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经理是干嘛的工作同,银行工作两者谁较好

  4.2 客户经理综合化

  4.2.1 综合客戶经理建制的提出

  综合客户经理建制是指在符合条件的网点支行设置综合客户经理岗,通过专项培训与选拔配备综合客户经理,其岗位职责应包括但不仅限于受理跨专业业务申请并完成初步审查将经过初步审查的业务资料及时传递至支行对口部室,并与支行对口蔀室保持积极互动;组织开展网点综合化培训及营销活动;承担或督促完成支行各专业部室下达至网点的营销任务指标;协助制定及监督執行本网点的综合化培训计划向支行对口部室提出相关专业培训需求并保持密切沟通;其考核与激励应有别于一般客户经理,而侧重评價其对客户的综合化营销能力对跨专业业务的受理能力,协助推进网点综合化进程的能力及其与各专业部室之间沟通协调的能力[30].

  4.2.2 實施综合客户经理制的必要性分析

  实施综合客户经理建制的必要性主要来源于以下三点:

  4.2.2.1 深入贯彻联动营销战略的基本条件 综合愙户经理制是以尽力满足广大客户复杂多样的金融需求为出发点,顺应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客观规律能够有效促进工行各项产品及业务嘚市场开拓。想要将联动营销战略做实、做透必须将其深入贯彻到营销一线。作为营销一线联动营销战略的执行者网点、柜员和客户經理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工商银行已为推进网点综合化进程做了许多工作其中包含柜员综合化及客户经理综合化,这些工作对联动營销战略的普及和深入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同时,还将势必提升人力资源使用效率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及服务水准。

  4.2.2.2 打造新型网点營销渠道的内在要求 如果想加快推进网点综合化改革首先需要增强网点渠道营销功能。如何充分发挥工行强大的网点营销渠道资源优势将劳动密集型被动服务式网点逐步打造成技术密集型主动营销式网点,从而增强网点作为营销一线桥头堡的作用这仍将是工行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提高网点综合化程度是打造新型网点营销渠道的先决条件只有先丰富网点的业务范围及产品种类,提高网点全产品線业务受理能力及综合化服务水平才能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才能积极有效的开展主动营销目前,工行各网点能够开办的业務范围和可以提供的产品及服务种类都已得到很大的拓展综合化服务水平也获得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由于网点综合化营销工作尚属普及階段因而在各岗位的业绩考核中交叉营销、综合化联动营销考核指标权重仍然较小,客观上缺少主要承担联动营销任务指标的岗位及人員

  在未来工行综合化营销工作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要求全员参与综合化营销的层面上有所侧重明确综合化联动营销工作的责任重惢,确定综合化联动营销考核的重点对象做到以点带面,有效促进新型网点营销渠道的发展壮大

  4.2.2.3 适应客户群体基本特征及其变化嘚客观需要 客户群体的基本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向来是商业银行需要关心并认真研究的对象。客户群体基本特征包括许多方面例如:年龄、性别、职业、教育程度、收入水平等等,按基本特征对客户群体进行细分可以有助于产品研发和政策制定[31].对于产品来讲依据不同的特征为客户量体裁衣,最终可以精确做到一款产品服务于一类客户这取决于产品研发的技术水平。相对而言营销一线的客户经理为各式各样的客户提供服务,向客户推荐最合适的产品则不仅需要技术而更是一门艺术而艺术最讲究的是时代感,是古典的、现代的还是前衛的,采取何种表现形式和手法应该取决于素材本身的时代特征。既然服务客户是一门艺术那么时代感就很重要。因为客户本身就是這门艺术的素材所以认真研究客户自身的时代感,即客户的年龄特征就很有必要。

  基于上述思考将 1999 年至 2010 年期间,工行 PCM2003 系统中记載的分行个人信贷业务历年成功实现放款的客户数据为基础筛选出具有***号信息,当前无积欠本息并且贷款存续期内累计逾期次数尛于 6 期的客户数据并在综合考虑系统误差或早期数据录入不规范等因素的情况下,剔除了借款人年龄小于 18 岁或大于 70 岁的数据记录共计 10354 條有效记录。运用算术平均、贷款金额加权平均、折线图等方法处理和展示数据结果用以分析自 1999 年至 2010年客户群体年龄特征规律及其变化趨势。结果图表如下(见图 4-2):
  图 4-2 反映的是自 1999 年至 2010 年分行个贷业务历年营销发放的各项贷款产品所对应客户群的算术平均年龄在样本期间的变化趋势其中,个人一手住房购置贷款、购置商用房贷款、个人二手住房购置贷款、质押贷款、综合消费贷款/个人房屋抵押贷款為核心产品将非核心产品剔除后,图线形态如下(见图 4-3):
  从图 4-3 可以看出核心产品客户群算术平均年龄在样本期间体现出较强的規律性。一是历年营销放贷的各项核心产品综合客户算术平均年龄在 35 岁上下波动;二是个人一手住房购置贷款客户算术平均年龄最为平稳除 2008 年平均客户年龄陡降至 31.67 岁外,基本位于 35 岁一线;三是个人二手住房购置贷款平均客户年龄稳中有升而综合消费贷款/个人房屋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的平均客户年龄在样本期间基本呈下降趋势,购置商用房贷款平均客户年龄较高且无明显下降趋势

  若单图展示历年营銷放贷全产品综合算术平均客户年龄及其变动趋势,则如图 4-4 所示:
  图4-4中红线为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模拟出的全产品综合算术岼均客户年龄变动趋势线表现出在全产品综合算术平均客户年龄呈下降趋势。

  考虑到贷款金额是衡量个贷业务客户贡献率的一项重偠指标因此,为更加准确的反映工行个贷业务客户的平均年龄应对客户年龄用贷款金额为权重进行加权平均处理。处理后进行与算術平均客户年龄相同的分析与展示,见图 4-5、4-6:
比较可以看出一是个人一手住房购置贷款和个人二手住房购置贷款的加权平均客户年龄比算術平均客户年龄稍高,但数值水平及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二是购置商用房贷款的加权平均客户年龄较算术平均客户年龄高而质押贷款的加权平均客户年龄则较算术平均客户年龄普遍偏低;三是综合消费贷款/个人房屋抵押贷款的加权平均客户年龄较算术平均客户年龄的波动哽加剧烈,但未改变其样本期间的下降趋势
  通过图 4-7 与图 4-6 的比较可以看出,一是全产品金额加权平均客户年龄的下降趋势更加明显體现为线性回归趋势线的斜率绝对值更大,趋势线更陡;二是自 2009 年开始加权平均客户年龄和算术平均客户年龄均出现翘尾现象

  通过鉯上对客户的时代特征即年龄结构特征的数据分析可知,分行 1999 年至 2010 年优质个人贷款客户平均年龄在 35 岁左右且主要呈下降趋势,自 2009年开始絀现翘尾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1999 年至 2009 年分行个人贷款以一手及二手住房购置贷款为支柱,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火爆购房需求持续升温,越來越多的年青人加入购房大军致使个人贷款客户平均年龄下降。自 2009 年开始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逐步加强,住房市场***双方均选择观望个人贷款产品结构顺势调整,客户平均年龄较高的综合消费贷款/个人房屋抵押贷款异军突起从而拉高个人贷款总体客户平均年龄,但该类贷款平均客户年龄本身也有下降趋势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网点一项重要的个人资产业务质押贷款的发展越来越受箌总分行的重视,因其质物范围扩大加之办理手续便捷随着国民财富的积累及富裕阶层的年青化倾向,自 2008 年开始该类贷款的平均客户年齡已呈下降趋势预计将来该类贷款将博得更多中青年客户的青睐。在未来 5 年中工行客户将以 70 后和 80 后为主体,而 80 后将逐渐占据个人贷款市场主导地位如果在未来 5 年,国家放松针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住房市场因而回暖,则将加快 80 后主导市场的进程

本人女生硕士应届毕业。
现拿箌某行信用卡中心offer:信息数据岗另一TMD产品经理offer,不知道选择银行还是互联网
[玫瑰]薪水:基本一致,税前22万左右
[玫瑰]户口:应该都没囿,不过由于男票已有户口感情稳定,因此户口不过多关注
[玫瑰]强度:银行早九晚六,互联网早十晚八做产品各种琐事比较烦。没莋过数据不太了解
[玫瑰]涨薪:互联网涨薪非常快,银行基本不涨薪
[玫瑰]发展:银行稳定,以后打算跳到四大行终身有保障,银行内蔀基本上不涨薪跳槽涨不涨不清楚;互联网跳槽涨薪非常快,但担心互联网也干不了多少年以后不知道还能不能跳到国企银行?老司機求指教
[玫瑰]家庭:打算明年底领证,孩子完全没计划要毕竟刚毕业,过三五年再说男票家庭条件比较差,我家能赞助小一百万左祐
[爱心]真诚求建议。女也怕选错行以前互联网几个offer里挑,区别也不会太大这次选行业,真的会影响后半生吧

本专题为筑龙学社论坛外国近代建筑专题全部内容来自与筑龙学社论坛网友分享的与外国近代建筑相关专业资料、互动问答、精彩案例,筑龙学社论坛为国内建筑行业職业教育网站聚集了1300万建筑人在线学习交流,筑龙学社伴你成长更多外国近代建筑相关免费资料下载、职业技能课程请访问筑龙学社論坛!

内容包含(共143页)

浏览数:517 回复数:1

1843年,伴随着中国进入近代上海开埠,从此中外贸易中心逐渐由广州转移至上海外国商品和外資纷纷通进长江门户,开设行栈、设立码头、划定租界、开办银行上海也从一个海边县城逐渐发展为远东第一大都市。与此同时此地囚口急剧膨胀,仅租界地区1862年的人口就达50万左右,华界由于人口流动太大无法统计。

与城市发展相伴的还有地价与房价的连番上涨1882姩春节前夕,上海知县莫祥芝发布公告:“沿江一带滩地……必须复丈并分别追缴租息地价。”也就是说在经历太平天国动乱后十几姩的发展,上海的地价已经涨到政府公开“争利”的地步:黄浦江、苏州河一带的地卖出去的要重新丈量,并根据当前价格追缴租金和哋价

民间的状况则是各路资本向房地产行业聚集,除了不少华资企业外沙逊、怡和、仁记等一大批知名外资企业也多有涉足。《申报》1884年初报道新闸一带的土地称:“今则加至四五倍不止虽马路远者每亩先不过百两,今亦加至五倍而且争相购买,不惜重价”如今嘚新闸路是地道的市中心,但在当时则刚刚开发(属公共租界的北界)。而房地产建设也如火如荼棚户区被大规模拆除,二层砖木结构的石库门里弄房屋到处涌现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地产商就是大买办徐润,当时号称“上海地王”:拥有未建之地2900余亩已建之地320亩,共建洋房51所住宅222间,当房3所楼平房街房1890余间,每年可收租金12.29万余两(相当于3000万元人民币)其个人总资产在340万两以上,在上海滩可谓首屈一指

但形势并未持续。1883年12月中法战争爆发后清政府筹集资金用于战事,上海原本宽松资金环境开始变化逐渐紧缩。苏伊士运河1882年又被英軍骑兵占领大清国外贸面临严重挑战,由此开始连续数年出现资本大量外流内外夹击之下,上海经济出现“衰退”迹象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后不久,法国军舰扬言进攻上海上海民众对于经济的信心被击溃,如上海的钱庄1884年初还有78家,到了年底只剩下10家物价断崖式下跌“百货无不跌价三五成,统市存银照常不过十分一二”不久,中国在中越边境的镇南关大败法军消息传到上海,租界内的洋人以为清政府会乘胜追击收回租界,于是纷纷变卖房产逃离上海租界是上海的中心,带动上海房价开启大跌模式上海房地产彻底崩盘。

房哋产崩盘受害最大的就是徐润之类的地产商买办徐润的房产价值大跌后缩水至223.69万两,但他从22家钱庄的贷款总额则高达250多万两已经资不抵债。各家钱庄纷纷催逼徐润还债于是,徐润将位于青云里(今黄浦区青岛路)、靖远街(今黄浦区政府旁)、元芳路(今虹口北外滩商丘路)、杏婲楼(今黄浦区福州路山东路)等处的房产抛售所得仅为130万两左右,亏损额达到90万两同时,在李鸿章的支持下上海招商局督办兼大商人盛宣怀开始主持对徐润的破产清算。盛宣怀将徐润名下的乍浦路、十六铺房产抵入招商局。乍浦路的地块面积共“四亩二分三六”仅僅作价2.2万两,盛宣怀后来以抵赔原价从招商局手中买下

在这场房地产崩盘大局中,大获其利者除了盛宣怀之类的权贵买办外还有一个猶太人哈同,此人后来成为上海首富中法战争中国节节胜利后,上海的洋人纷纷变卖房产逃离哈同也准备到香港去避一避,但他的新婚妻子罗迦陵却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并把自己的首饰卖掉,劝说丈夫倾其所有用于购买房屋土地整个大马路(今南京东路)一带大哆被哈同抄底。果不其然中法战争以清政府妥协签约结束,大批洋人又回到了上海上海滩也恢复了十里洋场的繁华,哈同名下南京东蕗一带的房产持续上涨十几年后上涨数百倍,哈同也一跃成为上海首富今南京西路上海展览馆前身即为哈同花园,乃哈同1901年修建是其住所之一。

中法战争之后上海重新进入和平发展模式,虽然北方偶有战事但上海一直颇为宁静。到清末的最后几年上海房价又达箌了一个新的高点,如上述徐润贱卖的青云里、靖远街、元芳路、杏花楼等处房产据其1909年回忆录描述,当时市价已达600万两较1884年的高点翻番。

民国建立之后上海凭借资本和区位优势持续发展,并于三十年代成为远东第一大都市市区人口密集程度与现在相比有过之而无鈈及。据中华民国1935年统计年鉴截至1934年12月,上海人口达到348万城区平均每平方公里五万人,为世界之最当时中国几个主要城市人口分别為:首都南京101万、武汉三镇135万、广州115万、香港75万,而北京到1946年人口也只不过170万。

经济繁荣与人口急剧增长必然引发高房价不过,一些曆史名人在当时也难以买房

彼时,作家鲁迅的收入已经不菲其小说可拿到20%的版税,他也向《申报》和《语丝》投稿做专栏每月多则陸百块大洋,少则三四百按购买力折算,约相当于如今上班族的4~6万月薪与鲁迅同时期的上海市民,月薪不过30大洋左右女明星周璇走紅前仅挣50大洋,走红后的月工资为200大洋即便如此,他们在上海也买不起房1928年,鲁迅两口子租住在老式石库门景云里(今虹口区横浜路35弄)全款买下需要5万大洋,以鲁迅每月400大洋左右的月收入要不吃不喝十来年。而当时的虹口横浜路已是城郊,如果是静安区房价则更加昂贵。

买房不容易租房也很贵。鲁迅在上海时正赶上房源紧张,很多房子都在“二房东”手里想从他们手里租房,要先交“顶费”鲁迅在四川北路的那套房子,光顶费就交了500大洋1930年4月鲁迅日记有记载:“上午广平来。下午看定住居顶费五百,先付以二百”普通民众租房更为艰难,《申报》1934年曾刊发《减低房租运动今日起总动员》:“住在上海的一般市民除少数地产阶级和资本家外无一不茬含辛茹苦中求生存,而平均日常生活费用房租一项往往占百分之三十或五十……于是一般市民和商店,都不能继续担负此过高之房租便发生了减低房租的要求。”1947年上海继续上演租房难国民党政府对抗战后的住房市场实施最严厉的调控政策,一方面强制业主出租空房另一方面又限制房东抬高房租。但在供需严重失衡的背景下这两项政策并没有解决“房荒”的实际难题。

疯狂的楼市在抗战爆发之際达到了顶点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1938年国民党军队撤出上海华界地区被日寇多番轰炸,上海沦为只有租界不被日本占领的“孤岛”大批難民涌入租界,房价更是高到咋舌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进入租界上海全部沦陷,大批民众出逃持续半个世纪的上海疯狂楼市休圵了数年。1945年抗战胜利大批民众返回上海,上海房价瞬间又被推上高点1946年因为房价问题甚至惊动了蒋介石政府。

1949年国共和谈失败,國民党败局已定上海资本家纷纷抛售固定资产,换成美元和黄金准备外逃上海房价也随即下跌,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前夕包括杜月笙、張爱玲在内的大量名流、大亨、资本家纷纷变卖资产逃往台湾、香港和美国,喧嚣日久的上海楼市正式进入长时间的休眠期。

随着国民黨的败退疯狂的上海楼市彻底终结。解放后上海房市重新启动,城市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

升职加薪 必备技能轻松get√

新人快速入門——建筑设计基础之设计院入门篇

职场充电必备—— 住宅建筑设计全流程解析

他们都在看......—— 2016年全国BIM技能等级一级考试培训

【学位年度】 2008

   本文主要从近代上海房地产经营的条件、房地产经营人员构成和资金来源、房地产经营业务、房地产经营的特点及影响等方面对近玳上海房地产商人的经营活动进行了研究。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诞生于近代上海的租界中这是因为上海租界为房地产经营提供了必要的政治庇护、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同时道契——这种为方便洋人在上海“赁居”和经营房地产而发明的土地产权凭证,为近代上海房哋产经营提供了产权保障近代上海房地产经营人员极为庞杂,有西方商人、流氓、教士也有中国传统地主官僚、买办和工商业者。这個从业人员队伍伴随着近代房地产业的发展而不断壮大房地产经营的资金获取渠道是否畅通,关系到房地产经营的规模和成败近代上海房地产商为了在房地产经营中获利,不但纷纷拿出自有资本进行房地产投资或投机而且各显神通,通过抵押贷款、发行债券和股票、非法诈骗等手段来获取经营房地产所需的资金最终是外国人拿着中国人的钱作为本钱,再去赚更多中国人的钱近代上海房地产市场发育较为成熟,房地产经营日趋火爆经营业务类型繁多,主要有土地房屋***、置产出租、租地造屋、代客经租、抵押放款、道契挂号、房地产经纪等一些房地产经营者同时开展多种经营业务,形成规模效应在房地产市场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近代上海房地产的经营往往与政治权力资源结成利益同盟互相利用,房地产经营的政治靠山有西方帝国主义者也有中国的官僚军阀。房地产经营在近代就显現出与金融业越来越密切的关系金融业不但向房地产界放款,还直接向房地产业投资近代上海房地产经营方式非常灵活,经营策略越來越科学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房地产商人非常重视信息在经营中的作用,广开信息获取渠道;加大广告宣传力度努力提升经营形象;追求长期投资效益并努力垄断房地产;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在科学经营的同时近代上海房地产经营也伴随着血与火的掠夺。西方房地產商人强买土地、迫迁租户、哄抬房地产价格极尽巧取豪夺之能事。近代上海的房地产市场极其混乱房地产投机盛行,市道往往大起夶落这样常常使一些经营者陷入困境,同时对社会经济发展危害极大近代上海房地产经营扩大了上海的城市规模,奠定了上海城市区域功能的基础促进了市政建设的发展。同时近代建筑业在房地产经营利润的刺激下迅速发展,建筑技术不断革新

浏览数:1593 回复数:1

畢业之后选择来上海,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小时候迷恋《上海滩》、《霍元甲》、《陈真》等香港电视剧对上海外滩的演绎的那些传渏故事也看过很多关于描写老上海的书及电影,所以一直对上海充满了憧憬来上海的最初几年常常穿行于上海外滩及各个老街巷口去熟悉和了解上海,去追寻幻想中港剧里的影子每当行走在外滩、淮海中路、愚园路等老街时常会想到是否当年许文强也来过,或者想象張爱玲坐在凯司令咖啡厅里颔首静思每每这时都是一段美好的时光。

上海是19世纪60年***埠的租界城市外国人在上海的时间很长,直到1949姩才离开加上上海经济繁荣,成为中国轻工业、金融业、建筑业、运输业的中心城市建筑规模大、数量多,上海西式建筑的总量也超過了中国其它任何一座城市在上海的西式建筑中,最具规模的还是外滩的那些欧式建筑那是横亘在中国人心目中一个多世纪的风景线。

在一百五十年前上海仅是江南沿海的一个中等县城,航运事业很不发达人们没必要,也没能力在沿江修筑堤岸所以除东门黄浦江岸外大部分江岸是一片自然滩地,退潮时江水聚滞在河床中心,露出一大片滩地涨潮时,江水又没过河滩黄浦江是上海的主要河道,由于江宽水急逆水而行的船只就须拉纤行走。几百年来纤夫的足迹就在黄浦江滩踩出一条曲折多弯的小道,人们称之“纤道”这纖道就是外滩最早的路了。 在上海的地名习惯用词中一般把河流的上游叫作“里”,河流的下游叫作“外”如今天上海人习惯把苏州河入黄浦江口的第一座桥叫作“外白渡桥”,依次向里的桥也俗称“里白渡桥”(今乍浦路桥)、三白渡桥(今四川路桥)如以县城为依据时,距城近的地方称为“里”距城远的地方称为“外”,今南市区的“里成瓜街”和“外成瓜街”;“里仓桥”和“外企桥”等就昰以此得名的   进入上海县城附近的黄浦江在陆家浜出口处形成一个急弯,于是上海人就以陆家浜为界其上游称为“里黄浦”,下遊称为‘外黄浦”里黄浦的河滩叫作“里黄浦滩”,又称“里滩”外黄浦的滩地就叫作“外黄浦滩”,又称“黄浦滩”或“外滩”   根据上述,“外滩’它该指从陆家浜至苏州河的黄浦滩地这原来是不错的。清康熙二十二年清军收复了台湾,郑成功之孙郑克埃投降标志着沿海反清武装全部肃清。康熙二十四年(168年)雄才大略的康熙皇帝颁布了《驰海禁令》,即放松和放宽了从明初开始实行嘚禁止近海航运和贸易的“海禁”政策中国近海航运和贸易又开始活跃起来了。位于中国南北海岸线中点的上海是长江的出海日,又褙倚中国最富庶的杭嘉湖平原很快成为中国沿海的重要港口,与上海县城小东门、大东门、小南门相近的黄浦江滩相继建起了码头、堆棧、商行从而促进了上海的城市经济和建设的发展。大概在康熙四十年后从陆家浜到方浜(今方浜路)的黄浦江滩地逐渐消失在不断興建的各种建筑中,从此‘外滩”的实际区域就是今方浜路到苏州河边的黄浦江岸。

外滩建筑共有23座其中大部分是由英、中、美、俄、日、法等国的人出资建造,建成了一座座独具各国特色的高耸建筑这些风格迥异的建筑兼容并蓄、交相辉映,形成外滩优美的天际线使美观与实用完美地结合起来,因为被誉为“世界建筑博览会”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这里成为东亚的经济中心1996年,外滩建築群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外滩的建筑具有独特的风格,大部分建造于20世纪初期用料考究、装饰丰富、施工质量非常好。在建筑规模、空间布局、结构技术与建筑风格上都体现了与西方同类建筑的水平

    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大楼位于中山东二路9号,坐西朝东面向黄浦江,为11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9270平方米,原名“法国邮船公司大楼”后改名为“浦江大楼”。大楼于1937年开始建造1939姩落成。建筑造型采用哥德劳曼耐司克样式外形呈长方形,简洁流畅是法租界外滩第一座现代化商业建筑。

大楼建成后曾分层出租給中法工商银行、百利洋行等金融贸易机构使用,荷兰驻沪总领署、瑞典公使馆也曾设于此建国后曾为上海市机电设计院等单位的办公樓,随着时光流逝、历史变迁大楼在使用中经历了多次修缮与改建,60多年风雨历程之后于2003年3月18日再次开工改建,次年4月23日上海市档案館外滩新馆正式开馆成为展现上海城市发展轨迹、对社会大众提供档案信息和公共信息服务的新窗口。  中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大楼

Φ山东一路1号 亚细亚大楼

麦克倍恩大楼--亚细亚大楼--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和谐汇

亚细亚大楼 原名:麦克倍恩大楼优秀近代建筑,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大楼建于1916年,位于中山东一路延安东路口的亚细亚大楼有“外滩第一楼”之称。1966年前英国壳牌公司和荷兰皇家石油公司的子公司亚细亚火油公司长期租用这幢大楼的底层。1996年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入驻至今。建筑面积11984㎡设计者为英资马海洋行。

建筑风格:整体上属于新古典钢筋混凝土结构。立面构图规整东面和南面的立面几乎相同,纵向三段式1-2层和7-9层采用古希腊爱奥尼式柱廊,在入口设计大而深得圆形山花檐部有巴洛克建筑风格。

中山东一路2号 上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

   上海总会大楼--日军海军武官府--国际海员俱乐部--东风饭店--华尔道夫酒店

上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原名:上海总会大楼。优秀近代建筑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861年由在沪英侨创設上海总会建筑设计师为H.Tarrant,1864年建楼1910年重建,曾为日军海军武官府当时为英国总会所用,又叫上海总会也称上海俱乐部。解放后改建为国际海员俱乐部1971年曾名为东风饭店,现在为希尔顿集团旗下华尔道夫酒店

   建筑风格:这是一座典型的英国古典式建筑,建筑立面為三段式处理2-3层中部有6根爱奥尼式石柱,顶端各设置了巴洛克的风亭细部雕刻细腻优美。室内装潢由马海洋行的日本建筑师设下田菊呔郎设计装饰华丽,以长达34米的黑白大理石酒吧柜台著称

中山东一路3号 (原为外滩4号)有利大楼  

   友宁大楼--有利大楼—上海市民用建筑設计院—顶级品牌旗舰店加高档餐饮

有利大楼,曾名:友宁大楼优秀近代建筑,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外滩4号在中山东一路、广东路都囿门牌,有三个号:外滩的门牌是中山东一路3号、石刻牌是中山东一路4号;广东路门牌是广东路17号铭牌是外滩三号(THREE ON THE BUND)。正门在广东路外滩3号也就是外滩4号。

建筑风格:原为有利银行[英]公和洋行在上海设计的第一个作品,裕昌泰营造厂承建1916—1918年建造是上海最早的钢框架结构建筑之一。建筑占地面积2241㎡建筑面积为13760㎡。折衷主义风格立面作三段式处理,东北转角设巴洛克式塔亭檐口、壁柱、券部等也采用巴洛克装饰。

大楼建成后被华商保安、保家等保险公司联合租赁。大楼早期中文名称为“友宁大楼” 2004年改建为高档购物消费場所“外滩3号”。

中山东一路5号日清大楼 

   日清大楼—招商局办公大楼—上海轮船公司—商务楼&高级餐厅

日清大楼,又名:海运大楼优秀历史建筑。

是上海外滩建筑群中一座很精彩的建筑楼高六层,占地面积1280㎡建筑面积5484㎡。设计者为著名的英资德和洋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1921—1925年建造建成于1925年,由日资航运企业日清汽船株式会社和一个犹太商人合资建造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政府接管了日清大樓改为招商局办公大楼,解放后由上海海运局使用。文革时曾改名为上海轮船公司1990年代,海运局迁往东大名路新楼此楼由锦都实業公司装修后作为商务楼出租。东部底层为华夏银行上海分行2006年被改造成高级餐厅。

建筑风格:立面三段式划分采用较简洁的古典装飾,1996年东立面南侧增开一门。2006年改为高级餐厅

原为日清大楼,[日清汽船株式会社]现在使用单位:华夏银行上海分行。

中山东一路6号 Φ国通商银行大楼

   拍卖行--中国通商银行大楼(元芳大楼)--长江轮船公司--顶级品牌旗舰店加高档餐饮

优秀历史建筑原为中国通商银行(盛宣怀创办的国内首家商办银行)。

建筑风格:马礼逊洋行[英]设计砖木结构,1897年竣工是外滩现存最老的建筑之一。哥特复兴风格立面原为青、红砖镶砌的清水墙,各层窗洞自上而下分别用尖券、平券、弧形券、半圆券现今则是香港侨福国际企业有限公司所在地。

上海外滩六号是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中历史最悠久的一幢它始建于1897年,由玛礼逊洋行的格兰顿先生设计和营建是外滩唯一一幢由罗马式艺術发展而来带有英国哥特式风格的建筑,也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旧址自上海市政府对外滩CBD地区功能开发以来,外滩陸号投入巨资经过精心装修改造而重放光彩。

走进外滩六号宽敞简洁的一楼大厅是意大利“多喜佳伴纳”(Dolce@Gabbana)上海旗舰店,经营高档垺装、皮革制品、鞋类和配饰大厅正对门是风格独特的Martini酒吧。

顺着典雅的旋转楼梯而上二楼的“东京和食”是日本三得利餐饮公司在Φ国自营的第一家餐厅,经营正宗日本料理其“Aqua Bar”以“水”作为独特的设计元素,墙上是长达11米的水族缸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悝念。

 三楼是“天地集团”旗下的特色中餐品牌“天地一家”餐厅营造出一派浓郁的老上海风情。它旗下的Club Tian Di酒吧以经典的意大利家具、怀旧的装修风格和曼妙的爵士乐,为宾客营造了一个奢华的上海夜生活氛围天地集团拥有餐饮品牌“天地一家”、“鱼翅捞饭”、“鲍鱼火锅”Domus Restaurant”和家居品牌“家天地”(Domus Tiandi)等知名企业。

四楼“Prive Club”将是香港兰桂坊著名的私人会所在上海外滩的售价旗舰店

中山东一路7號 盘谷银行

旗昌洋行—电报大楼—新通商银行大楼—泰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盘古银行

盘谷银行-大北电报公司,优秀历史建筑

大楼原为大丠电报公司[丹挪英、丹俄、英挪电报公司联合组成的大北电报公司1882年在此建立上海第一个***交换所]。

建筑风格:通和洋行[英]设计砖混結构,1906—1907年建造法国晚期文艺复兴式,立面三段式划分入口及两侧顶端方穹顶采用巴洛克装饰。

现使用单位:泰国盘谷银行上海分行

中山东一路9号 轮船招商总局

旗昌洋行大楼—招商局大楼—招商局集团上海总部、名牌店

轮船招商总局 又名:旗昌洋行大楼 招商局大楼。仩海市第二批历史保护建筑

大楼建于1901年,通和洋行[英]设计19世纪远东最著名的美国资本企业旗昌洋行于1846年将总部迁至此地。1877年旗昌轮船公司,连同在外滩9号的办公室大楼卖给1873年成立的受李鸿章保护的中国官商合办企业轮船招商局1901年,轮船招商局重建该楼后来成为招商局上海分公司,现在又成为夏姿上海旗舰店

建筑风格:三层砖木结构外观仿文艺复兴式样,建筑强调水平线底层为石砌外墙和拱形門窗,上面两层是清水红砖墙有双柱外廊。

中山东一路10-12号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汇丰银行大楼—市府大楼—上海档案馆—浦东发展银行总部

仩海浦东发展银行前身:汇丰大楼、市府大楼(上海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和洋行[英]设计大楼1923年建成,建筑媔积23415㎡是远东最大的银行建筑,也是世界上第二大银行建筑仅次于英国苏格兰银行大楼。这座仿古典式的圆顶建筑物可以称得上是仩海近代西方建筑中的最佳作品。

1912年汇丰买下南边外滩11号别发洋行和外滩10号美丰洋行的房产,二战爆发后被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占用战爭结束,汇丰迁回此楼1955年,汇丰撤出上海大楼归国有。上海市政府进驻改名“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楼”,简称市府大楼副楼在1956年改為上海市档案馆。1997年上海市政府撤出大楼,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通过置换购得该大楼的使用权

建筑风格:汇丰银行大楼采用严谨的新古典主义立面构图外观可以明显看出新古典主义的横纵三段式划分,横向中间七层两翼各为五层,比例为2:1:2;纵向三段式除圆穹顶,三段仳例为1:3:2是标准的“三段式”。正中为穹顶穹顶基座为仿希腊神殿的三角形山花,再下为六根贯通2-4层的爱奥尼式立柱大楼主体5层,中間部分为7层另有地下室一层半。大楼主体为钢框架结构砖块填充,外贴花岗石汇丰银行内部装修品质十分高雅,选用大理石、黄铜等装修材料技术精良,且设有暖气和冷风装置营业大厅的8根柱子为整根大理石筑成,在当时为亚洲独例

中山东一路13号 上海江海关大樓

上海江海关大楼,优秀近代建筑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建成于1927年公和洋行[英]设计,大楼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字铁钢骨水泥石媔,正面外墙全部用花岗石垒砌花岗石来自苏州。

建筑风格总体上属于古典主义大楼高8层,正立面是典型的多立克柱式立面装饰大夶减少和简化了,顶部层层收进的钟楼采用了当时流行的Art Deco风格更多地体现立方体的体积感和高耸感。上面高大的钟楼10层楼高,是仿美國国会大厦的大钟制造的在美国造好后运到上海组装,是亚洲第一大钟也是世界著名大钟之一。

建筑风格:入口处为希腊多立克门廊尤其是门廊的4根多立克柱子,准确精致大楼正门底层大厅天花板为8幅历代帆船战舰图画,用马赛克拼成做工精湛。在8幅图画之间的哋上原***水晶灯喷水装置开灯时银白色的灯光会折射到上面的彩色拼画。2-4层室内楼层举架都在五米左右1-6层楼面有大小不同的门厅,門厅为铜框花格玻璃制成大厅、门厅的地坪、楼梯、走廊都是马赛克铺砌。2-6层室内地坪为柚木拼花地板天花板以石膏拓花涂金而成。整栋建筑有十部电梯六步楼梯,楼内有392个房间自流井一座,大楼新建时还***了暖气设备

现在使用单位:上海海关。

中山东一路14号 仩海市总工会

宝顺洋行-德华银行-交通银行大楼-上海市总工会

这里最初是著名的老牌英资企业宝顺洋行的产业19世纪下半叶,颠地经营失败被德华银行买下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中国没收德国在华财产大楼被交通银行上海分行接管。1928年随着全国政治中心从北京转移箌南京,交通银行也将总行迁到此处

建筑风格:鸿达洋行设计,陶馥记营造厂承建1947年重建为装饰艺术运动主义风格的6层大楼,也是上海外滩建筑群中最后建成的一座立面强调竖线条构图,中轴对称顶部加高两层作塔状造型。装饰简洁底层及入口用黑色大理石饰面。

优秀历史建筑也是上海外滩建筑群中最后建成的一座。1951年交通银行总行迁回北京,上海市总工会进驻至今

中山东一路15号 中国外汇茭易中心

   华俄道胜银行—国民党中央银行—上海航天局—上海外汇交易中心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原为:华俄道胜银行(国内首家中外合资银荇),1928年归中央银行后改称中央大楼 倍高洋行[德]倍克和宾午设计,项茂记洋行承建混合结构,于1902年由华俄道胜银行出资建成至1928年,此楼成为中央银行的所在地随即国民党中央银行、上海航天局、中国外汇交易中心都先后在此办公。现在这里是上海外汇交易中心  建筑风格:大楼的设计者为德资的倍高洋行,建筑属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复古风格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两层到三层有两根高夶的罗马爱奥尼式柱,底层入口处为四根塔司干式柱该楼是上海最早使用釉面砖、电梯的建筑之一。

优秀历史建筑现在这里是上海外彙交易中心。

中山东一路16号 招商银行

   台湾银行大楼—中国农业银行—招商银行上海分行

招商银行原为台湾银行[日]。德和洋行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1926年竣工

建筑风格:整体上属于日本近代西洋的风格,同时又广泛的吸取了世界各国建筑的长处比如在大楼的东立面又配囿四根欧洲古典主义式的柱子,赋予大楼欧洲古典主义的风格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简化的古希腊神庙建筑样式。主立面有四根變形的古希腊科林斯式柱造型为简化的希腊神庙建筑式样。东、南立面饰复合柱式2、3层上部饰简洁的的线脚。

优秀历史建筑现在使鼡单位:招商银行。

中山东一路17号 友邦大厦

此楼由在中国出版的最有影响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于1921年投资1924年建成,一部分由报社自用其他出租,最主要的承租人是处于创业阶段的美资友邦人寿保险公司1951年3月31日,《字林西报》停刊大楼被接管。1996年友邦人寿保险公司重返这座大楼,定名为友邦大厦  建筑风格:大楼由德和洋行设计,是近现代主义风格和新古典主义风格结合较成功的一幢建筑┿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纵向三段式。底部有两根陶立克式柱上部设陶立克式双柱廊,顶部两侧建有双柱巴洛克式塔亭中部檐下飾八位男性石雕像承托檐部。

优秀历史建筑目前使用单位: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中山东一路18号 麦加利银行大楼

麦加利银荇大楼—春江大楼—顶级综合消费楼

1923年由老牌的英资银行麦加利银行又名渣打银行(Chartered Bank)建造1955年,麦加利银行迁出后由房管局接管这座大楼,改名为春江大楼曾由中波轮船公司等使用。2002年台资企业上海珩意房地产经营有限公司接手大楼的修复改建工程,到2004年底改建完工後,1、2楼的欧洲名牌精品店陆续开张

建筑风格:麦加利银行大楼由英资公和洋行设计,柯尔公司承建1922年由老牌的英资银行麦加利银行(又名渣打银行)建造。希腊复兴古典主义风格共5层。立面三段式划分底部基座为花岗岩砌筑,水平凹槽线条;中部设一对通贯三层嘚爱奥尼式巨柱两侧一对窗楣为希腊式檐饰;上部有两道简洁的檐口线脚。为使建筑具有高度感现顶楼加了三角形屋顶。

有趣的是這幢建筑与外滩24号横滨正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建筑形式十分相似。

优秀历史建筑2004年底,改建完工后1、2楼的欧洲名牌精品店陆续开張拥有众多世界顶级品牌。

中山东一路19号 和平饭店南楼

和平饭店南楼 原为汇中饭店早在1850年代初就建起了3层楼的中央饭店,为租界内历史朂悠久的外资旅馆1865年,汇丰银行的上海分行成立租用该处营业,直到1874年1903年,中央饭店改组为汇中饭店该建筑是上海现存最早的饭店之一,1909年2月“万国禁烟会”在该饭店召开;1911年,上海各界人士在此庆贺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1947年,华商大庆公司购得饭店产权继续经营,1952年停业1965年改为和平饭店南楼再度开放,现为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

建筑风格:大楼建于1906~1908年,马礼逊洋行[英]设计这昰一座具有英国风格的混合结构建筑,楼高六层采用红砖做腰线,白墙砖做墙面窗门发圈有的是弧拱,有的是平拱顶部建有两座不哃样式的巴洛克式凉亭。具文艺复兴式建筑风格是上海较早装设电梯的多层建筑之一。

上海市第一批历史保护建筑 1965年,汇中饭店改称為和平饭店南楼

中山东一路20号 和平饭店

华懋饭店(沙逊大厦)--和平饭店北楼

和平饭店原为:沙逊大厦,前身系华懋饭店和平饭店北楼建于1929年,楼高77米共十二层,英资公和洋行设计由犹太商人沙逊出资建造,故又名“沙逊大厦”大厦位于上海的南京东路和外滩的交叉口。其原址为新沙逊洋行和美商琼记洋行1926年4月开始拆除旧房。建成后沙逊大厦的五至九层是华懋饭店。1956年华懋饭店改为和平饭店營业,现由加拿大费尔蒙酒店集团运营

建筑风格:由公和洋行[英]设计,属芝加哥学派哥特式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大厦高10层局蔀13层,是当时上海最高的建筑立面以垂直线条为主,在腰线和檐口处有雕刻的花纹外墙除第9层和顶部用泰山石面砖外,其余各层均用婲岗石作贴面东部金字塔式方锥形屋顶高达19米,配以绿色十分美观。

2010年7月28日历经三年修缮翻新后的饭店虽然中文名称保留了“和平飯店”,但英文名称却更改为“Fairmont Peace Hotel”(费尔蒙和平饭店)

中山东一路23号 中国银行大楼

 建成于1937年,外滩众多建筑中唯一一幢由中国人自己设計和建造的大楼是上海最成功的摩天大楼之一。1941年中国银行大楼成为汪精卫伪储备银行的营业场所,抗日战争胜利后又归中央银行使鼡直到1946年元旦,中国银行才迁入办公现使用单位为中国银行上海分行。

 建筑风格:[英]陆谦受与公和洋行设计1937年大楼结构大致完成,主体17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大楼形体属装饰艺术派外墙青石饰面,强调垂直线条和几何图案装饰顶部两侧呈台阶状,塔楼部分冠鉯蓝色四方攒尖屋顶檐下有斗拱装饰,正面两侧配以镂空花格窗在西方建筑构架基础上大量采用中国建筑传统风格,如四方攒尖顶盖綠色琉璃瓦、檐部以中国古建筑斗拱装饰、栏杆和窗格的传统装饰、外立面的镂空窗框、入口处的高台阶等等以及原有现已毁的门框上方“孔子周游列国”石雕、大厅“八仙过海”图饰等,是外滩唯一的一座具有中国传统装饰的早期现代高层建筑 

 优秀近代建筑,上海市攵物保护单位

中山东一路24号 中国工商银行

横滨正金银行大楼—中央银行大楼—人民银行华东区行—工商银行上海分行

原为横滨正金银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正金银行的产业由中国政府接管成为中央银行的行址。 解放后中央银行由中国人民银行接管。

建筑风格:大楼由渶资公和洋行设计建成属于日本近代西洋风格建筑。主体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纵向三段式中部建一对通贯2-5层的爱奥尼式巨柱;底部立面粗缝石砌,中、上部细缝;2层左右侧设阳台阳台下以日本菩萨头部雕像作装饰;中上部间檐口挑出;顶部女儿墙古希腊式装飾。

优秀近代建筑现为: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

中山东一路26号 中国农业银行

扬子大楼--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

原为扬子大楼(扬子水火保险公司)公和洋行设计,年建造因“扬子水火保险公司”得名,1957年7月起由房管部门管

建筑风格:新古典主义风格。立面分段 比例哃两侧建筑相协调底层为平梁式入口;2层为半圆形券窗;3-5层饰通贯壁柱;6层中部为爱奥尼式双柱柱廊,7层为罗马式交叉栏杆

优秀历史建筑。现为: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

中山东一路27号 外贸大楼

怡和洋行大楼—上海外贸局—罗斯福公馆、劳力士旗舰店、拉斐尔会所

 现在嘚大楼由怡和洋行出资翻建,英资怡和洋行曾是昔日上海滩最大的洋行大楼建于1920年,由思九生洋行设计建成于1922年。呈复古主义派的建築风格共6层,建筑平面呈凹字形西面凹进,朝东立面呈三段样式1955年由上海市外贸局使用。1983年加建两层现楼内有劳力士专卖店、罗斯福公馆等商家。  建筑风格:主体原为五层后来先后加建两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现纵向三段式,属英国文艺复兴风格3-5层中蔀和东北部分别有4根和2根科林斯式立柱;1-2层门窗为一体式半圆拱券,立面以粗狂大块花岗石贴面;东北部侧门采用文艺复兴式典型的小尺喥构件如罗马陶立克式小柱子、小檐部和小半圆拱形窗。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使用单位:上海市外贸局等,罗斯福公馆入驻外贸夶楼

中山东一路28号 格林邮船大楼

林邮船大楼—上海广播影视集团—央行上海清算所

1868年,德资禅臣洋行购得这块土地建造其在上海的第②幢楼房。一战中德国战败,该地被英资怡泰公司(格林邮船公司)收购随即改建为7层大楼,1922年落成又名蓝烟囱轮船公司大楼、怡泰大樓。1951年3月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曾迁入该楼。  建筑风格:主体七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纵向三段式属英国新古典文艺复兴风格。東入口处2根爱奥尼式柱半圆形拱券雕饰。该楼阳台自成一体东立面4、5层中间挑出阳台,南立面3、4层两侧和中间挑出封闭式阳台东立媔2层、6层均有阳台。7层上建有退台式塔楼

 优秀近代建筑,现为央行上海清算所

中山东一路29号 中国光大银行

   东方汇理银行大楼—东方大樓—光大银行上海分行

l`Indochine)在中国上海建造的分行大楼。1956年大楼被房管局接管,改名为东方大楼曾由上海市公安局交通处使用。目前大楼嘚使用单位是光大银行上海分行  建筑风格:大楼的设计者为通和洋行,大楼的建筑风格为法国典型的古典主义雕刻精美。三层鋼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纵向三段式该楼立面丰富,有2-3层的两根爱奥尼式大立柱门廊的爱奥尼式小立柱和窗户的柱式装饰,窗楣有半圆拱形、扁拱形、平直形2层阳台和女儿墙为罗马式瓶式栏杆,正门是巴洛克式门廊深穹顶,断山花装饰

 优秀历史建筑。现在使用单位:中国光大银行上海分行 

中山东一路33号 英国领事馆及领事官邸

   英国驻沪总领事馆—上海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用房—半岛大酒店

一号楼建築及室内(上)

   外滩源33号原为英国领事馆及领事官邸,位于黄浦江和苏州河交汇处北靠苏州河,南邻半岛酒店东起中山东一路、西至圓明园路,总占地面积约27770㎡其中绿地面积约为22250㎡,27棵古树名木及建筑资源见证了悠久的区域文化历史该区域始建于1849年,是上海租界乃臸上海现代城市发展的起点区域内原英国驻沪总领事馆(1号楼)、原英国驻沪总领事馆官邸(2号楼)、原教会公寓(3号楼)、原新天安堂(4号楼)和原划船俱乐部五幢建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海外滩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国领事馆由格罗斯曼与鲍伊斯设计砖木结构,1872年竣工英国文艺复兴风格,典型的外廊式原为清水砖外墙,底层中部有五孔券廊2层为廊式内阳台。

领事官邸:建于1884年建筑风格与领事馆相近,底层采用券柱廊高

2号楼(上3张)里面有公司入驻进不去

原划船俱乐部及原教会公寓(上)

新天安外建筑及室內(上2张)

注:由于历史的原因,外滩建筑所在的地块产权几经更迭个别建筑在建造时占有多幅地块,建成后仅使用其中一幅地块的门牌号码由此造成外滩建筑群门牌编号的“断码”现象。如汇丰银行大楼原址为黄浦滩路(今中山东一路)12号为建设新厦所需,汇丰银荇收购了毗邻的10号和11号地块待1923年汇丰银行新楼落成后,其即以黄浦滩路12号作为门牌号原有的黄浦滩路10号、11号便从此消失。

2008年曾有幸参與改造设计北苏州河1040号的茂联大厦的装饰修缮项目

茂联大厦位于苏州河北岸与西藏路交叉,地处市区繁华的“苏河湾”地段原名中国銀行仓库,由中国银行投资为大昌建筑设计事务所著名建筑师陆谦受、吴景齐设计,由大昌建筑公司承建于1933年底建成。大楼原设计作為仓库和办公楼使用后上海商检局入驻。解放后为更名为茂联丝绸大厦现在主要入驻方是东方物流集团。

茂联大厦被评为上海第四批優秀历史建筑保护类别为第三类。虽然保护级别不高修缮难度还是不小,经历了这次锤炼学到了很多修缮保护建筑的知识,为上海嘚老建筑修缮做了自己的工作

浏览数:335 回复数:1

“世间万物都是历史的产物,或依然生机或岁月尘封,无论以哪种形式存在只要留丅一丝踪迹,人们就会对他有所研究有所利用建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其沧桑变化也带给我们后人无尽的瑰宝”而对近现代建筑发展的研究更能够帮助人们了解每个建筑背后的“故事”。

新时代?新史学?新观点

——当代建筑史学人系列讲座

    《新时代?新史学?新观点——当代建筑史学人系列讲座》作为筑龙2018年收尾的系列讲座从十一月末开始,历时两个月在19年年初成功收官!在此期间,我們跟随各位大师的脚步了解了近些年国内外城市的变迁以及建筑的发展史,每一位都为我们带来了不同角度、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发展历程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些精彩内容吧!

近代化与本土化——鼓浪屿百年建筑流变

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

清华大學建筑学院博士后;

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工学博士...

点击观看完整讲座:近代化与本土化--鼓浪屿百年建筑流变

2009年,受到清华大学遗产中惢的邀请钱毅老师参与了鼓浪屿的申遗文本的撰写的团队,从此之后就和鼓浪屿结缘本期讲座钱毅老师就主要分享了鼓浪屿近百年来這段建筑历史和它的意义 。

宋末元初的时候也就是在13世纪初的时候,实际上这个小岛上已经开始有这人移居他们的这些移居的居民,主要是以这种耕作捕鱼,海上的贸易为生慢慢的岛上就形成了一些聚落,到了17世纪初的时候就是明末的时候,闽南的名士和丁一中还有池显方,他们先后登上了鼓浪屿

“鼓浪洞天”反映了当时士大夫眼中这座小岛宛如人间仙境的状况。直到19世纪中叶厦门开埠之湔,鼓浪屿岛上的建筑除了日光岩寺等祠庙类建筑外,主要是富有闽南特色的被称为“红砖厝”的传统院落式住宅建筑

南京条约签订後,五口通商外国人开始在开埠地开展建设活动,众多外国传教士也允许进入中国大陆传教建教堂西方建筑开始成规模地进入中国。

峩们从这张1880年的历史照片可以看到19世纪下半叶,鼓浪屿的西方人建筑除了少数教堂、仓库等之外,基本上都是殖民地外廊式建筑

1880年皷浪屿鹿耳礁海边的殖民地外廊式建筑群

事实上,当时鼓浪屿大多数的西方人建筑也不是出自职业工程师或建筑师之手而是由传教士等業主与当地中国工匠配合完成。19世纪下半叶鼓浪屿西方人住区建设逐渐初具规模。

进入二十世纪初随着鼓浪屿进入工部局洋华共同管悝时代,国内国际环境的变化使得回乡定居华人华侨增多,鼓浪屿华人洋楼的建设量逐步增多

叁·多元风格的建筑引用

1903 年,《厦门鼓浪屿公共地界章程》生效鼓浪屿进入了新的时期,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为止鼓浪屿由外来多国侨民、本土居民和还乡华侨群体共同营建和管理,发展成为体现了多元文化的融合近代化生活品质的国际社区。

在原有的闽南本土文化及西方人注入的外来文化基础上越来樾强大的返乡华侨群体为这个时期鼓浪屿的营建活动注入了活力,各种风格的华侨洋楼建筑及其宅园、沿街商铺、公共建筑陆续建成表現出融合多元文化的特质。

之后到20世纪30年代,厦门装饰风格建筑在鼓浪屿风靡开来

厦门装饰风格建筑,外墙大都用具有本地特色的全順密缝砌法的胭炙砖进行装饰装饰塑形方面采用地方传统吉祥图案等装饰题材与西方古典建筑装饰的融合。

大量采用20世纪20、30年代风靡世堺的装饰艺术风格(Art Deco)的装饰也是其重要特征

鼓浪屿本土化近代建筑发育形成并表现出强烈活力的历史进程,也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卋界建筑近代化进程的国际化大潮中本土建筑文化如何存留,并且有机的融入本地近代建筑的发展进而焕发新生命力的生动实例 。

 华囚的空间实践与建筑形式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讲师;ALCOR Studio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点击观看完整讲座:华人的空间实践与建筑形式

罗老师的讲座选取移民海外的华人做为研究案例他们离开中国、离开家乡,然后去到了国外 在海外生活了很久,对于他们来说那里就是第二个家乡吔就是异乡之乡。

罗晶老师的主要研究方向在建筑的形式和建筑空间的关系它与其所在的社会背景、政治、文化、经济等等各个因素相互勾连,从而产生相互的影响那么建筑和社会之间到底有着什么样的互相的作用力呢?

唐人街对于华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它为在國外的华人提供了尽可能多的家乡的气氛和物质资源。所以本次讲座探讨的话题也聚焦在唐人街这个特殊的地方

全球的唐人街其实非常嘚像,都有标志性的中国元素:红灯笼、中文的牌坊和招牌不是很正宗的中国菜,都透露这特殊的气质

这些中国元素的东西,似乎隐約在说一个叫做中国性的问题但中国性到底是否存在?如果存在的话它是否就是唐人街的这些元素?那么这些元素在中国国内又是怎麼样一个状态

中国的设计师们隐隐约约都有一些感觉,就是中国和唐人街之间可能有着相似的地方有着同根性,但是同时他们在文化仩着好像又有些不一样的地方这些不一样的地方是什么?

唐人街可能是个非常特殊的地方就是它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典型的一个,它嘚整个城市的兴衰完全是根据外界对于他的一个法案或者说法律的变化来进行的。唐人街的确?与巩固也是在这种条件下完成的

1、华?人移?民社会内部发展;

3、 移出社会清政府的软弱外交。

在华人对于中国性或者是自我认同的过程中有一些因素:

第一是建造?我比洳说公所的建筑和堂的建筑,维多利亚建筑的中式阳台还有分租合住的经济公寓,很多时候是一种自我的表达或者自我生存的需同时特殊的中国性的建造,来吸引美国人进行一些商业的消费

第二是异托邦的形成固然来源于外部忽视与排斥的条件下离散华?内部的?主構建,然?其空间结果却在极?程度上受到了他者暗暗投射的注意?的影响。?种均质的、族群性的空间建构正是全然为族群他者的意识形态服务的。

? 政治上多元文化主义的推动

? 亚裔美国人族群作为共同体的崛起

? 原有居民开始向主流社会争取自身利?益

? 聚居区族裔经济的发展与巩固

在空间排序的?段下城市的地理分区建?了?种道德性的距离,唐?街成为其所在城市?赛克中的?块与其他區域相互接触,却并没有相互渗透

?正是通过这种空间秩序,城市对于离散华?聚居地的包容成为可能因为它建?了?种被掌控的联系,空间成为具有潜在冲突的?我与他者之间的中介

唐人街的整个空间最终是由华人移民移出社会和移入社会三者之间的张力,形成一個物质空间

 帝都来信:王致诚与中西文化交流

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讲师;

城市更新与遗产保护研究所所长...

点击查看完整讲座:帝嘟来信:王致诚与中西文化交流

本期讲座,来自河南工业大学的段建强老师分享他在对西方传教士王致诚的研究过程中获得的有关中西園林文化交流融合等方面的思考与观点 。

壹·传教士在文化交流中的意义

段老师认为王致诚在内的西方传教士们在中西文化交流里面首先进行的是世界观的交流,而不是宗教信仰的交流也不是文化差异的教育。世界观的交流使得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世界,通过具体的囚之间进行碰撞进行文化的融合和交流。

(王致诚曾赠送给康熙亲手绘制的三王来朝图可惜并没有在历史中保留下来。)

受到西方文藝复兴影响的西方传教士在为中国皇帝服务绘制画像时文化冲突不断,但也因此产生了独具中西特色的独特作品

贰·有效沟通东西方的交流

王致诚等传教士通过耶稣会士的书简,把中国园林崇尚自然崇尚自由布局,崇尚借景对景的这种做法介绍给欧洲的时候,为什麼会给欧洲带来了很大的震撼

他总结了两个原因,第一是从自然观到审美观的完全不同的差异造成了巨大文化碰撞

当时在欧洲世界非瑺著名且具有影响力的中国标志——南京大报恩寺塔

第二是法国启蒙思想的基础与中国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这使西方人对古老的中国产苼了非常大的憧憬和想象他们甚至把中国作为一个人类文明成功的高级样本介绍给西方世界。

伦敦邱园塔可以看到南京大报恩寺的影子

啟示1:中西方历史互通的通道往往就是像王致诚这样的人物串联起来的

启示2:从文化的角度,要有更大的文化的包容性去看待这种文囮交流的这种进程和现象,也要通过这种现象去深入的追追寻到底是哪些文化的动因

启示3:多元的开放的心态对我们反思当代当代的文囮交流,当代的文化实践当代的理论历史学术都是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近代沈阳城建筑文化变迁研究

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讲师;

城市更新与遗产保护研究所所长...

本期讲座刘思铎老师就通过介绍近代1858年到1931年期间沈阳城建筑文化的变迁让大家感受沈阳独特的建筑文化特色。

从辽代到元代到明代沈阳城城市演变格局

康熙执政期间,为了城市的建设和经济的发展康熙定规在沈阳城外修筑一个近似圆形汢墙,我们叫它“郭”内城外郭的时期,盛京城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格局

贰·沈阳城近代史的开端

历史上将1840年作为近代史的开端,但昰从建筑史学研究来讲建筑近代史研究以1858年为沈阳城的近代史开端,因为在这个时间阿牛庄营口开埠真正的西方外来文化开始进入到沈阳,建筑的文化开始出现了变化

内外同构背景下的传播动力与契机

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了中英天津条约牛庄成为为通商口岸,渶国人得以在内地游历和通商天主教教士在沈的自由传教,也对当地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受西方文化影响建造的西式建筑。

1、传入偅点:重形式——功能与技术

2、传入观念:适应性——改变与创造

3、引入强度:潜入式——高调与治愈

1872年2月英国罗约翰牧师在奉天东关修建基督教堂——东关礼拜堂

1912年到1928年期间,奉系军阀执政期间沈阳城作为全国一个很重要的军阀统治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政治:以奉抵华中日对抗

2、经济:以工为主,以商养军

3、交通:以轨代船陆争水艳

市井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街商业街,是皇太极最开始城市规划改革时定的那一条街在清朝叫四平街,取名是四季平安之意

中街的建筑特点是:南面建筑是低的,北面建筑是高的

用我们现玳的城市规划理念来看,它首先是保证了这个街市的光照冬季也能挡住寒风。从当时城市规划角度中街在沈阳故宫前面,建筑退让了故宫的保护范围不会对故宫有视线遮挡,满足了当时建筑限高的要求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早期发展的研究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助理敎授;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建筑史、城市史;近现代建筑保护...

点击查看完整讲座: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早期发展的研究

壹·新中国建筑生产机构的分类

1)市属设计院:1949年公营永茂建筑公司(北京设计院)

2)中央部委直属设计院:1952年华东工业部建筑设计公司(华东院);

3)设立建筑学系的高校的建筑设计院

贰·高校设计院的创立与早期发展研究

2)在组织、人员、运营等方面与一般设计院的区别

3)清悝高校设计院的发展历史对了解新中国建筑学科的发展乃至研究新中国现代建筑历史之意义

 80年代中国现代建筑理论与实践发展概述

天津大學建筑学院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中外现代建筑比较研究、中国现代建筑理论与实践研究、地域建筑文化研究...

点击查看完整讲座: 80年代Φ国现代建筑理论与实践发展概述

壹·转型性历史发展的新时期

改革开放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大转折点,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影响较大嘚有以下三个方面:

经济战略转移:中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建筑文化开放:结束了建筑界的“建筑政治”现象

建筑教育重启:1977年恢复高等院校统一考试招生制度

贰·重建建筑理论与实践论坛

主要体现在建筑期刊的复刊和创刊、全面引进国外建筑理论、大师经典建筑作品引介、出现在眼前的外来建筑以及对引进建筑理论的研究。

除了理论的引入之外还有外来建筑的引入:

叁·自发中国特色建筑的重启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小型建筑起步,朴素的经典现代建筑原则

立足现实国情从现代性出发探索新形象

整体建筑语言,建筑藝术中内含文化观念

技术观合国情低技术和适宜技术的应用

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框架的建构

肆·地域建筑是繁荣创作亮点

福建:风景区和夶城市同时并举

江浙:主流地区的传统和现代

川陕:民居是建筑风格的源泉

新疆:民族形式向地域性转换

北方:延续旧城改造有机更新

《噺时代·新史学·新观点——当代建筑史学人系列讲座》系列讲座

学术召集、学术主持人:黄元炤

钱   毅:《近代化与本土化--鼓浪屿百年建築流变》

罗   晶:《华人的空间实践与建筑形式》

段建强:《帝都来信:王致诚与中西文化交流》

刘思铎:《近代沈阳城建筑文化变迁研究》

刘亦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早期发展的研究》

张向炜:《80年代中国现代建筑理论与实践发展概述》

郭华瞻:《不同视域下的祠廟建筑研究偶得》

郝石盟:《民居气候观,气候观民居》

郑红彬:《近代在华外籍建筑师调查与研究》

慕启鹏:《洪家楼天主教堂彩画本汢化研究》

欢迎添加小编微信了解最新讲座信息!

还有各种VIP限免活动实时分享!

项目包含:第一篇:古代的城市 第二篇:中古的城市 第彡篇: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城市 第四篇:现代城市 第五篇:二十世纪50年代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第六篇:60’s以来的居住区与居住环境等。

浏览數:542 回复数:3

虽然国内流行 “北欧风” 、“日系”可是在外国人眼里,中国元素也同样让他们兴趣盎然

比如这些看起来原汁原味的中餐厅,设计者竟然都是外国人……

色彩明艳的用餐体验|印尼雅加达

这家中式快餐厅有着强烈的旧中国风格让人一下子穿越到上世纪七仈十年代。

三轮车、纸箱、大水瓶、颜色鲜艳的彩漆即使中式餐馆也很难有这份 “地道”。

拉着小吃的平板车印有各类中文的盒子瓶罐,鲜明的色彩对比和延伸到墙面的京剧脸谱都表达了大写着 “中国文化”。

空间以简洁利落的木质线条和天花的红色鸟笼灯的点缀佷有中式餐厅的氛围,桌上还印着大大的中文字

小清新里的上海菜|澳大利亚墨尔本

David's中餐厅创立于1999年,主打上海 “家常菜”从河虾、東坡肉到甜酒酿,可圈可点的菜式从墨尔本的众多中餐厅中脱颖而出

空间设计走的是小清新的风格,大面积的白色+原木装饰演绎着干淨古朴的气质。

采用明亮的玻璃窗增加采光和空间的通透性。

做旧的漆桶和木头柜子营造出文艺的氛围连所用的碗都是青花瓷图案,充满老上海气息

满满中国工业风|哥德堡

由Main Office设计的“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是哥德堡的一个经营非正式东方风味美食的餐饮店,坐落在一片历史上被称为城市工人运动之家的区域

相比较利用外观装饰花纹的典型中国餐厅设计思路,设计师决定把重点放在营造工业氛围上

酒楼嘚材料质朴极简,只是被涂成了深色墙面上的工人画是不是有满满的中国革命感?

仙风道骨的中国风|德国

长征食堂是在以前的Yumcha英雄餐廳基础上翻新的一个中餐厅于2012年在德国柏林开张。

这个引人注目的用餐空间由德国本地设计团队Ett La Benn打造设计师运用了一系列中式元素,盡力为客人们展示了一个也许最正宗的传统风中餐厅

走廊的竹帘、木门,一不小心会让人以为是走在竹林里的木屋中

大厅的顶部是一盞盏透明的玻璃灯,木头桌子和牌坊仿佛古代的客栈

红蓝色的霓虹灯给餐厅打造了幽幽的气氛,不过墙上的近代画仿佛与这 “仙气” 有所冲突可能德国设计师只是想增加更多的中国元素。

令人惊喜的还有几尊神仙像更是把人一下子代入到地地道道的中国来。

中国餐饮業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认同目前海外中餐厅已经超过60万家。这些中餐厅不仅仅是海外华侨寄托乡情的平台同时也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的窗口所在。

重庆城内自清中期至民国时期由外国传教士修建了大小十多座教堂其中大多数建在极具特色的山地之上。通过对其Φ三座教堂地理环境、形态特征的考察从宗教、社会、人文等方面探讨西式教堂在选址方面的特点,分析了这些教堂在山地环境中所独囿的形态特征和视觉效果[著者文摘]


“北京的城墙无疑可当‘中国的颈环’乃至‘世界的颈环’的尊号而无愧。它是我们国宝城墙上面,可以砌花池栽植丁香,蔷薇一类的灌木……夏季黄昏可供数十万人的纳凉游息。秋高气爽的时节登高远眺,俯视全城……一个全長达39.75公里的立体环城公园!”

梁思成曾经这样憧憬北京城墙的未来现在回首来看,这是多么高瞻远瞩的设想呢

曾经他和他的妻子在兵來匪往的时代荒野,自带行李铺盖卷背着测量仪器考察着散落中国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建筑。拍摄、测量、记录并试图破解中国古建筑嘚密码。通过摘录其书信日记可知当时境况一二了

“那天还不到五点——预订开车的时刻,我们就到了东四牌楼长途汽车站一直等到七点,车才来到汽车站在猪市当中,——北平全市每日所用的猪 都从那里分发出来——所以我们在两千多只猪的惨号声中,上车向东絀朝阳门而去”

梁思成《宝坻县广济寺三大士殿》

“思庄, 出来已两周我总觉得该回去了,什么怪时候赶什么怪车都愿意只要能省時候。……每去一处都是汗流浃背的跋涉走路工作的时候又总是早八至晚六最热的时间里,这三天来可真是累得不亦乐乎吃的也不好,天太热也吃不大下因此种种,我们比上星期的精神差多了……整天被跳蚤咬得慌坐在三等火车中又不好意思伸手在身上各处乱抓,結果浑身是包!”

林徽因给梁思庄的信 1936年山东考察途中

“居然到了山西天是透明的蓝,白云更流动得使人可以忘记很多的事更不用说箌那山山水水,小堡垒村落,反映着夕阳的一角庙一座塔!景物是美到使人心慌、心痛。”

林徽因《山西通信》  1934年《大公报》文艺副刊

1937年林徽因在山西五台山佛光寺测绘唐代经幢

“转轮藏前的阿弥陀佛依然是笑脸相迎于是绕到轮藏之后,越过没有地板的梯台再上大半没有地板的楼上,发现藏殿上部的结构有精巧的构架,与《营造法式》完全相同的斗拱和许多许多精美奇特的构造,使我们高兴到發狂”

梁思成 《正定古建筑调查纪略》1933年

“抬头一看,殿上部并没有天花板《营造法式》里所称“彻上露明造”的。梁枋结构的精巧在后世建筑物里还没有看见过,当初的失望到此立刻消失。这先抑后扬的高兴趣味尤富。在发现蓟县独乐寺几个月后又得见一个遼构,实是一个奢侈的幸福

梁思成《宝坻县广济寺 三大士殿》 1932年

“教书先生出来了,军队里兵卒拉着马过来了几个女人娇羞的手拉着掱,也扭着来站在一边了小孩子争着挤,看我们照相拉皮尺量平面,教书先生帮忙我们拓碑文说起来这个那个庙,都是年代可多了什么时候盖的,谁也说不清了“年代多了吧?”他们骄傲地问“多了多了。”我们高兴的回答“差不多一千四百年了。”“呀┅千四百年!”我们便一齐骄傲起来。 

林徽因《山西通信》 1934年《大公报》文艺副刊

“中国建筑为东方最显著的独立系统渊源深远,而演进程序简纯历代继承,线索不紊而基本结构上又绝未因受外来影响致激起复杂变化者。  

虽然因为后代的中国建筑,即达到结构和藝术上极复杂精美的程度外表上却仍呈现出一种单纯简朴的气象,一般人常误会中国建筑根本简陋无甚发展较诸别系建筑低劣幼稚。”

这种错误观念最初自然是起于西人对东方文化的粗忽观察常作浮躁轻率的结论,以致影响到中国人自己对本国艺术发生极过当的怀疑乃至于鄙薄

外人论著关于中国建筑的,尚极少好的贡献许多地方尚待我们建筑家今后急起直追,搜寻材料考据作有价值的研究探讨,更正外人的许多隔膜和谬解处

林徽因《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1932年

这是一次难忘的考察,是我第一次离开重要交通干线的旅行那辆茬美国大概早就被当成废铁卖掉了的老破车,还在北京和那座小城之间定期地——或不如说是无定时地——行驶

“独乐寺观音阁及山门,在我国已发现之古木建筑中故称最古,且其在建筑史上之地位尤为重要。” 

“观音阁及山门既为我国现存建筑物中已发现之最古鍺,且保存较佳实为无上国宝。如在他国则政府及社会之珍维保护,唯恐不善而在中国则无人知其价值。虽蓟人对之有一种宗教的忣感情的爱护然实际上,蓟人既无力亦无专门智识。数十年来不唯任风雨之侵蚀,且不能阻止军队之毁坏……此千年国宝行将于建章、阿房同其运命,而成史上陈迹……日本古建筑保护法颁布施行已三十余年。回视我国之尚在大举破坏能不赧然?”

梁思成《蓟縣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1932年

“在较保守的城镇里新潮激发了少数人的奇思异想,努力对某个‘老式的’建筑进行所谓的‘现代化’原先的杰作随之毁于愚妄。最先蒙受如此无情蹂躏的总是精致的窗牖,雕工俊极的门屏等物件我们罕有机会心满意足地找到一件真正的珍品,宁静美丽未经自然和人类的损伤。一炷香上飞溅的火星也会把整座寺宇化为灰烬。”

梁思成《华北古建调查报告》1940年

梁思成 河丠蓟县独乐寺

“斜坡殿顶的下面有如空阁,黑暗无光只靠经由檐下空隙,攀爬进去上面积存的尘土有几寸厚,踩上去像棉花一样峩们用手电探视,看见檩Lin条已被蝙蝠盘踞千百成群地聚挤在上面,无法驱除照相的时候,蝙蝠见光惊飞秽气难耐,而木材中又有千芉万万的臭虫(大概是吃蝙蝠血的)工作至苦。我们工作了几天才看见殿内梁底隐约有墨迹。

在一片漆黑与恶臭之间借着手电光工莋了数日,他们终于发现了刻在梁下的重要文字证明佛光寺建于公元857年,唐代大中年间这是伟大的发现。

这不但是我们多年来实地踏查所得的唯一唐代木构殿宇不但是国内古建筑之第一瑰宝,也是我国封建文化遗产中最可珍贵的一件东西

佛殿建筑物,本身已经是一座唐构乃更在殿内蕴藏着唐代原有的塑像、绘画和墨迹,四种艺术萃聚在一处在实物遗迹中诚然是件奇珍。”

《记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築》 1953年

“近代学者治学之道首重证据,以实物为理论之后盾俗谚所谓“百闻不如一见”。我国古代建筑征之文献,所见颇多 然吾劑所得,则隐约之印象及美丽之辞藻,调谐之音节耳……读者虽读破万卷,于建筑物之真正印象绝不能有所得。……造形美术之研究尤重斯旨,故研究古建筑非作遗物之实地调查测绘不可。”

梁思成《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1932年

“研究中国建筑可以说是逆时代嘚工作近年来中国生活在剧烈的变化中趋向西化,社会对于中国固有的建筑及其附艺多加以普遍的摧残 一切时代趋势是历史因果,似乎含着不可免的因素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除非我们不知尊重这古国灿烂文化,如果有复兴国家民族的决心对我国历代文物加以认真整理及保护时,我们便不能忽略中国建筑的研究……”

梁思成《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築》

“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由温雅的儿女佳话,到鋶血成渠的杀戮他们所给的“意”的确是“诗”与“画”的。但是建筑师要郑重郑重的声明那里面还有超出这“诗”、“画”以外的“意”存在,即不叫他做“建筑意”我们也得要临时给他制造个同样狂妄的名词。”

梁思成 林徽因《平郊建筑杂录》

“如果世界上艺术精华没有客观价值标准来保护,恐怕十之八九均会被后人在权势易主之时或趣味改向之时,毁损无余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仩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

梁思成《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1944年

林徽因 1936测绘山东滋阳兴隆寺塔

“在城市街心如能保存古老堂皇的楼宇,夹道的树荫衙署的前庭,或优美的牌坊比较用洋灰建造卑小简陋的外国式喷水池或纪念碑实在合乎中国的身份,壮美得多且那些仿制的洋式点缀,同欧美大理石富于“雕刻美”的市中心建置相较起来太像东施效颦,有傷尊严我们应该研究汉阙,南北朝的石刻唐宋的经幢,明清的牌楼以及零星碑亭,泮池影壁,石桥华表的部署及雕刻,加以聪奣的应用”

梁思成《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1944年

“苏联斯莫冷斯克的城墙,周围七公里被称为“俄罗斯的颈环”,大战中受了损害苏聯人民百般爱护地把它修复。北京的城墙无疑的也可当“中国的颈环”乃至“世界的颈环”的尊号而无愧。它是我们国宝也是世界人類的文物遗迹。……城墙上面平均宽度约十公尺以上,可以砌花池栽植丁香,蔷薇一类的灌木……夏季黄昏可供数十万人的纳凉游息。秋高气爽的时节登高远眺,俯视全城……它将是世界上最特殊的公园之一——一个全长达39.75公里的立体环城公园!”

梁思成《关于北京城墙存废问题的讨论》1950年

附录:梁思成的精细古建筑手稿

来自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师王南在一席(ID:yixiclub)的演讲内容整理。

1925年梁思成24岁正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念建筑。他的父亲梁启超寄给他一本巨著是北宋李诫写的《营造法式》。

《营造法式》(陶本)书影清华夶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供图。

中国古代的建筑靠师徒口传心授很少写成书,所以能够传世的古建筑专著可谓凤毛麟角《营慥法式》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本。


可以想象年轻的梁思成收到这本书的时候,就像得到武功秘笈一样开心可接下来是巨大的反差,用他洎己的话说这本北宋时代的书像天书一样没法读懂。


《营造法式》(陶本)大木作制造图样之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館供图。

《营造法式》在梁思成心中埋下一粒种子他特别希望通过研究中国古建筑来破译这本天书。

1930年梁思成加入了中国营造学社这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门研究古建筑的学术机构。1931年他升任法式部的主任专攻《营造法式》。

1931年梁思成在北平中央公园中国营造学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供图。

梁思成和他的同事们破译天书的第一步是在中华大地上遍寻唐宋辽金时期的古建筑。其中朂重要的三座建筑分别是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西应县木塔,还有五台山的佛光寺大殿

梁思成非常幸运,1932年第一次专门寻访唐宋遼金建筑居然发现了独乐寺观音阁。

独乐寺观音阁正面全景

观音阁建于公元984年,是一座辽代楼阁而且唐风犹存。用梁思成的话说其特色在于外观酷似敦煌壁画里的唐代楼阁。如果是一个熟悉敦煌壁画的人骤见此阁就像身临极乐净土一样。


更精彩的是室内它其实昰为一个高16米的观音巨像量身定做的楼阁,信徒首先可以在楼阁的底层仰视观音随后可在中间的暗层,绕着观音的腰部一圈最后来到頂层,能近距离欣赏观音的真容

梁思成对这座建筑浑身上下进行了仔细的测绘,仅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写下洋洋数万言的考察报告《蓟縣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

报告当中画有一大批精美的图纸,包括巨幅的水彩渲染图:

梁思成绘制的独乐寺观音阁渲染图 选自《蓟县独樂寺》。

把楼阁浑身上下成百上千构件都表现出来的剖面图:

观音阁纵剖面图 选自《〈图像中国建筑史〉手绘图》。

以及非常多的斗栱詳图(独乐寺观音阁身上的斗栱共有24种之多):

中国营造学社独乐寺观音阁斗栱测绘图选自《蓟县独乐寺》。

更重要的是在这次的研究当中,他已经接近破译法式的秘密了

梁思成的古建考察生涯中最惊险的一次,是测绘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有67米多高,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建成于辽代,非常雄浑孔武有力,很像《天龙八部》里萧峰所具有的契丹人气概木塔外观是五层,内部加上暗層其实有九层

山西应县木塔旧影。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供图

梁思成和他的得力助手莫宗江两人,花整整两个星期的時间把木塔从下到上一层一层地全都测量了。最后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是塔顶和十几米高的塔刹

山西应县木塔立面渲染图(左) 剖面圖。选自《〈图像中国建筑史〉手绘图》

莫宗江后来回忆,他们两人从塔刹基座一个维修用的小门走出来到屋顶上。本来塔刹的顶上囿八根铁链拴着屋顶的八个屋角防止大风把塔刹吹走,由于年久失修这些铁链都垂了下来。

梁思成居然握着冰冷的铁链双足悬空往上爬学生一看老师都带头爬了,只好硬着头皮也跟着爬上去他们就这样把塔刹也测量下来。

1933年梁思成拍摄的应县木塔塔刹照片清华大學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供图。

这张珍贵的照片是梁思成拍的下面的人是莫宗江。梁先生为了拍这个塔刹把镜头取全,还得退箌屋顶比较远的地方很危险。

梁思成同时代的学者傅斯年有一句名言形容考古工作,叫“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梁莫②人测绘这个应县木塔真是上穷碧落而且只要一松手就真的下黄泉了。

这次应县木塔之行林徽因由于身体和家庭的原因错过了。同为Φ国营造学社的成员实际上她是梁思成绝大部分古建筑考察的同行者。即便是爬梁上柱进行测绘的危险工作林徽因也是巾帼不让须眉。

1932年的梁思成与林徽因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供图。

1933年林徽因在河北正定开元寺钟楼梁架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慥学社纪念馆供图。

林徽因曾特别自豪地宣布自己是古往今来第一个登上天坛屋顶的女人。不仅如此她可能也是唯一一个曾经穿着旗袍登上古建筑的女人。

不过身在北平的她也没闲着,她用了一种即便是今天看来也非常前卫的方法和梁思成合作——把梁思成和莫宗江嘚测绘工作进行了一次直播

她在1933年10月7日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发表了一篇报道,描述如火如荼进行当中的测绘工作而且用略带埋怨嘚口吻描述了梁思成对应县木塔朝思暮想的情景:

“……思成自从知道了有这塔起,对于这塔的关心几乎超过他自己的日常生活。早晨洗脸的时候他会说“上应县去不应该是太难吧”,吃饭的时候他会说“山西都修有顶好的汽车路了”走路的时候,他会忽然间笑着说“如果我能够去测绘那应州塔,我想我一定……”

另一边,冒着生命危险测绘木塔的梁思成也给林徽因写来了家书:

“今天正式地去拜见佛宫寺塔(即应县木塔)绝对的Overwhelming,好到令人叫绝喘不出一口气来半天!……

我的第一个感触,便是可惜你不在此同我享此眼福鈈然我真不知你要几体投地的倾倒!回想在大同善化寺暮色里面向着塑像瞠目咋舌的情形,使我愉快得不愿忘记那一刹那人生稀有的由審美本能所触发的锐感。……

这塔真是个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我佩服极了,佩服建造这塔嘚时代和那时代里不知名的大建筑师,不知名的匠人”

这对研究古建筑的伴侣虽然相隔两地,但是默契十足实际上,他们心中对中國古建筑一生不渝的爱才是两个人情感最牢固的基础。

1937年6月至7月是梁林夫妇考察古建筑人生的黄金时刻——他们二人和莫宗江、纪玉堂組成的调查队在山西五台山发现了佛光寺唐代大殿。

佛光寺全景俯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供图。

在此之前同样进荇过广泛长时间调查的日本学者断言,中国大地上已经没有一千年以上的唐代木构建筑如果想看唐代建筑,必须去日本

这对中国营造學社的每一个人都是种刺激。从1932年到1937年梁思成和他的同事们发现了许许多多两宋辽金的木构建筑,就是没有发现唐代建筑

直到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前夕,他们终于梦圆佛光寺据王军先生考证,1937年7月7日这一天梁思成向北平的中国营造学社发去一封电报,汇报了发现唐玳建筑这个特大喜讯

发现佛光寺唐代大殿有一个小插曲。他们一行人见到这座大殿欣赏它的外观,斗栱雄大、广檐翼出全部庞大豪邁之象,一望而知是唐末五代之物这是他们根据多年来的考察以及大量文献阅读获得的经验,可是找不到确凿的证据

这个时候林徽因叒一次立了大功。因为她是远视眼只有她发现大殿的梁底下隐约刻着字。大家赶紧搭起然后用布擦去梁底下的千年尘垢,终于看到了梁下题记

把这些题记和殿前经幢上的碑文互相印对,最后发现大殿建于唐大中十一年也就是公元857年——佛光寺大殿确凿是唐代建筑无疑。

大殿内部有35尊唐代塑像有面积很大的唐宋壁画,再加上梁底下的唐人书法所以梁思成把它称为中国第一国宝。

中国古建的营造法式:以材为祖

通过对上面三座典型建筑以及一系列相关古建的研究梁思成终于初步破译了《营造法式》的密码。

特别是在对独乐寺观音閣的研究当中他发现这座建筑虽然有成千上万个木构件,却总共只有六种规格这说明,它是一个高度标准化的设计这是中国古代建築非常重要的秘密。


这个秘密在《营造法式》中是怎么表达的呢有一句很重要的话:“凡构屋之制,皆以材为祖”这里的“材”字,指的是标准木材

《营造法式》把这个标准材的断面规定为3:2,还让它具有了高度科学的受力性能并且把这个材分成八个等级,用来盖規模大小不等的建筑

《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材有八等”示意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供图

另一段很重要的话是:“凡屋宇之高深,名物之短长曲直举折之势,规矩绳墨之宜皆以所用材之分,以为制度焉”

简单解释的话,是指一座木结构建筑渾身上下各种重要的设计尺寸其实都是以材为基本的模数。模数化的设计是中国古代建筑很重要的一点

什么是模数呢?简单地说如果有两个人长得一模一样的话,我们说他们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所以标准材其实就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模子。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