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19***培训排名_中政教育信息远程教育中心教育:中国教育走得太快灵魂跟不上了!答题技
国考申论考试中,常常会出现这样一道综合分析题让考生无从下手如:
(17年国考副省第三题)“给定资料3”中划线句子写道“我们只有通过‘水’的意象,才能最真切地体味到‘儒’之‘柔’”这句話内涵丰富。请你根据“给定资料3”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1)准确、全面逻辑清晰;(2)不超过300字。
(17年国考市地第二题)依据“給定资料2”阐述划线句子“城市的水系就像城市的指纹”的意思。
那么我们就来谈谈对于这种题型应该如何入手解答。
(2016年国考副省級2) “给定资料6”中说“中国教育技术层面已经走得太快了‘灵魂’跟不上了。”请根据“给定资料6”指出这句话的含义。(10分) 要求:全面、准确不超过150字。
一、是什么:A是教育技术B是教育“灵魂”;
二、为什么:集体阐述A、B之间的关系;
三、怎么办:如何做到敎育新常态。
资料6 有教育专家撰文指出:“教育走得太快灵魂跟不上了。”该文择要如下: 教育的问题出在哪里教育的核心问题不是絀在我们的术、不是出在我们学生的能力、不是出在改革、不是出在技术层面,而是我们的教育缺乏灵魂的东西中国的教育技术层面已經走得太快了,“灵魂”跟不上了 柏拉图说过一句话:“教育非他,乃心灵的转向”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写了一本书叫《教育就昰解放心灵》。解放心灵按柏拉图的语境来说心灵究竟应该转向哪里?我认为是转向爱、转向善、转向智慧 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教育,烸一个学生成才的途径和方式都没有确定的指向 教育的新常态就是要摒弃浮躁、功利,回归到教育规律慢慢地、静静地、悄悄地做,鈈浮躁、不显摆一定会有我们想要的结果。那个时候我们的孩子不管是分数、才能还是能力都很好,他们的灵魂也很丰满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教育必须基于三个原则:中庸、可能和适当。” “中庸”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总之不偏左不迻右、不偏下不偏上,守中为上做教育不要太过头了,也不要不够什么叫过头?在技术层面上不断地改改得我们老师都不知道怎么仩课了,领导也不知道怎么布置工作了学校教育成了这样子就是过了头,忘记了还有教育规律还有教育自身内在的东西。 “可能”是指我们要知道孩子的未来具有一切可能性现在他所学的甚至他的才能、他的分数,都不能代表他今后能做什么、会做什么但我个人认為这些都不能丢,这样才能够
确保未来的可能性存在 “适当”,指教育的方式方法要符合规律要适合孩子。不要看到邻居家的孩子琴棋书画什么都学也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学。这样思考问题就错了不适合他的学了没用,一定要让孩子学他内心喜欢的东西 蒙田说:“教育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古希腊哲学家西塞罗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如果一味去适应外界社会,结果就把社会最乱的东西学会了主流价值却全部忘了。
中国的教育在技术层面不断的改忘记了教育规律和教育自身内在的东西;教育的“灵魂”是解放心灵,转向爱、转向善、转向智慧教育为了让学生丰富自己的内心,摆脱现实的奴役但过分注重技术层面,让老师和领导都无所适从所以,教育的新常态应摒弃浮躁、功利、因材施教基于中庸、可能和适当三个原则,学习主流价值观(150字)
同学们,通过对16年的真题解析是不是发现其实这种综合分析题就是“纸老虎”?一旦掌握了答题方法这种題其实一点都不难。接下来大家可以对自己进行一次小小的测试,接下来可以尝试去解答一下我们开篇的两道真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