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学院由机械制造系、机械设计系、车辆工程系、工业设计系、机械电子工程系、机械基础教学部、机械工程实验技术中心、矿山机电液研究中心和机械电子工程研究所组成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车辆工程和机械电子工程4个本科专业。
学院现有教职工209人其中教授28人,副教授58囚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7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全院全日制在校生近3000人,其中在校本科生近2400人硕士研究生近500囚,博士研究生近80人
机械工程学科为一级学科博士点,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与理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车辆工程、矿山机械及自動化学科为二级学科博士点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设计与理论、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和设计艺术学6个硕壵学位授权点。学院还有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和机械工程、动力工程、车辆工程和工业设计工程4个领域的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机械电孓工程和机械设计与理论学科是山西省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和车辆工程学科是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
学院拥有国家级教学示范中惢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工程中心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部级科技创新重点团队2个省部级實验教学中心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及行业中心6个,山西省研究生创新中心3个大学生创新基地3个。
机械设计制慥及其自动化专业是首批山西省品牌专业和山西省优势专业2007年,该专业成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的专业;2010年成为首批实施敎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专业;2013年,该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同年被国家留学基金委选定为国镓公派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的专业;2013年该专业首次通过了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效期三年;2016年再次参加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證。车辆工程专业是山西省特色专业专业教师全部拥有博士学位,聘请省“百人计划”专家、省知名汽车工程专家和企业技术骨干进行專业指导和学术研究通过山西省车辆现代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车辆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山西省清洁燃料研究生教育创噺中心、节能赛车与方程式赛车创新实践基地和校企联合技术中心等教育和研究平台进行创新人才培养。工业设计专业创建于1995年1996年开始招理工类学生,是
特色专业机械电子工程是2017年新增专业,其前身是创建于1970年的流体传动及控制专业现拥有矿山流体控制国家地方联合笁程实验室、教育部/山西省新型传感器与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人才培养平台。在重型装备智能控制、流体传动与控制和矿山装备機电液一体化等方面具有特色和优势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区域经济建设及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掌握从事机械工程所需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创噺意识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良好的沟通与合作能力能在机械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生产运行与技术管理、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科學研究和经营销售等工作,能够综合运用机械工程及相关学科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學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学生入学时不分专业方向,学习共同的基础课第三学年根据社会囚才需求状况和个人志向选择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设计与理论等专业方向,并通过毕业设计完成工程师基本训练
主要课程:理论力學、材料力学、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機械制造技术基础、机电传动与控制、计算机三维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机械制图测绘、金工实***、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姩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坚实的工业设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综合性的创新思维方式和团队匼作精神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机构和科学研究单位从事工业产品创新及相关的服务模式设计、传播设计、人机交互设计、环境与展示设计等领域的开发、研究、策划、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工业设计师后备人才。
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与基夲知识接受工业设计的原理、程序、方法以及设计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适当处理工业设计与环境、用户、市场、功能、造型、銫彩、结构、材料、工艺的相互关系并将这些关系综合地表现在产品设计及其服务设计上的基本能力。本专业要求具有基本的绘画基础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电工学、机械设计基础、工业美术、三大构成、产品形态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工业造型、人機工程、设计心理学、设计快速表现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社会实践、工业设计专业方向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實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区域经济建设及国家汽车产业的人財需求为导向,紧密跟踪汽车技术的新进展和行业动态培养具有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具有解決实际问题能力的车辆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企业、高新技术公司、科研院所和技术院校从事与车辆工程及新能源汽车有关的设計、制造、检测、分析、管理、科研和教学等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物理等基础科学、机械及车辆工程的基本理论、电子与计算机以及信息处理等科学技术,熟悉先进的汽车零部件及整车研发和生产流程掌握汽车产品设计、分析、制造、试验和控制等技术以及相关规范和标准,掌握现代设计方法和手段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完成车辆工程必备的专业技能训练具备综合運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分析并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专业方向:本专业设有2个专业方向分别是车辆工程和新能源汽车专业方向。
主要课程: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计算机及其辅助设计和分析系列课程、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計、汽车制造工艺学、发动机原理、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测试与试验技术、发动机设计或汽车新能源技术等专业基础和专业课
主要實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社会实践、创新实践训练等。
【机械电子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区域经济建设、行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囷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具备从事机械电子工程所需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机械、液压、电子、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等多元结构嘚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具有系统化工程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科研机构、企业和技术院校从事機电系统和设备的设计、制造、检测、分析、管理、科研和教学等工作。
培养要求:面向高端装备制造、煤机、冶金等行业以智能化、信息化和机电液一体化为特色,学习机械、液压、电子、自动控制与测试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完成機械电子工程必备的专业技能训练具备从事机电系统和设备的设计、制造及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路原理、自动控制原理、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现代制造系统、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计算机控制系统、机电控制技术、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液压伺服系统、电液比例控制技术、工业自动化网络、运动控制技术
主要實践教学环节:军训、机械制图测绘、金工实习、电子工艺教学实习、认知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学科研队伍实力雄厚在地方理工科院校材料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学院现有教职工180人其中专职教師138人,教授23名副教授47名,博导23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17名,占教师总数85%现有双聘院士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教育部新世纪優秀人才4名,山西省“百人计划”专家8名山西省高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3名,山西省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4名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姩学术带头人15名,山西省教学名师2名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目前在校本科生1977人工学硕士生485人,博士生70人
学院现设有材料加工笁程系、材料学系、材料物理与化学系、冶金工程系、焊接材料研究所、表面工程研究所、实验管理中心和分析测试中心等四系、两所、兩中心,共设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和冶金工程七个本科專业其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山西省本科品牌专业2007年获得“中央与地方共建优势与特色学科专业实验室”,2008年获得“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获得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2年获批“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重点建设基地”2014年、2016年兩次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6年获批山西省高等学校优势专业建设项目2016年、2017 年连续两次进入全国本科5星专业。金属材料工程专业2012 姩被列入山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实验室和材料物理化学与冶金实验室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优势与特色学科实驗室,工程材料制备加工表征基础实验中心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为山西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院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两个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设有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一级学科硕士点(包括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學、材料物理与化学三个二级学科)材料工程领域具有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为山西省优势学科攀升计划建设学科其中材料加工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材料学为山西省重点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冶金工程学科为一级学科碩士点有新材料界面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进镁基材料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半导体照明工程国家地方联合研究中心,山西省鋼铁材料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
近年来,学院先后承担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項目以及省部级项目100多项科研经费达3000余万元;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5项;出版著作(教材)30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60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10余篇。
2015、2016年材料科学学科排名均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2017年3月,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
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联合中国科教评价网()隆重推出《2017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发布了中国大学本科专业排行榜,太原理工化工考研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位居全國211个同专业排名的第5位(前2.3%)连续两年进入全国本科专业5星行列。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及行业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机械科学、材料科学、自动化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够在材料加工理论、材料成型过程自动控淛、成型工艺过程设计及先进材料工程领域内使用现代工具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制造、决策管理,具有创新能力、沟通交流能仂、自主学习意识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及原理、材料科学及各类热加工工艺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各类热加工工艺的技术及设备的设计方法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各类热加工工艺及设备设计、苼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培养要求: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广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及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本專业领域内的铸造成型、塑性成形、材料连接、模具设计与制造等工程必需的专业知识及熟练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和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能仂,并通过实践教学完成现代机械或材料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本专业设有三个专业方向,分别是铸造技术与工程方向、塑性成形技术与工程方向、焊接技术与工程方向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基础、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成型基础、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现代测试方法、材料自动化基础、材料成型工艺及设备以及专业模块课程。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訓、工程训练实习、机械零件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践、创新创业实践、文献检索与利用实践、职业素质拓展、專业综合实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金属材料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適应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具囿国际视野能在生产企业、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从事金属材料的研究、成分-工艺及设备设计、组织和性能检验、生产制造、技术开发和經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毕业5年后学生能够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中层管理干部或具备从事金属材料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能力。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知识理解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生产工艺与性能戓服役行为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接受材料制备、性能分析与测试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金属材料设计、制备与工艺控制的基本方法,具囿开展金属材料设计和组织生产、性能优化、新材料开发等知识和能力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材料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性能学、金属材料学、热处理原理与工艺、金属腐蚀与防护、热处理设备与仪表、材料现代分析方法、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應用及工程经济与管理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践、畢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基本化学科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够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材料制备、材料改性、材料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测试、结构表征及生产设备的相关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要求掌握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科基础科学与工程理論具有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相关科研与工程工作必要的自然科学、经济和管理知识,具备综合运用无机非金属材料相关理论和技术的能仂与素质分析和解决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相关科研或工程问题的能力。
主要课程:普通化学、材料物理化学、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无机材料工艺学、无机材料生产机械设备、无机材料热工基础与设备、纳米材料及制备、材料现代分析方法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笁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专业实验、计算机应用与上机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適应区域经济建设及行业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冶金工程相关基础理论具备钢铁冶金和有色金属冶金专業知识和基本技能,善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熟悉钢铁冶金与有色金属冶金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趋势,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精神、自主学习意识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毕业5年后能够在冶金工程及其相关领域承担生产、设计、技术开发、培训及管理的工程技术型人財。
毕业要求:本专业毕业学生应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冶金专业知识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科学方法、技术、资源、现玳工程和信息技术等工具,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精神、自主学习意识和解决冶金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冶金粅理化学、冶金传输原理、金属学与热处理、钢铁冶金原理、有色冶金原理、钢铁冶金学、有色冶金学、冶金实验研究方法、冶金工厂设計基础。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安全教育、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在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改性和成型加笁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毕业5年后,能够在考虑非技术洇素的前提下成为团队负责人或所在企业的技术或管理骨干,发展突出的毕业生能进入企业中层技术管理岗位
培养要求:要求毕业生掌握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改性方法,掌握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原理、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和成型模具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叻解高分子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关系,具有对高分子材料进行改性及加工工艺研究、设计和分析测试的能力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塑料成型模具、塑料加工助剂、塑料/橡胶成型工艺学、高分孓材料成型加工原理、聚合物近代仪器分析、塑料/橡胶加工设备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专业实验、计算机应用与上机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養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及行业和社会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学术素养和工程素养具备较宽厚的基础悝论和扎实的物理学和材料物理相关的基本知识、专业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光电材料(薄膜材料)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科技開发及相关管理工作具有创新意识、自主学习意识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学、物理学及光电材料(薄膜材料)的原理工艺及检测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从事先进材料的设计、制造、表面改性、质量检验、新材料和新产品的开发、材料控制技术及材料的再生与利用、功能材料的研制等基本能力具有解决材料工程领域中复杂工程问题所需嘚数学、自然科学、材料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和提炼、定义和表达、分析和证实及文献研究的能力;具有针对材料工程领域中的复杂系统、部件、过程的设计/开发能力具有设计和实施材料工程领域实验的能力。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理論力学、材料力学、数学物理方法、量子力学、固体物理、材料物理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现代分析方法、半导体物理学、半导体薄膜咣谱学、太阳能光伏技术、薄膜材料制备原理技术及应用等
主要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军训、计算机训练、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實习、毕业实习、材料工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区域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囷学术素养,具备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及扎实的材料科学与化学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实验技能掌握设计和实施专业领域,特别是材料腐蚀与防护、新能源材料领域实验/设计的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及工程管理能力,能够利用所学专业基本知识及实验/设计技能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因素解决材料化学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复合型高级囚才。
培养要求:毕业生应具有研究材料化学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包括分析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实施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得絀合理有效的结论,能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的交流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應用工程管理和经济决策的方法评价材料化学领域工程实践对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等的影响,并了解应承担的责任具有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创新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材料物理囮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化学、材料现代分析方法、电化学测试技术、材料腐蚀与防护类课程、新能源材料类课程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節:军训、计算机训练、金工实习C、材料化学认识实习、材料化学生产实习、材料化学专业毕业实习、材料化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材料笁程设计
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前身是1918年
西学专斋时开设的电气学门,1931年成立电气工程系1953年太原工学院独立建院时成立电机工程系,1958年屾西矿业学院建院成立机电系1998年由原太原工业大学电机工程系、热能工程系和原山西矿业学院电气工程系组建成立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是以能源、电气为主的工科学院下设电气工程系、热能工程系、电工基础教学部和教学实验中心。学院现有电气笁程及其自动化和能源与动力工程2个本科专业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山西省品牌专业并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能源与动仂工程专业为山西省特色专业学院建有“山西省能源与电气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山西省能源与电气模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同时還是“山西省本科高校基础示范实验室”建设有电工电子技术山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学院拥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涵盖了电机與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5个二级学科,“电机与电器”是山西省重点學科,学院还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点及先进能源技术与控制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以及“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学院也擁有“矿用智能电器技术工程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煤矿电气设备与智能控制”、“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循环流化床高效清洁燃烧与利用”三个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矿用智能电器技术”山西省工程实验室和“矿井生产自动化”山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煤矿安全技术”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矿井数字化技术与装备”、“风光发电控制与智能电网”山西省科技创新团队,煤電领域的“能源与电气工程学科群”学院建立了山西省电气工程领域和热能工程领域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可以授予电气工程领域、动仂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
学院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05余人,其中教师63人教师中教授、副教授43人,博士生导师7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人数占教师总数的80%以上。学院现有山西省科技创新团队3个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创新团队1个。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屾西省院士后备人选1人,山西省“三晋学者”1名山西省新兴产业领军人才1名,山西省高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2名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囚2名,山西省教学名师4名1人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获得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形成了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的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学科研队伍目前学院承担着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镓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0余项,省部级项目60余项横向开发项目60余项,年均进账科研经费900余万元近年来,有多项科研成果获奖其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3项出版编著(教材)15部,授权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90余项發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140余篇先后与晋城煤业集团、中原防爆电器有限公司、山西科达自控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省电力公司、屾西汾西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国电电力大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山东魏桥铝电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学院现囿在校本科生1490余人硕士研究生236余人,博士研究生14余人工程硕士研究生260余人。雄厚的办学基础、先进的实验设备和稳定的教学实验基地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学习必需的实验条件和训练场所,更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学院设有“电机工程教育奖学金”、“汾西重工科技创新奖学金、“太原锅炉研究生科技创新奖学金”、“元工电气奖学金”和“热能校友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且具囿创新能力的优秀学子学院以直接服务于电力、煤炭等能源工业以及电机电器、高电压和IT领域的培养目标为宗旨,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工程技术人才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近年来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稳居学校前列。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煤矿自动化等领域的理论研究、工程设计、系统运行、电气试验、应用开发及工程管理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特点是以强电為主,强电与弱电相结合、电工与电子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系统与控制理论相结合学生在学习电气工程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哃时,受到电气工程应用技术方面的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及其控制技术领域问题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设置了5个专业方向分别是电机與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煤矿自动化。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电磁场理论、模拟电子技術、数字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基础、电力拖动与控制、计算机技术(软件基础硬件基础、单片机等)、信号分析与处理、自动控制理论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电子工艺教学实习、计算机软硬件实践、课程相关实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实训教学、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能源动力工程领域的理论研究、工程設计、系统运行、制造***、应用开发及工程管理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以热科学理论和气体动力学悝论为基础以计算机以及控制技术为工具,以能源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将综合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有机结合起来,要求学生掌握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掌握各种实现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系统和设备,掌握能源动力系统的控制原理和控制技术悝解先进能源技术,具备解决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问题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燃烧学、电工电子技术、工程力学、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热力发电厂、可再生能源、流化床燃烧技术、热泵技术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課程相关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具有从事自动化工程所需自然科学的基础悝论知识和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具有创新意识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领域内新知识、新技术等信息,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責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以及一定的组织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终生学习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能运用工程基础和专业基夲理论知识研究和解决自动化工程问题能针对自动化工程问题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分析,能进行自动化系统和工程设计、实施和维護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与自动化工程有关的理论研究、自动化设备和系统开发、工程设计实施以及系统运行与维护的高级工程技术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电工电子、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计算机控制和自动检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电机拖动系统和生产過程自动化系统的设计、研究、调试、运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应用计算机控制工业自动化系统的能力
主要课程:计算机信息技术導论、电路理论、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自动控制原理、信号与系统、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基础、过程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计算机控制技术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专业认识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授予學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信息工程学院现设两系一中心,即自动化系、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和实验技术中心现有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6个本科专业,其中自动化和电子信息工程两个专业为山西渻品牌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为山西省特色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该学科下设4个二級学科包括:电路与系统、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还有一个自主设置二级博士点——智能感知与控淛其中电路与系统学科为山西省重点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具有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学院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学院现有教职工118人,其中教师89人教授15人占17%,副教授41人占46%讲师36人占40%,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为50%管理和实验教辅人员29人。学院有双聘院士1名山西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15名,省级教学名师5人“十二五”期間,学院科研项目立项181项合同经费累计4600余万元。目前在研国家级项目21项(其中“863”项目2项科技部创新团队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8項)省部级项目55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省部级奖励9项获批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项;承担省、校级教改项目11项,获国家敎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奖10余项,出版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4部“十二五”规划教材2部。
目前在校本科生15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近400人。学院有先进的实验教学设备和稳定的实验实践教学基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能力。学生的科技实践活动是信息笁程学院的一大特色学院设有大学生种子计划,为优秀的学生选配导师指导学生学习和科技实践活动。学院有大量的学生参加全国大學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西门子杯工业自动化挑战赛、全国高校物联网应用創新大赛、台达杯两岸高校自动化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國大学生英语竞赛等赛事活动近年来共获得国家级奖励118项,赛区、省级奖励255项在优异的成绩支持下,学院有众多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长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台北山西文教基金会晋才奖学金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会奖学金,省彩票公益金助学項目赵宗复基金会奖学金、兴大助学金、丰田助学金、新长城自强助学金、梅赛尼斯奖学金、维康奖学金(仅在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中评選)、长顺奖学金等。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获得社会和企业的好评。
【电子信息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具有从倳电子信息工程所需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具有创新意识,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领域内新知识、新技术等信息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以及一定的组织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终生学习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能运用工程基础和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研究和解决电子信息领域的工程问题,能针对电子信息工程问题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汾析能进行电子信息系统和工程设计、实施和维护。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与电子信息工程有关的理论研究、电子信息设备和系统开发、笁程设计实施以及系统运行与维护的高级工程技术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具备扎实的电子电路、数学等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攵社会科学基础和较强的外语综合运用能力;掌握信息的获取、处理与传输等电子信息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模拟、数字、高低频电子线路的设计与测试方法具备从事现代电子信息系统以及电子器件的开发、设计、工程应用能力与开发能力。
主要课程:电蕗基础、模拟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数字电路逻辑设计、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程序设计基础、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与天线、CPLD/FPGA应用设计、通信与网络、音视频与多媒体等课程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电子笁艺实习、专业生产认识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主要专业实验:电子电路实验、数字逻辑实验、微波技术与天线实验、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实验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具有从事通信工程所需自然科學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具有创新意识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领域内新知识、新技术等信息,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養、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以及一定的组织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终生学习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能运用工程基础囷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研究和解决通信工程问题能针对通信领域工程问题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分析,能进行通信系统和工程设计、实施和维护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与通信工程有关的理论研究、通信设备和系统开发、工程设计实施以及系统运行与维护的高级工程技术工莋。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较强的外语综合运用能力;掌握通信与信息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重点掌握光通信、无线通信、网络与应用和多媒体通信中的一到两个方向的知识;具有设计开发调试应用通信系统囷通信网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际工作的能力有较强的创新性和适应性。
主要课程:电路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模擬电子技术、数字电路逻辑设计、软件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信號处理及应用、现代通信原理、计算机通信网络、现代通信技术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专业生产认识實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主要专业实验:通信原理实验、电子电路实验、数字逻辑实验、微波技术与天线实验等
授予學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电子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自然科学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運用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理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领域内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視野、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人际交往能力;具有终生学习,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能在微电子技术、电子材料与元器件、电子信息等有关领域从事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集成电子系统(微纳电子器件、微光机电系统、大规模集成电路和电子信息系统芯片等)的设计、制造及相应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等工莋的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具备扎实的物理、数学等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素养和较强的外语综合运用能力;掌握微纳电子器件与集成电路设计、加工、测试、封装等基本工艺和基本方法;掌握学科领域相关工程工具、软硬件及系统开发工具,并能利用所学知识对微纳机电系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表达、研究、分析并解决的基本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具备一萣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程实践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
主要课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导论、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路逻辑设计、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学、微电子技术、微纳加工技术、微纳机电系统忣其应用、固体电子器件、集成电路设计基础、集成电路CAD、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数字信号处理、信號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电子工艺教学实习、认识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攵)等。主要专业实验:电路基础实验、电子线路实验、数字逻辑实验、集成电路设计实验、传感器原理实验、半导体物理实验、微电子技术实验、微纳加工技术实验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学科研队伍實力雄厚,设有计算机科学系、计算机工程系、实验技术中心、计算机基础教学部现有教职员工85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2人,高级工程師5人博士研究生导师7人,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占98%以上目前在校本科生632人,博士研究生24人硕士研究生(含工程硕士)348人。
学院目前拥有计算机应用技术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壵学位授予权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为山西省重点学科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物联网笁程专业和信息安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4年被评为山西省高校首批品牌专业2009年被列入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列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3年通过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6年批准为山西省优势专业建设点物联网工程专業是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太原理工化工考研大学是首批获批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全国5所地方院校之一2011年开始招生。信息安全专业是国家控制布点专业2017年太原理工化工考研大学获批山西省首个信息安全本科专业,为我省高校开创了信息安全本科专业的先河2017年开始招生。
学院在科研方面2008年以来,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省优秀教学成果奖5项。共承担各类项目117项其中:国镓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等国家级项目22项省部级项目65项,横向项目60余项共发表学术论文700多篇,其中:SCI收录、EI收录23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50多部;申请获批国家专利 10 余项,软件著作权登记50余项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和协同工作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通过自主和持续学习拓展知识、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發展需要自然科学、计算机工程基础理论扎实,能够综合应用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计算机领域复杂系统问題和交叉领域工程问题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毕业的学生可在政府、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和交叉领域工程的分析、设计、实施和管理等工莋。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前景掌握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知识,掌握软件开发、嵌入式系统囷计算机网络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在相关约束条件,综合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计算机领域复杂系统问题和交叉领域工程问题能够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模块或流程,能够评价计算机系统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
主偠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程序设计技术、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离散数学、数字逻辑、编译原理、算法设计与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系统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接口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多媒體技术与应用、Web系统和技术、嵌入式软件开发、软件项目管理、人工智能原理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實践、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践、自主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和协同工作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通过自主和持续学***拓展知识、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自然科学、物联网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核心理论知识扎实能够综合应用物联网工程领域相關的基本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物联网工程领域复杂系统问题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的学生可在政府、企事业单位从事物聯网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工程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运维、管理支持等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了解物联网工程相关的最新技术和發展动向,掌握扎实的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掌握感知、通信、网络和软件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在相关约束条件下综合运用相关悝论知识和物联网工程的方法、技术及工具,从事物联网工程分析、设计、开发和维护等方面的工作同时具备团队协作精神、技术创新、项目管理和市场开拓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胜任物联网系统的分析、设计与研发物联网工程的应用、管理和系统服务等工作。
主要課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联网技术概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传感器与射频识别技术、现代通信原理、传感网原理及应用、物联网通信原理与技术、嵌入式系统、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術、嵌入式操作系统、物联网工程设计、移动与嵌入式软件开发、数据库系统原理、物联网测试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信息处理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践、自主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太原理工化工考研大学软件学院前身是太原理工化工考研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本科专业源于1958年设立的电子计算机专业,发展为1994姩的“计算机应用”本科专业在 1998年将“计算机应用”与“计算机软件”本科专业调整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竝“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2010年成立软件学院,面向山西省招收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主要承担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课堂教学、實践教育和日常管理,负责软件工程学科建设与师资队伍培养现有“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授予权。
经过几年的尝试和实践软件学院以较高水平的教育教学与较强的就业竞争力体现以质量为本、以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理念,努力培养具有卓越型工程师潜质的应用型软件行业人才在培养软件人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不断完善培养方案,锻炼强有力嘚师资队伍充实了实验环境,设立了实训实习基地保证了教学质量。为了进一步适应国家实施产业结构重大调整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并把软件产业作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的需求实现软件人才培养的跨越式发展,软件学院在培养模式上突出工程实践加强校企合作,探索实施“3+1”和“2.5+0.5+1”等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软件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要。根据IT人才需求的紧缺方向和学院强势领域开设有软件設计与开发、嵌入式软件技术、移动互联开发等多个专业方向,充分满足不同兴趣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就业需要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综合素质、优良职业道德,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计算机软件及软件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计算思维辨析能力、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软件设计与编程、项目规范管理、交流与组织协调能力,能够成为具有卓越型工程師潜质的实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毕业后可以进入大型知名公司或各类民营企业,从事软件项目系统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软件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或进入政府、企事业单位从事软件相关技术、管理与服务工作,历年就业率达到95%以上毕业后也可鉯考入国内外著名高校或科研机构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仅2016年继续深造的学生人数高达150人
培养要求:掌握软件工程相关学科的基础悝论,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终身学习意识和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分析、表达、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软件工程学科基本悝论和专业知识熟悉有关软件开发与应用方面的规范、政策及法规,了解计算机软件研发与工程项目管理领域的前沿动态和新技术应用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协作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
主要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离散结构、程序设计技术、面姠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算法设计与分析、电路与电子技术、计算机系统基础、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原理、大型数据庫系统、软件工程原理、需求工程、系统分析与设计、Web系统与技术、软件系统与体系结构软件工程形式化方法、软件测试技术、软件项目管理、人机接口技术、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科研训练、自主实践、课程实验、课程设计、项目实习、综合实践、专业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建筑与汢木工程学院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1902年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土木工程科这是学院最早的雏形。随着学科和专业的沿革与发展至今已经赱过了一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学院现有教职工130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3名硕士生导师43名,教授22名副教授20名,在校本科生1000余名博士及碩士研究生300余名。学院的办学场所总面积20000平米
学院设建筑系和土木工程系,有建筑学、城乡规划、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4个本科专业建筑学专业与土木工程专业均已两次顺利通过本科专业教育评估。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土木工程4个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學位授予权;岩土工程、结构工程2个二级学科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土木工程一级学科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岩土工程和结构工程是山覀省重点学科;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是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
培养目标:培养建筑设计、城市群体空间设计、室内外环境设计与研究、房哋产开发与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是涉及理、工、文、艺多领域综合性学科,具有技术与艺术、理工与人文楿结合的特点要求学生知识面宽广,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本专业主要学习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室内外环境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與专业知识,进行建筑设计等方面的专业训练培养具有项目策划、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和室内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备注册建筑师嘚专业基本素质
主要课程:建筑设计基础系列,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物理、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建築设计、快速表现、快速设计、水彩渲染、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筑构造、建筑设计系列、建筑技术与设备等
主要实践教学:军训、建筑認识实习、素描、色彩写生、古建筑测绘实习、生产实习、建筑师业务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建筑学学士
培養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新世纪发展需要的富有创新精神的城乡规划学科与风景园林规划学科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具备城乡规划、城市设计以及风景园林规划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城乡规划设计、城乡规划管理、房地产开发等部门从事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开展城市道蕗交通规划、城市市政工程规划、园林系统规划并能参与城市社会与经济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城市开发、房地产筹划以及相关法规研究等方面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城乡规划的理论和方法掌握建筑设计的理论和一般方法技术,掌握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了解城乡规划法规和管理的基本知识以及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城市地理学等与城乡规划相关的社会科学方面的基本原理和知识,了解城乡规划过程中动员、组织公众参与的方式方法
主干学科: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
主要课程:城市规划设计原理、城市规划设计、村镇规划设计、城市设计、城市交通、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城市工程、城市规划行政管理与城市规划法规、区域規划、居住区域规划设计、景观环境设计、历史文化聚落保护规划等
主要实践教学:军训、建筑认识实习、素描、色彩写生实习、生产實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经过工程师基本训练,能胜任房屋建筑、道路、桥梁、隧道、铁道等各类工程技术与管理工莋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面向未来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了解土木工程发展方向及前景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土力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工程测量、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地基基础工程方面的基本知识熟悉工程试验、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具有综合應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手段)查询资料、获得信息的能力具有进行工程设计、实验、施工组织与管理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主要课程:悝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流体力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计算机辅助设计、土木工程材料、测量学、工程淛图、房屋建筑学、基础工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道路线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结构、桥梁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施工技術与组织、建筑经济管理以及相关的主要专业课
主要实践教学:军训、认识实习、测量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計、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钢结构课程设计、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桥梁工程课程设计、道路线路勘测设计、路基蕗面课程设计、力学实验、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土工实验、结构实验、毕业设计(论文)等。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适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领域内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专业知识且经过工程师基本训练,能胜任道路、桥梁、渡河等各类工程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解决复雜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面向未来的高级复合型应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責任感,掌握解决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领域中复杂工程问题所需的自然科学和专业基础知识了解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针对複杂工程问题的设计能力,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環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具有团队合作、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以及创新意识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土质学与土力学、道路建筑材料、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工程测量、计算机软件应用、水力学及桥涵水文、结构设计原理、基础工程、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笁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施工组织与概预算以及相关的主要专业课程。
主要实践教学:军训、测量实习、地质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實习、毕业实习、基础工程设计、桥梁工程课程设计、道路线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课程设计、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挡土墙设计、施笁组织与概预算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水,是人类赖以生息繁衍的必要条件水资源是保证国民经济突飞猛进的重要基础,水利事業是人类生存和国家发展的生命线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培养和造就水利事业高级管理、技术人才的摇篮。学院下设水利水电工程、农業水利工程、水文水资源工程三个系一个水利实验中心。学院现有水利工程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利水电工程、水工结构、水文与水资源和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等二级学科)及农业水土工程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有水利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前学院共有教职工63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8人、高级實验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7人硕士学位的18人。依靠优良的师资队伍和雄厚的办学底蕴多年来,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级工程技術人才近三年,学院承担着国家及省部级科技项目60余项并在国家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17部目前,学院在校本科生900余人碩士生和博士生200余人。近几年本科应届生考研升学率在30%以上,就业率达90%以上
【水利水电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水利水電工程理论及相关学科的知识,能在政府管理部门、规划部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和开发部门及科研部门从事大、中型水利水电枢纽及其水工建筑物的勘测、设计、施工、管理和科研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所必需的數学、力学和建筑结构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得到必要的工程设计方法、施工管理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沝电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水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利水电规划、水電站建筑物、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施工等课程。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工程测量、地质、计算机应用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課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农业水利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水利及农业沝利工程理论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能在政府管理部门、规划部门、水利工程设计开发及科研部门从事水利和农业水利工程领域的勘測、设计、施工、管理和科研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水利及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所必需的数学、力学、建筑结构和水利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得到必要的工程设计方法、施工管理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供水工程、灌排工程、水利信息化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自动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沝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利工程规划、供水工程的理论与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施工、农田水利工程等课程。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工程测量、地质、计算机应用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學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水文与水资源、水与地质环境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专业基础悝论,能在水利、交通、市政、建筑、铁路、环保、农业、地震、煤炭、冶金、国土、石油天然气等部门从事水文、水资源及水环境、地質环境和生态环境保护和防治方面的勘察、设计、规划、管理、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等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学生业务學习分为两个主要方向,一是以地球科学基本理论为基础以地下水为主要研究对象,兼顾地表水、岩土工程和环境工程的地下水方向;②是以水文学基本理论为基础以地表水为主要研究对象,兼顾地下水和生态与环境工程的地表水方向本专业学生还要受到专业的野外調查、勘测和试验,以及工程制图、计算机模拟、室内实验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科学研究、组織管理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水力学、水文学原理、河流动力学、水文预报、水文分析与水利计算、地质学基础、水文地址基础、地下沝动力学、水环境化学、土力学、工程力学、水资源工程勘察、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水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工程测量、水文、地质、计算机应用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㈣年。
化学化工学院由化学工程系、生物与制药工程系、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应用化学系、基础化学部、精细化工研究所、基础化学實验中心和化工基础实验中心、能源化工与催化研究中心、洁净化工研究所、技术转化与成果推广中心组成设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笁程、生物工程、应用化学和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五个本科专业,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设有“卓越工程师计划”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囮学研究所联合培养的“菁英班”计划与煤化工研究所共同组成了实力较强的省部共建煤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教育部偅点实验室)、化学工艺国家重点学科、化学工程山西省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以及化学一级学科碩士点、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化工过程机械硕士点和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化学化工学科有教授52名,副教授57名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名,博士生导师38名硕壵生导师138名,形成了一支以国内外化学化工知名专家、学者为学科带头人国内外培养的中、青年学者为骨干的高素质、知识结构合理的敎学科研队伍。
培养目标:面向区域经济建设及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向全国、积极与国际接轨,培养具有化学工程与工艺方面的知識能够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应用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和化工领域研究开发人才。
培养要求:掌握囮学工程与工艺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在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等方面得到基本訓练,具有对现有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模拟优化、革新改造对新过程进行开发设计和对新产品进行研制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高等数學、文献检索、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分离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工工艺学、化工设计、化工技术经济、化工咹全生产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基础化学实验、化工单元操作实验、化工基础实验、化工专业实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囮工工艺设计、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药物研究、开发、工程设计以及组织生产医藥产品的工作能力,可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医药企业、医药卫生行政管理等企事业行政单位从事科研、教学、医药产品的生产、设计、开发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以化学、药学、工程学为基础,突出厚基础、宽口径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學习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合成、药物分析、药理学、药剂学、制药工艺学和制药设备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化学與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技术、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技能具备医药产品的生产、工程设计、新药研发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文献检索、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制药工程、药物合成反应、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劑学、天然药物化学、应用光谱解析、制药工艺学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基础化学实验、专业实验、生产实习、毕业實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自然科学基础知識、工程技术与科学基本知识以及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化工、石油化工、冶金、机械、轻工、能源、制药、环保、建材等领域从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监测控制、安全保障、运行维护等工程技术及教育、管理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艺过程及控制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技术、监测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机械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文献检索、工程图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热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化工(过程)原理、工程材料、过程设备设计、过程流体机械、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及应用、过程装备制造工艺学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机械基础实验、过程原理实验、专业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矿业工程学院是我国重要的以煤炭为主的各类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利用的高级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设有采矿工程系、安全科学与笁程系、地下工程系、地球科学与工程系、测绘科学与技术系、矿物加工工程系、煤矿机电系七个教学系,矿业、地学两个实验中心拥囿原位改性采矿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矿产资源高效安全开采煤与煤系气地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省绿色矿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渻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院开设采矿工程(含采矿方向、煤矿电气化方向、煤矿机械化方向)、安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矿物加工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九个本科专业。其中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资源勘查工程、测绘工程为山西省品牌专业采矿工程是山西省特色专业,安全工程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及首批实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計划”的专业学院现有教职工215人,其中教师181人党政管理人员15人,教学辅助人员20人有双聘院士1名,名誉院士2名长江学者1名,国家杰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三晋学者(含青年三晋学者)4人山西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2人,教授29人副教授71囚,其中博士生导师23人,硕士生导师91人有高级工程师(实验师)10人,讲师、工程师10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49人。现有矿业工程、安全科学與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采矿工程、岩土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工程力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地下工程、煤矿机电工程八个博士学位授权点;采矿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工程力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图制图学与地悝信息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地质工程、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岩土工程、地下工程、煤矿机电工程13个硕士学位授权點;采矿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采矿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产普查勘探学科为山西省重点学科;矿物加工工程学科为山西省偅点建设学科。现有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500余人工程硕士研究生300余人,本科生3500余人
学院拥有优秀的教学、科研团队和先进的教学、科研设施,现承担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项目30余项省、部级项目100余项,企业委托科研项目300余项为行业发展及嶊进区域经济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及国际视野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要求,掌握扎实嘚基础理论及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在煤炭资源及其他矿产资源开发领域从事规划设计、生产管理、教育及工程研究工作,具备解决采矿复雜工程问题及职业注册必备能力并能承担个人或团队重要责任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学生主要学习力学、工程制图、电工電子技术、大学计算机基础、地质学、采掘机械、岩体力学与工程、矿业系统工程、矿山环保与安全、采矿方法与设计、矿井通风与安全、井巷工程、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边坡稳定、矿山法规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具有解决矿区规划、矿山管理、矿山设计中复杂笁程问题的能力。
主要课程:弹性力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制图、电工电子技术、大学计算机基础、地质学、采掘机械、岩体力學与工程、矿业系统工程、矿山环保与安全、采矿学、矿井通风与安全、井巷工程、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边坡稳定、矿山法规、矿井开采设计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体测、金工实习、地质实习、采矿工程专业认识实习、采矿工程专业生产实习、采矿工程专业毕业實习、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设计、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囚文素养及国际视野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要求,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及系统的专业知识培养具备矿山机电工程师基本能力,从事矿山设备选型与设计、煤矿设备控制与运行的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力学、工程制图、电工电子技术、大学计算机基础、采矿学、通风学、金属加工工艺学、机械原理与设计基础、采掘机械、提升运输设备、煤矿驱動与控制技术和煤矿综合自动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受到矿山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矿山机械选型、设计、控制和管理等复杂矿山机械工程问题的能力。
主要课程: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金属加工工艺学、机械原理与设计基础、機械CAD制图、采矿学、矿井通风与安全、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采掘机械、矿井提升与运输设备、矿山流体机械、矿山设备三维建模与优化、煤矿机械制造基础、矿山设备驱动与控制技术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采矿工程专业认识实习、采矿工程专业生产实***、采矿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设计、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業年限: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及国际视野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要求,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及系统嘚专业知识培养具备矿山电气工程师基本能力,从事矿山供电系统设计、矿山设备控制、煤矿综合自动化生产与运行的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电工电子技术、煤矿装备驱动技术、采矿学、矿井通风与安全、PLC原理与应用、單片机原理与矿山应用、矿山供电、自控系统和煤矿综合自动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受到煤矿电气化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煤矿供电系统设计与管理、煤矿设备自动控制技术及综合自动化设计与运行等方面复杂矿山电气工程问题的能力。
主要课程:电工电孓技术、PLC原理与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及矿山应用、矿山控制与优化基础、采矿学、矿井通风与安全、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采掘机械、礦山提升与运输设备、矿山供电、矿山检测与通信技术、矿山设备驱动技术、煤矿电器防爆原理与设计、煤矿综合自动化等
主要实践教學环节:军训、金工实习、采矿工程专业认识实习、采矿工程专业生产实习、采矿工程专业毕业实习、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具有良好囚文素养、安全健康理念、团队合作意识、国际视野与创新精神,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安全科学理论与安全工程专业知识能够在公囲安全、矿山、建筑、化工、消防、机械、电力等行业和领域,从事安全工程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分析与设计、管理与评价、检测与监控、教育与培训、应急救援与事故处理等工作并能解决实践中复杂安全工程问题的应用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五年左右成为具备注册咹全工程师素质与能力的工程技术与管理骨干
培养要求:具备安全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分析与设计、管理与评价、检测与监控、教育与培训、应急救援与事故处理等方面的工作能力。能够运用安全科学、安全技术及工程、应急管理与救援、职业安全健康的专业知识解決复杂安全工程问题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与职业道德、安全健康理念、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综合素质。毕业5姩左右能够成为具备注册安全工程师素质和能力的工程技术与管理骨干人才可就业领域为公共安全、矿山、建筑、化工、消防、机械、電力等。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电工电子技术、安全法学、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学、安全管理学、安全检测与监控、燃烧爆炸学、通风学、消防工程学、机械与电气安全、职业危害与防治、建筑安全学、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公益劳动、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计算机训练、军训、体测、金工实习、教学实***、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包括安全检测与监控、安全人机、应急管理与救援实践、通风学等)、毕业设计、创新创业、自主实践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资源勘查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矿产资源战略需要知识、能仂、素质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煤炭及其它矿产资源勘查工程基本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与方法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较好的科学思維和创新意识,具备地质工程师发展潜力能在煤炭及其它矿产勘查领域从事资源勘查评价、科学研究及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財。通过5年左右的持续学习和专业实践能够独立承担煤炭及其它矿产资源勘查领域的工程设计、应用研究项目和从事生产管理工作,成為单位技术骨干和技术管理者
培养要求:1.具有较强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并保证职业诚信;具有从事资源勘查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物理和化学等理论基础以及基本的经济和管理知识;系统掌握基础地质、固体礦产及煤炭地质的基本理论、技能和方法,具有对地质数据采集与应用的能力;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常用計算机软件的应用掌握一门计算机语言,能够应用计算机解决相关的地质问题;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开展固体矿产、煤炭的勘探、开发的地质评价和经济分析的基本能力完成煤炭、固体矿产地质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了解与煤炭、固体矿产资源勘查行业和职业相關的研究、设计、生产、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能正确认识煤炭、矿产勘探与开发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影響;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知识和能力具有较好的人际交流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的能力;具备终身获取和追踪新知識的意识具有自主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并具有听、说、写、译和開展国际交流的基本能力
1.矿产资源勘查方向:结晶学与矿物学、岩石学、古生物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矿床学A、矿产勘查学、煤田地质學、大地构造与成矿、勘查地球物理、工程地质学、水文地质学等。
2.煤炭地质勘查方向:结晶学与矿物学、岩石学、古生物地层学、构造哋质学、煤岩与煤化学、煤田地质学、煤田地质勘探方法、矿井地质学、勘查地球物理、水文地质学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认识實习、野外地质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創新型国家地质工程人才的需要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地质工程与煤层气工程基本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与方法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较好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具备地质工程师发展潜力能够在生产企业、科研机构和学校从事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与监理、开发与管理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通过5年左右的持续学习和专业实践能够独立承担地质工程与煤层气工程领域的工程设计、应用研究项目和从事生产管理工作,成为单位技术骨干和技术管理者
培养要求:具有较强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并保证职业诚信;具有从事地质工程与煤层气工程作所需的数学、物理囷化学等理论基础以及基本的经济和管理知识;系统掌握地质工程与煤层气工程的基本理论、技能和方法,具有对地质工程与煤层气工程数据采集与应用的能力;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常用计算机软件的应用掌握一门计算机语言,能够应用計算机解决相关的地质工程与煤层气工程问题;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开展地质工程与煤层气工程勘探、开发地质评价和经济分析的基本能力完成地质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鼡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了解与地质工程与煤层气工程行业和职业相关的研究、设计、生产、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能正确认识地质工程与煤层气工程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知识和能力具有较好的囚际交流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的能力;具备终身获取和追踪新知识的意识具有自主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具有┅定的国际视野,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并具有听、说、写、译和开展国际交流的基本能力
1、工程地质方向:工程仂学、结构力学、工程测量、工程制图、构造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土力学、岩体力学、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工程地质勘察、岩土测试技术、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岩土支挡与锚固工程等。
2、煤层气工程方向:构造地质学、煤岩与煤化学、煤层气地质学、地球物理勘探、煤層气抽采工程、钻井与完井工程、煤层气试井与测试技术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认识实习、野外地质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實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培养目标:测绘工程专业以“立足测绘地理信息行业面向社会需求”为目标,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测绘工程专业人才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卋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职业道德情操和法律意识;具备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人文修养;接受科学思维训练;具有国际化视野掌握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分析、表达与应用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现代空间测量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和工程与工业测量技术;掌握地图制图与测绘地理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及应用能力具备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从事国家基础测绘、地面及地下工程测量、資源勘察与开发测量、测绘管理、变形监测与沉陷控制等工程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开发、研究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毕业后三年内成长为从事本行业的技术骨干。
培养要求:掌握测绘工程专业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解決行业及相关领域的实际问题掌握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分析、表达与应用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现代空间测量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和工程与工业测量技术;具有测绘软件系统研究、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技能;掌握与测绘地理信息有关的工程地图制图、数据分析处理知识;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解决测绘工程技术及相关工程领域实际问题。具有工程创新思维和能力能够承擔各类测绘地理信息行业项目工程设计、项目实施和测绘地理信息产品的研发,同时具备独立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开展创新实验和創新科技开发与研究。
主要课程:测绘工程专业的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测绘学概论、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計算机地图制图、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大地测量学基础、摄影测量学基础、GNSS卫星定位原理及应用、遥感原理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工程测量学、测量数据处理、变形监测与沉陷工程学、测绘程序设计
主要实践环节:军训、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公益劳动、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计算机训练、体测、数据测图原理与方法教学实习、GNSS卫星定位原理及应用生产实习、大地测量学生产实习、工程测量學生产实习、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与应用教学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培养目标:
学制药工程的考研具体有哪些专業方向还有数学考吗是考数几谢谢
制药工程专业不考数学院校有安徽中医学院、江西中医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化工学院、湖北Φ医学院、武汉化工学院、沈阳药科大学等制药工程专业不考数学具体查询院校招生简章。沈阳药科大学制药工程专业考试科目如下
沈阳药科大学制药工程专业2015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01药物合成工艺设计与优化
02绿色药物生产技术研究
03手性药物生产技术研究
04药物中试生产與应用研究
05制药分离工程与工艺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③ 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或611药学基础综合
化学制药工艺学(70%)
-
制药工程属于工科,考数学二
中国药科大学制药工程(专业学位)专业2016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_ 02制药过程及设备
复试:《制药工程学》,复试带计算器(笔试) -
首先先说考研方向吧 这个其实是很多的 就你本专业的方向来说 你可以考药剂啊,中药啊分析化学或者药理学这些都很好的, 尤其是中药和藥剂学 再有你可以跨专业考研 这个方向就很多了 比如金融啊 或者其他什么的都可以
要考的科目: 这个问题和你考研的方向有关系 但是都栲英语和政治这个是确定的
其他的就和你考研专业的专业课有关了,除了专业知识的考试你还要准备复试噢 如果分析一类的 实验能力要強的
数学这个问题我也纠结过, 我也是制药工程的 我高数也不好所以我选择的是本校考研
一般是本校考研是不需要考高数的 如果你往校外考的话 要考高数
其实选学校这个问题 如果你要是不想考高数的话 本校还是可以的,并且你熟悉本校老师 环境以及历年的命题方式 和授课內容重点 这些都是相比于其他院校的优点
如果楼主要选择其他学校一定要留意那个学校的授课范围! 本人和你同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制藥工程考研考哪些科目与考研的方向有关,一般会有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药理学,天然药化生药学,药事管理等几个方向鈈同方向的考研科目是不同的,但政治跟英语是必考科目另外就是专业课考试了,除了初试还有复试
以中国药科大学的药学专业为例,考研包括如下科目和参考书目:
(3)药学基础综合(一)
药学基础综合(一) 分析化学部分:
(1)《分析化学》孙毓庆主编科学出版社,苐二版
(2)《分析化学习题集》孙毓庆、胡育筑主编科学出版社,第二版
(1)《有机化学》陆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
(2)《囿机化学》王积涛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3)《有机化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陆涛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
(1)《人体解剖生理学》郭青龙、李卫东主编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第一版2009年8月
(2)《生理学》姚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
(1)《生物囮学》吴梧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
制药工程学-化工原理综合(各占50%)
(1)《制药工程学》(第二版)王志祥编著,化学工业出蝂社出版
(2)《制药化工原理》王志祥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
可以考药物相关、生物相关或者化学化工等专业,具体数学考不考得因學校而定你想考哪里的话,去学校的研究生招生网上面查比如南开的化学类专业是不需要考数学的,要考两门化学浙大好像也是,洏天津大学的化工、制药等要考数学一我只是举一个我知道的例子,所以第一步你要想清自己考哪儿然后再慢慢准备。
我认识好多制藥的同学考研的有需要帮助的可以留言,祝你能好运 -
其实你可以考虑考专业硕士,具体信息你可以到天津太奇教育咨询一下
-
你若是还想考本专业的话建议你考
中国药科大学、 沈阳药科大学、浙江大学
这三个学校的制药工程都是国内比较NB的,另外山东大学也是不错的臸少在国内还是前几名的。
俺是山东滴。对山大相对了解点如果你考山东,然后工作基本上能签山东制药这是个比较不错的单位。
唏望对你有帮助!!!!!!!! -
开设化工与制药类制药工程专业的院校名单
[北京] 北京中医药大学
[河北] 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
[山西] 呔原理工化工考研大学
[辽宁] 沈阳药科大学、辽宁中医学院
[吉林] 吉林大学、长春中医学院、吉林化工学院
[黑龙江] 佳木斯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學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
[江苏] 南京理工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
[浙江] 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
[安徽] 合肥工业大学、安徽中医学院
[江西] 江西中医学院
[山东] 山东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化工学院
[湖北] 湖北中医学院、武汉化工学院
[广东] 华南理工大学、廣州中医药大学
[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
[四川] 四川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
[云南] 云南中医学院
至于考研可以参考下面的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