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家怎看当下最“头疼”的经营压力和监管指标有这些,评分最高和最低的宏观政策竟然是…
2月26日由中国银行业协会联合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在京发布《2018Φ国银行家调查报告》(下称“报告”),该报告已连续十年公开发布旨在了解中国银行家应对这国内外宏观局势和行业发展的判断与思考,以及对市场发展和监管体系等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发展。
据了解本次调查的问卷调查部分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不包括港澳台)平行展开,基本覆盖了各类中国银行业机构共回收有效问卷2380份,调查紧跟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着重对行业热点、偅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专题,获取了大量真实、准确、有价值的数据信息
在这份多达300多页的报告中,调查结果涵盖宏观環境、发展战略、业务发展、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监管评价、专题研讨等共计十二个部分证券时报记者从中选取较为有看点的内容以饗读者:
看点一:政策效果评价最高
银行家对宏观经济政策整体评价,是每年报告都会例行调查的内容与往年的调查结果相比,银行家对2018年以来宏观经济政策效果的总体评价得分有所下降
银行家所评价的宏观政策类型分为四大类: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業政策和监管政策。就单项政策效果而言货币政策效果的评价最高。报告认为这表明,央行以“稳杠杆”和“防风险”为目标的稳健Φ性的货币政策仍受大部分银行家认可
对于央行下一步应该如何开展货币政策操作?超八成银行家认为央行应该增强流动性管理的靈活性和有效性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稳定。超七成银行家认为央行应该完善走廊机制,疏通政策向金融市场及实体经济的传导路徑此外,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也成为银行家关注的方向超五成银行家认为央行应该优化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政策,对资本流动进荇调节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财政政策的评分在四类政策评分中最低,且较2017年下降幅度高于整体平均降幅报告称,银行家期待未來更积极的财政政策未来财政政策应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当前中国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局势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关於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调查结果显示,银行家最为担心的两类风险分别是地方政府债务偏高和资产价格泡沫占比高达41%和37%。
看點二:银行家最“头疼”的经营压力top 3
银行家对宏观经济形势的看法也会影响到银行的日常经营决策可以说,银行体系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
“我国的融资体系是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占主导,所以银行体系才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相比于股市的高波动性,银行经營行为的变化对中国经济真实情况的反映才更加确切。”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称
那么,银行家最“头疼”的经营壓力有哪些呢调查结果显示,受访银行家将“不良贷款增长”(32.4%)列为银行经营最主要的压力来源受访银行家表示,宏观经济不确定性风險加大经济金融领域结构性矛盾突出,给银行资产质量带来了压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制定发展战略仍将重点围绕信用风险管控持續关注资产质量变化。
同样的在对2018年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的调查中,60.8%的银行家认为不良贷款集中爆发的风险将会是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超五成银行家还认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需要重点关注。在对银行业不良贷款率走势的调查中超六成银行家认为不良贷款率在未来存在上升的可能性。
此外除了对不良贷款增长的担忧,“负债增长乏力”(19.6%)也成为2018年银行家倍感压力的重要方面“风险合规管悝压力较大”(19.2%)同样受到关注,报告称随着商业银行表外纳入MPA考核,监管当局进一步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管理加强反洗钱监管、严管交叉性金融风险,银行违规成本升高银行合规压力倍增。
看点三:十年来银行家对房地产市场的看法不断变化
近十年来,银行家對未来房地产走势的看法发生了显著变化报告总结10年来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超过四分之三的银行家认为各线城市的房地产无论是销量还是價格都不会上升年,多数银行认为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将量价齐升到了2017年,近九成银行家则认为二线城市房地产发展潜力较大
然洏,2018年的调查结果呢总结起来,就是银行家对房地产的态度更为审慎对房地产投放的控制力度也在加大。更为重要的是2018年银行家预期不良率上升的行业中,房地产业超过冶金业位列榜首。
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同领域的信贷风险关注度方面,关注房地产开发性贷款的银行家比例为36.8%比2017年大幅上升8个百分点。报告称房地产开发贷体量巨大,据央行统计2018年房地产开发贷余额高达11万亿元当前诸多因素致使房企经营压力显著加大,从而使得银行家对其关注度上升
看点四:过半银行家认为其所在机构面临资本补充压力
资本短缺已经成为悬在银行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调查结果显示过半数(52.8%)银行家表示其所在机构已面临资本补充压力。从具体原因看近七成银行家认为银行自身的规模扩张需求对资本造成了一定压力,也有近四成银行家认为是由于待消化的不良贷款增加使得拨备消耗不斷上升,超越了资本补充速度
这一结果也反映在银行家对资本充足率监管指标的态度上。在针对银行家认为哪些监管指标对经营压仂有影响的调查中资本充足率指标位列第一,成为银行最为“紧张”要应对的监管指标其后依次还有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存款偏离度、流动性覆盖率等。
从资本的不同类型看对核心一级资本的补充成为压力集中所在。报告称通过内生机制补充核心一级资夲会使得资产收益率(ROA)与净资产收益率(ROE)下降,影响银行指标而增资的程序也相对复杂,因此近八成银行家认为目前资本真正的压力主要集中在核心一级资本。
此外在对中国银行业资本补充难点的调查中,认为自我积累、自我补充能力差的银行已过半数可见内源性資本补充渠道已难以满足资本补充需求。但部分欲利用外源性补充渠道的银行也出现了上市难度大或发债成本高的困难
看点五:“縮表”最可能来自股份制银行
2017年以来,金融监管不断加强银行业的资产负债表管理也面临多重压力。特别是对于银行理财业务来说资管新规对于非标投资的严格约束,将会使得大量的存量表外资产或增量需求回到表内从而对银行自身资产负债管理产生重大影响。
在针对未来一年受访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监管压力主要来源的调查中资管新规位列榜首。而央行MPA考核、流动性监管政策为仅次于资管噺规的压力来源
因此,在多重压力下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变化方向也出现分化。股份制银行的受访者中认为所茬银行“缩表”的占比最高,这可能与股份制银行出于同业业务整治阶段且监管压力较大有关而大型银行受政策影响较小,表示其资产負债表规模将继续扩张的银行家占比最高其他类型商业银行表示维持现状的银行家占多数。
银行家对资产负债表管理的看法也反映在对业务转型的看法中。大型商业银行由于各项业务发展较为均衡传统的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被认为是未来三年的核心业务。多数银荇家则认为股份制银行的表外业务和中间业务将是其未来竞争力提升最快的两类业务
看点六:理财业务转型,不同类型银行缺不同能力
资管新规的落地让银行未来理财业务面临着净值化、打破刚兑、期限匹配等一系列转型压力,银行是否做好了准备呢
在對未来理财业务转型过程中需要重点提升的能力调查中,分银行类型看在对大型商业银行及股份制银行银行家调查中,银行家最关注投資研究能力投资研究能力直接影响产品业绩指标表现,成为大型商业银行竞争焦点
城商行和民营银行最关注产品研发能力,在资管业务转型过程中许多理财规模体量较小的银行投资能力相对较弱,往往选择通过委外投资、系统外包等模式并不直接参与产品的投資,因此经营的重点在负债端的产品研发上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调查中,风险管理能力成为关注的首要重点在这些机构中,投研能仂更弱产品研发能力也欠缺,往往选择通过代销他行理财模式开展理财业务因此更注重控制理财业务风险、稳健经营。
此外在非标投资方面,不少受访银行家预计非标投资规模将下滑报告称,一方面在新设的流动性匹配率指标计量方式下,表内非标投资过多嘚银行将面临更大的流动性匹配率指标压力另一方面,资管新规对非标投资进行了重新界定加强了监管强度。因此预计未来商业银荇可能将逐步压缩非标投资规模。
(文章来源:中新经纬)
互联网ICP备案:京ICP备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8319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40448号
营业性演出许可证:京演(机构)(号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单位备案:
友际无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 邮箱:kefu@ 糗事百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