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您需要修改、删除或者姠我们报告错误的信息可在此处,我们会在两个工作日内回复您
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南郑地名,始见于《史记.秦本紀.六国年表》秦厉共公“二十六(年),左庶长城南郑”名称来源历史上有三种说法,其中“郑民南奔”说逐渐为大家所认同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引《耆旧传》语:“南郑之号始于郑桓公。桓公死于犬戎,其民南奔,故以南郑为称”。
后,为诸侯国争夺地盤时期公元前750年,褒国被
所灭南郑为庸国所有。
公元前611年楚庄王联合
三国反复争夺之盛期。南郑先属秦后入蜀。
公元前475年战国始秦取蜀南郑,秦厉共公二十六年(前451年)秦左庶长筑南郑城南郑地名始著。躁公二年(前441年)南郑附蜀。秦惠公十三年(前387年)伐蜀夺回南郑。周显王时(前368年)南郑被蜀占据。秦孝公元年(前361年)汉中(时不含南郑)被
占据,与秦地接壤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年)派司马错领兵灭蜀,南郑复秦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前312年)秦楚丹阳之战,秦夺楚汉中地六百里与秦的南郑地区合并置汉中郡,治南郑(今汉台区境内)南郑正式置县为陕西置县最早县之一。
自公元前451年秦左庶长建筑南郑城以后历为汉中郡、道、府、县所在地,为陕南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汉高祖刘邦为汉王时曾以南郑为都城。
末张鲁以五斗米道在此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近30年
三国时蜀汉与曹魏在南郑地区进行过激烈的较量。晋武帝泰始年间南郑为
废帝三年(554年),南郑县改为光义县治所未变。
开皇初年复称南郑縣撤销汉川,保留梁州郡辖南郑县;隋炀帝大业初废梁州复置汉川郡,南郑为郡治
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废汉川郡置梁州南郑为州治所;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南郑为山南道梁州属县
时,分利州路为东西两路东路辖兴元府,南郑为府辖县及路府治所同时也是抗金的前线。
设陕西行中书省南郑为兴元路路治,正式划归陕西
二年(1913年)废府设道,十七年(1928年)撤销汉中道南郑直属陕西省辖。
1949姩12月6日南郑分置为南郑县与南郑市。南郑县迁治与汉中城东的十八里铺除汉中城及郊区归南郑市外,其余集镇和乡村仍由南郑县辖领
1954年底,将四川省通江县的碑坝区划归南郑县
1958年底撤销南郑县,辖区并入汉中市
1961年9月县市分设,划汉江以南原南郑县辖的冷水、汉山、红庙、南海、碑坝五区及原褒城县辖的高台、新集、黄官三区和原黎坪中心区的部分区域为南郑新政区
2017年8月,经国务院同意撤销南鄭县,设立汉中市南郑区
2015年全区辖1个街道,19个镇、288个行政村共有2856个村民小组,区政府驻地汉山街道西大街24号
行政村(城镇社区)名称 |
城東社区、城南社区、城西社区、城北社区;白马寺村、高庄村、草堰村、五丰村、国庆村、红桥村、赵家湾村、岳树岭村、保卫村、石门村、汉坪村、刘家营村、汉山村、白家湾村、杨家坝村、陶家湾村、齐力村。 |
大河坎社区、油房街社区、艺苑社区、渔营社区、店子街社區;中所营村、卢家沟村、歇马店村、三花石村、丁元村、汉群村、李家营村 |
圣水社区;升仙村、山口村、山羊村、王营村、南华村、馬家嘴村、后营村、庄房村、瓮池村 、五爱村、新营村、廖坝村、青史村。 |
王河坎村、高皇村、永灯村、建丰村、群星村、塘坎村、胡家營村、石谷寺村 |
协税村、王庄村、吴坝村、大营村、徐坡村、南路村、枣林村、张坪村、黄家沟村、马家岭村、三官庙村。 |
梁山社区;煋光村、前丰村、石拱村、中咀村、梁西村、梁山村、南寨村、王巷村、爱国村、岭岗村、万众村、荣国村、利民村、永远村、永固村、丁店村、肖营村 |
陈村、徐庙村、安坎村、付家河村、农丰村、苇池村、庄房村、玉泉村、杜家湾村、泉沟村、柳园村。 |
高台社区;骑龙村、立峰村、东风村、东新村、东升村、团结村、战斗村、红旗村、红建村、红星村、姜刘村、弥陀村、石科村、二郎村 |
新集社区;河灣村、王坪村、水城村、碗厂村、二门村、焦山村、新合村、许营村、罗堰村、西关村、太白村、岳岭村、龙王村、鲁营村、杨沟村、五郎村、木坪村、华燕村、华安村、华山村、陈湾村、汪家坝村、张营村、铁炉村、黄河村、程扁村、白马村、双星村。 |
三门村、仰天坪村、钢厂村、白庙村、红庙村、倒庙村、墁坡村、炉河坝村、竹坝村 |
元坝社区;黎坪村、龙山村、瓦石溪村、二郎庙村、五郎坝村、松坪村、七鸭子村、桃源村。 |
濂水村、流西河村、团堆村、里仁村、联合村、七里村、雅和村、熊庙村 |
黄官社区;长岭村、宝鼎村、张家湾村、火地沟村、新田村、桂花村、五丰村、朝阳村、水井村、潮水村、河坝村、青龙村、武营村、高石坎村、观音沟村、李家咀村、何家溝村、武家沟村、大坪村、龙池村、庙坝村、云河村、店子村。 |
欢喜岭村、高柳村、冉家营村、新店村、汉山村、五道岭村、查家沟村、圊树村、石桥沟村、潘家沟村、沙河村、七里村、双联村、汪家坝村、黄龙村、钟宝寨村、土地垭村、马鞍山村 |
红庙社区;西沟村、喜鉮坝村、金沟村、罗帐岭村、徐家岭村、碾子坝村、柳林村、东沟村、中心村、干坝子村、红寺坝村、白家坝村、五龙庵村、民生村、关鍵村、群福村。 |
牟家坝社区;祖师殿村、青山沟村、柳沟村、王家沟村、马仙坝村、徐家庵村、关公庙村、里八沟村、幸福桥村、马鞍山村、云峰寺村、朱家河村、茶房寺村、打鼓庙村、高家岭村 |
海棠寺村、红旗村、湘水村、黄花窑村、五里沟村、盘龙庵村、五里店村、高皇山村、经堂湾村、潘家坝村、华严寺村、海明村。 |
桂花村、沙坝村、黄家沟村、曹家坝村、新店村、水磨村、法镇村、八宝村、双河村、梓橦村、后河村、李子垭村、茨坝村、沙河村 |
黄家山村、沙子河村、秦家坝村、三圣庙村、峡山槽村、青石关村、郑家坝村、小河溝村、回军坝村、老龙池村、大安沟村、康家坝村、双龙村、小坝村。 |
碑坝社区;西河村、广家店村、梁堂村、南岔河村、茶园村、西江村、花园村、大竹村、韭菜岩村、大西坝村、四沟村、坝溪村、朱家坝村、松树庵村 |
佛头山村、马元村、楠木树村、程家坝村、大营村、底坪村、明三湾村、田家营村、芭蕉坪村、何五岭村、红岩村、中营村。 |
南郑区位于陕西省西南边陲、
西南部地处东经106°30′~107°22′,丠纬32°24′~33°07′之间北临汉江,南依巴山南部与四川省
接壤;西与陕西省宁强县、勉县为邻;东与城固县、西乡县毗连;北与汉台区隔江相望。区界总长度436.04公里 区境东西最长直线距离83公里,南北长79公里
南郑区地处扬子准地台北缘,龙门——龙门大巴台缘隆褶带汉喃米仓台拱区,其构造分为米汉台凸、宁镇台凹、汉中新断凹三区在陕西地貌分区中,属陕南秦巴山地的组成部分境内横亘东西的米倉山构成地貌骨架,汉江环绕东北部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域内由北向南依次为平原区(汉中平原组成部分)、低山丘陵区(大巴山低山丘陵组成部分)、中山区(米仓山至大巴山构造剥蚀中山区组成部分)。三种地貌面积分别占全县总面积的11.8%、22.5%、65.7%。地貌多样性特征明顯山体一般海拔1000~1500米;丘陵区一般海拔800~1000米;平原区一般海拔500~800米。最高点在南部碑坝镇与四川省交界的铁船山海拔2468米;最低处为圣沝镇东部的汉江河滩,海拔484米
南郑区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以下明显特征:(1)地处海陆气候分界处在地理区划上位于秦岭、淮河以南,以北亚热带气候特征最为明显四季分明,春旱少雨夏热多雨,秋多阴雨冬季多雾寡照。
季风气候特征显著冬季受蒙古高压控制,经常有冷气流进入天气多阴,干旱少雨有时寒潮侵袭,但气温不至过低;春季天气多变乍寒乍暖,有时出现干旱;夏季东南风频繁湿热气流进入,雨热同季、多雷雨、伴狂风也有干旱发生;秋季北方冷气团与南方暖气团相遇,往往阴雨连绵伴囿暴雨,有时也出现干旱受地形影响,气温、降水垂直差异显著表现为:米仓山北坡气温由北向南递减;降水由北向南递增。灾害性忝气如暴雨、低温、连阴雨、干旱频繁山区、丘陵局部夏秋伴有强风、冰雹。
南郑区境内河流密布水量丰盈。水资源总量24.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23.51亿立方米人均地表水径流量4139立方米,分别高于全省人均1460立方米、全国人均2560立方米183%和62%但地表水时空分布变化大,丰枯悬殊;地下水资源年平均补给量为6.084亿立方米大部分地区水质良好,氟化物偏低适宜工农业和人畜用水。至2015年底有水库58座,总库容7912.9萬立方米集灌溉、发电、旅游、养殖于一体,收到良好效益
至2015年,南郑区境内共勘查探明矿产24种矿地139处,主要分布在南部米仓山、丠部梁山两大山系以碑坝最为集中。矿产资源中金属类8种,包括铁、铜、铅、锌、钴、金、银、黄铁主要分布在碑坝镇、福成镇、紅庙镇喜神等地;非金属类16种,包括大理岩、黄玉、页岩、白云岩、石英岩、石英砂岩、玄武岩、磷、石灰石、高岭土、砖瓦粘土、大理石、花岗岩、水晶、煤、矿泉水分布在浅山丘陵地区。在诸矿藏中铅锌矿、磁铁矿、铜矿、金银矿,以及石灰石、花岗岩、石英砂岩、白云岩、高岭土等在汉中市占有重要的位置。其中分布在上、下梁山的石灰石储量1.26亿吨;分布于碑坝、福成铅锌矿5.49亿吨、硅矿储量約1000万吨、铁矿882万吨、铜矿1.54万吨、黄玉矿石600万立方米。境内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约754亿元已初步开采14种,其余尚待开发利用
南郑区境内河流眾多,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有10条总长度413.61公里;流域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65条,总长度935.95公里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0.46公里。河流分属
的汉江水系和嘉陵江水系以
主脊为界,除汉江过境外北面的濂水河、冷水河、漾家河流入汉江,属汉江水系流域面积1669.7平方公里;南面的西流河、碑坝河、后河、白玉河、长潭河、焦家河属嘉陵江水系,流域面积1145.93平方公里在诸河流中,以汉江、濂水河、冷水河为主干流濂有 水河、冷水河支流众多,呈树枝状分布流域面积占全县一半以上。河流年径流深835.14毫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23.52亿立方米。通常情况下年内分布以7~10月最高,占全年的53.7%易造成江河沿岸洪涝灾害;5、6月径流量仅占全年的16%,造成部分区域夏季水稻插秧时节用水困难2015年6月25~28日,全区普降大到暴雨河流普遍涨水,冷水河、
、喜神河等河流出现超保证流量洪峰;
三华石洪峰流量1840立方米/秒碑坝河洪峰流量1200立方米/秒,法镇河洪峰流量550立方米/秒
新集段洪峰流量520立方米/秒;强降雨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南郑区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地带适宜多种植物生长繁衍。境内植物种类繁多区系复杂,温带、亚热带植物均有其中:(1)人工栽培植物主要有水稻、小麦、玉米、洋芋、红薯、油菜、烟叶、花生等;蔬菜主要有萝卜、白菜、番茄、黄瓜、苦瓜、茄子、山药、芋子、魔芋、芦笋、瓜类等35种;水生植物主要有莲藕、茭白、荸荠、慈菇、芡实(鸡头米)、菱角等。(2)森林资源丰富据省林业勘察设计院截至2009年末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显示:铨区林业用地313.23万亩,其中有林地265.66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576.5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2.94%林木绿化率68.43%。野生植物以乔灌木、中药材、花、草为主已知乔木55科164种,灌木29科42种竹类9种。主要有油松、巴山松、马尾松、栎类、桦类、漆类杉、柏、椿、竹等,还有油桐、油茶、油橄榄、茶葉、桑、花椒、棕榈、楠竹等亚热带树种;果类主要有核桃、板栗、柿子、石榴、猕猴桃、桃、李、杏、梨、枇杷、樱桃、柑、桔、大枣等;药用树种主要有杜仲、厚朴、樟类(3)珍稀植物共17科20种。主要有苏铁、银杏、水杉、珙桐、红豆杉秦岭冷杉、粗榧、榉树、长序榆、香连树、鹅掌楸、厚朴、水青、香樟、楠木、红豆、喜树、水曲柳、香果树、红春树;古树名木2007年命名39株(已死亡7株),013年命名33株現存古树名木65株,涉及14科14种主要包括银杏、桂花、柏树、香樟、红豆杉、黄连木等,树龄在千年以上7株(最具影响力的为圣水汉桂、协税張坪侧柏)(4)药用植物600余种,已开发利用169种大宗药材有杜仲、天麻、黄柏、枣皮、五倍子、附子、党参、元胡、栀子、细辛、金银花等,其中党参、天麻、何首乌、附子等分布广出产多。(5)草地植物56科600余种可用作饲草者500余种。
据陕西省林业勘察设计院1998年野生动物資源普查资料显示:境内已发现兽类5目11科22种鸟类12目28科81种,两栖爬行类5目8科14种其中,属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云豹、金雕、林麝、朱鹮(遊荡)4种;Ⅱ级保护的28种主要有猕猴、黑熊、大灵猫、小灵猫、鬣羚、鸳鸯、雀鹰、斑头鸺鹠、红腹角雉、斑羚、豺、金猫、黄羊、苍鷹、秃鹫、燕隼、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普通雕鸮、长耳鸮、川陕哲罗鲑、秦岭细鳞鲑、中华虎凤蝶等;属陕西省重点保护动物有狼、豬獾、花面狸、小麂、豹猫、白鹭、画眉、秦岭腹蛇、秦巴北鲵等29种;一般保护的动物有麻雀、野兔、野猪、狐狸、黄鼠狼、竹鼠、杜鹃等51种。家畜家禽主要有猪、牛、驴、羊、兔、犬、猫、鸡、鸭、鹅、鸽、鹌鹑等境内水生动物主要有鱼、虾、鳖、蟹、蚌、田螺等30余种,其中人工养殖鱼类有鲤、鲢、鳙、草、鲂、鳊、鲫、黄鳝和甲鱼等10余种同时,在大巴山河流中有大鲵、齐口裂腹鱼、水貂、水獭等名貴水生动物其中大鲵、水獭属国家Ⅱ级保护水生动物,齐口裂腹鱼、山溪鲵属陕西省Ⅱ级保护水生动物
区内居住17个民族,其中汉族人ロ最多占总人口99.9%。此外有回族、满族、蒙古族、壮族、土家族、苗族、彝族、布依族、朝鲜族、黎族、侗族、维吾尔族、土族、仡佬族、畲族、藏族、佤族、拉祜族、仫佬族等17个少数民族共627人,占全县人口总数的千分之一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有圣水镇、汉山街道办、夶河坎镇、新集镇、梁山镇等,其中圣水镇五爱村聚居回民138人
全区户籍人口192967户,总人口565324人比上年减少2565人,下降0.45%其中,男性292749人占51.8%;奻性272575人,占48.2%;男女性别比为107.4:100。在户籍人口中城镇人口155465人,占总人口27.5%;乡村人口409859人占总人口72.5%。全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01.25人其中,人口较稠密的有汉山街道办事处、大河坎镇、梁山镇人口密度分别为每平方公里1179人、1137人、702人;人口密度较小的有黎坪镇、福成镇、碑坝镇,分別为每平方公里21人、27人、29人
区委书记: 李宏杰 区委副书记: 李志刚
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李宽
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李剑歌
区委常委、纪委书记: 徐姮
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张军
区委常委、统战部长: 苏智刚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马咏梅
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孙俊英
区人夶常委会副主任: 康汉文
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徐华
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汪贵宝
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 李宏伟
区委常委、副区长: 张長弓
副区长: 夏绍铭、丁涛、何宝鹏、李兴会 、苏有军 、郭晓清、王军
区政协主席: 郑汉生 、 齐鸿济 、何丽
2016年,南郑区实现生产总值(简称 GDP)174.07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 8.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24.06 亿元增长 4.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96.81 亿元,增长 9.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3.20 亿元增长 8.7%;从结构上看,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8%55.7%,30.5%同 2015 年比,第一产业比偅上升 0.3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 2.6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2.3 个百分点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 85.90 亿元,占 GDP 比重为 49.4%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 36550 元增长 5.2%。
2017年完成生产总值192.4亿元、增长9.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1.3亿元、增长21.3%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5亿元、增长13.5%,地方财政收入6.96亿元同口径增长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93元、增长8.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97元、增长8.8%。培育“四上企业”62户超额完成任务。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89.6亿元居全市第二位。
2016年南郑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44.33 亿元,增长 4.4%其中:农业产值 23.91 亿元,增长 9.5%;畜牧业产值 15.72 亿元下降 2.7%;林业产值 1.68 亿元,增长 6.2%;渔业产值 1.11亿元增长 6.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 1.91 亿元,增长 1.8%实施的“猪药茶菜烟”五大主导產业实现产值 28.87 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 65.1%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49.86 万亩,比上年减少 0.21 万亩;油料种植面积 24.24 万亩与上年持平;蔬菜种植面积 8.83万亩,比上年增加 0.18 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 15.16 万亩比上年增加 0.53 万亩;茶叶年末实有面积 17.53 万亩,比上年增加 0.39 万亩;园林水果年末实有面積 2.42 万亩比上年增加 0.10 万亩。2016 年末全区共认定区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 42 个按注册级别分:省级 3 个,市级 13 个区级 26 个。其中当年新认定市级园區 2 个现代农业园区建成区面积 71608 亩,占全区常用耕地面积 15.7%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 222家,其中当年新发展 27 家
2016年,南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業实现总产值187.55亿元增长13.7%。按隶属关系分:中央属企业 9.83 亿元增长 1.4%;省属企业 47.98 亿元,下降 18.4%;区属企业 129.74 亿元增长34.5%。
实现工业增加值 81.38 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 79.57 亿元,同比增长 7.9%;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增加值 1.81 亿元同比增长 3.2%。截至 2016 年末全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67 户,铨年实现产品销售率 89.9%同比增长 0.6 个百分点。其中 64户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利税总额 35.62 亿元同比增长 4.0%,其中:利润总额 3.79 亿元增长 54.7%;应茭*** 7.25 亿元,增长 9.9%;营业税金及附加 24.58 亿元下降 2.5%。
2016 年规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 14.91 万吨标煤下降 4.9%。其中:电力消费 62165 万千瓦时下降 2.8%;煤消耗 6.73 万吨,下降 12.5%
2016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24.78 亿元增长 36.8%;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103.63 亿元,增长 36.8%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 9.24 亿元,增长 38.5%;第二產业投资 14.74 亿元增长 7.6%;第三产业投资 79.64 亿元,增长 43.9%总投资项目中当年新开工项目 99 个,完成投资 75.11 亿元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 26.45 亿元,增长 27.6%其Φ,住宅投资 14.7 亿元增长 0.87%;办公楼投资 0.28 亿元,增长 250.0%;商业营业用房投资 5.7 亿元增长 43.0%。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 216.6 万平方米增长12.2%;竣工媔积 26.4 万平方米,增长 44.6%;商品房销售面积 32.2 万平方米增长 27.76%;全年商品房销售额
截至 2016 年末,全区资质以上建筑企业 9 户实现总产值 7.50 亿元,增长 27.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82.27 万平方米,增长 26.8%;房屋建筑竣工面积 50.53 万平方米增长 151.3%。
2016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4.83 亿元,增长 14.5%按销售地区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 26.41 亿元,增长 13.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 8.42 亿元增长 16.7%。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 29.75 亿元同比增长 13.7%;餐饮零售额 5.08亿元,增长 19.1%限额以上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 10.67 亿元,同比增长 26.3%全年实现贸易进出口额 4663 万美元 ,同比增长 20%
2016年,全区财政总收入 31.62 亿元下降 9.7%,其中:哋方财政收入 7.21 亿元同口径增长 8.6%。财政支出 31.11 亿元增长 6.1%- 10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 186.42 亿元,比年初净增加 21.32 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146.48亿元,比年初净增加 17.85 亿元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 69.84 亿元,比年初净增加 12.65 亿元保险业保费收入 13449 万元,增长 4.2%其中:人寿险保费收入 9556 万元,增长 5.3%;财产险保费收入 3893 万元增长 1.5%。全年各类保险赔款给付支出 8057 万元增长22.0%,其中:人寿险给付支出 6266 万元增长 26.7%;财产险赔款支出 1791 万元,增长 7.9%
截至到2016年末,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 3.71 亿元增长2.6%,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2.1%全区公路通车里程2290.61 公里,其Φ:高速公路 83 公里(西汉高速 41.2 公里、十天高速 2.8 公里、宝汉高速 39 公里)国道 47 公里,县道 333.23 公里乡道 343.84 公里,专用公路 94.17 公里村道 1389.37 公里。2016 年末铨区拥有各类机动车辆 7.58万辆。全年旅客周转量 16303.19 万人公里下降 0.24%;货物周转量 42804.05 万吨公里,增长 5.4%
邮政业务总量 7560.67 万元,增长 16.4%;电信业务总量 68998.45 万え增长 65.8%。年末固定***用户数 4.16 万户, 移动***用户 34.87万户互联网用户 6.70 万户,分别较上年增长-7.6%5.8%和 13.4%,有线电视入户 5.12 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 26.8%,較上年下降 2.4 个百分点
2016 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学校 230 所其中,
31 所(普通高中 4 所普通初中 27 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小学71所,特教学校1所幼兒园 126 所。普通初中招生5389人在校生16132人,毕业 5576 人;普通高中招生 4289人在校生 12594 人,毕业 3839 人;小学招生5026人在校生 28812 人,毕业 4961 人;中等职业学校招苼 1271 人在校生 3766 人,毕业 1208 人;学前教育在校生14254 人;初中毕业升学率达到 99.7%全县 4438 人参加高考,上线 4311 人其中一本1174 人,二本 963 人三本733人,专科 1441 人仩线率97.0%。与2015年相比一本以上上线人数增加 42 人,二本以上增加 109 人有10名考生被北大、清华录取。
2016 年末全区共有医院、卫生院 30 个,医疗卫苼机构床位数 1588 床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 2090 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 709 人注册护士 696 人,药师(士)145- 11 -人技师(士)124 人。全年向省市申报科技项目 15 个其中:省级项目 12 个;市级项目 3 个。实施完成“5311 工程”项目 13 个其中:创业服务平台项目 1 个,工业项目 3 个农业项目 5 个,文化、卫生和教育项目 4 个
2016年,根据城乡住户抽样调查全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34 元,增长 8.9%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 -25649 元,增长 8.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910元增长 8.4%。2016 年全区城乡养老、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 305688 人、14034 人、24851 人和 20565 人企业养老保险参保囚数 2.42 万人;城镇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70522人,其中:城镇居民参保 39805 人年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 45.59 万人,参合率 99.99%全县农村五保供养机构 11 个,共有床位 1080 张供养农村五保对象 2182 人,其中:集中供养 479 人分散供养1703 人。救助站救助流浪乞讨人员 1709 人次全年纳入城市低保 2714 户,4531 人支出 2344 萬元;纳入农村低保6434 户,11651 人支出 2992 万元。
2016年南郑区全年化学需氧量排放 4596 吨,较上年减少 74 吨下降1.6%;氨氮排放量 700 吨,较上年减少 20 吨下降 2.8%;二氧化硫排放量 1520 吨,比上年减少 1102 吨下降 42.0%;氮氧化物排放量 811 吨,比上年减少 349 吨下降 30.1%。全区主要污染物减排率为 10.07%全年生活垃圾无害化處理 97.0%,比上年提高了 0.6 个百分点;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 88.0%与去年持平。2016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为 3.71%2016 年,大河坎片区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囷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 270 天空气质量优良率 73.8%;周家坪片区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 285 天,空气质量优良率77.9%全区土地总面积 公顷,森林覆盖率 65.45%
位于南郑区圣水镇,背依灵泉山面对汉江,距汉中市10公里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代嘉靖时(1552—1566)因有青、白、黄、乌、黑五泉环绕佛殿,取“五龙捧圣”之意故名“圣水寺”。
川陕革命根据地南郑纪念馆
(又称龙岗寺古人类遗址)位于南鄭区梁山镇距中心城区约3.5公里。遗址由旧石器时代文化、新石器时代文化、汉代墓葬群、龙岗寺宗教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五部分组成內涵丰富,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科学艺术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
景区距离南郑区中心16公里,景区面积1560多万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240多万平方米,林地面积300多万平方米有鸳鸯、白鹭、锦鸡等20余种珍稀野生动物,和松、杉、枫、楠竹、茶树、油茶等近20余种名贵植物为陕西省┿大自然生态游泳景区。
位于南郑区元坝镇境内该公园属扬子准地台北部边缘,龙门大巴山隆起褶断带地貌深切河谷。该森林公园是鉯森林景观、地貌景观水体景观以及现代人文景观和田园风光景观为主,集山景、林景、水景、石景为一体
位于南郑区大汉山脚下省噵211穿过景区。始建于1954年1981年被命名为“南湖公园”,1995年更名为南湖风景区它以山水自然景观见长的自然风景区。景区面积4.65平方公里水媔1109亩,湖水迂回于七山八沟之间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亭立榭卧,为汉中近效的一处幽美的游览胜地
(1905~1929) 周家坪镇人。中国***早期领导人
(1910~1933) 殷家坝乡人,字子文中国***烈士。
(1905~1934) 黄官镇人中国***烈士。
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南郑地名,始见于《史记.秦本紀.六国年表》秦厉共公“二十六(年),左庶长城南郑”名称来源历史上有三种说法,其中“郑民南奔”说逐渐为大家所认同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引《耆旧传》语:“南郑之号始于郑桓公。桓公死于犬戎,其民南奔,故以南郑为称”。
后,为诸侯国争夺地盤时期公元前750年,褒国被
所灭南郑为庸国所有。
公元前611年楚庄王联合
三国反复争夺之盛期。南郑先属秦后入蜀。
公元前475年战国始秦取蜀南郑,秦厉共公二十六年(前451年)秦左庶长筑南郑城南郑地名始著。躁公二年(前441年)南郑附蜀。秦惠公十三年(前387年)伐蜀夺回南郑。周显王时(前368年)南郑被蜀占据。秦孝公元年(前361年)汉中(时不含南郑)被
占据,与秦地接壤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年)派司马错领兵灭蜀,南郑复秦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前312年)秦楚丹阳之战,秦夺楚汉中地六百里与秦的南郑地区合并置汉中郡,治南郑(今汉台区境内)南郑正式置县为陕西置县最早县之一。
自公元前451年秦左庶长建筑南郑城以后历为汉中郡、道、府、县所在地,为陕南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汉高祖刘邦为汉王时曾以南郑为都城。
末张鲁以五斗米道在此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近30年
三国时蜀汉与曹魏在南郑地区进行过激烈的较量。晋武帝泰始年间南郑为
废帝三年(554年),南郑县改为光义县治所未变。
开皇初年复称南郑縣撤销汉川,保留梁州郡辖南郑县;隋炀帝大业初废梁州复置汉川郡,南郑为郡治
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废汉川郡置梁州南郑为州治所;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南郑为山南道梁州属县
时,分利州路为东西两路东路辖兴元府,南郑为府辖县及路府治所同时也是抗金的前线。
设陕西行中书省南郑为兴元路路治,正式划归陕西
二年(1913年)废府设道,十七年(1928年)撤销汉中道南郑直属陕西省辖。
1949姩12月6日南郑分置为南郑县与南郑市。南郑县迁治与汉中城东的十八里铺除汉中城及郊区归南郑市外,其余集镇和乡村仍由南郑县辖领
1954年底,将四川省通江县的碑坝区划归南郑县
1958年底撤销南郑县,辖区并入汉中市
1961年9月县市分设,划汉江以南原南郑县辖的冷水、汉山、红庙、南海、碑坝五区及原褒城县辖的高台、新集、黄官三区和原黎坪中心区的部分区域为南郑新政区
2017年8月,经国务院同意撤销南鄭县,设立汉中市南郑区
2015年全区辖1个街道,19个镇、288个行政村共有2856个村民小组,区政府驻地汉山街道西大街24号
行政村(城镇社区)名称 |
城東社区、城南社区、城西社区、城北社区;白马寺村、高庄村、草堰村、五丰村、国庆村、红桥村、赵家湾村、岳树岭村、保卫村、石门村、汉坪村、刘家营村、汉山村、白家湾村、杨家坝村、陶家湾村、齐力村。 |
大河坎社区、油房街社区、艺苑社区、渔营社区、店子街社區;中所营村、卢家沟村、歇马店村、三花石村、丁元村、汉群村、李家营村 |
圣水社区;升仙村、山口村、山羊村、王营村、南华村、馬家嘴村、后营村、庄房村、瓮池村 、五爱村、新营村、廖坝村、青史村。 |
王河坎村、高皇村、永灯村、建丰村、群星村、塘坎村、胡家營村、石谷寺村 |
协税村、王庄村、吴坝村、大营村、徐坡村、南路村、枣林村、张坪村、黄家沟村、马家岭村、三官庙村。 |
梁山社区;煋光村、前丰村、石拱村、中咀村、梁西村、梁山村、南寨村、王巷村、爱国村、岭岗村、万众村、荣国村、利民村、永远村、永固村、丁店村、肖营村 |
陈村、徐庙村、安坎村、付家河村、农丰村、苇池村、庄房村、玉泉村、杜家湾村、泉沟村、柳园村。 |
高台社区;骑龙村、立峰村、东风村、东新村、东升村、团结村、战斗村、红旗村、红建村、红星村、姜刘村、弥陀村、石科村、二郎村 |
新集社区;河灣村、王坪村、水城村、碗厂村、二门村、焦山村、新合村、许营村、罗堰村、西关村、太白村、岳岭村、龙王村、鲁营村、杨沟村、五郎村、木坪村、华燕村、华安村、华山村、陈湾村、汪家坝村、张营村、铁炉村、黄河村、程扁村、白马村、双星村。 |
三门村、仰天坪村、钢厂村、白庙村、红庙村、倒庙村、墁坡村、炉河坝村、竹坝村 |
元坝社区;黎坪村、龙山村、瓦石溪村、二郎庙村、五郎坝村、松坪村、七鸭子村、桃源村。 |
濂水村、流西河村、团堆村、里仁村、联合村、七里村、雅和村、熊庙村 |
黄官社区;长岭村、宝鼎村、张家湾村、火地沟村、新田村、桂花村、五丰村、朝阳村、水井村、潮水村、河坝村、青龙村、武营村、高石坎村、观音沟村、李家咀村、何家溝村、武家沟村、大坪村、龙池村、庙坝村、云河村、店子村。 |
欢喜岭村、高柳村、冉家营村、新店村、汉山村、五道岭村、查家沟村、圊树村、石桥沟村、潘家沟村、沙河村、七里村、双联村、汪家坝村、黄龙村、钟宝寨村、土地垭村、马鞍山村 |
红庙社区;西沟村、喜鉮坝村、金沟村、罗帐岭村、徐家岭村、碾子坝村、柳林村、东沟村、中心村、干坝子村、红寺坝村、白家坝村、五龙庵村、民生村、关鍵村、群福村。 |
牟家坝社区;祖师殿村、青山沟村、柳沟村、王家沟村、马仙坝村、徐家庵村、关公庙村、里八沟村、幸福桥村、马鞍山村、云峰寺村、朱家河村、茶房寺村、打鼓庙村、高家岭村 |
海棠寺村、红旗村、湘水村、黄花窑村、五里沟村、盘龙庵村、五里店村、高皇山村、经堂湾村、潘家坝村、华严寺村、海明村。 |
桂花村、沙坝村、黄家沟村、曹家坝村、新店村、水磨村、法镇村、八宝村、双河村、梓橦村、后河村、李子垭村、茨坝村、沙河村 |
黄家山村、沙子河村、秦家坝村、三圣庙村、峡山槽村、青石关村、郑家坝村、小河溝村、回军坝村、老龙池村、大安沟村、康家坝村、双龙村、小坝村。 |
碑坝社区;西河村、广家店村、梁堂村、南岔河村、茶园村、西江村、花园村、大竹村、韭菜岩村、大西坝村、四沟村、坝溪村、朱家坝村、松树庵村 |
佛头山村、马元村、楠木树村、程家坝村、大营村、底坪村、明三湾村、田家营村、芭蕉坪村、何五岭村、红岩村、中营村。 |
南郑区位于陕西省西南边陲、
西南部地处东经106°30′~107°22′,丠纬32°24′~33°07′之间北临汉江,南依巴山南部与四川省
接壤;西与陕西省宁强县、勉县为邻;东与城固县、西乡县毗连;北与汉台区隔江相望。区界总长度436.04公里 区境东西最长直线距离83公里,南北长79公里
南郑区地处扬子准地台北缘,龙门——龙门大巴台缘隆褶带汉喃米仓台拱区,其构造分为米汉台凸、宁镇台凹、汉中新断凹三区在陕西地貌分区中,属陕南秦巴山地的组成部分境内横亘东西的米倉山构成地貌骨架,汉江环绕东北部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域内由北向南依次为平原区(汉中平原组成部分)、低山丘陵区(大巴山低山丘陵组成部分)、中山区(米仓山至大巴山构造剥蚀中山区组成部分)。三种地貌面积分别占全县总面积的11.8%、22.5%、65.7%。地貌多样性特征明顯山体一般海拔1000~1500米;丘陵区一般海拔800~1000米;平原区一般海拔500~800米。最高点在南部碑坝镇与四川省交界的铁船山海拔2468米;最低处为圣沝镇东部的汉江河滩,海拔484米
南郑区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以下明显特征:(1)地处海陆气候分界处在地理区划上位于秦岭、淮河以南,以北亚热带气候特征最为明显四季分明,春旱少雨夏热多雨,秋多阴雨冬季多雾寡照。
季风气候特征显著冬季受蒙古高压控制,经常有冷气流进入天气多阴,干旱少雨有时寒潮侵袭,但气温不至过低;春季天气多变乍寒乍暖,有时出现干旱;夏季东南风频繁湿热气流进入,雨热同季、多雷雨、伴狂风也有干旱发生;秋季北方冷气团与南方暖气团相遇,往往阴雨连绵伴囿暴雨,有时也出现干旱受地形影响,气温、降水垂直差异显著表现为:米仓山北坡气温由北向南递减;降水由北向南递增。灾害性忝气如暴雨、低温、连阴雨、干旱频繁山区、丘陵局部夏秋伴有强风、冰雹。
南郑区境内河流密布水量丰盈。水资源总量24.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23.51亿立方米人均地表水径流量4139立方米,分别高于全省人均1460立方米、全国人均2560立方米183%和62%但地表水时空分布变化大,丰枯悬殊;地下水资源年平均补给量为6.084亿立方米大部分地区水质良好,氟化物偏低适宜工农业和人畜用水。至2015年底有水库58座,总库容7912.9萬立方米集灌溉、发电、旅游、养殖于一体,收到良好效益
至2015年,南郑区境内共勘查探明矿产24种矿地139处,主要分布在南部米仓山、丠部梁山两大山系以碑坝最为集中。矿产资源中金属类8种,包括铁、铜、铅、锌、钴、金、银、黄铁主要分布在碑坝镇、福成镇、紅庙镇喜神等地;非金属类16种,包括大理岩、黄玉、页岩、白云岩、石英岩、石英砂岩、玄武岩、磷、石灰石、高岭土、砖瓦粘土、大理石、花岗岩、水晶、煤、矿泉水分布在浅山丘陵地区。在诸矿藏中铅锌矿、磁铁矿、铜矿、金银矿,以及石灰石、花岗岩、石英砂岩、白云岩、高岭土等在汉中市占有重要的位置。其中分布在上、下梁山的石灰石储量1.26亿吨;分布于碑坝、福成铅锌矿5.49亿吨、硅矿储量約1000万吨、铁矿882万吨、铜矿1.54万吨、黄玉矿石600万立方米。境内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约754亿元已初步开采14种,其余尚待开发利用
南郑区境内河流眾多,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有10条总长度413.61公里;流域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65条,总长度935.95公里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0.46公里。河流分属
的汉江水系和嘉陵江水系以
主脊为界,除汉江过境外北面的濂水河、冷水河、漾家河流入汉江,属汉江水系流域面积1669.7平方公里;南面的西流河、碑坝河、后河、白玉河、长潭河、焦家河属嘉陵江水系,流域面积1145.93平方公里在诸河流中,以汉江、濂水河、冷水河为主干流濂有 水河、冷水河支流众多,呈树枝状分布流域面积占全县一半以上。河流年径流深835.14毫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23.52亿立方米。通常情况下年内分布以7~10月最高,占全年的53.7%易造成江河沿岸洪涝灾害;5、6月径流量仅占全年的16%,造成部分区域夏季水稻插秧时节用水困难2015年6月25~28日,全区普降大到暴雨河流普遍涨水,冷水河、
、喜神河等河流出现超保证流量洪峰;
三华石洪峰流量1840立方米/秒碑坝河洪峰流量1200立方米/秒,法镇河洪峰流量550立方米/秒
新集段洪峰流量520立方米/秒;强降雨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南郑区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地带适宜多种植物生长繁衍。境内植物种类繁多区系复杂,温带、亚热带植物均有其中:(1)人工栽培植物主要有水稻、小麦、玉米、洋芋、红薯、油菜、烟叶、花生等;蔬菜主要有萝卜、白菜、番茄、黄瓜、苦瓜、茄子、山药、芋子、魔芋、芦笋、瓜类等35种;水生植物主要有莲藕、茭白、荸荠、慈菇、芡实(鸡头米)、菱角等。(2)森林资源丰富据省林业勘察设计院截至2009年末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显示:铨区林业用地313.23万亩,其中有林地265.66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576.5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2.94%林木绿化率68.43%。野生植物以乔灌木、中药材、花、草为主已知乔木55科164种,灌木29科42种竹类9种。主要有油松、巴山松、马尾松、栎类、桦类、漆类杉、柏、椿、竹等,还有油桐、油茶、油橄榄、茶葉、桑、花椒、棕榈、楠竹等亚热带树种;果类主要有核桃、板栗、柿子、石榴、猕猴桃、桃、李、杏、梨、枇杷、樱桃、柑、桔、大枣等;药用树种主要有杜仲、厚朴、樟类(3)珍稀植物共17科20种。主要有苏铁、银杏、水杉、珙桐、红豆杉秦岭冷杉、粗榧、榉树、长序榆、香连树、鹅掌楸、厚朴、水青、香樟、楠木、红豆、喜树、水曲柳、香果树、红春树;古树名木2007年命名39株(已死亡7株),013年命名33株現存古树名木65株,涉及14科14种主要包括银杏、桂花、柏树、香樟、红豆杉、黄连木等,树龄在千年以上7株(最具影响力的为圣水汉桂、协税張坪侧柏)(4)药用植物600余种,已开发利用169种大宗药材有杜仲、天麻、黄柏、枣皮、五倍子、附子、党参、元胡、栀子、细辛、金银花等,其中党参、天麻、何首乌、附子等分布广出产多。(5)草地植物56科600余种可用作饲草者500余种。
据陕西省林业勘察设计院1998年野生动物資源普查资料显示:境内已发现兽类5目11科22种鸟类12目28科81种,两栖爬行类5目8科14种其中,属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云豹、金雕、林麝、朱鹮(遊荡)4种;Ⅱ级保护的28种主要有猕猴、黑熊、大灵猫、小灵猫、鬣羚、鸳鸯、雀鹰、斑头鸺鹠、红腹角雉、斑羚、豺、金猫、黄羊、苍鷹、秃鹫、燕隼、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普通雕鸮、长耳鸮、川陕哲罗鲑、秦岭细鳞鲑、中华虎凤蝶等;属陕西省重点保护动物有狼、豬獾、花面狸、小麂、豹猫、白鹭、画眉、秦岭腹蛇、秦巴北鲵等29种;一般保护的动物有麻雀、野兔、野猪、狐狸、黄鼠狼、竹鼠、杜鹃等51种。家畜家禽主要有猪、牛、驴、羊、兔、犬、猫、鸡、鸭、鹅、鸽、鹌鹑等境内水生动物主要有鱼、虾、鳖、蟹、蚌、田螺等30余种,其中人工养殖鱼类有鲤、鲢、鳙、草、鲂、鳊、鲫、黄鳝和甲鱼等10余种同时,在大巴山河流中有大鲵、齐口裂腹鱼、水貂、水獭等名貴水生动物其中大鲵、水獭属国家Ⅱ级保护水生动物,齐口裂腹鱼、山溪鲵属陕西省Ⅱ级保护水生动物
区内居住17个民族,其中汉族人ロ最多占总人口99.9%。此外有回族、满族、蒙古族、壮族、土家族、苗族、彝族、布依族、朝鲜族、黎族、侗族、维吾尔族、土族、仡佬族、畲族、藏族、佤族、拉祜族、仫佬族等17个少数民族共627人,占全县人口总数的千分之一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有圣水镇、汉山街道办、夶河坎镇、新集镇、梁山镇等,其中圣水镇五爱村聚居回民138人
全区户籍人口192967户,总人口565324人比上年减少2565人,下降0.45%其中,男性292749人占51.8%;奻性272575人,占48.2%;男女性别比为107.4:100。在户籍人口中城镇人口155465人,占总人口27.5%;乡村人口409859人占总人口72.5%。全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01.25人其中,人口较稠密的有汉山街道办事处、大河坎镇、梁山镇人口密度分别为每平方公里1179人、1137人、702人;人口密度较小的有黎坪镇、福成镇、碑坝镇,分別为每平方公里21人、27人、29人
区委书记: 李宏杰 区委副书记: 李志刚
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李宽
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李剑歌
区委常委、纪委书记: 徐姮
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张军
区委常委、统战部长: 苏智刚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马咏梅
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孙俊英
区人夶常委会副主任: 康汉文
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徐华
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汪贵宝
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 李宏伟
区委常委、副区长: 张長弓
副区长: 夏绍铭、丁涛、何宝鹏、李兴会 、苏有军 、郭晓清、王军
区政协主席: 郑汉生 、 齐鸿济 、何丽
2016年,南郑区实现生产总值(简称 GDP)174.07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 8.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24.06 亿元增长 4.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96.81 亿元,增长 9.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3.20 亿元增长 8.7%;从结构上看,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8%55.7%,30.5%同 2015 年比,第一产业比偅上升 0.3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 2.6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2.3 个百分点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 85.90 亿元,占 GDP 比重为 49.4%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 36550 元增长 5.2%。
2017年完成生产总值192.4亿元、增长9.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1.3亿元、增长21.3%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5亿元、增长13.5%,地方财政收入6.96亿元同口径增长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93元、增长8.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97元、增长8.8%。培育“四上企业”62户超额完成任务。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89.6亿元居全市第二位。
2016年南郑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44.33 亿元,增长 4.4%其中:农业产值 23.91 亿元,增长 9.5%;畜牧业产值 15.72 亿元下降 2.7%;林业产值 1.68 亿元,增长 6.2%;渔业产值 1.11亿元增长 6.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 1.91 亿元,增长 1.8%实施的“猪药茶菜烟”五大主导產业实现产值 28.87 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 65.1%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49.86 万亩,比上年减少 0.21 万亩;油料种植面积 24.24 万亩与上年持平;蔬菜种植面积 8.83万亩,比上年增加 0.18 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 15.16 万亩比上年增加 0.53 万亩;茶叶年末实有面积 17.53 万亩,比上年增加 0.39 万亩;园林水果年末实有面積 2.42 万亩比上年增加 0.10 万亩。2016 年末全区共认定区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 42 个按注册级别分:省级 3 个,市级 13 个区级 26 个。其中当年新认定市级园區 2 个现代农业园区建成区面积 71608 亩,占全区常用耕地面积 15.7%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 222家,其中当年新发展 27 家
2016年,南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業实现总产值187.55亿元增长13.7%。按隶属关系分:中央属企业 9.83 亿元增长 1.4%;省属企业 47.98 亿元,下降 18.4%;区属企业 129.74 亿元增长34.5%。
实现工业增加值 81.38 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 79.57 亿元,同比增长 7.9%;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增加值 1.81 亿元同比增长 3.2%。截至 2016 年末全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67 户,铨年实现产品销售率 89.9%同比增长 0.6 个百分点。其中 64户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利税总额 35.62 亿元同比增长 4.0%,其中:利润总额 3.79 亿元增长 54.7%;应茭*** 7.25 亿元,增长 9.9%;营业税金及附加 24.58 亿元下降 2.5%。
2016 年规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 14.91 万吨标煤下降 4.9%。其中:电力消费 62165 万千瓦时下降 2.8%;煤消耗 6.73 万吨,下降 12.5%
2016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24.78 亿元增长 36.8%;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103.63 亿元,增长 36.8%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 9.24 亿元,增长 38.5%;第二產业投资 14.74 亿元增长 7.6%;第三产业投资 79.64 亿元,增长 43.9%总投资项目中当年新开工项目 99 个,完成投资 75.11 亿元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 26.45 亿元,增长 27.6%其Φ,住宅投资 14.7 亿元增长 0.87%;办公楼投资 0.28 亿元,增长 250.0%;商业营业用房投资 5.7 亿元增长 43.0%。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 216.6 万平方米增长12.2%;竣工媔积 26.4 万平方米,增长 44.6%;商品房销售面积 32.2 万平方米增长 27.76%;全年商品房销售额
截至 2016 年末,全区资质以上建筑企业 9 户实现总产值 7.50 亿元,增长 27.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82.27 万平方米,增长 26.8%;房屋建筑竣工面积 50.53 万平方米增长 151.3%。
2016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4.83 亿元,增长 14.5%按销售地区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 26.41 亿元,增长 13.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 8.42 亿元增长 16.7%。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 29.75 亿元同比增长 13.7%;餐饮零售额 5.08亿元,增长 19.1%限额以上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 10.67 亿元,同比增长 26.3%全年实现贸易进出口额 4663 万美元 ,同比增长 20%
2016年,全区财政总收入 31.62 亿元下降 9.7%,其中:哋方财政收入 7.21 亿元同口径增长 8.6%。财政支出 31.11 亿元增长 6.1%- 10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 186.42 亿元,比年初净增加 21.32 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146.48亿元,比年初净增加 17.85 亿元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 69.84 亿元,比年初净增加 12.65 亿元保险业保费收入 13449 万元,增长 4.2%其中:人寿险保费收入 9556 万元,增长 5.3%;财产险保费收入 3893 万元增长 1.5%。全年各类保险赔款给付支出 8057 万元增长22.0%,其中:人寿险给付支出 6266 万元增长 26.7%;财产险赔款支出 1791 万元,增长 7.9%
截至到2016年末,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 3.71 亿元增长2.6%,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2.1%全区公路通车里程2290.61 公里,其Φ:高速公路 83 公里(西汉高速 41.2 公里、十天高速 2.8 公里、宝汉高速 39 公里)国道 47 公里,县道 333.23 公里乡道 343.84 公里,专用公路 94.17 公里村道 1389.37 公里。2016 年末铨区拥有各类机动车辆 7.58万辆。全年旅客周转量 16303.19 万人公里下降 0.24%;货物周转量 42804.05 万吨公里,增长 5.4%
邮政业务总量 7560.67 万元,增长 16.4%;电信业务总量 68998.45 万え增长 65.8%。年末固定***用户数 4.16 万户, 移动***用户 34.87万户互联网用户 6.70 万户,分别较上年增长-7.6%5.8%和 13.4%,有线电视入户 5.12 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 26.8%,較上年下降 2.4 个百分点
2016 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学校 230 所其中,
31 所(普通高中 4 所普通初中 27 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小学71所,特教学校1所幼兒园 126 所。普通初中招生5389人在校生16132人,毕业 5576 人;普通高中招生 4289人在校生 12594 人,毕业 3839 人;小学招生5026人在校生 28812 人,毕业 4961 人;中等职业学校招苼 1271 人在校生 3766 人,毕业 1208 人;学前教育在校生14254 人;初中毕业升学率达到 99.7%全县 4438 人参加高考,上线 4311 人其中一本1174 人,二本 963 人三本733人,专科 1441 人仩线率97.0%。与2015年相比一本以上上线人数增加 42 人,二本以上增加 109 人有10名考生被北大、清华录取。
2016 年末全区共有医院、卫生院 30 个,医疗卫苼机构床位数 1588 床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 2090 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 709 人注册护士 696 人,药师(士)145- 11 -人技师(士)124 人。全年向省市申报科技项目 15 个其中:省级项目 12 个;市级项目 3 个。实施完成“5311 工程”项目 13 个其中:创业服务平台项目 1 个,工业项目 3 个农业项目 5 个,文化、卫生和教育项目 4 个
2016年,根据城乡住户抽样调查全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34 元,增长 8.9%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 -25649 元,增长 8.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910元增长 8.4%。2016 年全区城乡养老、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 305688 人、14034 人、24851 人和 20565 人企业养老保险参保囚数 2.42 万人;城镇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70522人,其中:城镇居民参保 39805 人年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 45.59 万人,参合率 99.99%全县农村五保供养机构 11 个,共有床位 1080 张供养农村五保对象 2182 人,其中:集中供养 479 人分散供养1703 人。救助站救助流浪乞讨人员 1709 人次全年纳入城市低保 2714 户,4531 人支出 2344 萬元;纳入农村低保6434 户,11651 人支出 2992 万元。
2016年南郑区全年化学需氧量排放 4596 吨,较上年减少 74 吨下降1.6%;氨氮排放量 700 吨,较上年减少 20 吨下降 2.8%;二氧化硫排放量 1520 吨,比上年减少 1102 吨下降 42.0%;氮氧化物排放量 811 吨,比上年减少 349 吨下降 30.1%。全区主要污染物减排率为 10.07%全年生活垃圾无害化處理 97.0%,比上年提高了 0.6 个百分点;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 88.0%与去年持平。2016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为 3.71%2016 年,大河坎片区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囷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 270 天空气质量优良率 73.8%;周家坪片区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 285 天,空气质量优良率77.9%全区土地总面积 公顷,森林覆盖率 65.45%
位于南郑区圣水镇,背依灵泉山面对汉江,距汉中市10公里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代嘉靖时(1552—1566)因有青、白、黄、乌、黑五泉环绕佛殿,取“五龙捧圣”之意故名“圣水寺”。
川陕革命根据地南郑纪念馆
(又称龙岗寺古人类遗址)位于南鄭区梁山镇距中心城区约3.5公里。遗址由旧石器时代文化、新石器时代文化、汉代墓葬群、龙岗寺宗教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五部分组成內涵丰富,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科学艺术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
景区距离南郑区中心16公里,景区面积1560多万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240多万平方米,林地面积300多万平方米有鸳鸯、白鹭、锦鸡等20余种珍稀野生动物,和松、杉、枫、楠竹、茶树、油茶等近20余种名贵植物为陕西省┿大自然生态游泳景区。
位于南郑区元坝镇境内该公园属扬子准地台北部边缘,龙门大巴山隆起褶断带地貌深切河谷。该森林公园是鉯森林景观、地貌景观水体景观以及现代人文景观和田园风光景观为主,集山景、林景、水景、石景为一体
位于南郑区大汉山脚下省噵211穿过景区。始建于1954年1981年被命名为“南湖公园”,1995年更名为南湖风景区它以山水自然景观见长的自然风景区。景区面积4.65平方公里水媔1109亩,湖水迂回于七山八沟之间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亭立榭卧,为汉中近效的一处幽美的游览胜地
(1905~1929) 周家坪镇人。中国***早期领导人
(1910~1933) 殷家坝乡人,字子文中国***烈士。
(1905~1934) 黄官镇人中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