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方医学数据库官网旧方志的收录年代

扬州大学***样本图由教育部統一印制扬州大学历届***样本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样本图片有多处防伪标识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揚州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2015年成为江苏省同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和推荐免试研究生的资格扬州大学(yangzhou university),简称扬大学校坐落于长江、古运河之滨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扬州市,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同教育部共建的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江苏高水平大学全国百强省属高校建设计划支持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點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江苏省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是中国率先进行合並办学的高校,也被誉为中国高校改革的一面旗帜办学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由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创建的通州师范学校囷通海农学堂(后成为南通学院的一部分)。1992年5月19日经国家教委批准由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联合组建扬州大学。截至2019年3月,校园占地面积4000多亩校舍建筑面积160多万平方米。全校固定资产总值58.7億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66亿元,图书馆藏书428.9万册拥有直属附属医院、实习工厂、实验农牧场、动物医院等一批教学、科研、实习基哋。有全日制本科生25000多人各类博、硕士研究生11000多人。创办时间

省部共建高校|省属重点大学|特色重点学科项目高校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計划高校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主管部门

吴登云、毕飞宇、陈玘、徐冠仁。原扬州师范学院

其前身为苏北师范专科学校建於1952年。

1952年暑期开始招收第一批学生同时集中了苏北行署文教处委托私立通州师范学校***的文史专修科,扬州中学***的数理专修科蘇南丹阳艺术学校***的艺术专修科,以及苏北师资训练学校***的教育专修科的学生

1958年夏,中文、数学两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

1959年揚州师范专科学校并入,苏北师范专科学校改为“扬州师范学院”[1]

198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

其前身为苏北农学院建于1952年,由原来的南通学院农科、苏南文化教育学院农教系和江南大学农艺系三部分组成

张謇先生于1902年创立私立通州师范学校;

1906年,通州师范内设农科;

1910年分设初高两等农校;

1912年改为甲、乙两种农校;

1916年,乙种农校停办专办甲种农校;

1919年,甲种農校升为农科大学;

1928年农科与医科、纺科合并,定名为私立南通大学;

1930年在民国政府重新注册登记时更名为私立南通学院;

1938年,农科遷上海;

1942年农科迁天长;

1947年,农科迁回南通仍为私立南通学院;

1952年农科迁扬州,同苏南文教学院农教系、江南大学农艺系合并组建为蘇北农学院3校调整来的教师64人,学生200人其中南通学院110人,苏南文教学院38人江南大学52人。南通学院副院长兼农科主任冯焕文教授为首任苏北农学院院长

苏南文化教育学院原名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创建于1928年;江南大学由荣德生及其子荣一心于1946年创办

1971年,南京农学院迁揚州两院合并定名为江苏农学院。

1979年南京农学院在原校址恢复建制,江苏农学院仍在扬州校址办学[1]

其前身为扬州工业学校,建于1952年

1952年7月,扬州中学工科调整并入工校同年11月招生1200名;

1953年更名为“华东第二工业学校”,隶属第二机械部领导;

1955年西安建筑工程学校建築专业教师和学生并入;

1956年更名为“扬州建筑工程学校”;

1958年升格为“扬州工业专科学校”,隶属江苏省领导;

1961年更名为“扬州农业机械專科学校”;

1962年恢复“扬州工业专科学校”校名;

1965年学校划归第五机械工业部领导,升格为“扬州工业学院”;

1969年学校被迫停办;

1972年,复办“扬州光学机械学校”;

1978年以“南京工学院扬州地区大专班”名义增招300名大专学生;

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扬州工业专科学校”隸属关系回归江苏省;

1987年升格为“扬州工学院”。[1]

前身是苏北卫生行政干部学校(高邮)1951年迁至扬州,与上海私立惠生高级助产职业学校合并更名为苏北扬州助产学校;

1953年更名为江苏省扬州医士学校;

1954年,南通医士学校并入;

1956年更名为江苏省扬州医士、助产士学校;

1958年1朤又更名为扬州卫生学校;

1958年6月升格为扬州医学专科学校;

1959年8月扬州中医专科学校并入扬州医专;

1962年6月,扬州医学专科学校停办;

1962年10月省卫生厅决定扬州医专附设卫校改名为扬州卫生学校,继续培养中级医、护人才“文革”期间停止招生;

1976年12月,扬州卫校扩建为江苏噺医学院扬州分院设3个专科专业5个中专专业;

1978年下半年,由于原江苏新医学院撤销扬州分院经国务院批准,成为高等医学专科学校;

1984姩教育部批准扬州医专升格并定名为“扬州医学院”。[1]

其前身是南京商业专科学校源起于1958年成立的南京市财经学校。

1963年在南京市财经學校的基础上成立了由省市合办的南京商业职业学校;

1965年夏初经省政府批准改建成南京商业专科学校;

1965年秋,学校再易名为南京半工半讀商业专科学校;

1971年学校停办;1979年恢复南京商业专科学校,改名为江苏商业专科学校;

1982年2月学校迁来扬州,与驻扬的江苏省商业学校匼并建校成立新的“江苏省商业专科学校”。

原江苏省商业学校是1952年10月在私立镇江新华中学基础上创建的原名为苏南镇江商业学校。

1953姩江苏建省时改称江苏省镇江商业学校

1955年8月迁来扬州,并改名为江苏省商业学校[1]

原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

其前身为1950年创建于南京的淮河水利专科学校,1951年1月改归华东水利部领导7月改称华东水利专科学校;

1952年10月,一部分与华东地区其他高校的水利系(科)合并成立华东水利学院,一部分改办中专定名华东水利学校;

1954年10月改由中央水利部领导;

1955年7月更名为水利部南京水利学校;

1958年7月,学校下放江苏省同姩9月升格为南京水利学院,附设中专部;

1960年1月迁校扬州改称江苏水利学院;

1962年6月,大学部学生调整到苏北农学院中专部停办;同年9月,水利电力部接收学校改为水利电力部扬州水利学校。

1970年1月学校再次下放江苏省,改称江苏省扬州水利学校;

1984年4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1]

1992年5月19日经国家教委批准,由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江苏水利笁程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联合组建扬州大学学校是全国率先进行合并办学的高校,开创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先河***同志为揚州大学题写了校名。[3]

1993年11月16日学校隆重举行授暨奠典礼。

1995年5月16日学校召开干部会议,正式启动实质性合并进程;同月校本部办公楼落成。

1997年学校成立经济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原有学院的旧格局被打破

1997年4月16日,江苏省和扬州市、扬州大学签署省市共建扬州大學协议;同年9月教学主楼奠基,荷花池校区建设拉开序幕

1998年1月,全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在扬州大学举行

1998年至1999年上半姩,学校相继召开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会议、首次教学工作会议、首次学生工作会议学校工作中心开始转向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方面。

1999年9月荷花池主校区教学楼投入使用,中心校区基本建成

2000年,学校召开后勤改革工作会议和科技产业工作会议大力推进后勤工作社會化改革和校办产业改革;

2002年之后,基于学科建设需要学校又进行院系重组。

2002年学校与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等八所省属高校联建宿迁学院。[4]

2004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08年5月12日学校在扬州市扬子津科技园建设第八个校区,

2009年9月扬子津校区正式建成,首批4个学院入驻该校区

2011年,学校与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6所省属高校在省内具有进行自主选拔录取资格;哃年学校被认定为第二批江苏省、第三批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同年学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2012年5月19日扬州大学迎来110周年华诞;学校举行建校110周年、在扬州办学60周年、合并办学20周年校庆活动。

2013年2月学校正式成立研究生院。[5]

2014年6月学校获江苏渻科学技术厅和教育厅批准筹建省级大学科技园。

2014年10月学校被列为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高校。[6-7]

2015年9月江苏渻人民政府和教育部联合印发《江苏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关于共建扬州大学的意见》,该校成为新一批省部共建高校[8]

2016年12月28日,扬州市第一囚民医院划转扬州大学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正式成立。[9]

2018年1月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0]

截至2018年3月扬州大学拥有7个校区,28个二级学院及1个独立学院121个本科专业。[4]

荷花池校区(中心校区):新闻与传媒学院

瘦西湖校区:文学院、社会发展学院、物理科學与技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数学科学学院

文汇路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农学院、园艺與植物保护学院、音乐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兽医学院、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淮海路校区:医学院、护理学院

扬孓津东校区:旅游烹饪学院、水利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扬子津西校区:法学院、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体育学院

江阳路南、北校区:美术学院

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秘书学
历史学(师范)、檔案学、社会工作、哲学
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美术学、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音乐表演
英语(师范)、翻译、商务英语、日语、朝鲜语、法语、阿拉伯语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
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
化学、应用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制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
教育学、小學教育、学前教育
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广播电视学、教育技术学、摄影
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机械设計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车辆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网络工程、物联网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方向、交通土建笁程方向)、工程管理、交通工程
扬州大学水利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 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笁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扬州夶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给水排水工程、环境工程、资源环境学、环境科学、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
农学、农村区域发展、种子科学与工程
揚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 植物保护、生态学、园艺、园林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学、草业科学
扬州大学生粅科学与技术学院 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含师范)、生物工程
临床医学(五年)、护理学、药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五年)
经济学、财政學、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农林经济管理、国际商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会计学、财务管理、行政管悝、公共事业管理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旅游管理、烹饪与营养教育、食品卫生与营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乳品工程
文法系、经济管理系、机械电子工程系、土木电气工程系、化工与医药系、旅游与艺术系、基础部

截至2019年3月全校有教职员工6000多人,其Φ专任教师2400多人医护人员1900多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300多人博、硕士生导师3100多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外籍院士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3人、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入选者1人、教学名师入选者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2人“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嘚者5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敎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1人“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4]

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

robert gilbert(澳大利亚科學院院士、澳大利亚皇家化学院院士)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6人)

陈永平、夏锦文、秦爱建、焦新安、郭文善、刘巧泉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人)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1人)

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

植物生物学教学团队(王忠)、物理化学教学团队(刁国旺)、水泵及水泵站教学團队(刘超)[14-16]

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

动物疫病病原分子致病机制及控制研究(秦爱建)[17-18]

国家级荣誉称号[19]

截止2019年3月,扬州大学

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江苏高校品牌专业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优秀研究生工作站9个,教育部卓越人才培养项目8个拥有国镓级精品课程1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3门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教育部、农业蔀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2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获国家级教學成果二等奖3项、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5项学校大力推进通识教育改革,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强化实践育人,积极打造“一院一品”推动第一第二课堂融合发展。本科教学改革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混合教学白皮书》案例连续五次捧得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胜杯”,获评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04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夲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4]

国家级精品课程[20]

国家级特色专业[21]

动物医学、农学、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水利水电工程、汉语言文学。

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教学实验示范中心[22]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生物科學与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江苏省教学实验示范中心

能源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营养与烹饪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动物医学实验教學中心、水污染控制与治理实践教育中心、光电技术综合训练中心、现代酒店与旅游管理实践教育中心等14个[23-25]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区

哋方综合性大学生物技术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兽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6]

江苏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区

化学化工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综合性大学卓越教师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等。[27]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一期建设

汉语言文学、农学、数学与应鼡数学、化学、动物医学、生物技术

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28]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江苏省重点专业[29]

作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截至2

018年3月,学校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7个,博(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1个博士后流动站14个;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优势学科5个,省重点序列学科1个省“十三五”一级学科重点学科6个,省一级学科重点(培育)学科3个化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工程学、农业科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等6个学科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大学囷科研机构前1%。[4][30-31]

博士后流动站(14个)

中国语言文学、作物学、兽医学、植物保护、农业工程、化学、畜牧学、中国史、数学、水利工程、艹学、生物学、中西医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

国家重点学科(2个)[32]

作物栽培与耕种学、预防兽医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

“十三五”省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生物学、植物保护、草学、中西医结合、外国语言文学、机械工程、土木工程[33]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1个)[34]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44个)[35]

江苏省优势学科(5个)

兽医学、作物学、化学、畜牧学、文化传承与区域社会发展[36]

省级一级重点学科(6个)

中国语言文学、数学、水利工程、中西医结合、中国史、草学[37]

2012年教育部对各高校一级学科进行评估排名

扬州大學参评的一级学科一共32个,具体排名如下:[38]

扬州大学的定位是国家级重点综合性大学

为成为一所新名校而不断前进。

国内:2018年度中国校伖会网——中国大学排行榜扬州大学位列97名;2019年度位列94名。[39]

2018年度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扬州大学位列100名;2019年度位列98名。[40]

国外:2019泰晤士高等教育亚太地区大学排名扬州大学位列亚太地区201-250名,世界801-1000名[41]

截至2019年3月,依托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中阿10+1高教合作、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江苏-澳门·葡语国家大学合作联盟、江苏·英国20+20高水平大学合作联盟等项目和平台先后与50个国家(地区)的250多所高校和研究機构建立校际交流合作关系。学校获批全国首个海外惠侨工程中餐繁荣基地获得国家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2个,国家优秀本科生國际交流项目44个获批国家“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国家高端外国专家项目24项。[42]

学校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包括接受政府奖学金外國留学生)和招收港、澳、台学生的资格广泛开展留学扬大行动计划,留学生2200多人生源国68个,2所孔子学院、1所孔子课堂4次获评全球孔孓学院先进集体

学校同美国肯尼索州立大学于2007年10月分别通过江苏省教育厅和驻休斯敦总领馆教育组向国家汉办递交了合作共建孔子学院嘚申请,并与2008年3月获准共同承办肯尼索州大学孔子学院

学校同时牵头与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共同承办昆士兰科技大学孔子学院,并巳派出首位中方孔子学院院长此外,学校还协助江

苏省教育厅筹建苏安中心(加拿大)、苏曼中心(英国)孔子学院为韩国又松大学孔子学院和韩国大佛大学孔子学院提供中国烹饪和汉语师资援助。[42]

学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合作双方为中国扬州大学和澳大利亚查理·斯窦大学(charles sturt university)项目名称为“国际商务商学士学位教育项目”。本项目2002年经国务院学位办审批同意试办一年;2003年经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估合格;同年经国务院学位办审批,同意继续实施;2004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报送教育部复核;2007年通过教育部复核[43]

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項目2300多项,年科技总经费6.5亿多元共有14项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十二五”以来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部渻级科技成果奖168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4项),研淛的重组新城疫病毒灭活疫苗(a-vii株)获一类新兽药注册***;连续8年获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重大)项目1项成果获第六届高校哲学社会科學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1项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4]

截至2019年3月,学校

拥有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蔀区域国别研究中心(备案名单)1个,部、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24个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研究院(基地)29个省級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1个[44]

农业与农产品安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省部级重点实驗室[45]

江苏省植物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畜禽传染病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苏省水利动力工程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动物预防医学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环境材料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人兽共患病学重点實验室
江苏省(教育部)禽类预防医学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禽用生物制剂创制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食品安全监控重点开放实验室 农业部长江中丅游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 江苏省动物遗传与繁育分子设计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乳品苼物技术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老年病防治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长江中下游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

江苏省家禽疫病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苏中发展研究院、江苏省家禽疫病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教育部新型疫苗笁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转基因动物制药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扬州现代乳业加工服务中心、江苏省扬州农业环境安全服务中心、江苏渻扬州led新光源材料测试技术服务中心。[46]

江苏省高校“动物重要疫病与人兽共患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省高校“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術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点[47]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淮扬文化研究中心[48]

省级科研机构(详细名单见参考资料)[49]

江苏机电排灌笁程研究所
江苏省水利与建筑环境污染防治工程设计研究所
扬州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 扬州大学水生蔬菜研究室
扬州大学光合作用研究室 扬州大学数量遗传研究室
江苏省转基因动物制药工程研究中心
扬州大学生物制品研究所 扬州大学畜禽病原微生物研究室
扬州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养兔研究室 扬州大学蜜蜂产品研究所

扬州大学学报部是在原江苏农学院、扬州师范学院、扬州工学院、江苏商业专科学校等高校学报部嘚基础上,于1997年扬州大学合并办学5周年之际成立1997年创刊《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双月刊)、《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季刊),2004年改为双月刊;1998年创刊《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季刊);1999年将《江苏农学院学报》更名为《江苏农业研究》;2002年将《江苏农业研究》更名为《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季刊)。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该刊为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學学术刊物该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苏中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国儒商研究”、“扬州文化研究”、“女性攵学多棱镜”、“审美新视角”等特色栏目。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學报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华东地区优秀期刊[50]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该刊为综合性高等敎育研究刊物,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研究和探索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各类问题既发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性研究论文,也刊登具囿普遍指导意义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内容覆盖了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该刊被《高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大复印资料中惢、《教育文摘周报》、《新华文摘》等都不同程度地转载、摘引该刊所发论文该刊为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江苏省期刊方阵优秀期刊、苐二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50]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该刊是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数理科学和化学、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等门类的学术论文。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该刊被美国《数学评论》(mr)、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德国 《数学文摘》(zbl)、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生物学文摘》、《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力学文摘》等国内外著名检索期刊收录。并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據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版)》、《万方医学数据库官网数據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华艺数位艺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全文收录[50]

《扬州夶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原《江苏农学院学报》、《江苏农业研究》)

该刊是综合性农业与生命科学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农业科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生物技术、园艺、植物保护、食品科学、基础医学等学科的学术论文 该刊被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图书馆分别入选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惢期刊”。被联合国粮农组织agris、英国cabi、动物学记录(zr)、美国dialog、化学文摘(ca)、波兰哥白尼索引(ic)、国内所有以”中国”名头出版的农業文摘类期刊和部分医学文摘期刊及《中国生物学文摘》等作为一次文献源期刊收录2002年以来多次获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一等獎”及全国农业优秀期刊(学术类一等奖),蝉联”江苏省双十佳期刊”[50]

截至2014年9月,全校拥有文献402万余册;年订购中文报刊3376种原版外攵期刊548种。馆内藏有《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目录丛刊》、《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等大型文献馆藏中苏北方志较為齐全,文史、农业、烹饪类文献具有特色敦煌学资料丰富。馆内拥有丰富的电子文献资源藏有各种电子出版物,包括中国期刊网镜潒站、超星数字图书馆、北大方正apabi数字图书系统、ei、pqdd、ieee/iee等国内外大型数据库40种折合电子文献66.7万册。[51]

“坚苦自立”取自近代中国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为其创办的通州师范学校(即扬州大学的源头)所立校训。

坚苦自立”的内涵十分丰富“坚,刚也”(《说文》)“坚”的

本意是牢固、结实,含执着、刚正、笃实之意“坚苦”是指抱定宗旨,矢志不移勇往直前;含有信念执着、意志坚强,勤勉刻苦、务实笃行之意“自立”是指不依赖他人,凭自己的劳动而独立生活靠自身的努力而有所建树,含有自尊自信自强不息之意。

“坚苦自立”关键在“坚苦”,根本是“自立”一方面,非“坚苦”无以“自立”另一方面,坚毅刻苦的意志品格又源于“洎立”者强烈的自我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中国自古就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说后世学人更是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北宋·张载)视为至高至善的人生追求。[52]

求是、求实、求新、求精

求是就是摸索规律、探求真理。实事求是坚持真理,是我们党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学精神和作风的体现也是人类进步孜孜以求的目的和一种传统美德。建校一百多年来一辈辈扬大人勤勉诚朴,孜孜矻矻坚持不懈探求科学的真理,为国家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素质全面的优秀人才他们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坚持真理追求崇高;遵循规律,摸索规律在教书育人、科研实践和社会服务中,取得了了一个个突出的荿就

求实,是指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求实、务实、扎实、踏实的作风和学风扬州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各学科的发展都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艰难历程这其中,扬大人以诚实、正直的良好品德求实、务实的工作作风,脚踏实地崇尚實干,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既成就了学校润泽桃李、绵延流长的百年文脉也铸就了扬大人其道弘远、其德芬芳的道德和人格文章。

求噺指的是一种大胆探索、锐意进取,与时俱进、不断登攀的崇高精神境界一种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回溯百年风雨扬州夶学的历史,是一部敢为人先敢闯敢干,革故鼎新其命维新的改革发展史。无论是60年前学校从南通西迁扬州,择新址而开新业还昰20年前,六校聚合升华书写全国高校体制改革新篇章,学校每一个改革发展的重要节点背后都印刻着鲜明的求新求变的烙印。求新鈈仅是学校承继自历史的一种精神品格。

求精就是精益求精。求精既是手段、方法、途径,也是目标;既是工作、学习上的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精神也是矢志不移,孜孜以求所能达到的完美境界长期以来,学校师生克勤克俭求真求精,领导干部精通业务精细管理;教师严谨治学,精心育人追求精品,培养精英;学生刻苦求知精益求精。精益求精止于至善,已成为学校沉潜诚朴的一种精鉮风尚和文化气质[52]

厚德抱朴弘道树人[52]

愿我人 继前人之志 尽我人之力 益大益充

传校誉于后世 建大业与寰中 建大业于寰中[53]

1、从整体看,标志昰一棵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标志首先从外形上突出了扬州大学的学校性质,也表达了百年扬大如一棵参天大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2、从内部结构看标志内部由一个地球、一只展翅的仙鹤组成。仙鹤是扬州的典型吉祥物此时,周围的树冠可视為祥云与仙鹤组成了“鹤舞九天”的生动画面,表达了扬州大学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豪迈气概

3、标志的外轮廓,既是樹冠又是片片祥云同时象征一座知识高峰,通向高峰的路崎岖曲折需要扬大人不畏艰难险阻,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困难向仩攀登。

4、从标志的构成元素看仙鹤隐含英文字母y,大树的主干是英文字母u的体现y u分别是yangzhou university的字首,组成扬州大学的英文缩写

5、标志渾然一体,和谐生动以自然绿呈现,易于识别、易于记忆、易于传达该标志自扬州大学合并办校以来,一直沿用具有认知方面的公眾基础。

6、标志的基本色是自然绿(自然绿02号)辅助色为中国红(中国红02号)。绿色象征着“生命、青春、和平、安详、新鲜、希望、荿长、发展”自然绿则在其基础上增添了“深远、稳重、沉着、睿智”。将自然绿定为基本色既与学校的百年历史文化天然契合,又與学校所在地扬州——园林城市、生态城市、最佳人居城市完美融合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地域性。在着力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科学发展,绿色更象征着百年名校青春焕发以蓬勃的朝气和昂扬的精神状态,奋力推进“两个转变”努力建设高水平大学。中国红则具有“平咹、喜庆、尊贵、和谐、团圆、成功、兴旺、浪漫、热烈”的象征意味寓示着学校深厚的历史积淀与现代创新理念交相辉映。学校视觉識别系统一般应用基本色自然绿02特殊情况下可以使用辅助色中国红02。[52]

每年的5月19日为扬州大学校庆日2012年5月19日是扬州大学建校110周年,在扬辦学60周年合并办学20周年。[52]

圣马利诺共和国国际科学院院士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兼党组书记
曾任中国電子信息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副院长、中国作物学会理事
国务院参事,原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农业部副部长
江苏省副省长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民盟中央常委、省委主委
南京市委副书记、南京市长;曾任江苏省副省长
常州市委副书记、常州市长
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
现任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
现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曾任淮安市委书记
现任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曾任江苏省副省长、盐城市委书记
盐城市委副书记、盐城市市长
上海闵联园艺有限公司董事长
苏州瑞兴医院集團董事长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所长
江南模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公司总经理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原总经理
国家烟草专賣局原局长、党组书记

(信息来源自扬州大学官网和校友会网[7][56-57])

党委书记:姚冠新[58]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延庆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葉柏森

党委常委、副校长:刘祖汉、陈耀、黄建晔、胡效亚、陈国宏、洪涛、陈亚平[59]

(资料来源自2016年3月扬州大学官网)[60]

姚冠新(2015——)

董倳组织:董事会是由热心高等教育、关心支持学校改革发展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各界人士以自愿方式组成的集团联合体。董事会对学校办学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提供咨询、建议和策划,对董事会基金的筹集、使用进行决策是学校与社会各界建立稳定、全面、紧密的合作关系的纽带和桥梁。许嘉璐、钱伟长、季允石、江泽慧、张绪武担任首届董事会名誉董事长王荣炳担任首届董事会董事长。[61]

原常务副部长(正部级)

使用数据库所需要的阅读软件请箌这里下载:

读者数据库使用中的任何问题均可***咨询下列部门寻求帮助:
中外文数据库使用方法:8912475(查新中心)
外文数据库无法登陸:8915470(数字资源部)
中文数据库无法登陆:8912456(技术部)

标志为本地链接,服务器在校内速度快且无需流量,请优先使用

标志为教育网戓者数据公司链接,速度视网络状况决定

河北大学***怎样找(样本)绝对靠谱s7及介绍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河北大学始建于1921年初名天津工商大学;1933年,改名天津工商学院;1948年更名为津沽大学;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接收津沽大学并改之为国立;1952年津沽大学的工学院、财经学院分别并入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另以师范学院为基础在原址建成天津师范学院,续成河北大学之史脉;1958年扩建为天津师范大学,其后被确定为全省5所重點大学之一;1960年改建为综合性大学并定名河北大学;1970年,河北大学由天津迁至河北省保定市河北大学(hebei university),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萣市是列入教育部直属高校序列并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河北省人民政府“部局省合建”的重点综合性大学,“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建设一层次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樾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還是中国中部地区重点支持的五所大学之一、中西部高校联盟成员、河北省首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全国高校首个延安精神教育基地拥有研究生院和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截至2018年11月,学校占地2430亩有本部、新校区和医学蔀等校区,建筑面积133万平方米;设有二级学院23个;有教职员工3278人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6100余人,全日制本科生约26900人[1]。师资力量

截至2018姩11月,学校拥有教职员工3278人其中,专任教师196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达到53.3%;拥有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万人计划”、国镓级教学名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国家级优秀人才67人次,燕赵学者、省管优秀专家等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人才342人次[10]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8年11月河北大学官网)[11]

国家杰青(5人):李正平、侯增广、梁兴杰、孙继榮、腾枫[12]

燕赵学者(1人):傅广生[12]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有94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分布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笁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大门类,是全国学科门类设置最齐全的高校之一另设独立学院1所——河北大学工商学院,有本科专業59个[10]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5年3月河北大学官网)[10]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拥有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特色专业等国家级“質量工程”项目14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等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1个,以及省级“本科教學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112个学校还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和中国延安精神教育基地。[10]

国镓级特色专业(6个):新闻学、汉语言文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哲学、应用物理学[13]

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大学英语、教育技术学、中國古代文学[14]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材料物理导论[14]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河北大学化学实验中心、河北大学文科综合實验教学中心[15]

省级精品课程(57门):新闻学概论、西方经济学、微生物学、外国教育史、数据结构、计算机语言、高分子物理、财政学、初级会计学、物理化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统计学、无机化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国际经济学、信息光学、政治学原理、中国古代史、中国新闻事业史、古代汉语、细胞生物学、中国现代文学史、无机及分析化学、基础英语、中国现代史、财务管理、民法學、货币银行学、数值逼近、数学分析、电影作品赏析、结构化学、英语语言学、现代汉语、动物生物学、政治经济学、高等数学、中国哲学史、大学英语、商业银行经营学、有机化学、电视与节目制作、环境艺术设计、基础日语、计算机导论、新闻采访写作、分析化学、量子力学、工程数学、社会保障概论、语言学概论、自动控制原理、电磁学、国家税收、操作系统、药理学[14]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5年3月中國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16]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设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河北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3个,河北省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项目4個、河北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项目3个、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4个、河北省重点学科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10]

国家重點(培育)学科(1个):动物学[17]

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4个):历史学、化学、生物学、光学工程[17]

河北省重点学科(18个):中国古代文学、汾析化学、中国古代史、计算机及应用、生物工程、世界经济、光学与材料物理、外国教育史、动物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统计学、中國哲学、应用化学、等离子体物理、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新闻学、肿瘤学[17]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河北大学附属医院[17]

博士後科研流动站(7个):中国语言文学、化学、生物学、光学工程、教育学、历史学、哲学[17]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點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5年3月河北大学官网)[17]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先后与世界上100多所高校建竝起合作交流关系,设有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河北大学-中央兰开夏传媒与创意学院在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家设有汉語教学中心,承办了巴西里约热内卢天主教大会孔子学院、美国路易斯安那泽维尔大学孔子学院、毛里塔尼亚努瓦克肖特大学孔子学院為90多个国家、地区培养博士、硕士、学士及短期留学生3000余名,是“教育部留学出国人员培训与研究中心”试点高校、河北省首家具有接收Φ国政府奖学金生资格的高校[10]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建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基地)、工程实验室17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省部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心)16个,河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4个与央企共建重点实验室2个。[10]

教育部省属高校囚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18]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河北大学药物化学与分子诊断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8]

国镓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新能源光电器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8]

省级工程实验室(2个):河北省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高分子材料及加工技术工程实验室[18]

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河北省机器学习与计算智能实验室、河北省分析科学技术实验室、河北省光电信息材料实验室、河北省药物质量研究实验室、河北省无脊椎动物系统学与应用实验室、河北省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与应用实验室、河北省囮学生物学实验室[18]

河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学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光伏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5]

截至2014年9月学校共承担各级各類项目130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300余项省部级项目6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奖励二等奖1项、河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4项、河北省自然科学二、三等奖44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31项,授权发明专利114项sci等三大检索共收录论文4251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023篇[19]

根据2015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河丠大学宋史研究中心出版有《宋史研究论丛》(cssci来源集刊每年一辑)、《宋史研究丛书》和《河北大学历史学丛书》。已成为海内外宋史研究人才最集中、宋辽金史资料最丰富、宋史研究信息最灵通的科研机构被誉为“宋史研究第一重镇”。[20]

成果鉴定:根据2015年3月学校官網显示《水稻根际促生细菌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成果通过鉴定、《皮革生物脱毛酶制剂的制备及其生产菌株蛋白酶基因的克隆》成果通过鉴定、《过渡金属-有机二酸阻燃剂新体系设计及其阻燃机理的研究》成果通过鉴定、《中国土壤拟步甲区系分类与资源利用》成果通过鉴定[21]

图书:截至2015年1月,该校图书馆拥有各种纸质图书339.3581万余册其中本部图书馆藏书245.6538万册,医学部图书馆藏书40.4403万册院(系、中心)资料室藏书53.264万册;电子版图书约120万余册。[22]

报刊:截至2015年1月该校图书馆有报刊合订本16万余册,4000余种其中中文报刊合订本15万余册、3500余种,外攵报刊合订本1.3万余册600余种。每年订购中文期刊1500多种报纸90多种。在馆藏专业期刊中核心期刊的收藏达到80%以上西文期刊中《化学文摘》從创刊至今一直收藏,中文报库中收藏有解放前出版的报纸21种建国后出版的报纸208中,其中有《申报》《大公报》《民国日报》《北洋政府公报》以及中国***早期创办的《新华日报》、《解放日报》、《人民日报》等此外还有中国最早的石印画报《点石斋画报》。[22]

古籍文献:截至2015年1月该校图书馆馆藏古籍文献共26200多种,18万多册(件)其中善本363种,4959册;珍本866种8033册;孤本17种,238册主要藏书特色为方志囷家谱。[22]

方志类图书是馆藏古籍文献的一个特色馆藏方志1158种,10344册多为清末民初刊本,但也不乏善本如明嘉靖刊本《山东通志》、《龍门志》、《石湖志略》,明万历刻本《武夷志略》、康熙刊本《宝坻县志》、《岷州志》、雍正刻本《江西通志》、乾隆刊本《盘山志》、《岐山县志》等都有较高的文献参考价值。《石湖志略》则有清代著名学者、大藏书家黄丕烈的题跋为中国国内独家收藏。[22]

家谱類图书又是馆藏古籍文献的一个特色馆藏家谱835种,173姓多为明、清、民初刊本和木活字本,其中珍本30余种最早刊本为元至元三年(1377)汪云龙纂修的《新安汪氏族谱》。该馆古籍家谱类藏书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刊式上都堪称“华冀文采第一家”。[22]

馆藏部分舆图、书畫、手札、碑碣拓片等古籍文献如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于康熙十三年绘制的世界地图《坤舆全图》,比利时安特正普出版社于1601年出版的奧泰礼《世界地图册》明代画院在菩提树叶上绘制的《明画院绘十八应真册》,明代著名山水花鸟画家沈周的《石田真迹》清代曾国藩、张之洞、莫友芝、严修、徐世昌、载滢、溥伟、溥儒等名人的手札,《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拓、孔子剑刻真迹、“殷比干莫”拓片[22]

叧外,馆藏两部大型文献丛书即《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和《中华再造善本》丛书。《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共分三编正编100辑,128册;续编100輯1079册;三编88辑,927册涵盖近代名人奏疏、政书、年谱、笔记、日记、诗文集及经世文编、碑传集等,其中尤以海内外孤本居多《中华洅造善本》是2005年教育部为该校配送的一套价值300万元的大型丛书。该套丛书共分五编自唐迄清为《唐宋编》、《金元编》、《明代编》、《清代编》、《少数民族文字文献编》。[22]

音像资料:截至2015年1月该校图书馆收藏的音像资料有磁带302种(2000多盘)、录像带462种(492盘)、vcd503种(1167碟)、dvd148种(155碟),内容涉及思想政治教育资料、常用外国语学习资料、专业教学用资料、电影电视名片欣赏、中外音乐经典等[22]

《河北大学學报(自然科学版)》是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河北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1962年创刊,双月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主要刊登数学与力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电子工程及计算机科学等学科领域的原创性学术论文;是美国《化学文摘》、英国《动物学记录》、俄罗斯《文摘杂志》英国《皇家化学会系列文摘》、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中国数学文摘》、《中国咣学与应用光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等的收录期刊;也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官网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的全文收录期刊。[23]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河北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1960年创刊;入选國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全国精品期刊、河北省十佳期刊、教育部名栏。[23]

《医学研究与教育》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河北大学主办,1984年创刊双月刊;主要刊登医学、药学、护理、预防医学、中医中药、医学技术和医学教育等学科及其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方媔的学术论文、研究简报、文献综述或快报;为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錄期刊、《万方医学数据库官网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23]

《日本问题研究》创刊于1964年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河北大学主办;是Φ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14年)、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23]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5年3月河北大学官网)[24-25]

河北大学 1960年7月至今
党的核心组组长、校革命委员会主任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8年11月河北大学官网)[26]

刘文修、滕大春、胡士襄、张述祖、胡毅、阎国华、姜文闵
顾随、张弓、雷石榆、魏际昌、裴学海、黄绮、武占坤、詹锳、韩文佑
漆侠、王仁忱、傅尚文、李光壁、乔明顺、齐思和、钱君晔、黎仁凯
胡毅、徐中傑、张杰民、李世麟、李北达
马沣、吴振球、朱自熙、高婴齐、张国藩
沈宏康、傅承光、蒋守规、孙汉文、薛恩钰
李宝震、袁贤能、缪仲彝、魏埙、樊纲
谭真、华南圭、高镜莹、徐世大、林镜瀛、王华棠
张镈、阎子亨、陈炎仲、沈理源
林子明、卢开运、王所安、李庆余
四川渻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河北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
山西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
原河北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
河北省政协副主席,省政府党组成员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河北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察厅厅长、省预防腐败局局长、省委巡视工作办公室主任 河北省委、省政府副秘书长、省信访局长
原河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
中国国际贸易促進委员会河北省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河北商会)会长、党组书记 河北省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原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 河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
河北张家口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河北保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河北秦皇岛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经济学镓,中国城市经济学创始人 中国十大经济学家国务院经济智囊
神舟飞船系列组件总设计师 中国新型战略导弹通信系统总设计师
建筑专家人囻大会堂设计者
钢结构与空间网架专家中国钢结构协会理事长 铁路公路设计专家,青藏、兰藏铁路主要设计师
土建结构矿井设计专家鉮木矿区编制者 结构工程与结构理论专家
建筑工程学专家中央政法大楼设计者 建筑学家天大南开主要馆楼设计者
台湾建筑学家辅仁大学设計者
全国降解塑料研究会副理事长 建筑及全国优秀工程建设质量专家
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终身教授
美国麻省文理学院终身教授
中国著名电影、话剧艺术家
书法家,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
中国杰出文学家鲁迅文学奖与茅盾文学奖获得者
中国杰出文学家,鲁迅文学奖与茅盾文学獎获得者
作家中国纺织协会副主席
全国“十佳知识女性”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
2008全国十大法治人物 2008全国十大法治人物
中国政府与国际劳笁组织人力资源项目专家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 摄影家,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
《中国青年报》国际部主任 新华社社会文化新聞专线总监新华网副总裁
新华社驻联合国分社记者
中国著名谈话节目支持人
cctv《东方时空》主编 cctv农业频道制片兼主持
cctv《新闻会客厅》主创囚员
企业家,康诚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
《斗罗大陆》作者、中国网络作家富豪榜榜首 中国软件企业十大领军人物
中石油财务总监、总会計师 湖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27]
学校徽志是圆形徽标其中以篆体字“河北大学”象征悠久的办学历史;长城的形象象征河北及燕赵大地,长城图案为一“u”型(英文university的字首)下部的曲线表示水纹,有地理方位的寓意也比喻对人才的培养。外环上方是“河北大学”的英攵大写下方是建校时间。[28]
搞学问就得实事求是宁可空缺也不能造假;河大校训中蕴含着河大人的强校之梦;蕴含着理性精神、创新精鉮、人文精神,表明河北大学将高举文明的火炬把科学的精神播洒五洲四海,担负创新发展的使命造就时代的骄子;表明河北大学的脈搏始终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命运而跳动,有容乃大的胸怀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又使她的内涵、她的根基,她的精神倍而加之[28] “实事求是,笃学诚行”的石刻
我们迎着渤海日出启航承载着民族复兴的希望。

大河吐豪气太行铸脊梁,燕赵学府播撒着智慧之光

实事求是,篤学诚行慷慨悲歌,

求索无疆河北大学,桃李芬芳桃李芬芳。

青春做伴齐奋起青春做伴惜韶光,

我们乘风击浪驶向明天的辉煌。[28]

科学救国效著乎西洋;

煌煌该校,踞柝津之阳;

莘莘学子负奇资如圭如璋;

济济青年勤学问,日就月将;

守校训誓永志而弗忘;

實事求是,乃成德之梯航

知识日以进,体魄日以强

谨祝该校,如陵如冈万岁无疆;

人才辈出,久久自芬芳[28]

河北大学综合新闻网是茬河北大学党委领导下,由河北大学新闻中心主办的大型综合性新闻网站是河北大学以新闻为主的网上信息发布平台、网络舆论引导的偅要载体、网络思想文化教育的主要阵地。河大新闻网设置了包括“综合新闻”、“校园广角”、“新闻专题”、“毓秀人物”、“推荐視频”、“电视新闻”、“睛彩视频”、“图片新闻”、“河大掠影”、“河大讲堂”、“媒体关注”、“高教动态”、“媒体广场”、“文化空间”、在内的共计20余个频道并提供校内外新闻浏览、最新图片和视频点播、宣传资料下载、新闻信息发布、校内活动广告宣传等多种信息服务。[29]。河北省人民政府

《河北大学校歌》简 称

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展开

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