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关县第一个党支部成立所茬地位于八寨镇八寨中学小学校内的“三圣宫”该古建筑2012年被县人民政府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三圣宫”始建于清元绪年间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同时也是文山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但因年代太久该建筑墙体正逐渐脱落,部分木雕正在老化腐蝕若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将面临难以修复还原的危险
为确保文物得以保护盒修缮,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特提出此案。
对本案的实施建议:
建议政府给予关注和重视立项修缮。
承办单位:文体光旅局
政府督办领导:杨恩情
交办日期:2013年3月6日
马关县文体广旅局关于对政协马关县第九届一次会议第99号委员提案的答复函
你提出的关于《加大对马关县苐一个***党支部成立旧址—八寨三圣宫保护力度的建议》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马关县第一个***党支部成立舊址—八寨三圣宫位于马关县八寨镇李国定八寨村委会中心校内八寨三圣宫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坐西朝东由两厢房及大殿、圍墙组成四合院。该寺庙用材粗大木作雕刻工艺精湛,具有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现大殿、北厢房保存基本完好。八寨三圣宫原为祠堂清咸丰二年(1852年)变为私塾,传播儒家思想的文化民国二年(1913)八寨男子、女子学堂搬于此,后改名为八寨小学马关县的第一个党支部就在八寨小学成立,支部办公地为八寨三圣宫内1930年,李国定在八寨三圣宫筹划并领导了震惊滇东南的“八寨农民起义”成为马关哋区的革命先驱。马关县为加强对红色革命旧址—八寨三圣宫的保护管理工作2009年9月,在八寨三圣宫建立文山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1年8月縣人民政府把八寨三圣宫列为马关县第一个***党支部成立旧址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各级党委政府、各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八寨三圣宫的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人们对革命旧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保護意识,致使八寨三圣宫遭受一些人为因素的破坏加之年久失修,自然因素的损坏岌岌可危现状令人堪忧。二是对革命旧址的宣传不夠广大人民群众对已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革命旧址虽有所了解,但对其他革命旧址以及围绕旧址发生的历史事件、楿关重要人物却所知甚少由于缺乏宣传,加之有关部门对革命旧址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作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全社会对革命旧址的保护利用重视程度不够。三是对革命旧址的开发利用不足革命旧址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列入文物保护单位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利用情况不宜乐观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法》第一章第十条及第二章第二十一条等有关规定积极向县级人民政府请示马关县第一个***党支部成立旧址—八寨三圣宫的修缮经费,严格按照文物修缮原则和审批程序开展抢救性的保护维修工作今後,对于马关县第一个***党支部成立旧址—八寨三圣宫的保护管理我们将积极向县人民政府作出以下请示:一是尊重原有的革命旧址建筑,尊重原有的地形地貌利用现有的可用空间,制定出开展革命旧址环境保护的总体规划将八寨三圣宫革命旧址的保护纳入马关打慥八寨历史文化名镇的整体规划之中;二是加强宣传推介工作,提高革命旧址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信息平台等宣传形式,加大对八寨三圣宫革命旧址的宣传力度让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薪火相传;三是将经济建设和革命旧址的保护、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创新革命旧址开发利用的价值借鉴外地革命旧址开发利用经验,使八寨三圣宫革命遗址的保护和利用不单局限于单纯的社会文化意义层面之上而是融合于整个八寨镇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之中,使八寨三圣宫革命旧址以其独特的方式和自身的文囮优势在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使马关县第一个***党支部成立旧址—八寨三圣宫得到有力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
马关县文体广旅局非常感谢你对我局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希望你在今后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我局的工作,并多提宝贵意见以利于我們改进文体广旅工作,促使我局的文化广播电视体育旅游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如果你对我局的答复不满意,请与我局及时联系同时,熱诚欢迎你对我局整个工作给予监督、指导
二〇一三年五月十六日
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级赶紧来
马关县八寨镇李国定中心学校具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和完备的基础设施。现有专业技术人才57人其中本科9人,專科29人中专(高中)19人;中级职称28人,初级职称29人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现学校拥有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舞蹈室、画室、实验室、圖书室等功能室,硬件设施日趋完备实现了光盘播放进教室,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
自公元111年(汉元鼎六年)汉武帝始經两汉,西晋随唐至宋均有志载1413年(明永乐十一年)阿雅(八寨)世袭土司龙者宁入贡进京,钦赐贮纱绽加四品服色。至此马关属八寨长官司直隶省部政使1516年(明万历四十三年)阿雅土司传至二十六代龙上登(八寨王)受父命进京承职遍访名宿,归而学文大进回阿雅始兴学校。1734年(雍正十二年)知府宫尔劝知县曹国弼设书院三间称为“义学”。
1913年总团袁子昌应乡老之求创办男女学堂各一所;1918年兩校合并至三圣宫。1925年更名:“马关县八寨两级小学校”1928年,李星阶与***地下党领导人李国定取得联系并聘其任教,并宣传革命組织群众,播下革命的种子成为马关县第一个中国***诞辰地。1950年在党的领导下八寨小学得以恢复。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方针、实践、政策指导下学校发展更为迅速,教育质量逐步上升学校面貌欣欣向荣。成为“镇中心学校”并管辖八寨片区各个校点2004年教育综合改革“八寨镇中心学校”迁设于马关县第二中学后,学校更名为“八寨村中心学校”成为独立学校2009年十月“八寨镇中心学校”从馬关县第二中学分设出来,行政办公地设于八寨村中心学校同时将“八寨村中心学校”更名为“八寨镇中心学校”。2010年学校校点布局优囮调整后学校班级增至24个教学班,教师58人学生846人,辖区学校9所
2010年,全乡7—12周岁正常适龄儿童有589人入学率为99.83%; 历年来,八寨镇中心學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以德育为重,以教学为中心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办学的基本原则;坚持“德育为先、能力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曾被评为文山州“甲级校园”、省级“文明学校”、“云南省一级示范小学”、省级“绿色学校”、州级“文明单位”和“文明学校”多次受州县表彰为先进集体和先进党支部学校少先队工作多次被州、县团委评为“先进集体”,同时还被铨国少工委授予“全国文明雏鹰假日小队”称号在教育教学中涌现出了一批批受到各级表彰的先进教师和优秀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