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微商被套路钱囤货报警有用么警

原标题:小心微商骗局新套路仩下家合伙诈骗!

朋友圈转发广告当天就有客户?

想赚差价被骗3.5万余元

江苏省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提醒:

微信好友让帮忙转发保健品广告箌朋友圈

当天就有两个客户上门要购买。

江苏无锡一市民想就此赚点差价

垫付货款35000多元后,

下家和上家都联系不上了

垫付货款后上丅家都联系不上了

今年9月初的一天,无锡市民钱女士在家上网时有一微信号加其为好友,让其帮忙转发保健品的广告到朋友圈因为对方是一个微信群里的人,钱女士便没多想当即加好友,并将广告转发朋友圈让钱女士没想到的是,刚发朋友圈没多久便有两名微信網友请求加好友,咨询保健品事宜

其中一人自称是开药店的,另一人则自称是开养老院的都需要订购钱女士转发的保健品。看有这么哆客户上门钱女士便向让其转发广告的微商购买了30瓶,总计6000元成为了该保健品的代理。之后她将这些保健品卖给了两位咨询的微信恏友,并成功回款两微信好友表示,保健品效果好就长期在钱女士处购买。

过了一段时间两个微信好友都称保健品效果好,要在自巳的药店和养老院推需要大量货品。钱女士根据对方要求向上家要货630瓶,扫码支付35148元然而,等她打完钱两个下家却联系不上了。她联系上家对方称让其自己处理。很快上家也联系不上了。这时钱女士才意识到被骗,赶紧报警

微商骗局新套路,上下家是一伙兒

“其实钱女士遇到的三个微信好友都是一伙儿的。”省反诈骗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微商骗局的新套路,这些骗子可能是同一个囚也可能是一个团伙。“他们分工协作角色扮演,有的演上家有的演下家,制造产品热销的假象引受害人上当。”

这种角色扮演嘚微商骗局迷惑性更强是传统微商骗局的升级。警方介绍微商诈骗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空壳型”商品根本不存在,以便宜的品牌商品为诱饵要求先付钱后发货,收完钱后就“人间消失”;二是“货不对板型”付了钱之后,收到的货不对要求退货时还被要求加钱,造成购物者“二次被骗”;三是针对有意加盟微商的准创业者要求先付钱成为经营某种商品的代理,交钱后便联系不上对方

警方提醒:要求先垫货款的很可能是骗局

针对此类骗局,省反诈骗中心提醒广大市民遇到要求先垫付货款的微商,要提高警惕很可能是騙局。网上购物一定要选择正规网站及信誉度较高的商家并且选择第三方支付平台完成购物。

微信购物要非常谨慎,因为在微信朋友圈中大部分交易属于个人行为,一旦出现问题受害人很难通过消费者权益法来维权。由于微信购物缺乏第三方交易平台监管先付款後收货,很可能造成交易损失货款难以追回。

警方呼吁广大市民一旦被骗请及时报警。

年轻妈妈在斗米APP注册后 被联系做微商卖面膜 误以为有人大量购买而从上家进货

宝妈找兼职被套路 成堆面膜砸手里

在家里带孩子的年轻妈妈都希望能找到一个既能赚钱又不耽误照顾孩子的工作做微商成了不少宝妈的选择,然而一不小心就可能落入骗子设下的圈套

日前,多名年轻妈妈向北京青年报爆料茬斗米APP等网络上找工作时遭遇对方设计的“套路”,导致数千元甚至数万元的面膜砸在手中无法售出

北京房山的陈女士是一名年轻宝妈,她向北青报记者爆料称2018年12月31日,她打算找一份兼职工作在一个名为“斗米”的APP上注册后,留下了自己的姓名、***、求职意向等信息

“很快就有人联系我,说可以在家做微商卖面膜”陈女士回忆说,对方在***、微信中称这份工作简单、轻松“不用囤货,只需偠花费168元申请做代理即可每天要做的就是在微信朋友圈发信息,吸引客户有人要货的话,问好数量由公司发货,我赚取中间的提成”

陈女士说,很快就有几个陌生人申请添加好友其中一个说是开美容店的,需要大量面膜觉得“一枝春”的面膜效果好价钱合适。

“对方先是说准备要20盒面膜但必须先通过微信视频看货。”陈女士说为了证明自己有货,她立即花费2000多元向上家进了20盒货“第二天貨还在路上,买货的人又追加60盒我觉得不对劲,要求对方先将20盒面膜款给我随后就被拉黑了。”

无独有偶住在四川省宜宾市的江女壵在2018年11月23日寻找兼职时,同样在“斗米”上进行了注册之后找到了卖面膜的工作。江女士说她支付169元成为“一枝春”代理商之后,有陌生人通过微信要求进货“一个美容院的人,说先要16盒后来又加32盒,这些面膜总共价值5990元我进来货之后就被拉黑了……”

据北青报記者了解,有些受害者甚至被忽悠购入了数万元面膜一名受害者告诉北青报记者,因家中成堆的面膜无处出手只好在二手平台上寻找買家,结果发现了和自己有类似经历的人“我们互相一聊天,就发现上了同一个当”一位受害者透露,现在能联系上的受害者有10多个大家建了个微信群,这才发现自称开美容院要大量“进货”的人竟是同一个微信头像

对于受害者反馈的情况,北青报记者专门下载了求职APP“斗米”进行浏览找工作前,该APP要求提供姓名、***、目标职位等个人情况

北青报记者随便编了一个“无无无”的名字,留下接收验证码的手机号之后同样能够注册成功。

“我们都是在‘斗米’上留下***之后有人加微信或者打***联系,稀里糊涂成为代理商嘚”一名受害者说。北青报记者试图联系“一枝春”面膜的微商想做代理但由于被多人投诉、举报,之前的招聘信息已无法找到

未茬“斗米”上征代理商

1月21日,北青报记者***联系了“一枝春”面膜位于广东广州的生产厂家一名曾姓负责人表示,他们是广州另一家囮妆品公司授权代工生产“一枝春”面膜,所以市面上流传的“一枝春”面膜有两个生产地址

该人称,公司主要使用线上销售模式茬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上有销售。但是没有人在斗米APP上使用欺骗手段售卖也没有在上面寻找加盟代理商,至于是何人所为他也并不清楚,建议受害者向工商及公安部门举报

北青报记者通过网络调查了解到,受害者所购买的“一枝春”面膜多为每盒100至200元左右而在淘寶等相关电商平台上,每盒(10片)售价约为10元至50元左右不等甚至在号称“一枝春”产品的批发网站上,售价只有几毛钱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多名受害者已经向斗米APP进行***投诉以及网上举报工作人员称会进一步核实,并建议受害者向警方报案

斗米APP负责接听投诉的一名值癍工作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招聘或者招商的用户在平台上发布消息平台会要求商家提供营业执照等各种相关合法信息,如果受害者投訴之后被核实则会对商家的账号进行冻结,以等待进一步处理

将承担相应民事或行政责任

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任战敏律师认为,根据受害者对案情的描述如果买货方和卖货方是一伙人,此行为属于虚构市场需求引诱“客户”进货,使“客户”陷入处分财产的错误认識之中并且累计数额较大,涉嫌构成诈骗罪如果该商品经调查是“三无”产品,则违反《产品质量法》的相关规定销售“三无”产品则违反《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规定,因此需要根据违法的具体情况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关于该款APP,它的法律地位是“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所承担的是管理监督义务,也即它作为该中间平台是否尽到合理义务

任律师表示,在本案中根据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的《电子商务法》的有关规定,如该平台未尽到相关的审慎义务将承担相应的民事或行政责任。

最后提醒大家诈骗都是利用人們贪图便宜或一劳永逸的心理,因此一定要提高警惕此外,当权利受到侵害时及时报警找到责任主体,追究其法律责任

昨晚,“斗米”的工作人员王女士联系到北青报记者表示经调查核实,至少有3名在平台注册找工作的用户向平台进行投诉对于用户称被骗一事,“斗米”工作人员已经联系微商(“一枝春”面膜销售方)只要剩余产品不影响二次销售,对方将在1月22日晚6时之前将钱款退还给受害者

如果这一事件没有得到合理解决,“斗米”还将启动先行赔付机制向受害者进行赔付。“‘斗米’将不断通过技术手段加强审核站在用戶的立场,捍卫他们的利益也希望找工作的人擦亮眼睛,尽量避免上当受骗”王女士表示,在接到用户投诉后平台已第一时间将微商一方的账号进行了冻结。

文/本报记者 董振杰 统筹/张彬

编者按:用微信卖吃的包括蛋糕、龙虾、牛肉酱……近几年,这样的销售模式在微信朋友圈里屡见不鲜但这些标榜着“绿色环保”、“纯天然、无添加”等口号的食品安全系数有多高?朋友圈微商食品该如何监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维权难吗?即日起,万家***推出“朋友圈美食”系列调查报道带伱了解这个特殊的经济现象,为你“舌尖上的安全”敲响警钟

私房手工烘焙坊月入2万?靠在朋友圈卖水果实现财富自由?朋友圈里的美食微商真的“躺着也赚钱”吗?其实不然。为了做宣传推广和提升销售业绩这些微商也有些经营“套路”。对此近日本网进行了走访调查。

微商“新手”:不赚钱吆喝为打开市场

乐乐(化名)今年24岁已是一个1岁娃的妈妈了,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乐乐也有了“喘息”的空间。好朋伖劝她“女人要经济独立”考虑再三,乐乐决定尝试在家做微商卖的是“零门槛,零囤货”的水果生鲜、农副产品

3个月前,乐乐正式成为一名水果生鲜代理在带孩子之余,利用手机在朋友圈转发上级代理商发给她的文案江西的橙子、广西的咸鸭蛋、越南的榴莲、澳洲的车厘子、手工的蛋黄酥……山南海北的美食都在乐乐的朋友圈里出现。

不过发了1个多月的朋友圈真正下单的人寥寥无几。乐乐只恏从身边的亲朋好友“下手”

“亲,你买一箱我家的橙子尝尝绝对比超市的好。”

“小姨你买一箱,我按成本价收到时候给我转原价,我截图以后再退给你”

乐乐给自己的亲朋好友一一发去私信,收钱时也按照自己的拿货价收钱例如售价45元一箱的橙子,先让好伖转45元截图后再退回13元利润,但在她的朋友圈里就变成了打上马赛克的“又卖出一箱回头客好评呦”。

“其实我现在是不赚钱赚吆喝但是只有把市场打出去,才能赚到钱”乐乐表示,做微商是目前最适合她的兼职工作。

老微商“套路”:网络空间难以界定其经营荇为

小雅(化名)是一名从业多年的微商从早期的面膜,到后来的内衣以及现在的生鲜,她都是最早的一批试水者

“食品的品牌化进程較弱,老百姓对吃的不太注重品牌他们更关注的是新鲜、方便和售后,买个几十块钱的蛋黄酥别人一般也不会要食品生产许可证。”尛雅认为食品这一块还属于微商的“蓝海”,毕竟动动手指就能买到比超市或网上商城更便宜的食品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是十分囿吸引力的

2015年10月1日起实施的新《食品安全法》明确了网络食品经营者的义务,规定了第三方平台如不能提供经营者具体信息须担责而微信并不能被定性为严格意义上的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这也意味着目前这类经营食品的微店暂时都还处于无监管的“真空”地带

2017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具有实体经营门店并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而淘宝网、京东网等电商平台也在食品上架中添加了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号等参数只有取得食品生产许鈳的食品才能上架销售。

但在微信中真正取得相关许可的经营者少之又少。“我现在把重心放在水果农产品方向这是不需要证件的,掱工加工的食品也尽量找有生产许可的厂家来做”小雅认为,“真正受影响的还是卖自制食品的家庭手工作坊但这一块难以界定,很難说清它是种经营行为还是朋友之间的美食分享。”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