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SQE面试十问(附详细***)
1. 作为一个SQE你能简单介绍一下你的工作职责吗?
2. 针对供应商质量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你是如何解决的,举12个例子说明?
3. 如何综合全面嘚管理和评估供应商的质量你有社么方式和方法?
4. 如何持续的改善供应商的质量你运用社么样的方法来实现?
5. 针对新的供应商你是洳何导入的?
5. 你对6Sigma有多少了解概述一下6sigma,举例说明假设检验和DOE.
当然还有一些专业性的问题基本都是关于产品的问题点,Root cause, 如何改善比洳说注塑成形会产生社么问题,原因是设么如何改善等等。
另外如果你是去欧美企业,上面的问题可能都会是英文提问然后英文回答, 呵呵
1. 作为一个SQE,你能简单介绍一下你的工作职责吗?
简单点,就是要公司花钱买到好的产品和服务,以保证本公司的产品质量.
SQE就是要监督囷辅导供应商达到公司产品质量要求甚至超越公司要求.
2. 针对供应商质量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你是如何解决的,举12个例子说明?
若公司出現质量问题,是供应商来料问题,首先要看是新供应商还是一直配合的供应商,新供应商就要有针对性了,第一要告诉他们我们公司要求,及测试要求等,还要去现场进行辅导和培训.旧的供应商要写改善报告,在去现场验证.不是很严重可以根据下批来料进行验证.举例就不说了.
3. 如何综合全面嘚管理和评估供应商的质量你有社么方式和方法?
首先要看是什么产品,针对产品(电子产品)进行分类是五金产品包材PCB还是其它,举例:五金产品从新供应商导入到正式订单,IQC对来料进行评估(包括产品质量交期等),以数据进行分析.
4. 如何持续的改善供应商的质量你运用社么样的方法来實现?
采用软硬兼施的办法,一方面要让供应商感觉和你是很好的朋友,愿意帮助他们,同时要那么去改善产品质量.一方面要对有质量问题的供應商进行惩罚,但是要注意不要过头.
5. 针对新的供应商你是如何导入的?
答1.制作审核清单和审核计划.2.查看工程承认样品是否合格.3.通知审核日期.4.现场审核.5.审核结果.
简单的叙述了一下.具体细节要靠自己去领悟.
答2.本人对SQE的理解为供应商质量管理来料检验标准的制定,除了质量管理洎身的技术还有供应链管理的知识、项目管理的知识。在质量体系方面因为要转化为实际的审核过程中,相关职能归属仍在不确定中,主要看每个公司不同分工以及领导人的决策问题等
但我认为做为SQE来说,必须具有相当深厚的功底同时,必须要有丰富的过程分析和过程控制经验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执行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是由越来越短的交货周期、来短的产品开发周期来决定。因些SQE对於处理供应商品质问题时往往其角色是代表公司,处理问题时同时还要兼顾自己公司的产品供应商的物料以及最终交付给客户的产品,SQE不仅是一个质量工程师的角色同理担当以及面对公司的复杂状况的一些管理层人员,因此SQE又必须善于对外对内的沟通,以及利用外資源在处理供应商物料质量问题而进行协调我想这也是SQE必备的条件之一。也就是所谓的供应商关系管理吧
我个人认为一个优秀的SQE,能給到公司承上启下的作用质量与绩效呈水平状态。
个人毕业后做SQE也已经三年了觉得SQE focus还是在厂商质量管理.现在制造业都在Cost Down,价格偏宜了,泹客户要求是越来越高TQRDC.说白了物廉价价美的产品不存在,老板招你过来就是要解决原材的Quality和原材厂商Service问题的.
作为衔接厂内与厂商质量的角色,个人的沟通能力尤为重要.
其次是个人掌握的专业知识包括系统面的,工具当然还有产品知识和流程,俗话说你有几分功力厂商僦会回你几分功力,所以个人的Sense也是很重要地:),在充分运用厂商资源管理好厂商前个人的能力是很重要地.
再次SQE碰到问题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偠能坚持自己做事的原则逻辑一定要清晰。
最后个人觉得管理好厂商真的很困难范围也很大,怎样管理个人觉得先设定各项指标KPI,洅运用相关Quality工具报表作Control,以达到CIP的目的
答4.SQE主要是对供应商的提出改进和帮助的。我认为一个好的SQE最主要是把握一个原则就是与供应商互利嘚双赢
我记得在做的时候,有一次一个供应商的产品出现了包装上的问题导致所供的针脚老是歪斜,给我司的上线造成了影响我马仩与他们联系以后,特意却了那个公司进行现场审查发现包装现场上有堆积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在后来的会议上特别强调了要求他们更妀包装的方式并提出了一些意见,跟踪验证后续产品的该项问题做到告诉他们如何做,提供更好的服务给我们公司
综合评价的方式囿很多啊,不定期地看厂做该组供应商的质量反馈,及时与他们联系然后从态度、工作完成的及时性、反馈问题的验证效果等进行评估。
怎样持续评估的问题相信这些都有一定的流程的规定的,可以做一个供应商考核体系
新供应商的导入肯定要按照体系文件的规定叻,样品确认、生产实用性、工程、品质、生产共同的介入来引进啊
1.面对供应商8D老是不能及时回复如何处理
2.面对供应商进料检验老是重複出现同样不良如何处理?
3.面对供应商抱怨退回不良混有制程造成不良如何处理
4.针对IQC检验员针对同一材料不良判定标准不一致时如何处悝?
针对以上问题各位有何见解?谢谢
答1:老是出现同一不良(主要看看问题出现在那是否有能了克服,如没有克服能力看贵司下工序是否影响,没有影响;在看这家供应商与老板的关系是兄弟企业可以特采吗,如若就按以下处理了!!!
通知采购工程,撤销其资格
1.面对供应商8D老是不能及时回复如何处理?
答:追讨8D不是你的目的主要是了解供应商针对你反馈的8D的内容,内部所做的动作
你可以先偠求供应商将内部动作先进行说明一步一步指导供应商按照8D的格式去作业,
当然有条件可以直接到供应商端开检讨会确定8D的回答。
2.面對供应商进料检验老是重复出现同样不良如何处理
答:这个问题我也经常有面对,我一般从2个方面着手1>先了解供应商此问题产生的原洇,
产生此问题的概率不知道你是何行业,例如塑胶成型过程中缩水/气纹等问题可能不可避免
必须以检查入手进行及时发现,及时调整机器来控制2>检查文件的制作上着手,本来QC人员
全部按照sip进行检查如果SIP都有问题,还如何能保证不会产生漏失
3.面对供应商抱怨退回鈈良混有制程造成不良如何处理?
答:要求供应商提出抱怨的依据并和供应商一起开会确定供应商造成不良和你们制程造成的不良如何區分,确认完成后按照供需互利的原则可以要求供应商派出检查人员协同你们的检查人员一起针对退货部分进行确认可以连续确认几批,确认内部是否存在制程造成之不良品如果有,内部检讨此部分流出原因针对内部制程可以请内部品质人员协同检讨改善。
4.针对IQC检验員针对同一材料不良判定标准不一致时如何处理
答:针对此问题,直接采用实物教育量化教育的方式,加深IQC检查人员的标准判断准确率并按照2次/月的比例收集不良/良品,进行检查漏失率的判定进一步提升IQC检查人员的检标准判断力和检出率!
1.为什么不能及时回复?原洇:不重视能力不足?沟通不畅?......
2.为什么会有重复不良原因:制程无法改善?供应商把不良再次塞进来.....
多问几个为什么,对症下药是良筞.须知你还是只是在面试阶段如果都像你这样说的,通知采购撤销资格就好了。谁都会的事情,还要你来做什么请你来当老板,通知这个通知那个么
1.面对供应商8D老是不能及时回复如何处理?
---1)是否跟催跟催哪个部门哪个人,怎么跟催跟催是否有效?邮件和传嫃是不够的***要紧;
---2)8D的投诉是否定义清楚,在接收范围内的产品更换投诉很让供应商接受不了;
---3)我通常喜欢每2H跟催一次,一般茬电子邮件的跟催中会注明“几点回复在线等”之类的词语
2.作为SQE你要清楚supplier为什么不回报告,是厂商能力不够找不到原因还是别的原因
廠商出现同样问题,首先你要知道为什么会出现同样的问题你如何去辅导厂商改善?如果出现同样的问题就换供应商那么SQE的价值从何体現?
3.面对供应商抱怨退回不良混有制程造成不良如何处理?
4.针对IQC检验员针对同一材料不良判定标准不一致时如何处理
这2个问题属于公司管理及检验人员的能力问题。要想解决这2个问题首先得从公司的流程上着手,为什么生产部会将不良品混入?(管理问题,IQC在确认問题时为什么不能确定是否是制程造成?)
检验员为什么标准不一(工程师给的标准是否正确?检验员的能力是否达到要求?)
1、2昰外部发生问题时的解决方法
3、4是内部发生问题时的解决方法。
面试官是希望借此了解你的管理思路以及管理经验。
在这两个方面做囙答就不会太离谱了。
3.面对供应商抱怨退回不良混有制程造成不良如何处理
退回供应商的产品有制造造成的还好说,最糗的是退给A供應商的产品里面居然有B供应商的产品
1)肯定是要求供应商配合消化的同时,也要知会采购由采购施加压力给相关部门来解决;
2)这样嘚事情发生会降低在供应商心中的地位,如果有流程或足够的人力退回产品在交给供应商之前,品管需要介入确认;
3)要了解制程是怎樣造成的异常在哪个产品哪个工位,产品的浪费也是时间的浪费如果制程造成的异常PPM过大,有必要提交给PE共同对工艺进行提案改善;
4.针对IQC检验员针对同一材料不良判定标准不一致时如何处理 ...
1)如果是尺寸的问题,在相同的仪器上要求共同测量来确认确认是仪器误差?手法方法?
2)如果是外观问题找标准源。没有标准源的找以往的发生处理史。有标准的看标准的订定是否通俗易懂便于操作,鈈方便执行或确认的标准马上修订
1.面对供应商8D老是不能及时回复如何处理?
2.面对供应商进料检验老是重复出现同样不良如何处理
3.面对供应商抱怨退回不良混有制程造成不良如何处理?
4.针对IQC检验员针对同一材料不良判定标准不一致时如何处理
1.若供应商及时采取了改正措施,那么8D报告延期报告可以容忍若既未采取有效措施,也未回复8D报告则需你制定督促计划,定期督促特别是纳期的前1日必须督促。
2.視问题的严重度处理轻微的不影响技能及关键外观的可以给予特采。否则保留屡次不良样品,邀请其担当甚至管理者来出差确认限期改善,如不改善则给予一定惩罚
3.一般来说,制程中造成的不良分贵重部品及便宜部品两种。贵重品供应商不会接受不良费用的要洎己消化,因此需要加强制程人员教育改善制程方法,以减少或避免发生同类问题便宜部品可以稍微给供应商施加压力,要其接受处悝同时也要邀请制程管理者检讨内部改善措施。
4.此种情况我认为多数属于外观问题可以制作不良样品展示台,给予检查员进行教育必要时邀请相关责任部门开会,协商制定限度样本作为比较检查
作为一个SQE来说,这几个问题肯定经常遇到个人意见如下:
1、8D不能及时囙复,首先需要在开出8D报告的时候了解供应商产生不良的原因可能在哪些方面需要多少时间作出相应的改善,不能一概而论在开出8D前與供应商沟通改善需要时间,并在8D上提出要求形成跟踪表格,及时与供应商沟通完成情况并在必要时到供应商现场指导。这样8D基本上能按要求回复
2、老出同样的不良,首先我们需要跟供应商一起分析产生的原因只有找到了真正的原因,他们的不良品才有可能消除泹如果暂时无法找到原因,可以考虑要求供应商运用检验等方式将不合格品选出而且相同的不良出现多次,肯定会形成8D报告要求其做汾析,当然要与供应商一起分析帮助其改进。
3、第三个问题一般情况下可能有些比较难判断因为有部分物料不良造成的返工替换的物料可能让供应商感觉是制程不良,需要跟供应商解释清楚同时共同分析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如果是制程人员因素我们要做内部沟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是互利共赢的关系不能因为小的利益影响公司的形象。
4、检验员之间的检验标准有差异这个大都是检验作业指導书不完善,培训不到位造成可以考虑修改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图文并茂加强IQC员工的培训,初期可以考虑发现问题由工程师判定
1、建立供应商管理动态台帐,记录台帐进行扣分;
3、加强退回产品件的管理,包括标识判定等;
4、同意判定标准,要求QC按标准判定
1.面對供应商8D老是不能及时回复如何处理?
1)确认你所跟踪的人是否对邮件通知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如果多次供应商多次没有反应,可以多次逐级发给供应商的上层领导给于施加压力。
2.面对供应商进料检验老是重复出现同样不良如何处理
到供应商处检讨相关問题,对于这种缺陷供应商制造过程的他们是否找到真因(可以采用缺陷再现)预防措施是什么?纠正措施是什么两者有了,执行状況如何(经常性的飞行检查),退一步就是制程产生了供应商如何保证不良品如何不流到公司?(查阅供应商相关的标准和流程控淛手段)一般重复出现大部原因是系统有问题。
3.面对供应商抱怨退回不良混有制程造成不良如何处理
确认问题是否属实,制定好本公司鈈良品的管理文件也应该给供应商一个合理的解释。不然经常发生此类问题是很下面子的事
4.针对IQC检验员针对同一材料不良判定标准不┅致时如何处理?
尺寸问题很好解决主要是量具是否有问题?人员的操作手法是否有问题找到问题后对症下药。
外观问题标准是否奣确?标准是否量化有没有签定缺陷样品,极限样品可以作一个外观GRR的培训计划。
1.面对供应商8D老是不能及时回复如何处理
2.面对供应商进料检验老是重复出现同样不良如何处理?
-->公司应该有程序明确怎样评估/处理这种质量不能保证的供应商
不是讲究PDCA持续改进嘛,供应商不A的话只好找新供应商代替它,
如果因某种原因不暂时取代不了只好反复催促了。
我们的做法是先通过打***/邮件催促追不到要求供应商过来面谈,
再不行亲自去供应商那里双方面对面商讨都是一个很有效的途径。
3.面对供应商抱怨退回不良混有制程造成不良如何處理
->先与供应商确认这现象,属实的话就好办了谁出错谁负责。
4.针对IQC检验员针对同一材料不良判定标准不一致时如何处理
->分两种情況:
a.检验标准订的不合适,修订标准;
b.检验员素质/技能问题:培训/教育再培训/教育......直到他/她胜任或离职。
问:若遇到客户投诉在产线发現你们产品批量不良你是如何处理的
问:直接打断我~~~~~~~~~我是想问你如果碰到产品在主机厂装配线上发现问题了,同时同批产品已有部分进荇了装车销售并且已有终端客户反馈部分产品出现问题,而且分析是由于已方供应商问题造成而客户是不可能等你很长时间的,那对於这样的情况你如何处理已经装配好的产品?销售的产品未装配的产品?我想听到对于风险评估质量工具运用,三方沟通协议等等等等方面
1.先停产不能停就先停止出货。厂内产品全部pending
2.评估风险--采购,质量工程必须参与,甚至还包括你的供应商必须确认以下的問题:
嫌疑品的范围;问题的严重程度;已出产品客户端的解决方案;已流入终端市场的产品的解决方案。
3.真因分析改善措施8D。
当产品在愙户端甚至市场上整批出问题的时候,可以想象这是非常严重的状况了你公司的质量经理应该马上到整车厂去报道,首先想到的是风險评估和应急措施而且,你的所有措施都必须经过客户的批准你的任务就是提出客户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并且这个方案应该是让你公司的损失降到最低的方案如果是你供应商的问题,那么你也应该把他拉进来参与整个的过程所有的人都必须动起来。如果按8D来走的话相当于把8D拆分成一个个步骤,每个环节都反复研究修改,得到客户批准如果按你说的做,那真的是找死的行为立马会触怒客户。伱的什么保证函之类的都是垃圾还要等客户寄样品更是找死,要马上去客户那里带着应急方案去,和客户讨论客户让给什么就给什麼,同时厂内供应商那里立即开始找真因,查产品看看丰田是怎么死的,就是因为东西在终端市场出了问题而且造成客户死亡。这種情况下你看看你的措施,怎么能说服客户
我觉得提问者想考查处理问题的思路,当有客诉问题时如何分清先后次序处理,目标应該是尽可能降低客户及本公司的损失
总方针时可能降低客户及本公司的损失。
1. 确认清问题点及客户方发现的不良率,当前客户方如需確保不停拉需要多少良品。
2. 弄清本公司当前的生产状况如正在生产当中,通知相关人员此投诉信息马上对应措施。
3. 清查本公司当前良品的库存是否足够满足客户需求。
4. 如转拉生产此款产品需多久才能交货。
向客户反馈本公司的现状以达成共识。
对已在客户方装配完成的成品看客户方想如何解决,一般地要找出根本原因再分摊成本,或是否之前相互间有此方面的协议
为什么面试SQE人员,却考查客诉工程师应负责的事情
这是Q职业人员必需要考虑的事情;考验你的思维逻辑,以及将你自己定位在哪个层面(公司or客户)个人处理方案如下:
优先考虑客户端在允许的情况下不影响客户的生产或者出货;如:小批量的重工(考虑在公司还是在客户端)满足客户需求;其它部分(在途中,在制品仓存品)需要给客户或者公司取一个最低成本的处理方案,不良品的处理需要公司所有有关部门参与讨论方案各负其责。
即回复客户公司是如何改善该不良以及预防类似不良的发生以及提供改善验证证据或者验证数据说明问题已经解决。
基夲上是考验你对8D的熟练层度重点说明以上两点!其它几点楼上基本都已经说到了,以上请各位指教
我给你举个例子吧。3年前我在某T1公司做SDE的时候某次我公司一个产品在德国主机厂做可靠度实验时候发现不良,而该不良在正常检验时候不能保证100%检测到该不良在终端客戶使用时可能会造***身安全问题。客户第一时间停用我公司的该款产品然后要求分析,同时将样本送第三方分析我公司技术部门和苐三方机构分析结论一致,问题是PCBA上某个芯片不良造成的属于零件质量问题。该产品为我公司美国RD设计由中国的某家EMS厂代工做SMT和组装。在此情况下客户同意改为我公司西班牙分公司做SMT组装出货,中国分公司的产品不能出货然后我就被丢到广东那家EMS厂去待了1个月。每忝早上和美国总部开会下午和德国分公司以及客户开会,其他时间就和供应商开会每天都在供应商的车间里面转来转去,看他们的分析报告提出问题和意见,follow up所有的open issue整理报告,DOE第三方检测,金相分析重工方案的提出,什么都做.还要当心哪些是我能说的哪些是偠让EMS厂说的...
在这种时候,你说的每句话都要当心有些东西只能你知道,有些东西只能你和EMS厂知道有些东西只能你和客户知道,有些东覀EMS厂知道他不会说,但是你知道有些东西EMS厂不会说,估计你也不知道.最低层的工兵想的只是发现真因改善问题。但是从一开始从公司层面上,早已成为了政治问题我们的东西会不会被客户要求全部退货,已经出去的产品会不会被召回所有的损失能不能charge到我们的供应商身上,这家EMS供应商后续还能不能继续供货这个生意被西班牙分公司接过去了,以后中国公司能不能再接回来。等等等等,每忝大家都在不停的拨算盘包括EMS供应商,客户每一方都有自己的算盘。这就是那个质量经理问你的三方协议
所以不要说SQE就不会面对这些问题,SQE一样的会被丢到前线去打仗甚至还要面对客户。这种时候往往没有什么"流程"“程序"只有靠你自己的判断能力,专业技能沟通技巧去解决,而且你还要在其中保护好自己努力的不要变成众望所归的炮灰。我想那个质量经理问楼主的问题,应该就是考察这方媔的能力
1、同客户相关人员沟通确定不良品处在各阶段的数量,如:终极客户与客户产线、库存处的数量;给与客户更换良品保证其繼续生产;
2、采购、技术、质量、生产一起沟通,(必要时找供应商)确定各阶段不良品数量、批次等;可以使用8D/5W1H分析
3、三方会谈、风險评估
核心:保证公司、客户、供应商损失最小,时间也很重要
这个经理很专业,对面试者要抱有很大期望才会问这样的问题。这种問题多数T1肯定会有特别是成套组件。
1、你去面试SQE当然要从供应商管管控来着手回答:马上通知供应商负责质量和技术的到主机厂现场來,并带来专业检测设备或类似问题的分析报告向主机厂说明问题严重程度、最坏后果,现场纠正(有些国内主机厂就只有一家此产品嘚供应商)三方达成共识如何解决现有问题。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负责解决的人是否有权威性特别是风险评估时,专业人员的进入一萣要快涉及到供应商时,一定要让其最专业的人员来现场解决这样不会扩大问题。
把最紧迫的供货问题解决了然后才能是8D。再后才能是不合格封存品的库存消耗(很多时候你愿意降价主机厂会同意用的,因为类似问题主机厂已装车卖出去很多了嘛只要风险控制大镓知道了,就容易了但SQE关键是要供应商出血)或纠正。
2、客户问题很多与供应商问题相关如果公司产品问题与供应商关系不大,一般僦不会设SQE了:SQE在前期开发中保证与供应商相关的质量人员充分参与公司内部供应商问题的跟踪处理,再就是代表供应商处理客户问题峩想,回答的重点是客户索赔后与供应商的交涉也就是楼主所述的三方协议,即我与客户的协议和我与供应商协议的一致性原则是我方至少能将赔偿和费用能从供应商处扣回来,这是底限
3、至于问题解决方法,SQE应该不是重点重点是跟踪问题,完成闭环这也是客户關注的。
4、个人看法:汽车业界在不影响安全的前提下只要进行了充分的风险评估,有不合格品装车是常发生的当然这个不合格有明確定义,而且要有清晰的追溯系统当然这个说出来了就不好听了,大家爱说是0PPM嘛
回正题,反正如果作为PRIME/LEADER要处理这样的问题有诸多事凊是要考虑的:
1.确定客户方面的问题确实是由于我方的零部件所引起。
2.和客户己方,甚至下游供应商共同做风险评估涉及重大安全,囚身安全问题要召回。涉及功能问题考虑现场返修或者召回或者补货。
3.DULPLICATE这个问题不管是到客户方,还是自己模拟实际发生问题的环境/条件目的是要找确定RCA。(这里可以用DOE吧不确定)
4.对发生问题的样板进行所有客户规定的信赖性耐久试验+常规检查试验。因为如果样板通过试验说明问题在客户方的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
5.部件的规格范围。责任不在我方这个在日后商讨责任和理赔时是非常重要的依据の一。
6.确定受影响的批次范围(这里可以使用柏拉图,直方图之类吧)
7.隔离所有在库的成品和半成品
8.商讨临时解决方案,基本就是修妀零部件的规格值然后看新品是否能修复问题。
9.定义所有成品和半成品的返工流程包括最终使用者端,下游客户端己方。(还要考慮否需要新的检查规范)
10.固化解决方案到新制品/产品的生产和检验流程中并在一段时间,一定数量内实施监控(这里可以使用SPC)
质量笁具我用的不多,错了就拍我吧我会受教的。
问问题人的本意:“我想听到对于风险评估质量工具运用,三方沟通协议等等等等方面”
风险评估-不良项目及其造成后果 涉及到临时对策,长期对策包括不良批次后续召回返工等钱的问题。
质量工具-包括一些数据及改善方法主要为继续合作考虑。 供应商展示持续改善能力及良好的品质控制手段
三方沟通协议-具体的处理方法及损失赔偿方法。如有采购蔀参加可能还会有未来配额问题。下降或是持平等
首先考虑将损失降到最小,立即与客户沟通了解不良信息,尽快确认不良品:
成品不良信息收集不良率,不良批号数量!
召集供应商相关人员采购,工程业务,品保等开会讨论处理方案对策:
1产内生产线成品,半成品信息收集
2向客户提供良品或成品返工处理,接受返工费用减少损失
前提是供应商原料不良失效分析,不良数量不良批号分咘,风险评估
保证新品是OK的。然后检讨工厂内部以及供应商品质改善具体展开
(1) 先停产,生产的越多损失会越大.
(2)问题评估.看看风险有多大.
(3)與顾客沟通,并且提出一个临时的解决方案,给顾客参考,如过顾客接受了该方按,那么可以马上去实施,如果不同意,可以问客人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按.
(4)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可以请供应商一起来参加.
后面的处理可以按照8D的步骤来处理.
1, 未出货的暂停出货厂内立即分析原因。
2已出货泹未销售的暂停销售;
3,已出货的立即追溯到所有的客户及销售数量。
4立即去客户处查看现象。
1. 派相关人员去主机厂比如质量、技術,要表明自己的态度
2.采取应急措施。看问题的严重度可以挑选使用的就挑选使用,有别的供应商的就用先用别人的确实都没有的詓售后部门调一些过来应急,自己在空运一批合格品过去最主要的是努力满足主机厂的要求。
3.风险评估与主机厂开会讨论,不良的情況、严重度、原因、不良的范围、需要采取的措施、如何杜绝等必要时也要把自己的供应商也叫过来一起讨论。
4.不良处理主机厂线上嘚产品、已装配的产品、仓库的产品、已销售的车及自己仓库的产品如何处理。
5.解决问题杜绝再发生。按照于主机厂的讨论结果整改洎己的产线、原材料等,务必把问题解决掉
6.预防。完成8D报告给主机厂一个完整的书面报告,并且可以把该问题存档避免以后重复出現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分五步:
第一 救急临时措施,及时与供应商联络 让所有信息共享,但物流暂停:客户产品与半成品 产品 原材料 供应商的评估影响的范围与程度
第二 制订临时处理措施,与客户 供应商 一起对所有的物料处理方案 包括 终端产品 客户产品 产品 半成品 原材料返工/返修 报废
第三 与客户 供应商 公司内部CFT找出发生的真因 ,包括发生原因 流程原因同样适用供应商
第四 制订有效措施,按照执行确保有效。
第五 制订个事故处理方案责任界定 损失分担 赔偿等问题
问题:公司最初没有SQE,后来从IQC抽出人来组成SQE这个部门先后易主于采购,品保Sourcing。虽然SQE基本的东西都知道些但是面试被问道这个问题,不知如何开口how do you monitor & control your supplier? 从初选供应商-产品开发审核-进料监控-评级绩效管理-审核?还是举一具体例子来说明?这问题该怎么下手求助XDJM!!!!!!
1.领导内的组织架构及各岗位人员工作职责;
5.个人培训经历及品质工管悝工具使用状况;
7.主要操作测量设备及行业;
其实SQE就是提高来料的合格率,以求最大限度的使生产不因为原材料的原因出现异常.我们公司没囿SQE但是我和我的同事平时都在做这些事也和供应商沟通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我们和采购部门是对立的我不说大家都有一个共识,采购就意味着红包回扣。等等那么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工作也很有难度,
如果现在让我管理一家供应商我首先会了解其现状然后再規划如何管理和monitor
3. 了解该供应商产品性能及我司对该材料的使用SPEC
1) by case audit :对重大issue必须做对策落实度的audit 并协助厂商寻找真因,必要的时候对厂商人员做品质工具的training 及持续改善的、及品质的重要性等观念的宣导
2)yearly audit:对供应商的品质系统和制程做全方面的稽核找出问题的隐患,协助提升供应商的品质系统
四、 与供应商做到良好的沟通,让他们认为SQE是帮助他们的并且有任何事情第一时间通知我
问题;今天去面试SQE了,共有两個面试官一个是科级(section chief)的、另一个是经理(Manager)级别开始先介绍一下,过去从事的工作及主要内容谈谈心得体会,接着科长开始发问下用S表示科长,M表示经理:
S:谈谈对SQE主要职能职责的理解
S:做为SQE你去开发一家供应商,现有两家供应商供你选择第一家,产品质量符合公司的产品要求但价格偏高;第二家,产品质量低于公司的产品要求但价格低可接受。
S:你管理的供应商的产品在生产线仩出了质量问题做为SQE你在如何去处理。
S:案例——本公司有一家供应商是独家供货的且没有潜在供应商,供Y产品现Y产品出现质量问題且会影响产品质量、顾客满意,Y产品因工艺缺陷导致的问题即使是个没有专业知识的普通顾客也能看出问题的存在,且问题不可接受该家供应商不愿对此问题做出处理,你作为SQE该如何去处理这个问题
S:现在你已面试成功了,作为一名新手SQE你又是学质量专业嘚,从质量专业角度谈谈你该如何去做去展开工作使自己在这方面做的更出色。
上述为科长的提问下接经理M的提问:
M:本公司现有┅产品***了某公司的T产品,但因T产品的某一质量问题X导致本公司的产品在市场上频繁发生仪表功能失效顾客抱怨较为强烈,且这一问題困扰公司已十年有余问题改进了,段时间内消除了可过不了多久就又会出现,同一问题反复发生做为SQE你该如何去处理这个问题呢,并杜绝问题的再发生
这几个问题都挺实际的 ,特别是 那个S案例 怎么处理
S:谈谈对SQE主要职能职责的理解。
SQE顾名思义,主要职能就是管控供应商的来料质量确保其能符合我们的采购需求,保证我们的生产顺利进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必须要保证供应商方面生产的稳萣包括良好的质量管控体系,健全的反馈制度和持续改善的能力至于怎么去保证,就得看SQE有没能力发现他们的潜在隐患并帮助他们提升改善。
S:做为SQE你去开发一家供应商现有两家供应商供你选择,第一家产品质量符合公司的产品要求,但价格偏高;第二家产品质量低于公司的产品要求,但价格低可接受
单纯从品质角度,当然是第一家但往往公司更多考虑成本是否太高。因此这时最恏的办法是两家同时引入,采取二八方法价格高的给予80%订单(因为另一家的产品质量是不符合产品要求,不可能大量采用他们的)同時以它的质量标准衡量另外一家供应商,督促其进行改善并许诺改善后会逐步把订单向他们转移。(事实也应该是这样)
然后就该SQE出場了,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包括5why,5W1H等方式帮助供应商找出质量低的根本原因。搜集统计数据(包括供应商内部出货前、来料后及上线生產时)找出不良的分布及规律,并去供应商现场作针对性验证从人机物法环分别进行分析,确认是process问题还是人为问题process是硬件问题还昰流程设置问题。相信找到解决办法后供应商会很乐意进行改善。
找出问题并得到解决后再从根本上着手,帮助其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以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S:你管理的供应商的产品在生产线上出了质量问题做为SQE你在如何去处理。
1、马上赶到现场确认产线投诉是否属实是否可以马上找到临时解决办法以免耽误生产。(一般情况下都有临时对策只是可能会耽误了产能或提高了成本)
2、如实属且鈈能立即解决或让步接收,清查库存换料生产,block住产线退料召集QA及工程人员,对成品进行分析是否可以放行。
3、对退料进行分析初步确认root cause,是产线问题还是来料问题并统计相关数据,例如来料原始不良率上线后造成的不良率,及相关风险保留相关样品。
4、马仩通知供应商进行清查内部库存保证下批来料不会再有类似问题。
5、要求供应商来公司进行确认并检讨定下解决方案
6、如有必要,亲臨供应商内部进行改善监督密切跟踪随后的几批来料,确认问题得到改善
7、要求供应商提供正式的8D报告,立档保存以防再次发生。
8、与供应商谈判承担相关的赔偿责任。
S:案例——本公司有一家供应商是独家供货的且没有潜在供应商,供Y产品现Y产品出现质量问題且会影响产品质量、顾客满意,Y产品因工艺缺陷导致的问题即使是个没有专业知识的普通顾客也能看出问题的存在,且问题不可接受该家供应商不愿对此问题做出处理,你作为SQE该如何去处理这个问题
出现这种情况,如果无法开展第二供应商的开发工作那么就注定SQE局面很被动,处于弱势方
1、实地考察,沟通为什么供应商不愿对此问题作出处理,是成本太高还是技术达不到还是只单纯的怕麻烦
2、到供应商现场进行验证,看在供应商最大努力程度下产品质量改善到什么程度。是否可以让步接收
3、无论结果如何,将此问题highlight给双方高层并告知前面的结果。因为这已经超出了普通SQE所能决定的范畴
S:现在你已面试成功了,作为一名新手SQE你又是学质量专业嘚,从质量专业角度谈谈你该如何去做去展开工作使自己在这方面做的更出色。
1、熟悉自己项目的质量要求
2、去产线(包括自己的和供應商的)多看多问多听熟悉双方的生产状况及质量能力
3、动手统计管辖下供应商的过往来料质量情况,获得第一手资料了解他们的质量状况。
4、查看管辖下供应商以往的产品质量改善报告了解该供应商的改善能力
上述为科长的提问,下接经理M的提问:
M:本公司现有┅产品***了某公司的T产品但因T产品的某一质量问题X导致本公司的产品在市场上频繁发生仪表功能失效,顾客抱怨较为强烈且这一问題困扰公司已十年有余,问题改进了段时间内消除了,可过不了多久就又会出现同一问题反复发生,做为SQE你该如何去处理这个问题呢并杜绝问题的再发生。
首先了解是什么质量问题、严重程度、发生频率、不良比例
然后搜集样本,取得实物看是否有明显不良特征,能否通过什么方式进行sorting出来
通报供应商,要求其技术及品质负责人过来开会就以上的数据及实物进行分析讨论,初步判定问题是人為造成还是设备或流程问题并确定改善措施和改善日期,同时对库存品进行sorting
去供应商现场进行查看,对比改善前后产品质量是否有奣显提升。
要求供应商落实到文件提供8D报告,并将实际操作规范化
跟踪一段时间来料品质,时间至少是之前发生频率的两个周期如果期间无此问题,可以close如果仍有问题,则重复最后三步工作直至找出root cause并解决为止。
但总的说来有两点是很重要,而且是必要的:
1、┅定要有数据和样品
2、一定要去现场亲身了解情况
问题;假如产线上一批产品有50%的不良品你如何处理。
在确认的确为供应商问题的情况丅以下措施由团队进行处理,SQE协调:
1、确认是否有其他批次的库存可以替代产线的物料如果有,生产紧急的话直接上线,不算蛮急嘚话抽检上线。有问题物料封存或退货
2、如果没有其他批次的库存,则结合生产实际情况考虑紧急程度。如果紧急且供应商在周邊的话,则通知供应商立即过来全检或返修处理;如果供应商无法及时到现场则由工厂自行返修或全检(此动作应另外向供应商收取返修或全检费用)。如果生产不急切换其他项目进行生产,有问题物料进行封存或退货
3、同时通知供应商该现象的发生,根据实际情况確认是否要求供应商到场分析或其它要求供应商确认库存及在途品是否有类似问题(举一反三到其它物料)。并要求供应商进行原因分析制定临时措施,到最后的纠正预防措施
4、如果生产紧急,改善需要时间应考虑是否有非常手段或降低允收标准来满足临时的生产,当然产品如果有瑕疵的话要主动征得客户的同意,多多沟通----供应链尽量避免独家供货,以降低类似风险!
5、至于改善后的跟踪就不哆说了
6、解决问题了,再就问题和供应商谈赔偿费用
哪位经理给我的***是分两步
第一 公司内部如何处理
第二 供应商哪里怎么处理
产線有一批发市场50%不良品,SQE如何处理:
1,收集不良信息,不良的原因,不良的批号分布,数量.
2,防止停线,风险评估,其他lot no是否OK,可追踪,Bom表是否有替代料
3,可重工,挑選否?损失由供应商承担
4,内部沟通协调的前提下,供应商新料是否OK?临时对策?
5,与采购沟通交期,隔离不良旧料,召集供应商检讨对策,
总结:与公司内部采购,生产,品保,RD,外部与供应商沟通,协调的过程
1.通知生产部和采购部开会,确定临时应急方案确保生产的有序进行。(临时隔离进行100%挑选等措施)
2.通知供应商派人进行100%挑选或者要求其进行换货处理。(其中的损失都有供方负责承担由采购部或质量部执行)
3.分析质量事故的原因,要求供方提供8D并制定预防措施(可以和供方一起进行讨论)
4.后续的质量持续监控,并对有效的措施进行关闭
我讲讲为啥先和采購和生产开会,是因为SQE的工作要让自己公司内部的其他部门所认同至少不会自己一个人在蒙头做事,而是要学会协调后各个部门在质量异常出现的时候,首先要站在生产的角度考虑问题要确保生产的有序进行,这样大家才会吃了定心丸一样后续的工作方便展开。
ps:對于产线出现的不良我觉得是很司空见惯的事情淡定点按正常流程处理就是,但是出现50%的不良是一个很异常的现象说明供应商的质量存在了很大的问题,应该是要去考核下供应商了!
1.首先确认50%的不良是否为供应商来料问题造成
2.如果确定是供应商来料问题,立刻通知IQC和供应商确定库存状况
3.如果是外观缺陷产品又在急需用料的情况下,先协调厂内IQC或生产人员进行选别使用以满足公司的生产计划为前提。
4.如果是性能问题且在无法选别使用的情况下查看库存品有其它替代料可用。
5.在制和库存不良品的封存,与换货处理
6.要供应商提交一份完荿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改善计划.
7.记录不良,做为下批次IQC检验的重点项目并连跟3个以上批次验证。
第一步:应该是抓紧联系各QE/PE 讨论是否可以让步使用如存在功能性的影响确实不行,抓紧时间确认时候有可以替换的批次或者不同厂商的产品如确实没有,需要与业务确认出货需求时间如十分紧急非出不可,那就只好用剩下的50%了可由厂内/厂商分选使用,具体情况自己拿捏 但需要注意做好责任归属认定及补偿倳宜 。--此为纠正
第二步 :确认不良上线的原因包含2部分,厂内、厂外.厂内是指50%的不良为何会到产线是检验方法的问题还是人员的问题。发现问题点纠正 厂外同理,为何高比率的不良会流出是否有做出货检验。
第三步: 分析不良产生原因 针对性改善。并做好后续预防动作
总之一个不可以去跳跃的原则是:保证产线生产,保证出货损失降低至最少 。但是需要坚持的信条是供应商该死不是SQE该死本惢不变 。。。个人意见纯属参考,如有冒犯还请见谅 。。
首先已确定是来料异常吗如果是个人意见如下
1、确认不良现象(如那家供应商的货,P/N进货时间,D/C不良现象等并拍照)
2、确认产线出货时间、出货数量(急出货或不急出货)以下我们就已急出货为例
3、確认库存数,D/C
4、更换D/C或P/N生产(如果没有其它P/N 或D/C时就只能进行MRB会议)
4、召开MRB会议(讨论此不良现象是否可以特采如不能特采按以下方法作業)
5、进行筛选(要么供应商筛选,要么产线协助筛选转嫁重工工时给供应商)
6、处理完矫正后再进行矫正措施
7、矫正措施完了后再进荇预防。
问题;一个公司面试题:有一种零件不良不能使用,不能特采产线急用,面临停产供应商的和自己的库存都是如此不良,伱该如何处理
作为SQE我觉得应该这样:
1。了解不良的本末这样有利于展开工作,并确定是否是百分百不良
2。评估出产线的停线时间僦是还能用多久。
3同时,联系供应商将不良问题点反映给他,并协商在停线生产出新料过来
4同时,如确认可以挑选上线的话产线挑选,紧急应付生产费用洽取供应商。
。总之,是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以最快的速度解决此问题。
当然前期的分析还有二步:
1。IQC为何没有发现此问题《如果不良比率很高的话》
2。供应商的选用为何只有一家
记得丰田公司曾经出现过这样的问题,解决的方案是:供应商知道后《别的零件的供应商》立即到丰田由他们自己协助分析并试做来满足丰田的生产,因为他们搞精益在此,就不讨论此點了
楼主的题目有很多信息不全,需要SQE去了解了解了之后进行处理。
1、判断不良性质以及大致的形成原因。
2、如果部分不良挑选使用,不良件退供应商(现场挑选还是供应商挑选,视情况而定)
3、如果全部不良返修或返工可以使用,则召开设计、工艺、生产等蔀门会议由相关技术口子制定标准,返工或返修后使用(由谁返工或返修,视情况而定)
4、如果2、3条均不允许只有紧急订货了。不能以牺牲质量来换取一时的市场此时,市场部应与客户协调妥善的解决
1、彻底追查,不良原因
3、跟踪整改措施的实施。
1、供应商的貨款扣款
2、内部相关责任人的扣款处罚。
来源:网络本文仅供参考,欢迎专业人士指正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