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岗位风险风险预控如何才能落地?

一、风险预控管理流程 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方法 三、如何将危险源辨识落到实处 四、体系建立存在的问题 五、体系建立后发挥的作用 主要内容 风险预控管理流程 风險预控 危险源 控制与消除 业务部门 监管考核 管理标准管理措施制定执行 风险评估 危险源辨识 二.危险源辨识 1.岗位危险源辨识 2.系统危险源辨识 1.崗位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及步骤 1.1收集危险源辨识的依据; 1.2划分辨识子单元; 1.3确定危险源辨识的范围; 1.4对能量物质能量载体进行识别统计工種、岗位,全部在用设备; 1.5 列出工作任务进行工序划分; 1.6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辨识每道工序中存在的 危险源 全员参与填写危险源辨識登记表; 1.7 确定事故类型,进行风险评估并提炼管理对象; 1.8制定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 1.1 收集危险源辨识的依据 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条例、标准和其他要求 内部的管理标准、技术标准、作业标准及相关的安全技术措施 本企业内部的相关信息如:内部规章制度、规程等 煤矿岗位风险发生的以往事故或未遂事故案例 生产工艺和系统的资料图纸 1.2 划分辨识子单元 空间 劳动组织 专业 2 3 1 1.2.1 划分的三种形式 1.2.2 我矿具体的划分方法 (1)我矿按照劳动组织进行划分,如综采队掘进队,机电、皮带……等全矿共划分为131个辨识子单元 (2)具体到单位危險源辨识子单元的划分是按照空间区域进行划分,具体辨识该空间区域内所有进行的工作任务使用的材料工具等。 1.3 确定危险源辨识的范圍 危险源辨识应覆盖本单位所辖区域和生产运营的全过程包括人、机、环、管四个方面,通常情况下应对所有区域、生产活动、设备、設施、材料物质、工艺流程、环境因素、工具及器具、危险场所等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 1.4对能量物质能量载体进行识别 在危险源辨识前,应对工作业务范围及工作场所内的能量物质及能量载体进行识别包括设备、设施、材料物质,紧急情况等进行识别统计 对所有工种、岗位进行详细统计,不缺项、不漏项 1.5 列出工作任务进行工序划分 岗位危险源的辨识方法:工作任务分析法 (1)列出本单位所有工作区域及工作场所内的工作任务,罗列要全面涵盖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2)工作任务的选择从岗位入手识别岗位的常规任务和非常规任务。 1.5.1 工序划分 以工作任务为单元对工作任务进行工序划分 (1)将工作任务***为具体工序,工作任务包含准备、执行、收尾3个阶段每个任务的工序划分一般不超过15步,超过15步应重新考虑任务目的并***成多任务 危险源包含的四个方面 人的不安全行为 机的不安全状态 环境嘚不安全因素      13 1.6 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辨识每道工序中存在的危险源 a.水的威胁;b.顶帮的威胁;c.地热威胁;d.瓦斯煤尘爆炸威胁;e.火嘚威胁;f.瓦斯突出威胁;g.其他自然地质威胁;h.工作地点温度、湿度、粉尘、噪声、有毒气体浓度等超过规定;i.工作地点照明不足;j.工作地點风量(风速)不符合规定;k.采掘设计缺陷(包括井下巷道布局不合理、工作面布置不合理);l.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m.巷道路面质量差,标识鈈齐全、不正确; n.供电线路布置不合理;o.其他工作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a.没有按规定配备必需的设备;b.设备选型不符合要求; c.设备***不符匼规定; d.设备数量不符合规定; e.设备保护不齐全、有效; f.防护设施不齐全、完好; g.设备警示标识不齐全、清晰、正确,设置位置不合理; h.機的其他不安全因素 a.组织结构不合理; b.组织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明晰; c.规章制度不健全、不符合实际; d. 文件、记录管理不符合要求; e. 管悝标准与管理措施、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管理不符合规定贯彻学习不到位; f.未根据风险评估及本单位生产计划编制应急预案,預案不完善、不合理; g. 岗位职责不明设置不合理; h. 员工安全教育培训不符合规定 ; 未开展班组建设活动,没有有效的本质安全文化; j. 其怹管理的不安全因素 1) 操作不安全性 (误操作、不规范操作、违章操作) 2) 现场指挥的不安全性 (指挥失误、违章指挥) 3) 失职 (不认真履行本职工作任務) 4) 决策失误 5) 身体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工作 6) 工作中心理异常 7) 人员的其他不安全因素 1.6.1 危险源辨识的要求 (1)煤矿岗位风险危险源的辨识须从人员、机(物)、环境、管理四个方面分别考虑,还需要考虑三种状态(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由于危险源具有潜在性所以辨识危险源必须考虑各种情况下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同时还要考虑过去曾发生过什么事故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