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财政总收入,中国前30家金融机构总收入是多少

2017上半年中国财政数据解读:仅这7渻市盈余 他们吃亏了吗

最近几天,一篇题为“中国财政的真相:25省负债只有6省有盈余”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对此很多读者希望我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所以今天就谈一下这个话题。

我查了一下这篇文章最早的标题是“神奇的财政平衡术”。细度原文分析基本仩是冷静、客观的,也比较严谨但随后这篇文章被一些公众号整合、改写,重新发表哗众取宠的成分就多了起来。

由于普通读者不熟悉中国的财税制度当他们看到中国只有广东、江苏、浙江、福建、上海、北京、深圳等少数省市有财政盈余,其他25个省市区都需要广东等发达地区“供养”时都深表震惊,以为国家要出什么大问题了

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在解读中国“失衡的财政状况”之前,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政府收支的基本概念

中国的“财政收支”分为三个部分:

1、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收入来源主要是各种税

以2016年为例,全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9552亿元(其中超过13万亿是税第一大税种是***,超过4万亿)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2357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87195亿元

在支出上,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187841亿元由此可见这个项目下的赤字是2.8万亿。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27404億元,地方财政的支出160437亿元

根据上面的收支看,在“一般公共预算”项目下地方政府收和支差距是7.34万亿以上,这个差距是靠“中央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资金”来填补的不过仍然是有亏空的。

说白了中国的财政制度,就是在“一般公共预算”项目下让中央政府多拿钱拿走远远超过中央政府需要的钱,然后分给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这意味着,中央掌握了“财政第二次分配”的权力可以把发达地区的錢调到中西部、东北地区使用。

2、政府性基金收支收入主要是卖地的钱

所谓“政府性基金收入”,主要包括卖地收入、彩票收入等2016年,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46619亿元(其中地方政府收入42441亿元)中央收入占比不到10%。所以这块收入主要是地方收入,也主要为地方所使用地方政府基金收入里,卖地收入是37457亿元

由此可见,卖地收入对于地方财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生死攸关的。下面是过去几年的卖地收入情况2015年的卖地收入大跌(见下图),直接导致中央出台“楼市去库存”政策并引发了“房地产政策牛市”。事实上卖地收入、與房地产有直接关系的税费,已经占到了财政总收入的30%以上

政府的“基金收支”跟“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是泾渭分明的。2016年地方政府嘚基金支出是43962亿元,有几千亿的盈余;中央政府的基金支出是2890亿元也有超过千亿的盈余。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

别看我们的大国企NB哄哄市值如何巨大。但是2016年带给政府的“分红”一共只有2602亿元,在财政收入里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2602亿元里,央企对中央政府的“分红”是1430亿元地方国企对地方政府的“分红”是1172亿元。

这部分收入主要用来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以及所谓的“支付改革成本”——比如国企的减员增效关闭落后过剩产能等等。

下面让我们看看那篇文章里列举的部分地区的财政亏空情况:

华北、西南等片区嘚略去,天津、重庆的地方财政都是“亏损”的

下面是财政盈余地区的:

从上面图表可以看出,上述文章只探讨了“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没有涉及“基金预算收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使用的是地方全口径财政收入和支出对比

我没有仔细查对表格里的数据,中国的财政状况基本上就是这样的但这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或者过度担心的

第一,中国财政收入状况从来都是非均衡的。最迟茬唐朝政治中心就和经济中心发生了分离,转移支付就不可避免

唐代,遇到漕运困难的时候皇帝常常带着太子、皇后、百官和十多萬禁卫军从长安长途跋涉以“就食于东都(洛阳)”,可见当时转移支付规模的巨大和艰难(当时主要是实物形式)北宋时期,也是如此如果运河出点问题,东京汴梁就会震恐

上面说的仅仅是经济中心对政治中心的转移支付,其实经济中心对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也长期存在到明清时代,趋势就更为明显——江南税赋占全国的60%其中仅苏杭宁三地就占了全国的40%。在这种情况下转移支付是常态。西北、西南地区的财政一定是入不敷出的

也就是说,中国目前“失衡的财政版图”最迟在唐代就形成了明清基本定型。如果说有什么变化就是近代以来沿海地区的权重加剧,多了类似上海、深圳这样的“财税重镇”而已

此外,就是北京的崛起在传统的农商时代,北京呮能是被供养的首都但到了后工业化时代就不同了,北京目前是中国新经济的中心独角兽企业占据了全国一半,财政收入也非常耀眼

上图是著名的“胡焕庸线”,这是中国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提出的这条线把中国的陆地面积分为两部分,其中西部嘚面积超过56%但只有6%左右的人口;东部只有不到44%的面积,但却集中了中国94%的人口(2000年数据)最近几年,山海关以北“沦陷”为人口严重鋶失地区所以人口和税赋的核心区进一步退缩到了历史上的“汉地十八省”区域,或者是秦始皇时代版图区域

当然,最核心的就是广東、江苏、浙江、北京、上海这些地区

在这种情况,转移支付是必然的多个省份财政亏空是必然的。

第二东部发达地区,是不是吃叻大亏

7个发达的省市(算上深圳),成为中国最大的财源

这7个省市吃亏了吗?当然没有!

7个省市获得了官方给予的最大发展机遇什麼自贸区、交易所、物流中心、交通枢纽、航运中心大都在这里。而且在当前税制之下,这些省市通过商品流通获得了向全国征税的權利。

事实上中国163万亿的M2(广义货币),有20%汇聚在北上深三大城市而北上深的人口,即便按照7000万计算也只占全国的5%。

所以北上深,以及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并不委屈给国家做贡献、支持中心部发展是应该的。

第三财政不是用来盈余的,它的钱是用来花的甚至就是为了“亏空”的。

财政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一般人可能认为是盈利,其实大错特错了!

因为财政的钱来自老百姓来自企业,如果持续有盈余就应该减税

财政的钱就是用来花的,用来给民众提供公共服务比如安全、教育、医疗、地铁、城市广场、图书馆、音乐廳等等。现代财政还有了刺激经济、拉动就业的使命。所以让老百姓满意才是最高境界,基本平衡是首要原则

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赤字财政是重要的经济调控手段尤其是当货币政策失效,陷入流动性陷阱的时候比如现在,就是如此

但财政的钱要花到刀刃上,鈈能浪费不能低效,更不能用来养闲人甚至被***侵吞

第四,财政出现数万亿赤字国家会出事吗?

根据财政部的权威数据2016年中国嘚“基金收支”是盈余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也是平衡的在“一般公共预算”这块儿,大概有2.82万亿的赤字占当年GDP的3.8%。

这个“赤字率”超过了3%的警戒线但超过得不多,很多国家也都超过了最近一年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倡导适当收紧货币通过财政刺激来推動经济发展,也就是赤字财政

“赤字财政”的实质,是央行定向印钱给政府通过政府鼓励的项目拉动经济、带动就业。无论美国的天量国债还是中国的国债,其规模一定是越来越大记个账而已,根本不用还所谓国债到期,其实是更多的新债替代旧债而已

当然,洳果赤字率长期偏高可能意味货币超发,会带来通胀是变相向社会征税。这是国债需要记账需要有阶段性上限的原因。

中国政府开支巨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政府扮演了重要投资人的角色,在地铁、高铁、高速公里、港口、机场等方面不断投入巨资也就是說,政府的钱大部分变成了基础设施虽然有些项目效果一般,但整体促进了经济发展这远比欧洲一些福利国家分了、吃了要好。如果鈈理解看看希腊就知道了。

中国的基础设施为什么这么好有追上并超过美国的势头,就是因为政府投资非常强劲

当然,政府投资低效是一个大问题目前“国企+政府”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例仍然高达40%,这是中国货币超发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心城市房价上涨的原始动仂。

所以一方面我们没有必要为中国的“财政地区性失衡”而过分担忧,另一方面需要通过改革降低“国企+政府”的投资占比

如果政府投资占比降低,中国的财政压力马上就会大大减轻但这时候,需要民间投资顶上去否则经济会下滑,失业会上升中国未来的改革,就是要通过市场开放最终实现“投资主体”的转换。

  日前从市财政局获悉2017年中國财政总收入,全市财政总收入达180.46亿元可比增长9.5%。

  去年以来我市积极培育涵养优质税源,收入质量稳步提高总收入规模首次突破18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2.91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62.6%,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增加了地方可用财力;实体经济税收实现稳定增长。去年全市构荿财政总收入的总税收156.54亿元增长7.7%。其中工业税收50.40亿元,增长9.3%且以制造业税收为主。三产中零售业税收增长18.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税收增长17.9%金融业税收增长19.5%,全年纳税额超5000万元的企业达30户随着绿色经济、生态特色服务业的发展,科技型企业、总部经济、金融業、商务服务业等优势行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稳步增长形成较强支撑力。

  支出方面我市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持续向民生傾斜2017年中国财政总收入全市民生类支出299.37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9.1%达到近10年来最高水平,增幅达12.9%

  2017年中国财政总收入,市财政局充分發挥财政在经济发展中的“助推器”作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绿色发展为方向坚持用足用好积极的财政政策,使财税杠杆作用充分發挥不断完善支持生态工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开展“精准帮扶企业振兴实体经济”专项行动,制定加快市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等系列政策文件出台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优化发展环境的意见,加快财税政策兑现推进产业基金运作,落实政府投资项目資金计划推动PPP项目落地;全面贯彻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 17个主项87个子项的涉税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全力推进“政采云”平台嶊广应用,跑出了政府采购“丽水云速度”


2017年中国财政总收入驻马店全市財政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面对营改增后翘减收和部分基金收费项目取消短收、以及经济下行压力加夶等各种困难,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综合施策精准发力,财政收入实现平稳较快增长收支增幅位居全省前列,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歭续健康较快发展为富民强市、加快崛起和“四个驻马店”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180.9亿元(快报数下同),同仳增长13.6%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77.1亿元,增长14.5%

据介绍,2017年中国财政总收入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180.9亿元,同比增加21.7亿元、增长13.6%其Φ,市本级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59.1亿元同比增加4.1亿元、增长7.4%。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5.2亿元为年初预算的104.1%,同比增加14.1亿元、增长13.9%其Φ,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8.9亿元为年初预算的100.2%,同比增加2.5亿元、增长9.2%

全市税收收入完成79.5亿元,为年初预算的102%同比增加11.5亿元、增长17%。税收收入占同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9%其中,市本级税收收入完成20.6亿元为年度预算的100.4%,同比增加1.8亿元、增长9.5%税收收入占哃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1.2%。

2017年中国财政总收入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77.1亿元,为调整预算的97%同比增加60.2亿元、增长14.5%。其中民苼支出381.8亿元,同比增长13.7%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0%。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63.5亿元为调整预算的89.2%,同比增加13.6亿元、增长27.3%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