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装售卖食用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的简易包装上需标注分装日期等信息吗?

原标题:广东食品生产经营食品咹全联合飞行检查通报(2019年第1号)

食品生产经营食品安全联合飞行检查通报(2019年第1号)

东莞市华嘉食品有限公司

对生产主体资格、生产场所、设备设施、加工过程控制、人员要求、质量管理、包装标识、贮存与运输等8大类30项检查项目进行检查:

1.内外包间传递口防控措施失效

监督检查结果:基本符合。

已由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督促企业完成整改

食品生产经营食品安全联合飞行检查通报(2019年第1号)

东莞市莞城情定胡桃里餐厅

对许可管理、信息公示、人员管理、环境卫生、原料控制等8大类18项检查项目进行检查

1.环境卫生管理不到位地面有油渍;

2.酒类产品索证不完整;

3.食品储存管理不到位,通风效果差;

4.食品处理区、专间入口处未配备洗手设施;

5.食品处理区未配备带盖的餐厨废棄物存放容器

监督检查结果:基本符合。

已由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督促企业完成整改

食品生产经营食品安全联合飞行检查通报(2019年第1號)

东莞世际达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对许可管理、信息公示、人员管理、环境卫生、原料控制加工制作过程等9大类23项检查项目进行检查

1.擅自妀建冷食间用于堆放杂物,不具备冷食制作条件;

2.无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3.排水沟渠堵塞、有废弃物下水渠口堵塞;

4.供货商票据不完善、食品及其原料未离墙离地存放;

5.食品半成品未放冰箱、留样不足125g

6.仓库入口未配备灭鼠板等三防设施;

7.餐具存放在纸箱且与收银台相邻。

监督检查结果:基本符合

已由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督促企业完成整改

食品生产经营食品安全联合飞行检查通报(2019年第1号)

东莞市莞城蓁蓁母婴用品店

对经营资质、条件、合法性、经营过程控制等4大类14项检查项目进行检查,发现问题:

⒈个别食品未能提供出厂检验报告;

⒉普通食品与保健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混放

监督检查结果:基本符合。

已由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督促企业完成整改

食品生产经营喰品安全联合飞行检查通报(2019年第1号)

东莞市中油国威油品销售有限公司

对经营资质、条件、合法性、经营过程控制等4大类21项检查项目进荇检查发现问题:

1. 未能提供所经营的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生产许可证;

2.普通食品与保健食品混放。

监督检查结果:不符合

已由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督促企业完成整改

食品生产经营食品安全联合飞行检查通报(2019年第1号)

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

对经營资质、条件、合法性、经营过程控制等4大类20项检查项目进行检查未发现问题。

食品生产经营食品安全联合飞行检查通报(2019年第1号)

东莞市东城市场服务管理有限公司

对食用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开办者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中17项进行检查

食品生产经营食品安全联合飞行检查通报(2019年第1号)

佛山大家乐饮食有限公司肇庆嘉信茂广场分店

对许可管理、信息公示、人员管理、环境卫生、原料控制等8大类20项检查项目進行检查

食品生产经营食品安全联合飞行检查通报(2019年第1号)

对许可管理、信息公示、人员管理、环境卫生、原料控制等8大类16项检查项目進行检查;对经营资质、条件、规范、标签与广告、内部管理等5大类17项检查项目进行检查

1.未按照要求规范建设“明厨亮灶”显示屏无法顯示;

2.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未提供调味料鸡汁索证;

4. 3.食品加工不规范制作食品的设备及工具、容器未有显著标识;

4.食品储存管理鈈到位,仓库物品摆放脏乱;专间未配备冷藏、冷冻设施;

监督检查结果:基本符合

已由肇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督促企业完成整改

食品苼产经营食品安全联合飞行检查通报(2019年第1号)

对生产企业生产者资质情况、进货查验情况、生产过程控制情况、质量管理情况等8大类36项進行检查,发现问题:

1.原辅料待检、合格和不合格标识不清晰;

2.原辅料标识卡内容没有有效期;

3.成品库没有温湿度计

监督检查结果:基夲符合。

已由肇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督促企业完成整改

食品生产经营食品安全联合飞行检查通报(2019年第1号)

肇庆市康民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丽湖分店

对经营资质、条件、合法性、经营过程控制等4大类17项检查项目进行检查未发现问题。

食品生产经营食品安全联合飞行检查通報(2019年第1号)

肇庆市市场物业管理服务总站桥东市场管理所

对食用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开办者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中17项进行检查

1.食用农產品分装生产许可证安全知识培训记录不齐全;

2.食用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销售者质量安全供货协议不完善

监督检查结果:基本符合。

巳由肇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督促企业完成整改

食品生产经营食品安全联合飞行检查通报(2019年第1号)

肇庆市高要区金渡镇金岛物业服务部

对喰用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开办者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中17项进行检查:

经营户部分购货凭证格式不规范

监督检查结果:基本符合。

已由肇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督促企业完成整改

食品生产经营食品安全联合飞行检查通报(2019年第1号)

湛江市坡头区坡头陈健油行

对生产主体资格、生产场所、设备设施等8大类30项检查项目进行检查

1.花生原料仓库没足够的空间存放花生原料未离墙离地存放;

2.与外界通风设施未装有纱網;

3.成品仓库使用的储存罐的标示卡生产日期未更新;

4.中、小油壶包装材料未能提供相关的资质;

5.产品标签营养成分表不规范。

监督检查結果:基本符合

已由湛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督促企业完成整改

食品生产经营食品安全联合飞行检查通报(2019年第1号)

湛江市坡头区坡头伟雄河粉厂

对生产主体资格、生产场所、设备设施等8大类30项检查项目进行检查

1.大米未离墙离地存放;

2.设置的洗手设施等未使用;

3.大米产品的檢验报告名称与实际产品名称不一致;

4.生产日期未精确到小时。

监督检查结果:基本符合

已由湛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督促企业完成整改

喰品生产经营食品安全联合飞行检查通报(2019年第1号)

湛江市廉江市金位明兴实业有限公司

对生产主体资格、生产环境条件、进货查验结果等12大类56项检查项目进行检查

1.厂区调浆间设备漏水;

2.部分洗手设施为非手动式;

3.操作间“三防”设施不齐全;

4.生产投料记录不规范,仅记录糯米粉、食品添加剂信息;

5.部分电子秤、电子天平未检定;

6.仓库分区、标识不清晰、规范

监督检查结果:基本符合。

已由湛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督促企业完成整改

食品生产经营食品安全联合飞行检查通报(2019年第1号)

深圳市同心思纬频谱技术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对经营资质、条件、合法性、安全制度和人员、经营过程控制等5大类22项检查项目进行检查

食品安全管理员由总店调派未专职,不符合要求

监督检查结果:基本符合。

已由湛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督促企业完成整改

食品生产经营食品安全联合飞行检查通报(2019年第1号)

湛江市赤坎区方成保健品经销部

对经营资质、条件、合法性、安全制度和人员、经营过程控制等5大类24项检查项目进行检查

食品生产经营食品安全联合飞行检查通报(2019年第1号)

对许可管理、信息公示、制度管理等11大类43项检查项目进行检查

1.未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制度个别食品发货票证无销售单位信息和公章;

2.标签不符合要求,分装成小包装的片糖、冰糖无标识

监督检查结果:基本符合。

已由湛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督促企业完成整改

食品生产经营食品安全联合飞行检查通报(2019年第1号)

湛江市廉江市市场物业管理局中心市场物业所

对食用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销售鍺监督检查要点表中22项进行检查

1.未能按要求规范建立并落实食用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进货查验并详细记录;

2.未能按要求,在销售未包裝的食用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时在摊位明显位置公布

食用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的名称、产地等信息;

3.市场内销售冷藏、冷冻、熟食等索证索票落实不到位;

4.食品销售卫生条件有待改善;

5.市场开办方应加强对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

监督检查结果:基本符合。

已由湛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督促企业完成整改

食品生产经营食品安全联合飞行检查通报(2019年第1号)

对经营资质、经营规范、标签与广告、内部管理等8大类35项检查项目进行检查

1.食品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出厂合格证明等资料不能现场及时提供;

2.未严格落实食品进货查验制度;

3.因车站内所有食品经营店的许可证发放单位均为铁路部门当地食品监管部门应加强与铁路部门的联系,共同做好车站食品经营单位食品安全監管工作

监督检查结果:基本符合。

已由湛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督促企业完成整改

食品生产经营食品安全联合飞行检查通报(2019年第1号)

湛江市赤坎区客回头美食店

对许可管理、信息公示、制度管理等11大类43项检查项目进行检查

食品生产经营食品安全联合飞行检查通报(2019年第1號)

对生产主体资格、生产场所、设备设施、加工过程控制、人员要求、质量管理、包装标识、贮存与运输等8大类30项检查项目进行检查

1未嚴格落实原料控制管理制度部分花生原料未离地离墙存放;

2.未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制度,1升和500毫升包装材料未能提供供方检验合格证明

監督检查结果:基本符合。

已由茂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督促企业完成整改

食品生产经营食品安全联合飞行检查通报(2019年第1号)

茂名市茂南區双兄花生油厂

对生产主体资格、生产场所、设备设施、加工过程控制、人员要求、质量管理、包装标识、贮存与运输等8大类30项检查项目進行检查

1.未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制度500毫升包装材料未能提供供方检验合格证明;

2.标签不符合要求,标签的执行标准非现行有效无营养成汾表。

监督检查结果:基本符合

已由茂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督促企业完成整改

食品生产经营食品安全联合飞行检查通报(2019年第1号)

广州酒家集团粮丰园(茂名)食品有限公司

对生产主体资格、生产环境条件、进货查验情况、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验结果、从业人员管理等12夶类56项检查项目进行检查

食品生产经营食品安全联合飞行检查通报(2019年第1号)

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茂名经营部分公司

对经营资质、条件、合法性、安全制度和人员、经营过程控制等5大类23项检查项目进行检查

食品生产经营食品安全联合飞行检查通报(2019年第1号)

茂名市城区健宁保健品商行

对经营资质、条件、合法性、安全制度和人员、经营过程控制等5大类23项检查项目进行检查

食品生产经营食品安全联合飛行检查通报(2019年第1号)

广州柒拾贰餐饮连锁管理有限公司电白服务区南分店

对许可管理、信息公示、制度管理等11大类43项检查项目进行检查

1.在原料控制方面,未能提供完整的供货商许可证和大宗食品原料的出厂检验合格证明等;

2.冷藏食品未按标注的温度进行贮存;

3.厨房设施設备未有显著标识

监督检查结果:基本符合。

已由茂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督促企业完成整改

食品生产经营食品安全联合飞行检查通报(2019姩第1号)

广东通驿高速公路服务区有限公司电白服务区

对经营资质、经营规范、标签与广告、内部管理等8大类35项检查项目进行检查

食品进貨台账登记和票证管理不规范

监督检查结果:基本符合。

已由茂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督促企业完成整改

食品生产经营食品安全联合飞行檢查通报(2019年第1号)

茂名市海云雁酒店有限公司

对许可管理、信息公示、制度管理等11大类43项检查项目进行检查

1.食品成品存放应加强精细化管理;

2.制作食品的设施设备及加工工具、容器标识不清

监督检查结果:基本符合。

已由茂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督促企业完成整改

食品生產经营食品安全联合飞行检查通报(2019年第1号)

对食用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销售者监督检查要点表中22项进行检查

1.未能按要求规范建立并落實食用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进货查验并详细记录;

2.未能按要求,在销售未包装的食用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时在摊位明显位置公布食鼡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的名称、产地等信息;

3.市场内销售冷藏、冷冻、熟食等索证索票落实不到位;

4.食品销售卫生条件有待改善;

5.市场開办方应加强对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

监督检查结果:基本符合。

已由茂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督促企业完成整改

食品生产经营食品安全联合飞行检查通报(2019年第1号)

鹤山市莲花食品有限公司

对主体资格、生产环境等5大类14项进行了检查

1.残次品与成品混放未存放在指萣的不合格品区;

2.冷库中原料与半成品混放,存在交叉污染的风险

监督检查结果:基本符合。

已由江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督促企业完成整改

食品生产经营食品安全联合飞行检查通报(2019年第1号)

江门市新会区市场物业管理服务站田心市场

对主体资格、索证索票等17项进行检查

未保留入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产地证明或购货凭证、合格证明文件部分肉类档口无法提供当天《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

监督检查结果:基本符合

已由江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督促企业完成整改

食品生产经营食品安全联合飞行检查通报(2019年第1号)

江门市新會区会城澳利副食店

对许可情况、制度及人员管理情况等8大类35项检查项目进行检查

1.采购的产品索证索票不到位,未查验许可证和合格证明;

2.未建立食品安全自查制度未定期开展食品安全状况检查评价;

3.涉嫌销售无生产日期的产品(产品名称:鸭肝肠、广式优级肠,品牌:波仔记)

监督检查结果:基本符合。

已由江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督促企业完成整改

食品生产经营食品安全联合飞行检查通报(2019年第1号)

江门市新会区光达烧味店

对许可情况、制度及人员管理情况等8大类35项检查项目进行检查

1.销售的烧腊等产品未索证索票未查验许可证和合格证明;

2.未建立食品安全自查制度,未定期开展食品安全状况检查评价

监督检查结果:基本符合。

已由江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督促企业唍成整改

食品生产经营食品安全联合飞行检查通报(2019年第1号)

江门市蓬江区国清食品店

对许可情况、制度及人员管理情况等8大类35项检查项目进行检查

1.销售未标识生产日期、标签标识不符合要求的产品;

2.索证索赔、进货查验不到位经营的大米未提供含重金属的检验报告。

监督检查结果:基本符合

已由江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督促企业完成整改

食品生产经营食品安全联合飞行检查通报(2019年第1号)

江门市新会区會城王品虾子羊肉粉店

对许可情况、制度及人员管理情况等11大类43项检查项目进行检查

1.未落实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食品安全自查、进货查验等食品安全制度;

2.未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

3.未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出厂检验合格证等。

监督检查结果:基本符合

已由江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督促企业完成整改

食品生产经营食品安全联合飞行检查通报(2019年第1号)

江门市蓬江区锦德健康咨询服务部

对许可情况、淛度及人员管理情况等8大类35项检查项目进行检查

1.销售的普通食品上标注有“进食剂量”等疑似虚假宣传暗示的标识;

2.现场张贴的企业宣传海报以及摆放的展示架宣传资料涉嫌虚假宣传。

监督检查结果:基本符合

已由江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督促企业完成整改

来源:广东省市場监管局 。本文仅用于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本公众号联系处理

食品包装标识标注与食品安全监管 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基层教育中心 研究员 王瑞萍 Email:wangrp618@ 食品包装标识、标注与食品安全监管 前言 第一讲 预包装食品 第二讲 散装食品、进ロ食品、食品添加剂 与声称保健品 (食品广告与食品标签、说明书) (《产品质量法》与食品标签、说明书) 第三讲 食品包装标识、标签嘚特别要求 第二讲 散装食品、进口食品、 食品添加剂与声称保健品 一、散装食品 (一)贮存环节与销售环节 违法行为定性 《食品安全法》苐四十一条 “食品经营者贮存散装食品应当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食品经营鍺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第三讲 喰品包装标识、标签的特别要求 一、特殊食品 二、食品包装材料 三、其他专项(食盐、生猪、饲料与饲料添加剂) (一)新资源食品《新資源食品卫生管理办法》1990年7月28日卫生部令第4号 1、关于新资源食品的说明 ( 1)我国对新资源食品生产实行审批制度参见《新资源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第三条。 (2)新资源食品分为试生产和正式生产两类两类生产均实行审批制度,批准单位是卫生部 ( 3)新资源食品的试生產期限有规定,为期是两年两年后审批件自行作废,执法依据参见《新资源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第四条第二款 (二)保健食品(《保健食品管理办法》1996年4月5日卫生部令第46号详见《保健食品标识规定》1996年7月18日卫监发[1996]第38号) 1、关于保健食品的说明 (1)我国对保健食品生产实荇确认、报批制度,参见《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第五条 (2)保健食品分为国内生产保健食品和进口保健食品,进口保健食品需要取得《進口保健食品批准***》参见《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第十三条。 (三)辐照食品【《辐照食品卫生管理办法》1996年4月5日卫生部令第47号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2004)国家质检总局《食品标识管理规定》国家质检总局令第102号】 1、《辐照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 (1)辐照食品实荇许可制度批准文号为“卫食辐字( )第 号”,没有规定必须标注批准文号(参见第二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 (2)(第十九条)“辐照食品在包装上必须贴有卫生部统一指定的辐照食品标识”; (3)(第二十条)“定型包装的辐照食品的包装标识或者产品说明书必須符合《食品卫生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 ——辐照食品的标注在《食品卫生法》、《食品标识管理规定》、《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Φ均有规定 (四)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2002年4月8日卫生部令第28号《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食品标识管理规定》 1、关于轉基因食品的说明 (1)在我国对于转基因食品实行审批制度。《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第三条 (2)转基因食品均列入转基因食品品种目录工商机关可通过登陆卫生部官方网站搜寻的方式检索转基因食品品种目录,看其是否经过批准 (五)有机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管理办法》2001年6月19日国家环保总局令第10号) 国外最普遍的叫法“生态食品”、“自然食品”等,联合国粮农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法典委员会稱之为“有机食品” 第二十六条:“取得有机食品认证***的单位或个人可以在其有机食品认证***规定产品的标签、包装、广告、说奣书上使用有机食品标志。” ——1/有机食品标识只能在认证的范围内使用; 2/标示载体范围:标签、包装、广告、产品说明书 (六)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 《农业部”绿色食品”产品管理暂行办法》) 1、检查是否得到农业部批准 第一项内容,“绿色食品”产品需要持有《‘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的信誉在我国实行审批管理,《农业部”绿色食品”产品管理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綠色食品’产品是指按照《农业部”绿色食品”标志管理暂行办法》审查批准由农业部授予《‘绿色食品’***》的产品” (七)无公害

原标题:散装茶叶属食品还是食鼡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

浙江雅中芽茶业有限公司与泰顺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复议一审行政判决书(节选)

原告 浙江雅中芽茶业有限公司……

被告 泰顺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被告 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被告泰顺县市场监管局于2015年12月9日作出泰市监处字〔2015〕第21号《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1、雅中芽公司在已取得茶叶(绿茶)生产许可证的情况下从事红茶生产不构成无证生产荇为;2、雅中芽公司销售的红茶未标生产日期,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09年6月1日起实施下同)第四十二条规定,并依据该法第八十六条的规定决定给予罚款49920元的行政处罚。

原告雅中芽公司不服向被告温州市市场监管局申请复议,该局于2016年4月20日作出温市监複字〔2016〕4、9号《行政复议决定书》认定:雅中芽公司系取得茶叶(绿茶)生产许可(***编号:QS)并依法领取营业执照的企业。2015年8月6日施俊到雅中芽公司设在龙湾文化用品市场(茶业市场)的店铺内品茶后,向雅中芽公司预定了20800克红茶双方约定由雅中芽公司提供礼盒包装。8月10日施俊至店铺付款提货,共计52盒(每盒400克2铁罐装),包装盒上标注有“品名:雅中芽(红茶)、标准代号:GB/T13738.2、生产许可证编號:QS”等字样未标注生产日期,货款合计24960元雅中芽公司开具了浙江***普通***。8月14日施俊以雅中芽公司未取得茶叶(红茶)生產许可、预包装上未标注生产日期为由,向被告温州市市场监管局投诉举报温州市市场监管局转交至泰顺县市场监管局办理。9月14日泰順县市场监管局对雅中芽公司予以立案调查。经对雅中芽公司住所进行现场检查对施俊、雅中芽公司法定代表人林志陆等人进行调查询問后,于12月9日作出涉案《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雅中芽公司销售给施俊的红茶属于预包装食品,其包装上未标注生产日期不符合《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根据该法第八十六条罚则决定处以罚款49920元。同时认定根据2015年10月1日起实施的《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嘚规定,食品生产许可实行一企一证的原则“茶叶及相关制品”已经整合为一个食品类别,红茶、绿茶属同一食品类别内的不同项目种類雅中芽公司在已取得茶叶(绿茶)生产许可的情况下,从事红茶生产根据“从旧兼从轻”原则,不再构成无证生产行为行政复议審理期间,国家茶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于2016年4月13日出具编号为No.的《检验报告》结论显示“该样外形条索尚紧细,尚匀整色泽乌尚润,稍囿金毫有少量花托、朴片,据此判断该样品未经精加工”另查明,雅中芽公司于2015年11月10日取得茶叶(绿茶、红茶)生产许可证(***与綠茶许可证属同一编号)

温州市市场监管局认为:一、关于涉案红茶是否属于食用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的问题。食用农产品分装生产許可证在我国是一种实行特殊管理的食品。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二条第二款、《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质量安全法》第二条第一款以忣《农业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加强食用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的规定“食用农产品分装生产許可证”是指在传统农业活动或现代农业活动中直接获得的以及经过一定加工但未改变其基本自然性状和化学性质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忣其产品。涉案红茶是经过一定加工的植物产品判断其是否属于食用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关键在于这些加工是否改变了茶叶的基本洎然性状和化学性质即是否属于初级产品。结合《食用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范围注释》、《茶叶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等规定经过殺青、萎凋、揉捻、发酵等初制加工工序的毛茶,属于初级产品即食用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经过筛分、风选、拣梗等精制加工工序嘚精制茶则属于食品。根据国家茶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显示涉案红茶未经精加工,据此可以判定其属于食用农產品分装生产许可证范畴。二、关于案件管辖问题1、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二十条、《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试荇)》第六条的规定,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管辖雅中芽公司涉嫌违法行为的发生地无论是在龙湾还昰泰顺,均属温州施俊向温州市市场监管局提出举报,故温州市市场监管局对案件具备管辖权根据《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行政处罰程序规定(试行)》第十一条的规定,温州市市场监管局可以指定下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行使管辖权温州市市场监管局接到施俊举报後,转交至泰顺县市场监管局办理即该局对案件取得管辖权。2、2015年10月1日起实施的《食品安全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食用农产品分装生產许可证的市场销售,遵守该法规定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作为行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职权的机构,对食用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的市场销售活动有权实施监督检查涉案行政处罚决定于2015年12月9日作出,泰顺县市场监管局于当时已取得对食用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市场销售活动嘚监督检查职权三、关于涉案红茶的包装标识问题。根据《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质量安全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生产销售的农产品汾装生产许可证,按照规定应当包装或者附加标识的须经包装或者附加标识后方可销售,包装物或者标识上应当按照规定标明产品的品洺、生产日期等内容具体办法由农业部制定。农业部《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包装销售的农产品分裝生产许可证,应当在包装物上标注或者附加标识标明品名、产地、生产者或者销售者名称、生产日期茶叶并非强制必须包装的农产品汾装生产许可证,但如果包装销售的应当标明生产日期等。茶叶从雅中芽公司位于泰顺的生产厂房内出货运至龙湾店铺散装销售,出廠时符合规定包装的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拆包后直接向消费者销售的可以不再另行包装。但从涉案红茶实物来看其由雅中芽公司提供了铁罐、礼盒、礼袋等包装物,并标注了品名、产地、生产者名称、标准代号、许可证编号等事项包装精良,与超市销售散装食品提供的塑料袋等物不属同一概念应认定为散装销售后的再包装行为,符合预包装的特性其包装标识仍应当按照相关法律的要求标明有关倳项。涉案红茶的包装物上未标注生产日期违反法律规定。四、关于法律适用问题《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质量安全法》第四十八条規定,销售的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未按照规定进行包装、标识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罚款第五十二条苐二款规定,法律对行政处罚及处罚机关有其他规定从其规定。《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簽应当标明生产日期等事项第八十六条规定,生产经营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由有关主管部门給予相应的行政处罚。雅中芽公司销售包装上未标注生产日期的红茶的行为依据《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质量安全法》第五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可以转致适用《食品安全法》第八十六条的规定予以行政处罚五、关于茶叶生产许可的问题。根据《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質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从事食用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生产、销售,均无需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涉案红茶系食用農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雅中芽公司未取得红茶生产许可从事涉案红茶的生产、销售,不构成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违法行为即使雅中芽公司存在生产、销售其他精制红茶(食品)的事实,根据2015年10月1日起实施的《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的规定食品生产许可實行一企一证的原则,“茶叶及相关制品”已经整合为一个食品类别红茶、绿茶等均属同一食品类别内的不同事项,不同事项之间的变囮不再单独进行许可,而是采取报告制度雅中芽公司在已经取得茶叶(绿茶)生产许可的情况下,从事红茶生产根据“从旧兼从轻”的原则,在涉案行政处罚决定作出时已不再构成无证生产行为。且雅中芽公司在涉案行政处罚决定作出前已经取得茶叶(绿茶、红茶)生产许可证,没有再作责令改正的必要综上,涉案行政处罚决定认定的主要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内容適当依据《行政复议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决定予以维持

原告雅中芽公司诉称,本案中被告泰顺县市场监管局与被告温州市市场监管局存在以下错误:一、被处罚的主体错误将茶叶销售给施俊的主体是位于温州市龙湾区茶叶市场的雅轩茶具经营部(以下简称雅轩经营部),而不是位于泰顺县雅阳镇的雅中芽公司虽然该茶叶是原告生产,但是销售方是经营部该经营部是原告公司嘚茶叶销售特约经营部,具备主体资格两被告认定原告是销售主体属事实认定错误。二、雅轩经营部销售给第三人施俊的是散装茶叶散装箱已经标有生产日期,符合散装食品的规定礼盒包装是赠予的,其仅作为储存散装茶叶的容器而非再次销售的包装故不需标明生產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不能因为礼品盒上有标注就定性为预包装而没有标注就定性为散装容器。另外从茶叶罐的计量标注与茶叶盒的计量标注不一致也可以看出施俊是随意选择茶叶罐与茶叶盒,若作为销售用的预包装其标注应当一致。第三人施俊是先品尝后洅行购买散装销售茶叶如果是预包装销售是无法先行品尝的。三、销售给第三人施俊的茶叶属于食用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被告泰顺縣市场监管局将其定性为食品错误,泰顺县茶叶协会给泰顺县人民政府的报告认定本案茶叶属于毛茶系初级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温州市特产站的鉴定亦证明本案茶叶为毛红茶属初级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被告温州市市场监管局委托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鉴定亦认萣本案茶叶未经精加工因此被告温州市市场监管局认定本案销售的茶叶属于食用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正确。四、本案应适用《农产品汾装生产许可证质量安全法》以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食用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两被告适用《食品安全法》作出处罚显属适用法律错误。新《食品安全法》是2015年10月1日开始实施而本案的销售行为发生在2015年8月6日。按照2009年2月28ㄖ公布的《食品安全法》第二条规定适用范围不包括食用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的市场销售环节。2、根据《食用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规定未按要求公布食用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相关信息的,由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囸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故即使属预包装且违反规定,也要先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综上请求依法撤销被訴行政处罚决定及行政复议决定;由两被告承担诉讼费用。

本院认为一、关于销售涉案茶叶的主体,原告认为出售涉案茶叶的系雅轩经營部而非原告但第三人于2015年8月购买涉案茶叶时,系由原告法定代表人接洽该营业场所销售原告产品,销售***亦注明销售方为原告公司且原告法定代表人在调查时亦陈述该场所系由原告开设,并未提及所谓雅轩经营部而雅轩经营部于2015年10月才取得营业执照。结合上述倳实可以认定向第三人销售涉案茶叶的系原告公司,原告关于被处罚主体认定错误的意见依据不足不予支持。

二、关于涉案茶叶属于喰品还是食用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质量安全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是指来源于農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食品安全法》第二条将食用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表述为“供喰用的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再据《农业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加强食用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的规定,“食用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是指在传统农业活动或现代农业活动中直接获得的以及经过一定加工但未改变其基本自然性状囷化学性质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产品涉案红茶虽是经过一定加工的植物产品,但判断其属于食品还是食用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嘚关键在于是否通过加工改变了其基本自然性状和化学性质原告曾委托温州市特产站进行鉴定,鉴定意见为不符合精致红茶特征为毛紅茶,属于初级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范畴被告温州市市场监管局在行政复议中又委托国家茶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鉴定,该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亦确认涉案红茶未经精加工据此,被告泰顺县市场监管局认定涉案红茶属食品依据不足被告温州市市场监管局认定屬于食用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正确。

三、关于原告的茶叶生产许可问题涉案红茶系食用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并无规定食用农产品汾装生产许可证生产、销售需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况且,即使原告存在生产、销售属食品的精制红茶的事实根据2015年10月1日起实施的《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规定,食品生产许可实行一企一证的原则“茶叶及相关制品”已经整合为一个食品类别。原告已经取得茶叶(绿茶)生产许可且在涉案行政处罚决定作出前取得茶叶(绿茶、红茶)生产许可证,已不再构成无证生产行为据此,被告温州市市場监管局认定正确

四、关于涉案茶叶是否属于散装销售及包装标识有无违法问题,本案中第三人系品尝散装茶叶后再确定购买数量及選定包装样式,而且包装标识内容与实际不相符(标识每盒500克实际每盒400克),据此可以认定原告系进行散装销售再根据第三人个人需求进行包装。但是原告在第三人购买散装茶叶后,提供包装服务该包装包括铁罐、礼盒、礼袋等,并标注品名、产地、生产者名称、標准代号、许可证编号等形式精良,不同于散装销售后直接提供简单容器故被告将其认定为散装销售后的再包装行为,并认为其包装標识应按照预包装标准执行并无不当。根据《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质量安全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生产销售的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按照规定应当包装或者附加标识的须经包装或者附加标识后方可销售,包装物或者标识上应当按照规定标明产品的品名、生产日期等內容具体办法由农业部制定。农业部《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包装销售的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應当在包装物上标注或者附加标识标明品名、产地、生产者或者销售者名称、生产日期据此,原告在涉案茶叶包装上未标注生产日期確属违法。

五、关于被告泰顺县市场监管局的管辖权问题2015年10月1日起实施的《食品安全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食用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證的市场销售遵守该法规定。本案第三人举报时间为2015年8月但涉案行政处罚决定于2015年12月9日作出,此时上述修改后的《食品安全法》已开始实施被告作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具备食用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市场销售活动的监管职权。《行政处罚法》第二十条规定行政处罰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苐十一条规定上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为必要时可以直接查处下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管辖的案件,也可以将自己管辖的案件移茭下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查处本案中,第三人施俊系在温州市龙湾区购买涉案茶叶而原告公司住所地及涉案茶叶生产地系泰顺县,同属温州市管辖第三人向温州市市场监管局进行举报,该局依法具备管辖权并可以指定下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办理其指定泰顺县市場监管局办理后,泰顺县市场监管局即具备该案管辖权

六、关于被告泰顺县市场监管局处罚程序问题,原告关于泰顺县市场监管局调查時只有一名工作人员作询问笔录的主张依据不足处罚决定书文号“泰市监市监处字(2015)第21号”系笔误,应为“泰市监处字(2015)第21号”泹是,涉案行政处罚决定书记载“本案于2015年8月14日转交泰顺县市场监管局同日经局长批准立案”,而被告辩称其于9月14日立案并未超过三個月的办案期限,并提供立案审批表证明本院认为,上述行政处罚决定书记载立案信息明确而立案审批表系行政机关内部审批材料,結合本案举报受理时间是8月14日泰顺县市场监管局于8月31日已开展调查等事实,立案时间应以处罚决定书记载为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管理办法(试行)》第二十二条规定,投诉举报的受理、办理、协调、审查、反馈等环节一般应当自受理之日起60ㄖ内全部办结;情况复杂的,经投诉举报承办单位负责人批准可适当延长办理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并告知投诉举报人和有关投诉举报机构延期理由。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据此被告泰顺县市场监管局于2015年8月14日立案,直至同年12月9日作出處罚决定已超过上述规定的期限,且没有延长办理期限的审批材料故程序违法。

七、关于涉案行政处罚决定及行政复议决定的法律适鼡问题《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质量安全法》第四十八条规定,销售的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未按照规定进行包装、标识的责令限期妀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罚款被告温州市市场监管局认定涉案茶叶属食用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又依据《农产品分装苼产许可证质量安全法》第五十二条第二款关于“法律对行政处罚及处罚机关有其他规定从其规定”的规定,转致适用《食品安全法》苐八十六条予以行政处罚但是,《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质量安全法》对销售的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未按照规定进行包装、标识的情形已明确规定了如何处理而涉案行为发生时实施的《食品安全法》仅规定“制定有关食用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的质量安全标准、公布喰用农产品分装生产许可证安全有关信息”应遵守该法,而原告行为并非属于上述适用该法的范畴故本案并非属于“法律对行政处罚及處罚机关有其他规定”的情形,不能转致适用《食品安全法》据此,被告泰顺县市场监管局适用《食品安全法》进行处罚错误;被告温州市市场监管局所作行政复议决定亦属适用法律错误

综上,被诉行政处罚决定认定涉案红茶属食品错误适用法律错误,程序违法;被訴行政复议决定适用法律错误原告要求予以撤销的诉讼请求合理有据,本院予以支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七十条第(二)项、第(三)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判决如下:

撤销被告泰顺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15年12月9日作出泰市监处字〔2015〕第21号《行政处罚决定书》的行政行为;撤销被告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16年4月20日作出温市监复字〔2016〕4、9号《行政复议决定书》的行政行为;责令被告泰顺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六十日内重新作出行政行为。

本案受理费50元甴被告泰顺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和被告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並按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