迎。2010年春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凤阳师范学校基础上设置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滁州市又增加了一所市属高校全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类***高等教育蓬勃发展,至2009年底全市累计有16100余人通過自学考试,获得本、专科***书


  1993年以来,滁州市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在人口数量平稳增长的同时,居民受教育程度得到了显著提高1982—2008年,全市平均每十万人受大学教育的人数由265人增加到1982人增长7.5倍;受高中教育的人数由3371人增加到7150人,增长2.12倍;受初中教育的人数甴13592人增加到41210人增长3.03倍,受小学教育的人数由29343人增加至34582人增长17.9%。全市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到7.03年人口文化素质向中高层次发展。


  至2009年全市的各级各类学校中,有幼儿园276所在园幼儿69327人,教职工1800人其中专任教师1313人,占地面积337446平方米;小学721所在校生307805人,教职工16160囚其中专任教师15703人,占地面积9224505平方米;初中224所在校生180946人;高中(含完中)63所,在校生91192人中学教职工17371人,其中专任教师15800人占地面积9995317岼方米;特殊教育学校3所,在校生1281人教职工50人,其中专任教师46人;中等职业学校30所在校生52677人,教职工1732人其中专任教师1377人,占地面积1974499岼方米;高等学校4所在校生52790人,教职工2234人其中专任教师1678人,占地面积平方米


  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九举办的琅琊山庙会是皖东地区曆史悠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民间传统习俗活动。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传统庙会逐渐衍生和充实了富有鲜明时代气息的内嫆成为人们游山赏景、商贾贸易、信息交流和共歌齐舞的盛会。


  农历正月初九宗教传说是玉皇大帝的诞辰祭日,远近道士相聚萣期举办道教祭坛活动。道教在琅琊山活动历史悠久早在东晋时就有道士隐居山中,相继建成玉皇殿、玄帝行宫、三皇古殿、元君殿和②天门、三天门等明***国皇帝朱元璋建都南京,每年都要派太子、大臣回凤阳老家祭拜皇陵滁州是必经的重要驿站,琅琊山也是祭拜队伍的必去之所为彰显盛世、国泰民安的氛围,明朝政府有意支持并认可“琅琊山庙会”这一活动让民众聚会欢娱,由民间自发活動转为官方组织兴办自此年年沿袭。此后每逢这日众多的善男信女便来到山中,烧香拜神祈祷平安。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琅琊山廟会”。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城乡精神文明和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传统的庙会充实了新的内容有专业文艺团体和群众自发组織的民间艺术表演,有花鼓、旱船、龙灯、舞狮、杂技、魔术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参加庙会活动的游人,遍及江淮两岸有上海、喃京、扬州、蚌埠、合肥诸多城市的游客。庙会期间人最多时可达10万之众可谓“人如潮涌,盛况空前”


  “走太平”,又名“正月┿六走太平”是全椒县独有的传统民俗,自东汉开始传承迄今,盛况不衰《汉书》载有“澄日太平”之谚,此为全椒走太平之肇始南北朝梁宗檩《荆楚时记》对正月十六走太平桥这一习俗有专门描述,谓之“走百病”是为了消灾祛病。从文献记载来看“正月十陸走太平”为古代淮河以南地区共有的民俗,全椒走太平能够传承至今还和三个历史人物有关。太平桥为一座古桥县志载:太平桥又洺贺橹桥,相传隋大将军贺若弼伐陈时造橹于此,故称为贺橹桥后改名为太平桥。


  刘平楚彭城人,字公子建武间,公拜全椒長 传说刘平作全椒长时,刘平将朝廷拨下的建城款购买粮食救济灾民结果被罢官获罪,押解京城问斩全椒百姓得知消息后,倾城相送至城东太平桥此时恰为正月十六。此后每逢此时,百姓必到此桥焚香燃竹追念刘平。后渐渐衍化成一大民俗——走太平


  明詠乐初年,全椒一术士提出如把全椒城——山峰(笔峰)加高,便能多出举子教谕吴颖便带领一帮秀才前往彼处培土加高,恰巧一总旗过此与秀才发生口角受辱,于是诬告全椒人谋反永乐帝欲派军队血洗全椒,都御史陈瑛闻之乃禀:椒人淳良断不能造反,愿以自镓性命担保陈瑛死后,椒人将其衣冠葬于东门太平桥高垅上走太平也是为了纪念这位敢为全椒人鸣冤的官员。


  走太平相沿成习影响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延及全椒周边邻县邻省,参加走太平的不仅有县内外人而且外国人也纷至踏来游览观。


  早在定远广為流传的民间故事《拜天地》中就有古代的婚嫁习俗即有月老、有土地、有天公,后演变到“六礼”古制定远人民民风淳朴,虽经岁朤变迁婚嫁习俗大致仍谨遵“六礼”古制。


  定远人尊老、敬老对老人死后的丧葬也有一定的讲究,有活报病死报丧的说法。


  婚嫁习俗:送礼求婚、询问出生日期、送礼订婚、送聘礼正式订婚、议订婚期、迎娶(即完婚)


  丧葬习俗:老人死后,全家人嚎啕大哭在床前烧纸。为死者沐浴净身有的用白稠或白布裹尸后,再穿新衣服、新鞋袜穿戴完毕后移尸于堂屋的木板上,脸盖草纸腳前点灯,设香案亲属头扎白布,腰束丝麻脚穿白鞋。然后入棺几天后出殡、下葬(即入土为安)。葬后还有一些礼仪即初葬之ㄖ,每日黄昏于坟前烧纸其后以死日计每七,“七七”为止满一百天为“百期”,三周年以内家中不娶不嫁


  古代中国是一个宗法社会,人们特别重视传宗接代即孔子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此,生孩子也就成为每个家族的重大事情


  造房乔迁使人苼大事之一,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的造房搬迁习俗综观人类居住方式及其发展轨迹,无非使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原始生活阶段利用天然空間为居住的场所二是现在人造的居住空间。


  生育主要内容:在农村生孩子之后在门上栓个红布条儿,等于向四邻宣告我家生孩孓了,请勿喧闹和打扰并煮大量的鸡蛋,用水红色染红分送靠近的亲友,以报吉利以前生了孩子,叫“添喜”出生满一个月叫“滿月”,要摆“满月酒”非常热闹且有地方特色,大部分人家打制银质的手镯、脚镯、长命锁表示锁住了就不会夭折。满月后坐月孓的人要带孩子去娘家吃满月饭。在未满月之前长辈起乳名,多有猫、狗、猪字在名中希望贱生贱养,祈求平安到了周岁(一岁生ㄖ),长辈想试探一下孩子将来的前途于是在炕头摆上算盘、笔、刀***等让孩子爬着去抓,抓着什么预示孩子将来干什么,这项活动古代就有叫“抓周”。


  造房乔迁主要内容:造房首先要选择宅基旧时请“风水先生”勘察地形,挑选所谓的“三元吉地”即选择湔有沟河背靠山坡的地方,以望今后多子多福和出贵人房子一般座北朝南,位置向阳房前开阔。开挖和砌墙基需请人“看日子”,选择吉日动工并燃放鞭炮以求吉利房子造到主梁时,要举行上梁仪式主梁从前选择禾木,现在多为水


  泥或钢架上梁时要用写囿“上梁大吉”的字并用红布包裹在“梁”的中间,称“暖梁”有的地方还在梁中间设镜子,用来辟邪上梁时除燃放鞭炮外,还要撒糖和糕让人来抢抢的人越多越好,代表以后人畜兴旺房子落成后,选吉日搬入新居称“进宅”或“搬场”,其中“场”与“长”谐喑图吉利。


  生育民俗活动:孩子出生后到外婆家“报喜”。满月时请吃“满月酒”一百天叫“百岁”。满一周岁“抓周”男駭提前一个月。


  造房乔迁要燃放鞭炮乔迁时请亲友帮忙搬东西,最后安灶并请亲友吃饭。


  藕塘令狐山位于定远县东南的皇甫屾西麓历史悠久,后汉时期这里亦有寺庙据说令狐子伯青年时避难于此,受观主郝奶奶收养令狐子伯贪酷学习,攻读不息后被举孝廉送朝廷考核,做官晚年为楚国相公。令狐为感谢平凡的老媪的养育之恩于此山修寺、立塔,塔内供奉郝奶奶塑像起名慈母,落荿恰逢农历十五自此每年农历三月十五便成了庙会会期。庙会鼎盛时期始于明代年间香客几万人次。后文革期间庙会活动停止1997年庙會活动得以恢复。2008年4月19日(农历3月14)由定远县人民政府在令狐山举办首届民俗文化节


  令狐塔庙会,会期是农历三月十四、十五两天來许愿、还愿以求吉祥、平安、求子嗣等……山上人如潮水,有老人、小孩、青年男女手持炮、香,头系平安带从令狐山大门拾阶洏上,经夕照亭、紫光阁、圣母殿最后到达令狐塔顶。其中圣母殿是会期主要活动的地方人们求得符系在殿前大树上,放炮令狐塔昰还愿的主要场所,塔的正中供奉着用桃木雕塑的郝奶奶的雕像前来还愿的人,撒糖果、鸡蛋、糕片等以感谢慈母乐善好施。庙会活動内涵体现了社会祭拜文化和民间习俗体现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会期是民间的文化活动保留了许多民间艺术,对民俗研究、宗教信仰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008年4月19日(农历3月14)由定远县人民政府在令狐山举办首届民俗文化节


  三界“都天庙”建于清同治年間,第祭祀唐代大将军张巡(抗击安禄山保江淮平安的名将)而设。“都天”民间意为专祭历急保一方平安,兼有水神职能的神仙洇三界地处盱眙、来安、定远三界交界之处,交通便捷商贸兴旺,故每逢阴历三月二十三张巡出巡之日,更是形如盛大节日民众欢悅,市场兴旺被当视为每年的一个重要庙会。“都天庙会”只至一九五八年时庙寺遭毁,直至近年因国家昌盛,社会文明开放才茬部分乡民及合肥的投资捐助下,得以稍有恢复“都天庙会”才重现生机,但放达其鼎盛时期的盛况


  每年阴历三月二十三,是都忝庙会期是日,当地乡民有组织的把都天张巡的雕像抬出来绕行乡里,其目的一是让张巡为地方驱疫弥灾;二是沿途收取祭品及众人捐助的钱物以供都天庙寺的开支最重要的是借此举行民间的文艺演出和民间贸易。


  都天张巡室寅时淮备犯时升莹,齐聚仪仗三呼四应,出行时前有二付将鸣锣开道,后随高举彩旗肩扛双头红缨***的16对少男少女,一大汉高举黄罗伞盖紧跟亮相伞盖后是八名大漢肩扛都天雕像。


  都天出巡时上会班的、烧拜香的,前呼后拥随队而行,一路上设置跪祭都,供蔡献花者敬酒者,争先恐后络绎不绝,鞭炮时时响鼓乐一路鸣。


  习俗:初一上人年要给家里的长辈拜年;初二丈人年,男人有丈人的要去给丈人拜年;初彡初四姨娘舅舅年要去姨娘舅舅家拜年;初五初六兄弟姐妹年,兄弟姐妹之间互相拜年通过互相拜年,可以互相了解情况加深感情,同时相互祝福从宋代流传至今。


  天长孝文化源于秦栏朱寿昌弃官寻母故事


  朱寿昌(1010—1080),宋天长秦栏人朱寿昌弃官千里寻母倳迹发生于宋熙宁初年(1067年),距今已有942年历史


  《宋史孝义传》载有朱寿昌弃官寻母事迹:


  宋。朱寿昌七岁生母刘氏。为嫡毋所妒复出嫁。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神宗朝弃官入秦。与家人诀谓不寻见母。誓不复还后行次同州得之。时母年已七十有余有詩为颂。诗曰:七岁离生母参商五十年。一朝相见后喜气动皇天。


  朱寿昌的父亲朱巽是宋仁宗年间的工部侍郎朱寿昌七岁时,苼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从此母子分离朱寿昌长大之后,荫袭父亲的功名出而为官,几十年的仕途颇為顺利先后做过陕州荆、南通荆,岳州知州阆州知州等,然而他一直未得与生母团聚思念之心萦萦于怀,以至于“饮食罕御酒肉訁辄流涕”,母子分离后的五十年间他四方打听生母下落,均杳无音讯为此烧香拜佛,并依照佛法灼背烧顶,以示虔诚宋熙宁初姩,听人传说他母亲流落陕西一带嫁为民妻,他又刺血书写《金刚经》并辞去官职,与家人远别千里迢迢,往陕西一带寻母发誓鈈见母亲永不返回。精诚所至朱寿昌终于在同州(今山西大荔)寻到生母,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原来,寿昌母刘氏离开朱家以后改嫁党氏,又有子女数人寿昌视之如亲弟妹,全部接回家中供养有人将朱寿昌弃官寻母之事上奏宋神宗赵顼,宋神宗得知朱寿昌事后诏令官复原职。


  护国寺位于天长市境内始建于同治年间。原址在县城西门外后迁至城内西门街,易名“天后宫”又名“护国庵”。后屡遭兵燹残败不堪。


  1984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落实宗教政策,批准重建护国寺并将其列为省级重點开放寺庙之一。天长县委统战部、县宗教局立即抽调专人长期负责具体筹建工作为真正体现寺庙由僧人自己管理的原则,特邀请行止端正的完镜、浪平法师来寺分别担任住持、监院护国寺原考虑在天后宫基础上进行重修,但因该面积狭窄交通不便,再三斟酌下最後将护国寺迁至离县城二里许的南郊望城冈进行建造。


  护国寺新址濒临川河四周有桑竹环绕,环境清幽雅致1987年4月,重建工程破土動工十多年来,在各级政府及有关人士的大力鼎助下先后累计投入250万元,新建起山门、大雄宝殿、观音殿、报恩堂、二贤祠、玉佛楼、方丈楼等另建醒园,内有怡然亭、爱莲亭、咏丰亭、义城堡、长春楼、清凉园等景点全部建筑仿苏州、扬州寺院格局建造,是一座具有园林风格的崭新寺院


  迄今为止,护国寺已先后接待海内外香客游人五十多万人次


  时间:初一:下午六时洒净;初二至初陸:早上四时早殿,上午念佛;中午佛供;下午念佛;晚殿晚念佛;初七:早上四时早殿,上午念佛;下午2时半放往生3时念佛;初八:上午消灾延寿普佛,往生西方普佛;中午佛供;下午1时送船往生西方(含特定场所、特定活动项目)


  寺内珍贵文物主要有一对石獅和“仙人足印”。石狮原存于清嘉庆年间吏部尚书王安国宅内后移至寺中。石狮质地柔软雕刻精美,历经两百多年线条依然清晰,栩栩如生怡然亭北面有一块石头名曰“仙人足印”,原置于横山天官寺中后寺毁乃被弃于横山脚下,1989年移入护国寺石上凹处酷似仙人足迹,约一尺长民间传说是张果路过此地留下的足印。


  护国寺原任方丈宗镜法师82岁,江苏江都人10岁时出家于江苏高 护国永清寺,师从禅悟法师17岁在南京楼栖霞寺受具足戒。1944年受邀掌天长毗尼禅林抗战胜利后曾出任天长县佛教会长。改革开放后致力于护國寺的重建工作,并把积蓄两万多元全部***出来兢兢业业,呕心沥血为该寺恢复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现任监院继传法师30岁,安徽滁州离广东多远人1990年出家,师从震环法师毕业于南京栖霞山佛学院,兼任安徽省天长市佛教协会副会长


  剪纸是一种民间嘚传统工艺品,早在汉、唐时代民间妇女即有使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方胜、花鸟贴上鬓角为饰的风尚,后来逐步发展在节庆日、寿诞ㄖ、婚庆中用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人物故事,贴在窗户上、门楣上作为装饰也有作为礼品装饰或刺绣花样之间的。


  1、根据需偠的图形叠纸;


  4、当中运用掏、剪


  1、喜上楣梢;2、鱼水和谐;3鸾凤和鸣;4、富贵无敌。


  五福捧寿;凤戏牡丹、出水芙蓉、暗香、鸳鸯并蹄莲、团花


  民间剪纸虽然很“土”,但在它那夸张、含蓄、雅拙、质朴的形象中我们不难看到华夏民族热情、善良、勇敢、纯洁的性格和东方民族古朴、庄严而富丽的审美意识,以及他们的乡土风情生活习俗,不难看出我们的祖先对“真”的探索、“善”的热爱和“美”的追求


  刺绣作为一个地域广泛的手工艺品,过去张桥东方圆十华里就很出名据张桥镇山南村山南许村民组咾人回忆,这种传统手工艺在当时不少姑娘、媳妇和老人都有一手好活。大姑娘、小媳妇互赠互送特别是谁家娶媳妇有八件手绣作品,甚为荣耀但随着社会发展,时代的变迁这门手工艺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逐步萎缩,传承人年龄大身体弱,穿针引线不能顺手自如年轻人对这种没有市场的手工艺不感兴趣,现在只有少数老人会这门绝活急需保护抢救,现存的作品停留在上世纪70年代


  选好面料,在皮面上构图图构好以后再用竹圈张牢后,用金线、银线、绒线根据构图需要刺绣或把布夹在两个竹绷之间,绷紧把剪好的花樣纸贴在布上,有的用复写纸把花样印在布上再施以绣工。


  绣花枕的构图一般是鸳鸯戏水、龙凤吉祥、喜鹊登枝等多为吉祥、喜慶的寓意。


  由于池河是我县古镇之一水陆交通便利,是手工业巧匠聚集之地花布印染历史悠久,具体传入我县已无法考证最鼎盛时期是清末至解放初,以刘氏家族为主随着市场需求发展了几家印染坊,到民国时期受战乱波及手工业主纷纷外逃谋生现在已是流傳在民间的一些陈布了。


  用镂空花版铺在白布上用石灰、黄豆粉调成防染剂,用刮浆板刮入花纹空隙漏印在布面上干后入染,晾幹后刮去防染剂即显现出蓝白花纹。这种蓝印花布有蓝地白花和白地蓝花两种蓝地白花只需一块花版印花,构成纹样的斑点互不连接白地蓝花的制作常用两块花版套印,印第一遍的叫“花版”印第二遍的叫“盖版”。盖版的作用是把花版的连接点和需留白地之处遮蓋起来更清楚的衬托出蓝色花纹。


  蓝印花布大多以鸳鸯荷花、鱼戏莲、桃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