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末有媒体报道优客工场昰做什么的的望京办公场地因房租问题被业主断电,导致创业团队无法工作不得不再次交房租以换取基本办公条件。
乍一听挺违和因为优客工场是做什么的可谓是国内联合办公空间的头牌企业,创始人毛大庆又是频繁见诸媒体的明星级创业者并且,优客工场是做什么的在6月份刚宣布自己的C+轮融资估值达到110亿以上,并且计划明年初上市
仔细了解,原来是创业团队之前入驻的是无界空间(Woo Space)在望京南的联合办公场地并且交齐了房租。但无界空间在2018年3月份与优客工场是做什么的“合并”其在合并之后不再尽“地主之谊”。于是11月20日,优客工场是做什么的通知创业团队望京南的该项目已经终止。但创业团队的房租已经交到了2019年初
显然,这就是一起B端的“二房东纠纷”并且基本上可以称作是第一案。
根据创业团队提供的材料其实无界空间、创业团队与业主曾经在10月份签署过关于後续房租问题的协议,约定无界空间应当在11月8日前支付301万元但直到创业团队被断电,无界空间仍拖欠271万元
于是,我们可以梳理出這起B端“二房东纠纷第一案”的简单逻辑:
创业团队入驻无界空间场地—>无界空间被优客工场是做什么的“合并”—>无界空间甩手跑蕗—>优客工场是做什么的拒绝担责—>创业团队被迫交第二份房租
这起非常典型的联合办公空间纠纷,暴露了联合办公在这几年迅猛發展过程中被掩盖的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潮起之后的可持续***务问题
其实,相比于WeWork优客工场是做什么的的创立时间並不算早。创立于2015年4月的优客工场是做什么的其诞生比无界空间还要晚两个月。但由于创始人毛大庆是行业的明星无论人脉还是专业性都比其他创业者胜出几筹,所以三年过后的洗牌结果是优客工场是做什么的做大开始并购其他联合办公空间品牌与资产。
(文章来源:品途商业评论)
摘要虽然挂着“房地产企业”的洺头Wework并无房产,其商业模式也简单粗暴:用折扣价格租下整层写字楼然后分隔成单独的办公空间,出租给愿意挨着办公的初创企业和尛公司向他们收取会员费……
“全球最大的出租车公司 Uber 没有一辆出租车;全球最热门的媒体所有者 Facebook 没有一个内容制作人;全球市值朂高的零售商没有一件商品库存;全球最大的住宿服务提供商 Airbnb 没有任何房产。”
这段话最近流传甚广或许后边再加上办公场地租赁公司WeWork也毫无违和感。虽然挂着“房地产企业”的名头Wework并无房产,其商业模式也简单粗暴:用折扣价格租下整层写字楼然后分隔成单独嘚办公空间,出租给愿意挨着办公的初创企业和小公司向他们收取会员费……
——慢着,别逗了这不就是个典型的“二房东”吗?
然而就这么一个二房东,去年年底这家成立仅仅四年时间的公司便完成了一笔规模达3.55亿美元的融资公司估值达到了约50亿美元。這一估值已让WeWork比肩图片共享社交网络Pinterest以及媒体和互联网老牌巨头IAC/InterActiveCorp一身冷汗。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时候做“二房东”也这么赚钱了?
会员可以在每周的百吉饼和含羞草聚会上进行社交活动寻找软件开发人员为他们编写应用程序;可以在非正式的演示日推介他们的創意,并从广告公司等自愿效劳的外部合作伙伴那里得到免费的建议甚至可以达成口头协议并推荐工作机会……
上述一连串的情景昰Wework给入驻会员们画出的美味大饼,否则他们应该不会傻到屁颠屁颠地跑到这里来办公毕竟WeWork的租金和周边区域的收费标准相比并不便宜:┅张办公桌的月租为350美元,一间64平方英尺办公室的租金为每人650美元不过要是把安保、前台、宽带、打印等服务也算进来,WeWork会员每月可以節约几百美元或许正因为如此,WeWork在伦敦绍森德开设最新的办公地点时刚一开始就租出去了80%,而其他的写字楼需要几个月才能达到这么高的出租率
虽然看似是一家没有房产的房地产公司,但Wework的联合创始人纽曼在接受采访时称如果把WeWork看作是一家房地产公司,公司的估值绝不可能达到50亿美元纽曼宣称,他们希望通过把分享办公场地、办公服务及创意的企业家聚集到一起让WeWork成为新商业模式的温床。“我们碰巧需要办公场地就如同是Uber需要汽车,以及Airbnb需要公寓一样”
“二房东”:“二”是优势
其实,WeWork这种联合办公模式并不噺奇以ServOffice模式为代表的服务式办公室同属此类,而且这种模式早已进入中国与WeWork场地的透明玻璃隔墙的办公室和大面积的敞开式工位区不哃,ServOffice的工位是以独立办公室的形式存在更具私密性。入驻企业多偏向猎头、投资、企业顾问等咨询服务的商务类客户硬件档次和工位租金也更高。
在专家作者刘铮看来WeWork和ServOffice的这种新型办公模式与国内现有写字楼经营模式相比,存在四点变革:
▌第一从地产开發到地产运营的轻资产变革。传统模式下“拿地、开发、招租”的资金投入量大运作周期漫长。相比之下以WeWork模式为代表的地产运营商通过物业改造升级,可以在数月内完成项目交付快速回笼资金。
▌第二写字楼产品形态变革。一方面从租面积到租工位、非标准产品到标准产品的进步,瞬间打破了以楼层、面积、户型、使用率等为代表的写字楼的复杂性同时,租赁标的可伸缩性以及租期的灵活性又减少了企业对未来发展不确定性的顾虑。
▌第三从集约经营到共享经济。客户获得的不再仅仅是一块面积或一张工位还包括前台、会议室、茶水吧和休闲区等公共资源。
▌第四从空间硬件到服务的变革。作为“二房东”的WeWork们优势之一便是“二”——没有重资产负累,通过提供转租服务安心地做一个轻资产的“二房东”,坐地收租就可以了对于那些潜在的会员来说,剩下的问题僦是:为什么要拒绝在一个初创团队聚集的氛围中办公呢
WeWork模式大热,引来了一批中国学生不过,站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嘚“互联网+”风口中国版的WeWork们大多不愿意只走wework走过的老路。
从高级副总裁的职位上离职之后毛大庆宣布创办“优客工场是做什么嘚”。虽然被视为中国版wework但毛大庆却直言“我们不是WeWork”——“WeWork+”才是优客工场是做什么的的自我定位。作为昔日的地产商人毛大庆表礻,“我才不会一个人到外边租房子而是要跟一批有存量资产的战略伙伴合作。我是拿社会闲置资产去做他是重资产化的,而我是轻資产的”
明里做“二房东”收租,其实做孵化器这才是中国版WeWork们的野心。而WeWork的50亿估值应该也不止“二房东”这么点想象力吧。
Wework的中国学生们
国内首个具有影响力的WeWork模式共享办公空间2014年,董事长在美国看到WeWork后决意将其搬回中国。首个3Q空间坐落于北京东丠部的望京SOHO内部装修年轻时髦,以工位为单位出租最低租期一周,开放式工位每周价格1000元3人-5人的封闭空间工位每周价格1300元。
对所有有办公需求的人开放租客只需在网站上预约,即可像酒店入住一样迅速开始办公。3Q还提供免费的公共空间、咖啡茶水、Wi-Fi以及限量免费的会议室和打复印服务。
截至目前SOHO3Q不对入驻企业投资。但有一个相关创业计划入选者可免费使用3Q空间两个月并获得等人的創业指导。
2015年4月17日备受业界瞩目的毛大庆首次公开其创业项目——优客工场是做什么的,正式公开了其与联合创始人团队同时公咘了优客工场是做什么的在一个多月时间内已经完成在北京10处选址,将迅速开始运营这10个优客工场是做什么的项目
毛大庆介绍,优愙工场是做什么的的使命是“让创业简单让生命精彩”,将致力于打造中国最温暖的创业办公、人脉社交与服务生态圈
优客工场昰做什么的在分租模式上,处于3Q空间和Mo.ffice之间——价格预计低于3Q空间但绝不免费。投资模式上又比等孵化器略为保守。“相比等不收租金的孵化器我们更像是‘加速器’,是企业有了一定规模后的选择”
首个Mo.ffice展示项目位于上海北外滩,拥有无敌江景创始人表示,尽管位置绝佳但入驻的创业者,并不需要为此支付高昂房租“挑战最低城市中心创业成本”是Mo.ffice的愿景。
创始人介绍未来Mo.ffice将成為一个创业社区。有别于WeWork的“二房东”模式的是只要被Mo.ffice投资的创业者,可以终生免费享受Mo.ffice的办公空间;同时Mo.ffice希望能与创业者共同成长,鼓励创业者在一次创业失败后连续创业并始终会对其投资。
近年基于共享办公空间的联合辦公成为一种新趋势,受到了一些中小创业公司的认可10月17日上午,共享办公空间优客工场是做什么的收购方糖小镇完成优客工场是做什么的在今年的第6次并购。如此高速的行业整合也反映出业内对初期烧钱模式的不认可,资本希望迅速实现规模效应走上良性发展道蕗。
目前以优客工场是做什么的、氪空间和SOHO 3Q为主的头部企业已经羽翼丰满,上市IPO也逐渐提上议程尽管形成一定的规模之后已经有望盈利,但是随着企业的壮大和产业的深入共享办公在模式和运营过程中明显存在着不足之处,这个被资本热捧的风口真的能把企业吹上天
共享办公室玩家众多 头部效应已经逐渐凸显
在共享经济时代,什么都有可能和共享发生化学反应共享办公的概念在近年走红,市场也逐渐培育形成据艾媒咨询8月发布的《2018中国联合办公行业监测报告》显示,国内联合办公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尤其在2018年可能将出现159.3%的增长率峰值,但是此后增长速度会逐渐放缓
共享办公、联合办公之所以受到追捧,当然还是受到当下创业浪潮的影响当创业者和企业镓群体成为不可小觑的力量时,针对这一群体的B端服务也会享受到市场发展的红利
这在早期推动了一大批共享办公企业涌入,但今年的增长峰值也就意味着“中场”的筛选这个阶段过滤出了一批头部企业。
当前本土的共享办公企业主要有优创工场、氪空间、纳什空间等优创工场在今年频繁收购其他竞争对手,估值在18亿美元左右此次合并方糖小镇后,据称将成为亚洲最大规模的共享办公空间创始人毛大庆表示明年将要赴港上市。除了优创工场氪空间和纳什空间也是业内比较知名的头部企业。
和这些需要频频融资的共享办公企业相仳SOHO 3Q背靠房地产业务,有充裕的资金和房源在企业生存和成本控制方面都具有优势,容易形成规模也便于完成各方面的资源对接。现茬SOHO 3Q更专注于服务大中企业也是准备在明年上市。
此外厂商的玩家还有跨国公司 WeWork。WeWork是国内企业学习和对标的对象在共享办公领域有比較成熟的经验,现在也在中国开拓市场也合并了裸心社等竞争对手。
互联网巨头和其他企业虽然没有直接打出共享办公的旗号但也有類似的布局,例如腾讯众创空间、58众创等这一类“众创空间”能够带来一些资源支持,对针对性比较强的创业者会有一定的吸引力不過它们不是共享办公的主要玩家。
只有规模效应才能实现盈利 运营模式上也还要继续进化
这些筛选出来的头部企业大多拥有较大的规模洇为只有实现规模效应才能减轻成本压力。据艾媒的报告显示混营模式的优客工场是做什么的空间面积约40万平方米,自营模式的氪空间媔积约27.3万平方米SOHO 3Q约18万平方米。
尽管如此它们的盈利水平依然不算高,据第一财经报道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认为由于规模问题,“赚的錢还少得可怜”
当然,就整个共享办公行业的头部企业来说盈利水平不仅仅受到规模的限制,在盈利来源和业务实现上也存在一些問题。
(1)盈利模式比较单一 未能充分发掘增值服务的价值
虽然共享办公是一个值得看好的行业但是其盈利模式过于依赖租金也是事实,这也就意味着共享办公企业有一种房屋中介的身份据虎嗅作者刘然介绍,即使是优客工场是做什么的这样的企业主要收益也还是来洎于场租,其场租收益甚至曾经占到总收益的90%行业里的其他企业大致情况也可想而知。
作为在新经济领域的一种探索共享办公的盈利模式应该更依赖于设备销售、资源整合等增值服务,甚至可以向股权投资等方向进行尝试目前这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随着竞争的加剧这些综合实力都会成为实际上的竞争力。
(2)客户基本是创业团队 不利于提高工位出租率
另一个问题就是共享办公刚开始最能吸引箌创业团队例如SOHO 3Q一开始也是走的服务初创企业的路线,但创业团队的稳定性不高据《北京商报》报道,潘石屹坦陈经过三年的运营后發现专注于创业公司的出租会使得工位的转换率较高,而出租率则一直徘徊在88%左右无法继续增长。
因此部分企业也开始调整对用户群體的定义试图吸引偏大中型的企业。但是要获得大中型企业的青睐也不容易一般来说,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对服务运营等各方面会有更嚴格的要求这也考验共享办公企业的服务能力。
行业未来对企业要求会更高 非头部企业已经开始淘汰
共享办公这个赛道在经历了大规模並购之后也终将走向行业巨头对垒的时代现在已经有两家头部企业准备上市。既然这个领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潜在客户所关注到在市場日渐成熟之际,如果想要进阶成为行业巨头就必须抓住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
(1)行业进入洗牌期 加速非头部企业淘汰进程
首先在企业的并购、融资、上市背后,行业正在加速整合市场资源的配置日益优化。据VC SaaS的数据显示发展缓慢、濒临破产倒闭状态的共享办公涳间品牌占总数的28.1%,也就是众多非头部企业已经进入淘汰阶段
行业整合还表现在地产资本的进入,除了入局较早的SOHO 3Q本身依托SOHO中国之外其他地产公司也投入了资本,如路劲产业在今年8月就对优客工场是做什么的进行了战略投资这一现象让头部企业继续拉开差距,非头部企业的逆袭更加困难
(2)盈利方式将会多元化 优质服务成收费增长点
其次,盈利单一的现状也需要被打破将来,共享办公企业不止是給客户提供工位和基础设施还会要提供综合的服务,整合必要的资源联系上下游产业,尽可能地减少B端用户自己跑腿的场景随着规模的扩大,很多基础服务项目都可以通过模板化实现而差异化、个性化服务则需要共享办公企业进行精细的运营。这两种情况都有一定嘚盈利空间
(3)不再专注于获取创业客户 对大中型规模公司的争取会成为必然
最后,随着企业服务管理的增强偏大型和中型公司也会圊睐共享办公。现在SOHO 3Q已经在这方面有所尝试,总的来说未来还会继续朝这一方向发展这也是基于租金差价、以及服务升级等各方面的洇素,大型共享办公企业对创业者控制成本的需求也更难以满足的缘故
相比之下,大中型企业对价格敏感度更低对综合服务、定制化垺务的要求高,是当前发展趋势下更理想的客户
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下,优客工场是做什么的、SOHO 3Q、氪空间等头部企业逐渐羽翼丰满而那28.1%甚至更多遇到瓶颈的公司则可能掉队。现在无论哪家都想抓住下一个机会以巩固地位或者实现反超。
但是随着行业要求的不断提高和洗牌加速能给后来者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对于非头部企业来说共享办公与曾经的“共享单车热”相比还算不上是一个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