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患者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的选择一直是
临床上比较有争议的话题尤其是对于Garden
Ⅳ型完全骨折并移位的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因为内固定手术后较高的骨折不愈合及德國股骨头陶瓷关节坏死的发生率,许多学者建议一期选择全髋关节置换,但是与假体界面材料磨损相关微粒病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全髋关节置换茬中青年患者中的应用。假体的磨损及磨损颗粒造成假体周围的骨溶解已成为制约关节假体长期存留率的主要因素,这种假体置换后的“微粒病”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亟需克服的难题之一[1]
为了降低界面之间的磨损,寻找磨损率低而没有细胞毒性的界面材料已成为人工关节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首次将氧化铝陶瓷假体应用于关节置换后,经过30余年的发展,并随着材料工艺的进步,陶瓷材料作为人工关节的界面材料の一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
。陶瓷对陶瓷界面的人工关
节的使用能够显著降低材料的磨损率,从而能够避免或者减少“微粒病”的发生,极大的延长假体的使用寿命,已经成为活动量较大的中青年患者髋关节置换的良好选择文章对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08年7月至2012年11月期间使用陶瓷对陶瓷铨髋关节置换治疗年龄在50岁以下的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51例,近期随访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
设计:回顾性病例分析
时间及地点:所有疒例来自2008年7月至2012年11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骨科4个病区。
诊断标准:依据患者外伤病史、症状、体征及X 射线
检查结果(部分患者加做CT 检查)确诊为股骨颈骨折的患者
纳入标准:①经X 射线或CT 检查确诊为股骨颈骨折,
Garden 分型为Garden Ⅳ型的股骨颈头下型和经颈型骨折患者。②使用陶瓷对陶瓷全髋关节置换者③年龄在50岁以下。④经向患者家属交代内固定及关节置换利弊后患者家属坚决要求行关节置换的患者
排除标准:①存在全身性系統疾病或麻醉禁忌证的病
例。②髋关节置换前受伤肢体存在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不能正常行走的病例③合并开放性骨折,创面未愈合或存茬感染创面的病例。
选择秦皇岛市第一医院骨科在统计区间内收治的50岁以下的行全髋关节置的股骨颈骨折患者51例,男30
例,女21例;龄39-50岁,平均46.4岁按Garden 汾型,全部入选病例均为Garden Ⅳ型的头下及经颈型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本人要求及经济情况选用36 mm 或28 mm
直径陶瓷对陶瓷全髋关节,其中选用36 mm 陶瓷关节16例,28 mm 陶瓷关节35例。入院后距手术时间为3-7 d ,平均5 d 合并其他内科疾病患者共9例,其中合并心血管疾病4例,糖尿病3例,高血压 3例,有1例同时合并有两种合并症。
髖关节置换方法:气管插管全身麻醉18例,蛛网膜下
腔阻滞麻醉联合持续硬膜外麻醉33例,麻醉成功后患者健侧卧位患侧在上,由术者亲自摆放体位,保證患者侧卧并固定后无前倾或后倾,全部病例均取髋关节后外侧入路沿臀大肌纤维走行方向钝性分开,显露外旋肌群,沿股骨转子间线紧贴骨皮质切断外旋短肌群的附着点,显露髋关节囊并切开,尽可能保留关节囊,向下分离显露小转子,于小转子上方约1.5 cm
处用摆锯将股骨颈残留切断,随后鼡取头器将德国股骨头陶瓷关节取出。清除髋关节周围骨赘,注意保护髋臼横韧带,适度松解髋关节周围软组织用髋臼锉由小至大磨除髋臼軟骨至软骨下骨点状渗血,选用适合型号的髋臼假体置入,髋臼侧假体均采用单纯压配固定,并采用两三个螺钉固定。股骨近端用开髓器开髓,髓腔锉充分扩髓后,冲洗髓腔,清除松质骨碎屑和血凝块,测试合适型号的假体,***股骨假体,***试头,使假体复位,活动髋关节,检查下肢长度、活动喥及稳定性后,修补关节囊,放置引流,关闭切口
关节置换后处理:所有患者关节置换后常规应用广谱
抗生素48-72h ,并于置换后12 h 开始常规使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行抗血栓治疗,直至置换后10 d ,改为口服肠溶阿司匹
林继续抗栓治疗。负压引流管保留两三天后拔除,拔除引流管后常规给予患者行雙下肢气压泵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关节置换后2 d 开始指导患者行踝关节背伸及跖屈运动,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并在患者能够忍受的情况下荇患侧髋关节的被动活动。若一般情况允许,在置换后第2天允许患者坐起,置换后 5-7 d 允许患者下床站立,置换后8-10 d 允许患者在家人保护下扶助步器行赱6-8周后可弃助行器行走。
抗生素48-72h ,并于置换后12 h 开始常规使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行抗血栓治疗,直至置换后10 d ,改为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继续抗栓治疗负压引流管保留两三天后拔除,拔除引流管后常规给予患者行双下肢气压泵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关节置换后2 d
开始指导患者行踝关节背伸及跖屈运动,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并在患者能够忍受的情况下行患侧髋关节的被动活动若一般情况允许,在置换后第2天允许患者坐起,置换后 5-7 d 允许患者下床站立,置换后8-10 d 允许患者在家人保护下扶助步器行走。6-8周后可弃助行器行走
随访方法:关节置换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半年、
1年以及1年后每年定期门诊随访。随访过程中指导患者行患肢功能锻炼,并采用Harris 评分评定临床疗效每次随访拍摄X 射线片。
主要观察指標:①于髋关节随访过程中使用Harris 评分系统观察患者髋关节疼痛情况、活动范围及功能情况②随访时拍摄盆正位平片及患侧髋关节的正侧位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