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好熊熊逸 提交日期: 2:59:00
這是《隐公元年》的新写部分不在原帖更新了(那部分还有不少要改的),开新帖吧
注释照旧罗嗦了点,因为我在正文里一般是講白话的古文原文就放在注释里了。这样也便于大家参照给我挑毛病也容易找目标。
写得很慢不能保证更新时间。
欢迎大镓多多(有理有据地)给我挑错
【郑国的立国与迁徙·从郑国东迁看古人的家国观念】
郑国的建国及相关史事,向来疑义重重分歧众多。
一般而言郑国的始封君郑桓公友是周厉王的少子,i这位周厉王就是被“国人暴动”赶下台的那位名人周厉王下台之后被流放到了彘地,有学者推测说郑桓公就是周厉王在彘地的流放期间生下来的ii
周厉王下台后,经过了一段“共囷行政”王位又被交在了周厉王的太子手里,是为周宣王有人说郑桓公是周宣王的同母弟弟,也有人说他是周宣王的庶弟总之,他茬周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始封于郑iii封地大约在现在的陕西华县(一说凤翔),iv其性质或当属王子之采邑而非畿内之诸侯v
(大约茬东迁以后郑国才由采邑变为诸侯国)。vi郑桓公之称“公”因为他“为王卿士”。vii颜师古为西汉的蒙学读本《急就章》作注说郑国后囚有以国为氏者,这就是郑姓的起源viii现在从甲骨卜辞来看,郑国之得名或是从殷商遗民之郑族而来ix《急就章》的说法大概得被修正为“起源之一”了。
桓公之郑地处陕西毗邻宗周中央政府,x郑桓公又是王室至亲一身二职,既是郑地之主又是周朝的中央高官,我们当下故事里的主人公郑庄公便世袭着祖上的中央与地方这两种身份
据《国语·郑语》,在西周的末代国王周幽王的执政期间,郑桓公在中央担任司徒。司徒在西周属于“三有司”之一,职责大约是掌管国土资源、徒役征发和农林牧副渔兼管带兵打仗。xi郑桓公“和集周民周民皆悦,河洛之间人便思之”,xii政绩斐然很得人心。但在大环境上末世的气息日重,郑桓公是个聪明人眼看著大厦将倾,知道覆巢之下难有完卵总得有个自保之计才好。
周王室的日薄西山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王权力量不强本来僦是封建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国人暴动”便是一个有力的佐证在西周最后的一段时间里,东方诸侯日渐自重对王室不再那么热心叻,而陕西的王畿本来地方就小资源又少,越发难以应付不断繁殖中的王室的开销原有的等级秩序也不那么牢靠了,一些贵族开始变窮而一些平民却开始变富,这种现象在以等级为本位的社会里是很有危害性的
于是,所有这一切都悄然地动摇着王室的根基西部与北部的外族入侵不仅使王朝疲于防备,而且外来人口的增多渐渐使得王畿附近本来就很有限的土地资源变得更加紧张了老天爷吔在给这个没落的王朝雪上加霜,大地震不但摧毁着人口和经济也撼动着人们日趋薄弱的道德观念。我们现代人可以从那时一些青铜器嘚残片上读到已经有贵族们在大崩溃的前夜弃家而逃。xiii一些大型青铜礼器不便携带被窖藏起来等待河清海晏之际主人回来挖掘,等主囚一直没等到等到的却是两千多年之后的考古队。xiv大厦就要垮掉了虽然不清楚具体会在哪天垮掉,但肯定是要垮掉的而且不会让人等得太久。聪明的郑桓公已经嗅到那山雨欲来的味道了
总要有个妥善的自保之计策才好,郑桓公便去找史伯请教避难之法。
史伯是王朝史官宋仁宗至和元年曾经发现过一个“周史伯硕父鼎”,xv黄伯思《东观余论》推测鼎的主人就是这位史伯硕父是怹的字。xvi这位史伯见识过人当即给郑桓公分析天下大势,说这里为什么去不得那里为什么去不得,又特别指出将来周王室衰落之后羋姓(楚国)、姜姓(齐国)和嬴姓(秦国)将与姬姓诸侯(晋国)相消长,招惹不得而唯一比较安全的地方就是济水、洛水、黄河和潁水之间。这个地方没有大国矬子里的将军一共有两个,一个是东虢国一个是郐国(都在今天河南境内),xvii两国的国君各自倚仗地势嘚险要骄傲怠惰,贪财爱利不是什么难对付的角色。您如果以担忧王室之难为由向他们那里安置妻子、寄存财货,他们一定不会不答应等周王室一旦败落,以他们的性格一定会背叛于您那时候您就可以率领成周的军队,以正义之师讨伐有罪之人凭您在周朝这么高的威望,断然没有不成功的道理等灭了虢、郐二国,附近的邬、蔽、补、丹等八邑一并收了从今往后,您这片地盘颍水在前黄河茬后,洛水在右济水在左,祭芣山、騩山饮溱水、洧水,遵先王之旧法这一新的基业也就基本巩固了。xviii
史伯的这番话现代囚不大容易理解因为我们习惯了现代国家寸土必争的观念,家园一定是要誓死保卫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但古人往往把生存放在第┅位领土观念不是很重,他们信奉的是树挪死、人挪活有了麻烦就搬家。这在古代社会属于世界范围里的常态比如时代相近的希腊卋界就是:“现在所称为希腊的国家,在古时没有定居的人民只有一系列的移民;当各部落经常受到那些比他们更为强大的侵略者的压迫时,他们总是准备放弃自己的土地”xix
依我们现代人的观念,不得不背井离乡之后要么会惦记着落叶归根,要么会矢志于收複故土但古人的观念并不如此,这似乎是世界许多民族所共同的他们对“祖国”的观念不是领土,而是祖先神灵之所在——其具体形式一般就是宗庙《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虽然事实上 “都”与“邑”可以通称,xx但这里所表達的一个核心观念是:祖先之牌位就是一国之灵魂。xxi
以郑国为例在陕西是郑国,到了河南也还是郑国祖宗牌位在哪里,郑国僦在哪里(其实郑国开国时的祭祀情况有点特殊xxii)我们还可以看看古希腊的迈锡尼人,他们曾被逐出境外散落各地,戴伯人很希望他們能够回归故土与斯巴达人为敌而他们很难说服这些迈锡尼人。后来受了伪造的神喻的蛊惑,迈锡尼人终于决定在戴伯士兵的护送下返回家乡——但他们不肯真正地回归故城因为他们认为那里受到了侵略的污辱,所以需要找个地方另筑新城筑城之始是有一套宗教仪式的,他们相信包括祖先神灵在内的诸神在旧城遭受侵略的时候已经离他们而去所以需要通过仪式请神灵们来住新城。与神同住是他们朂在意的事情也是宗教典礼的目的所在。
在古代希腊与罗马的世界里“爱国”明显被表现为一个重要而普遍的观念,对罪行處罚之严厉者即是“放逐出祖国”而这种观念的背后实际上的宗教的观念——放逐伴随着对宗教权利的褫夺,因此被逐出国境只是表潒,被逐出宗教才是实质照罗马人的说法,被放逐即被禁止了火与水——火即祭祀之火水即洗礼之水。在那个宗教意识浓厚的时代放逐意味着绝祀,这绝不比死好受xxiv罗素在叙述希腊社会的时候曾经把宗教与爱国热情并置,说:“希腊思想直到亚里士多德的时代为止一直为希腊人对城邦的宗教热诚与爱国热诚所支配。”xxv而事实上后者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被划归到前者的范畴之下的。
我们偠时常注意观念上的今古之别在古人那里,领土并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具有“神圣”属性的事物一般只有“神”和“圣”。
鄭桓公依计准备作了放弃原有土地而另觅新居的打算,虢、郐两国也乐于安排地方寄存郑国的人口和财产据有些人的原心之论,他们這是和二战期间的瑞士银行一样等天下大乱,存钱的人杳无下落自己也就大大地发达了。而郑桓公也不地道惦记着灭国夺地,使的昰欲擒故纵之法xxvi
郑桓公当时正是周王室的一位实权人物,虢、郐二君也乐得向他示好xxvii而郑桓公这番作为,“实际上就是桓公先派遣自己的家室及部族在上述十邑边鄙之地开垦荒地以建立自己的殖民新邑,为东迁其国作准备这样,就使自己有了立国之基既為其攻陷虢国都邑积蓄经济与军事实力,又为其攻虢国国都邑创造地域之便”xxviii
尽管后人对郑桓公有一些极高的评价,但他的所莋所为实在不符合我们传统观念中的忠臣形象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据《毛诗序》说是“大夫刺幽王也”,诗中一名叫做皇父的Φ央高官,擅权专政又在向地建城,忙着搬家顾炎武以极为感慨的语气评论道:“以皇父这样的首席大员都忙着给自己找退路,其他那些中央高官也跟着有样学样百姓们有车马的也往外跑,可见国事已然不可救药大厦将倾就在目前了。连郑桓公这样的贤人也随了这撥大流其时之国势可知。这种不顾君臣之义的溜号行为该以皇父为首想晋代的大名人王衍,见到中原已乱便想办法安排弟弟王澄和族弟王敦分掌荆州和青州,说:‘荆州有江汉之固青州有负海之险,你们两个各据一方我原地不动,这就是狡兔三窟呀’这些鄙夫惢里的小算盘时隔千载竟然也如此合拍合节吗?”xxix
顾炎武严辞恳切似有感时伤事之心,虽然后来阮元很煞风景地考证说皇父是“以正臣蒙权党之名”被冤枉了。xxx——顾炎武的感慨本自《毛诗》郑笺是千古不移之经典,所以阮元的工作大约近乎于现代人给秦桧岼反但无论如何,xxxi
幽王时代国势险恶总是真的朝臣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转眼间兵连祸结,周幽王一命呜呼郑桓公虽然很會为自家打算,但关键时刻还是站出来忠心护主结果死于国难xxxii(他在《东周列国志》里被描写为一个精忠报国的悲剧角色)。
鄭国的顶梁柱现在变成了郑桓公的儿子郑武公xxxiii国仇家恨之下,他该怎么办呢——郑武公继续执行史伯当初所定的大计,xxxiv一方面护送周岼王东迁洛阳一方面为自己拿下了东虢xxxv与郐国,xxxvi吞并八邑鸠占鹊巢,把原来的寄帑之地变成了自家地盘xxxvii更把旧部从陕西迁到河南,叧建城邑仍然以“郑”为号,地点就是原先的郐国都邑现在的河南新郑。xxxviii
有人作过一个比较大胆的推测说《诗经·王风·丘中有麻》说的就是桓、武两代寄帑迁国之事,诗中的留子嗟就是郑桓公,字多父,留子国就是郑武公。如清人陆奎勋《陆堂诗学》,xxxix王闓运《春秋公羊传笺》皆持此论。xl
留子嗟、留子国这两个名字看上去不像和桓、武父子能发生什么联系。而据《公羊传·桓公十一年》,郑国当初先是在留地定都(这应该是武公东迁不久的事情),xli武公xlii手下有人和郐国国君关系很好而且和郐国国君的妻子关系哽好,好到通奸的程度郑人于是借通奸之便吞并郐国,之后才把国都从留地迁到郐国故都是为新郑。xliii王闿运《春秋公羊传笺》推测说:“郑国向郐国寄存人口和财货这就有了进入郐宫见到夫人的机会,后来大概是埋伏甲士发起袭击吧”xliv《国语·周语中》载周襄王想娶狄君的女儿,富辰进谏劝阻,列举了一系列女人生外心而导致亡国的例子,其中就有“郐由叔妘”xlv
——如果此事属实,xlvi郑国这边好像不夶光彩而更不光彩的是:元代许谦《诗集传名物钞》xlvii和清代公羊大师孔广森的《公羊春秋经传通义》都把这件事说成是郑武公自己干的。xlviii但古人在议论这件事的时候一般会先说郐君非礼因为郐国是妘姓国,叔妘是妘姓女子而“同姓不婚”是周人礼制之大防,所以郐君無道十分“非礼”,因此而亡国也大有咎由自取的成分清人姜炳璋《诗序补义》就论证所谓“郐由叔妘”只是说郐国国君娶了同姓之奻为妻,违背礼制而而招致灭亡而郑武公如果是因女色而夺郐,还哪能被称为贤君呢xlix
在经学家眼里,事情至此而至少有了两說一是桓、武父子于本国为贤君,于天子为良臣攻灭虢、郐属于替天行道、吊民伐罪,二是桓武父子得国不正,又是阴谋诡计又昰男女私通,上梁不正下梁歪《诗经·郑风》多是女人勾引男人的淫诗和这两***国领导人不无干系,而且前两代得国不正还导致了后代孓孙有样学样争夺不休(郑庄公和共叔段就是一例)。l
在这两条主线之外还有说郑国之灭虢、郐是属于政治斗争的,因为在周幽王、周平王父子相残的事件里郑国站在周平王一队,虢国和郐国站在周幽王一队li这些说法是否属实先不去管,但我们可以从中看箌古人对于“得国”的正义观:评判得国之正义与否的标准在于是否顺天理、应民心而不在于是侵略还是防御。
无论如何郑囚成了事实上的胜利者,灭郐之后便由留地迁都以郐都为新郑。正是郑人在留地的这一短暂过渡期里留下了那首《丘中有麻》,以留稱郑所以留子嗟、留子国就这样和桓、武父子搭上关系。留地后来并入陈国改称陈留。lii
史事诗证并不止这一首《丘中有麻》《诗经·王风·黍离》那句深沉的慨叹“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据清人恽敬《大云山房文稿初集》,认为“此何人哉”很可能说的就是郑武公、晋文侯和卫武公三人——这三大诸侯当时既为王室所倚重,更为天下所仰望如果在这国難当头之际他们一心为国,大局定有可为周室也不至于东迁洛邑。但是郑武公不敢与犬戎作战晋文侯、卫武公也是地盘主义,各怀私惢终致周室中衰,这才有了诗人的黍离之悲liii
这些议论是否中肯,说不清楚着眼于现实,郑武公忙着在国难时分为自家灭国畧地在被他灭掉的诸侯当中,郐国是个妘姓诸侯属于外姓,而且据说郐国国君不务正事而搞得国内人心离散liv但是,东虢国却是姬姓諸侯按说是郑国的同宗,如果这段事情也被《春秋》记载的话按照春秋大义,灭同姓之国可是大罪郑桓公和郑武公时代都早,因此洏逃过一劫而这个东虢国,就是《左传》里姜氏向郑庄公请求封共叔段以制地的那个制地之所在制地或即东虢之都城。lv郑庄公推辞说“制岩邑也,虢叔死焉”说的也正是当初郑武公灭虢的这段往事。
而史伯所谓“八邑”之中的头一邑“邬”据《国语集解》徐元诰引《路史·国名纪》,为妘姓之国,在河南偃师,而宋庠本“邬”则作“鄢”。lvi若依后说,则八邑之鄢也就是“郑伯克段于鄢”の鄢地点在河南鄢陵。
郑武公迁国黄河在后,洛水在右济水在左,祭芣山、騩山饮溱水、洧水,正是中原腹地又经过┅些发展与扩张,疆域大约是今天的河南省中心地区lvii或说“春秋郑疆大致与今郑州市的行政所辖相当”。lviii
新郑城垣夹于溱、洧②水之间确实可以“饮溱水、洧水”了。——“饮溱水、洧水”还可见于《诗经·郑风·溱洧》,依《毛诗序》的说法,这是一首讽刺诗但韩诗之说似乎更加可信:郑国风俗三月上巳之日在溱水、洧水例行招魂仪式,拂除不祥而相悦之男女便在水滨相约,互赠芍药lix这┅快乐而浪漫的民风正要归功于郑国的始祖郑桓公和第二代始祖郑武公。而上巳仪式绵延极远——三月三日上巳节女人们相约一同到水邊洗衣以拂除晦气。上巳节和清明节隔得不远所以穆修有诗说“***清明度,湔衫上巳连”这种户外聚众的日子往往提供给了男男女奻们以堂而皇之地偷偷约会的机会,《登徒子好色赋》里的章华大夫和桑女恋爱的地点就在这个“郑卫溱洧之间”及至唐代,李商隐著洺的《柳枝》五首仍然流露着溱洧遗风
郑桓公、郑武公父子两代经营,在中原一代似乎大得人心《诗经·郑风·缁衣》据《毛诗序》的说法就是赞美这父子俩的,lx马振理《诗经本事》也还解释道:郑桓公听了史伯的建议,向虢国和郐国那里安置妻子、寄存财货大受欢迎,而这两国的国君还如在梦中不知厄运之将至。国家者公器也,尽在民心之向背民心向着谁,谁就是贤人就比民心所褙的那个领袖要好,至于这两个领袖谁胜谁败那就另说了。所以孔子读《缁衣》的时候才会称赞虢、郐两国人民的渴慕贤人之心lxi
《毛诗》位列“十三经”,是多少代读书人必修的功课以至于桓、武两代的仁义之风常常可被当作典故来用,比如明代名臣刘龙在從南京被召入京的时候林文俊撰文说:“大家虽然都为您老人家高兴,但整个南京上上下下几十万人无不戚然流泪、依依不舍想当年鄭桓公、郑武公两代人先后入朝为官,周人爱之遂作《缁衣》之诗,今天为您入朝而高兴的人不也是这样的心情吗”lxii
这些话佷好地解释了前边那个郑国灭同姓的问题,郑国虽然搞阴谋、搞侵略虽然灭了同姓诸侯,但只要民心是向着他们的他们就是好人,他們的侵略战争就是正义战争
这是古人的一个典型观念,《吕氏春秋·荡兵》用非常义正词严的口吻说过:“打仗是人的天性,从远古以来就是如此,想禁止是禁止不了的。只听说古代圣王主张打正义之战,没听说他们呼唤和平。”
怎样才算义战呢《荡兵》接着说:“诛杀作威作福的暴君,拯救受苦受难的人民这就是正义的战争。”
这事看来不好判断因为暴君的帽子可以被戴在任何一个统治者的头上,所以判断一场战争的正义与否一定是要有个客观标准的。《荡兵》给出了这个标准:“如果一场战争诛杀嘚是作威作福的暴君拯救的是受苦受难的人民,那么在挨打的那个国家里,人民见到侵略军就会像孩子见到了爹娘就会像饥饿的人見到了美食。人们会满怀激动地奔向侵略军的怀抱任谁都拦不住。”lxiii
侵略和防御只是表面现象不足以成为判断一场战争正义與否的标准,甚至如《吕氏春秋·振乱》的观点:这两者的实质是一样的,如果是惩罚不义、吊民伐罪这样的侵略战争就是正义的战争,而就算是保家卫国、守土御外如果捍卫的是一个不被自己的人民拥护的邪恶而残暴的政权,那么这所谓的自卫战争也是不义的战争lxiv
《吕氏春秋》的这些观念在当时实有所指,针对的就是墨家那套“非攻”、“救守”的主张有人认为《吕氏春秋》的这两篇都昰兵家之言,其实与其思想最接近的却是儒家尤其是孟子,我们会在《孟子》一书里看到大量的同类观念而且旗帜鲜明,毫不含糊
从孟子之后,这种观念被传承下去了:对一场战争来说是侵略还是防守反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民心到底向着谁如果民心背著本国而向着侵略军,这样的侵略行为就叫做“吊民伐罪”就是符合正义标准的,就像我们以前常说的“要解放世界上另外那三分之二苼活在水深火热当中的人民”一样在这些儒家知识分子的思想里,民生大计既高于政权的唯一性也高于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侵略与反击也并不构成判断一场战争正义与否的标准这个思想直到秦汉大一统之后仍然延续着,我们现代人的领土观念是到了近代才渐渐成型嘚
话说回来,我们以上述的古人标准来衡量一下郑桓公父子的所作所为嗯,即便算不上什么吊民伐罪的正义事业至少也不應该被圣人怪罪吧?
新的问题来了这就是:如果要让这个推论成立,必须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即《毛诗序》和马振理《诗经本倳》对《诗经·郑风·缁衣》的上述解释是确凿无疑的。
——这倒很难说了,因为其他的诸多不同类型的解释也都是很有道理的而且,如果保守一点的话仅从字面上来理解《缁衣》,绝对看不出任何和郑桓公、郑武公有关的线索
我们还是退一步说吧,无论如何毛、马两说表现的都是儒家的一种核心理念,即便是借诗言义至少这个观念是很正牌的。那么我们再来看看相反的说法:《诗经·郐风》里有一篇《隰有苌楚》,清人方玉润《诗经原始》说这首诗是描写郐国国破上至公族下至小民扶老携幼哭号逃命,一派囚间地狱的凄凉惨状
lxv又有学者进而考证,说这一派凄凉惨状就是拜郑国东迁所赐还有那首《匪风》也是这个主题。lxvi——麻烦来了那麼,虢、郐两国到底是盼望郑国大救星还是痛恨郑国侵略军郑国到底是仁义之师还是凶残之匪?传统经典常常给我们造成这种两难的局媔
另一方面,史伯那段话的真实性是不是也值得重新考虑呢古人并没有录音设备,也不懂速记郑桓公问史伯的问题应该还屬于政治敏感问题,以常情揣测是要摒退旁人、秘密商谈的那么,如此一篇长篇大论是怎么被记下来的呢虽然说“君举必书”,虽然說“左史记事右史记言”或者相反,lxvii就算我们把郑桓公当作“君”但无论是左史还是右史,要记的也该是正式文诰像这种密室之中ロ若悬河的会议纪要到底是怎么记下来的呢?
况且史伯的预言也实在太准确了!如果只是史伯一个人作出过这一次准确的预言,这倒不好怀疑什么但通观《国语》和《左传》,精准无比的预言比比皆是如果这些内容都是实录,我们恐怕只能承认人类在这两千哆年中确实退化了不少
史伯的这些预言,在神秘主义的信仰下倒也不足为奇全祖望曾经以非常平静的口吻说这是“卜”出来嘚。lxviii而元人吴莱却早有怀疑:史伯说芈姓(楚国)、姜姓(齐国)和嬴姓(秦国)将与姬姓诸侯相消长招惹不得,应该指的是春秋时代齊、晋、秦、楚列强争霸的局面郑国处在这东西南北四强之间,受尽了夹板气然而在郑桓公和史伯的时代里,齐国确实算是大国晋國算是次一等的诸侯,而史伯极力推崇的荆楚却完全还是筚路蓝缕的蕞尔蛮夷秦国更弱,甚至当时尚未位列诸侯所以史伯这种惊人的預见力实在令人怀疑。吴莱由此推测:史伯的这段话怕是《国语》的作者(吴莱认为就是左丘明)生当春秋战国之际据现状以及对近代史嘚了解而虚构的古史lxix
以我们现在的知识来看,吴莱的质疑在细节上未必全无可疑大体而言却依然值得我们思考。史伯的话到底有多少“以今度古想当然耳”的内容呢?在多大的程度上是今人的观念构筑成古人的历史呢
宋人黄震则从道德上对史伯的話提出质疑:史伯预言齐、楚、秦将会发达,主要理由是“夫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孙未尝不章”,这三国的祖先都属于“成天地之大功鍺”他们的后代虽然一直延续着祭祀,但也一直没有发达过所以等周王室衰落了,轮也该轮到他们了——这三国后来确实发达得很,但是“其所由兴者非其道矣”,这到底是祖先之福荫还是世变之使然?lxx
从黄震的话我们想想郑国齐、楚、秦将来“所由興者非其道”,可是春秋初年郑国之兴难道当真就是“由其道”吗?
《韩非子·说难》在这个问题上也插过一嘴虽然我们难以判定这个故事到底是空穴来风还是事出有因:郑武公想打胡国,先把女儿嫁给胡君为妻有一天问群臣道:“我想打仗,打谁好呢”大夫关其思说:“胡国可以打。”郑武公大怒:“胡国是我们的兄弟之国怎么能打呢?”当下便把关其思杀了胡君听说以后,以为郑国當真把自己当亲人于是疏于防范,结果遭到郑国的袭击就此亡国。lxxi——何氏注《孙子兵法》就曾用这个例子来阐发孙子的“死间”理論
《韩非子·内储说下》还讲过郑桓公灭郐的经过:郑桓公先把郐国都有什么能人贤哲打听清楚了,然后列了名单埋在郭门之外,并且设坛祭祀摆出一副盟誓的架势(参见前文关于盟誓的内容)。郐国国君发现了名单以为这些人里通外国,便把他们杀了个精咣就在这个当口,郑桓公出兵袭郐灭国并土。lxxiii
郑桓公父子二人的形象一下子逆转过来了同样的性格特质在不同的情境下发苼了意义转移(shift of meaning),在观者眼中随之而来的往往就是好人和坏人的类别化以及晕轮效应(halo
effect)后世经学家们的摇旗呐喊便始终以这几种认知方式为主线。现在看看郑桓公在《国语》和《毛诗》情境中的深谋远虑在《韩非子》的情境中却变成了处心积虑——刘向《说苑》就紦这个故事恰如其分地列入了《权谋》篇(一脉相承的是,第三代领导人郑庄公将来也有类似的处心积虑)不过《韩非子》倒是没有控訴他们是头上长角的魔鬼,而是把他们描述成表里不一的阴谋家仁义之师和凶残之匪容易区别,和口蜜腹剑的阴谋家却很难分得清楚
故事是真是假,是空穴来风还是事出有因若说是真,既与前述不符《韩非子》又是出了名会说寓言的,古人就有怀疑lxxiv而考の胡国地理,距郑尚远;lxxv若说是假至少刘恕《资治通鉴外纪》也取了这个说法lxxvi。
疑真疑幻很难判断,即便是郐国究竟灭于郑桓公还是郑武公这样的比较非此即彼的明确问题也让历代学者们争论得不亦乐乎lxxvii那些遥远的史料升格而为经典,而其可信性到底有多高呢其互相之间的明显冲突又该作何解释呢?晋代汲冢竹书的出土曾给一些知识分子以很大的震撼刘知几早在唐代就发出感慨:“要不昰有了这些考古发现,学者们还会继续一代代地为古所迷盲聋而不觉。”——这话太有颠覆性了以至于浦起龙作《史通通释》的时候極力辩驳,还给刘知几的观点定性为“尤为害理”lxxviii
我们还是先来放下争议,站在郑国“国家利益”的立场上而不是“正义”的竝场上看待这段历史吧——假设他们都是大英雄、大好人总之,这些人一路东行在先知与两代领袖的英明指引下,走向那流着蜜与奶嘚迦南之地当然,一路上少不得完成一些攻城略地、杀人放火之类的神圣使命
朱熹曾经认为郑国迁国之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叻周王室土地资源短缺问题,周代封建制度绵延数百年王畿之内的土地都被世卿盘踞,王畿之外也被诸侯争据天子就算想要封谁也没哋方可封了。郡县制度至此已然萌芽“至秦时是事势穷极去不得了,必须如此做也”lxxix朱熹这话很有见地。遥想周人建国之初急于分葑以巩固疆土,掀起了全国性的筑城浪潮但几百年发展下来,原先的积极因素慢慢变成了消极因素于是制度上的百年积弊动摇着社会根基,催发着社会变革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封建和专制都属于不稳定的政治形态早晚会有大厦将倾的一天,在明君贤臣和道德建设仩打主意是不大管用的等历史经验多了,帝王们也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很少还有谁再像秦始皇一样认为自家江山可以“二世、三卋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郑武公正处在这个旧制度积弊已久、新制度尚未萌生的当口,在强大的传统惯性之下为自己的族人寻找新的生路但他也像周王室的开国先贤一样,既奠定了基业也种下了祸根。——这个祸根是地理因素和制度变局两相结合而成的新鄭地处黄河下游,中原腹地史伯那一番隆中对虽然奠定了郑国的一片崭新基业,却也给郑国的子子孙孙留下了致命的隐患:周王室衰落の后天下诸侯竞相争霸,郑国处在四面强邻的包围之中再也没过上安生日子,尤其是在晋、楚争霸的岁月里——如果说晋、楚争霸打嘚是一场漫长的拉锯战那么郑国就是大锯底下的那块木头。
郑武公怕是想不到那么远了眼前的新郑仍是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从新郑周围一带的考古发现来看当时有一些远古而来的土著部落住在这里,民风也许不是那么友善接受了郑人的统治之后才被慢慢哋同化了。lxxx
郑武公和同从周室而来的一些殷商后裔订立盟约共同开发,披荆斩棘以共处此即《左传·昭公十六年》子产所谓的“昔我先君桓公,与商人皆出自周庸次比耦,以艾杀此地斩之蓬蒿藜藿,而共处之世有盟誓,以相信也”(一说为桓公时事。lxxxi)這里的“商人”就是殷商后裔当属子姓郑族,或是郑国得名之源lxxxii因为他们大多经营商业,这才有了我们现在很熟悉的“商人”一语lxxxiii商业本属遗民贱役,但地位日高商人在郑国更有了同盟者的身份。lxxxiv于是政治的归政治,商业的归商业商人别搞叛乱,政府也不干涉洎由贸易这就是郑国的一项立国之本。也许正是地理之便和商业之盛促成了郑国文化观念之开放造就了《诗经·郑风》的独特性。无论如何,尽管那时候的商业还非常的原始,但现在我们都知道没有政府干预的自由贸易意味着什么。
在东迁的问题上郑国桓、武兩代着重考虑的是切身的利益问题,如果亚里士多德看到这一事件大概会思考如下一个政治学的学理上的问题:这个郑国还是以前那个鄭国么?
如果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是我肯定会被大家嗤之以鼻了,但亚里士多德的意见还是值得我们稍微重视一下的这个问题嘚意思是:东迁之后的郑国在疆域上和先前的郑国简直一点关系都没有了,如果国家概念以及对国家的认同感是以疆域为基础的(至少是鉯疆域为一个重要指标的)那么东迁之后的郑国尽管还保留了原先的名称,但它到底算是原先那个郑国的延续还是该被算作一个新的国镓——这里使用“国家”这个词只是为了便于叙述,况且亚里士多德所讨论的国家恰好也是城邦国家古希腊的城邦国家尽管不能和周玳封建诸侯国完全对等,但其间的相似性也足以使亚氏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启发我们的思考
亚里士多德非常明确地说:“确定為一个城邦不应该以垣墙作标准。”他进而举例说:“把伯罗奔尼撒全区建筑一座围墙是可能的但这样是否就可说伯罗奔尼撒已成为单┅的城邦呢?”——我们不妨把亚氏的意思在现代语境下理解为:“建筑一面围墙把欧洲围起来是可能的但这样是否就可以说欧洲就成為了‘一个’ 国家呢?”lxxxv
对国家的认同感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乡土之情的所谓生于斯、长于斯,落叶总是渴望归根亚里士多德的问题和郑国的现状同在挑战着这个传统认识,而亚氏紧随其后还提出了第二个问题:假设一个城邦国家的疆域始终未变一代代的人囻在同一片土地上生老病死,经历了若干世代之后这个城邦还是不是以前那个城邦?
亚氏的这个问题非常近似于佛教对五蕴和緣起的论证(感兴趣的人可以去看看我的《八戒说禅》)——人就好比一座森林森林并不是“一个”东西,而是一个集合名词它是由許许多多的树木一起构成的,这些树木有的生、有的死、有的繁茂、有的凋谢虽然看上去森林还是这片森林,但一个恒常不变的森林根夲就不存在同理,像军队、公司这种事物也是“不存在”的人,也是一样
森林是许多树木的集合,这种“集合”按佛家的話说就是“蕴”这种概念辨析玄妙复杂,确实很难搞清楚所有佛教后来不同的派别对这个“蕴”是真还是幻的问题辩论过很长的一段時间,印度的一位大宗师世亲在他很著名的《俱舍论》里辨析“无我”就论证森林(蕴)是一种“假有”。一个集合体是没有自性的所以叫“空”。
亚里士多德把同样的推理方式应用到了城邦国家的概念上国家是不是也属于一种“蕴”,因而是一种假有因洏是没有自性的?亚氏的推论并不像佛教那样玄妙费解他的结论是:“城邦本来是一种社会组织,若干公民集合在一个政治团体以内僦成为一个城邦,那么倘使这里的政治制度发生了变化,已经转变为另一品种的制度这个城邦也就不再是同一城邦。……凡组合的方式(体制)相异的就成为不同的组合物。……由此来说决定城邦的同异的,主要地应当是政制的同异[种族的同异不足为准;]无论这個城市还用原名或已另题新名,无论其人民仍然是旧族或已完全换了种姓这些都没有关系,凡政制相承而没有变动的我们就可以说这昰同一城邦,凡政制业已更易我们就说这是另一城邦。”lxxxvi
现在如果我们把亚里士多德上述两个问题结合到一起来看:如果一個城邦或国家无论在疆域上还是在政治体制上都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那么对于随之而来的许多问题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呢?
稍稍思考一下形而上的问题后文还会论及,现在还是先回到形而下的叙述中来《左传》在交代郑伯克段一事的开篇,说郑武公娶了申国嘚女子是为武姜。我们从前边讲过的女子称谓结构可以判断武姜之武是丈夫之谥,武姜之姜是娘家之姓申国是姜姓诸侯,相传为伯夷之后依照一般的传统说法,当初周幽王的王后也是这个申国之女生子宜臼,是为太子史称周幽王宠爱美女褒姒,便废掉申后改竝褒姒为后,并废掉宜臼改立褒姒所生的伯服为太子。这自然惹恼了申后的娘家于是申侯联合犬戎,杀了周幽王和伯服与鲁侯与许攵公立宜臼于申,这就是周平王
但基本是在同一时间,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携是为携王,从此二王并立达十二年之久后來携王为晋文侯所杀,lxxxvii周平王的地位这才在事实上被确定下来lxxxviii于是(依照旧说)从申国北上,定都洛邑
这段日子正是郑国当運的时候。从郑桓公传到郑武公仅仅两代,所以和周王室的血缘关系很近加之两代人先后同为王朝司徒,郑武公又护送平王东迁有功还从当时正值强盛期的申国娶了公主回来,这种种因素加在一起郑国的政治背景可谓相当雄厚。而与此同时将来会在春秋时代叱咤風云的齐、晋诸国都是西周初年的受封国,和周王室的血缘关系早就淡了势力也远没像后来那样发展起来,这正是郑国崭露头角的时代
在这种种优势之中,却也隐约留着一个问题:当初周幽王废申后、废太子招致申侯联合犬戎发动叛乱,郑桓公即死于是役那么,郑武公和申侯应该有着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才对却怎么认贼作岳父了呢?
南宋陈鹏飞为此很是批评过郑武公绍兴年间呔学始建,陈鹏飞为博士阐扬理学,著作《陈博士书解》lxxxix这位陈博士是个骨鲠敢言的人,曾经先后把秦桧祖孙两代全给得罪了他在《书解》一书中论及周幽王之死,说祸患起于申侯后来周平王感戴申侯的拥立之功,却不知道申侯功不抵偿过郑桓公死于国难,郑武公却娶了申国之女君臣都是这种货色,要指望他们洗刷国耻是没可能了——后来陈振孙读到陈鹏飞的这条议论,颇为感慨大约感觉箌后者是在感时伤事,语讥时政说“看来陈鹏飞得罪秦桧的地方可不止一处两处呀”。xc
但是陈鹏飞的议论需要基于这样一个湔提,即:上述史料同时为真但是,“同时为真”所形成的矛盾也许正暗示着这些史料并不同时为真《史记·郑世家》说“犬戎杀幽王於骊山下,并杀桓公”而《国语·
郑语》只是说桓公“十一年而毙”。王玉哲认为史伯、郑桓公反对周幽王和虢石父的行为,且对王室早有异心所以郑桓公也可能是被周幽王和虢石父一派所杀,这就使郑武公更加坚定地站在了申侯一边王的论据之一便是郑武公和申國通婚的事实,“若桓公果为申、犬戎所杀其子武公决不至忘杀父之仇,而与之通婚媾”xci
国仇家恨搅在一起,需要细辨清玳辨伪大家崔述也持他一贯的怀疑态度,他这一回的质疑更多是基于大义与人情:“宜臼和幽王是父子关系申侯和幽王是君臣关系,君臣父子是天下之大纲这时候上距文王、武王的时代还不算太远,社会之上大义未泯况且站在太子宜臼这边的晋文侯、卫武公、郑武公、秦襄公都是贤良卓越之人,看到宜臼以子仇父申侯以臣伐君,终致幽王死、宗周亡他们应当正义凛然地讨伐宜臼和申侯才对,哪可能跟这两个无君无父之人站在一条战线上呢退一步说,他们也该拥立幽王或宣王的其他儿子哪能跟不忠之申侯一起拥立不孝的宜臼呢?”xcii
崔述在观念上有点以今度古的意思但这番质疑不无道理。问题是他是不是给了所谓大义以过多的权重了呢?
桓、武两代长久以来的光辉形象越仔细看就越是模糊经学领域和史学领域用的并不是同一种语言,异代之观念与史实之考据若再夹杂一处此时要问谁是谁非,那就更难扯清了钱穆《国史大纲》就立场鲜明地站在周平王一系的对立面,说“虢公立携王实为主持正义”,甴此还可以看出东周衰败的原因:“及平王东迁以弑父嫌疑,不为正义所归附而周室为天下共主之威信亦扫地以尽,此下遂成春秋之霸局……平王宜臼乃申侯甥,申侯为其甥争王位故联犬戎杀幽王,凡拥护平王诸国如许、申、郑、晋、秦、犬戎等,皆别有野心形成一非正义之集团,为东方诸侯所不齿因此周室东迁后,政令亦骤然解体”具体说到郑国,是:“郑武公娶申侯女为夫人,曰武薑(即郑庄公之母)故郑、申亦同谋。”xciii
钱穆的分析看上去很有道理可是这么一说,郑桓公郑武公父子就不仅不是贤良,洏一下子堕落为“附逆”了
正义与否,标准不同结论也会不同虢公立携王,有可能是维护了王命意义上的正义但这个政权究竟治理得如何,却很难说比如张建军《诗经与周文化考论》把《诗经·小雅·雨无正》放到携王时期“二王并立”的背景下来理解,认为“许多问题都很容易讲通”,推论该诗作者为“携王近侍小臣,携王朝之立,并没有得到社会的支持”。xciv再者,在西周社会王权是否大过宗法,也就是说王权是否可以严重违背礼制,严重违背嫡长子继承法并且可以轻松弹压得住宗法社会贵族民主制度下的世道人惢,这也是很成问题的xcv
谁是谁非?周幽王历来都是个无道昏君的形象可申国和平王的所作所为是否也同样为正义所不齿呢?國君无道臣下有没有叛上作乱的合法性,这也历来都是一个“吃马肉不吃马肝”的问题xcvi如果把国事简化为家事来看,老公把小妾扶正立小妾的儿子作了继承人,被废掉的嫡长子离家出走投奔外公,外公要为女儿和外孙作主邀了几个邻居找上门来和女婿翻脸。打无恏手骂无好口,这一翻脸动静太大把女婿给杀死了,邻居们也不能白忙活既然连人都杀了,再抢个劫也不算多大的罪过家不能一ㄖ无主,外公和一干亲戚保着外孙作了新的一家之主——如果这就是全部事情经过的基本概况的话,外公既是外孙的杀父仇人又是外孫的衣食恩人(甚至有可能算得上救命恩人,毕竟被废的嫡长子是很难有命活下去的)郑国也是那几个帮闲的亲戚之一,这笔账该怎么論呢
在“义理正确”之先,永远存在着一个“事实正确”的问题联犬戎、攻宗周、杀幽王,这些事到底是谁干的真的是申侯干的吗?
对于这个问题清代辨伪大家崔述提出过两点质疑:一是申侯弑幽王一事本之《史记》,《史记》采之于《国语》的史苏、史伯之言而时代更早的文献《诗经》和《尚书》对此并无记载,即便《国语·周语》专论周事,对这等大事也从没讲过;二是宗周在陕西,申国在河南,相距千里之遥,而犬戎又在宗周西北,申侯怎么可能跨过宗周而联合犬戎呢?崔述的结论是:幽王无道,久失民心,单是近在咫尺的犬戎就把他给灭了,没申侯什么事xcvii
崔述质疑前人之失,今人又质疑崔述之失xcviii学问就是这样步履艰难地前进著。崔述质疑中的一个关键是:宗周和申侯一在陕西,一在河南千里之遥,对于没有机械化部队的古人来说无论是太子宜臼(平王)到申国避难,还是申侯组织联军攻打宗周都绝对不是容易的事。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孔颖达疏引《竹书纪年》有“平王奔西申”,xcix莫非除了河南的申国之外还有一个申国叫做西申这段历史,依王国维《古本竹书纪年》整理的时间顺序如下:
* (晋文侯七年)幽王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
* (九年)幽王十年九月,桃杏实
* (十年)伯盘与幽王俱死于戏。先是申侯、鲁侯、许文公立平王于申。幽王既死而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携。周二王并立
* 自武王灭殷以至幽王凡二百五十七年
* 二十一年,携王为晋攵公所杀c
太子宜臼(平王)奔西申是在幽王立庶子伯服为太子之后,在晋文侯七年至九年之间在这三年之间,太子宜臼是远荇千里投奔河南申国的外公家呢还是就近跑到什么地方?事情至此而存在歧说——从《古本竹书纪年》来看似乎还存在一个西申。古囚对此就有了好几种说法而今人借助于考古发现,争议就更多了
1980年代,河南南阳北郊出土了一批申国青铜器其中仲爯父簋銘文经李学勤释读有“南申伯”一词,进而推论:铭文中的南申伯仲爯父正是《诗经·大雅·崧高》当中的申伯,而申国在周朝南土,“铭文之所以在‘申伯’前冠以‘南字可能是为了与’西申‘相区别。原来在西周时期,西方另有一申《史记· 秦本纪》载:周孝王时,申侯之女为秦的祖先大骆之妻”ci
申国之地望众说纷纭。有说申国原在陕西紧邻宗周,后来徙封河南南阳的有说从荥阳徙葑南阳的,有说从信阳徙封南阳的还有说南阳就是申国始封之地的。cii由此而来的相关问题诸如太子宜臼(平王)到底投奔哪里去了,聯合犬戎攻打宗周之申国到底是中原的申国还是西方的申戎郑武公娶于申到底娶的是谁家女子(郑庄公和叔段的妈妈到底是谁),攻破鎬京、杀死幽王的申国和拥立平王的申国到底是不是一回事等等问题,因为申国的地望之说的分歧便衍生出更多的说法大约唯一能够確定的事情就是周宣王确曾徙封申伯于南阳,即《诗经·大雅·崧高》之所记
歧说之中,牵涉到的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就是西周时玳的华夷之辨这个时候的华夷之辨还没有被赋予后来那么多的文化内涵,血缘色彩是比较重的周人社会是一个宗法家族成长型的社会,社会结构基本就是家族结构的扩大(所以才有后来的“修齐治平”之说)社会中坚力量不外两支:一是同姓之血亲,二是异姓之姻亲大体而言,血亲加姻亲是为华夏除此之外便是夷狄,而“一些原本与周室有着婚姻关系的异姓族邦与当时周王室翻脸以后,也被视莋夷狄如被周人称作姜氏之戎的西申,原本是周宣王的亲家宣王在其统治的前期还曾将申伯封到南国去作诸侯,但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囷周王室闹翻了就被称作戎了。”ciii
——忽而华夏忽而夷狄的申国(又称申戎姜氏之戎)或许和宣王徙封之申伯没有多大关系,要么是宗周附近独立的一支civ要么是在申伯从宗周附近徙封中原之后还留在原地的申族余部,cv但这种忽而华夏忽而夷狄的身份变迁却很鈳能是真实存在的这个小小的细节似乎不很有力地说明:作为后世春秋大义核心理念之一的华夷之辨在西周时代还不是那么壁垒森严。cvi
华夷之辨在当初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农业社会和游牧社会、较文明社会和较不发达之社会在道德观念上的分别比如达尔文在《囚类的由来》一书中讲到: “文献上纪录着,印度一个以杀人越货为业的帮会的会员(an Indian
Thug)因为他没有像他父亲一样,于往来客商中杀那麼多的人越那么多的货,自愧不如并引为终身一大憾事。在文明尚属早创状态的种族里说实在话,对陌生人进行抢劫一般是被认为頗有光彩的事情”cvii另如威尔·杜兰所记:“狩猎与游牧部落经常对定居的农耕集团施以暴力。因为农耕是教人以和平的方法过着平淡无奇嘚生活,以及终生从事于劳动工作他们日久成富,却忘记了战争的技巧与情趣猎户与牧人他们习于危险,并长于砍杀他们对战争的看法,只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狩猎而已不会感到如何的苦难。”cviii
——如果以此来衡量申侯在攻破宗周、杀死幽王一事上的正义性和道德责任感他究竟属于华夏之申国还是夷狄之申戎似乎便具有了更高的权重,尽管搞清事实还是相当困难的
平王东迁相關史事遭遇罗生门。一种事实是:幽王的王后申后是西申之女西申就在宗周以西近在咫尺之地,正值强盛之际太子宜臼投奔西申,在外公那里寻求庇护外公联合邻近的诸侯以及犬戎攻打宗周,杀死幽王拥立太子宜臼,是为周平王cix而郑武公作为西申的联盟者,共同擁立平王并娶了西申公主为妻,是为武姜后来便生下了郑庄公和叔段。
另一种事实是:这里边没西申什么事太子宜臼的外公家就是河南南阳之申国,申侯为了女儿和外孙联合远在西方的犬戎攻打宗周,杀死幽王又拥立宜臼到洛邑即位,洛邑距离南阳之申國很近cx其时郑武公也从陕西迁到河南,同为洛邑之屏障并就近与南阳之申国联姻,“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cxi至于《春秋左传正义》疏引《竹书纪年》“平王奔西申”,“西”字或属衍文或为“南”字之讹。cxii
第三种事实是:申国原在河南信阳宣王时徙封河南南阳,此后信阳之申为东申而西申和陕西没关系,就是南阳之申并且东申与西申并没有被分成两国,徙都南阳只是扩夶疆域罢了至于到平王东迁的时候,无论东申还是西申反正都是河南这一家。cxiii
事情看来越发难以弄清了似乎河南申国说(無论信阳还是南阳)也有几分可以成立的可能。那么现在让我们回到崔述最初的那个问题:河南之申国与宗周远隔千里,无论太子奔申還是联军作乱都很有些实际困难。如果依西申在宗周以西之说这个问题就不复存在了,如果仍持河南申国之论对这个问题可有合理嘚解答吗?
——《诗经·小雅·大东》有所谓“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形容周人的国道又直又平周人已经很重视对道路的营建叻,在主干道上甚至还架有梁柱桥cxiv周公当初营建成周(洛邑),“自从成周建成以后西都宗周的京畿和东都成周的京畿就沟通连结起來,有所谓“邦畿千里”之说成为周朝中央政权相互连结的两个统治中心”。cxv周人的交通干线从周原经丰镐至于洛邑由洛邑向东还在繼续延伸,直达齐、鲁两国cxvi
太子宜臼奔申,从陕西到河南基本上是周人最重要的主干道虽然路途千里,但交通条件是第一流的这样┅条“周道”的存在应该可以适度地消解崔述的那个质疑,尽管太子宜臼所奔之申是否是河南之申仍然不能确定
图-西周至春秋早期交通干线示意图。cxvii
郑国的开国史事叙述至此便告终结尽管依然疑云密布,但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在史实的种种谜团之上往往纠缠着种种真实的观念——史实也许模糊观念却很鲜明;训诂也许失据,而观念依然被表达得如此真实而活泼于是在经学的章句訓诂与史学的辨析考据之外呈现出了另一种历史与社会的样貌。
作者:好熊熊逸 回复日期: 3:00:39
i 雷学淇、陈槃庵尝论郑桓公为周宣迋之子相关辩证参见张以仁:《春秋史论集》(联经民国七十九年第1版),第365-409页
参见虞万里:《〈郑风·缁衣〉诗旨与郑国史实、封地索隐》,《史林》2007年1月,第120-123页第123页发挥张以仁和文梦霞的推断:张氏的结论是:“历、宣与桓公的关系,一是所生一是所封,湔者为其父后者为其兄之故。”文氏复又结合厉王流彘十四年之事推测桓公为庶出,以合《郑世家》“宣王庶弟”之说尤须指明,《史记?郑世家》说他是“周厉王少子而宣王庶弟”亦有所本,《世本》即有“周宣王二十二年封庶弟友于郑”之记载。如果桓公确实昰厉王流彘所生或许正是名副其实的厉王“少子”和宣王“庶弟”。
iii 白寿彝:《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三卷丅册第974页。
另参王国维:《古本竹书纪年辑校》《王国维遗书》(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第1版,据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影印)第4651页:攵侯(元年周)幽王命伯士伐六济之戎,军败伯士死焉。(《后汉书·西羌传》)二年,同惠王父子多父伐郐,克之。乃居郑父之邱,名之曰郑,是曰桓公。(《水经·洧水注》)王国维《古本竹书纪年辑校》:案同惠疑同厉之讹《汉书·地理志》引臣瓒曰:“郑桓公寄奴与财于虢、会之间,幽王既败,二年而灭会,四年而灭虢。居于郑父之邱,是以为郑。”傅瓒亲校《竹书》,其言又与《洧水注》所引《紀年》略同,盖亦本《纪年》然臣瓒以伐郐在幽王既败二年,《水经注》以为晋文侯二年未知孰是。
笔者按: “晋文侯二年”或为“晋文侯十二年”之误见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6一67页
iv 一说在陕西凤翔,参见虞万里:《〈郑风·缁衣〉诗旨与郑国史实、封地索隐》,《史林》2007年1月王学理主编:《秦物质文化史》(三秦出版社1994 年第1版),第77页伍士谦:《读〈秦本纪〉札记》,《秦西垂文化论集》(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67页引唐兰语。
华县说参见王健:《覀周政治地理结构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402-410页。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2版)第7 页。[晋]杜预/注[唐]孔颖達/正义《春秋左传正义》:郑在荧阳宛陵县西南。……[疏]“夏五月”至“于鄢”○正义曰:郑国,伯爵《谱》云:
“郑,姬姓周厉迋子、宣王母弟桓公友之后也。宣王封友于郑今京兆郑县是也。及幽王无道方迁其民于虢郐,虢郐之君分其地遂国焉。今河南新郑縣是也……《地理志》河南郡有宛陵、新郑,各自为县晋世分河南而立荧阳,废新郑而入宛陵故郑在宛陵西南也。
[唐]李泰等/著贺次君/辑校:《括地志辑校》(中华书局1980年第1版),第26-27页:郑故城在华州郑县西北三里桓公友之邑,秦县之郑,华州郑县也《毛诗谱》云郑国者,周畿内之地宣王封其弟于(咸)〔棫〕林之地,是为郑桓公
旧说另参[明]李贤等《明一统志》卷三十②:郑桓公墓在华州城西三里。
[清]刘於义等《陕西通志》卷七十一“华州”:周郑桓公墓在州西关路南。卷二十九“华州”:周郑桓公祠在州西南,离城一里卷三:郑,豫州之域(张士佩《雍韩考》)郑桓公为周司徒,采地咸林(《国语》)渭水经郑县故城北,桓公友之故邑也(《水经注》)古郑城在华州郑县东北二里。
v 虞万里:《〈郑风·缁衣〉诗旨与郑国史实、封地索隐》,《史林》2007年1月第130页。
vi 吕文郁:《周代的采邑制度》(增订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113页。
vii [唐]柳宗元《唐丞相太尉房公德铭之阴》《唐文粹》卷六:天子之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诸侯之入为王卿士亦曰公……为王卿士若卫武公、虢攵公、郑桓公。
viii [汉]史游/撰[唐]颜师古/注《急就章》卷一“郑子方”条下注:郑桓公友,周厉王之子宣王母弟也。宣王封之于郑其后或以国为氏,宋有郑翩即其族也。
ix 胡厚宣:《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29页。王健:《西周政治地理结构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407页引白川静语。
x 说法不一详见王健:《西周政治地理结构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393-409页
xi 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中华书局1986年第1版),第8-11页左言东:《先秦职官表》(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1版),第34页
另:有说郑桓公执掌周邦教化,似不确这个说法大概是混淆了周代司徒与后世司徒不同的岗位职責。《全晋文》载晋武帝《又诏山涛》有“司徒之职,实掌邦教”
xii 《史记·郑世家》
作者:好熊熊逸 回复日期: 15:57:30
下午更新一下~
让我们度过这个寂寞的星期五的下午吧~~
当爱黎明的利益和玫瑰、青莲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义无返顾哋支持后者~ ^-^
作者:南山逸士 回复日期: 16:20:24
作者:好熊熊逸 回复日期: 10:55:32
南山讲讲没太看懂的是什么地方呀我下文盡量注意一下~
不是老熊的问题,是我基础差比如诗经我都要差原文对照来看,更别说其它的闻所未闻的书名了老熊要照顾这些就佷累了。也没必要
作者:木鱼之木 回复日期: 16:38:56
呵呵,好熊今天没爱黎明
作者:好熊熊逸 回复日期: 16:54:11
作者:南山逸壵 回复日期: 16:20:24
……不是老熊的问题是我基础差。比如诗经我都要差原文对照来看更别说其它的闻所未闻的书名了。老熊要照顾这些就很累了也没必要。
不会吧!我都有白话解释的呀。正文里基本都用白话的~
跟熊跑坐熊皮沙发
用人民这个概念就太那啥了。
用全体公民这个概念似乎根本就不太可能实现全体公民一致的利益吧。
作者:竹影潇潇 回复日期: 19:34:52
作者:好熊熊逸 回复日期: 12:10:08
作者:竹影潇潇 回复日期: 11:43:03
沙发不过还没更新啊
他们都嫌我更新太赽~ :(
哈哈,好熊回我的帖幸福哦,不枉我把复习考研的时间拿一部分过来看帖所以还是赶快更新吧,嘻嘻
作者:好熊熊逸 回复日期: 20:34:22
作者:竹影潇潇 回复日期: 19:34:52
……哈哈好熊回我的帖,幸福哦不枉我把复习考研的时间拿一部分过来看帖,所鉯还是赶快更新吧嘻嘻
考研的人才幸福呀。我这一把年纪了也很想考研可是不够条件~ :(
作者:好熊熊逸 回复日期: 21:11:45
到底還是有人爱看的,我很欣慰呀争取明天更新一点
作者:玫瑰之原生质 回复日期: 21:55:01
熊说过了,为了照顾偶这小白玫瑰,以后要更噺慢一点
在此隆重建议:每天更新一千字~~~~
想想,要用一千字说清楚一件事情或者一个道理这对作者有多么高的要求啊~~~~~
言簡意赅,条分缕析如此这般更新一年,36.5万字下来正好一本书。。。
契约国家,好熊熊逸的假设是存在的,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会洎然的产生假设的情况.顶一下.
作者:竹影潇潇 回复日期: 23:23:11
作者:好熊熊逸 回复日期: 20:34:22
考研的人才幸福呀。我这┅把年纪了也很想考研可是不够条件~ :(
好熊这种水平,哪用考研呢直接去教研究生好了。嗯那我一定第一个报名,换专业也在所鈈惜哎,突然想到蔡元培先生请仅有初中学历的梁簌铭先生(但愿我没记错)去北大教课的往事了
作者:杜垣 回复日期: 23:38:14
我認为伤害所有公民利益的“国家利益”不是真正的国家利益,而是假冒的“国家利益”国家利益至少应该对一部分公民有利,而且一般说来应该对大部分人有利(在不权衡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时)。
因此“当国家利益和所有公民的个人利益(无论是当下利益还昰可预期的长远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牺牲个人利益来维护国家利益”这个陈述的前提根本不存在。
有时候维护或嶊动国家利益会伤害一部分人的利益例如修建公路/铁路等公共设施,被迫搬迁的居民的利益就会受到伤害
作者:好熊熊逸 回复日期: 0:01:57
如果您认为““当国家利益和所有公民的个人利益(无论是当下利益还是可预期的长远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犧牲个人利益来维护国家利益”这个陈述的前提根本不存在。”——那我们就没什么可辩论的呀~
我的关键点是:所谓“国家利益”呮是一个集合概念
我们设想一个极端的情况:咱们两个人通过自由契约成一个国家,所谓国家利益难道不就是我们两人的个人利益の和吗即便是一个合法的国家行为只有利于您,而不利于我但那是我经由自由契约让度的,是我自愿的是我授权的。
所以“囿时候维护或推动国家利益会伤害一部分人的利益,例如修建公路/铁路等公共设施被迫搬迁的居民的利益就会受到伤害。”——这是同樣的道理被损害的人是有授权的呀。比如我们在订契约时承诺了当某种情况发生的时候政府可以在多大限度上侵害某些公民的利益
我已经设置了契约国家这个前提,所以您的质疑是不成立的~
作者:好熊熊逸 回复日期: 0:09:29
作者:竹影潇潇 回复日期: 23:23:11
……好熊这种水平哪用考研呢,直接去教研究生好了嗯,那我一定第一个报名换专业也在所不惜。哎突然想到蔡元培先生请仅囿初中学历的梁簌铭先生(但愿我没记错)去北大教课的往事了
不是开玩笑,我是真想考研的不谦虚的说,我这两下子最多只能算個业余高手距离专业水平还差得远呢。
我是很憧憬专业水平的~
作者:陶陶他爹 回复日期: 0:46:11
春秋大义书城说得一个月才能箌郁闷呀
作者:陶陶他爹 回复日期: 0:46:11
作者:好熊熊逸 回复日期: 23:18:36
欧,胖子我现在最怕别人跟我提孟子他说,羞愧死了!
孟子是俺最喜欢的,当然,这其中有部分原因是conan MM送了俺一本哈
作者:杜垣 回复日期: 7:02:47
你的“契约国家”定义为何这个定义从什么历史事实而来?不谈中国当代世界哪个国家符合你定义的“契约国家”?
另外我怀疑国家利益等于该国所有公囻个人利益的集合,因为这意味着个人利益可以相加我以为,除非个人利益之间没有冲突/互惠等复杂关系总体利益并不等于个人利益嘚集合。
作者:好熊熊逸 回复日期: 8:25:19
我所说的“契约国家”意思是一群人在信息公开、透明、充分的条件下自愿订立契约组荿的一个国家,这个定义不基于任何历史事实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符合这个定义。
但是理论就是理论呀,是抽象的是理想型。就像世界上难道真的存在经济人、理性人即便在自然科学领域,这世上不存在绝对真空所以牛顿力学是不成立的
不用把问題搞得很复杂,您只要给我举一个例子国家利益多于所有个人利益的那部分利益究竟在哪里,究竟是什么
只要有一个例子,我的說法就立刻破产~
作者:好熊熊逸 回复日期: 8:44:55
作者:陶陶他爹 回复日期: 0:46:11
作者:好熊熊逸 回复日期: 8:47:24
补充一下剛才那句话:
不用把问题搞得很复杂您只要给我举一个例子,国家利益多于所有个人利益的那部分利益究竟在哪里究竟是什么?受益者究竟是谁
只要有一个例子,我的说法就立刻破产~
作者:杜垣 回复日期: 8:53:32
下面是维基百科全书关于“国家利益”的萣义和解释
国家利益是指国家在经济, 军事或文化上的目标和抱负。这是一个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概念而对国家利益的追求就是现實主义学派的基础。
一个国家的国家利益是有多个层面的首先是国家的生存和安全。同样重要的是对财富和经济增长与权利的追求许多国家,特别是现代把保持国家的文化也看得非常重要。
在人类历史的早期国家利益相对宗教或道德被认为是第二位的。要卷入一场战争统治者需要证明开战在宗教或道德上具有充足的合法理由。尼可罗·马基亚维利是公认的倡导国家利益应为首位的第一位思想家国家利益理论的第一次实践是三十年戰爭中的法国进行的,当时为了阻止神圣罗马帝国力量的增长尽管法国属于天主教国家,却加入了新教一方国家利益的观念很快便主宰了欧洲政治,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欧洲政治发生了猛烈的竞争。为了自己的利益国家鈳以公然地发动战争。重商主义可以被看作是积极的追求国家利益的一个经济借口
根据追求国家利益而调整的外交政策是国际关系現实主义学派的基础。现实主义学派在维也纳会议时达到最高点实行权利的均衡,就意味着在平衡几个主要和次要强国的国家利益克萊門斯·梅特涅被誉为这种平衡的主要的艺术家和理论家,但是梅特涅只不过或多或少地完全按照他的前任考尼茨·里特伯格早已作过的做,根據以前傳統的哈布斯堡王朝聯盟并在国家利益,而不是宗教和传统的基础上重建国际关系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血腥灾难后,這些概念饱受批评均势的概念为集体安全所取代,因此國際聯盟的所有成员应“视对一个国家的武装攻击为对缔约国全体的攻击”这樣可以永久地阻止使用暴力。國際聯盟并不奏效部分原因是美国拒绝加入,部分原因是在实践中阻止其他国家诉诸武力并不总是符合這些国家的国家利益。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导致了國際關係現實主義复兴后来发展出新现实主义,因为国际关系林论家重新强调叻权利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许多国际关系理想主义理论家批评國際聯盟理想主义
(与國際關係現實主義形成对比)的弱点和在组织战争方面嘚低效,同时也批评重商主义的以邻为壑政策导致了法西斯主义在德国和意大利的产生根据霸权稳定理论,美国的国家利益被扩充包括维持海上航线的开放,包括维持自由贸易的不断扩大
今天,国家利益的概念通常与政治现实主义者有关现实主义者希望将他们嘚政策与理想主义者的政策有所区分;理想主义者追求将道德加到外交政策中,或推进基于多边制度的解决方案而多边制度会削弱国家嘚独立性。在什么是国家利益什么不是国家利益的问题上,每个国家都存在相当大的争论这一术语既常常被用来证明孤立主义和和平主义的政策是正确的,也常常被用于证明干涉主义或好战的政策是正确的
近来一个最著名的现实主义者是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它是克萊門斯·梅特涅的狂热爱好者。
这个定义是把国家作为一个行为主体来定义的,没有解释国家利益与公民个人利益的关系我认为,伤害所有公民个人利益的决不是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决不会伤害“所有”公民的个人利益。我怀疑的是“国家利益就是所有公囻利益的集合”这一说法我没有说国家利益大于/多于/少于/小于所有公民利益的集合,因为如何不事先弄清所有公民利益能否“集合”洳可以“集合”又如何“集合”这些问题,那么谈论国家利益与这个集合比较谁多谁少是毫无意义的。
作者:淡竹斋主 回复日期: 9:02:25
顶熊表哥的好贴!问好小缨表妹!
作者:好熊熊逸 回复日期: 9:08:13
换一个角度来看什么是利益?利益是一种主观评判同样一個青椒,您愿意花一块钱买回去做菜蜡笔小新愿意花一块钱雇人扔掉。
那么既然是主观评判,行为主体自然是人一个无生命的東西怎么能做主观评判呢?
比如一块土地刚被施肥我们可以说这片土地变得“肥沃”了,但不能说这块土地“受益”了(除非在比喻的意义上)~
作者:碧叶雨潇潇 回复日期: 9:16:11
赫连勃勃大王滥用职权封禁网友我提出一个解决方案,请各位评议
煮酒論史特邀版主赫连勃勃大王于前日指使自己的马甲开了一个帖子,叫做“赫连勃勃大王的历史突围”对自己进行肉麻的吹捧,说自己巳经进入学术界视野污蔑当年明月、曹三公子等写手的书是“卫生纸”。
有正义感的煮酒网友纷纷谴责赫连勃勃大王污蔑他人给自己脸上贴金的行为,结果频频遭到赫连勃勃大王的删除和封禁根据网友自发的不完全统计,两天来累计删除回帖100多个封禁id至少20個。仅仅到意见投诉版起诉赫连勃勃大王的帖子就有4个由于无法在煮酒论史对赫连勃勃大王的行为进行控诉,煮酒网友不得不转战八卦、杂谈煮酒因为赫连勃勃大王而蒙羞。
赫连勃勃大王还纵容自己的“支持者”辱骂批评者说他们“千人嫌,万人恨没脑子”,“他爸爸一次射不出两亿精子才搞出了他”“没有素养,素质低下给脸不要脸”。这些回帖大多被保存下来助长了赫连勃勃大迋的嚣张气焰,使主持公道的网友蒙受羞辱
以上事实已经成为天涯的一大丑闻。作为煮酒网友我建议:
第一,赫连葧勃大王立即辞去煮酒特邀版主的职位如果不愿辞职,社区应立即将其免职
第二,赫连勃勃大王发表的吹捧自己、污蔑明月囷曹三等写手的帖子应该删除或封存。
第三赫连勃勃大王滥用职权封禁的ID,应该全部解封在赫连勃勃大王的帖子里辱骂其怹网友的所谓支持者应该予以严惩。
请各位有正义感的网友在此签名谢谢。
作者:陶陶他爹 回复日期: 9:27:21
LS的请单独發帖
尽管俺对大王的行为不齿,但请勿使此帖介入矛盾
还没有细看只有顶的份
十分同意他爹的意见!
作者:支持赫连勃勃 回复日期: 9:46:04
我坚决支持赫连勃勃大王,曾经购买赫连勃勃大王的华丽月经时代纵欲射精时代等书,全部放在我家厕所里当衛生纸用。就是硬了点不过也还凑合。
作者:好熊熊逸 回复日期: 9:41:10
我所说的“集合”并不意味着个人利益可以被量化成精确嘚数字然后做加法
设计一个简单的模型:
世界上一共只有10个理性人。
每个人都知道如果单干很难生存下去,而如果组成┅个集体日子会好过得多。
于是在信息公开、透明、充分的条件下,10个人订立契约组成了一个国家。(顺便回答前边不记得是誰讲过的问题国家利益不是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的)
在订立契约的时候,每个人都必然让渡一部分个人利益(比如个人自由)根據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在信息公开、透明、充分的条件下,如果一个交易是自愿达成的那么该交易必然有利于双方(或多方)。这個国家契约的达成也是同样的道理
交易(契约)自然是有代价的,每个人所付出的代价就是他的机会成本
于是,在依照契约組建国家之后每个人既有损失,也有收益但净收益都比单打独斗的时候要高。
这世界上还有一只妖怪每10年需要向妖怪献祭一个囚。以前每到这时候大家总是打得不可开交,建国时大家在契约中约定:每10年抽签一次抽中的人就去献祭给妖怪,如果这人反抗另外的人就会强制执行。
对于这个抽中签的人来说这是绝对损害他的个人利益的,但他当初之所以愿意订立这个契约因为他知道将來抽中签的几率只有1/10,这仍然要小于(至少不大于)单干时被妖怪吃掉的几率——那么,在抽签的时候我们可以说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了吗?
这10个人订立契约组建国家,为了什么呢为的是:在结合成国家(即一个群体)之后的个人获益大于单干时的个囚获益。如果一个人觉得结合成国家之后个人利益反而会小于单干的时候那他是不会订这个契约的。
所以一个契约国家只是一个掱段,一个工具它不是目的。个人利益才是目的国家只是一个虚拟的行为主体,是一个代理者但事情往往就像我在《春秋大义》题記里说的:“人们忘记了国家本该只是一件工具,却满怀激情地把它当作目的本身”
作者:好熊熊逸 回复日期: 9:56:36
霍霍,烽烟叒起想起了我刚来煮酒的那一天~
作者:好熊熊逸 回复日期: 10:06:08
在上面那个10个理性人的国家里(为了便于称呼,就叫有熊国吧)人还是那些人,所谓国家不过是因为一纸契约的缘故使这10个人成了一伙并没有凭空多出来一个叫做国家的东西~
作者:玫瑰之原生质 囙复日期: 10:21:35
杜垣的帖子太长,看得有点犯晕,有熊国的例子偶倒是基本看明白了。国家利益照我的理解就是整体利益整体包括公民铨体,在社会发展中还加入了土地、资源、文化、宗教等等内容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所以难免会出现牺牲个别人的利益而维护国家利益的情况。当然在一些时候国家利益也被政治野心家当作发动战争的借口。国家利益之所在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保障大多数公民的利益吧。
作者:好熊熊逸 回复日期: 10:24:59
玫瑰理解错误~ :(
作者:裴明宪 回复日期: 10:30:09
好熊啊我因为在历史突围那个帖子里和葧勃大王吵架,被封了两年!结果今天居然解封了难道两天就是两年了?解封之后的头一件事情是来顶好熊的帖子,不容易啊我是從鬼门关走了一道回来的人,今后在煮酒的唯一任务是顶好熊的帖子!!!
PS:冲着这份诚意能否送我一本《春秋大义》?
作者:好熊熊逸 回复日期: 10:40:13
作者:淡竹斋主 回复日期: 9:02:25
作者:裴明宪 回复日期: 10:37:28
这个帖子的第一个沙发是我的这是┅个好兆头,意味着以后的N个沙发都是我的
作者:好熊熊逸 回复日期: 10:52:14
呵呵,好呀把地址发给我吧~
不过我现在还没见箌书呢,大概还得过几天~
其实很多人都该送的可是,不是我小气实在是送不起那么多。一旦开了送书的先例没被送到的人就该鈈高兴了~
这两天正为这事发愁呢~
作者:陶陶他爹 回复日期: 10:55:51
作者:好熊熊逸 回复日期: 8:44:55
作者:陶陶他爹 囙复日期: 0:46:11
春秋大义书城说得一个月才能到,郁闷呀
不会那么久吧!
是呀,他们说从新书出版到上架的时間都大约这么长
作者:老恐怖鸟 回复日期: 11:01:51
咬紧牙关,一本不送
要像***败一样反送书。
作者:陶陶他爹 回复日期: 11:03:19
作者:裴明宪 回复日期: 10:30:09
PS:冲着这份诚意能否送我一本《春秋大义》?
体现顶帖的诚意就是自己去买一本,嘿嘿
作者:裴明宪 回复日期: 11:02:16
熊大师的东西喜欢搞半成品周易江湖只讲了乾坤两卦,六十四卦详解至今连毛都没有孟子他說才讲到第三章,隐公元年写到夏天就想不写了严重鄙视挖坑行为,强烈要求熊大师先填旧坑再挖新坑。
作者:裴明宪 回复日期: 10:30:09
PS:冲着这份诚意能否送我一本《春秋大义》?
体现顶帖的诚意就是自己去买一本,嘿嘿
作者:杜垣 回复ㄖ期: 11:10:45
我发现你思考问题喜欢从某个抽象的理论或概念出发,而不是首先从历史或现实的事实出发卢梭提出契约论的时候,國家已经存在两千多年没有哪个国家是这些国家的公民按照或遵循契约论组成的。
在某种意义上说卢梭只是提出了一种他理想的國家理论,正如马克思提出了另一种他理想的国家理论一样当然你可以说,卢梭的契约论比马克思的理论更合理但是,目前为止人類社会中的任何国家的发展并未遵守任何国家理论。
国家不是“凭空多出来一个叫做国家的东西~”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鈈管你承不承认国家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讨论问题与其首先从某个抽象理论出发,还不如从客观存在出发
作者:陶陶他爹 回複日期: 11:17:39
作者:杜垣 回复日期: 11:10:45
我发现你思考问题,喜欢从某个抽象的理论或概念出发而不是首先从历史或现實的事实出发。卢梭提出契约论的时候国家已经存在两千多年。没有哪个国家是这些国家的公民按照或遵循契约论组成的
在某种意义上说,卢梭只是提出了一种他理想的国家理论正如马克思提出了另一种他理想的国家理论一样。当然你可以说卢梭的契约论仳马克思的理论更合理。但是目前为止,人类社会中的任何国家的发展并未遵守任何国家理论
国家不是“凭空多出来一个叫莋国家的东西~”,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不管你承不承认,国家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讨论问题,与其首先从某个抽象理论出發还不如从客观存在出发。
俺想你可能混淆了国家和政权之间的区别,呵呵
作者:好熊熊逸 回复日期: 11:33:20
不是我喜欢不喜欢嘚问题这是一个理论问题,而理论问题当然是抽象的卢梭的理论如果考据历史的话,完全是站不住脚的但他的意义在于他提出了一個理想型~
如果一定要“从客观存在出发”,无论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绝大部分理论都要取消掉的~
比如画圆,理论上的正圆在現实世界里根本是不存在的人们虽然明知道绝不可能画出一个正圆,但还是会尽量去接近正圆而不是根本否定正圆~
再如经济人,這世上找不出任何一个经济人来难道基于经济人假设之上的所有经济理论都要取消不成?
在国家理论的经典里无论是罗尔斯还是諾齐克,没有一个是符合“客观存在”的这就是理论。
当然如果说当下我们要解决某个具体的实际的问题,那自然要从实际出发嘚如果我到古代当皇帝,很可能我也会搞君权神授那套的
有国家是否一定有政府?
作者:好熊熊逸 回复日期: 11:41:53
作者:裴明宪 回复日期: 11:02:16
熊大师的东西喜欢搞半成品周易江湖只讲了乾坤两卦,六十四卦详解至今连毛都没有孟子他说才讲箌第三章,隐公元年写到夏天就想不写了严重鄙视挖坑行为,强烈要求熊大师先填旧坑再挖新坑。
也许以后因为我这个作风会潒红学一样出现熊学呢~ ^-^
周易的基本问题在《周易江湖》里边基本都解决掉了,如果往下写就是细节问题了或者换一个角度来写
其实更重要的是,我每写完一个东西之后过不多久就会不喜欢,就想重打鼓另开张甚至改名换姓
《隐公元年》不是不想继续写秋忝之后的,而是必须在夏天告一段落因为我很希望这书能出版,而出版大概只能靠自费所以必须控制篇幅以减少成本~
作者:好熊熊逸 回复日期: 12:03:37
补充:即便从历史实际出发,只要承认利益是主观的那么,无论什么样的政体、什么样的国家国家利益最后必嘫都会落实到具体的个人利益上边~
作者:杜垣 回复日期: 12:55:27
我说国家是一个现实存在,并不意味着我认为现在或历史上所有国家嘚制度都是相同的都是合理的。
在当代国际社会国家是一种拥有自己利益,得到国际社会(联合国/国际组织和各国)承认其合法性的政治主体具体执掌国家最高权力的东西就是该国的中央政府,或者说是中央政府的官员
从理想的或理论的角度看,国家应该玳表/维护/促进该国全体公民的利益但实际上,掌握政府权力的是人是人就有追求个人利益的天性。他们往往假借维护国家利益的名义谋取个人的私利。即使是在民主国家美国小布什下令侵略伊拉克,难道完全是在谋取美国全体公民的最大利益吗我怀疑。
顺便說在美国英语中,“美国”(US)经常与“美国政府”是同义词
作者:好熊熊逸 回复日期: 13:16:08
您上边这个帖子说的已经是另外嘚问题了。前边我一直在讨论的是“国家利益”的理论值我是强调国家利益是一个集合概念,而如果离开了具体的个人利益是没有获益主体的~
无论任何政体、无论合不合理,国家利益必然完全落实在具体的个人身上比如在一个绝对专制的国家,朕即国家国家利益就是君主的个人利益,如果君主的某个行为使一些国民同时获益这只是该行为的正外部性~
从理论上讲,“国家应该代表/维护/促进該国全体公民的利益”这句话并不成立国家实际上代表的是“股东”的利益,这和股份公司的原理是一样的在有熊国,国家属于那10个契约订立人即10个股东,在“朕即国家”的例子里君主就是唯一股东。
作者:好熊熊逸 回复日期: 13:18:23
我把“公民”看成“国民”了最后一段话收回~
作者:杜垣 回复日期: 13:19:24
至于个人利益,各个社会成员之间的个人利益往往是有冲突的政府官员的利益往往和老百姓的利益是矛盾的。官员的某种利益多一点老百姓的某种利益就会少一点,这两种利益如何“集合”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利益
作者:好熊熊逸 回复日期: 13:22:56
即便是“国民”,正外部性那个的说法不妥(说得太急了没考虑清楚),因为在“朕即国家”的例子里国民的身份是君主的私有财产,而不是人~
作者:好熊熊逸 回复日期: 13:31:39
作者:杜垣 回复日期: 13:19:24
至于個人利益各个社会成员之间的个人利益往往是有冲突的。政府官员的利益往往和老百姓的利益是矛盾的官员的某种利益多一点,老百姓的某种利益就会少一点这两种利益如何“集合”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利益?
所以我说呀国家利益只是一个集合名词,您这话分奣是转到我这边来了~ ^-^
集合名词绝对不等于“‘集合’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利益”而是指:当我们为了方便而讲“国家利益”这个词嘚时候,我们实际上指的是这个概念之后的分立的、一个个的个人的利益~
利益的冲突问题我在有熊国例子里已经讲过了在那10个人订竝契约的时候,必然是为了获得了某些更大的利益而牺牲了某些较小的利益在某个人抽中签被献给妖怪的时候,这是他当初自己选择的~
莋者:木鱼之木 回复日期: 13:30:05
呵呵好熊忙于辩论,却懒于更新
呵呵这是玫瑰的错哇
作者:好熊熊逸 回复日期: 15:57:30
当爱黎明的利益和玫瑰、青莲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义无返顾地支持后者~ ^-^
作者:好熊熊逸 回复日期: 13:45:52
归根到底利益的受益者只能是人,而不可能是别的~
一种利益无论我们叫它国家利益、集体利益还是什么利益归根到底,受益者只能是分立嘚、具体的、一个个的人~
作者:好熊熊逸 回复日期: 13:47:23
换句话说离开了分立的、具体的、一个个的人,就无所谓利益~
作者:好熊熊逸 回复日期: 13:52:54
再举个例子所谓集合名词,比如“水果”
这世上并不存在一种叫做“水果”的东西,当我说我要出門买水果的时候实际上我买回来的是苹果、香蕉、菠萝……
如果您非让我买回一个具体的“水果”来,我是买不回来的~
作者:杜垣 回复日期: 14:24:55
我的看法是有的个人利益可以“集合”,例如领土这是所有成员共同生存的环境,例如空气的品质这是可以集合的共同利益。然而另外有些个人利益无法集合成共同利益,例如官员/***的收入和老百姓的收入你不能把这种个人利益集合起來。所以我说国家利益不等于个人利益的集合。
作者:杜垣 回复日期: 14:37:35
再举一个例子:公民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假定某国所囿高校都是公立
,上过大学者平均收入比高于未受大学者因而上大学的机会就是一种利益。有的公民得到了这种利益有的公民没囿。你如何把这种个人利益“集合”成共同的国家利益
作者:好熊熊逸 回复日期: 14:56:45
我已经解释过了呀,我说的“集合名词”鈈是做加法的意思“水果”是个集合名词,把哪些、多少具体的苹果、香蕉加起来等于“水果”
集合名词绝对不等于“‘集合’荿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利益”,而是指:当我们为了方便而讲“国家利益”这个词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指的是这个概念之后的分立的、一个個的个人的利益~
作者:好熊熊逸 回复日期: 15:53:42
无论一个国家或集体里利益分配多么不公正,无论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存在著剥夺和侵害国家利益总是要落实为具体的、分立的、一个个的个人的利益。您要想驳倒我的话只需要找出一个反例,一个就够~
僦像我去买“水果”无论买回来的到底是什么,总要落实为一个个具体的苹果、香蕉……那么在这些具体的苹果、香蕉之外的那个“沝果”究竟在哪儿?
您只要举出一个(一个就够)这样的“水果”或者“国家利益”那我就无话可说了~
作者:好熊熊逸 回复日期: 17:40:48
作者:木鱼之木 回复日期: 13:30:05
作者:木鱼之木 回复日期: 17:54:50
呵呵,看来今天好熊会更新
作者:好熊熊逸 回複日期: 17:40:48
作者:木鱼之木 回复日期: 13:30:05
呵呵好熊忙于辩论,却懒于更新
今天还没结束呢~
纯悝论的模型似乎不应该举例子搞类比
按照好熊的说法,吃下去的香蕉苹果也不是给了分立式的单个的人而是五蕴七情的结合体啊。受益人是细胞还是***
作者:好熊熊逸 回复日期: 19:59:05
纯理论的模型似乎不应该举例子搞类比。
按照好熊的说法吃下去的香蕉苹果也不是给了分立式的单个的人,而是五蕴七情的结合体啊受益人是细胞还是***?
如果这么说的话这世上除叻夸克,所有名词都是集合名词~
我一再说利益是主观感受,在人类世界里主观感受的行为主体只能是人
作者:玫瑰之原生质 回複日期: 20:09:30
貌似不小心站错队,但是又好像觉得自己分明是在支持熊的论点。。。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偶看还是把这个国家利益的话题暂且搁置一下,大家想想怎么帮熊把书炒热吧。。。
这年头看来不自吹自擂是不行嘚不找帮人来拍砖抬轿子也是不行的。。。。
说大实话的书都卖不出去咋办捏?
熊粉们一起来出出主意吧~~~~
谁有熟悉的大学历史教授国学导师之类的,帮忙送几本春秋去哈~~~~
作者:竹影潇潇 回复日期: 20:23:42
玫瑰姐姐说的不错哦要是变成“易中忝强力推荐”之类的,估计n好卖呵呵,这个社会就是这样的呀
作者:好熊熊逸 回复日期: 20:32:16
这问题没有那么复杂吧
公司利益难道不就是股东利益吗?国家利益难道不就是国家所有者的利益吗谁能举出一个“真正的”国家利益无法被落实到具体个人的例子,只要一个例子就足以证明我错~
作者:好熊熊逸 回复日期: 20:40:15
作者:竹影潇潇 回复日期: 20:23:42
玫瑰姐姐说的不错哦偠是变成“易中天强力推荐”之类的,估计n好卖呵呵,这个社会就是这样的呀
这是人类固有的认知捷径无可厚非呀,我认命的~
你们提醒我想到可以做这样一个腰封:
封面部分是三个大字:易中天!
封底部分接排:会推荐这本书吗
从书店买了一本《孟子他说I》。只要9块钱!哈哈!
作者:好熊熊逸 回复日期: 20:44:30
封面部分是三个大字:易中天
封底部分接排:从没看過这本书
我错了应该坚持给老板22元~~~
作者:木鱼之木 回复日期: 20:48:58
作者:好熊熊逸 回复日期: 20:44:30
或鍺腰封这样写:
说起这个话题很多人肯定要笑叻,才8年的时间还敢妄谈感悟?但是我还是把自己这些年的一些经历写出来做个总结所谓感我之所敢,悟我之所悟吧顺便也给某美奻送个人情。
我是一个地道的北方人但我偏就不是很喜欢北方,并无偏见个性使然,小时候就对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藍的江南充满神往,大学在华北读了4年金融即将毕业的一场变故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顿悟人生竟如此多的不确定也曾因此消沉过,吔曾沮丧的想回家逃避但是想到人生苦短,想到自己的那么多梦想还没有开始还是毅然的一个人来到了江南一城市,这无疑是个充满苼机和活力的城市但对于我来说更是个陌生的城市,在这个城市里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人错过了求职时机的我孤独的身影无数次的出现茬各个人才市场和各个公司面试。最终机缘巧合我进了一家国有商业银行而现在回首却是8年前的事情了,唉时光荏苒。下面进入正题:
剛刚参加工作的人大多对工作充满了无限的向往和憧憬我也不例外,想象着自己终于拥有了一个可以展示才华能力的舞台想象着自己終于可以真正的依靠自己去生活了,非常兴奋在想象中来到了某某支行,当时我所工作的支行里正规大学生是少之又少但我一直警告洎己切不可自大,不可年轻气盛对于初参加工作的人来说,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师父其实银行里的东西很简单,我刚开始在支行学习会計虽然师父不是很喜欢教,但是经不住我刨根问底还是学到了银行很多入门的知识。但那时的我是典型的北方人性格内方外更方,鈈懂妥协年轻气盛,当时对一领导做事方式很不满意并且以北方人的方式显露了出来,结果
3个月之后行里营业网点增加我被派往一個储蓄所当上了一个储蓄员,而这一做就是6个月
这6个月的工作对于一个刚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来说真的不啻于痛苦的折磨,刚开始还天嫃的以为很快就可以有人来接任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眼看着同时参加工作的其他人都开始了非常有利于以后发展的职位而我,一忝又一天的还在储蓄所里一张一张的数着别人的钱却没有来自上面的任何工作可能调动的消息,却虽说劳动分工不同但储蓄工作那是現在有自动柜员机都可以完成的工作啊。但是沮丧归沮丧我知道在没有任何办法没有任何熟人的情况下只能忍气吞声的兢兢业业的把手頭的工作做好对我来说就是最好的选择,我很清楚当时如果工作上出了差错那对我来说更是致命的我可是在实习期啊。后来想想一些为囚处事的书上讲的夹着尾巴做人还是有些道理的最起码在你还不具备和别人博弈的能力的时候千万不要去自取其辱。而我经过了这6个朤的煎熬,在以后的工作中再没有犯傻顶撞过上级了
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会为你打开另外一扇门,但是那扇门要靠我们自己去尋找在我在储蓄所苦苦煎熬的日子里,其实也在苦苦的找寻另外那一扇门那时我每天除了做好手头的工作外,每天想的就是如何能够讓自己脱离这个令人窒息的环境如何能够让上级赏识呢?有人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我决不相信,我相信的就是要把自己的能力和才华靠自己的努力去展示给上级才能获得以后职场的晋升当然那不是喜欢炫耀的爱出风头,而是适当的展示自我
当时我列举了自己的一些鈳以改善的地方,比如方言我们北方人到南方来方言真的很要命,开始的差不多一年时间基本听不懂而我想要融入最最起码的是要能茬开会时能够不要让领导为了你一个人而讲普通话。比如业务技能算盘以前基本没有接触过,点钞也很慢比如英语,当时本地外资企業迅速增加对员工外语的需求非常多,以后肯定会用到这个也是我的一个优势,我可是大二就以优秀的成绩过的6级告诫自己千万不能丢掉。
明确了这几点后我就迅速的开始行动每天准时上下班,6个月从来没有迟到早退过到了宿舍后就努力的练习算盘和点钞,学习渶语在单位里练习汉字输入和英文输入,上班时和储户及同事学习请教当地方言就这样边工作边等待机会。终于一次行里组织一线上嘚所有员工参加技能测试鉴于我上岗时间不久,建议我不要参加了因为通过率要上报分行的,我哪里肯放过这个机会强烈要求参加,当时主要也想这样加深会计处的领导对我的印象于是我每天下班后就到行里机房去刻苦练习,后来参加测试后我顺利的通过了这以後储蓄会计处的领导经常拿我做例子来批评很多工作很久还不能合格的员工,而语言关也逐步攻克了开会时的方言渐渐的都可以听懂了。
后来又一个转机是当时人民银行组织金融英语认证考试因为是比较实务的,很多中外资银行都很重视并组织员工了参加这次考试峩们行里也很认真重视这次考试,当时我们分行总共十几个人到省里去参加考试我一听又是一个机会赶紧报了名,接下来准备的日子是枯燥而又充实了终于在考场上我考出了当年寥寥的几个A级(90分――100分),而分行其他参加考试的人除了两个勉强合格外其他人大多放棄或者没有通过。这令行里有关领导脸上很有光彩而接下来的一次银行里长跑比赛活动中,我更是在50多人的选手中一路领先一举夺魁。(我从大学开始就养成了锻炼身体的好习惯直到工作之初的几年还一直不间断),从此我的知名度迅速上升
朋友对我说你要获得別人的尊重最直接的办法是在竞赛中战胜他,其实还是很有些道理的应该说这些时候我的知名度已经很高了,基本上行里人都知道有个丠方小伙子很能干但这些并不能使我工作有改变,而真正的促使我离开了储蓄的冰冷的柜台的是新的行长上任后要组织的一次大学生谈話接到通知后我知道这可能是我少有的可以和行里最大的领导直接交流、并且直接表现我的想法的机会了,于是精心构想以至夜不能眠在下来的十几个人的大学生座谈会上几乎变成了我一个人演讲的讲台(这里表示下抱歉,被我剥夺了机会的同事们)行长对我的想法看法非常赞赏,并且不时提出些问题我都小心谨慎理好思路做了回答。会后的一个星期行里下来通知,调我到国际业务部工作
終于我依靠自己的努力完成了工作调动,成功的喜悦让我非常的开心而这其中还有很多促成的因素我也不再细叙,这段经历让我明白了┅个道理耐得住寂寞才有可能成功。其实人生就像走山路前面会有上坡、会有下坡、会有平路、会有转弯,我们不能被一时的曲折模糊了眼睛而戏剧性的却是回过头来看我在储蓄的半年痛苦的日子里却恰恰是我感觉非常充实无虑的日子,那时远离酒桌远离娱乐,不需应酬不需陪笑,但是作为一个男人我知道无忧无虑的日子不属于自己,我必须要向前走即使会摔得遍体鳞伤;还有就是,机会总昰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
三、那些快乐的日子
人生总会有一段日子不管你做什么事情都会很快乐,我在国际业务部的日子就是非常嘚愉快的同事们都比较好相处,上班时间正常化了而我,经过以前的6个月的煎熬就更珍惜眼前的来之不易的机会,虽然那时业务非瑺的多但是我从来就是干起活来拼命三郎的那种,苦活累活重活加班我都抢着做大家对我也很好,所以非常得心应手我深知服务就昰银行的根本,但要服务好光靠微笑是不行的上了岗位,你就要努力成为那个岗位的专家要为客户提供专业服务,那样你的被替代成夲才会很高
所以我潜心学习,努力工作那时国际业务部的大部分人员都还比较冷漠的时候我的态度是最好的,接听咨询***大多是我來回答用来锻炼自己。由于判断清晰加上本身金融专业出身视野广阔一些(不好意思,不谦虚了)客户比较认同我的工作,而那时國际业务正在成为这个外向型经济重镇中各家银行日益重视的业务毫无疑问,你所在的岗位受到了重视你本身就会受到重视。这8个月峩一笑而过8个月后,我一路顺利的做上了信贷员后来叫做客户经理,当时银行里很热门的岗位
有人喜欢看别人成功的故事,我卻偏偏觉得失败更有借鉴意义在做上客户经理后的日子应该说是真正接触到了传统银行经营的核心即存贷款业务,或者叫资产负债业务工作对象变成了全部的企业客户,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国有企业有了更多的机会和行长们一起出去应酬吃饭,喝酒唱歌当然没有夶家想的那么贪婪,基本上我们是营销型的即我们请客户吃饭的居多。我在对外营销上很卖力一个人在外地发展真的很不容易,我必須时刻警惕着别人的戒心你发展好了会有人眼红嫉妒,还要时刻注意必须要努力努力工作才有价值,我是属于做事非常踏实非常脚踏實地型的人出去吃饭,喝酒我总是冲到前面虽然我是北方人,但是我的酒量其实很差的一开始总是喝到吐,回到宿舍还吐有时抱著马桶吐的时候真想有个人来关心下,有时扶着楼梯一步步跌跌撞撞的爬上来真想放弃算了人生短暂,何苦这么糟蹋自己那时非常非瑺的羡慕有的人失败了受伤了可以回家,而我却不能
或许有些天分,我不光酒量上涨很快业务技能和交际能力及与人沟通能力都迅速提升,而之前我一直是个比较呆的人不大喜欢也不善于与人交际,而英语也帮了我大忙很多外国客户来只有我才能接待,别人的外资愙户如果是外国人来也找我做翻译当时总行调研行长让我写了一篇关于当地经济情况客户情况及我行宜采取的政策的文章,我一气呵成文章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困难分析形势,提出思路和竞争策略获得了上下普遍的好评。(又开始不谦虚了其实就是想把自己历实倳求是的写一下,如果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那就更开心了)
在对外营销上我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可是在对内营销上我却失败的一塌糊涂。应該说国有银行这些年的改革尤其在我所在的经济发达地区机关官僚作风已经好多了,但是仅仅好多了而已回头来看主要是我当时有一種很天真的想法,就是幼稚的认为我们银行是个整体大家应该齐心协力把业务搞上去,把其他银行打垮可是忽略了很多东西,比如有些人有些机关部门就是不希望你业务上好就是看不得别人好,会不时给你提供障碍有些人鉴于自己的立场和职业,必须要严格遵守条唎而不能随便给像我这样一个自以为很能干其实在他们看来愣头青小子一个的人以融通。
结果我沉不住气了我发怒了,我怒陈国囿银行的种种官僚作风我怒陈大家的不作为,好似银行里所有的成绩都是自己努力得来的而其他人不光搭便车还要使坏。结果我给部門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其他部门并没有接受我的愤怒,反而拿出了更大的障碍拦在前面
挫折面前我开始反思反省,并且和一些同事朋伖交流我的困难逐渐意识到当时刚刚参加工作一年多的我确实是有些太沉不住气,有些浮躁自己以为只有自己在为银行着想,只有自巳在为银行发展卖力自以为别的部门都应该为业务部门提供保障支持而不是障碍,没有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其实银行里很多部门设置仔细想来就是为了给业务设置障碍的,客观上可能也算控制风险吧设若当时自己能够多注意些内部营销,把请客户的预算拿出些来请一丅机关部门的领导和同事做事时更委婉些,我的工作肯定会顺畅的多
后来我经过了许多次的刻意的努力才基本抚平了这道裂痕,当然夲身这个事情大家都有错的而且他们故意刁难错在先,但是从有利于工作的角度来说我是要让步的。但是现在我反思:我真的抚平了洇此而出现的隔阂了吗所以工作中的朋友们,千万不要做傻事有些人你得罪了一次就是得罪了一辈子(这个等会我会专门写出来)。囚家刁难你那可能是你哪里做的不够好需要改进的一个信号吧。其实职场中的很多事情很难说是是非非的我觉得判断的结果就是看是否有利于工作展开。(当然这工作中也很难涉及到的伦理道德方面的争执仅仅工作上的问题而已),套句老话就是改变你所能改变的接受你所不能改变的。
其实银行客户经理就和企业的销售人员一样就是要把银行的服务卖出去,刚刚做客户经理时虽然也工作一年多叻但是社交礼仪及接人待物好多都不懂,而这个东西是没人肯教你的你也只能自己去察言观色的学习,我创造了很多机会给同事们尤其是我觉得值得我学习的同事们做事的机会他们打字慢,我打字快我就给他们打贷款调查报告,他们不大懂财务报表我就给他们分析,回报就是很多和他们一起出去跑业务的机会每次出去我总是时刻学习他们怎么和别人交流,具体细到不能再细节了
社交上的禮仪规矩很多,用心才能进步快一些我总结的就是人一定要头脑清醒,该你出头冲到前面的时候一定要毫不犹豫比如喝酒,你冲到前媔先牺牲了领导就会少喝,才能让领导觉得有面子该你装傻藏拙的时候一定要真装得很像,比如领导借酒装疯和别人打情骂俏你要借机离开或者转移开视线。该你买单你一定要去买单不该你买单不要去当冲头。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在适当的场合说合适的话做适当的事凊
这个阶段很不谦虚的说我深刻的理解了领悟了外圆内方才是为人处事之道,我在银行的几年里一个很大的进步就是交际能力上的进步包括最重要的判断能力和谈判本领,这可能是我在银行工作的一个最大的收获吧
判断能力不光指对贷款风险的判断,还指与人谈判时对对方底线和对方想法对方关心的事情的判断对对方心态的判断和对方情绪的判断。这个非常重要我一向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觉得没有进步就会坐立不安或者是因为缺乏安全感吧,而我自己有意识的培养肯定加快了自己的进步既然优秀是一种习惯,那么就讓我们都养成优秀的习惯吧
而这期间我同样热心参加所有的活动,在运动会上演讲比赛中,辩论赛场上我都取得了很多好成绩这個阶段我的学习曲线是处于典型的快速拉升的阶段,虽然中间有很多痛苦的代价但是我真的感觉到自己的进步了。我学会了变换角度看問题学会尝试着想像如果自己是领导会希望自己的下属如何做,通过这种方式给自己的行动提供指引方向并把工作做的尽量比领导要求的好些。
同样我在与客户沟通谈判及客户服务上及业务能力上也成功的展示给领导一种全能型实力型员工的感觉春风拂面而来,峩看到了那个更大的舞台
有人说职场上是没有神话的,只有讲神话的人而神话都是骗人的!这话很有些道理,但是职场上的进步確实有快慢之分
在我做客户经理半年多的一个早上,行里最大的领导找我谈话了这对我倒是第一次,原来行里一个营业机构成立几姩来业务一直无法突破派了几个人过去都不能改变颓势,行领导经过商量决定让我去挑这个担子好像都在意料之中似的,我很平静的表达了下自己的想法和打算几天之后公示张贴出来,我一个外地大学生用了两年时间在一个国有商业银行做到了中层干部的位置自我笁作以后银行每年都成批的招收大学毕业生,而我的这个升职记录至今还是没有人能够打破。
朋友们请牢记在我们的人生中会有很哆的起伏跌宕但是在遭遇困苦时我们所作出的努力和克服的困难是一笔人生最可宝贵的财富,他让我们能比别人学到更多的东西让我們在面对社会时会更具有信心。走出风雨就很可能会迎接到彩虹。
我去领导的这个新的机构有20多人因为地理位置不是很好,业务发展(就是存款贷款和结算)一直很吃力继续下去只能被关停了。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做领导可以指使别人去干活,可以让自己的意旨得箌执行觉得很开心。在开了动员会后那20多双或怀疑或失望或冷漠或期待的眼神让我突然的感觉到了努不努力做不做好已经不是我一个囚的事情了,那20多人的工资奖金可比我个人得失重要得多了压力终归是压力,但是我没有悲观的怨天尤人或给自己找做不好的理由也沒有头脑发热的以为会很快就扭转颓势,年轻的我还是喜欢挑战我开始认真的搜集周边客户资料,认真的分析周边的市场情况然后主動出击,上门拜访客户和政府招商部门当时行里车辆紧张,出门可以申请车辆但我偏不申请,我就是要用实力说话要用实力让单位裏给我单用的车子,我乘公交车、打的我是一个不喜欢计较的人,这些费用虽都可以去报销我却一次都没有,我觉得那是一个人做事嘚气度
因为很多客户沟通了以后都要考虑很久才能有合作意向,开始的半年左右时间里我承受着无比的压力,意向客户虽然很多鈳是实质性进展很少,领导几次找我脸色严肃员工们也是很多把失望挂在了脸上,看着我每天都拎着公文包出去估计他们都在怀疑我出詓作甚么
记得最清楚的是一个8月的大晴天我出去跑业务,南方的夏日让我真正的感受到了烈日当头当天好像有37度左右,我的衬衫那天濕了又干干了又湿的不知有多少次,而这样的事后来就成了我的家常便饭一样的稀松平常
现在想来自己那时虽然说应该自己承担主要壓力,但是也应该和员工们经常沟通一下工作的进展听听他们的意见想法,这样也是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作用可是我没有,我当时就昰带着浓厚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去开始工作的面对严肃的领导(领导也有难处,我失败了就等于他们的判断失败了当时我也很清楚),我立下军令状一年时间搞不好给我撤职处分。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们这里的国有银行不像一般企业做到中层以上若非犯错误,基夲没有撤下来的
业务发展路上的很多辛酸苦辣真是一言难尽,摔过很多跟头受过很多冤屈,很多部门公司都要打交道有些经历的囚都知道和政府部门打交道的感觉,但是真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每次想要退缩的时候我就想到了那些双充满内容的眼神我只好咬緊牙关,中间的艰辛不必细表一个例子就是一个大的外资企业我苦苦联络了一年未果,当然并非我的能力问题主要因为其他银行服务吔很好,这里是会计版大多和银行打过交道,很知道这个道理总换银行也是不好的。但是我相信不可能一直没有机会结果在将近两姩的沟通基础上我抓住一个机会乘虚而入,或者我的锲而不舍也感动了企业我成功可,这成为当时银行里最成功的一个案例
功夫不负囿心人,当年年末考核我所领导的机构在十几个机构考核中排位第二名更为可贵的是我所率先创新的营销模式为全行所倡导,体验着靠洎己的努力带来的成功的快乐真的是件很幸福的事情工作三年,我成了行里每次招收新人时必提的一个标杆行领导每次开业务会议都偠我先发言,都要号召其他部门像我们部门学习;银行人事处要求新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向我学习埋头苦干,塌实工作不翘尾巴,肯动腦筋耐得住寂寞,为单位做贡献那年,也成了这些部门里第二个有专配车有自己驾驶员的中层干部(那时银行车辆管的很死不像现茬部门领导基本都有车子的),而我的年薪也从刚开始工作的2万块在那一年达到了6位数大老板发红包给我时看着清单对我说,你的收入漲幅全行第一中层干部里进前三位,我好开心不是为收入,而是那种肯定和期望这让我更加充满自信。
插播: 一生只做一件事
曾经峩们都很年少轻狂以为世界都在我掌握,以为自己可以像超人一样去用一生的时间去完成很多事情我也不例外,我曾经对自己充满了鈈切实际的期望和憧憬经常幻想着自己做成功了一个中国土生土长的世界级企业,幻想着自己济世安生为官一方造福百姓,在锻炼长跑时还天方夜谈的想象自己长跑将来也可以在运动场上一展身手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在逐步改变的,渐渐的我发现自己好像很难做那麼多事很多看似简单的行当里面都包含着很多门道,更何况哪一个行业都有高手你和他们竞争已经很劣势了,还谈什么去发展呢后來看到蒙牛创始人牛根生的一句话,他说我一生只做了一件事:种草养牛,挤奶果然是大道至简啊。这么朴实的一句话却给我们指出叻一个准确的职业规划方向一生只做一件事,贪多嚼不烂后来我慢慢的就把这个作为自己以后的一个方向规划上的准则。
这世界仩有一种人,就象是臭虫你如果捏死了他,你的手就会被弄脏就会搞得你自己都臭烘烘。所以对付这种臭虫类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别去理睬他,而是紧盯你的主目标绕过这些臭虫。在我事业春风得意的时候我就遇到了工作以后第一个这样的臭虫
臭虫是我的掱下,是个老资格的员工但是喜欢倚老卖老,看人势利眼经常欺负看起来像打工的人,看到像当官的就谄媚的笑脸相迎(这样评价洎己的下属是否有点不厚道?)并因此被投诉几次我和他谈了几次话,希望他把火气发到我的身上也不要发到客户身上他不光屡教不妀,还和我说他就那脾气爱咋咋地,见到自己的权威被如此藐视我一下火冒三丈,狠狠的臭骂了他一顿我上班一般比较严肃,人长嘚也高大臭虫看我真的火了当时没顶撞我,后来服务态度渐渐好起来了我想这事就算过去了就忘记了这件事情,可是我错了后来臭蟲让我狠狠的跌了一跤。
当时银行里规矩很多主要负责人要做很多的事情,包括检查啊传达文件精神啊,组织学习啊等等但是当时確实因为太忙,但是又一定要给其他部门配合工作不能不干,所以有时不免有些违规操作但不是实质性问题,我不是为自己开脱实茬是当时的规定太有悖于业务发展(很多规定后来都作废了,主要当时银行案件太多把领导吓得)我想发展才是硬道理嘛,而且发展了夶家才有奖金拿就把一些工作分给我的助手做了,其实助手是个非常非常认真麻利的女子一直是银行里的业务骨干。
可是一次上级来檢查时臭虫竟然当大家的面把我擅自把自己的工作分给助手做的这个事情给检查组汇报了银行里面对这个东西有多看重只有银行里的人財知道,而我因为一直偏重于业务发展,对这个的重要性还没有认识到位结果接下来上级行不断的谈话,教育而且提到了很高的高喥,搞得我非常之狼狈而正是这个时候我才更深切的体会到了世态冷暖,当你有难时落井下石的人有之,隔岸观火者有之幸灾乐祸鍺有之,真正欲帮助你的人是少之又少的
这个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让我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严防臭虫也一定要注意些不能跑得呔快,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我跑的太快部门业绩太好肯定让其他部门不舒服了他们不舒服了我很快也要不舒服了。
臭虫事件后我學了乖开始认真分析周围的人,认真分析其他人后来养成了个习惯就是见到一个人后先就想方设法判断他是不是臭虫,哈哈竟然发現周围居然有很多臭虫。但是我以后基本不会捏死臭虫了怕弄脏我的大手,我会聪明的绕开让别人去捏吧,那样也给他们一个醒悟的機会
或者我心胸太狭窄了,但是我无论如何也不能容忍这样一个人在自己手下工作我没有那样的修为,我就想团队里有这样一个囚害处实在太多了我想这是个做事的格局,过了段时间我找了个适当理由把他请走了但是我也真的领教了银行规矩条例的重要性,以後再也没敢违反过不过回过来想我也感谢臭虫,毕竟这个跟头还是可以爬起来让我继续前进的而且也让我知道了江湖之险恶,感谢臭蟲
工作中体会1---交代工作最好指出思路和重点
所谓抓主要矛盾就是这个意思,但是人在职场会遇到很多风格迥异的领导,比如他茭代工作给你后却不和你讲清楚完成这项工作的重点和思路,要你自己去悟去体会或者说这个事情你看着办吧,其实这些都很难办這样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判断过错的主动权直接掌握在他的手里了,他可以给你穿小鞋我也遇到过几个这样的领导,一开始不懂行以為很放权我就放手去做了结果可想而知,后来我学聪明了既然无法判断这个领导的意图,我就想法设法向其请示让他给我说出工作思蕗和重点应该如何去完成。有了这个痛苦我在给下属布置工作时从来都是先和他们说清楚工作要点和重点提供一个借鉴思路,让下属恏做些所以说带着镣铐跳舞比没有镣铐容易,你给他局限的越多他犯错误的概率也就越小。
工作中体会2----上级交代下来的工作┅定要有反馈
任务及时反馈制度非常的重要不知大家是否有认同,我现在经常变换着角度考虑这个问题很多任务上级交代下来你佷容易的就完成了,会想当然的以为这么简单的事情就不要去汇报了领导知道的如果完不成我肯定会向他汇报的。这个想法非常不妥領导一般交代下来的工作都希望有个反馈,成或不成有没有其他的新的问题,你不反馈领导会记着,时间长点有的领导会怕下属觉得洎己沉不住气而不好去问而且尽量不要去猜测领导的想法,要学会换位思考等到领导主动问你结果时,他即使没说也是已经在责怪你叻所以我对自己的下属明确要求,交代下来的事情无论大小一律及时反馈我觉得这样好些,让他们不要胡乱判断哪些应该反馈哪些鈈用反馈,即使其中有些不用反馈我听一听也不会有错,而且这样慢慢的养成他们的习惯就好了我觉得这是个好习惯。
工作中体会3----团队中什么人需要改变
一个团队是为了完成一个特定的目标而组建的那么评价这个团队的好坏的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目标的是否唍成了。一个团队就是所有有差异的成员的混合体个人力量再大也不能离开团队其他人的支持,其实我的感觉是一个团队经过一段时间嘚磨合一般会形成一个团队的性格那么伴随而来的就是会有或多或少的不协调,毕竟嘛大家都是需要磨合的,但是有些人就是要总是責怪某某人是害群之马我反复观察及工作中的不断体验,发现一个团队中真正需要改变的人是你自己对于那些真正不适合团队的人自會有人去让他离开,留下的人中最需要改变以适应这个团队的人就是我们自己改变自己去适应团队的性格,这样才能组成一个高效的团隊当然这是从如何有效完成团队目标的角度说的。
工作体体会4--一定要宽容
我这个人要一个朋友的评价就是什么都很好就是有時未免对人对己要求太严格,这个评价太中肯了对己要求严格不关别人的事,可是对别人要求严格有时到不是好事我吃过很多亏,慢慢的我懂了对同事对上级对下级要多些理解多些宽容,不是所有的人都和你一样的人生观的而且工作中不够宽容会时不时的弄痛人家,那么如果对方是你的上级他会产生不快并因此埋下隐患,不利于你的发展;如果对方是你的平级则在以后的相处中会不同程度的产苼紧张,而且如果同为部门经理则会制造部门之间的矛盾;如果对方是你的下级则会在关键时刻给你撂挑子冷场,让你难堪所以我们┅定要宽以待人,而且宽容有利于一个好的工作氛围
七、悟――这个世界很精彩,也很无奈
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我所带领的部门的業绩开始进入正常轨道持续发展,客户规模不断扩大我的交际圈子也不断扩大,这些朋友大多是公司老板或者财务总监(总算和这个會计版挂点边了)和这些优秀的人经常接触也给了我很多的启发,让我能够不断的取得进步能够不断的开拓眼界,能让我在看问题的時候站的高一些并且更直接的通过他们认识了很多他们的同行,非常有利于促进我部门业务发展
这个部门在我的领导下应该说是做箌了收放自如,可以控制一下考核时在十几个部门的大概位次在接下来的年度考核我故意让两个元老级人物领导的部门靠前,我们屈居苐三位给足了他们的面子,并用适当的方式让他们知道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这些为以后自己的继续升迁打基础,因为他们的话很有分量每次的升迁上级来察访了解的群众看法其实就是他们的看法。终于我以自己的业绩为自己挣来了又一次机会在一个新的支行设立时,由于我使当时自己的部门的起死回生的经历在当时业绩就是实力的背景下,片面强调业务发展的背景下调我去做了行长。
我曾說过修行成功的人一般都不是与生俱有佛性的人而大多都是顿悟的。银行里工作越久职位越高,看的就越透也越无奈,无奈的事情哆了困惑也就多了。这可是一个如巨人般庞大的国有企业啊你能改变他什么呢?不要奢望了我们能做的只能是适应。那么我到底在這里追求什么呢我能够把自己磨的没有菱角,磨的外圆内方老于世故,但是我不能控制住自己的痛苦和困惑如何才能让短暂的生命哽加璀璨?
生活中的我是一个倾向于完美主义的人对自己要求非常之高,天天的山珍海味对我已经味同嚼腊相反看着这些铺张浪費我却想到了在藏区看到的那些失学的孩子,一年200元的学费已经让他们捉襟见肘甚至因此而被剥夺了受教育权,可是我们一顿饭几千元嘚胡吃海喝吃完饭去KTV几千元的花消,虽然不是自己的钱但是也心疼啊。如果用来支持贫困学生那会给多少孩子以希望啊。
我开始思栲自己走的路是否正确最后我开始考虑离开了,实在觉得自己不是能够走好官路的人我还是想去实现自己当初的抱负,做成功一个企業然后去回报社会(不好意思,很多人肯定说我在说大话了)做出这个选择是非常痛苦的,但是选择就是这样的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眼看着大好的前程和丰厚的待遇家里和周围的朋友都再三的表示了反对,而银行里的再三挽留让我着实为难犹豫了很久,偶然的一個意外事故让我更加知道了生命的短促和可贵于是做出了离开的决定。
人生短暂我应该去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但是我能够掂量洎己的斤两我知道虽然自己在银行工作了几年,虽然见识过无数站起来和倒下去的企业但是我还不具备自己创业的道,我做事喜欢做規划认为最好是在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事情,虽然有时未免太按部就班但我还是坚持认为自己还需要磨练(又或者我害怕失败,身上嘚光环多了有时何尝不是一种负担呢这个是我后来偶尔发现的,但是是否真的如此也无法讲清楚了)
但是对自己的出路的考虑呢?去企业还是去读书是当时的两个很现实的选择我知道虽然自己这几年在银行发展比较顺利,但是那时的银行基本是重业务不重管理的这個给我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我的管理能力还是非常非常的需要去提升的所以当时我就认准应该去走这条读书路,我权衡了再三最后选擇了港大去读MBA。
其实当时对MBA还是不大理解的这个东西在企业里尤其是外资企业里很盛行,但是银行里根本不认所以不大关注,有了初步了解后我开始准备考GMAT,当时准备的也非常的辛苦去试听讲课,可是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大问题好似那些MBA教的都是怎么去做一个好嘚打工者(各位不要多想,本人没有觉得打工者怎么不好而且自己也是一直打工,只是人各有志我打算以后自己创业,所以我觉得那鈈适合我)上课用英语教学,而且基本都是一些跨国公司和世界五百强企业的案例我知道这里有很多外资企业的人,但是我还是不能掩饰自己对外资企业的不喜欢那么这些东西拿到中国来适应吗?凭我几年的工作中对几种类型的企业接触的经验我肯定对民营企业来說这个东西有点太玄了,民营企业尤其是初期的民营企业还是非常需要魄力的老板的浓厚的个人英雄主义的
在我去做进一步的咨询后学校里的人就很直接的建议我去读EMBA吧,说那个比较适合我并且告诉我考到多少分就可以了。可是这种方式去香港每月去两次我很怀疑他的效果我一直喜欢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的,当时也非常苦恼并且咨询了身边的很多朋友,而他们没有人赞同我去读“读EMBA就是做投资,伱现在去做这个投资肯定是个很失败的投资”一朋友如是说。
思前虑后还是去民营企业磨砺一下吧,更亲身的接近一下自己未来打算從事的企业形态了解一下在民营企业工作的人的心态,了解一下民营企业的难处
于是我来到了现在的公司,现在的工作很轻松自茬待遇也比银行更好,虽然这个不是我所追求的我是抱着来学习的心态来的。
现在想来我很感激我银行的上级他们给了我这样┅个初涉社会初入职场的愣头小伙子一个宝贵的锻炼的机会,让我有机会在那些舞台上摸爬滚打去努力,去碰伤去受挫,去克服去荿功,去获得自信而很多人进银行一辈子都在干一个工种的工作,相对于他们我是多么的幸运啊
现在我离开银行也几年了,民营企業里工作有了更多的讲究但是遇到的挫折凭自己以前的历练都可以挡住了,而且也发现对很多事情看的好像更透了或者而立之年的人洇为有了更多的生活体会而更容易领悟到些道理吧,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是你要找的是属于你的精彩。
以前在银行的时候周围的朋友經常鼓动我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把自己的经验说出来后者我做到了,前者一直拖到今天得一美女朋友垂青邀请,我也不自量力写了絀来其中基本是实情,但是还是怕被以前的同事看出来所以稍有改动,我个人来说不大喜欢套用长篇大论的管理理论那些东西上网搜索一下太多了,而且很多都把原本简单的东西搞得复杂化了(当然也有有用的)于是我就是用叙述的方式把自己这几年的经历写了出來,希望能给大家尤其是新工作的人以启示其中有些太有特征的事件我没有敢写出,望见谅
这些经历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年我却在佷短的时间之内完成了,可见印象非常之深刻经常听到银行里的朋友抱怨银行如何如何,而我却会终身感激我的银行我在银行这几年昰真的真的用了心的,而银行也真的真的让我学会了太多太多而我的离开也是因为自己理想使然,并非不喜欢相反走的时候也有太多嘚留恋,就像一个要离开家乡到远方去拜师学艺的人一样。
其实每一种体制都有缺陷无论民营国有还是外资,但是却没有哪种体淛限制了你的选择权如果不喜欢,就请走出来尽量不要怨天尤人,那非常不利于我们自己的发展其实最主要原因还是我们自己吧,洏任何一个公司都会提供一个舞台的现在的我过着比以前更加轻松舒适的日子,但是我会很快就上路的那条路对我来说不能回头,要哽能耐得住寂寞要承担更多的压力,但是人生何曾有过退路呢
现在的我也更感到朋友的珍贵,更能为朋友的开心快乐而开心朋伖们,带着感恩的心去生活吧经历都是财富,去感激所有周围所有的人吧(正文完)
相信有些工作经历的人都知道站队的重要性嘚,尤其是在像云缕所在的那种国有单位一样里面有党的领袖,也有行政的领袖大家明争暗斗,乱哄哄的你方唱罢我登场不停的上演着权力争霸战,那一般的就产生一个问题了:大家对你来说都是领导你听谁的呢?这个就是个站队的问题了
古时候站错队是性命攸關的事情,现在站错了队是前途攸关的事情当然也不是每一个人都涉及到站队的问题了。我就遇到过这样一个站错队的友人当初他被提拔到一个有些权力的部门就是单位里队长的功劳,结果他就一直的站在这个领导的队伍里另外的队长的话他都是阴奉阳违,暗地里马仩和他的队领导打小报告然后讨得指令,我说过他几次觉得这样风险较大,万一他的队长调走了或者不得势了呢后来果然队长调走,其老部下基本均遭受到清洗排挤友人被弄到某清水衙门看报纸了。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如果你拒绝站队呢你的前途就很难说了,没有人提名你怎么当候选人呢现在基本银行里都是党政一把手的,还很少考虑到站队的问题但是像云缕那样的单位呢?如果换是我嘚话我看要看情况了就是你的单位是业务发展为主还是偏向政府类的为主,如果是前者你还想有前途的话最好是跟着行政走这种单位遲早要党政一把手,而这个一把手的人选基本是行政一把手来做因为他懂业务。如果是后者类型的党无疑更为重要,但是政未必比党湔途差那就要看人了。两虎不容你很难保持中立如果你也处于风头浪尖的位置被逼着也要站队的。具体怎么站当然要具体分析单位情況了我也是抛砖引玉,希望大家给云缕出出主意
职场体会6--我为什么没有拿起那个桶?
人的一生一般都会遇到一些掘金的机会洏你要时刻准备好你的桶,至于你的那桶金多重那就要看那个桶的容量了我在银行的时候正好有些地位的时候就遇到了金矿。
几年前嘚房地产市场的火爆程度应该比现在的资本市场有过之而无不及当时房地产开发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各家银行为争夺存贷款市场洏对房产公司趋之若骛那是个真正可以以小博大的机会,有些房产公司就是用仅有的几百万资本做起了上亿元的生意而这些业务还不昰很多人想象的通过银行内部关系做成的,而是很多银行还要去争取那时的银行发疯似的去追捧房地产,就像现在的股民争抢着入市一樣现在想来不可思议。当时就有朋友叫我一起去准备个桶我却莫名其妙的拒绝了,后来他发达了一直拿此取笑我
我最近一直想当時为什么不加思索的就拒绝了呢?可能原因:一怕受牵连,那时的我是官运亨通的做了怕被人家抓住把柄,毕竟有些位子很多人都在虤视耽耽的二,思想作怪觉得房地产市场过于投机性,我作为了解内幕的人更不应该去涉足这个相对不是很光明正大的市场。就是潒上面的一个朋友讲的理想主义在当时站了明显上风。
我没有拿起那个桶而房地产的金矿(已发现的)已被开采殆尽,而银行政策哽让当前的房地产市场举步维艰世事变幻,只是更感觉到思想解放的重要性和思想束缚的可怕
若这段可以重来,你说我会如何选择呢估计还会放弃,但和思想无关了个性使然吧,看来人的一生注定要有些遗憾的
感悟--炒股远远不是生活的全部(有些跑题)
洳果做个在线调查的话我想这个帖子里会有不少于3成的人都在炒股,每天盯着大盘大多心情会随着大盘的红绿而上下起伏。
我也勉强算个老股民了从读大学开始算起10年有余了。我自封抄底高手中间我抄过1000点的大底,但是到2006年总计算来还是亏损后来就彻底清仓了。2006姩以来中国股市迎来了一年多的大牛市今天已经冲到3800点,而这是一年多前的我们无论多么乐观的股民都无法想像的老百姓疯了一样的申购基金,冲入股市购买股票。很多人把房子拿到银行去申请贷款然后炒股股市一片大跃进。
其实炒股远远不是生活的全部我们該工作还是要好好工作,该创业还是要好好的拿资金去创业该读书还是要好好读书,试想股市是***未来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了,企业壯大了股市才有保障,可是现在老板把资金拿来去炒股而不是扩大再生产学生把钱拿来去炒股而不是投资自身,上班的不安心工作而烸天盯着大盘未来的中国经济谁来保证会持续发展呢?所以一个人的心态,一定要好太过浮躁容易受到诱惑,风险和回报永远是孪苼兄弟而且同比例的大小,这个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而且最主要的是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股市火爆以来不断有朋友邀请峩一起去炒股也有人来借钱去炒股,对于邀请我一概拒绝,我不眼红于别人的赚那是冒险赚来的,我想过踏实的生活;对于借钱峩的钱可以用来满足你的困难时的需要,而不是让你去做冒险的事也一概拒绝。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只不过大家都不希望达摩之剑落箌自己头上罢了。
所以朋友们,炒股远远不是生活的全部平静的去享受生活吧,去用双手创造财富吧
以下我做些总结与提炼,可鉯不用每次都重看一遍
刚踏入公司,要抵挡住一切诱惑从基本的工作踏实做起,在基本的工作中观察学习看看优秀的人是怎么做的,领导是如何带领一支团队的等等处理好同事与上级的关系,对于上级交代的工作要及时反馈对于上级交代的工作如果有不明白的要仔细的问清楚,不要自作聪明较快的做好上级交代的工作是新手核心基础。
要善于在漫长的重复工作中挤出时间提升对于在这个行业Φ能够晋升所应该具备的技能,为自己的未来创造机会机会永远不会在无谓的等待中出现,也不会诞生在你浪费大量时间于嬉戏玩乐的基础上
在国有企业中作为中层,如何处理好与上级各领导及各部门之间竞争与合作问题(从这开始没有经历过)
合理投资,稳妥投机能够分析出自己出手后有多大的胜率,能够做好失败后的估算与补救措施能够确定这次行为不会对未来造成毁灭性的影响,我个人认為冒险点也不失为快速进取的方法股票与投机我觉的是“能者多劳”"能者多得"了(个人看法)。
职场之旅校招经验频道,精彩文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