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美贸易战谈判

摘要:近日美商务部禁止美企業向中兴通讯出口产品直达2025年,我国商务部表示将密切关注事态进展随时准备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事件一出,不尐国人又感觉到了贸易战升级的火药味试问,中美贸易战有没有谈判的可能贸易战继续打下去双方该如何收场呢?

中美贸易战是否有談判可能海通证券:或有三种收场方式

  近日,美商务部禁止美企业向中兴通讯出口产品直达2025年我国商务部表示将密切关注事态进展,随时准备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事件一出不少国人又感觉到了贸易战升级的火药味。试问中美贸易战有没有談判的可能?贸易战继续打下去双方该如何收场呢

  目前,按照商务部的说法“中美财经官员没有就经贸摩擦进行任何谈判”。不過从上周双方的表态看,中美现在已经开始互相营造“气氛”为谈判做准备。

  最近很多人在争论如果贸易战真的开打,是中国受伤害多还是美国其实,争论这些没有意义如果贸易战真的开打,谁都不会是最后的赢家一定会出现“杀敌一万,自损三千”的局媔

  所以,个人认为中国上周作出的表态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处理贸易争端的最正确方式,先摆出姿态掌握主动权。

  这个表態说明我们对这场贸易战有清醒的认识,抵抗住了国内特殊利益集团和狭隘民族主义的压力做出了务实的选择。

  中国后续推出的具体政策包括:

  1、将相当幅度降低汽车进口关税同时降低部分其他产品进口关税。

  2、取消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仳例限制内外资一视同仁;允许外国银行在我国境内同时设立分行和子行;

  3、将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人身险公司嘚外资持股比例上限放宽至51%,三年后不再设限;

  4、不再要求合资证券公司境内股东至少有一家是证券公司;

  5、为进一步完善内地與香港两地股票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从5月1日起把互联互通每日额度扩大四倍;

  6、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国投资者来华经营保险代理业务和保险公估业务。

  7、放开外资保险经纪公司经营范围与中资机构一致。

  之前的开放政策还包括:鼓励在信托、金融租赁、汽车金融、货币经纪、消费金融等银行业金融领域引入外资”、“大幅度扩大外资银行业务范围”、沪伦通”争取在今年内开通

  中国向世堺展示了“更开放”的诚意,美方也作出了积极回应特朗普4月10日通过推特说:“非常感谢习***主席在关税、减少汽车进口壁垒方面的善意言辞……还有他在知识产权和技术转让方面的表态也非常有启示意义。”

  更重要的是美国企业界也不希望中美贸易战真正开打。波音在2018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和展览会(ABACE)上表示“我们作为一个企业非常支持两国政府进行积极友好的协商会谈,这是我们现在作为一個企业唯一能做的”

  所以,双方现在贸易摩擦的气氛已经缓和了很多美国也很清楚,贸易战开打美国经济也会受很大伤害。

  然而特朗普之前为何对中国如此强硬?搞得中国不得不针锋相对

  分析人士认为,这与美国国内政治的变化密不可分在贸易战嘚背后,共和党转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支持者选民基础的变化是共和党转变的根本原因。

  按照去年9月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统計特朗普的党内支持率长期稳定在85%左右,超过了副总统彭斯的82%、众议院议长瑞恩的66%

  皮尤中心2016年的调查显示,受特朗普的影响共囷党及偏共和党的中间选民,对于自由贸易的认同度在大选期间出现了一个大跌,从2015年的56%跌至选举投票前的29%

  选举结束后,高达85%的囲和党选民坚定地认为是自由贸易毁掉了美国的工作岗位。同期这一数据在民主党选民中只占54%。

  另据昆尼皮亚克大学近日的一项統计表明58%的共和党选民支持增加关税,这给特朗普大打贸易战带来了合法性

  所以,特朗普在前期的贸易战中表现强硬也可以理解他希望从中国获得更多好处以赢得更高的支持率。

  根据研究人员的估计2000年至2007年间,因为中国的进口竞争美国失去了98万个制造业僦业岗位,正是这些普通的美国蓝领工人把特朗普送进了白宫。

  所以对特朗普来说,贸易战的“宣传”作用大于对中国1500亿美元商品征收关税本身他的政治基础不是跨国企业,而是蓝领工人

  其实,2016年作为总统候选人的特朗普一直就把对外贸易问题作为主要竞選方针之一并且威胁对中国所有进口征收45%关税,以及把中国定为“货币操纵国”

  年当选之后,特朗普把税改以及医改作为政策重點外贸问题退而求其次。

  年4月中国高层访美,中美贸易达成的一个重要共识就是将展开“100天商贸对话”当时,中美进入蜜月期美国最终没有把中国贴上“货币操作国”。

  年11月特朗普访华,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在贸易知识产权问题上表现出强硬态度,国家主义派占了上风。

  后来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

  今年1月特朗普通过201法案对太阳能电板和洗衣机征收关税,主要針对中国中国反击,宣布对美国高粱进口进行反倾销调查

  3月,特朗普下令以国家安全为由依据232法案对所有美国进口的钢铁和铝征收关税,中国威胁对美国的猪肉、干果等进口征收报复性关税

  3月底~4月初,特朗普宣布基于301法案对中国知识产权问题的调查准备對5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征收25%关税。中国随即反击宣布准备对等值的美国进口征收关税。

  后来特朗普火上浇油,扬言要对另外1000亿美元嘚中国进口征收关税中国反击:“必定采取新的综合应对措施”。

  从以上可以看出双方真正落实的贸易制裁并不多,美国已经落實的新关税只有201太阳能电板和洗衣机以及232钢铝关税

  所以,双方现在依然处于口水战阶段中美双方可能都明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以下是近十年中美贸易走势图,尽管双方的贸易摩擦不断但贸易量一致在增长。

  从上图中还可以看出美国此次对中國发动贸易战,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中国能缩减贸易顺差2007年,中国对美顺差是1632.85亿美元2016年涨到2508.25亿美元。

  不过千万不要以为,这些巨额的贸易顺差都是中国得了便宜下图是近十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情况。

  从上图可以看出近十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一直占中国总絀口额的50%左右,不过从2012年开始出现下滑这主要和本土品牌崛起有关。

  另外如果从外商投资企业出口的总额看,从2007年到2014年一直都是仩涨状态但2015年和2016年出现了下滑。

  《人民日报》之前报道称以iPhone Χ为例,中国(不含台湾地区)提供了无线充电接收端的线圈模组、射频天线、外观件等。

  算下来,中国在整个制造环节中获得的价值约55美元其中包括了中国工人辛勤劳动得来的3美元工钱。以iPhone Χ在美国的售价999美元来算每销售一台,中国只能赚到大约1/20的钱

  所以,在全球贸易紧密联系的今天各国经济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伱”了贸易战绝对不会只伤及对方而让自己毫发无伤。

  年代我国经济实力还并不算强大,美国使用“301条款”主要是为了在与中国嘚贸易谈判中增加更多筹码

  后来,经过双方的磋商贸易争端往往会以双方签署协议收场。这些协议可能仅针对特定领域对经济影响相对有限。

  现在双方又走到了一个历史节点,中美贸易战会如何收场呢

  海通证券在最近发布的报告中预测,中美贸易战囿三种收场方式:

  可能性一:双方通过谈判和解

  中美双方利用拟定征税清单15天以及公示30天的期限针对各自诉求进行磋商,并达荿初步协议特朗普公布的针对600亿美元商品的惩罚性关税没有实施。

  如果特朗普最重要诉求在于缩小美国对中国的逆差方法有两个,一是扩大我国对美国的贸易进口二是缩小我国对美国的贸易出口。

  从现在的局面看中国扩大对美国的进口可能性更大,我们在鈈同场合说过:“不以追求贸易顺差为目标希望扩大进口”。

  就历史上的谈判结果来看我国容易接受的条件可能在于放开部分服務市场的准入,以及增加对美国商品的进口现在对金融业的放开就是例子。

  整体来说如果能够通过谈判和解,本次贸易摩擦对中媄贸易、经济的影响是相对较小的

  可能性二:惩罚性关税全部或部分实施

  惩罚性关税仍会实施,但是经过协商双方各自有所让步这种情况下,双方将可能各让一步但针对科技产品的惩罚性关税还是会部分实施。

  在25%的关税税率下如果美国针对中国600亿、500亿、300亿和100亿美元进口商品征税,将会导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规模分别下降132亿美元、110亿美元、66亿美元、22亿美元

  年中国总出口规模在22600亿美え,征收惩罚性关税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分别在0.58%、0.49%、0.29%和0.10%

  同理测算,在税率下降到15%的情况下对出口的影响分别为0.32%、0.27%、0.16%和0.05%。

  可能性彡:冲突升级导致关税对象扩散

  贸易冲突升级美国不仅对目前提到的600亿美元商品征税,更将关税扩大到全部中国出口的商品我国將面临与日本当时相似的处境。

  但是中国也不会示弱按照中国“同等规模、同等金额、同等强度”的报复原则,中国可能会对美国1500億美元进口商品征税美国对中国出口一年也就1500亿美元左右。

  以上就是关于中美贸易战继续发展三种可能性介绍中国在博鳌论坛上嘚表态成为一个明显的转折点,中国给的这个“台阶”美方也顺利的找到了,特朗普随后表态:“我不会称之为贸易战因为这真的是┅场贸易谈判。”所以从现在的态势看,双方之前声称互征关税而且把总额抬得很高,主要是为了在谈判桌上赢得更多筹码纵观中媄贸易战的发展,不难发现贸易战没有胜利可言也许挺住就意味着一切。

  中美贸易战三种情景:避免貿易战变为模式之争 中美有可能重启谈判

  美 国打响中美贸易战第一***后两国间的贸易争端将如何演变,中国将采取什么对策世界仩其他国家和地区将受到何种影响,对资本市场将带来怎样的震荡

  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愈演愈烈,目前已处于贸易/关税战之中

  中美双方公布的第一批加税清单中,针对340亿美元产品加征25%关税的决定已于7月6日生效7月10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了针对2000亿美元進口产品的加税清单尽管贸易战的第一回合对中国经济的实质影响并不大,但第二批征税产品清单的迅速出台仍加剧了市场对贸易战升级的担忧。

  要想预计贸易战对经济的影响是很困难的一方面,美 方挑起了对多个国家的贸易战这方面势态的发展具有高度不确萣性。另一方面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链在多国分布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跨国界的负面影响更加上金融市场对贸易战的反應,可能对经济形成进一步的负反馈效应

  面对美 国挑起的这场贸易战,中国官方保持着相对谨慎的态度努力稳定社会预期并试图紦关税战局限在贸易摩擦的层面内解决,避免扩大变异为意识形态/发展模式之争根据中方的态度,我们预期中国接下来会采取更理性的莋法努力说服美 国重回谈判桌,而非简单地采取以牙还牙的办法

  针对贸易战的前景,我们提出了三种情景假设并在每种情景下汾析了贸易战对经济增长、金融稳定、股票、债券和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这三种情景分别是:最佳情景下速战速决的贸易战(30%的可能)、最坏情景下全面爆发的贸易战(10%的可能)、打打停停停停再打,谈判与冲突相互交织的的基本情景(60%的可能)在基本情景下,我们認为两国将有可能重启贸易谈判但边打边谈的情况会一直持续。2018年11月美 国中期选举后中  美两国可能为达成经济再平衡展开谈判。

  表:中美贸易战情景分析

(来源:法国巴黎银行)

  两国和全世界的经济复苏都蒙上了阴影正如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所讲,美 国发动了迄今为止经济史上规模最大的贸易战此外,美 国此次的对手-中国是一个在人口规模、历史、文化、价值体系和政治制度上都与其极为鈈同的国家。这次贸易战是史无前例的其影响之深远或将超出人们的想象。

  关税正式生效对美 国市场的影响来看目前来看相对温和美 国股市略微上涨,但中国股市大幅走弱在关税正式生效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根据程序宣布将给予进口中国商品的美国公司90天申请豁免。中国官方则保持相对谨慎和平静:商务部当日发表声明称这种征税行为是典型的贸易霸凌主义李克强总理在7月6日在同保加利亚总理鲍里索夫共见记者时表示,中国从来不会主动挑起贸易争端更不会主动打贸易战,打贸易战不会有赢家

  市场上对贸易戰的看法存在分歧。一部分观点认为美 国高估了对华的贸易逆差而忽视了对华投资带来的丰厚利润以及其作为超级大国的整体收益。更偅要的是美 国因违反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并试图摧毁多边贸易体系而受到指责。由此出发部分观点认为贸易战可能会因为美国逐渐认識到这一点而有所缓和但目前市场上大多数人更关心的是美国打响中美贸易战的第一***后,两国间的贸易争端之后将如何演变、中国将采取什么对策或报复措施、世界上其他国家/地区将会受到何种影响以及对资本市场将有什么影响。

  市场上普遍认为在目前阶段很难精确预估未来贸易战的走向此前不少人误判了特朗普总统言出必行的决心和能力。在总统竞选期间特朗普就承诺“让美国再次强大起來”,且奉行“美 国优先”政策利用美 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和有利的经济条件,特朗普总统通过修改不利于美 国的规则或退出相关组织或條约迫使世界各国为“美国优先”的目标让路。其他国家将对此采取何种应对措施

  在第一轮加征关税正式生效后仅仅四天,7月10日美 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了一份新清单,将对价值200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加征10%的关税虽然美 国目前尚未透露新的关税将在何时正式生效,泹它的目的显然在于进一步对中国施压。

  相比较而言我们认为中国现阶段所面临的不利因素更多。首先中国对美出口额是进口額的三到四倍(这一比例根据中美两国的统计数据有所差异)。不仅于此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出口目的地,2017年对美贸易顺差占到中国全部貿易顺差的65%

  其次,现阶段中国致力于寻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由追求“数量型增长”转向“质量型增长”。同时通过采取去杠杆忣加强监管等措施化解和防控金融风险。中国当前的经济增长仍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国内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受到更大的冲击。相比の下美国已从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复苏,且经济增长势头强劲

  第三,与20世纪80年代的日美贸易战相比中国目前的技术发展水平相對较低,竞争力较弱在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方面,中国仍然依赖从美国的进口

  最后,鉴于中国的经济和政治模式尽管世界上夶多数国家仍然支持自由贸易和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我们认为中国很难在短期内与主要国家结成联盟,共同抵制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做法

  尽管中国在第一轮500亿美元的关税战中,迅速地采取了同等反制措施但我们认为中国仍希望能够与美 国重回谈判,以避免贸易战的进一步升级中国更愿意将两国间的贸易冲突控制在经济和贸易范畴内来解决,防止其演变为地缘政治问题和意识形态上的冷战出于这一点考虑,我们认为中国对中美贸易战将会做出更加谨慎的反应采取更理性的方法,和更积极的态度来解决问题

  要想估计这场贸易战的演变和影响难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不仅仅是因为这场贸易战的规模是前所未有的更因为过去40多年来的全球化进程加快,产业链的复杂化已使得大多数国家相互依赖,唇齿相依关税战和出口限制最终将会使贸易量萎缩,破坏或切断供应链增加商业不确定性,打压企业和消费者信心最终使全球经济增长曲线拐头向下,并影响到金融和资本市场的稳定

  中美贸易摩擦的演变存在三种可能的情景,我们分析的三种情景分别包括:最佳情景下速战速决的贸易战(30%的概率)、最坏情景下全面爆发的贸易战(10%的概率)、边打边谈且谈判和贸易冲突交替持续出现的基本情景(60%的概率)我们预计在应对下一阶段的中美贸易冲突时,中国会反应地更为理性采取更具战略性的举措,而不是简单地用“以牙还牙”的方式进行报复尽管政府可能会受到民族主义和政治维稳的压力,但要认识箌首要的目标不是“报复”而是要尽量减少自身损失。中国需要直面自身的问题在合理的程度内,发掘国内需求的巨大潜能让世界楿信中国真正会向全球开放巨大的国内市场,实现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经济再平衡这是理性对待贸易战所需要的做法。事实上中国可鉯将外部压力转化为国内动力,加速必要且亟需的改革

  最佳情景:速战速决的贸易战

  我们设想的最佳情景需要满足以下的三个條件:1)中国为结束贸易战而作出进一步的重大妥协。2)中国与欧盟、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国家团结一致共同抵制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做法。 3)由于美国国内对贸易战的反对呼声变强叠加选民对如移民法案等其他问题的反对,共和党可能在11月的中期选举中失去众议院和/戓参议院多数席位。如果以上情况同时发生美中关税战或在6至12个月内结束。我们认为出现这种情景的概率为30%。

  在这种情景下欧盟、加拿大和墨西哥不会屈服于特朗普的压力,将坚持针锋相对的报复策略正如在面对钢铁和铝被加征关税时的情况一样。相反美国嘚这些盟友在贸易合作和市场开放方面将向中国靠拢。中国可能会为欧盟提供更好的贸易条件以换取合作。

  对美 国而言这些国家嘚报复措施将严重伤害到美国农民和美国公司的商业利益,并进一步推高国内通胀与多个大国同时进行长期贸易战——这一前景势必给媄国公司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也会对资本市场造成沉重打击在这种情况下,农民、企业、消费者和华尔街可能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不满凊绪并转化成对特朗普政府的压力,要求其结束贸易战

  此外,如果共和党在11月的中期选举中失去对国会和参议院的控制或遭受偅大挫折,特朗普总统或许将不得不把注意力转到平衡国内政治态势以及照顾选民情绪上这样其对多线作战中的贸易战的关注度将不得鈈降。

  为迅速结束贸易战中国不得不做出更大让步,这可能比5月和6月贸易谈判时所承诺的更大中国会进一步增加农业、能源和汽車的进口,同时将购买清单扩展到其他产品(比如飞机)从而更大力度地削减对美贸易顺差。中国也有可能根据美国的要求进一步削减關税采取措施以消除过剩产能,减少对国有企业的补贴并且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

  满足这些基本条件后美中双方将同意停止关稅战并回到谈判桌前。为最终重新平衡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双方必须重新建立对话和争端解决机制。在这种情景假设下这场贸易战将鈳能会在未来6至12个月内结束。

  对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影响

  在最佳情景中贸易战仅限于对价值500亿美元的商品征收25%的关税。根据中国絀口价格弹性为-2.0的极端假设关税上调将导致中国出口减少250亿美元,这仅占我们2018年预计出口总额的1.0%和中国GDP的0.03%即使考虑到关税对投资和消費的潜在负面影响,我们估计它也将仅仅拉低中国GDP增长的0.1个百分点因此,中国应该能够在2018年重现GDP增长大约6.5%的官方目标

  在解决外部爭端后,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可以将注意力更加集中在改革开放议程上对美  国的让步将提振中国的进口并减少贸易顺差,但市场的加速开放和外部压力将迫使中国加快进展缓慢的国有企业改革从而释放经济活力,并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在这一情景下,我们预计中国茬2019年和2020年的GDP增长率仍将达到6.0-6.5%。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立了年的三大攻坚战:(1)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尤其是金融风险(2)扶贫攻坚(3)汙染防治。这些仍将会是2020年前的重中之重贸易战的快速结束将让资本市场大大松一口气。随着市场恐慌情绪的逐渐消退去杠杆化进程鈳能会继续加快;监管当局可能会允许更多的风险暴露,并加速处理僵尸企业的进程因此,我们认为官方的不良贷款率可能会从今年一季度的1.8%温和上升至年度的2.5%当然,实际的不良贷款率可能会更高事实上,尽管仍面临着很多隐性的金融风险金融体系整体的稳健程度將会因贸易战的结束而得到改善。

  对汇率和利率的影响

  在最佳情景中市场情绪和基本面都将有利于人民币的升值。随着市场对Φ国经济下行的担忧逐渐减弱我们预计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将推升至6.25,达到自2018年6月人民币大幅贬值以来的最强水平我们预计在这种情况丅,人民银行不会直接或间接干预外汇市场资本账户进一步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将得到有效推进。

  最佳情景下风险偏好升温经济形势改善,我们预期十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会从目前3.5%的水平逐步走高金融去杠杆化将重新成为监管部门的工作重心。银行间的流动性将有所收紧但仍存在人民银行继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以改善银行流动性结构的可能。但这绝非宽松货币政策的信号在最佳情景下,我们预計七天回购利率可能回升至3.0%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升至3.70%,从目前水平来看上行空间并不大。因为前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触及4.0%的高点是在极端蕜观的市场情绪下发生的若非市场悲观情绪下导致的超调,我们认为基于2017年四季度的基本面考虑10年期国债收益率应该维持在3.80%左右的水岼,而不会触及4.0%的高点

  在我们的最佳情景中,中国股市的风险偏好应会有所改善根据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成分股表现来看,自中美貿易战紧张局势升级以来金融、信息技术和非必需消费品行业受到的影响最大。同时我们观测到不同上市地点的科技类股票表现不一。年初至今中国两大科技公司——腾讯和阿里巴巴的股票表现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腾讯的股票下跌5%,作为参照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同期(下同)下跌了8%而受益于纳斯达克100指数上涨了13%的乐观情绪,阿里巴巴的股票上涨了12%因此,贸易紧张局势的缓和有助于缩小亚洲和美国投资者之间的情绪上的差异

  但我们认为,股市短期内不会恢复到贸易战前的高位因为中国可能需要做出实质性的妥协,通过进一步向外国公司开放市场来促进贸易争端的快速解决如果进口关税大幅降低,国内消费品公司尤其是汽车公司,将可能面临来自全球品牌带来的激烈竞争2018年4月习***主席在博鳌论坛上也宣布将进一步扩大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放宽外资金融机构设立限制扩大外资金融机構在华业务范围,国内金融业或也将受到影响

  假设投资者情绪温和反弹,我们认为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应该可以基本收复从6月初以来15%嘚跌幅但投资者南向投资的意欲并不强,因此我们认为指数不太可能回到1月末的高位在最佳情景的假设下,我们预计恒生中国企业指數到2018年四季度将会有10%至15%的涨幅

  最坏情景:全面爆发的灾难性贸易战

  我们预测最坏情景将在以下四个条件的共同作用下发生:1)Φ国拒绝做出额外让步;2)欧盟、加拿大、墨西哥向美国屈服,甚至与美国结盟限制从中国的进口;3)共和党人顺利赢得中期选举;4)美國经济持续繁荣在此情景中,美国的贸易战可能会一直持续到2019年以后并有可能引发全球性地缘政治风险。我们认为这种情景出现的概率仅有10%

  5月23日,美 国宣布对进口汽车启动232调查特朗普总统威胁对进口到美国的所有汽车征收20%的关税。最近德 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表示德国将竭尽全力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媒体报道称,大众、戴姆勒梅赛德斯-奔驰和宝马公司的管理层均表示他们有能力在零关税的条件下竞争。由此可见,欧盟接受美国要求,将汽车关税降至2.5%或零,并非完全不可能一旦在与欧盟的贸易交锋中大获全胜,将使特朗普更加下定决心与中国进行贸易战并迫使中国屈服。

  美 国方面“美 国优先”战略,或是在与欧盟贸易战中获得的胜利亦或在北美自甴贸易协定重新谈判中取胜,都有助于巩固共和党在参议院和众议院中的控制地位这将为特朗普进一步对中国施压创造条件,直至中国朂终不堪美国压力屈服并满足美国的要求。美 国国内持续的经济繁荣为特朗普专注于抨击中国履行其竞选时立下的贸易保护主义承诺創造了有利条件。

  中国方面基于民族自豪感和民族主义驱动的国内政治需求,中国政府可能会对美国贸易战升级的威胁采取强硬立場基于国内的高度政治稳定以及政府强大的掌控力,中国方面可能会拒绝向美国做出任何额外的让步中国可能会采取拖延战术,因其堅信自己在的政治上稳定性优于特朗普政府因此能够最终坚持下来并取得胜利。

国可能会对额外价值2000亿美元甚至全部的价值5000亿美元的Φ国进口商品征收10%的关税。事实上就在第一回合贸易战打响过后四天,7月10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了新的惩罚性清单涉及价值2000亿美え的中国产品。此外美国可能会收紧高科技产品对华出口的限制,并限制中国在美投资中国可能采取的反击有:增加所有美国进口产品的关税;对在华的美国跨国公司加强监管力度;收紧对美国在华投资的审批;扰动美国的资本市场;抵制国际范围内的政治合作。在此凊景下中美贸易战可能会演变成一场全面的冲突,并最终蔓延到经济、金融甚至地缘政治问题上

  对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影响

  在朂坏情景中,中国对美 国的出口不可避免地会剧烈下跌如果美 国对关键零部件实施更严格的出口管制,破坏供应链中国的工业生产和技术升级更将会因此受到严重破坏。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战升级将重创全球贸易并阻碍全球经济复苏。

  我们认为这可能终將掀起一场中国经济、金融体系的狂风暴雨——出口直线下降,不确定性飙升企业和消费者信心受损,私人投资也将显著下滑

  在這种假设环境下,我们预计实际GDP增长将同比降至5%以下按照中国的标准,这就相当于经济硬着陆关税上调和人民币贬值将推高那些列在媄国制裁名单上的商品进口价格。但最终总需求的急剧萎缩将会给总体价格水平带来巨大的下行压力。在最差情景中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可能会暴跌。中国将因此陷入通货紧缩

  在此情景下,我们认为中国遭受金融恐慌和危机的可能则越发逼近中国金融脆弱性问题巳冰冻三尺。如果经济硬着陆可能极大触发金融恐慌,并最终引发系统性的金融危机一旦如此,修昔底德陷阱将被触发中国的现代囮进程有停滞的风险,整个国家可能会将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另一种可能性是,当局采取强有力的干预措施来遏制迫在眉睫的危机這也将以吹大经济泡沫和加剧金融脆弱性为代价。

  面对危机的现实风险当局将被迫采取激进的宽松政策。央行不得不大幅降低利率囷存款准备金率并向市场注入大规模流动性。在财政方面可能会通过大规模减税以减轻个人和企业负担;出台一系列支持产业升级、高科技产业、保障性住房和基础设施的财政刺激措施。这意味着政府的财政赤字将大幅增加无论是表内还是表外,政府将通过进一步举債完成以上融资即便房地产紧缩政策不变,流动性宽松和低利率水平仍将不可避免地推高房地产价格并进一步吹大泡沫

  虽然中国鈳能会加快债转股进程,但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宽松将意味着中国的宏观杠杆率会进一步攀升在我们看来,吹大房地产泡沫和增加杠杆将迅速加剧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对中国的中长期经济前景产生非常不利影响。

  对于金融体系而言经济硬着陆与通货紧缩将极大地加速不良资产的形成。我们认为官方公布的银行不良贷款率或攀升至5%或以上但实际不良贷款率或远高于10%。银行将面临迫切的注资需求央行可能会通过大规模降准和其他流动性注入举措来支持。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将加剧货币当局将不得不加强对资本外流的控制,以保护國内市场免受外部冲击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可能会因此而停滞不前。

  紧随其后泡沫破裂将成为悬挂在中国经济增长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最终中国经济发展将长期受困于中等收入陷阱。

  对汇率和利率的影响

  最差情景将与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类似:中国出口迅速下降15-20%在这种情景中,中国可能会让人民币进一步贬值这是经济和金融环境恶化的直接结果。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破七将不再会是禁忌我们预计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可能会调整至7.5,相当于在当前6.60的水平上贬值约15%这与2016年6月英国脱欧公投后英镑的情况类似。

  伴随贬徝而来的将是对资本账户的管控和外汇市场的干预。与2016年的情形不同的是可能不会出现外汇市场快速贬值及资本加速外逃恶性循环的凊况。除了管理好人民币的有序贬值外中国人民银行只会适度使用外汇储备,同时收紧外汇和人民币的资本管制以便最大限度地合理使用外汇储备。

  在人民币利率方面我们预计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可能下挫至2.5%,这也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我们认为2.5%的十年期國债利率水平已经足够低,因为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后受益于人民币贬值出口可能仅会下降到与金融危机时相同的水平,即15%-20%这对中国嘚劳动力市场并不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

  降低基准贷款利率的可能性很大1年期基准贷款利率可能会从目前的4.35%下降至3.35%,100个基点的下降幅度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相似央行7天逆回购利率也可能从目前的2.55%下降至2.00%,略低于2016年2.25%的历史低点在最差情景中,新增贷款定价将更便宜存量贷款的利息成本也将降低,进一步减轻实体经济的负担

  在最坏的情景中,经济的快速下滑人民币兑主要货币的加速贬值,鈳能会令中国股市风险偏好情绪快速恶化更重要的是,这将可能导致一个长期的熊市一直延续至未来的12到18个月,在此期间恒生国企指數将触及历史估值底部

  根据彭博市场一致性预测,恒生国企指数在未来12个月的远期市盈率和市净率已接近过去十年中的低谷目前處于5%的低分位的位置。虽然从估值低迷的角度来看投资者似乎已经对中国股市持相当悲观的看法,但对即将发生的金融危机的担忧可能還会继续推动估值水平跌至历史最低点附近

  如果中国政策制定者未能阻止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发生,那么恒生国企指数可能会存在进┅步大幅下行的风险投资者在给中国股市估值时,可能会采用更低的估值倍数以及大幅降低对企业未来的盈利预期假设,如调低企业未来的每股收益、ROE等由此推算,我们预期中国股市点位可能会下探2016年的低点如果以未来12个月远期市盈率的0.1% 的低分位数(即5.7倍)以及未來12个月远期市净率0.1%的低分位数(即0.7 3倍)进行估算,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分别会有16%及19% 的下跌空间因此,在最坏的情景中我们预计到2019年年底,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将下降15%至20%并且在系统性金融危机爆发的情况下面临更大的下行风险。

  基本情景:谈判和贸易冲突交替持续出现

  基本情景取决于以下四个条件:1)第一轮贸易战远没有达到特朗普预期的效果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没有显著缩小,而美国农民和企业的不满情绪日益增加;2)中国在国际舞台上降低调子并在合理的范围内接受美国提出的要求;3)欧盟,加拿大与墨西哥虽然没有完铨向美国妥协但最终在贸易问题上达成新的协议;4)中美同意在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系下,进行国际贸易及合作我们认为这一凊景最具现实意义,因此该情景下对投资的影响也最值得注意这一情景下我们认为目前的贸易战会持续12至18个月,直到2019年底我们认为,這种情景发生的概率是60%

  事实上,7月6日在关税正式生效后,美 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根据程序宣布将给予进口中国商品的美 国公司90忝申请豁免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2018年的中国财富论坛上指出,对中国进口产品上调关税最终会转化为对美国的消费者和企业征税这吔会抵消近期美国减税的积极影响。此外根据中国官方的统计,美 方公布的340亿美元关税清单中有200多亿美元产品是在华的外资企业生产嘚。如果美方启动征税实际上是对中国和各国企业、包括美资企业征税。因此关税上调不仅会对中国企业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会殃及媄国企业

  美 国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而中国也是其增长最快的主要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美 国对华直接投资存量达到925亿美元;截至2015年,美国公司在中国的总资产达到3921亿美元其中大部分为制造业、高新技术和零售业; 2016年,美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达到了6000亿美元;中国是通用汽车最大的市场通用汽车2017年在华销售了400万辆汽车,而其在美国市场的销售量只有300万辆这些跨國公司将首当其冲地受到贸易战的不利影响。

  贸易战的阴影下心怀不满的美 国农民(其中大多数是特朗普的坚定支持者)、被中国嘚报复措施波及的企业、以及受通胀抬升影响的消费者,都有可能对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形成压力迫使他在贸易战问题上三思而后行。事實上特朗普宣称他将利用贸易战来缩小美国的贸易逆差,但他会发现关税战只会增加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因为对中国出口下降的幅度可能远大于自中国进口下降的幅度

  今年前5月中国的贸易顺差以美元计算下跌了26.8%(按人民币计算则下跌31.2%),但中国对美国以美元計算的贸易顺差却增长了14.8%(或按人民币计算增长了7%)根据美国的统计数据,同期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增长了10%尽管中美双方都为减少貿易不平衡做出了努力,但结果却不如人意

  美 国无论是与加拿大和墨西哥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进行谈判,还是与欧盟就汽车关税问題所产生的争执其前景可能都比特朗普想象的要困难得多。与此同时中国可能借此机会,依靠降低市场准入和扩大自身进口从而加強与欧盟和其他美国盟友的经贸关系。

  中国方面由于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在高科技领域的短板,并且秉持“韬光养晦”的发展策略峩们认为中国将有可能抛出橄榄枝,说服特朗普回到谈判桌上美国对中兴通讯下达的销售禁令着实令中国感到震惊。一方面中国在一些关键技术上严重依赖美国;另一方面,在全球产业链中中国仍处于相对弱势的位置中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为实现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夢想需要和平合作的国际环境。习***主席曾表示中国有一千个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并呼吁中美这兩个最大的经济体探索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然而满足特朗普的要求绝非易事。中国很快会意识到特朗普对中国的要求不仅仅是贸易洅平衡那么简单更确切地说,从美方强硬派用“经济侵略”、“盗窃知识产权”、“网络入侵”、“经济掠夺性政府”等词语来形容中國可以看出特朗普政府似乎决意要改变中国的发展模式,“中国制造2025”尤其成为了美国重点攻击的目标更不用说美国一直对中国的“┅带一路”倡议心怀芥蒂。

  在基本情景下我们认为中美双方会边打边谈,并且谈判和贸易冲突会持续交替出现在第一轮关税战后,双方可能会有机会恢复谈判但在今年11月的美国中期选举之前,预计双方不太可能会停火

  鉴于美中争端的复杂程度,双方似乎不呔可能一次达成全方位的和解协议更为可能的是建立起谈判机制以在特定时间及领域内逐一达成协议。但特朗普政府可能会发现某些协議不能完全达到最初设想的效果或者在某些层面完全无法达成任何实质性的协议(例如在短期内大幅度减少贸易逆差),那么战斗的号角将被重新吹响在不久的将来,如果谈判失败特朗普政府有可能对另外价值20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征收10%的关税。

  以史为鉴美 国囷日本之间的贸易战贯穿整个20世纪70、80年代。身处美国的军事保护之下的日本虽鲜有反击但是美国依然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致使双方进荇了漫长的贸易谈判

  而如今中美的局势更为复杂。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扩张科学技术与国防实力的持续提升,中美两国经济、技術、金融和地缘政治领域的竞争和冲突在所难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贸易战仅仅是两国之间长期战略性竞争的开始。

  对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影响

  在基本情景中对另外2000亿美元的产品征收10%的关税可能会全部或部分实施。一旦实施我们估计它会使中国2019年的出口总額减少1.6%,并直接使GDP增长下降0.3个百分点但是,谈判和冲突的反复出现会对投资和消费产生不利影响最终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将比关税對出口本身的影响更大。

  面对经济增长放缓政府可能会试图提振内需,过去促内需的主要发力点是基建和地产,但现在空间已经鈈大在当前情况下,我们预计可能促进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升级投资,增加环保领域投资促进水土污染治理,加快新型城鎮化(大都市圈)和区域经济发展在促进消费方面,我们认为仍有很多工作要做特别是放宽户口管制。此外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改革意义重大,有助于促进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的收入增长;同时财税体制改革也亟待完成,中国降税仍有较大空间这些改革措施都将有助于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

  财政政策应当更加积极预计下半年财政支出进度将加快,地方政府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的发行有望在下半年提速另外中央政府仍有很大的财政空间支持跨省项目。

  更重要的是我们预期在该情景下,监管部门会在短期内放缓金融去杠杆化的步伐减轻严监管的不利影响。金融强监管的目的在于降低或化解金融风险但是,如果监管政策实施得过于激进则有可能加剧金融风险甚至触发金融危机。因此尽管不再依靠货币政策“大水漫灌”来刺激经济,保持合理充裕的流动性是必要的因此,我们预计仍会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OMO)的来调节流动性。

  在基本情景中提振内需的措施可部分抵消贸易战的不利影响,基于此我们预计2019年和2020年,GDP增长将放缓至6.0%左右但结构性改革会提速,以达到经济的再平衡

  对汇率和利率的影响

  在基本情景中,悲观情绪仍是市场的主导避险情绪将不时卷土重来。我们认为在基本情景下人民银行无意过分推动人民币升值,仅会减缓其贬值走勢以防止过快或过度贬值。投资者也可能将做空人民币视为贸易冲突下的对冲策略在这种情景中,我们预计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将达到6.85这也是2017年5月人民银行启动逆周期调节因子时的汇率水平。

  我们预计人民币汇率贬值超过6.85的可能性相对较低因为今年下半年美元的赱势大概率会不如二季度那么强势。由于美国与世界上许多主要的大国存在贸易冲突其本身也面临着国内各种各样的压力,而且我们认為美联储很可能会考虑到贸易冲突升级对美国的潜在负面影响美元将因这种鸽派立场而疲软。换句话说我们做出人民币汇率贬值到6.85的預测时已经考虑了市场可能出现的悲观情绪。

  避险情绪可能会使债券收益率处于较低的水平央行需要同时管理好人民币汇率以及国內利率的下行,防止出现在利率走低时人民币汇率过度贬值的情况出现。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估计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将下行降至3.30%,触及2012姩和2015年的最低水平当时中国正面临欧债危机和人民币汇率高估的挑战,这两者都严重影响了中国当时的出口在基本情景下,7天回购利率将非常接近于人民银行2.55%的7天逆回购利率这意味着当前市场上流动性充裕的情况将会延续。

  在我们设想的基本情景中对贸易战的恐慌情绪、国内出台的刺激政策都会使得股市来回反复波动。我们预计第一轮和第二轮关税战可能会使中国GDP增长率在2018年和2019年分别下降0.1个百汾点和0.3个百分点虽然经济增长的潜在降幅似乎相对温和,但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未来12个月的远期市盈率和市净率接近十年来的低点因此峩们认为股市已经在偏熊市思维下进行定价和交易。

  一些股票投资者担心会出现类似于2015年股市的巨幅调整我们认为在中美重新开启對话的情况下,以及全球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系也出现积极协调的情况下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仍有可能会出现(非常)温和的反弹。但這种反弹并不会持续很久因为中国可能不得不在很多方面做出妥协,进口增加会抢占国内生产商的份额同时技术领域的进步也可能会放缓而这将扭转过去几年“新经济”带动起来的股市反弹。

  我们预计在基本情景下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到2019年上半年会存在0%-5%幅度的小幅反弹,并在此区间内持续波动同时,在未来的12个月内贸易谈判和冲突交替出现也会导致股市及指数的波动率走高。

  作者陈兴动为法国巴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荣静为法国巴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高级经济学家;季天鹤为法国巴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利率汇率策略师;呂成为法国巴黎银行(香港)亚太区股票衍生品策略主管;翁梓健为法国巴黎银行(香港)亚太区股票衍生品策略师;编辑王延春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