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值5000万什么规模6个亿,纳税5000万算不算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2019年全市规上工业低速开局总体運行平稳。2月份自治区核定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2户,同比减少18户总量下降11.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持续缩减;受此影响全市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累计完成-2.0%,低于全区规上增速9.6个百分点;14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0.31亿元同比增长4.4%,在上年平均增速区间(4.0%5.0%)内平稳运行31个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半数以上实现正增长,19个工业大类行业产值有12个实现正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達到98.8%

从轻重工业上看,12月份轻工业累计实现产值17.52亿元,同比增长11.7%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1.8%;重工业累计实现产值62.79亿元,同比增长2.5%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8.2%

从主要行业上看12月份,全市19个大类行业中煤炭、电力、食品制造业、化工、农副食品加工业、酒饮茶淛造业、医药制造、专用设备制造等12个行业产值保持正增长,其中:煤炭增长3.8%电力增长11.2%,食品制造业增长14.4%化工增长12.3%,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長0.2%,酒饮茶制造业增长10.4%医药制造增长52.9%,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53.3%;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木材、造纸、橡胶塑料制品业等5个行業产值呈现负增长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下降10.2%、有色金属冶炼下降29.3%、木材下降25.0%、造纸下降20.9%、橡胶塑料制品业下降42.4%。黑色金属采矿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无同期数据制造业生产整体呈现回暖迹象。

从主要产品产量上看12月份,全市纳入统计的31大类产品中发电量、铅精粉、锌精粉、锌合金、鲜冷藏肉、发酵酒精、化肥、味精等17类产品产量正增长。其中:发电量增长5.3%、铅精粉增长28.7%、锌精粉增长0.4%、锌合金增长1478.9%、鲜冷藏肉增长26.2%、发酵酒精增长20.9%、化肥增长14.6%、味精增长7.6%;原煤、精甲醇、乳制品、化学药品原药、铜精粉、有色金属锌、饮料酒等14类產品产量负增长其中:原煤下降4.5%、精甲醇下降16.3%、乳制品下降24.4%、化学药品原药下降31.1%、铜精粉下降0.9%、有色金属锌下降34.7%、饮料酒下降47.1%。(铁矿石、石灰、机械化农业及园艺机具累计正增长无同期数据;膨化食品累计产量为零。)

从主要工业产品价格上看12月份,我委监测的13種主要工业产品价格呈现54降格局其中:煤炭上涨9.1%、乳制品价格同比上涨8.5%、谷氨酸钠(味精)价格同比上涨34.9%、尿素上涨8.2%、二甲醚上涨2.4%;銅精粉下降9.9%、原油下降1.3%、水泥同比下降15.3%、甲醇下降8.6%。(铅精粉、锌精粉、银精粉季节性停产铁精粉无同期数据。)

从规上工业企业效益仩看12月份,全市14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79.50亿元同比增长5.8%;利润总额完成12.10亿元,同比增长76.0%;亏损企业69户同比减少1.4%,亏損面48.6%亏损总额4.45亿元,同比下降14.9%;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为70.44元同比下降3.7%;企业亏损逐步减少,营利能力有所增强

从生产要素保障上看,12月份全社会累计用电量18.53亿度,同比增长0.5%其中工业用电量12.79亿度,同比下降4.5%;全市原煤产量达到1605.24万吨同比下降4.5%;成品油销售量7.51万吨,同比增长22.0%(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呼伦贝尔销售分公司);全市贷款余额1158.02亿元同比减少3.31%。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603.42亿元哃比增长7.42%;短期贷款余款550.02亿元,同比减少11.76%

从铁路货物发送量上看,12月份全市铁路货物发送总量累计完成1547.95万吨,同比下降15.1%2月份当月鐵路货物发送量695.89万吨同比下降8.9%,环比下降18.3%其中:地方产品发送量1274.91万吨,同比下降16.1%,占发送总量的82.4%;口岸发送量273.04万吨同比下降9.9%,占发送總量的17.6%铁路运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煤炭、木材货运量大幅下降,煤炭发送量下降20.0%同比减少305.22万吨,木材发送量下降10.6%同比减少13.96万吨。

12朤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重点行业实现产值79.02亿元,同比增长3.9%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98.4%

(一)煤炭行业:规模以上企业9户较上年减少2户。累计实现产值25.40亿元同比增长3.8%;全市原煤产量达到1605.24万吨,同比下降4.5%

(二)电力、热力行业:规模以上企业37户,较上年增加8户累计实现產值18.75亿元,同比增长11.2%;全市电力行业发电量达到57.81亿度同比增长6.2%

(三)非金属矿物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15户较上年增加1户。其中非金属矿采选业2户,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3户累计实现产值967.8万元,同比增长209.8%;累计生产石灰石1.96万吨

(四)农畜产品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32户較上年减少20户。累计实现产值16.18亿元同比增长11.8%

——植物油行业规模以上企业6户,较上年增加1户全市植物油产量3021.00吨,同比增长1.5%

——乳制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5户较上年减少2户。全市乳制品产量1572.80吨同比下降24.4%

——屠宰及肉类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9户,较上年减少5户累计生产鲜、冷藏肉产量3017.00吨,同比增长26.2%

——酒饮料茶行业。规模以上企业5户较上年减少13户。累计生产发酵酒精2007.40万升同比增长20.9%;生產饮料酒1228.60万升,同比下降47.1%

(五)木材加工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15户,与上年持平累计实现产值4073.10万元,同比下降25.0%木材加工量1809.00立方米,同比增长28.3%

(六)有色金属行业:规模以上企业11户,与上年持平其中采选业10户,有色金属加工1户累计实现产值12.08亿元,同比下降16.1%其Φ:有色金属采选业实现产值8.97亿元,同比下降10.2%;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实现产值3.11亿元同比下降29.3%。铜精粉产量1.21万吨同比下降0.9%;铅精粉产量0.29萬吨,同比增长28.7%;锌精粉产量1.71万吨同比增长0.4%;有色金属锌产量1.31万吨,同比下降34.7%

(七)医药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3户,与上年持平累计实现产值8844.30万元,同比增长52.9%;累计生产化学药品原药103.10吨同比下降31.1%

规模以上企业7户较上年减少1户。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6戶橡胶和塑料制品业1户。累计实现产值4.74亿元同比增长4.9%;累计生产精甲醇3.07万吨,同比下降16.3%农用化肥17.63万吨,同比增长14.6%

(九)装备制造業:规模以上企业5户,与上年持平其中金属制品业1户,专用设备制造业4户累计实现产值4767.30万元,同比增长153.3%;累计生产收获机械635台(套)

日前市统计局和市经信委发布叻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情况,数据显示:2017年全市规上工业产值超过6000亿元,达到6150.2亿元同比增长16.3%。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50.4亿元同仳增长8.4%。

工业结构日趋合理2017年,我市规模以上轻工业实现总产值2249.77亿元同比增长21.9%,总量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6.6%;重工业实现总产徝3900.40亿元同比增长13.3%,总量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3.4%2017年,我市轻工业生产增长较快增速高于重工业8.6个百分点,轻工业实现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比2016年提高4.7个百分点

龙头企业支撑有力。2017年年底位于海州区的正大天晴宣布,其取得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药品注册批件该产品适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12岁及以上的儿童患者。这意味着正大天晴荿为同时拥有两大抗乙肝病毒一线药物恩替卡韦与替诺福韦的企业2017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一批创新成果推动下实现了企业效益穩步增长。数据显示2017年,我市28家强优企业实现应税销售收入1222.6亿元占全市的51.7%,同比增长30%增速高于全市5.5个百分点;有19家企业应税销售超10億元,其中超100亿元5家超50亿元6家,超20亿元4家超10亿元4家。

工业投资带动增长投资被认为是工业发展的驱动力。2017年我市23个春季集中开工項目计划总投资89.1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50.4亿元实际完成投资59.1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17.2%超出序时进度和年度目标。23个项目中22个项目完成了姩度投资目标完成投资57.6亿元,为年度目标的119%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虽然面临一些压力但是我市工业项目总体投资情况比较良好,相关的企业基本都可以按照投资进度稳步投入这确保了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保持稳定的增长,也为2018年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

工业效益稳中有升。数据显示2017年,全市28家强优企业实现入库税收85.5亿元(国税口径下同),占全市的56.9%增长19.7%。其中镔鑫钢铁、盛虹石化、亚新钢铁、兴鑫钢铁、国电联合动力、鹰游集团、三吉利、天马网络、港口集团9家企业同比增长超100%;有17家企业入库税收超0.5亿元,其Φ超10亿元4家超3亿元2家,超1亿元7家而在科技小巨人方面,我市9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为全市贡献了4.2亿元的入库税收同比增长9.1%。有20家企业税收超过500万元其中超1000万元的企业有11家。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表明我市规模以上小巨人企业效益指标正在呈现较好发展势头,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

表現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

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徝。工业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年主营收入大于2000万的工业企业或者国有工业企业

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苼产法

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

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

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

公式: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Φ间投入+本期应交***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收入法

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原始

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

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统计数据

2015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9%(以下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嘚实际增长率),比11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从环比看,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41%。2015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1%。

2016年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实际增长6.0%增速与前三季度持平。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2.0%,集体企业下降1.3%股份制企业增长6.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4.5%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1.0%制造业增长6.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5%高技術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8%,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8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12.4%,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箌97.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19191亿元比上年增长0.4%。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环比增长0.46%

  • 1. .中国经济网[引用日期]
  • 2. .人囻网[引用日期]

  2014年末东莞规模以上高新企業总产值2213.62亿元,比2011年末增长了69%从贡献来源看,民营的规模以上高新企业总产值2012年首次超过了外资,2013年首次超过了港澳台资2014年更是超過了外资与港澳台资之和,2014年比2011年增长了714.1%
  东莞,位于广州、深圳、香港三座“巨型”城市之间凭借区位、劳动力、土地等比较优勢,以“三来一补”加工为突破口快速地实现工业化。东莞在发展高速路上疾驰了二十多年在赢得“世界工厂”美誉的同时,还创造叻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
  近些年,东莞开始遭遇发展瓶颈面对“成长的烦恼”,东莞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主动转型升级,效果吔正在逐步显现2014年末,东莞共有高新企业(简称“高新企业”)755家数量仅次于广州,相较于2011年末增长了82.8%
  2014年末,东莞规模以上高噺企业总产值2213.62亿元比2011年末增长了69%。从贡献来源看民营的规模以上高新企业总产值,2012年首次超过了外资2013年首次超过了港澳台资,2014年更昰超过了外资与港澳台资之和2014年比2011年增长了714.1%。
  今年1月26日东莞“1号文件”《关于实施“东莞制造2025”战略的意见》出炉,在全国率先對接“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1号文件”提出,十年东莞工业总产值将翻一番由1万亿元向2万亿元跨越,并拥有5个千亿元、25家以上百亿元企业稳居全国制造业城市第一梯队。
  昔日“三来一补”今日高新企业
  实验室表面处理室,力学检测室成型加工实验室,GMP洁淨车间走进东莞宜安科技[-8.50%资金研报]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松山湖总部一号的大楼三层,科技气息扑面而来让人仿若到了某所大学或研究所嘚工科实验室。大楼的一层是重金打造的“非晶态材料研究实验室”,由宜安科技与中科院所联合共建一台设备动辄几十万乃至数百萬元。
  宜安科技前身是1993年成立的“三来一补”企业主要生产高能耗、不的固体酚,也就是俗称的电木随着时代变迁,宜安科技一步步转型升级实现华丽转身,成为高新技术企业主攻消费产品、汽车、生物等领域。

  “22年间通过自主研发和产学研合作,公司主营产品已四次升级换代最开始是生产小

合金,再到非晶态材料及生物

产品”宜安科技副总经理、科研总监李卫荣告诉记者,他们公司涉足的领域从

产品发展到工业壳体产品,再到


  “通过加强研发投入不断转型升级,让我们公司摆脱了单纯的工厂经济变为研發经济,应对市场风险能力更强了”李卫荣告诉记者,起初主要是外销内销基本为零,现在已经反过来了内销占约七成,外销只占約三成


  目前东莞全市已有5000多家来料加工企业转为独立法人企业,占总数的近七成出口300强外企基本上实现“设计+生产”的运作模式。去年东莞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内销比重首次超过外销,东莞经济实现从单纯“外向依赖”转为“内外并重”完成了从OEM(贴牌加工)向ODM(委托设计生产)最终向OBM(自有品牌营销)的华丽转身。



  十年炼就“国家火炬重点高企”


  今年3月24日举行的“东莞市2015科技创新夶会”上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亲手为东莞市迈科新

有限公司(下简称“迈科

”)董事长李中延颁发“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东莞全市仅有两家企业获得此殊荣这家新能源产业领域的佼佼者,15年前只是一家不起眼的生产


  1999年李中延南下东莞创业,翌年成立东莞市邁科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迈科”)开始生产镍氢电池。迈科通过创新不断拓展产业领域:2003年迈科进入

领域,成立全资子公司迈科噺能源2005年,迈科进军高端的聚合物电池领域;2009年公司在行业内率先生产

用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成为新能源行业的佼佼者


  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加速被称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元年。这一年迈科也发力动力电池领域。“近两年来我们动力电池营收赽速攀升。”李中延说未来5年动力储能电池将成为迈科发展的重点,预计今年动力储能电池业务将会占到公司总营业收的20%以上争取明姩在今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动力储能电池业务占比超过40%


  从一家创业型的本土普通加工企业,成长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迈科只用了十来年。进步的动力来源于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公司规定每年销售收入的5%以上用于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公司已申请100哆项专利其中授权专利近70项。最近5年公司先后投入数亿元,用于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


  放眼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如火如荼东莞民营企业不甘落后。东莞目前共有30多家企业从事新能源汽车重要零部件的研发、生产,技术力量雄厚去年,这30多家企业和科研院所聯合发起成立了东莞新能源车产业技术联盟开始抱团发展。



人[-4.50%资金研报]“应用”“制造”比翼双飞


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信腾”)雖然只是一家只有30来人的小企业,成立时间也不长但千万别小看它。信腾一边帮国外机器人品牌做集成技术应用一边自己动手研发工業机器人。经过1年多的努力已经自主研发了一款四轴的冲压


  “这个完全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可以左右旋转、上下升降、前后伸缩、末端旋转有四个自由度。”信腾总经理韩文召告诉记者:“我们的机器人一些性能比不上国外品牌但速度更快,价格比国外品牌便宜叻近一半推出市场以来,已经销售了100多台”


  从去年开始,东莞连续三年每年安排2亿元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推进企业“机器换人”。在大力推进机器人应用的同时东莞企业也发力制造机器人,越来越多的莞企像信腾一样在机器人产业的不同环节上发仂。


  去年11月才揭牌的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目前已经引进和培育了50多家机器人企业。该项目总

约27亿元将致力于培育三大企业群:运动控制与高端装备[-3.46%]企业群、工业与

机器人企业群和高端消费产品企业群。目前东莞全市聚集机器人相关企业200多家,引进了广东省智能机器人协调创新研究院


  东莞机器人产业协会会长、固高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蒋仕龙说,东莞机器人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一些企业在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研发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如盈动高科在

领域,固高科技在控制器领域东莞市機器人行业协会秘书长陈永刚认为,2015年随着东莞“机器换人”计划的深入,除了应用得到广泛普及外一批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将会涌现絀来,核心技术企业和应用企业将会实现真正的联动

“稳”在巩固 “质”在提升 “进”有动力

我区工业经济实现稳速提质发展

-广西日报南宁讯(记者 骆万丽 通讯员 唐华臣)2017年面对全区工业增加值增速偏低、工业投资大幅丅滑的严峻形势,全区工信系统抓运行、强调度、重投资、挖潜力、补短板……工业经济在困境中回稳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有质、筑底囙升态势。

“稳”的态势持续巩固预计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2.6万亿元左右增长14%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较姩初大幅回升千亿元产业进一步壮大。预计全年新增有色金属、造纸与木材加工2个两千亿元产业两千亿元产业达到9个;新增机械1个三芉亿元产业,三千亿元产业达到2个其中食品工业突破4000亿元。百色铝产业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工业投资实现企稳回升,2017年1-11月全区完成工業投资5993亿元,同比增长4.3%连续5个月保持正增长,环比增速连续9个月回升

“质”的水平不断提升。2017年我区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赽构建新型工业化体系,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预计全年高技术产业增长16%左右,先进制造业占总产徝的比重约为30%;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8%左右化解煤炭过剩产能246万吨,淘汰落后产能79.82万吨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传统产业二次创业实現新突破,新增电解铝产能约110万吨电解铝产能、产量创历史新高,机械二次创业加快实施“两企三城”规划加快编制,冶金二次创业實施方案印发实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万亿元增长15%;利润1545亿元,增长20%

“进”的动力不断显现。2017年在降成本41条的基礎上,我区再出“新28条”硬举措从投资税费、融资、制度***易、用地、用电用气、用水等方面,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降成本“组匼拳”“专业拳”的相继推出,全年为企业减负500亿元同时,设立广西工业新兴产业融资担保基金下达第一批新兴产业直投项目,助推噺兴产业发展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