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长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主任,北京中医学院名誉教授中华全国中西医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届北京市政协副主席農工民主党北京市委员会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祝谌予北京市人,生于1914年师从于“京城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先生。其夫人施越华女士为施今墨先生的长女
医学专门部系統学习西医学4年,获学士学位
1943年底回国,在北京开办联合诊所后去天津开业行医。
1947年8月至1949年8月担任云南昆明第八区公路局医务室主任
1949年8月至1956年9月任云南昆明公路总局第三施工局公路工程段医务室主任、工地医院院长。
1956年国务院决定筹建北京中医学院经施今墨先生推薦,
总理审批调任北京中医研究院,担任全国离职西医学习中医班的教学工作
1957年9月至1975年9月,任北京中医学院(现
)首任教务长、金匮教研室主任为促进我国高等中医教学的建设发展和培养国家高级中医学专门人才奠定基础。在教学中注重从临床实际出发结合常见疾病特點,以古为今用的原则讲授中医经典开拓古方今用的领域,使教学生动并收有实效
1962年在施今墨先生指导下,祝谌予会同翟济生、施如瑜等先生开始整理施今墨临床经验。从施今墨临床诊治3万多例医案中精选诊治思路独特、疗效卓著的病案300余例,1966年完成初稿该文稿於文革期间遗失。改革开放后几经周折五易其稿,完成《施今墨临床经验集》书稿于1982年12月
出版发行,1988年11月第1版第3次印刷
,主持医学科学院西医学习中医班的教学工作连续主办西医学习中医班10期,培养学员500余名有不少高级西医学专家,如黄家驷、谢少文、曾宪九、陳敏章等先后参加过西学中班的学习,许多学员以后成为中西医结合事业的骨干力量
1975年9月至1988年1月,任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医科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创建协和医院中医病房及中医实验室,使中医科逐步发展成为拥有中等规模的临床科室在以西医为主的协和医院內具有一定位置和影响,在医疗、教学、科研方面不断取得成绩古稀之年以后培养研究生,为协和医院中医科的建设发展和协和医院中覀医结合事业的开展做出重要贡献
1985年1月,加入中国***
1986年8月,发起并支持其弟子
创建了顺义国医院(现名北京杏园金方
1988年1月退休。退休后继续从事繁忙的临床医疗工作主持北京市政协工作和热心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关注国家经济建设的进程和推动社会民主进步的发展
1992年国家首批遴选为全国名老中医,至1995年1月带教学生3人并指导学术经验的继承整理工作他说“我樾是年龄老了,就越应分秒必争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不仅要做好医疗工作而且要把多年的临床经验留给后人,造福人民”
1999年8月12日因疒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祝谌予教授在学术上提倡中西医结合,强调辨证论治行医60年,擅长糖尿病、脾胃病、妇科病和疑难病症的中医治疗 主要著作有《祝氏施今墨医案》、《施今墨临床经验集》,并在国内多种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1从窖口汽车客运站走约30米到广佛路口(窖口客运站)站坐286路(坐9站)、281路(坐13站)到广卫路总站下。走约190米到广东机械大厦全部
2乘坐出租车:共行驶7。5公里,费用2300元。
注意:信息仅供参栲,不可作为支付依据本费用中不含过路费和过桥费,塞车等因素可能使费用显著增加
3。从窖口汽车客运站走约110米到窖口客运站总站坐124路(坐13站)到迎宾馆站下走约470米到广东机械大厦
4。
从窖口汽车客运站走约110米到窖口客运站总站坐233路(坐9站)、27路夜车(22:30-1:30,5:00-5:50)(坐9站)到中山五路站下走约550米到廣东机械大厦
5。从窖口汽车客运站走约500米到芳村大道西站坐193路(坐9站)到广卫路总站下
走约190米到广东机械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