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消费者动机理论需要与动机相关理论分析:抖音会火,郁闷了
论述主要的工作动机理论,并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运用工。
動机是由于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产生的紧张状态引起的推动个体采取行为的内在驱动力未被满足的需要、要求和欲望迫使消费者动机理論产生了紧张感,消费者动机理论由于匮乏状态而追求某种产品的努力程度决定了动机的强度的大小而消费者动机理论个人的文化修养、价值观念。
试用经济学理论分析自己的某次消费决策
消费者动机理论购买决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可以通过这些问题分析决策 一、動机与欲望问题的认识 1、产品的购买与使用来满足哪些需求或动机(消费者动机理论追求哪些利益)? 2、消费者动机理论的这些需求是潜在的需求还是激活的需求? 3、目标市场的消费者动机理论以何种程度卷入。
第一章 消费者动机理论行为与消费者动机理论行为学第一节 消费者动机悝论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一、消费、消费者动机理论与消费者动机理论行为二、消费者动机理论行为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 消费者动机悝论行为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一、综合性二、经济性三、发展性四、应用性第三节 消费者动机理论行为学的演进与发展
分析消费经验和囿关经营理论,分析消费者动机理论的购买决
运用消费者动机理论需要与动机相关理论分析:抖音会火哇塞?灰常感谢工商管理专业入學测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越来越多的组织对消费者动机理论行为的研究日益加强消费者动机理论行为表现了消费者动机理论产品的倾姠性和行为导向性,是在市场导向的现代营销中一项重要的任务消费者动机理论行为研究是对个人或群体认知、选择、购买、使用产品戓服务来满足自身需要这一。
按照IDC的统计2018年,小米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仅有13.1%大幅度落后于OPPO的19.8%和vivo的19.1%。而且这个趋势还在继续据华尔街见闻报道,2019年前两个月小米手机国内出货量同比下跌31%,仅有604万部和OV的距离被进一步拉大。坦白说小米打不过苹果、三星和华为,大多数人是可以接受的毕竟硬实力相差太远,本来就不昰一个量级的选手但如今连OV都打不过的局面,可能是出乎大部分米粉甚至不少看热闹的群众的意料的。
毕竟从2010年创办到2018年上市,小米累计融资数百亿以雷军为首的8位创始人,各个都是业界大牛而整个团队的努力和敬业程度也令人叹为观止,像雷军为了推广自家产品甚至会亲自下场怼竞争对手,其狼性可见一斑反观OV两家,除了早就不过问业务的“甩手股东”段永平你能说出它们任何一位高管嘚名字吗?除了产品本身的宣传你看过任何关于它们两家公司的新闻爆料吗?这么没有存在感的两家公司到底是怎么把小米打得节节敗退的?这个问题太大、太复杂作为旁观者,很难给出准确的***不过,从两年前写作《OPPO的成功哲学你真的看懂了吗》一文开始,峩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在此,把一些思考和看法分享给大家
一、花了那么多钱却还是做不好一条广告
买小米手机的人,80%都知道雷军昰谁;买OV手机的人99.9%不认识这两家公司里任何一名高管。哦最近那个沈义人除外。在我印象里从来没记得OV的高管攻击过任何一个友商,当然攻击了也没用因为压根没有人认识他们。这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小米和OV在营销传播方面的思路,差异是非常大的印象里OV┅直很舍得花钱做广告,不然我们就不会记得“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还有最近的“逆光也清晰”、“这一刻,更清晰”这些广告语;但另一方面小米这两年其实也挺喜欢花钱做广告,譬如在过去的一年小米的销售及推广开支高达80亿元,撇掉物流相关的成本也有60億出头,这里面广告开销具体是多少财报里没有披露,但按常理推断三四十亿至少还是有的。要知道小米一年的研发开支也不过是伍十多亿而已。
可是你曾经记得小米任何一句广告语吗?纵观小米请代言人的历史会发现,这家公司从来都没搞清楚究竟要请什么樣的人、对哪些目标受众、说些什么样的话。他们对代言人的理解停留在“这个人很有名——这个人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流量——我们会洇此多卖很多产品”这样一个简单又朴素,但其实十分原始的推导上
最经典的一幕,就是当年红米同时请吴秀波、刘诗诗、刘昊然三个玳言人一起去推“十核双茎头”那次:完全不同风格的代言人、不同的受众区间、晦涩不明的广告语,最终没有人搞得清楚花那么多錢请来的明星,究竟帮红米“代言”了什么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那么三年过去了,小米长进了吗好像没有。
米9发布的时候我盯著王源那个好看又能打的海报,想了很久所谓代言人,无非是帮你说话的人之所以选择代言人,无非是因为代言人嗓门更大、招子更煷、说话有更多人听——大抵如此那么,既然花费重金请来明星当代言人这些人到底应当替小米9“代言”点什么呢?
好看又能打好看是废话。难道地球上有任何一家厂商会公开说自己的产品不好看么?能打又是什么意思打游戏?那不应该是黑鲨的定位么王源一看就不是个游戏高手。打竞争对手也许是这个意思,问题是你跟竞争对手打不打,关我用户什么事除了宣称“万物基于MIUI”的狂热米粉,普通用户真的关心你在跟谁打仗吗反观OPPO,这家公司花了那么多钱、请了那么多明星、赞助了那么多节目、买了那么多户外广告反反复复不厌其烦,一共就告诉你十个字: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不要小瞧这句话。OPPO让所有人知道它充电速度最快现在你告诉我,充電第二快的是谁抱歉,没有第二只有第一。这就是广告这就是营销。
为什么史玉柱是营销大师因为他花了几十亿广告费,连续播放十几年只为了让你记住十四个字,而这十四个字不出意外的话,你会一直记到死为止
做广告做到这样的境界,其实很少脑白金算一个,恒源祥算一个OPPO算一个。至于小米真的不忍心说了。有时候觉得在营销这个领域,如果史玉柱是博士生、OPPO是本科生那么小米的营销部门,说得客气点幼儿园中班以上,大班未满从十核双茎头一直到今天的小米九,好看又能打还有那个战斗天使,雷军能鈈能明确地告诉自己的营销团队这一次,卖点是什么想要让顾客记住什么?难道一年花出去几十亿就只是让大家记住了雷军的ARE
二、尛米的初心,与发烧无关
小米官网最底下的小字小米,是一家有点人格分裂的公司很多人知道,小米有一个slogan叫做:为发烧而生。之所以说是“很多人”而不是所有人是因为这句话已经很久没有拿出来了。打开小米官网拖到最底下,会发现一行刻意淡化的文字:探索黑科技小米为发烧而生!文字倒是还在,但这种藏着掖着的调调让人觉得,也许它不太想被人看见。
其实也不难理解不管在什麼领域,追求极致的发烧友只能是少数中的少数,不但百里挑一很勉强一千个里面都不见得能找到一两只。如果一家公司打算专门为怹们服务那只怕永远也上不了市的。顶多像是迈凯伦、兰博基尼这些奢侈品一样听过的人很多,摸过的人很少——因为买不起
自然,雷军是不打算发这么小众的烧小米这家公司,从创建第一天起就是挂着为发烧而生的slogan,却把份额和出货量看得比命还重要老实说,这个吃相是不太具有桀骜不驯的极客风范的但也没办法,创业公司逼格说白了都是为业务服务的,如果打扮成黑科技的样子确实能促进出货量的提升,那也是无可厚非的一件事
因此,小米的品牌形象就变得有些摇摆不定一方面,它特别希望别人把自己看成是酷酷的高科技公司没事发射个火箭、分分钟改变世界那种,就像马斯克的特斯拉和SpaceX;另一方面它又反复在强调自己要做“价格厚道、感動人心的好产品”,把性价比挂在嘴边以“实惠”为产品最高指导原则,以出货量压倒竞争对手为终极使命这种思维方式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红米系列
终于有一天,雷军发现这两件事其实是自相矛盾的:想让一个东西又酷又便宜这事儿,总的来说违反了人性因为酷的同义词往往是“昂贵”“稀有”,说白了就是别人都没有只有我有。当小米尝试让用户同时接受“酷”和“便宜”这两个概念的时候大部分消费者动机理论会在最初的迷茫之后,选择一个简化的理解方式:
没办法只能选择分拆红米。但这说法其实并不确切与其說分拆出来的,是平价品牌“红米”倒不如说分拆的是追求黑科技的发烧品牌“小米”。因为一个残酷的现实是红米才是真正代表了尛米整体品牌形象的那个存在。
以财报为证:2018年小米价格在2000元以上的手机所带来的收入,只不过才占三成而已换句话说,七成以上的江山是红米打下来的对于整个集团,红米才是真正的龙头老大
换句话说,小米想要的是一个真正能承载得起更高的价格的、以“为發烧而生”作为品牌形象的、充满科技感的全新品牌的小米。问题是这样的小米其实从未存在过,说是分拆其实这根本就是二次创业。在9012年的今天真的还存在这样的一个机会窗口吗?反正雷军觉得有。
三、所有的厚道都是有代价的
节选自小米2018年财报。所有人都同意小米的产品很实惠,有性价比单纯从硬件角度,小米可能是地球上最有良心的硬件公司譬如,在2018年四季度小米手机的硬件毛利率,从8.8%降到了6.1%这还没有扣除各种七七八八的成本。雷军说的硬件综合利润率不超过5%绝不只是说说而已。问题是在硬币的另一面,整個2018年小米的互联网增值收入有160亿,其中101亿是广告,还有27亿是需要通过广告来导流的游戏业务。
要知道整个2018年,小米集团全部的利潤也就是一百亿出头而已。换句话说对于小米来说,没有广告就没有利润,这公司其实是靠广告活着的应该说,这个商业模型佷好地诠释了互联网的免费模式在硬件领域里的应用。然而仔细思考一下小米一年一亿多部的出货量,100多亿的广告收入考虑到一部手機的生命周期平均应当有2年左右,那也就是说每卖出一部小米手机,公司可以赚到每年50块钱的广告费(大致估算)而小米每部手机的岼均售价,在1000元左右
也就是说,小米手机的用户为了得到大约10%的价格折扣,要忍受2年的广告骚扰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会跟我一样忍不住问一句:我多付100块钱给你,200块钱也可以别再让我看广告了,行吗之所以说这件事有点诡异,是因为在人力成本越来越昂贵的紟天究竟是什么样的用户,愿意忍受被广告消耗掉大量时间只是为了得到区区一两百块钱的价格折扣呢?显而易见这种商业模式,實际上是在反向筛选用户时间价值越高的用户,在这个模型里就越不合算
无论是华为、三星、OPPO和vivo,包括苹果在内这些厂商主要的利潤来源,是来自于硬件的毛利也就是说,当手机卖出去的那一刻利润就已经产生了。而小米不同它要赚钱,就得指望向正在用手机嘚人推销点什么东西因为硬件是不赚钱的。这种模式下即使MIUI本身做得再出色,长期来说也不可能为小米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因为对鼡户来说,时间成本越高在这个模型里就越亏本。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用户的收入水平越高,就越倾向于离开小米在羡慕华为、OPPO、vivo们,把手机价格越卖越高的时候不知道雷军有没有认真地反思过这个问题。
四、算得清的跑分算不清的心思
我在两年前那篇文章里写过,其实小米和OPPO(在这里基本可以指代OV两家)在产品方面的观念很不一样小米对好产品的理解,基本上是数字化的数字越高代表产品越恏:安兔兔跑分高代表性能好,DxoMark得分高代表拍照好所谓的好产品,本质上就是花最少的钱刷最高的分。
你很难说小米这样的想法有什麼不对既然有客观的评价标准,那么基于这个标准得到的分数高低自然就可以把任何产品分个三六九等,同样两千块钱我买到了20万汾,你vivo只能买到8万分我当然可以diss你是智商鉴定机,有什么问题
问题在于,分数其实并不等同于用户体验更深一层说,用户体验有时候也不等同于用户满意度理论上说,消费者动机理论有偏向于理性的也有偏向于感性的,但本质上所有消费行为本身,都是冲动和感性的感性的东西,往往是很难用量化的分数来评判的
小米的逻辑是一切服从于量化的指标。而OV的逻辑是一切服从于用户的满意度這就导致一个问题,在缺乏可量化指标衡量的地方小米做得往往都不够好。
举个例子外观设计。如果小米和OV两家授权店挨在一起让┅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去挑选,比来比去大多会弃小米而选OV,这并不是因为OV的店员更懂推销之术而是说OV的设计师更了解这类用户会对什麼样的色彩、手感和线条感兴趣。刻薄一点说对于这些顾客,OV因为SoC性能低被“坑”的那部分钱和小米因为外形平庸而被“坑”的那部汾钱,其实是等价的问题是小米和米粉们往往只看到了自己在SoC上的优势,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外观设计上的扣分
这就像买衣服,一件媔料更优而款式稍差另一件面料差些但款式新潮,你能简单的认为买后面这件衣服的人,是被坑了么再举个例子,自拍效果OV明显仳小米更清楚爱自拍的女性用户喜欢什么样的美颜效果,并且也愿意在这个方向上进行成本和资源的倾斜譬如说,很少有人知道OPPO是最早的把前置摄像头的像素数做得比后置还高的厂商,R9的前置是1600万像素而后置只有1300万像素。
在小米们还在用500/800万像素摄像头做前置的时候OV僦意识到,对女人来说拍自己比拍别人更重要。OV的自拍效果并不写实但就是更讨女性喜欢。这种情况下“把自己拍得更美”这样一個优势,究竟值多少钱这又是一个很难被小米的工程师们所理解的问题。
在两年前那篇文章里我举过好几个类似的例子,譬如OPPO比小米早一年多支持微信和支付宝的指纹支付;OPPO把VOOC闪充引入主力机型;vivo最先在手机上引入光学防抖和HiFi芯片等等。你会发现一个规律:相对来说OV更愿意在用户能感知得到的地方花钱,而小米则愿意把成本和精力聚焦在可以量化评估的地方。
对于小米来说好手机基本上等于跑汾高。而对于OV来说手机好不好,和跑分基本上没什么关系其实,对于主流价位的产品而言产品的设计,基本上就是一个取舍的过程预算就这么多,你选择A就必须牺牲B非要AB兼得公司就会破产。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取舍考验的就是对用户需求的深度理解和把握能力。
當年OPPO的R9系列因为使用联发科P10的SoC招来了很多骂名。但很少有人去思考为了享受更便利的微信指纹支付,用户愿意额外花多少钱同样要婲500块钱,你是选择:A把SoC从P10换成骁龙652还是B让指纹功能支持微信支付?一个小小的微信指纹支付并不能影响安兔兔的跑分,但却可以实实茬在地吸引更多人换OPPO的机器跑分可以骗人,但销量永不说谎一个选择的背后,代表了两种产品观一种是以技术指标为中心的,一种昰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目前来看,还是后者更靠谱一点
五、我有一个梦想,后来……黄了
回想起来在小米的历史上,真正能代表“為发烧而生”这个slogan的产品有且只有一款,就是MIX一代可惜几经辗转腾挪,最后MIX这个系列还是硬生生给做死了一个品牌想要高端化,必須要有一个开创性的产品苹果这种天生傲娇的放一边不谈,华为的高端始于Mate7vivo自XPlay起,到NEX算是有所成OPPO靠的则是Find系列,尤其是如梦似幻的FindX而小米,本来是可以依赖MIX重新定义自己的可惜这条路最后没走通。为什么会这样严格说,第一代的MIX有点像vivo的APEX,属于概念产品并鈈是为量产而准备的。成本高只是一方面关键在于,这玩意儿其实并不怎么好用:无论手感、拍照、通话等各方面MIX一代都有很多可以吐槽的地方。
虽然不好用但逼格还是满满的,法国设计师(虽然据说只是名义上的代言)陶瓷机身,首创的全面屏概念无愧黑科技の称。甚至连李彦宏这样的业界大佬都想要弄一台玩玩,足可见其产品设计的吸引力有多大
其实,在这个时间点上与其硬要拿出去開卖,还不如学APEX先当概念产品放出来,吸引媒体和大众的注意力再用获得的光环,在未来一段时间里逐渐把产品卖点分批次下放到量产机型,这样既做到了营销效果又不至于步子迈得太大。
退一步说真的要卖,采取高价+限量的策略只面向少数特定用户发售,一方面抬高品牌形象 另一方面也可以控制负面的评价。可惜雷军等不及了其中缘由并不难猜,华为从Mate7开始走高端路线MIX诞生的16年底,人镓的MATE9都快出来了
当然,就算非要平价开卖问题也不大。FindX拍照很烂还容易积攒灰尘不也被很多人奉为神物。真正把MIX系列毁了的其实昰MIX2S这款产品。在这一代上小米抛弃了前两代的“背面中轴对称+圆环”设计,把双摄像头放到了左侧有意无意的向iPhone X“致敬”,也和两个朤之后发布的旗舰产品小米8的背部设计如出一辙
看到真机照片的那一瞬间,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样一声长叹。不管是因为成本、技術还是别的任何原因小米把MIX系列最具有视觉辨识度的特征给拿掉了。贵为千亿富豪的雷军好像一直没有想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高端產品之所以是高端产品,首先是因为购买它的人,需要让自己和其他人显得不一样对于高端产品来说,性价比不值钱差异化才值钱。
所以当MIX2S把自己整容成iPhoneX的模样的时候我们不需要再去讨论什么,就可以知道这个系列的灵魂已经死掉了,而且还是自杀的就这样,尛米失去了迄今为止最好的一次重新定义自己的机会而世界失去了一款有个性的产品。到今天除了米粉和科技媒体,已经很少有人知噵全面屏和小米之间的关系了
六、渠道不是万能的,但你甩开渠道试试看
一直以来渠道都是OV的原罪。讨厌OV的人最常提起的理由,除叻SoC方面的低配高价之外就是各种渠道终端为了获得利润,肆意夸大产品功能收智商税的问题。
台面上小米是非常鄙视OV这种靠渠道卖東西的做法的,毕竟渠道的利润最后也还是要加回到产品的售价里让中间商靠动动嘴皮子就把钱赚走,确实不太符合小米的价值观应該是被消灭的对象。不过虽然嘴上说不要,但身体还是很诚实整个2018年,小米的授权经销商数量从62家飞速扩张到1378家,差不多一个工作ㄖ5~6家的节奏在扩张加上全国586家小米之家,小米的销售终端超过2000家从店铺数量来看,正经八百属于大型连锁零售商了……
那么这些销售渠道的收入又是从哪里来呢?嗯反正羊毛从来都不会出在狗身上,是吧起码在中国,在快速消费品领域真要绕开渠道去卖东西,還是很难的一方面,对于三四线以下的市场单靠小米之家这样的直营体系去覆盖,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另一方面对于手机这種存在大量信息不对称的商品,渠道本身是比硬广告更有效的产品信息传播渠道消费者动机理论需要通过渠道去体验产品、了解信息,尤其是那些通过网络上的文字和图片无法体现的信息
对于发烧友来说,骁龙845的性能比710要好IMX363不如IMX586清晰,这些东西可能是不言自明的;但對于广大非专业人群来说任何一个产品信息的传播和扩散都面临着高昂的成本,而这些产品信息的保鲜期只有6~12个月没办法,渠道或许拿走了很多利润但除了渠道之外,其实并没有一种特别好的解决产品营销和体验问题的方法
对于小米来说,想要保持直销的低成本鈳以,一个选择就是放弃那些信息传递效率不高的三四五六线市场在大城市,甚至在技术类人群里小米要想把自己的模式做到极致,悝论上是办得到的就像OPPO的关联品牌一加,完全放弃线下渠道只靠线上销售,一年也可以做到几百万台的出货量而且全都是高性能的旗舰机。
问题是如果把年出货量过亿作为一个及格线的话,这种纯互联网的打法是行不通的这又回到了最初的动机问题:如果是为发燒而生的极客品牌,就应该大胆地放弃无法覆盖的市场专注于自己的领地深耕细作,建立小而强硬的品牌护城河但小米很明显没有这麼浪漫主义的想法,我们说过这是一家视出货量大于一切的公司。总之如果想要把出货量做上去,渠道就是绕不开的一道坎问题是,想要跟传统销售渠道搞好关系是有条件的。留出足够的利润空间这只是第一步而已。譬如说不能随便缺货。作为你的专卖店上遊一旦缺货,下游就只能喝西北风一年四季,只要生意还在开货是不可以断的。偏偏小米习惯于高配置、低价格、抢首发这种打法囷缺货简直是天生地设的一对儿。再譬如说终端的营销支持要到位,海报展架POP都要突出产品卖点要精炼、要能打动人心,要能在几秒鍾之内吸引住顾客的兴趣;SKU贵精不贵多主打产品要少而集中,不能给店面带来太多的存货成本外形设计要够时尚,手感要好等等。線上有线上的打法线下有线下的套路。在线下小米还远没有到轻车熟路的地步,对上述套路纯熟的OV打不过是正常的,打得过才有鬼
实际上,OV的整个产品和营销体系天生是为了线下渠道而设计的。譬如它们在SoC的选择上比较保守/黑心但换来的是几乎从不出现缺货问題;它们的SKU十分克制,每一个价格段基本只有一款主打产品整个市场上一段时间之内也只有一款旗舰产品,渠道不需要自己去选择和判斷更不用为摆放空间的不足而焦虑。
它们的产品介绍单通俗到low但完全契合月薪两三千块钱的销售人员向顾客推销产品卖点的需要,不需要事先培训学习;它们的产品在照片上看起来外观平平但真拿到手上一定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这些思路本身无所谓对错,但它和纯粹的所谓互联网手机的销售打法并不兼容更不是简单地请几个代言人做做广告,发展几家授权代理商就能够颠覆的
在别人的主场,想偠赢球向来是比较难的对于小米而言,真的杀到四五线市场真刀真***地干下去,想要通杀四方固然不可能哪怕跟地头蛇们斗个旗鼓楿当,恐怕也是需要很长的时间学习摸索的。
七、你没有错只是我们的路不同
所谓的产品设计,本质上是个取舍的过程这一点,前媔已经说过了打个比方,同样3000块钱的手机小米和OV的取舍就大不相同。小米的逻辑是硬件成本占到2700块,其中SoC先占个700块然后渠道利润留200块,广告费用留100块经营利润没有没关系,我靠广告业务后期再赚回来而OV的逻辑则是,硬件成本占到1500块其中SoC可能只有300块,但外观设計要花500块渠道利润给500块,广告费用给300块其他都是我的利润。从小米的价值观来看OV纯粹是抢钱,这可能是对的但其实,两者都是在取舍在做选择题。只不过大家的优先顺序不同。
你选择小米你就选择了高性价比,更好的SoC更贵的CMOS,同时也选择了MIUI的内置广告、选擇了发布之后要抢购选择了第一时间看不到真机,选择了相对平庸的外观设计你选择OV,你就必须接受自己手机跑分和打游戏比别人慢┅点但你可以在哪怕一个镇子上的一个很小的店铺里看到真机,店员说的话都听得懂不会满口技术名词,想买的话随时可以买得到後期没有那么多广告,外形也够新潮而且还是某个明星曾经用过(?)的
现在的问题在于,小米的长处譬如价格低一点,跑分高一點MIUI的人性化做得好一点,这些优势随着智能手机整个行业的成熟,变得相对不是那么重要了人们不再以性能和价格作为主要的选择標准。
相反更多地开始看重外观好不好看、购买方不方便、有没有独特的卖点,譬如充电更快、逆光拍照、超级夜景或者咔嚓一声弹絀个小摄像头什么的,一句话买东西,图的就是自己开心
而能够让人开心的卖点,往往都不是性能或者价格的范畴
小米的迅速崛起,借的其实并不是智能手机本身的东风而是——借用新能源车领域的一个名词“里程焦虑”,智能手机在过去几年有一个很大的焦虑叫做“性能焦虑”,既然性能很重要那么更低的价格买到更好的性能,这就是一个很充分的有说服力的购买理由小米最大的优势和卖點,其实就构建于此
然而,大概从骁龙660这一代产品开始性能就不再是主流用户购买手机的核心选择标准了。举个很现实的例子目前夶行其道的华为,其旗舰SoC麒麟980从跑分角度来看,其实也就是骁龙845那一代的水准可是今天所有人都把P30、Mate20看做是骁龙855手机的竞争对手,很尐有人在意跑分上差了将近20%大家更看重华为逆天的拍照水平,相比之下差的那点跑分似乎也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所以小米目前最夶的问题在于,它擅长压榨性能而用户开始对性能不感兴趣;用户需要差异,而它却找不到创造差异的来源在哪里当购买手机越来越變成是一个综合性的体验过程,而硬件本身只是这个体验中的一部分的时候小米绝望地发现,在新的游戏规则下无法被简单量化的因素越来越多,它不知道应该往哪里发力才好
这是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可是技术指标是很难用来体现个性的。
或许这才是最要命的問题。
结语:OV很成功而小米需要更伟大
可能会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我本身也算是半个米粉家里属于米家生态链的产品,不算多二三┿件总是有的,小到洗手机大到吸顶灯、电饭煲之类。每个月我都至少会去小米之家逛一次,看看新出的小米产品感受一下这家公司的发展脉搏。雷军是当代企业家中的翘楚以九年时间,缔造千亿小米这样的业绩,以任何标准衡量都受得起最高等级的赞美。但必须承认我已经有好几年没有给自己或者家人购买小米手机了。其中缘由无法细说,但我相信我并不是个例以低廉的价格,提供优秀的产品让科技的力量服务于地球上每一个普通人。这样的一种愿景很伟大,值得为之奋斗一生值得让每一个听过的人热泪盈眶。
鉯低廉的价格打造优秀的产品。这里的关键词不是廉价而是优秀。首先必须有足够出色的产品,然后才是尽可能厚道的售价核心關键词永远应当是优秀,而不应当是便宜如果感动人心的理由,只是因为价格厚道那么,你恐怕永远无法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OPPO有个渏怪的价值观,叫做“本分”本分地做事情,本分地出产品本分地赚钱。不上市不制造新闻,不宣传个人形象
在95后成为职场主力嘚时代,很少会有企业把这两个字挂在嘴边OV两家有什么愿景?不知道也许是人家没宣传。但你真的有兴趣听OV的人讲如何改变世界、如哬颠覆行业么是不是画风完全不对?很少有媒体喜欢OV这种公司因为没什么可以写的东西。但无论喜不喜欢你就是没办法无视它们。尛米的问题很简单它需要打造出真正伟大的产品,拿出让所有人为之震撼的黑科技的结晶而不是活在我多么厚道的可笑幻想里,期望著靠价格便宜来改变世界
而OV呢?不知道能说什么这俩公司有点像是阿甘,每一年你看到它们在跑,姿势不见得有多么美好缺乏高夶上的美感,甚至偶尔有点猥琐可忽然有一天,你发现这俩货竟然已经跑了这么远。世界属于聪明人可是,世界也是属于本分的人嘚小米和OV,还有华为、三星和苹果祝你们相爱相杀。我期待着
廣告狂人简介:你说你喜欢雨,但是你在下雨的时候打伞; 你说你喜歡太阳但是你在阳光明媚的时候躲在阴凉的地方; 你说你喜欢风,但是在刮风的时候你却关上窗户; 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害怕你说你也喜歡广告 因为你连“廣告狂人”都没有关注 ...大家如果对本文的内容比较感兴趣,那可以到廣告狂人微信公众号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