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学者袁褧(jiong)曾在北宋灭亡時四处逃难可无论他到哪个地方,都会遭遇火灾
1130年,袁褧在南京南京“火药局”不慎爆炸,火药局里的工人全部被炸死方圆三里鉯内的民宅不是被震塌,就是被烧毁当时袁褧正在火药局西侧不远处的一个小杂院里租房,因为出门走亲戚侥幸躲过一劫。
1132年袁褧箌杭州定居。这年农历五月一场莫名其妙的大火烧毁了杭州城内一万三千多家民宅。袁襞大难不死带着母亲和老婆逃到了西湖岸边的漁船上,但是他刚刚购买的房子却烧成了白地这场火灾之后,袁褧心有余悸不敢再定居城中,携家带口去杭州远郊开荒种地当起了農民。
1208年经历多次火灾而大难不死的袁褧突然病死于家中,其儿子记录了那年农历三月杭州城发生的又一场特大火灾:大火延烧四天四夜皇宫以北的街区全被烧毁,大半个杭州被夷为平地至少六万所房屋变成灰土,连知府都找不到辦公的地方只好去西湖里的民船上指挥救灾。
在宋朝的官方档案中大型火灾俯拾皆是,比袁褧父子所记事件要多出几十倍那宋朝为什么会频发火灾呢?有两个最基本的原因:一是住宅的密集度过高二是建材的易燃程度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