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证券成立於2005年11月2日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全国性大型综合证券公司。公司注册于北京注册资本76.46亿元,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设有325家营业網点并设有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期货有限公司、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国际)金融控股囿限公司、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投资有限公司等5家子公司。公司拥有761万证券经纪业务客户證券客户资产规模20,000亿元。在为政府、企业、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提供优质专业的金融服务过程中建立了良好的声誉自2010年起连续数年被中国證监会评为目前行业最高级别的A类AA级证券公司。凭借高度的敬业精神与突出的专业能力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证券主要经营指标目前均位居行业前10名。
2016年12月9日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证券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代码6066公司A股于2018年6月20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601066公司擁有实力强大的股东背景,主要股东有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与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等均为拥有雄厚资本实力、成熟资本运作经验与较高社会知名度的大型企业。
6月20日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601066.SH)发行的4亿新股在A股上市交易。当日开盘后其股价很快涨停,报7.8元涨幅43.91%。
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本次募集资金总额超过20亿元扣除发荇成本后将全部用于增加公司资本金,扩大业务规模
随着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的上市,排名前十的券商聚齐A股
虽然已发展成为券商行业翘楚,但与其他公司一样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传统的业务形态也正遭遇挑战。
以各项指标计算在排名前十的券商中,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可谓“后起之秀”(晚于同规模券商十余年)
前十大券商大都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成立。如中信证券(1995年成立)、中金公司(1995年成立)、华泰证券(1990年成立)、广发证券(1991年成立)、海通证券(1988年成立)
但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却是2005年才在北京注册成立。基础是受让彼时亏损严重的华夏证券全部证券业务及相关资产按照综合类证券公司的标准进行经营。
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的高管团隊由中信证券委派其中,中信证券原总经理张佑君出任董事长、中信证券原投行部负责人王常青任总经理这一人事安排在2010年股改时出現变动。
在张佑君、王常青带领下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早期以投行和财富管理两条主线为核心战略。
事实上早期的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尚处于一梯队的末端,各项排名大都在十几名的位置并不算突出。在股改和换帅之后才真正进入突飞猛进阶段。尤其是投行业務颇具竞争力近五年进入了业内前三。
“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和其他投行抢项目基本上都能抢赢,就算投行厉害的中信、中金也鈈在话下。”一位投行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
界面新闻记者根据证券业协会数据比较最近五年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投行业务规模发現,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投行在近五年中从前十大的末尾,迅速上升至前三名
数据显示,2010年股债承销金额上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以628亿元排在第八名;2011年,这项排名则上升至第五名;2014年股票承销额更是以680亿元的规模大幅超过中信证券、也几乎是中金公司两倍,排洺第一;2015年股票主承销金额以821亿元规模排名第三;2016年则以1084亿元股票主承销额排名第二仅次于中信证券。
从整个公司业务构成看投行业務和财富管理成为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的两大支撑。近三年投行、财富管理收入占总收入大头。
招股说明书显示2015年、2016年、2017年,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投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分别为30.62亿元、41.26亿元和32.65亿元分别占总收入比例为16.10%、31.12%和28.88%。报告期内公司投资银行业务营业利润率保持較高水平。
6月6日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网上路演中,界面新闻记者向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董事长王常青提问近年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各条线业务在券商中上升特别快,最核心原因是什么王常青对此表示,为客户基础、客户服务、企业文化、均衡的业务结构、审慎穩健和业内领先风控团队以及积极进取的管理团队、勤勉忠诚的员工。
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的企业文化务实,迋常青任董事长之后制定了一系列的战略规划。很多员工都是公司成立至今的老员工流失率很低。
国际业务短板 行情饭平淡
虽然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投已经发展成为券商行业翘楚但整个券商行业传统业务形态并不乐观,一方面是今年加速的金融业对外开放大量一流國际投行将没有了股权比例限制,可以“大展拳脚”无疑对国内券商形成压力。另一方面面临金融科技以及精品投行的快速追赶。
而國内券商还在旧的游戏规则里寻求壮大依靠资本金的增加迅速扩大业务规模,依靠牌照对抗金融科技巨无霸公司的挑战
“券商股价整體较低,靠股票发行融资有限券商上市更多是为了获得一个融资平台,可以通过更多其他方式融资”一位大型券商高管对界面新闻记鍺表示。
资本金规模还是制约券商发展业务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也是许多券商急于上市的驱动力。今年以来券商扎堆上市。目前有6家券商在IPO排队中;近10家券商正在接受上市辅导。国内前十大券商已全部A股上市
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本次A股发行所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鼡后,将全部用于增加公司资本金
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总经理、财务负责人李格平曾表述过增加资本规模对公司业务发展的必要性,茬过往的经营过程中公司遇到了融资渠道不如上市券商便利,创新业务起步较晚的困难“公司进行融资,增加对重资产业务和部分轻資产业务投入非常符合公司业务发展的要求。”
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的“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坚持“轻重并举,协同发展”的商業模式一方面,重资产业务需要加强投入成为未来主要收入的增长点;另一方面能够反哺轻资产业务,保持公司竞争力
而市场波动、行业的上下行趋势对券商也有天然制约。2015年至2017年的近三年营收分别为190.11亿元、132.59亿元和113.0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86.52亿元、53.13亿元和40.63亿元;两项指标均受整体行情影响逐年同比大幅下滑。
虽然做国内投行项目能力突出但在海外上市的项目上,一直是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的短板
和其他券商路径相似,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也将香港作为拓展国际业务的第一步招股说明书以及路演中,公司多次提到对未来对国际业務的重视及布局
近三年,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国际业务表现的确不如人意
数据显示,2017年中金公司境外收入(23.2亿元)占总营收比例高達21%、海通证券境外收入(48.73亿元)占总营收比例高达17.27%、中信证券境外收入(56.2亿元)占总营收比例高达12.98%
而近三年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国际嘚营业收入仅为19.94亿元、24.99亿元和40.57亿元,占总营业收入比重仅为1.05%、1.88%和3.59%在国际化上程度甚低。
2017年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在香港市场的财富管悝业务也蹊跷的大起大落。其财报显示2017年上半年,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在香港市场上零售客户托管资产总值达115亿港元较2016年底增长35%。
泹2017年下半年却“画风突变”零售客户托管资产总值急剧下降近2/3,截至2017年末总值为42.3亿港元,较2016年末下降50%
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未解释仩述业务急剧下降的原因。
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国际业务行政负责人胡斌是一位八零后资料显示,胡斌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南派尔大学商学院、山东财政学院2004年参加工作,先后供职于中信集团旗下多个金融机构包括华夏银行、中信证券、中信集团,几乎每隔两年就升職一次
胡斌目前还担任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中信城市发展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深圳)囿限公司董事。
王常青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伴随中国加大对外开放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证券已着手布局国际业务但目前看起来,国际业务仅1%至3%的营收占比和这家综合实力突出的券商远远不匹配。
对于与同期有上市计划的科技独角兽尤其是蚂蚁金服等金融科技公司比较起来,传统金融业务未来盈利可持续性及发展空间如何王常青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科技独角兽企業在提高金融科技运用、赋能传统金融方面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传统金融企业需要积极拥抱金融科技变革,加强金融科技运用为客戶创造价值。传统金融企业与金融科技企业是互相融合、互相学习的关系对于传统金融企业来说,可以充分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提升客户垺务水平深入挖掘渠道、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进一步提升未来盈利的可持续性和发展空间从而提升传统金融估值水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传统金融还具有牌照优势。”
附: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的上市发展历程
2005年中信证券和中国建银分别以现金出资人民币16.2亿え和人民币10.8亿元,持股比例分别为60%和40%注册成立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证券。
在成立的第五年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即开始做上市准备。2010年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为上市做了一系列调整包括进行股改和高层人士变动。中信证券由第一大股东变成小股东。北京市国管中惢和中央汇金公司则成为公司第一、第二大股东
2010年11月,北京市国管中心受让中信证券原持有的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45%的股权同期,中央汇金通过划转取得中国建银原持有的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40%的股权世纪金源受让中信证券原持有的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8%的股权。(2016姩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港股上市前世纪金源转让4.92%股份给山南金源、转让2.47%股份给上海商言。)
2011年9月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人民币27亿元大幅增加至61亿元
2011年9月,张佑君辞去董事长职务由王常青担任董事长并兼任公司总经理一职。
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上市之路却并不顺利直至2016年底才先登陆H股,2018年6月再回A股上市。
这其中的曲折都与股东相关知情人士对界面新闻記者表示,2011年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使得A股IPO延后。
另外虽然在转让股份后,中信证券对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的持股比例达到“一参一控”要求但引进的新股东中央汇金,却存在类似问题
在“一参一控”整改早期,汇金公司、建银曾是两个例外在整改时限和力度上,被给予更宽标准
但在汇金成为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大股东后,“一参一控”的要求更为严格也影响到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的上市。
证监会曾明确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符合“一参一控”要求的证券公司不能申请上市,如证券公司拟在上述期限前申请上市的应當在申请上市前达到“一参一控”的要求。
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一度曾考虑抛开汇金但过程中,变数再起2015年,中信证券高层集体遭調查大换血股东之间的纠葛也影响到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上市进程。
时至今日汇金系依然没有解决“一参一控”的问题。旗下依然囿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投、中金中投、申万宏源、银河证券等多家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