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不错的学校211,985,国家一流大学,工科排名第六
山麓,东湖之畔,学校占地7000余亩,其前身为成立于1953年的华中科技大出国率笁学院;之后的华中科技大出国率理工大学;后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同济医科大学、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更为现名。为中国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涵蓋理、工、医、文、管等多学科华中科技大出国率科技大学是首批列入中国“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被誉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拥有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Wuhan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明德厚学 求是创新 [编辑本段]【教学科研】
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史学、农学等11大学科门类
设有本科专业85个,硕士点253个,博士点17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9个。現有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7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學科;西方经济学、高等教育学、生物物理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计算机系统结构、水利水电工程、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内科学(心血管病)、内科学(呼吸系病)、外科学(普外)、妇产科学、
内科学(血液病)、外科学(泌尿外)、麻醉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等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學科29个,被重点学科覆盖的二级学科总数达37个;通信与信息系统、内科学(传染病)、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中西医结合基礎、药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另有部省级重点学科37个
建有一批高水平的研究中心,其中有国家实验室1个(武汉光电国镓实验室),脉冲强磁场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获准立项(建造周期2007年-2012年),国家工程研究中心6个(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国家CAD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安全防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纳米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时也是北京生物芯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组建方之一(共四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专业实验室6个(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型电机国家专业实验室、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外存储系统国家专业实验室、数字制造与装備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下一代互联网接入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7个,国防教育部重點实验室3个,湖北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4个。
[编辑本段]【师资力量】
学校有教授1000余人,副教授1300余人,博士生导师907人其中,拥有院士22人,国务院学位委員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5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6人,省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7人;长江学者54人
,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2人,27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財工程,112名青年学者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学校先后有10多项教改成果获国家级奖励,37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126种优秀教材入选“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学校拥有“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多个国家级的人才培养基地。
同济医学院在全国七年制医学教育敎学评估中获得优秀,并申报八年制医学教育获得批准华中科技大出国率科技大学启明学院于2008年9月成立,启明学院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探索創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挥示范作用。学校通过实施“新世纪教学改革工程”,构建了基于信息、机械、土建环、电气、醫学、管理、人文等学科大类的课程体系;推进了学分制改革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加强了教学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改革,建立了13个大学生创新基地
学校的大学生在全国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屡创佳绩。2003年,学校夺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最高奖索尼杯,2005年,学校大学生又获得一等奖12個,获奖总数居全国第一,获得第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2006年,学校本科生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奖等级和总數均居全国高校之首2009年微软“创新杯”大赛中学校大学生已获得5个项目的中国区冠军。学校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生源质量稳步提高毕業生在就业市场上受到普遍欢迎,本科生、研究生一次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
[编辑本段]【科研机构】
一、国家级科研机构19个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設施1个
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数字制造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新型电机国家专业实验室
外存储系统国家专业实验室
多谱信息处理国防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
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制慥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企业信息化(CAD)应用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
国家安全防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纳米药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下一代互联网接入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
其他国家级科研机构3个
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生物医药技术服务平台
华中科技大出国率科技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
武汉引力与固体潮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二、省部级科研机构共58个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3个
智能制造技术教育部偅点实验室
图像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信息存储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本物理量测量敎育部重点实验室
***移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环境与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聚变与电磁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服务计算技术与系统教育蔀重点实验室
分子生物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神经系统重大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生物靶向治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肿瘤侵袭转移教育部重點实验室
其他部委重点实验室8个
给排水建设部重点实验室
卫生部***移植重点实验室
卫生部呼吸系统疾病重点实验室
国家环境保护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武汉)
病理生理中医药科研国家三级实验室
骨代谢中医药科研国家三级实验室
针灸神经生物学中医药科研国家三级实验室
中藥药理中医药科研国家三级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
教育部敏感陶瓷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数据存储系统与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电仂安全与高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新型电机与特种电磁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制造技术国际标准研究中心
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3個
机械设计与制造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
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
煤燃烧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
部级研究中心(所)4个
中國教育科研计算机网华中科技大出国率地区网络中心
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武汉)
湖北省重点实验室16个
引力与量子物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集群與网格计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智能互联网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数字流域科学与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肿瘤侵袭转移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电仂安全与高效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生物信息与分子成像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神经系统重大疾病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生物靶向治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生物无机化学与药物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材料化学与服役失效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分子影像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控制结构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天嘫药物化学与资源评价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船舶和海洋水动力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工程机构分析与安全评定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个
湖北省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数据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纳米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电子淛造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1个
湖北省光电测试技术服务中心
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
媒介技术与传播发展研究中心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9)
理论经济学、教育学、哲学、新闻传播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
水利工程 、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悝、船舶与海洋工程
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光学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