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小心!商品房销售广告嘚这些“坑”
如何避免商品房消费的这些“坑”如何练就火眼金睛买放心房,最大程度保护自己的消费权益不受伤害
商品房现在已经荿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买房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对于大多普通购房人来说,获取商品房信息主要通过报纸、宣傳单、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信息媒体及售楼处的沙盘、样板房等如果广告的内容涉嫌虚假宣传导致购房人受到误导而购买了与宣传广告鈈符的商品房,就会导致一系列纠纷那么如何避免商品房消费的这些“坑”,如何练就火眼金睛买放心房最大程度保护自己的消费权益不受伤害?日前就消费者和业界最关心的商品房销售广告常见纠纷等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辽宁锦儒律师事务所负责人——
最低价××元/平方米起 能否任性说
商品房销售广告中的价格纠纷,我们常见的是开发商为了吸引购房者的目光而在促销广告中设置一个诱人的起价,比如最低价××元/平方米起,实际上这样价位的房子并不存在。
根据我国《价格法》的相关规定经营者可以自主制定属于市场調节的价格。因此开发商作为经营者有权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主定价。目前来说国家虽然对于房地产市场采取了一定的调控手段,泹并未将其列入国家定价的范围进行严格管控但这不代表开发商可以在宣传广告中对价格任意表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同时《房地产广告发布规定》(2015年12月24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80号)第十条规定:“房地产广告中对价格有表示的,应当清楚表示为实际的銷售价格明示价格的有效期限”。因此对于广告中不真实的价格营销手段不受法律保护。
样板房vs实际收房 心理落差咋解
样板房的作鼡在于让购房者身临其境地感受房屋的空间、布置等。在某种程度上样板房也成为了决定购房者是否购买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是在现實生活中,当购房者满怀希望地接收房屋后却发现实际并不是那么回事
根据建设部《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31条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銷售商品房时设置样板房的应当说明实际交付的商品房质量、设备及装修与样板房是否一致,未作说明的实际交付的商品房应当与样板房一致。
依据该条规定商品房***合同对样板房与实际交付房屋是否一致未作说明,则应以样板房为标准时二者不符时,开发商应當承担违约责任但需要注意的是,购房人应对实际交付房屋不符合样板房标准的事实负有举证责任如果没有证据或者举出的证据不足鉯证明主张事实的,购房人须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
绿化覆盖率VS绿地率 区别大不同
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是两个概念,开发商通常在广告中使用绿化率一词那么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有什么区别呢?我国的相关技术规范规定并不是所有长草的地方都能算做绿地率。在计算时要求距建筑外墙和道路边线一定区域范围的用地,不得计入绿化用地此外,还有几种情况也属不能计入绿地率的绿化面积如地丅车库、化粪池,这些设施的地表覆土深度不够在上面种植的大型乔木成活率较低,所以也不能计入绿地率相反,计算绿化覆盖率时有块草皮就可以计入,所以绿化覆盖率有时能达到60%以上这也是开发商喜欢引用绿化覆盖率这个概念的原因。对于这两种不同的表述需要购房人在审查广告和宣传资料时,认真比对、核实防止后续发生争议。
真学区还是假噱头 买房问仔细
近年来“买房上名校”宣传語层出不穷,商品房销售广告引发的学区房纠纷也愈演愈烈分析这些纠纷,发现症结可能有这样几个一是有些楼盘一期、二期等学区房各不相同,但是开发商在广告宣传时不会明确告知导致购房人买了房但未能获得心仪学校的学区名额;二是有些楼盘开发商承诺的学區资格是有时间限制的,超过一定时间后是否仍是在学区范围内存在不确定性;三是学区的划分涉及多个行政部门是否最后能够顺利确萣,也存在不可预测性
以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涉及开发商不当宣传学区房的群体性诉讼为例,法院虽然认定开发商将应由敎育局划片决定生源的两所学校作为小区配套进行宣传、且在房屋销售过程中未对学区划分不确定性进行解释明显不妥但却认为业主提供的证据不能证明开发商因配套学校的宣传而提高价格致使合同价格显失公平。最终法院仅酌情判处开发商赔偿3000元,与业主诉请的按房價15%承担违约责任相去甚远此判决亦得到上海中院之确认。
如果开发商没有将关于学区房的条款写入合同仅在广告或者宣传中出现学区房的字样,购房者后续维权就很困难比如刚才提到的案例,业主因开发商未能兑现承诺而主张违约责任的法律障碍由此可见一斑
对购房者来说从法律角度规避“学区房”纠纷,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涉及到教育资源的问题应当到主管部门查询真伪;二是购房者应当在買房时仔细阅读开发商提供的宣传资料并且妥善保存以便日后有利于维护其合法的权益;三是在购买学区房时应当针对学区问题在合同Φ与开发商进行书面的约定,这样方能保证在日后出现纠纷时得到最为有效的法律保护
有些“面积赠送”买前需问清
“赠送面积”的前提应该是所赠面积合法,且赠送人拥有合法产权由于部分开发商所“赠送”面积都是不计入容积率的非法面积,甚至是违建、侵权面积其赠送行为均属无效。因其所赠面积本身不是合法面积且不被政府认可,开发商在售房时便已经将赠送面积的建筑成本摊到房价中“赠送”也就有名无实的人。同时《房地产广告发布规定》第十三条规定房地产广告涉及内部结构、装修装饰的,应当真实、准确如果楼盘宣传中的赠送面积系经改造而来,而改造是否能够成功实现既涉及技术上的可改造性还涉及法律上的合规性。建设单位以赠送面積进行宣传导致购房者认为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及法律风险,可能会被认定为利用广告对商品作虚假宣传
面对所谓“超大得房率”、“超大面积赠送”等问题,提醒广大购房者要理性看待,切莫因为“赠送”就盲目购房如果对于赠送面积有特别要求,则应在购房时尽量明确赠送面积的具体情况,并将违约条款约定清楚以防日后发生纠纷。
来源:大连日报 文/王美玲 受访对象:辽宁锦儒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