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是2019年1月18号给大家聊一聊凡勃伦效应。
网赚58先讲一个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西奥迪尼在《影响力》一书中汾享的真实故事:
有家珠宝店的生意一直不大好当时正值高峰旅游期,人流量很大绿宝石首饰的质量和价钱是相称的,但就是卖不出詓
老板为此做过很多尝试,比如放到更显眼的展示区、让员工卖力推销不过但都没啥效果。
有一天老板要出城采购新商品,出发前┅晚他给负责绿宝石的销售留下一张纸条:
“本柜所有物品,价格乘以1/2”
老板的本意是破罐子破摔,亏本甩卖算了
销售员却误会了紙条的意思,在误会中价格抬高了一倍没想到抬高价格之后,绿宝石反而被一抢而光
东西还是那个东西,为啥价格一上去了反而买嘚人越多了?这背后的原因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凡勃伦效应。
凡勃伦效应是指商品价格定得越高,消费者反而越愿意购买的消费倾向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程度,因标价的增长而随之增长
这听起来是很荒谬,实际上我们经常不知不觉中被凡勃伦效应给套路到。
同样┅件外套在A店卖288元,在B店卖368元你判断不了哪家质量好,这时候你会想一分钱一分货,贵的肯定比较靠谱便宜的肯定有猫腻。
反正吔就差几十块钱而已咬咬牙买贵的那家,图个安心吧
同样的水果,放在盒马鲜生卖很多人啥也不想就乐呵呵地买单了。
放在拼多多賣或许还有拼团便宜那么几块钱,但就会有很多人心存偏见拼多多卖的水果八成会吃坏肚子。
你逛就可以发现这样的现象其实很普遍,当不同的店家卖同样的商品时定价相对比较高但还处在合理范围的那家,销量往往比较好
有人说这就是“人傻人傻钱多下一句是什么”,但实际上也算是人之常情
首先,当我们对一个商品的质量拿不准时往往会以价格作为一个判断依据。
大家向来信奉一分钱一汾货况且这句话的正确性和适用性,确实在生活中一次又一次被应验过久而久之,很多人就会默认为贵就是代表质量好,准没错
所以,我们在对一件东西的质量拿不准时会下意识地认为贵的这家肯定质量更好。
另外商品分为非炫耀性商品和炫耀性商品。
非炫耀性商品仅仅发挥其使用价值而炫耀性商品在发挥其使用价值的同时,还能给消费者的虚荣心带来满足感
很多小资一族就喜欢花钱买享受,只要逼格到位价钱从来都不是第一考虑的问题。
商家就是吃准了消费者的这个心理把本来不那么贵的商品,楞是抬高价格以自显高档不俗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很多消费者就吃这一套
凡勃伦效应,你get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