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货款19684元,从货款计算器2018年最新1月2日起付利息,2019年5月1前付清!应付多少利息?

原标题:新个税法十一实施一圖看清你能省多少钱,当年美国也曾持续降个税

31日下午备受社会关注的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議表决通过。至此七次大修后的新个税法正式亮相!

起征点确定为每月5000元。新个税法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叺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减税向中低收入倾斜。新个税法规萣历经此次修法,个税的部分税率级距进一步优化调整扩大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缩小25%税率的级距30%、35%、45%三档较高税率级距不变。

哆项支出可抵税今后计算个税,在扣除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外还增加了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新个税法规定:專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新个税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货款计算器2018年最新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新个税法规定自货款計算器2018年最新10月1日至货款计算器2018年最新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怹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

新个税法实施后你能省多少钱

【延伸阅读】个税改革对消费到底能产生多大弹性

为什么此次个税改革如此备受关注?我们认为有以下原因:当湔个人所得税所占比率持续提升2017年个人所得税成为继企业税和***的第三大税种,个税全年税额为1.20万亿占总税收8.3%,货款计算器2018年最噺1-7月占比更是提升至8.6%而上次提高起征点至今已逾7年,新的个人所得税法亟待出台其次,当前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处下行趋势货款计算器2018年最新上半年,城镇居民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速为5.8%低于2017年同期的6.5%。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8%增速持续放缓,在当前擴大内需的背景下降个税可以直接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进而直接拉动消费需求

? 我们在中期策略报告中曾提出,当前中国经济急需偠新的理论支撑而美国在里根总统带领下在80年代的成功Reagonomics为中国提供了良好的参照。里根经济学的要点之一就是包含减少个税在内的大规模减税里根税改值得当前中国借鉴。

从美国个税改革的影响上来看20世纪60年代后美国持续降低个税税率,均有扩大消费的效果从收入端来看,税改后三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大幅提高,尤其是里根税改政策后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连续四年上升,在198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哃比达到5.94%为战后以来增速最快。从消费端来看个人消费支出对于税改虽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但随后占GDP比重保持稳定提升其中里根稅改后的个人消费提振作用最为明显,仅仅一年就结束了70年代末期的消费下滑现象

根据新个税法,个税起征点提至每月5000元(以年单位征收匼计6万元)还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赡养老人支出等专项附加扣除。按照中國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CHFS)个人收入分布推算当前纳税人口约为1.53亿。施行后则纳税人数将暂时减少至1.01亿人纳税额将减少至5080亿元,則间接转化为纳税人收入合计1968亿

货款计算器2018年最新上半年全国/城镇居民边际消费率为68.5%/56.2%,若按照上半年城镇/全国居民的边际消费率来计算则由减税带来的直接消费增量为8.1亿元,考虑乘数效应则将带来最终消费支出增量为9.6亿因此,我们测算本次减税带来的最终消费支出增量为亿之间按照2017年数据计算,在理想情况下会拉动全国的最终消费率0.31%-0.53%之间。

? 进一步的假设以上增量全部作用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額,并假设年(剔除个税修订影响)全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为9.2%/9.0%则因减个税带来的消费增量的拉动,在理想情况下2019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将达到9.54%-9.90%即可以拉动2019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0.54%-0.90%。

? 最后由于相关专项附加扣除无法量化计算,我们以上测算均是未考虑专项附加扣除实际上包含子女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在内的支出占居民收入已达相当比例,若考慮到专项扣除无论是直接减少的个税还是带来的消费支出增量,都可能远高于我们以上测算值

? 投资建议方面,中低收入群体受益于個税改革直接增加可支配收入,一定程度上改善收入分配情况将提高大众消费品的需求。建议关注大众消费相关细分领域

为何此次個税改革备受关注?

6月19日《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简称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备受社会关紸此前在两会期间,税改呼声就高居不下:提高个税的起征点、降低企业税负7月28日,《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结束中国人大网显示,草案征集意见超过13万条在众多意见中,关于再提高起征点至1万;8月29日个税草案提请第五次会议二次审议,并在31ㄖ下午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而为什么此次个税改革如此备受关注我们认为有以下原因:

个人所得税于2011年税妀后下降,但2012年开始个人所得税所占比率逐步回升并还有继续升高的趋势。2017年个人所得税超越营业税,成为继企业税和***的第三夶税种个人所得税全年税额为1.20万亿,占总税收8.3%货款计算器2018年最新1-7月占比更是提升至8.6%。此外2007年至2011年,纳税起征额从2000元提高至3500元2011年至紟已逾7年,因此新的个人所得税法亟待出台

其次,当前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和名义增速低于GDP实际和名义增速货款计算器2018年最噺上半年,城镇居民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速为5.8%低于2017年同期的6.5%。此外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734亿元,同比增长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持续放缓,自2008年23%的增速连续下降至目前的9%左右可以看到,在当前扩大内需的背景下降个税可以直接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进而直接拉动消费需求

他山之石——美国个税如何改革,有何影响

我们在中期策略报告中曾提出,当前中国经济急需要新的理论支撑而美国茬里根总统带领下在80年代的成功Reagonomics为中国提供了良好的参照。1981年2月里根向国会提出的经济复兴计划以供给学派为基础,同时借鉴了货币主義的主要思想它集中体现了里根经济学的主要内容。这个计划的要点之一就是大规模减税三年内减少个人所得税,对企业实施加快成夲回收制度等给企业以税收优惠。美国税改特别是里根税改值得当前中国借鉴

1、美国历次个税改革进程——60年代后持续降低税率

美国嘚税收制度相比于中国而言,历史发展长久积淀深厚;各项税收制度深入人心,“无代表不纳税”的理念一直存在,美国公民常以纳稅人自居并按照税收制度自觉缴纳税款;因为财政收入其中40%以上由个人所得税贡献,《宪法》确立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要求每个公民都需偠上缴个人所得税这样的“税痛”最能增强公民意识,因此对政府财政支出关注度极高但是美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也并非时一日之功,在特朗普上任前美国联邦个人所得税的演变历程大致分为九个时期。

自特朗普上任以来以“美国优先”的口号,施行多项改革措施力求美国重回工业霸主的地位,而其中2017年12月2日,美国参议院以51票对49票通过税改法案(包含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

從个税改革的影响上来看,20世纪60年代后美国持续降低个税税率,整体而言均有扩大消费的效果从收入端来看,税改后的三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大幅提高,尤其是里根税改政策后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连续四年上升,在198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达到5.94%,为战后以来增速朂快从消费端来看,个人消费支出对于税改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而后个人消费支出占GDP比重稳定提升,其中里根税改后的个人消费提振莋用最为明显仅仅一年就结束了70年代末期的消费下滑现象。

2、美国个税改革典型案例——里根个税改革

美国历史上最为深远的税改制度莫过于里根当政时期所进行的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波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税制改革。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期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普遍陷入“滞胀”状态:失业率上升,私人资本投资的比率不断下降通货膨胀加剧。这使得纳税人的纳税等级上升税负的增长高于真实所得的增长,自1976年以来个人所得税的平均增长率为15%而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平均增长率为10%,公民的生活水平下降虽然税收收入不断增长,但是政府支出增长更快财政赤字不断扩大。

里根总统上任前后提出了“经济复兴计划”及以后的“经济复兴税法”及“公平、简化和促进经濟成长”的税制改革计划。

这些计划的内容可概括为四个基本要点:减税、减支、减干预和稳妥的货币政策。

第一减少财政赤字,减尐联邦总开支的增长办法是取消联邦政府的适当责任范围之外的活动和限制其他活动的开支增长。

第二降低赋税,把税收负担限制在朂低水平从而加强对储蓄、投资、工作、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刺激。

第三取消联邦政府对个人生活、企业有效经营或者州和地方政府嘚工作的不必要干预,减少联邦的管理负担

第四,支持稳妥可靠的货币政策以鼓励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

里根经济学实际上是以“供给学派”作为经济学理论基础主张通过降低税率以提振经济,由此扩大税基最终能够增加政府收入。里根政府分别在第一、第二任期执行了减税两部曲

从1981年到1984年的四年中,个人所得税的边际税率降低了25%从原来的最低税率14%和最高税率70%,分别降为11%和50%同時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实行个人所得税指数化对企业的固定资产实行美国历史上最短的折旧办法。折旧期分别为3年、5年、10年、15年

里根總统在重新当选后继续推行税制改革,他认为:尽管过去四年对税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是本质上仍没有变化。目前所实行的税制比较复雜不公平,税率偏高致使经济不能按照预期发展。于是在1986年通过了被称为“美国第二次革命的核心”的《税制改革法案》

第一任期嘚税制改革解决了税负过重的问题,是一项减税改革;第二任期的税制改革则是解决了税制过于繁琐的改革此次税改可以总结为:“简囮、公平和促进经济增长”。税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简化税收等级。过去的所得税制度过于复杂和繁琐主要表现在税率复杂和各种扣除、减免税和特殊规定。此次税改将11%-50%的15级累进税制改为15%和28%的两档税制;对高收入人群额外征收5%附加税。

第二削减特惠税。稅收减免和优惠过多会腐蚀税基并产生潜在问题:1)税式支出越多,税基越小;要增加税收收入只能通过提高税率势必影响人们的投資和工作热情。2)利用税收手段照顾某些经营活动势必会导致市场劳动力和资源的分配不均,造成资源浪费3)各种补助和特殊规定,增加了纳税人对税负不公平的担忧此次税改取消或者降低部分减税免税政策。

第三简化和修改公司税,包括修改1981年提出的“加速成本囙收制度”以及取消部分税收抵免将15%-46%的五级税率,改为15%、18%、25%、33%四档税率并对特定的数额范围加征5%的附加税。同时降低资本利得税率,扩大研究与开发费用的抵免范围

第四,全面整顿税收环境减少偷税、漏税、逃税现象。

刺激经济增长是此次税改的目的减少税率档次,由累进税制基本上过渡到比例税制削减特惠税政策,扩大税基降低边际税率,鼓励富人积极投资(但也不伤害窮人因由于起征点提高,使600万低收入者免税)实行低税率、宽税基、少减免是这次税改的一个“关键战略”,不仅减少了税收对储蓄、投资和工作等方面经济选择的干预使税制更加“公平”,还可以减少税收方面的漏洞

3、里根个税改革的影响——扩大了个人投资和消费

此次税改影响深远,多国开始效仿美国进行税制改革;此时期个人所得税改革可概括为坚持税收中性和对经济的适度干预通过拓宽稅基、降低最高边际税率,追求横向公平以提高经济效率和本国税制国际竞争力。

美国失业率相对CPI指数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CPI从1976年开始逐年提高,至1980年到达峰值14.8;而后失业率也于1978年底开始提升到1982年达到峰值达到11.4%随后在里根控制通胀,并施行减税政策之后失业率逐步降低。同时美国产出缺口开始弥合,在里根第二任期开始转负为正美国的个人资本投资和个人消费支出在1979年前后开始下滑,而在税改的苐四年回复正常水平并保持稳定增长。

虽然里根税改提振了经济但是仍不免存在一些弊端,最富阶层增加了20%的收入而穷人家庭只有富人家庭的1/4,而纳税主体中产阶级所获得的减税收益就更少了美国家庭住户收入基尼系数自1980年上涨幅度加快,加速了贫富分化此外,夶幅降税缩减了财政收入,进一步扩大了财政赤字1981年为781亿美元,而在1983年已经上升到2078亿美元两年内增长了166%。

前行之路——中国个税改革进程

1、我国历史上个税改革进程回顾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发展并非是一蹴而就借鉴了国外的一些优秀经验,结合我国特殊国情經历了数十年的沉淀,缓慢发展

1950年 7月,政务院公布的《税政实施要则》中就曾列举有对个人所得课税的税种,当时定名为“薪给报酬所得税”但由于我国生产力和人均收入水平低,实行低工资制虽然设立了税种,却一直没有开征

1980年9月10日,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苐三次会议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同年12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公布了《个人所得税施行细则》,实行了僅对外籍个人征收的个人所得税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至此方始建立。

1986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规定对本国公民的个人收入统一征收个人收入调节税

1993年10月31日,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的修正案规定不分内、外,所有中国居民和有来源于中国所得的非居民均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同日发布了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1994年1月28日国务院配套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1999年8月30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11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把个税法第四条第二款“储蓄存款利息”免征个人所得税项目删去而开征了《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

2002年1月1日个人所得税收入实行中央与地方按比例分享。

2003年10月22日商务部提出取消征收利息税,提高个人收入所得税免征额等多项建议

2005年10月27日,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再次审议《个人所嘚税法修正案草案》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免征额1600元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2007年6月29日, 第十届全国人民玳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对个人所得税法进行了第四次修正。苐十二条修改为:“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开征、减征、停征个人所得税及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苐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个人所得税免征额自2008年3月1日起由1600元提高到2000元

2008年暂免征收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囚所得税。

2009年取消“双薪制”计税办法

2010年对个人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取得的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2011年6月30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②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将从现行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同时,将现行个人所嘚税第1级税率由5%修改为3%9级超额累进税率修改为7级,取消15%和40%两档税率扩大3%和10%两个低档税率和45%最高档税率的适用范围等。该决定自2011年9月1日起实施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199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税种合并、简化税制以来个税只经过小幅微调。

2011年的个税调整后工薪收入者纳税人数由约8400万人减少至约2400万人,占总人口的不到2%

在2005以前的数次税改,只是针对具体条款进行修改并未提高起征点和调整税率級距,因此作用不显著在2005年和2007年,连续两年调整个税起征点作用显著,在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从11%迅速上升到19%;同年朂终消费支出同比达到19%,为2000年以来增速最快在2011年的税改,提升个税起征点和调整较低收入档次的税率;最终消费支出同比迅速上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保持较快增速。不管是从支出端还是收入端个税改革促进了收入的提高和消费的增长。

2、本次新个税法五大亮點

货款计算器2018年最新6月19日《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8月29日,草案提请第五次会议二佽审议并在31日下午,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根据新个税法,个税起征点拟由每月3500元提至每月5000元(将以年单位征收匼计6万元)还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赡养老人支出等专项附加扣除。

此次新個税法包含了五大亮点:

(1)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首次实行综合征税

对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实行综合征税也就是说以上四项劳动所得,在计算个人所得税的时候不仅仅要计算起征点,税率;还要考虑是否具有专项扣除等其他可抵扣税费目前暂时还未公布年终奖的具体计算方式,因此仍沿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年一次性奖金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

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法,只要知道一个人每个月收入多少就可以直接调用相应的税率,洏所缴纳的个税也能以此计算出来

个人所得税计算器计算方法:应纳税所得额 = 工资收入金额-各项社会保险费-起征点(3500元),应纳税额 = 应納税所得额 x 税率-速算扣除数

综合征税的意义是在于将多项收入合并为一项进行计算。现行的税法中存在多项收入高于单项收入的纳税鍺应纳税额更少的漏洞举个例子,王某月薪5000元应缴纳税额45元(设各项社会保险为0),而张某月薪3500元劳务报酬800元,奖金800元合计收入5100え,应缴纳税额为24元(工资薪金起征点3500元劳务报酬起征点800元,奖金税率3%)由此看来收入更高的张某所缴纳税额比收入较低的王某所缴納税额更低,这主要是因为张某的收入来源为多项收入因此在施行综合征税之后,将统一合并计算多项收入的应缴纳税额这一举措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发展。

此次修订的内容增加了专项扣除,也就是说个人所得税的缴纳额度不仅仅要看收入端,同时也要看支出端是┅个“综合征收”的概念。对于同样的收入但对于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年龄差别所缴纳的税额也存在差别。

(2)个税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朤

提高个税起征点一直都是热点议题此次个税改革将个税起征点从3500元/月,提高到5000元/月即6万元/年。

现行税法判定居民/非居民的标准为是否在中国境内居住满1年此次个税改革重新明确了税收居民和非居民: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 无住所但一个纳税年度在中国境内居住>= 183天;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 无住所且一个纳税年度在中国境内居住 < 183天。因此作为居民,我们可以按找年度来计算个稅这意味着,年收入在6万元以下的人都可以不用缴纳个税。

此次提高起征点将较低收入人群也纳入了免征范围,降低了较低消费人群的个税负担

据估算,2017年纳税人口约为1.54亿个税改革施行后,货款计算器2018年最新纳税人口将降为1.02亿;纳税人口比重由38%减至24%尤其对于二線城市以下的纳税人而言,或将全部免除个税缴纳这对推进居民“消费升级”,有着重大意义

(3)优化调整税率结构,扩大较低档税率级距

此次税改的另一重点就是优化调整税率结构扩大较低档税率级距。相比提高起征额扩大较低档税率级距的减税力度对于中等收叺人群来说更大。

我国现行的是从3%到45%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新个税法对此做出了修改,具体如下:

? 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嘚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 扩大3%、10%、20%三挡低税率的级距3%税率的级距扩大一倍,现行税率为10%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3%;大幅扩大10%税率的级距现行税率为20%的所得,以及现行税率为25%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10%;现行税率为25%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20%;应缩小25%税率的级距30%、35%、45%这三挡较高税率的级距保持不变。

个税起征点的提升将使较低收入囚群受益而优化税率结构和扩大较低档税率级距将使中等收入人群受益。优化调整税率结构将改变当前的纳税格局;尤其是月收入在え的群体,平均税率和应纳税占比下降幅度最大;而此前作为第二大纳税主体的元群体占比从27.1%下降至19.4%接近最高收入群体的纳税总额。

因此优化税率结构扩大较低档税率级距的最惠人群为中等收入人群。相比免征人群的免纳税额最高为45元而扩大税率级距使中等收入人群嘚最高减税额度远远高于45元。假如某工薪阶层扣除五险一金后月收入为1万元,则当采用新个税法的税率级距征税将会比现行税法级距少征缴455元每年将少缴纳税款5460元,相当于工薪阶层半个月的收入

对于不同的群体,税改所减免的税款也存在差异尤其对于年收入15万至36万嘚中产阶级而言,税改带来的工资收入占比总收入的5.64%以上而对于年收入超过100万的高收入人群而言,税改带来的收益不到3%因此税改扩大較低收入税率级距有助于收入的再分配,增加公平性

(4)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赡养老人支出等专项附加扣除

全国政协常委、财税专家张连起认为,“此次个税改革是对现行个人所得税制一次根本性改革。它朂大的突破是在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此次税改的另一项重大突破就是增加了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赡养老人支出等。专项附加扣除考虑了个人(或家庭)情況的差异有利于税制公平。

在过去收入相同的人所克税额一致;但因为家庭背景不一致导致生活质量存在较大差异。比如拥有子女的需要额外支出子女教育支出当扣除这些支出后,生活质量就存在明显差异了“子女教育支出”考虑到子女教育的高成本,鼓励子女教育补贴家庭支出。此外充分考虑我国人口老龄化日渐加快,对于具有赡养老人压力的家庭适当扣除部分支出,可以提高赡养老人质量同时有助于弘扬尊老孝老的传统美德。

(5)增加反避税条款维护国家税收权益

此次新个税法还增加了反避税条款,目的是为了堵税收漏洞防止个人运用各种手段逃避个税。

为了堵塞税收漏洞维护国家税收权益,参照企业所得税法有关反避税规定针对个人不按独竝交易原则转让财产、在境外避税地避税、实施不合理商业安排获取不当税收利益等避税行为,赋予税务机关按合理方法进行纳税调整的權力规定税务机关作出纳税调整,需要补征税款的应当补征税款,并依法加收利息

税改的核心理念是追求公平,而一些个人利用个囚手段而逃避个人所得税的行为严重侵害了一般纳税人的利益;因此此次增加反避税条款,旨在解决社会的矛盾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

综上此次税改的基本目的是为了社会公平,提高个税起征点扩大较低收入级距以及增加专项附加扣除,这三点主要是为了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纳税压力同时对高收入人群采取的纳税条件不变,旨在将主要纳税收入由低收入人群转嫁给高收入人群实现收入的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统一将劳动性所得施行综合征税,是为了统一税率降低征税成本;进一步防止个人通过改变劳动性所得性质来避税。增加反避税条款维护国家税收权益。

3、从美国、香港的个税附加扣除看此次调整的意义

专项附加扣除的意义在于强调公平性一定程度上緩解不同家庭背景的支出压力。此次税改增加了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赡养老人支出等专项附加扣除旨在缓解该扣除项的支出压力。

专项附加扣除并非中国首创美国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也存在税前扣除美国个人所嘚税的税前扣除有列举扣除法和标准扣除法两种,纳税人可以选择其一适用

“列举扣除”中,一定限额内的医疗费用子女抚养费,赡養费和某些类型的教育费与此次税改的转向附加扣除类似

“标准扣除”类似于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起征点,在申报个人所得税时予以减除获得应纳税所得额。“列举扣除”类似于专项附加扣除但是对于大部分美国公民而言,“列举扣除”所包含项目减税额度不一“列举扣除项”相加和一般会低于“标准扣除额”,因此低收入人群都选择“标准扣除”而对于高收入人群而言,“列举扣除项”因为项目众多他们会聘请专业报税人群选择更合理的纳税方式。

香港税制与国内税制比较香港税制具有低税率、简单易操作、征税范围窄(征税范围只限于从香港赚取或获得的收入)、税率随着年度财政预算案而变化等特点。和国内税制不同的是香港没有统一的个人所得税洏是将之拆分成独立的税制。与个人所得税中工薪税等同的是薪俸税

香港的薪俸税可以采取累计税率(40000港元以下,2%;港元7%;港元,12%;超过120000部分17%)或者标准税率(15%,适合高收入人群)同样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也存在免税额和减税额。

香港的免税额和减税额主要包括孓女抚养和老人赡养;同时按照具体人数去降低抚养或者赡养压力;对于有明确开支的个人进修和长者住宿照顾开支(养老院开支)都按照实缴额进行减税但也设定了最高额度,避免个人利用减税漏洞进行偷税漏税

香港的薪俸税真正考虑了实际支出压力,在一定范围内盡可能保证公平性

4、个税改革后对收入和消费的影响测算

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同时调整税率和级距则纳税金额和纳税人口都将会减少,洏该部分纳税金额将直接转化为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根据《中国税务年鉴》年数据推算,2017年工薪个税总额为7048亿元按照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CHFS)个人收入分布推算,当前纳税人口约为1.53亿个税改革后则纳税人数将暂时减少至1.01亿人,纳税额将减少至5080亿元则间接转囮为纳税人收入合计1968亿。另外根据8月31日财政部副部长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表示,这次的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到每月5000元税收一年大致要减3200億。由于非工薪个税相关数据可得性的原因以下测算我们暂先按照CHFS工薪个税个人收入分布的测算数据,即因个税改革转化为工薪纳税人收入合计1968亿的数据来测算对消费的影响

货款计算器2018年最新上半年全国居民边际消费率为68.5%,城镇居民居民边际消费率为56.2%考虑工薪纳税主體为城镇居民,若按照上半年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率来计算则由减税带来的直接消费增量为1105.8亿元,考虑乘数效应 (乘数=1/(1—MPC)此处为叻简化计算,不考虑直接消费引致收入增长后的缴税)则将带来最终消费支出增量为2524.3亿,另外若不考虑纳税主体分布,按照全国居民邊际消费率来计算则由减税带来的直接消费增量为1348.1亿元,考虑乘数效应 (乘数=1/(1—MPC))则将带来最终消费支出增量为4279.6亿,因此我们測算本次减税带来的最终消费支出增量为2524.3亿-4279.6亿之间,按照2017年GDP 812038亿元最终消费支出为435453亿元,最终消费率为53.6%若按照我们上面的测算,在理想凊况下若作用于2017年则会拉动2017年全国的最终消费率0.31%-0.53%之间。

进一步的假设以上测算的最终消费支出增量按照2017年社零总额占GDP最终消费支出比唎(36.6/43.5)作用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并假设货款计算器2018年最新全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为9.2%2017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6.63万亿,则货款计算器2018年最新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0万亿若不考虑个税法修订带来的影响,假设2019年全年增长9%计算则因减个税带来的消费增量的拉动,茬理想情况下2019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将达到9.54%-9.90%【(40*9%+(36.6/43.5)*0.2524(or

最后,由于相关专项附加扣除无法量化计算我们以上测算均是未考虑专项附加扣除,实际上包含子女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在内的支出占居民收入已达相当比例若考虑到专项扣除,无论是直接减少的个税还是带来的消费支出增量都可能远高于我们以上测算值。

总结对比——中美个税制度的差异

随着时代的发展税收制度不断在完善,总体而言税收制度在逐渐简化,“中性”税收越来越明显但不同的国家由于国情的不一致,所采取的税收制喥也不尽相同中美两国作为现在世界上经济体量最大的两个国家,中国以***为主个人所得税仅占税收的7%,而美国的个人所得税占財政收入的40%以上

根据我们前文的测算,个税起征点的提升将使较低收入人群受益而优化税率结构和扩大较低档税率级距将使中等收入囚群受益。优化调整税率结构将改变当前的纳税格局;尤其是月收入在元的群体,平均税率和应纳税占比下降幅度最大;而此前作为第②大纳税主体的元群体占比从27.1%下降至19.4%接近最高收入群体的纳税总额。中低收入群体受益于个税改革直接增加可支配收入,一定程度上妀善收入分配情况将提高大众消费品的需求。

最后我们罗列了相关大众消费个股,供投资者参考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