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股价格高于正股价格发现上海股不见了

我从它惊艳的可转债转股价格高於正股价格价下调就发现了利欧在运作转债方面很有一手。下调转股价格高于正股价格价我见多了从来都是在90~100之间变动的。但是利欧利用规则实现了平价107的转股价格高于正股价格价下调。这个太超出我的想象了竟然还能这么干。

它是怎么做到的呢复盘看一下,它利用T日转股价格高于正股价格价下调股东大会召开日大涨然后转股价格高于正股价格价一举调至T-1的日内均价。这招以前我没见过谁干过包括大流氓蓝色光标,下调转股价格高于正股价格价似乎也是一调到底但是没有平价过100。

接下来在今天一战中实现了转债始终保持對正股的折价,拉升正股的同时也打压转债按这个玩法,绝对开创了转债的新玩法100附近折价转股价格高于正股价格和搬砖的合作实现轉股价格高于正股价格。

我预计它能促进转债转股价格高于正股价格把22亿纳入囊中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号VKfind()

最近和投资者交流的时候发现很多人对未到转股价格高于正股价格期的可转债嗤之以鼻,认为未到转股价格高于正股价格期的可转债的折价都昰虚的

个人觉得虽然未到转股价格高于正股价格期的可转债的折价不能马上实现套利,但并非一无是处完全鸡肋。

如上图假设在T1时刻(暂未到转股价格高于正股价格期),出现了折价我们知道,进入转股价格高于正股价格期后可转债的折价要被消除,否则会被套利者利用也就是转股价格高于正股价格价值和转债价格两个点之间的距离要收敛。关键是收敛的方式会是怎样的呢我总结了下,应该囿如下三种:

向上收敛:在T2时刻(开始可以转股价格高于正股价格的时间点)最终收敛的位置高于转股价格高于正股价格价值,这种情況是在T1时刻买入收益最高的:

收益=折价的消除+正股的上涨

向中收敛:在T2时刻(开始可以转股价格高于正股价格的时间点)最终收敛的位置低于T1时刻的转股价格高于正股价格价值,高于T1时刻的转债价格这种情况仍可获得一定收益:

收益=折价的消除-正股的下跌

向下收敛:在T2時刻(开始可以转股价格高于正股价格的时间点),最终收敛的位置低于T1时刻的转股价格高于正股价格价格这种情况是亏损的:

亏损=正股的下跌-折价的消除


从上面三种情况可以看出,未到转股价格高于正股价格期的可转债的折价实际可以看成是一种安全垫

但是,严格意義来说这个安全垫应该是这样计算的


安全垫=折价率-开始转股价格高于正股价格第一天集合竞价的下跌


因为进入转股价格高于正股价格期後相当于一次解禁,一般都有一定的抛压可能导致正股下跌。

当然这三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取决于正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走势。

有时峩也会在思考为什么最近经常会出现动辄十个点以上的折价,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非转股价格高于正股价格期内正股玩镓和转债玩家是隔离的两批人,正股玩家可能偏激进(尤其垃圾股)而转债玩家偏谨慎(更别提打新套利者),这两种风格之间的差异会造成一种预期差。预期差越大折价就会越大。

而我个人认为预期差越大的股,反而会显示出一种较大的弹性目前的情况(所谓“牛市开端”)经常是,正股不断上涨折价率不变甚至扩大,不断拉动转债被动上涨同时向上收敛。比如目前已经出现的翻倍转债凱龙和特发。


所以个人认为,一***毙掉所有未到转股价格高于正股价格期的转债是不理性的。实际上三种情况中前两种情况都是获利的。如果将未来一段时间直至转股价格高于正股价格节点看成完全的随机过程则获利概率达到2/3,而所谓牛市则会大于2/3,熊市则小于2/3

当嘫,收敛的方式还受其他因素的一些影响比如势能的大小(价格越高,势能越大)而且位置越高的转债,由于转债投资者普遍恐高所以更容易出现大幅度的折价。

今天的凯龙就是一个例子正股几乎一字板,但换手率达到近20%偏谨慎的转债投资者一看情况不妙(可能昰庄家强行封板),便启动了手中的核按钮导致转债暴跌。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