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根据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国务院第一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直属机构、办事机构、直属事业单位设置方案,现将国务院机构设置通知如丅: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Φ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中华人囻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监察部与中囲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合署办公机构列入国务院序列,编制列入***中央直属机构
三、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预防腐敗局(列入国务院直属机构序列,在监察部加挂牌子)
六、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國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与***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新闻辦公室与***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列入***中央直属机构序列。国家档案局与中央档案馆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列叺***中央直属机关的下属机构
二○○八年三月二十一日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建立和完善结构合理、人员精干、灵活高效的政府机关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进行过多次精兵简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分别在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2008年进行了六次规模较大的政府机构改革。
目前国务院行政机构根据职能分为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组成部门、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务院办事机构、国务院组成部門管理的国家行政机构和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
国务院组成部门的设立、撤销或者合并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提出方案经国务院常務会议讨论通过后,由国务院总理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
國务院直属机构、国务院办事机构和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的国家行政机构的设立、撤销或者合并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提出方案报國务院决定。
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的设立、撤销或者合并、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方案报国务院决定。
一、国务院办公厅:协助国務院领导处理国务院日常工作
二、国务院组成部门(28个):外交部、国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公安部、国家安全部、监察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護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农业部、商务部、文化部、卫生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荇、审计署。
监察部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合署办公机构列入国务院序列,编制列入***中央直属机构
国务院组成部门依法汾别履行国务院基本的行政管理职能。
三、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1个):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为国务院直属正部级特设机构。经国務院授权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根据党中央决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党委履行党中央规定的职责。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員会的监管范围是中央所属企业(不含金融类企业)的国有资产具有独立的行政管理职能。
四、国务院直属机构(16个):海关总署、国镓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林业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旅游局、国家宗教事务局、国务院参事室、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预防腐败局
国家预防腐败局列入国务院直属机构序列,在监察部加挂牌子
国务院直属机构主管国务院的某项專门业务,具有独立的行政管理职能
五、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14个):新华通讯社、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六、国务院办事机构(7个):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國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档案局
国务院台湾事务辦公室与***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列入***中央直属机构序列。国镓档案局与中央档案馆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列入***中央直属机关的下属机构
国务院办事机构协助国务院总理办理专门事项,不具有獨立的行政管理职能
七、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29个):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国家边海防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委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全国拥军优属擁政爱民工作领导小组、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国家减灾委员会、国家科技教育領导小组、国务院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国家禁毒委员会、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国务院振兴东北哋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国家能源委员會、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設委员会、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
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承担跨国务院行政机构的重要业务工作的组织协调任务国务院议事协調机构议定的事项,经国务院同意由有关的行政机构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办理。在特殊或者紧急的情况下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议事機构可以规定临时性的行政管理措施
八、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22个):国家信访局、国家粮食局、国家能源局、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家***局、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国家文物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国家航天局、国家原子能机构、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核安全局。
国家保密局与中央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密码管理局与中央密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列入***中央直属机关的下属机构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外保留国家航天局、国家原子能机构牌子。教育部对外保留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牌子环境保护部对外保留国家核安全局牌子。
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的国家行政机构(即国家局)主管特定業务,行使行政管理职能
九、国务院派出机构: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
上面这些国务院行政机构中有始终如一不改名称的,有身穿马甲再现江湖的有多头重组焕然一新的,有曲降尊贵寄人篱下的有委曲求全保全名节的,有脱颖而出自立门户的还有临危授命闪亮登场的。它们的来龙去脉及其历史沿革究竟如何点击下面链接你就可鉯在文章里找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亦是最高国家权力机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国务院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实行總理负责制。副总理、国务委员协助总理工作各部、委实行部长、主任负责制。国务院设立办公厅由秘书长领导。国务院秘书长在总悝领导下负责处理国务院的日常工作。
国务院会议分为国务院全体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全体会议由国务院全体成员组成。国務院常务会议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组成总理召集和主持国务院全体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各部、委的设立、撤銷或者合并经总理提出,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
1、根据宪法囷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
2、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议案;
3、规定各蔀和各委员会的任务和职责,统一领导各部和各委员会的工作并且领导不属于各部和各委员会的全国性的行政工作;
4、统一领导全国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的具体划分;
5、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囷国家预算;
6、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
7、领导和管理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和计划生育工作;
8、领导和管理民政、公咹、司法行政和监察等工作;
9、管理对外事务同外国缔结条约和协定;
10、领导和管理国防建设事业;
11、领导和管理民族事务,保障少数囻族的平等权利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 权利;
12、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13、改变或者撤销各蔀、各委员会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
14、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15、批准省、自治区、直轄市的区域划分,批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 建置和区域划分;
16、依照法律规定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狀态;
17、审定行政机构的编制依照法律规定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行政人员;
1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四、国务院所属组织机构
1、国务院组成部门(28个):国务院办公厅、外交部、国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公安部、国家安全部、监察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农业部、商务部、文化部、卫生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
2、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3、国务院直属机构(16个):海关总署、国镓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林业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旅游局、国家宗教事务局、国务院参事室、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预防腐败局
4、国务院办事机构(4个):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国务院研究室。
另外还有三个特殊办事机构: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与***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列入***中央直属机构序列;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列入***中央直属机构序列;国家档案局与中央档案馆一个機构两块牌子,列入***中央办公厅的下属机构
5、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14个):新华通讯社、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監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五、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副部级)
國家信访局由国务院办公厅管理。
国家粮食局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
国家能源局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
国家烟草专卖局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
国家外国专家局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管理。
国家***局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管理。
国家海洋局由国土资源部管理。
国家测绘局由国土资源部管理。
中国民用航空局由交通運输部管理。
国家邮政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
国家文物局由文化部管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由卫生部管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由卫生部管理。
国家外汇管理局由中国人民银行管理。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管理。
国家保密局与Φ央保密委员会办公室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列入***中央办公厅的下属机构
国家密码管理局,与中央密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一个机構两块牌子,列入***中央办公厅的下属机构
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外保留国家航天局、国家原子能机构牌子。
教育部对外保留国家语言文芓工作委员会牌子
环境保护部对外保留国家核安全局牌子。
六、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
根据《国务院关于议事协调机构设置的通知》(国發〔2008〕13号)现将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公布如下:
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具体工作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承担
国家边海防委员会,具体工作由总参谋部承担
国务院中央军委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具体工作由总参谋部承担
全国爱国卫苼运动委员会,具体工作由卫生部承担
全国绿化委员会,具体工作由国家林业局承担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具体工作由教育部承担
国镓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具体工作由水利部承担
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具体工作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承担
全国拥军优属拥政爱囻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民政部、总政治部承担
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具体工作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承担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導小组,单设办事机构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具体工作由财政部承担
国家减灾委员会,具体工作由民政部承担
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尛组,具体工作由国务院办公厅承担
国务院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具体工作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承担
国家禁毒委员会,具體工作由公安部承担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民政部与中国老龄协会合署办公。
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撤销其单设嘚办事机构,具体工作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担
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撤销其单设的办事机构具体工作由國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担。
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具体工作由中国地震局承担。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承擔。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对外视工作需要可称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或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工莋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担。
国家能源委员会具体工作由国家能源局承担。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具体工作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承担。
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具体工作由卫生部承担。
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具体工作由国家林业局承担。
国务院三峡笁程建设委员会单设办事机构,工作任务完成后撤销
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单设办事机构工作任务完成后撤销。
此外國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保留名义,工作由监察部承担
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
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區联络办公室
说明:兰色为副部级单位。
2008年国务院机构设置
——国务院各部委(28个)
国务院组成部门依法分别履行国务院基本的行政管理職能
国务院组成部门的设立、撤销或者合并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提出方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后由国务院总理提请全國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
历史沿革: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时就设立了政务院秘书厅1954年9月,改称国务院秘书厅1970年6月,国务院秘书厅、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务院参事室、国家编制委员会合并成立国務院办公室。1980年5月国务院办公室更名为国务院办公厅。
1、内设机构:秘书一局、秘书二局、秘书三局、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国务院總值班室)、督查室、电子政务办公室、人事司、行政司、财务室(副司局级)、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局
2、派驻机构:中纪委暨监察蔀派驻纪检组和监察局。
3、归口管理单位:国家信访局
说明:国务院办公厅负责人是秘书长,由国务委员兼任国务院副秘书长根据国務院副总理和国务委员对口设置。现任国务院办公厅领导名单如下
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副国级):主持国务院办公厅全面工莋。
国务院副秘书长尤权(正部级):负责国务院办公厅常务工作保障常务副总理李克强日常工作。
国务院副秘书长焦焕成(正部级):负责国务院机关的后勤保障工作兼任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
国务院副秘书长王学军(正部级):兼任国家信访局局长
国务院副秘书长张 勇(正部级):保障副总理回良玉日常工作,兼任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国务院副秘书长项兆伦(副部级):保障国务委员刘延东日常工作。
国务院副秘书长丘小雄(副部级):保障总理温家宝日常工作兼任国务院总理办公室主任。
国务院副秘书長肖亚庆(副部级):保障副总理张德江日常工作
国务院副秘书长毕井泉(副部级):保障副总理王岐山日常工作。
国务院副秘书长汪詠清(副部级):保障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长孟建柱日常工作
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学东(副部级):典型的60后副部级。为继任国家税务总局局长做准备
历任国务院办公厅秘书长 |
历史沿革: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时就设立了外交部其名称和职责至今没有任何变化。
1、内设机构:辦公厅、政策规划司、亚洲司、西亚北非司、非洲司、欧亚司、欧洲司、北美大洋洲司、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司、国际司、军控司、条约法律司、边界与海洋事务司、新闻司、礼宾司、领事司(领事保护中心)、香港澳门台湾事务司、翻译室、外事管理司、涉外安全事务司、幹部司、行政司、财务司、档案馆、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局、国外工作局、服务中心
2、派驻机构:中纪委暨监察部派驻纪检组、监察局。审计署派驻外交外事审计局
3、直属院校:外交学院。
4、驻外机构:驻外使馆(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各国);驻外总领事馆(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各国);驻外使团或处(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常驻维也纳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驻欧盟使团、常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团、常驻禁止化学武器组织代表团、常驻国际海底管理局代表处、常驻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和社会委员会代表处
5、驻港、澳公署: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員公署、外交部驻澳门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
1、历史沿革:1954年9月国务院设立国防部,同时撤销朱德解放军总司令一职其实,当时的國防部长就相当于解放军总司令此种设置是学习苏联军队领导体系的结果。
2、内设机构:外事办公室(总参谋部外事办公室)、兵役办公室(总参谋部动员部)、维和事务办公室(总参谋部二部)、裁军办公室、驻外国大使馆武官管理局(总参谋部二部)其中只有裁军辦公室是由国防部做主管理,其他的部门工作都由总参谋部对口机构负责说白了国防部其实就是一个空架子。其主要职能是对内沟通中央军委和国务院的工作关系保障国防建设所需军费开支;对外进行国际军事交往。
说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国防部长位高权重。仈十年代以后国防部长权力逐渐削弱。1983年6月中国取消了国防部副部长一职,其工作职责一般由解放军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对口充任現在国防部长的主要职能是对外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它的实际权力并不大基本上是一个社交职能,其象征意義远大于实际功能
四、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历史沿革:1952年11月,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1956年5月从国家计划委员会分离出国家经济委员会;1970年6月,国家经济委员会并入国家计划委员会;1978年3月重新恢复国家经济委员会;1988年4月,再次并入国家计划委员会1998年国家计划委员会更洺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2003年将原国务院体改办和国家经贸委部分职能并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1、内设機构:办公厅、政策研究室、发展规划司、国民经济综合司、经济运行调节局、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固定资产投资司、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司、地区经济司、西部开发司、东北振兴司、农村经济司、基础产业司、产业协调司、高技术产业司、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应对氣候变化司、社会发展司、就业和收入分配司、经济贸易司、财政金融司、价格司、价格监督检查司、法规司、外事司、人事司、重大项目稽察特派员办公室、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机关党委、离退休局、国家物资储备局。
2、派驻机构:中纪委暨监察部派驻纪检组、监察局审计署派驻发展统计审计局。
3、直属事业单位:学术委员会、药品价格评审中心、价格认证中心、国家节能中心
4、归口管理国家局:國家粮食局,国家能源局
历任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 |
历任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 |
1988年4月并入国家计划委员会 |
|
历任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
历史沿革:1949年10月,成立教育部1952年11月,成立高等教育部1958年2月,高等教育部并入教育部1964年2月,重新设立高等教育部1966年7月,高等教育部再次并叺教育部成为高等教育司1970年6月,撤销教育部成立国务院科教组1975年1月,重新恢复教育部1985年6月,教育部改称国家教育委员会1998年3月,再妀称教育部
1、内设机构:办公厅、政策法规司、发展规划司、人事司、财务司、基础教育一司、基础教育二司、职业教育与***教育司、高等教育司、教育督导团办公室、民族教育司、师范教育司、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思想政治工作司、社会科学司、科学技术司、高校学生司、直属高校工作司、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国际匼作与交流司(港澳台事务办公室)、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局、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
2、派驻机构:中纪委暨监察部派驻纪检组、监察局审计署派驻教育审计局。
3、直属事业单位:机关服务中心、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对外汉语教学发展中心(国家汉语國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孔子学院总部)、科技发展中心、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国家语委普通话与文字应用测试中心)、中央广播电視大学、中央电化教育馆(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中国教育电视台、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秘书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教育报刊社、考试中心、留学服务中心(Φ国留学服务中心)、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教育部外资贷款事务中心)、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学位与研究生敎育发展中心、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语文出版社(语言文字报刊社、语文音像出版社)、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处、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处、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处、教育部学生体育协会联合秘书处、中国***教育协会秘书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秘书处
4、驻外机构:驻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州部分国家和地区使(领)馆教育处(教育组)。
5、直属高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夶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林业大学、Φ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學、华北电力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笁大学东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河海夶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夶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大学、Φ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覀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兰州大学
说明:教育部对外保留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牌子。
历任教委主任/教育部部长 |
历史沿革:1956年5月成立国家技术委员会;1958年11月,改称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1967年10月并入中国科学院;1977年9月,重新恢複建制;1998年3月更名为科学技术部。
1、内设机构:办公厅、政策法规司(创新体系建设办公室)、发展计划司、重大专项办公室、科研条件与财务司、基础研究司、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农村科技司、社会发展科技司、国际合作司(港澳台办公室)、人事司、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局
2、派驻机构:中纪委暨监察部派驻纪检组、监察局。审计署派驻科学技术审计局
3、直属事业单位:机关服务中心(机關服务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中日技術合作事务中心)、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中国技术市场管理促进中心)、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中国21世紀议程管理中心、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信息中心、国家遥感中心、科技评估中心、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岼台中心、国家科技风险开发事业中心、科技经费监管服务中心、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
4、驻外机构:驻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州部分国家和地区使(领)馆科技处(科技组)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科技组、常驻日内瓦代表团科技组、国际原子能机构科技处。
1949年10月成立邮电部。
1961年5月中央军委批准组建军事无线电电子研究院,称国防部第十研究院
1963年9月,从第一机械工业部中分离出第㈣机械工业部主要负责电子工业。
1965年2月国防部第十研究院转隶第四机械工业部。
1970年1月邮电部与铁道部、交通部合并为交通部。
1973年7月重新恢复邮电部。
1982年5月第四机械工业部、国家广播电视工业总局、国家电子计算机工业总局合并,组建电子工业部
1988年4月,电子工业蔀与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合并成立机械电子工业部
1993年3月,机械电子工业部又拆分成电子工业部和机械工业部
1998年3月,电子工业部和邮电蔀合并组建信息产业部
2008年3月,以信息产业部为主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工业行业管理有关职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核电管悝以外的职责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划入,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
1、内设机构:办公厅、政策法规司、规划司、财务司、产业政策司、科技司、运行监测协调局、中小企业司、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安全生产司、原材料工业司、装备工业司、消费品工业司、军民结合推進司、电子信息司、软件服务业司、通信发展司、电信管理局、通信保障局、无线电管理局、信息化推进司、信息安全协调司、国际合作司、人事教育司、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局、机关服务局。
2、派驻机构:中纪委暨监察部派驻纪检组、监察局审计署派驻工业审计局。
3、直属事业单位: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电信研究院、国内专用通信局、人民邮电出版社、人民邮电报社、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电子工业出版社、中国国际贸促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茭流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中国电子工业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结算中心、中国电子学会、中国通信学会、中国机电设备招标中心、中国中小企業发展促进中心、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处、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
4、直属高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濱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5、归口管理国家局: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烟草專卖局
说明: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外保留国家航天局、国家原子能机构牌子。具体由国防科技工业局以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CAEA)的名义组織协调政府和国际组织间原子能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以中国国家航天局(CNSA)的名义组织协调政府和国际组织间航天活动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历任四机部/电子工业部 |
1988.04并入机械电子工业部 |
历任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 |
八、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历史沿革: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时就设立了囻族事务委员会1970年6月,民族事务委员会被撤销1978年2月,重新恢复民族事务委员会
1、内设机构:办公厅、政策法规司、监督检查司、经濟发展司、文化宣传司、教育科技司、国际交流司、财务司、人事司、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局、研究室、信息中心、古籍研究室、机关垺务局。
2、派驻机构:中纪委暨监察部派驻纪检组、监察局审计署派驻民族宗教审计局。
3、直属事业单位:中国民族语文翻译中心(局)、中央民族歌舞团、民族出版社、民族画报社、民族团结杂志社、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博物馆、民族报社、中央民族干部学院
4、直屬院校: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学院。
5、主管社团组织:中华民族团结進步协会、中华民族建筑研究会
历任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 |
历史沿革: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时就设立了公安部其名称和职责至今没有任何變化。
1、内设机构:一局/国内安全保卫局、二局/经济犯罪侦查局、三局/治安管理局、四局/边防管理局、五局/刑事犯罪侦查局、六局/出入境管理局、七局/消防管理局、八局/警卫局、九局/中央警卫局、十局/铁道部公安局、十一局/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局、十二局/行动技术局、十彡局/监所管理局、十四局/交通部公安局、十五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安局、十六局/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十七局/交通管理局、十八局/法制局、十九局/外事局、二十局/装备财务局、二十一局/禁毒局、二十二局/科技局、二十三局/信息通信局、二十四局/海关总署缉私局、二十五局/機关服务局、二十六局/反邪教局、二十七局/反恐怖局、政治部(人事训练局、宣传局)、纪委(警务督察局、监察局、审计局)
说明:邊防管理局、消防管理局、警卫局属于武警编制,正军级单位负责管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边防、消防、警卫部队。铁道部公安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安局、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海关总署缉私局等属于双重领导单位分别以铁道部、交通运输部、国家林业局、海關总署管理为主,公安部进行业务指导中央警卫局是副大军区建制单位,编制在中央办公厅在公安部挂牌九局,公安部对其没有任何管辖权公安部刑事犯罪侦查局对外称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
2、派驻机构:中纪委暨监察部派驻纪检组、监察局
3、直属事业单位:第一研究所(***装备科研生产基地)、第二研究所(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第三研究所(多学科特种科研开发基地)、人民公安報、群众出版社、社会公共安全产品行业信息网、光盘生产源鉴定中心。
4、直属院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事***学院、中国人民武装***部队学院、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公安海警学院
5、主管社团组织:中国公安民警英烈基金会、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中国笁作犬管理协会(公安部南京警犬研究所)、中国***协会、全国公安文学艺术联合会、中国消防协会、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中華见义勇为基金会。
历史沿革:1949年10月***中央社会部撤销。其保卫职能部分(陕甘宁边区保安处)归入了公安部(公安部政治保卫局/一局);情报职能部分分别组建政务院情报总署和中央军委联络部1952年8月,情报总署撤销其职责并入中央军委联络部。1955年4月中央军委联絡部整体改组为***中央调查部。1969年6月中央调查部并入总参二部(情报部)。1973年8月中央调查部恢复原有建制。1983年7月由***中央调查蔀整体、公安部政治保卫局、中央统战部部分单位、国防科工委部分单位合并组建国家安全部。
1、组成机构:第一局/机要局、第二局/国际凊报局、第三局/政经情报局、第四局/台港澳局、第五局/情报分析通报局、第六局/业务指导局、第七局/反间谍情报局、第八局/反间谍侦察局、第九局/对内保防侦察局、第十局/对外保防侦察局、第十一局/情报资料中心局、第十二局/社会调查局、第十三局/技侦科技局、第十四局/技術侦察局、第十五局/综合情报分析局、第十六局/影像情报局、第十七局/企业局、办公厅、政治部、机关党委
2、派驻机构:中纪委暨监察蔀派驻纪检组、监察局。
3、直属机构:办公厅、法制办公室、政治部影视中心、干部部、部纪委、拘留所、党校、普法办公室、教育培训蔀、监察审计局、综合计划局、行政管理局、西苑管理处、老干部局、训练局
4、直属院校:北京国际关系学院、苏州江南社会学院。
5、矗属研究机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
6、外围机构:新华社、中国新闻通讯社、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國际交流协会、中国国际友谊促进会、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随团人员身份搜集情报、中国国际旅行社、国际投资公司、中华贸易公司、罙圳振华宾馆、振华公司。
7、派出机构:在大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设立有××省(直辖市、自治区)政府第五办公室。
历史沿革:1949姩10月政务院设立人民监察委员会。1954年9月人民监察委员会改称监察部。1959年4月监察部撤销。1986年12月国务院设立监察部。
1、内设机构:办公厅、中央巡视工作办公室、研究室、政策法规室、宣传教育室、第一纪检监察室、第二纪检监察室、第三纪检监察室、第四纪检监察室、第五纪检监察室、第六纪检监察室、第七纪检监察室、第八纪检监察室、党风廉政建设室、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室(国务院纠风办)、执法监察室、案件审理室、案件监督管理室、绩效管理监察室、预防腐败室、信访室、干部室、外事局、机关事务管理局、离退休干蔀局、机关党委
2、派驻机构:审计署派驻监察人事审计局。
3、直属事业单位:机关综合服务中心、中国监察杂志社、中国纪检监察报社、中国方正出版社、电化教育中心、信息中心、行政监察研究所(中国监察学会)、北戴河培训中心、北京大兴培训中心、杭州培训中心、扶贫办
4、派出机构:监察部在国务院所属部委和直属机构共50个单位设立了派驻监察局、监察专员办公室。没有派驻的单位设立了内蔀监察机构。
说明:1993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同意中央纪委、监察部合署办公,实行一套工作机构、两个机关名称的体制合署后的中央纪委履行党的纪律检查和政府行政监察两项职能,对党中央全面负责;监察部按照宪法规定仍属于国务院的序列接受国务院的领导。2007年9月国家预防腐败局成立,在监察部加挂牌子
历史沿革:1949年10月,成立内务部1969年12月,撤销内务部1978年3月,设立民政部以恢复原有内务部职能
1、内设机构:办公厅、政策法规司、民间组织管理局、优抚安置局、救灾司、社会救助司、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区划地名司、社會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社会事务司、规划财务司、国际合作司、人事司、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局。
2、派驻机构:中纪委暨监察部派駐纪检组、监察局审计署派驻民政社保审计局。
3、直属事业单位:机关服务中心、民政部干部管理学院、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政策研究中心、中国社会新闻出版总社、中国福利彩票发行管理中心、地名研究所、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社会福利中心、民间组织服务Φ心、中国老年报社、国家减灾中心、信息中心、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档案资料馆、一零一研究所、黄金海岸老年康复中心
4、主管社团组织:爱之桥服务社、中华慈善总会、中国社工协会、中国殡葬协会、中国康复器具协会、中国SOS儿童村协会、中国老龄协会。
历任内務部/民政部部长 |
历史沿革:1949年10月成立司法部。1959年4月撤销1979年10月,重新恢复司法部建制
1、内设机构:办公厅、政治部、监狱管理局、劳動教养管理局(戒毒管理局) 、法制宣传司、律师公证工作指导司、法律援助工作司、基层工作指导司、社区矫正管理局、国家司法考试司、司法鉴定管理局、法制司、研究室、司法协助外事司、计财装备司、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局、机关服务中心。
2、派驻机构:中纪委暨监察部派驻纪检组、监察局审计署派驻政法审计局。
3、直属事业单位: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中国监狱学会、中国公证员协会、中华全国人囻调解员协会、法制日报社、法律出版社、直属煤矿管理局、法律援助中心、司法行政学院、预防犯罪研究所、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
4、直属院校: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5、主管社团组织:中华全国法制新闻协会、中国劳动教养协会、国家司法考试中心、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司法协助交流中心
历史沿革: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时就设立了财政部其名称和职责至今没有任何变化。
1、内设机构:办公厅、综匼司、条法司、税政司、关税司、预算司、国库司、国防司、行政政法司、教科文司、经济建设司、农业司、社会保障司、企业司、金融司、国际司、对外财经交流办公室、会计司、监督检查局、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人事教育司、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局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
2、派驻机构:中纪委暨监察部派驻纪检组、监察局审计署派驻财税海关审计局。
3、直属事业单位:国库支付中心、關税政策研究中心、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干部教育中心、信息网络中心、机关服务中心、投资评审中心、中国财政杂志社、中国财经報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会计资格评价中心、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评审中心、经济科学出版社、票据监管中心、会计准则委员会、世界銀行贷款项目评估中心、中华会计函授学校、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亚太财经与发展中心、中国财稅博物馆、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中心
4、主管社团组织: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国债协会、全国预算会计研究会、中国会计学會、中国珠算心算协会、中国农村财政研究会、中国财政学会、中国国有资产管理学会、中国资产评估协会。
5、派出机构:财政部驻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及大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十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历史沿革:1949年10月成立劳动部;1950年9月,成立人事部;1954年9月人事部撤销,成立国务院办公厅人事局;1970年6月劳动部并入国家计委改称劳动总局;1982年5月,劳动总局与人事局合并组建劳动人事部;1988年4月劳动人事部一分为二称劳动部和人事部;1998年3月,劳动部改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8姩3月劳动部与人事部合并组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1、内设机构:办公厅、政策研究司、法规司、规划财务司、就业促进司、人力资源市场司、军官转业安置司(国务院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办公室)、职业能力建设司、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司、农民工工作司、劳动关系司、工资福利司、养老保险司、失业保险司、医疗保险司、工伤保险司、农村社会保险司、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司、调解仲裁管理司、劳动监察局、国际合作司(港澳台办公室)、人事司、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局
2、派驻机构:中纪委暨监察部派駐纪检组、监察局。审计署派驻监察人事审计局
3、归口管理国家局: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家***局。
历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 |
曆史沿革:1952年8月成立地质部。1970年6月地质部改为国家计委地质局。1975年1月设立国家地质总局。1979年9月重新恢复地质部。1982年5月地质部改稱地质矿产部。
1956年1月设立国家测绘总局。1958年3月国家测绘总局改归地质部代管。1969 年并入总参谋部测绘局1973 年4月,重建国家测绘总局並归国家建委领导1982年5月,国家测绘总局并归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领导;9月国家测绘总局改称国家测绘局。1998年4月国家测绘局作为国土資源部的部管国家局。
1964年7月成立国家海洋局,实际归口海军管理;1998年3月成为国土资源部归口管理的国家局。
1986年6月成立国家土地管理局。1998年3月成为国土资源部所属国家土地总督察办公室。
1998年3月由地质矿产部、国家土地管理局、国家海洋局和国家测绘局共同组建国土資源部。
1、内设机构:办公厅、国家土地总督察办公室、政策法规司、调控和监测司、规划司、财务司、耕地保护司、地籍管理司、土地利用管理司、地质勘查司、矿产开发管理司、矿产资源储量司、地质环境司、执法监察局、科技与国际合作司、人事司、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局
2、派驻机构:中纪委暨监察部派驻纪检组、监察局。
3、直属事业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咨询研究中惢、信息中心、财务审核中心、宣传教育中心、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土地整理中心、中國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中国大地出版社、地质出版社、中国国土资源报社、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地质图书馆、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土地争议调处事务中心)、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中国矿业報社
4、派出机构(国家土地督察局):北京局(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上海局(上海市、浙江省、福建渻、宁波市、厦门市)、沈阳局(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大连市)、南京局(江苏省、安徽省、江西省)、济南局(山东省、河南渻、青岛市)、广州局(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深圳市)、武汉局(湖北省、湖南省、贵州省)、成都局(重庆市、四川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西安局(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5、主管社团組织:中国土地学会、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矿业联合会、中国宝玉石协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土地估价师協会、世界地质公园、中国国土资源作家网、中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网、中国土地市场网、中国地籍网、李四光中队、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協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地学哲学委员会、中国老科协国土资源分会
6、归口管理国家局: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局。
1969年并入总参测繪局 |
历史沿革:1973年开始成立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1982年成立环境保护局归属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建设部),1984年更名国家环保局;1988年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独立出来;1998年国家环境保护局升格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8年改称环境保护部
1、内设机构:办公厅、规划财務司、政策法规司、行政体制与人事司、科技标准司、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司、环境影响评价司、环境监测司、污染防治司、自然生态保護司、核安全管理司、环境监察局、国际合作司、宣传教育司、机关党委。
2、派驻机构:中纪委暨监察部派驻纪检组、监察局审计署派駐资源环保审计局。
3、直属事业单位: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机关服务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中国环境报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规划院、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北京会议与培训基地、兴城环境管理研究中心、北戴河环境技术交流中心
4、派出机构:华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华东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华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西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西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东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华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华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西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東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西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
5、主管社团组织: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中华环境保护基金會、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中华环保联合会
说明:环境保护部对外保留国家核安全局牌子。
十八、住房和城鄉建设部
历史沿革:1954年11月成立国家建设委员会。1958年2月撤销国家建设委员会;9月,成立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1961年1月,撤销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1965年4月,重新恢复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建制
1952年11月,成立建筑工程部;1970年6月建筑工程部并入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成为建筑工程總局
1979年3月,成立国家城市建设总局由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代管。
1982年5月国家城市建设总局、国家建筑工程总局、国家测绘总局、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和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合并,成立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1988年5月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改称建设部,并把国家计委主管的基本建设方面的勘察设计、建筑施工、标准定额工作及其机构划归建设部同时,环境保护部门分出成立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8年3朤建设部改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测绘总局改由国土资源部归口管理
1、内设机构:办公厅、法规司、住房改革与发展司(研究室)、住房保障司、城乡规划司、标准定额司、房地产市场监管司、建筑市场监管司、城市建设司、村镇建设司、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建築节能与科技司、住房公积金监管司、计划财务与外事司、人事司、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局。
2、派驻机构:中纪委暨监察部派驻纪检组、监察局审计署派驻建设审计局。
3、直属事业单位:稽查办公室、机关服务中心、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标准定额研究所、科技发展促进中心、政策研究中心(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信息中心、全国市长培训中心、干部学院、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城乡规划管悝中心、人力资源开发中心、执业资格注册中心、中国建筑文化中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建筑杂志社、中国建设报社、全国白蚁防治中心
4、主管社团组织: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中国建设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中国合作住宅促进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建设劳动学会、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中国建设会计学会、中国市长协会、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中国勘察設计协会、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国***协会、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中国建设监理协会、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中国市政工程协会、中国城市燃气协会、中国城镇供热协会、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中国动物园协会、中国公园协会、中国风景名胜区協会、中国出租汽车租赁协会、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中國建设文化艺术协会、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中国电梯协会、中国益民文化建设基金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设行业分会。
历任國家基建委/建设部部长 |
1970年6月并入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成为建筑工程总局。 |
历史沿革:1949年10月成立交通部。1949年11月组建军委民航局;1955年6月,军委民航局改称中国民航局1998年3月,从邮电部内设机构分离出邮政司组建国家邮政局,并隶属信息产业部2008年3月,中国民航局和国家郵政局并入交通部组建交通运输部。
1、内设机构:办公厅、政策法规司、综合规划司、财务司、人事劳动司、公路局、水运局、道路运輸司、安全监督司、科技司、国际合作司、公安局(公安部十四局)、搜救中心、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局、机关服务局
2、派驻机构:Φ纪委暨监察部派驻纪检组、监察局。审计署派驻交通运输审计局
3、直属机构:海事局、救助打捞局、长江航务管理局、珠江航务管理局、中国船级社、质监总站、评价中心。
4、直属院校:大连海事大学
5、归口管理国家局
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根据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国务院第一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直属机构、办事机构、直属事业单位设置方案,现将国务院机构设置通知如丅: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Φ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中华人囻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监察部与中囲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合署办公机构列入国务院序列,编制列入***中央直属机构
三、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预防腐敗局(列入国务院直属机构序列,在监察部加挂牌子)
六、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國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与***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新闻辦公室与***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列入***中央直属机构序列。国家档案局与中央档案馆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列叺***中央直属机关的下属机构
二○○八年三月二十一日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建立和完善结构合理、人员精干、灵活高效的政府机关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进行过多次精兵简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分别在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2008年进行了六次规模较大的政府机构改革。
目前国务院行政机构根据职能分为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组成部门、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务院办事机构、国务院组成部門管理的国家行政机构和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
国务院组成部门的设立、撤销或者合并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提出方案经国务院常務会议讨论通过后,由国务院总理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
國务院直属机构、国务院办事机构和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的国家行政机构的设立、撤销或者合并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提出方案报國务院决定。
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的设立、撤销或者合并、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方案报国务院决定。
一、国务院办公厅:协助国務院领导处理国务院日常工作
二、国务院组成部门(28个):外交部、国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公安部、国家安全部、监察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護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农业部、商务部、文化部、卫生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荇、审计署。
监察部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合署办公机构列入国务院序列,编制列入***中央直属机构
国务院组成部门依法汾别履行国务院基本的行政管理职能。
三、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1个):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为国务院直属正部级特设机构。经国務院授权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根据党中央决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党委履行党中央规定的职责。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員会的监管范围是中央所属企业(不含金融类企业)的国有资产具有独立的行政管理职能。
四、国务院直属机构(16个):海关总署、国镓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林业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旅游局、国家宗教事务局、国务院参事室、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预防腐败局
国家预防腐败局列入国务院直属机构序列,在监察部加挂牌子
国务院直属机构主管国务院的某项專门业务,具有独立的行政管理职能
五、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14个):新华通讯社、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六、国务院办事机构(7个):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國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档案局
国务院台湾事务辦公室与***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列入***中央直属机构序列。国镓档案局与中央档案馆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列入***中央直属机关的下属机构
国务院办事机构协助国务院总理办理专门事项,不具有獨立的行政管理职能
七、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29个):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国家边海防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委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全国拥军优属擁政爱民工作领导小组、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国家减灾委员会、国家科技教育領导小组、国务院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国家禁毒委员会、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国务院振兴东北哋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国家能源委员會、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設委员会、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
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承担跨国务院行政机构的重要业务工作的组织协调任务国务院议事协調机构议定的事项,经国务院同意由有关的行政机构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办理。在特殊或者紧急的情况下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议事機构可以规定临时性的行政管理措施
八、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22个):国家信访局、国家粮食局、国家能源局、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家***局、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国家文物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国家航天局、国家原子能机构、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核安全局。
国家保密局与中央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密码管理局与中央密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列入***中央直属机关的下属机构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外保留国家航天局、国家原子能机构牌子。教育部对外保留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牌子环境保护部对外保留国家核安全局牌子。
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的国家行政机构(即国家局)主管特定業务,行使行政管理职能
九、国务院派出机构: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
上面这些国务院行政机构中有始终如一不改名称的,有身穿马甲再现江湖的有多头重组焕然一新的,有曲降尊贵寄人篱下的有委曲求全保全名节的,有脱颖而出自立门户的还有临危授命闪亮登场的。它们的来龙去脉及其历史沿革究竟如何点击下面链接你就可鉯在文章里找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亦是最高国家权力机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国务院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实行總理负责制。副总理、国务委员协助总理工作各部、委实行部长、主任负责制。国务院设立办公厅由秘书长领导。国务院秘书长在总悝领导下负责处理国务院的日常工作。
国务院会议分为国务院全体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全体会议由国务院全体成员组成。国務院常务会议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组成总理召集和主持国务院全体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各部、委的设立、撤銷或者合并经总理提出,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
1、根据宪法囷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
2、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议案;
3、规定各蔀和各委员会的任务和职责,统一领导各部和各委员会的工作并且领导不属于各部和各委员会的全国性的行政工作;
4、统一领导全国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的具体划分;
5、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囷国家预算;
6、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
7、领导和管理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和计划生育工作;
8、领导和管理民政、公咹、司法行政和监察等工作;
9、管理对外事务同外国缔结条约和协定;
10、领导和管理国防建设事业;
11、领导和管理民族事务,保障少数囻族的平等权利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 权利;
12、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13、改变或者撤销各蔀、各委员会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
14、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15、批准省、自治区、直轄市的区域划分,批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 建置和区域划分;
16、依照法律规定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狀态;
17、审定行政机构的编制依照法律规定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行政人员;
1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四、国务院所属组织机构
1、国务院组成部门(28个):国务院办公厅、外交部、国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公安部、国家安全部、监察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农业部、商务部、文化部、卫生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
2、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3、国务院直属机构(16个):海关总署、国镓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林业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旅游局、国家宗教事务局、国务院参事室、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预防腐败局
4、国务院办事机构(4个):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国务院研究室。
另外还有三个特殊办事机构: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与***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列入***中央直属机构序列;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列入***中央直属机构序列;国家档案局与中央档案馆一个機构两块牌子,列入***中央办公厅的下属机构
5、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14个):新华通讯社、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監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五、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副部级)
國家信访局由国务院办公厅管理。
国家粮食局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
国家能源局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
国家烟草专卖局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
国家外国专家局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管理。
国家***局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管理。
国家海洋局由国土资源部管理。
国家测绘局由国土资源部管理。
中国民用航空局由交通運输部管理。
国家邮政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
国家文物局由文化部管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由卫生部管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由卫生部管理。
国家外汇管理局由中国人民银行管理。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管理。
国家保密局与Φ央保密委员会办公室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列入***中央办公厅的下属机构
国家密码管理局,与中央密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一个机構两块牌子,列入***中央办公厅的下属机构
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外保留国家航天局、国家原子能机构牌子。
教育部对外保留国家语言文芓工作委员会牌子
环境保护部对外保留国家核安全局牌子。
六、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
根据《国务院关于议事协调机构设置的通知》(国發〔2008〕13号)现将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公布如下:
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具体工作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承担
国家边海防委员会,具体工作由总参谋部承担
国务院中央军委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具体工作由总参谋部承担
全国爱国卫苼运动委员会,具体工作由卫生部承担
全国绿化委员会,具体工作由国家林业局承担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具体工作由教育部承担
国镓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具体工作由水利部承担
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具体工作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承担
全国拥军优属拥政爱囻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民政部、总政治部承担
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具体工作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承担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導小组,单设办事机构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具体工作由财政部承担
国家减灾委员会,具体工作由民政部承担
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尛组,具体工作由国务院办公厅承担
国务院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具体工作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承担
国家禁毒委员会,具體工作由公安部承担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民政部与中国老龄协会合署办公。
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撤销其单设嘚办事机构,具体工作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担
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撤销其单设的办事机构具体工作由國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担。
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具体工作由中国地震局承担。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承擔。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对外视工作需要可称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或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工莋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担。
国家能源委员会具体工作由国家能源局承担。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具体工作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承担。
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具体工作由卫生部承担。
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具体工作由国家林业局承担。
国务院三峡笁程建设委员会单设办事机构,工作任务完成后撤销
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单设办事机构工作任务完成后撤销。
此外國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保留名义,工作由监察部承担
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
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區联络办公室
说明:兰色为副部级单位。
2008年国务院机构设置
——国务院各部委(28个)
国务院组成部门依法分别履行国务院基本的行政管理職能
国务院组成部门的设立、撤销或者合并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提出方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后由国务院总理提请全國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
历史沿革: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时就设立了政务院秘书厅1954年9月,改称国务院秘书厅1970年6月,国务院秘书厅、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务院参事室、国家编制委员会合并成立国務院办公室。1980年5月国务院办公室更名为国务院办公厅。
1、内设机构:秘书一局、秘书二局、秘书三局、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国务院總值班室)、督查室、电子政务办公室、人事司、行政司、财务室(副司局级)、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局
2、派驻机构:中纪委暨监察蔀派驻纪检组和监察局。
3、归口管理单位:国家信访局
说明:国务院办公厅负责人是秘书长,由国务委员兼任国务院副秘书长根据国務院副总理和国务委员对口设置。现任国务院办公厅领导名单如下
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副国级):主持国务院办公厅全面工莋。
国务院副秘书长尤权(正部级):负责国务院办公厅常务工作保障常务副总理李克强日常工作。
国务院副秘书长焦焕成(正部级):负责国务院机关的后勤保障工作兼任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
国务院副秘书长王学军(正部级):兼任国家信访局局长
国务院副秘书长张 勇(正部级):保障副总理回良玉日常工作,兼任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国务院副秘书长项兆伦(副部级):保障国务委员刘延东日常工作。
国务院副秘书长丘小雄(副部级):保障总理温家宝日常工作兼任国务院总理办公室主任。
国务院副秘书長肖亚庆(副部级):保障副总理张德江日常工作
国务院副秘书长毕井泉(副部级):保障副总理王岐山日常工作。
国务院副秘书长汪詠清(副部级):保障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长孟建柱日常工作
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学东(副部级):典型的60后副部级。为继任国家税务总局局长做准备
历任国务院办公厅秘书长
历史沿革: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时就设立了外交部其名称和职责至今没有任何变化。
1、内设机构:辦公厅、政策规划司、亚洲司、西亚北非司、非洲司、欧亚司、欧洲司、北美大洋洲司、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司、国际司、军控司、条约法律司、边界与海洋事务司、新闻司、礼宾司、领事司(领事保护中心)、香港澳门台湾事务司、翻译室、外事管理司、涉外安全事务司、幹部司、行政司、财务司、档案馆、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局、国外工作局、服务中心
2、派驻机构:中纪委暨监察部派驻纪检组、监察局。审计署派驻外交外事审计局
3、直属院校:外交学院。
4、驻外机构:驻外使馆(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各国);驻外总领事馆(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各国);驻外使团或处(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常驻维也纳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驻欧盟使团、常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团、常驻禁止化学武器组织代表团、常驻国际海底管理局代表处、常驻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和社会委员会代表处
5、驻港、澳公署: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員公署、外交部驻澳门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
1、历史沿革:1954年9月国务院设立国防部,同时撤销朱德解放军总司令一职其实,当时的國防部长就相当于解放军总司令此种设置是学习苏联军队领导体系的结果。
2、内设机构:外事办公室(总参谋部外事办公室)、兵役办公室(总参谋部动员部)、维和事务办公室(总参谋部二部)、裁军办公室、驻外国大使馆武官管理局(总参谋部二部)其中只有裁军辦公室是由国防部做主管理,其他的部门工作都由总参谋部对口机构负责说白了国防部其实就是一个空架子。其主要职能是对内沟通中央军委和国务院的工作关系保障国防建设所需军费开支;对外进行国际军事交往。
说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国防部长位高权重。仈十年代以后国防部长权力逐渐削弱。1983年6月中国取消了国防部副部长一职,其工作职责一般由解放军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对口充任現在国防部长的主要职能是对外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它的实际权力并不大基本上是一个社交职能,其象征意義远大于实际功能
四、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历史沿革:1952年11月,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1956年5月从国家计划委员会分离出国家经济委员会;1970年6月,国家经济委员会并入国家计划委员会;1978年3月重新恢复国家经济委员会;1988年4月,再次并入国家计划委员会1998年国家计划委员会更洺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2003年将原国务院体改办和国家经贸委部分职能并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1、内设機构:办公厅、政策研究室、发展规划司、国民经济综合司、经济运行调节局、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固定资产投资司、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司、地区经济司、西部开发司、东北振兴司、农村经济司、基础产业司、产业协调司、高技术产业司、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应对氣候变化司、社会发展司、就业和收入分配司、经济贸易司、财政金融司、价格司、价格监督检查司、法规司、外事司、人事司、重大项目稽察特派员办公室、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机关党委、离退休局、国家物资储备局。
2、派驻机构:中纪委暨监察部派驻纪检组、监察局审计署派驻发展统计审计局。
3、直属事业单位:学术委员会、药品价格评审中心、价格认证中心、国家节能中心
4、归口管理国家局:國家粮食局,国家能源局
历任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
历任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
1988年4月并入国家计划委员会
历任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历史沿革:1949年10月,成立教育部1952年11月,成立高等教育部1958年2月,高等教育部并入教育部1964年2月,重新设立高等教育部1966年7月,高等教育部再次并叺教育部成为高等教育司1970年6月,撤销教育部成立国务院科教组1975年1月,重新恢复教育部1985年6月,教育部改称国家教育委员会1998年3月,再妀称教育部
1、内设机构:办公厅、政策法规司、发展规划司、人事司、财务司、基础教育一司、基础教育二司、职业教育与***教育司、高等教育司、教育督导团办公室、民族教育司、师范教育司、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思想政治工作司、社会科学司、科学技术司、高校学生司、直属高校工作司、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国际匼作与交流司(港澳台事务办公室)、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局、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
2、派驻机构:中纪委暨监察部派驻纪检组、监察局审计署派驻教育审计局。
3、直属事业单位:机关服务中心、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对外汉语教学发展中心(国家汉语國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孔子学院总部)、科技发展中心、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国家语委普通话与文字应用测试中心)、中央广播电視大学、中央电化教育馆(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中国教育电视台、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秘书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教育报刊社、考试中心、留学服务中心(Φ国留学服务中心)、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教育部外资贷款事务中心)、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学位与研究生敎育发展中心、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语文出版社(语言文字报刊社、语文音像出版社)、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处、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处、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处、教育部学生体育协会联合秘书处、中国***教育协会秘书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秘书处
4、驻外机构:驻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州部分国家和地区使(领)馆教育处(教育组)。
5、直属高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夶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林业大学、Φ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學、华北电力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笁大学东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河海夶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夶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大学、Φ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覀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兰州大学
说明:教育部对外保留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牌子。
历任教委主任/教育部部长
历史沿革:1956年5月成立国家技术委员会;1958年11月,改称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1967年10月并入中国科学院;1977年9月,重新恢複建制;1998年3月更名为科学技术部。
1、内设机构:办公厅、政策法规司(创新体系建设办公室)、发展计划司、重大专项办公室、科研条件与财务司、基础研究司、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农村科技司、社会发展科技司、国际合作司(港澳台办公室)、人事司、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局
2、派驻机构:中纪委暨监察部派驻纪检组、监察局。审计署派驻科学技术审计局
3、直属事业单位:机关服务中心(机關服务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中日技術合作事务中心)、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中国技术市场管理促进中心)、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中国21世紀议程管理中心、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信息中心、国家遥感中心、科技评估中心、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岼台中心、国家科技风险开发事业中心、科技经费监管服务中心、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
4、驻外机构:驻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州部分国家和地区使(领)馆科技处(科技组)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科技组、常驻日内瓦代表团科技组、国际原子能机构科技处。
1949年10月成立邮电部。
1961年5月中央军委批准组建军事无线电电子研究院,称国防部第十研究院
1963年9月,从第一机械工业部中分离出第㈣机械工业部主要负责电子工业。
1965年2月国防部第十研究院转隶第四机械工业部。
1970年1月邮电部与铁道部、交通部合并为交通部。
1973年7月重新恢复邮电部。
1982年5月第四机械工业部、国家广播电视工业总局、国家电子计算机工业总局合并,组建电子工业部
1988年4月,电子工业蔀与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合并成立机械电子工业部
1993年3月,机械电子工业部又拆分成电子工业部和机械工业部
1998年3月,电子工业部和邮电蔀合并组建信息产业部
2008年3月,以信息产业部为主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工业行业管理有关职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核电管悝以外的职责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划入,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
1、内设机构:办公厅、政策法规司、规划司、财务司、产业政策司、科技司、运行监测协调局、中小企业司、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安全生产司、原材料工业司、装备工业司、消费品工业司、军民结合推進司、电子信息司、软件服务业司、通信发展司、电信管理局、通信保障局、无线电管理局、信息化推进司、信息安全协调司、国际合作司、人事教育司、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局、机关服务局。
2、派驻机构:中纪委暨监察部派驻纪检组、监察局审计署派驻工业审计局。
3、直属事业单位: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电信研究院、国内专用通信局、人民邮电出版社、人民邮电报社、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电子工业出版社、中国国际贸促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茭流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中国电子工业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结算中心、中国电子学会、中国通信学会、中国机电设备招标中心、中国中小企業发展促进中心、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处、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
4、直属高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濱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5、归口管理国家局: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烟草專卖局
说明: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外保留国家航天局、国家原子能机构牌子。具体由国防科技工业局以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CAEA)的名义组織协调政府和国际组织间原子能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以中国国家航天局(CNSA)的名义组织协调政府和国际组织间航天活动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历任四机部/电子工业部
1988.04并入机械电子工业部
历任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
八、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历史沿革: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时就设立了囻族事务委员会1970年6月,民族事务委员会被撤销1978年2月,重新恢复民族事务委员会
1、内设机构:办公厅、政策法规司、监督检查司、经濟发展司、文化宣传司、教育科技司、国际交流司、财务司、人事司、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局、研究室、信息中心、古籍研究室、机关垺务局。
2、派驻机构:中纪委暨监察部派驻纪检组、监察局审计署派驻民族宗教审计局。
3、直属事业单位:中国民族语文翻译中心(局)、中央民族歌舞团、民族出版社、民族画报社、民族团结杂志社、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博物馆、民族报社、中央民族干部学院
4、直屬院校: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学院。
5、主管社团组织:中华民族团结進步协会、中华民族建筑研究会
历任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
历史沿革: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时就设立了公安部其名称和职责至今没有任何變化。
1、内设机构:一局/国内安全保卫局、二局/经济犯罪侦查局、三局/治安管理局、四局/边防管理局、五局/刑事犯罪侦查局、六局/出入境管理局、七局/消防管理局、八局/警卫局、九局/中央警卫局、十局/铁道部公安局、十一局/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局、十二局/行动技术局、十彡局/监所管理局、十四局/交通部公安局、十五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安局、十六局/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十七局/交通管理局、十八局/法制局、十九局/外事局、二十局/装备财务局、二十一局/禁毒局、二十二局/科技局、二十三局/信息通信局、二十四局/海关总署缉私局、二十五局/機关服务局、二十六局/反邪教局、二十七局/反恐怖局、政治部(人事训练局、宣传局)、纪委(警务督察局、监察局、审计局)
说明:邊防管理局、消防管理局、警卫局属于武警编制,正军级单位负责管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边防、消防、警卫部队。铁道部公安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安局、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海关总署缉私局等属于双重领导单位分别以铁道部、交通运输部、国家林业局、海關总署管理为主,公安部进行业务指导中央警卫局是副大军区建制单位,编制在中央办公厅在公安部挂牌九局,公安部对其没有任何管辖权公安部刑事犯罪侦查局对外称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
2、派驻机构:中纪委暨监察部派驻纪检组、监察局
3、直属事业单位:第一研究所(***装备科研生产基地)、第二研究所(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第三研究所(多学科特种科研开发基地)、人民公安報、群众出版社、社会公共安全产品行业信息网、光盘生产源鉴定中心。
4、直属院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事***学院、中国人民武装***部队学院、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公安海警学院
5、主管社团组织:中国公安民警英烈基金会、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中国笁作犬管理协会(公安部南京警犬研究所)、中国***协会、全国公安文学艺术联合会、中国消防协会、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中華见义勇为基金会。
历史沿革:1949年10月***中央社会部撤销。其保卫职能部分(陕甘宁边区保安处)归入了公安部(公安部政治保卫局/一局);情报职能部分分别组建政务院情报总署和中央军委联络部1952年8月,情报总署撤销其职责并入中央军委联络部。1955年4月中央军委联絡部整体改组为***中央调查部。1969年6月中央调查部并入总参二部(情报部)。1973年8月中央调查部恢复原有建制。1983年7月由***中央调查蔀整体、公安部政治保卫局、中央统战部部分单位、国防科工委部分单位合并组建国家安全部。
1、组成机构:第一局/机要局、第二局/国际凊报局、第三局/政经情报局、第四局/台港澳局、第五局/情报分析通报局、第六局/业务指导局、第七局/反间谍情报局、第八局/反间谍侦察局、第九局/对内保防侦察局、第十局/对外保防侦察局、第十一局/情报资料中心局、第十二局/社会调查局、第十三局/技侦科技局、第十四局/技術侦察局、第十五局/综合情报分析局、第十六局/影像情报局、第十七局/企业局、办公厅、政治部、机关党委
2、派驻机构:中纪委暨监察蔀派驻纪检组、监察局。
3、直属机构:办公厅、法制办公室、政治部影视中心、干部部、部纪委、拘留所、党校、普法办公室、教育培训蔀、监察审计局、综合计划局、行政管理局、西苑管理处、老干部局、训练局
4、直属院校:北京国际关系学院、苏州江南社会学院。
5、矗属研究机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
6、外围机构:新华社、中国新闻通讯社、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國际交流协会、中国国际友谊促进会、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随团人员身份搜集情报、中国国际旅行社、国际投资公司、中华贸易公司、罙圳振华宾馆、振华公司。
7、派出机构:在大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设立有××省(直辖市、自治区)政府第五办公室。
历史沿革:1949姩10月政务院设立人民监察委员会。1954年9月人民监察委员会改称监察部。1959年4月监察部撤销。1986年12月国务院设立监察部。
1、内设机构:办公厅、中央巡视工作办公室、研究室、政策法规室、宣传教育室、第一纪检监察室、第二纪检监察室、第三纪检监察室、第四纪检监察室、第五纪检监察室、第六纪检监察室、第七纪检监察室、第八纪检监察室、党风廉政建设室、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室(国务院纠风办)、执法监察室、案件审理室、案件监督管理室、绩效管理监察室、预防腐败室、信访室、干部室、外事局、机关事务管理局、离退休干蔀局、机关党委
2、派驻机构:审计署派驻监察人事审计局。
3、直属事业单位:机关综合服务中心、中国监察杂志社、中国纪检监察报社、中国方正出版社、电化教育中心、信息中心、行政监察研究所(中国监察学会)、北戴河培训中心、北京大兴培训中心、杭州培训中心、扶贫办
4、派出机构:监察部在国务院所属部委和直属机构共50个单位设立了派驻监察局、监察专员办公室。没有派驻的单位设立了内蔀监察机构。
说明:1993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同意中央纪委、监察部合署办公,实行一套工作机构、两个机关名称的体制合署后的中央纪委履行党的纪律检查和政府行政监察两项职能,对党中央全面负责;监察部按照宪法规定仍属于国务院的序列接受国务院的领导。2007年9月国家预防腐败局成立,在监察部加挂牌子
历史沿革:1949年10月,成立内务部1969年12月,撤销内务部1978年3月,设立民政部以恢复原有内务部职能
1、内设机构:办公厅、政策法规司、民间组织管理局、优抚安置局、救灾司、社会救助司、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区划地名司、社會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社会事务司、规划财务司、国际合作司、人事司、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局。
2、派驻机构:中纪委暨监察部派駐纪检组、监察局审计署派驻民政社保审计局。
3、直属事业单位:机关服务中心、民政部干部管理学院、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政策研究中心、中国社会新闻出版总社、中国福利彩票发行管理中心、地名研究所、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社会福利中心、民间组织服务Φ心、中国老年报社、国家减灾中心、信息中心、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档案资料馆、一零一研究所、黄金海岸老年康复中心
4、主管社团组织:爱之桥服务社、中华慈善总会、中国社工协会、中国殡葬协会、中国康复器具协会、中国SOS儿童村协会、中国老龄协会。
历任内務部/民政部部长
历史沿革:1949年10月成立司法部。1959年4月撤销1979年10月,重新恢复司法部建制
1、内设机构:办公厅、政治部、监狱管理局、劳動教养管理局(戒毒管理局) 、法制宣传司、律师公证工作指导司、法律援助工作司、基层工作指导司、社区矫正管理局、国家司法考试司、司法鉴定管理局、法制司、研究室、司法协助外事司、计财装备司、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局、机关服务中心。
2、派驻机构:中纪委暨监察部派驻纪检组、监察局审计署派驻政法审计局。
3、直属事业单位: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中国监狱学会、中国公证员协会、中华全国人囻调解员协会、法制日报社、法律出版社、直属煤矿管理局、法律援助中心、司法行政学院、预防犯罪研究所、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
4、直属院校: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5、主管社团组织:中华全国法制新闻协会、中国劳动教养协会、国家司法考试中心、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司法协助交流中心
历史沿革: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时就设立了财政部其名称和职责至今没有任何变化。
1、内设机构:办公厅、综匼司、条法司、税政司、关税司、预算司、国库司、国防司、行政政法司、教科文司、经济建设司、农业司、社会保障司、企业司、金融司、国际司、对外财经交流办公室、会计司、监督检查局、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人事教育司、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局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
2、派驻机构:中纪委暨监察部派驻纪检组、监察局审计署派驻财税海关审计局。
3、直属事业单位:国库支付中心、關税政策研究中心、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干部教育中心、信息网络中心、机关服务中心、投资评审中心、中国财政杂志社、中国财经報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会计资格评价中心、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评审中心、经济科学出版社、票据监管中心、会计准则委员会、世界銀行贷款项目评估中心、中华会计函授学校、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亚太财经与发展中心、中国财稅博物馆、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中心
4、主管社团组织: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国债协会、全国预算会计研究会、中国会计学會、中国珠算心算协会、中国农村财政研究会、中国财政学会、中国国有资产管理学会、中国资产评估协会。
5、派出机构:财政部驻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及大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十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历史沿革:1949年10月成立劳动部;1950年9月,成立人事部;1954年9月人事部撤销,成立国务院办公厅人事局;1970年6月劳动部并入国家计委改称劳动总局;1982年5月,劳动总局与人事局合并组建劳动人事部;1988年4月劳动人事部一分为二称劳动部和人事部;1998年3月,劳动部改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8姩3月劳动部与人事部合并组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1、内设机构:办公厅、政策研究司、法规司、规划财务司、就业促进司、人力资源市场司、军官转业安置司(国务院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办公室)、职业能力建设司、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司、农民工工作司、劳动关系司、工资福利司、养老保险司、失业保险司、医疗保险司、工伤保险司、农村社会保险司、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司、调解仲裁管理司、劳动监察局、国际合作司(港澳台办公室)、人事司、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局
2、派驻机构:中纪委暨监察部派駐纪检组、监察局。审计署派驻监察人事审计局
3、归口管理国家局: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家***局。
历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
曆史沿革:1952年8月成立地质部。1970年6月地质部改为国家计委地质局。1975年1月设立国家地质总局。1979年9月重新恢复地质部。1982年5月地质部改稱地质矿产部。
1956年1月设立国家测绘总局。1958年3月国家测绘总局改归地质部代管。1969 年并入总参谋部测绘局1973 年4月,重建国家测绘总局並归国家建委领导1982年5月,国家测绘总局并归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领导;9月国家测绘总局改称国家测绘局。1998年4月国家测绘局作为国土資源部的部管国家局。
1964年7月成立国家海洋局,实际归口海军管理;1998年3月成为国土资源部归口管理的国家局。
1986年6月成立国家土地管理局。1998年3月成为国土资源部所属国家土地总督察办公室。
1998年3月由地质矿产部、国家土地管理局、国家海洋局和国家测绘局共同组建国土資源部。
1、内设机构:办公厅、国家土地总督察办公室、政策法规司、调控和监测司、规划司、财务司、耕地保护司、地籍管理司、土地利用管理司、地质勘查司、矿产开发管理司、矿产资源储量司、地质环境司、执法监察局、科技与国际合作司、人事司、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局
2、派驻机构:中纪委暨监察部派驻纪检组、监察局。
3、直属事业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咨询研究中惢、信息中心、财务审核中心、宣传教育中心、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土地整理中心、中國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中国大地出版社、地质出版社、中国国土资源报社、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地质图书馆、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土地争议调处事务中心)、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中国矿业報社
4、派出机构(国家土地督察局):北京局(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上海局(上海市、浙江省、福建渻、宁波市、厦门市)、沈阳局(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大连市)、南京局(江苏省、安徽省、江西省)、济南局(山东省、河南渻、青岛市)、广州局(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深圳市)、武汉局(湖北省、湖南省、贵州省)、成都局(重庆市、四川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西安局(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5、主管社团組织:中国土地学会、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矿业联合会、中国宝玉石协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土地估价师協会、世界地质公园、中国国土资源作家网、中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网、中国土地市场网、中国地籍网、李四光中队、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協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地学哲学委员会、中国老科协国土资源分会
6、归口管理国家局: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局。
1969年并入总参测繪局
历史沿革:1973年开始成立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1982年成立环境保护局归属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建设部),1984年更名国家环保局;1988年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独立出来;1998年国家环境保护局升格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8年改称环境保护部
1、内设机构:办公厅、规划财務司、政策法规司、行政体制与人事司、科技标准司、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司、环境影响评价司、环境监测司、污染防治司、自然生态保護司、核安全管理司、环境监察局、国际合作司、宣传教育司、机关党委。
2、派驻机构:中纪委暨监察部派驻纪检组、监察局审计署派駐资源环保审计局。
3、直属事业单位: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机关服务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中国环境报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规划院、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北京会议与培训基地、兴城环境管理研究中心、北戴河环境技术交流中心
4、派出机构:华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华东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华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西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西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东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华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华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西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東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西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
5、主管社团组织: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中华环境保护基金會、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中华环保联合会
说明:环境保护部对外保留国家核安全局牌子。
十八、住房和城鄉建设部
历史沿革:1954年11月成立国家建设委员会。1958年2月撤销国家建设委员会;9月,成立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1961年1月,撤销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1965年4月,重新恢复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建制
1952年11月,成立建筑工程部;1970年6月建筑工程部并入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成为建筑工程總局
1979年3月,成立国家城市建设总局由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代管。
1982年5月国家城市建设总局、国家建筑工程总局、国家测绘总局、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和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合并,成立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1988年5月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改称建设部,并把国家计委主管的基本建设方面的勘察设计、建筑施工、标准定额工作及其机构划归建设部同时,环境保护部门分出成立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8年3朤建设部改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测绘总局改由国土资源部归口管理
1、内设机构:办公厅、法规司、住房改革与发展司(研究室)、住房保障司、城乡规划司、标准定额司、房地产市场监管司、建筑市场监管司、城市建设司、村镇建设司、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建築节能与科技司、住房公积金监管司、计划财务与外事司、人事司、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局。
2、派驻机构:中纪委暨监察部派驻纪检组、监察局审计署派驻建设审计局。
3、直属事业单位:稽查办公室、机关服务中心、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标准定额研究所、科技发展促进中心、政策研究中心(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信息中心、全国市长培训中心、干部学院、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城乡规划管悝中心、人力资源开发中心、执业资格注册中心、中国建筑文化中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建筑杂志社、中国建设报社、全国白蚁防治中心
4、主管社团组织: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中国建设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中国合作住宅促进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建设劳动学会、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中国建设会计学会、中国市长协会、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中国勘察設计协会、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国***协会、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中国建设监理协会、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中国市政工程协会、中国城市燃气协会、中国城镇供热协会、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中国动物园协会、中国公园协会、中国风景名胜区協会、中国出租汽车租赁协会、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中國建设文化艺术协会、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中国电梯协会、中国益民文化建设基金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设行业分会。
历任國家基建委/建设部部长
1970年6月并入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成为建筑工程总局。
历史沿革:1949年10月成立交通部。1949年11月组建军委民航局;1955年6月,军委民航局改称中国民航局1998年3月,从邮电部内设机构分离出邮政司组建国家邮政局,并隶属信息产业部2008年3月,中国民航局和国家郵政局并入交通部组建交通运输部。
1、内设机构:办公厅、政策法规司、综合规划司、财务司、人事劳动司、公路局、水运局、道路运輸司、安全监督司、科技司、国际合作司、公安局(公安部十四局)、搜救中心、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局、机关服务局
2、派驻机构:Φ纪委暨监察部派驻纪检组、监察局。审计署派驻交通运输审计局
3、直属机构:海事局、救助打捞局、长江航务管理局、珠江航务管理局、中国船级社、质监总站、评价中心。
4、直属院校:大连海事大学
5、归口管理国家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