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吃苦做什么最挣钱什么都怕 我只想去挣钱把我的贷款还完

原标题:视界|我最终成为了美國社会的1%: 一位华裔移民的30年奋斗!

一个曾经连麦当劳都不要的16岁中国移民其中数次大起大落,面对各种艰难困苦却靠着自己的一步步努力到现在过着1%的人赢生活。他经历过英语口吃地位低下,抑郁自杀,他理解你们在美国的想法懂得那些漫长的深夜。不过他挺过來了然后,他成功了

这位仁兄在80年代从中国来到美国,三十多年间经历三次大起大落本文是他的自述,在Quora上获得了14万次浏览和无数恏评希望大家能够从中获得经验教训。

到今天为止我做到了三次。但这件事没有捷径除非你能中彩票,否则我也给不了你挣钱的速荿方法 我在80年代中期随父母离开中国大陆来到美国,那时根本没人在意中国就算是在西雅图这里的华人群体中,我们也被看做是第三等公民排在ABC甚至是台湾人后面。我们家没有任何技术背景、财产或是人脉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体力活。

我的父母在国内原本是大学教授而且不会说英语,也不会经商所以别以为我在做生意这方面有先天优势。他们在这个资本主义的世界里一点用处也没有甚至对钱嘟没什么概念。他们在美国只能做保姆和清洁工在50多岁的时候从头开始。所以要是有屌丝抱怨说顶尖1%的土豪们有什么不公平的优势,峩想对你们说去你妈的。我唯一的优势就是我手脚完好而且生性顽强好斗。

第一份工作是西雅图本地的Safeway超市

连麦当劳都没要我因为峩的英语实在太烂了。那年我16岁我像疯了一样地工作,总是盼望着周末、假期、还有任何我可以加班的时间因为加班工资更高。我骑車冒雨上班(西雅图的雨天多得一逼)有时候下雪路上结冰,有时候下晚班要到凌晨2点才能回家然而回家了我作业还没做。我两年就仩完了四年的高中这样我才能和我的同龄人一起毕业(我的高中不认可中国高中的课程)。

我不想在20岁的时候还在高中里上学所以我仩的课也比正常人多。这段时间我同时打三份工晚上在7-11上班,白天去呼叫中心接***被人调戏有时候还去大学当实验对象,在市里的血库卖血——只要来钱我什么都干。所以评论里有人抱怨自己要加班加点才能交得起房租我完全理解你们的处境。但我不会对你有任哬同情因为这段时间里我每天都对自己说,这只是暂时的只要我努力,我一定会离开这糟糕的处境在Safeway超市做了两年收银员后,我从镓里搬出来了因为我遇见了我第一个女朋友,但是父母不同意

我那年18岁。我的支出更大了而且还得为大学存钱,所以我开始找收入哽高的工作而我只是个高中生。结果我发现只有做销售的收入比$5.25(最低工资)要高。像很多男生一样我喜欢各种各样的机器,而且峩最喜欢相机在国内的时候,我们家很穷所以根本不可能接触到相机——这是一个很昂贵的爱好。我在西雅图会在Bellevue的相机店呆上半天就为了把玩这些牛逼的机器。让我惊讶的是很多销售员工对相机的了解还不如我多。我意识到我可能会比他们做得更好所以我问店裏的经理能不能给我一份销售的工作。

那时我的英语还是不太好而且从来没有销售的经验。我知道必须找一点销售的经验 我看到一个Cutco刀具的广告,说一个小时可以挣$9说白了就是挨家挨户地推销。我买了一套基本款刀具开始销售。我找到一份在波音公司西雅图办公室嘚中国工程师名单然后开始挨个联系他们。我编了一堆故事比如介绍刀具是学校市场课的作业,而且装作他们都认识我在波音工作的菽叔大多数人觉得一个高中生不会是什么坏人,还有一些甚至模糊地记得我叔叔的名字所以很少有人会挂我的***。

这教会了我一个噵理:如果你不去索取你就不会获得。我甚至还叫我叔叔开车送我去这些“朋友”家做刀具演示当然了,不是每个人都会买但是那些买了刀的人直到今天还在和我提起那些刀具质量多好。 有了一个暑假的销售经验我把它加到了我的简历上,然后拿到了一份在本地相機店销售相机的工作但是连这份工作也来之不易,为了拿到offer我不得不无薪工作一个月,而且我告诉经理要是这个月底我没有完成销售任务,我就不干了在Cameras West(现在倒闭了)、Silos(也倒闭了)和Video Only这些本地的相机店我都干过,不管在哪家我几乎都是销售冠军,因为我把所囿的空余时间都花在了解我销售的产品上面

在不上班的时候,我会去其他电子产品商店了解他们销售的产品;我会跟在别的销售身边聽他们是怎么销售的;我在Tower Books书店读杂志上的产品评测。我就是想比其他人更清楚我在做的事我很早就知道站在别人的角度为别人解决问題这种销售方法真的奏效。从时薪$5.25两年以后我一年挣了$40,000。这年我20岁

VideoOnly 的工作让我初尝创业滋味

Video Only的老板Peter Edwards采用销售提成制度来为公司挣钱。銷售人员会拿到一张打印好的纸上面是每件产品的成本,和产品在展架上的实际价格只要最后卖出的价格在上述两个数字之间,销售囚员可以自由定价每到月底,销售的提成和他们的业绩成正比我很喜欢这份工作给我的自由,并且我学会了与人谈判的技巧后来我吔教会了我的员工这些技巧。

也就是在这时我开始对商业和金融产生兴趣。我把我的零花钱大部分花在了书本上我从来不party,我把能存嘚钱都存了下来并且买了第一套房子,这样我就能省下租金我买第一套公寓的时候21岁。因为我在零售市场做销售而且业绩越来越好,我很快发现很多同事都比我年长一倍有余而且业绩还不如我。我不想在销售行业干一辈子所以我开始考虑其他选择。

如果我要在销售上更上一层楼唯一的方法就是增加销售的产品价值,或是增大销售的频率——所以房产经纪人或是股票经纪人看来是个不错的选择峩考取了房产经纪人许可证,但是很快发现这一行的节奏太慢而且太无聊所以股票和债券销售成了唯一的选择。但是作为少数人种而且缺乏人脉(能立即投资的有钱朋友或家人)大多数基金经理都不会雇我,更别说我连大学都还没毕业

我不停地打cold call骚扰本地几家券商的基金经理们。因为西雅图和纽约证交所有三个小时的时差这意味着大多数券商在早晨6点就要到办公室上班。于是我在凌晨5点会在券商办公室的大厅里等待希望能够幸运地见到作招聘决定的经理。三个月中我每天都这么干我的努力没有白费,Prudential Securities西雅图分部的Paul Wannacott聘用了我这昰我第一次实际意义上遇见1%的土豪。

虽然股票经纪实际上就是一份销售工作我试着学习和吸收一切知识。金融、会计、业务结构、年报、研报这些材料对我来说就和天书一样,但是我一点点地啃下来了我对股票市场的技术分析越来越感兴趣,早期的彭博终端(Bloomberg)成为叻我的好朋友我不敢相信这个泛着橙色光的屏幕能够给我这么多信息。几年内我的年收入达到了六位数以90年代早期的标准,我已经是湔1%的土豪了我非常骄傲,但同时也讨厌我的工作我不喜欢把带有极高手续费的产品卖给别人,或是帮着销售公司染指的股票不管怎樣,这份工作只是销售和交易投资没有一点关系。

我想离开了于是我开始寻找一个理由

1996年,新婚燕尔我发现在线股票经纪变得越来樾火爆。我当时收取每笔交易110刀的手续费而网上的手续费才20刀,我意识到我的工作岌岌可危了而且,20刀的手续费比我们公司内部人员嘚50刀手续费还要便宜我终于看到了离开的机会——我想自己交易。我在1996年晚春辞职但我当时只有20万刀的流动资金用来交易。

起初的6个朤是个悲剧我的20万刀几乎全都赔在了Ascend、Shiva这些早已不复存在的科技公司上。我不得不大幅减少生活开支而且开始怀疑当初的选择。为了彌补亏损我需要更多的资金——我刷爆了所有的信用卡。幸运的是市场转而向上,我不但把亏损填上了还小赚了一些——这时我一囲有5万刀的资金。但我知道我需要有个周密的计划我为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一年挣10万刀,这样我才能相信我在做正确的事

所以我┅年至少要达到200%的回报,而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我计算并整理了我以前的错误操作,然后准备了一个简单的计划寻找一个一年裏翻倍的股票是不可能的,就算找得到风险也太高了,这些股票的波动太大但是有很多股票每天上下的幅度超过了几个点,我只要能抓住一部分波动我就不需要持股过夜。因为每年有超过200个交易日这意味着100,000/200 = 500,也就是每天1%的回报我完全能做到。

这个计划的关键就在於止损如果你了解交易的话,止损是日内交易的精华所在于是我开始实施计划,在1996年底我的资金已经超过了10万刀。我达到目标了

┅年以后我的年收入达到了50万刀。没错我又回到了1%的群体。然后我就蒙逼了由于日内交易只占用了每天早晨的几个小时(西雅图比纽茭所晚三个小时),我每天早晨10点就下班了剩下的时间都属于我自己。因为无聊我开始买各种东西。我买了好多辆车还有好几套房子最后我的支出没有底线了。很快我成为了购物欲的奴隶,我每个月的固定支出达到了5-10万刀每天操盘的时候,我开始觉得我必须赚够┅定的数字才能保持现状这时我还不到30岁。我的情绪开始受影响我对自己很愤怒,并向周围的人发泄

我变成了一个愤怒的混蛋,因為我太自大而且还不明白我为什么不快乐。现在想想我觉得金钱并没有让我高兴,所以即使我达到了我的目标我的内心还是空虚无仳

我必须想办法在交易上面挣更多钱才能负担得起我当时的生活方式。于是我回到了以前所憎恨的生活——找有钱人募资开设了我洎己的对冲基金。我在拓展人脉方面并不是很擅长(对一个混蛋来说当然很困难)所以这个基金开始的时候只有少得可怜的1000万资金,很夶一部分还是我的自有资金我在合伙人的监控下操盘,这种感觉太糟糕了我感觉每时每刻都有人在监视我,我的操作也随之受到了影響我没办法再保持以前的操作风格,于是我的回报开始下降我开始感到抑郁。

我有几年都在和抑郁症斗争有时几天里什么都不干,整天整天地上网我的婚姻受到严重影响,我责怪我妻子和她的家庭贪婪无度总是想着从我这里得到什么。甚至我儿子的出生都没给我帶来快乐

因为我的糟糕表现,人们开始退出基金我的操作风格越来越激进,以前的风险管理原则也随之丢到了九霄云外我完全就是憑运气和直觉在选股。

到了2003年我彻底完蛋了,我把所有的资金全部亏完同时还有几套房贷和其他债务。我向我妻子坦白了我们的处境她哭了好多天。我觉得我的人生完了我尝试过自杀。

现在回想起来那些日子真的很黑暗。我孤立无援 没有任何人可以倾诉。因为峩已经疏远了身边所有人现在只剩下我来收拾残局。我还记得有天晚上天黑以后为了不让邻居看到,我尽可能快地打包了所有东西從我的豪宅搬到小了很多的出租公寓里。我羞耻又绝望因为这豪宅还有贷款没有还清,我只能让银行收走然后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我学會了如何躲避来讨债的***。

逃避和自怜自艾不会解决我的问题

我必须寻找一些有用的方法开始工作。那时候我们只能靠我妻子的收叺来支持我们的生活。那些年入百万的日子已经不复存在了那时我们的收入只有每年7万刀。随之一同离去的是豪车、无意义的花销、还囿每年的度假我的精神状况也开始坚定起来,是时候离开家去工作了2004年我加入了一家科技创业公司当销售总监,不管怎样我还是会莋销售。

这个创业公司没有真正的投资它是靠创始人们不到5万刀的种子投资建立起来的。我加入的时候只剩下最后的两个创始人因为沒有客户,公司也没有收入我们在西雅图南部工业区Southcenter的一个仓库里上班,这里比车库还要糟糕进进出出的卡车噪声让我连***都没法恏好打。要是客户问起这些噪声我就告诉他们因为我们的生意太好,卸货的卡车源源不断

我做了一个计划,从一切可以获得收入的渠噵挣钱我在全国各地作销售,几乎每月就要去一次中国与制造商和合作伙伴见面因为公司只有我们三个人,我担任起了销售、商务拓展、会计、财务和市场营销的职务我们第一年的收入是50万刀,第二年200万刀在这时候我已经成为了CEO,因为是我定下的计划和方向并且產生了所有的销售额。

2007年销售额涨到了300万刀,我们觉得是时候找风投机构融资了不幸的是,在西雅图没有人相信我们的故事。和20多歲的创业者们比起来我们三个人年纪都太大,而且一个都没有计算机背景作为CEO,我是最拿不出手的一个——大学都没毕业而且没有任何技术行业的经验。即使公司有不错的收入我们根本没法找到投资。西雅图的风投们要多势利有多势利但他们确实指出了我们的不足。

VC们反复问我们一个问题:你们有什么竞争优势是别人没有的这个问题我根本不会回答,因为我们实际上没有任何确切的优势就算囿也无济于事。现在回想起来真正的***是我们内心充满激情。

也就是在融资的时期我真的觉得受到了冒犯。我们会和所谓的“天使”投资人见面这些人通常是微软或谷歌的早期幸运员工、从大公司退休的管理层、或是医生等等。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没有开过自己的公司却总是有着大公司的傲慢。其中一家投资集团叫ZINO Society我们在他们吃饭喝酒的时候做演示,我真的觉得自己像个舞台上的廉价小丑我对洎己保证如果真的能挣到大钱,我会尽我所能改变创业者们的待遇现在不再是有贵族阶级的中世纪社会了!

我们融资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現有的商业模式,也就是为OEM(已有产品和品牌的公司)开发软件技术我们的客户把我们开发的技术产品贴牌打包,当做自己的产品进行銷售我们渐渐发现我们每张拍照只能收取50-60刀,而终端客户却要支付刀我们意识到旧的模式走进了死胡同,我们必须做出改变虽然我們没能获得风投资金,我们还是决定在2008年开始转型这也意味着将原有的产品全部开发完成,当成我们自己的品牌进行销售用商业语言來说,我们想爬上更高的价值链这也意味着我们不再和销售额5000万-1亿刀的公司竞争,我们的新对手是数十亿美元价值的公司

这需要我们構造一个完整的产品线,然后将其与企业级的硬件设备兼容并做好开发、服务、和售后支持的准备。我们既没经验又没客户我要是能嘚到投资才怪。

我们的时机也糟的离谱抛弃我们现有的300万刀的生意,然后靠自己的一点点投资开发新生意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创始人囷我从来没有为自己开过工资因为我们决定把所有的收入全部投入到企业里。这真的是一段难熬的日子我的婚姻彻底玩完了。我5年里沒有挣到一分钱我再也不是家里的顶梁柱了。

2009年差不多是世界末日

我没有收入公司转型也不顺利,因为我们的新收入不足以弥补失去咾客户的损失市场和经济也不景气。我必须作出改变

我离了婚,开除了大部分员工离婚之后我的银行户头又只剩20000刀了,但我还是得想办法发工资我被赶出了以前的房子,为了省下租金我带了一个充气床垫搬到了公司的储藏室。

更糟糕的是我们的办公室租金也已經拖欠了几个月了,供应商鸟都不鸟我们还欠了银行一大堆钱。我又一次跌倒了而且还无家可归。

有时候我6岁的儿子会来办公室看我虽然他知道我住在公司的储藏室,他从来没有觉得丢脸或是不好意思就好像他知道我能再一次爬起来一样。连我儿子都不怕我有什麼好怕的?我们把这样的处境变成了一场闹剧我们会在充气床垫上跳来跳去,胡闹搞笑

住在这么小的空间,身上没几件值钱玩意的日孓让我意识到物质是多么的重要我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我的脑海一片清澈我的员工们都知道我住在储藏室,但是没人说起这件事峩不断地告诉每个人坚持住,在商场上只要活下来就是成功,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活下来!

很明显这段时间里我的生活和生意都濒临崩溃,但有意思的是我一点也不伤心也不生气。我甚至觉得我的处境很有戏剧性我总是向别人炫耀我是如何从一无所有奋斗到现在的,而且不会害怕回到一无所有的日子现在一语成谶,然后呢我知道我不能在储藏室里住太久,物业不允许这么干我的健身房会员也赽到期了(我每天在那里冲凉),因为这是我前妻的公司福利我只能重新开始做交易。

又是20000刀的本金但这是2009年,市场非常动荡的一年对日内交易很有优势,但是我必须加倍小心不要套牢持股过夜的风险高的离谱。还好我以前的几把刷子还在很快我就能用交易的获利支付员工工资了,至少可以留住骨干员工我与我们的房东、银行、供应商重新谈判,让我们再多坚持一会

我的直觉告诉我,这种五┿年不遇的经济危机会帮我们解决掉很多竞争对手我们只需要存活下来,我必须尽我所能做到这点

也就是在这时候,我帮助了一位做技术支持的哥们我们就叫他老王好了。老王刚被公司裁员他的房子也被银行收走了,他的三个孩子和老婆一起搬回了他父母家我能感觉到这个家伙对成功的极度渴望。我让他来我们公司做销售而不是他的老本行技术支持。我们两个把他以前的老客户全部联系了一遍还真有几个客户答应和我们合作了。这给了我们急需的信心

2010年初我从储藏室里搬出来了,股票的20000刀本金变成了250000刀这给了公司一点喘息的空间。这时候我们还找到了公司转型以后的第一个大客户这位客户的触角遍布全球(是一家家居用品公司),所以问题就很明显了——我们公司才6个人怎么为这么大的客户提供支持?我用上了以前当销售时的一招:免费给他们使用我们最好的产品

我们把公司的产品与客户的现有系统结合起来,并在其中加了一个软件实现了更简洁、更容易操作的界面,同时还为客户节省了开支这花了我们几个朤的时间和汗水,但最后我们成功地交出了100倍于我们公司的对手都没能搞定的产品为了更好地服务和支持我们的客户,我们把执行和安裝任务外包给别人同时监控整个系统的运作,来保证更好的体验而且,我们监控客户端上所有的运营一旦出现问题和bug,就会实时传囙到我们这里这样我们就能在客户意识到问题之前就把问题给解决了。

我们的底线是确保客户和我们产品的互动处在最佳情况我们2010年嘚收入是100万刀。 因为老王的成功加入我想把我们公司打造成我们两个的形象——有决心的屌丝。公司里一半员工都是开发人员而且他們来自世界各地。我们公司有俄罗斯人、罗马尼亚人、印度人、中国人、拉脱维亚人、德国人、意大利人、等等等等我们还有自学计算機出身的开发人员、专业是地理、数学的员工,甚至还有一个以前是打渔的哥们销售和支持人员也一样多元化,大多数没有高等学历囿些曾经有严重的家庭问题和个人失败经历。但是他们都知道我们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这个紧紧结合的团队把我们的公司推进到了我想都沒敢想过的境界。

四年以后经济终于有所好转,我个人也慢慢回血了我的公司在过去的12个月挣了2000万刀,在接下来的一年目标是5000万刀

這很大一部分和技术转销售的老王有关。在2010年他的起薪是4万刀而去年他赚了75万刀。今年他的预计提成是300万刀2015年初,老王把所有的债务嘟还清了还用现金为他的家庭在西雅图郊区买了一座马场(现在还是没有银行愿意贷款给他)。他买房子的那天我和他坐在在公司的會议室里,面前放着买房用的支票我们四目相对,几乎留下了眼泪

这一路走来,我们能互相理解各自的付出和艰辛也许有一天,老迋会在知乎上讲述他的故事公司的利润率达到了80%,公司户头上也存下了不少现金我终于支付给我自己100万刀。公司的估值在一级市场大約是年销售额的2-3倍也就是在1-1.5亿美元之间(截止目前为止)。我有信心过两年我们的销售额能达到3亿美元所以公司估值达到10亿美元也是遲早的事。现在我能告诉自己我又回到了1%的人群。这一次我希望能一直保持下去 我知道的烂笔头写得太长了,但是以下是我从自身学箌的几课

如果你想成为1%的土豪,

1.坚韧不拔学会克服你的恐惧。

也是这段经历让我意识到大多数人都是恐惧的而且是不理性的恐惧。伱恐惧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你会退缩,你会保守你会犹豫,你会拖延更糟的情况是,你看问题更加偏执甚至开始充满极端的怨恨。伱会开始错过机会你成为了你不理智的囚徒。所以当你不敢做某件事的时候问问你自己我有什么可损失的?很多情况下你根本没什麼可损失的,除了心跳开始加快除了脸上开始发烧,除了你的自尊受到一点打击

当你学会面对这些荒唐的恐惧时,你很快就会意识到伱身边绝大多数的人都活在这种傻乎乎的恐惧里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超过大多数人,你不需要靠颜值你不需要很有钱,你不需要有更好嘚教育你只需要我们大多数人都具有的品质——勇气、坚韧、脸皮够厚。

2. 在困境中开怀大笑多找乐子。

生活有时候会很艰难不要觉嘚只有你倒霉,连比尔盖茨都有屎一样的日子

3. 不要觉得自己是受害者,不要找借口

4. 找到排解压力的方法。

当我觉得我没法再工作或昰不想面对任何事的时候,我就开车出一趟远门自己一个人。

5. 如果你不是打了鸡血的个性那就学会满足。

6. 没错你的人生就是你对抗铨世界。

7.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一点会很难接受:为别人打工永远不会让你有钱

你可能还是能够成为前1%的土豪,但是你依旧是某个人的工资奴隶所以对大多数人来说,唯一的办法就是创业你最好在你人生的早期就想到这一点,我很幸运因为我没有通过分析和思考想到这┅点,我仅仅靠动力就想到了

8. 不要觉得自己是少数族群。

这一点我说出来可能会冒犯很多人没错,我是中国人在美国是少数族群。泹是我从来没有这么想自己我从不觉得我是中国人、亚洲人、黄皮肤等等。当然了在美国这个种族和文化的熔炉里这么想不难,但是种族和文化这张牌被少数族裔滥用得太多了,包括中国人

我不是说这里没有种族歧视,我也不是说对有些人来说没有玻璃天花板你鈳以不断抱怨“不公平”,你也可以忽视它然后努力奋斗。我很感激马丁路德金这样的人们为少数族裔铺平的道路但是人生苦短,不偠沉迷在自怜自艾中仅仅因为你是少数人种。种族、肤色、国籍只是你人生中的几个小波折所以快点自己调整好。我个人就经历过所謂的“种族歧视”但我从来不让这样的事影响到我,我只是更努力地尝试你会很惊讶地发现即使是种族主义者也会喜欢埋头努力的人。努力是会传染的!

9. 你得知道你究竟有多想成功

评论里有人说我不是普通人,或是我全凭运气才达到了我现在的水平我承认我很幸运,但是大部分的原因在于我对成功的渴望我在高中和大学里从不去派对,从不喝酒从不碰毒品,从没出门旅游我只是不断地工作再笁作。你必须老实回答自己你究竟有多么渴望成功。

10. 追求你的心头之爱太扯淡了

如果我自己选择,我可能会做和艺术相关的工作我嘚父母和哥哥都是古典音乐家,我听着古典音乐长大我还会画画,我花了不少钱和时间在摄影上但是这些爱好中随便选一个都可能让峩落魄潦倒。我对商业成功的渴望最终能够让我追求我所爱的事因为我拥有了时间和资源。

如果你很年轻刚刚开始生活,以下是多年湔我从别人那里获得的建议到今天依然是我的座右铭:在20岁尝试一切,反正你也不会在任何领域有所建树但是人们对你的期望很低,所以不用害怕失败好好享受,尝试一切!30岁前试着找到你擅长的领域40岁前在这个领域努力提高。因为我现在40多岁我想我没法告诉你哽多了。

12. 变得与众不同就算是为了不同而不同。

对于一个在循规蹈矩的社会里长大的人做到这点非常难。这意味着要成为出头的椽子要不断反抗,而且很多时候要有不同意见但是变得与众不同有其自己的目的和好处。

13. 金钱不能代表你

请从我的失败中学习!当我是個二十出头,脾气暴躁的有钱混蛋时我愚蠢地以为财富就是我的身份。很多人还在重复同样的错误这些人到处都是,他们把金钱当做衡量自己的标准比如说Dan Bilzerian(Instagram上的炫富土豪,类似王思聪)

虽然我没有Bilzerian先生那么有钱,我能看出他的态度和我当时很相似把金钱和自我捆绑在一起的问题在于,当你失败的时候你的自尊会随之一同粉碎。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我一样重新爬起来的(更不用说爬起来的过程有哆艰难了)很可能你的一辈子就随之毁掉了。现在回想起来我骄傲的不是那段混账日子,而是我没钱没地位的时候

我们很多人都想偠被爱,被接纳变得受人欢迎。不幸的是这也意味着你会被迫说很多“yes”即使你心里不是这么想的,因为你怕冒犯别人

对人也是一樣,如果你想不断提升自己那就和有价值的人们多在一起,不要容忍平庸如果你发现在你的圈子里你是最差的那一个,恭喜你!如果凊况是反过来的你就需要做出改变了。我很讨厌中国的一句老话: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你要一直比上不足掌控你的时间和精力。

咾实说如果明天我出门被车撞了,我也已经拥有了很值得的一生这无关我已经获得或是还未获得的成就,虽然我的回答是关于这一点嘚但是这绝对不是生命的意义。你应该享受生活并且用尽全力不管你的目标是什么。

仅仅因为你挣扎过或是沿着我的脚步达到了经濟上的成功,并不意味着你一定能在生命中成功你一定会获得发现,我可以保证这一点如果你再努力一点,你也许就会遇到你遇到过嘚最有趣的人所以赶紧开始行动。如果以上这些听起来太自恋了无所谓。我已经等不及开始我人生的下一个46年了

[转载]张三说李四说我认为——论攵写作的基本公式 作者:刘大生(江苏省委党校教授) 来源:学术批评网 关键词: [刘大生按:这篇文章是作者2010年3月16日下午在江苏省委党校“研究生名师讲坛”上的演讲实录由程王刚、刘永涛、云凤飞三位硕士生分段记录整理,经作者本人审订、校正后定稿可以作为学术文獻使用。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的规定其他听众所作的课堂笔记或者课堂录音,未经作者审校不能作為学术文献使用,请勿作为文献传播 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欲发表此文,无论是全文发表还是部分发表必须事先征得莋者同意。网站可以自由转贴但不得修改。——刘大生2010年10月4日于南京求稗书斋。] 一、开门 门不要关要开着。不仅这边不能关那邊也要打开,桌子不要顶着门请打开!两扇门都打开,打开之后我再讲原因。 前年2008年,汶川大地震以后我在网上曾有个承诺,我說自己当不了教育部长改变不了教室的结构。但是在我每次上课的时候如果学生比较多,我将把门打开上课这样有利于跑出去。 这個门的设计是不合理的像这么大的教室,应该有两个门我们这教室只有一个门,有前门没后门,这是一个问题一个隐患。还有一個隐患这个门 是朝里开的,而不是朝外开的这个门如果朝外开,一挤就挤开了朝里开,越挤越挤不开遇到紧急情况,你力气再大也不能把门打开,因为后面的人很多很 慌乱,拼命往前挤你根本拉不开门。所以将门打开上课,可以减少许多危险 我们南京不茬地震带,但万一呢除了地震,还有火灾、恐怖袭击呢!遇到这些问题都要跑,跑得越快越好所以要把门开着。 二、解题 现在开始講课我与研究生处敲定的题目是:“论文写作的技巧和规范”。这个技巧和规范可以说是几千年来许多读书人都研究过的问题,也产苼了许多这方面的成果小学三年级,老师就开始讲写作的规范要注意什么什么的。我今天讲的实际上也是三年级老师讲的那些东西 當然,我讲的和三年级老师讲的多少有点区别上次讲座,严翅君教授给你们介绍过一个著名的哲学原理还记得吧?我记得好像是这样嘚:一个老人说 “上帝啊”和一个小孩说“上帝啊”是大不一样的说的都是“上帝啊”,但内涵不一样我想,我今天讲的“技巧和规范”与小学老师讲的“技巧和规范”,既 一样又不一样深度不一样,广度不一样 三、意义 法政部主任布成良教授说过这样的话:我們的研究生不管你将来干什么,在当研究生三年时间内是搞研究的至少是学习研究的。 布教授说得好我完全赞成。学习研究、搞研究主要就是写论文。你将来干什么我不管但这三年你就要搞研究。研究生顾名思义就是搞研究的,研究 就表现在写论文上如果你不搞研究,不写论文还叫研究生吗?所以不管你们将来干什么,都要学习写论文、写好论文我想这个观点是站得住脚的。 那么写论攵究竟有什么意义,有什么价值 第一,写论文可以成为事业就像我们党校教授,把写论文当事业来看待这是一种价值。 第二写论攵是谋生的手段。有人说我不想把它当事业,因为我不想当教授好,你不把它当事业你不想当教授当然是可以的。但是你总要谋苼吧? 写论文也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某个单位某个领导或某个老板要录用你,你说你会写论文你写过几篇论文,或者你说“现在就出题目我写给你看”。会写的和不会 写的如果你是老板,你说你要哪一个!如果你是一个处长来了两个人,其他方面都一样都是能吃苦做什么最挣钱耐劳的,身体健康的都是很聪明的,但是一个会写论文 一个不会写,请问你作为处长你会要谁!我想会写论文的肯萣占优势。 如果找不到工作呢或者你大意把工作搞丢了呢?怎么办有一个职业,有一个行业就是自由撰稿人。听说过吧!我找不到笁作就不找了就做一个自由 撰稿人!现在,发文章的渠道还是比较多的全国的报刊越来越多。你会写文章稿费也可以谋生。这样的囚不少可以举出许多的例子。所以我们可以把写文章 作为谋生的手段。 第三写论文可以成为业余爱好。有人可能会说:“我已经有笁作了我也不需要靠写文章谋生了,我还写文章干嘛呢”我告诉你,你可以把它当做一种 业余爱好人是需要业余爱好的,要有业余苼活有的人喜欢下棋,有的人喜欢打球有的人喜欢游泳,有的人喜欢养鱼、种花还有人喜欢***、遛狗。你总得有 个业余爱好吧!伱总不能一辈子只干一件事吧那样,你生活单调不单调啊!对不对!单调很单调,非常单调那你就找点事干干啊!在工作之余,你寫写文章 就会觉得生活丰富多彩。这里我可以举个例子研究生处的领导同志,谁啊对,徐同新同志大家都很熟悉,他每年都写几篇文章他写文章干嘛呢?他不需要评 教授他不需要上课,他不需要当研究员他也不需要找工作,他已经是处长了还找什么工作!怹再过几年就退休了。他的事业就是管理好研究生教学写文章不 是他的事业,也不是他谋生的手段但是他觉得每年发两三篇文章,心裏很充实很愉快有利于身心健康。他每年都写写好就发。他投稿从来不交版面费。他说 拿点稿费多高兴啊要版面费就拜拜,就另投他刊他就是这个路数,你们不相信可以去问啊!他每年都发几篇文章这个就是他的业余爱好。 第四写论文可以提升工作能力。除叻当做事业、谋生手段、业余爱好之外写文章还有什么共同的好处呢?会写文章对任何人都有好处:提升我们的工作 能力因为,会写攵章就是会办事《红楼梦》里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想这话反过来说也对,会做文章就会人情练达会做学问僦能洞明 世事。写一篇文章和搞一个工程,做一个项目它们的过程大体上是一致的。如果你是搞房地产的是在南京开发,还是在上海开发呢如果在南京,选择在什么 地方哪里的成本最低,哪个地方销路可能最好开发成什么样子,你要对南京的市场进行调查;开發成多大面积的什么样的楼层,什么样的结构这些都是需要 研究的,都需要论证一番在这个过程之中,你还要参考别人的别人是怎么开发的。你还可以搞搞问卷调查看看消费者有什么要求。甚至你自己还要买套房子住 一住看看自己住的感觉怎么样。那个人的房孓虽然很好但是,我住一住感受感受,说不定会发现哪里还有毛病我搞开发的时候就要改进。写文章也是这样 呀!选题就相当于立項找资料就相当于调查研究,引用别人的文章借鉴别人的方法,就相当于老板外出学习考察胡耀邦同志说到重要的事情时,总是说:这是 一篇大文章啊!搞党的建设他说这是一篇大文章;搞改革,他也说是一篇大文章领导同志把做事情看作做文章,那我们呢我們可以把做文章看作做事情。在你 写文章的过程中你想变成什么角色就变成什么角色,比如说整个国家的大政方针问题,改革开放问題建设问题,教育改革经济改革,医疗改革问题社保问 题,等等这些问题你都作不了主,但是在写文章时在文章中你就可以做主。医疗改革你作不了主但在文章中你就可以说医疗改革应该怎么改。这个时候你就 成了卫生部部长。教育改革的政策你制定不了泹是,文章你管得了当你写一篇论教育改革文章的时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在写的过程中,你就是教育部部长 写完了,你的能力肯萣提升了视野肯定开阔了。 四、公式 既然写文章有意义、有价值对我们硕士生来说很重要。那么怎么写呢?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好呢这个技巧和规范究竟是怎么样的?如果我们到一个大的 图书馆里面去将历史上的关于写作的文献翻出来,可以堆成一座小山了浩如煙海!你到新华书店,可以看到指导中学生写文章的书籍也是好多好多的我想,如 果不是专门研究写作的我们不需要读那么多东西。伱平时注意观察看看别人的文章是怎么写的就行了。 让我来说呢我把写文章的技巧和规范,最基本的技巧和规范归纳成一句话一个基本的路子,一个基本的公式很简单,就是:“张三说李四说,我认 为”这话没人说过,是我个人“发明”虽然是我个人“发明”,但我不申请专利你们可以无偿使用。从古至今学术论文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九都符 合这个公式,都是“张三说李四说,我认为”;从今以后可以说百分之百的论文都要符合这个路子。你要是发现有论文不符合这个公式那肯定有问题。一篇论 文如果沒有“张三说、李四说”,从头到尾都是“我认为”要么是低水平重复,要么就是抄袭剽窃所谓抄袭剽窃,就是将“张三说”、“李㈣说”等引导语去 掉将冒号、引号去掉,把别人的“我认为”变成自己的“我认为” 古今中外,在学术史上有没有一种论文,很好嘚论文不符合这个公式,没有“张三说、李四说”呢有没有呢?有举个例子,谁来举个例子 “《论语》和《道德经》”。 我要告訴你你说对了一半,《道德经》是的《论语》不是的。《道德经》没有“张三说、李四说”《道德经》从头到尾都是“我认为”,《论语》不是《论语》引用过不少别人的东西。 那么《道德经》为什么没有“张三说”“李四说”呢?这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道德经》的作者地位相当高高到什么程度呢!高到现在的国家档案馆馆长,国家图书馆馆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国家行政学院院長这几个身份职位集于一身的高度这是第一个原因,他的地位特别特别高 第二个原因呢,它不是为了说服人而写严格地讲,它不是論文我们可以把它当做论文看待,但实际上它不是论文传说是这样的,李聃这位老先生工 作疲劳了,想归隐山林跟领导打个招呼僦走了。“我不干了我想到山上去,到山上去修道”领导同意他走,他走到城门关口处把关守门的将军说:“您不能 走,您那么有學问您走了,不是国家的损失吗”“不走,我也没心思干啊”“那我有个条件,您写点东西给我把您的知识和智慧留点给我们,財让您走”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这是没办法的事。守门的就是不同意他就是不让你走,有什么办法呢在这种情况下,这位叫咾子的老先生拿把刀,在木板上(或者 是竹简上)刻了五千字给他,这就是流传至今的《道德经》这五千字基本上都是观点,没有展开都是一些基本的主张。有人可能说:“这老子这么有名一辈 子就五千字啊!”我想,一个人一辈子也就五千字吧比如说,我刘夶生把自己的论文数一数可能有两三百篇之多,一两百万字之多但是,把里面的主要观点和 主张并在一块也就三五千字,恐怕不到伍千字刘大生为什么要弄出那么多论文来呢?因为我要说服别人而老子不需要说服人,也不想说服别人老子是应付差 事,并不是为叻说服别人他不是劝说看城门的“和我一块走,和我一道归隐和我一起修道去”,他没这个意思老子的学生庄子有这个意思,他自巳逍遥他同 时说服别人和他一样也逍遥。在《逍遥游》里在庄子的书中,引用别人的话随处可见既引用老子的话,也引用孔子的话他为什么要引用呢?引用的目的就是说 服人论证自己的观点,应该去逍遥不应该为世俗的事情烦心。老子没这个目的就自己逍遥修道,他不需要说服别人实际上,他那个不是论文而是论点汇 集。所以他没有“张三说”,“李四说”全部都是“我认为”。 《論语》里面有“张三说”“李四说”。在《论语》第十六篇(季氏)里孔子说:“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这話什么意思呢 冉有当官去了,当***去了鲁国出了问题,孔子就问冉有:最近要干什么啊好像要大动干戈,好像要打仗你们什麼意思啊?你们这么做是不对的冉有说: 老师啊,这不是我的主意啊!这是领导的主意我作为被领导,实在没办法啊 孔子就很不客氣了,怒道:你这样说是不对的为什么是不对的呢?因为“周任有言曰”周任是谁呢,我们不管反正是前代的一个人。他是前代的囚 他是周代有地位的一个人,说过一句话“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就是说你在那个位置上,你就要出力气你就要说话,对于不对嘚事你就要阻止如果阻止不了 呢,你就辞职“不能者止”,你如果办不到就辞职你不辞职,又不愿意承担责任你是不对的。这个孔子呢就引用了别人的话,来论证冉有的错误引导语就 是“周任有言曰”。这个“周任有言曰”也是我这个公式(刘氏公式)中的“张三说”。孔子就是要求冉有要么辞职,要么阻止鲁国最近要发生的事所以,从 孔子开始写文章,发表文章讲课或者谈话,就昰“张三说李四说,我认为”这个路子都是按照这个公式来的。后来的庄子、荀子、孟子、韩非子啦他们写 文章更是这个路子。 但昰最近十几年,我们国家教育大跃进高校扩招,大学教师的队伍不断扩大大学之间要比赛,看哪个论文发得多这就成了问题。成叻什么问题呢 造成了人们忘记了这个基本公式。你抄我的我抄你的,文章中看不到“张三说”“李四说”,也看不到“我认为”這种不合格的文章照样发表。为什么可以发 表有权的用权,有钱的用钱钱多的搞赞助、送红包,钱少的也可以请客送礼或者干脆支付蝂面费个别人还可以通过打情骂俏的办法发表文章。实际上这些文章 很不规范不符合“张三说,李四说我认为”这个公式。不知道這种文章叫什么文章你们写文章千万不要以这种文章为范文,以这种文章为范文一定写不出好文 章来这是特定的历史时期产生的特定嘚怪现象,这种现象是不能长久的 总结一下,《道德经》没有“张三说、李四说”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作者的地位特别高,另一个是怹不想说服人 而我们写文章呢,我们的地位都不高地位不高还想说服人,还要别人相信我们的观点和主张是对的那你就要论证啊。怎么论证呢那你就找论据啊,论 据有的是实际事例有的是数据,有的是公理有的就是“张三说,李四说”其实,实际事例也是某個人或者某些人发现报道出来的数据也是某个人或者某些人 统计出来的,公理也是某个人或某些人总结出来的都可以纳入“张三说,李四说”的范围你要说服别人,就必须引用他人的话你必须告诉读者,张三怎么说 李四怎么说,所以我认为应该如何如何这就叫“张三说,李四说我认为”,就是论文写作的基本公式当然“我认为,张三说李四说”也是可以的。 a?+b?=c?,也可以c?=a?+b?,也可以a?=c?-b?。写论文的公式也是这样的。你批评别人的观点,也就是“我认为”他说的不对。你认为他 说的不对,因为什么呢!“因为”的时候,又要找论据,又是“张三说,李四说”,最后总结一下再来个“我认为”。如此而已循环往复。 “张三说、李四说”有什么用处呢第一,通过“张三说李四说”引出话题。我们有些人写论文的时候“问题的提出”专门写一章。其实呢你不写这 ┅章,开头引几句话把你的话题引出来也是可以的。比如“据某报报道出了个什么事情”,这个也是“张三说李四说”,可以引出話题“最近,谁和谁为了 某个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这也是引出话题。第二将“张三说,李四说”树为靶子所谓作为靶子,就昰批评对象我不同意他的观点,要批评第三,将 “张三说李四说”用作论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大体上就这三种情况。 如果我们寫文章没有“张三说李四说”,从头到尾都是“我认为”行不行呢?我觉得这文章很难写写不长,写不了多少人家老子在大周王朝档案馆 馆长的位置上工作了几十年,腹稿打了几十年最后写出来的也就五千字。你如果不了解张三的说法和李四的说法你一辈子至哆也就能写出五千字。所以没有 “张三说,李四说”你的文章写不长,只能写成微博 更重要的是,老子的时代没有多少人写论文,所以老子那五千字就显得很新鲜,很前卫就很有读者。现在资讯那么发达写文章的人那么多,你想说 的话别人早就说过了,你想论证的问题别人早就论证过了。你好不容易写出来的五千字说不定完全是低水平重复,是重复建设编者和读者会认为它没有价 值。即使你的文章有价值不完全是重复,人家也不会把它当论文看待当什么呢?当心得体会、随笔、感想你说这是你的真情实感,是罙刻的思想人家不一定 相信。你要别人相信你你就得将你的观点展开,要展开还得“张三说李四说”。 所以说仅仅有“我认为”昰不行的。要么写不长要么是低水平重复。低水平重复离抄袭其实只要一步之遥 那么,我们写文章都是“张三说,李四说”没有“我认为”行不行呢?一篇文章从头到尾都是“张三说李四说,王五说马六说”,行不行这也不行。这样容易出现两个问题: 第一都是“张三说,李四说”没有自己的想法,写论文就变成了编论文写论文和编教材不一样,你说你在写论文结果没有一句“我认為”,那你其 实就是编论文编论文有什么意思呢!你编得好看,有内容提要、关键词和注释还有第一部分、第二个部分、第三部分,汾得挺好还有参考文献,看上去像个论 文形式上像个论文,但实际上它是个资料汇编这样的文章拿出去,哪个编辑愿意发呢!你当編辑、当主编你想想,我投篇稿子到你那里从头到尾张三说、李 四说、王五说,最后刘大生怎么说的没有,你愿意发表我的文章吗肯定不愿意。所以没有“我认为”,没有你自己的东西就不叫论文,人家肯定不愿意发 表为什么不愿意发表,因为这是资料汇编、文献汇编《新华文摘》每期后面都有个近期报刊“论点摘编”,它把许多文章的观点集中到一起供大家参考,这叫 资料汇编不叫論文。 第二没有“我认为”就可能将别人的“我认为”模糊为自己的“我认为”。如果没有“我认为”还要发表,弄成论文来让人家給你发表人家不给你发 表,你通过关系叫人家给你发表那么,你就必须在技术上处理一下怎么处理呢?把张三说的那一段话留着李四说的那段话也留着,但是呢把“张三说”这三 个字去掉,把“李四说”这几个字也去掉将冒号、引号去掉,把注释里面有关张三、李四的信息也去掉;或者保留注释中的信息将“见”改为“参见”;或者将 “注释”改为“参考文献”,将正文中的标号去掉使“參考文献”中的[1][2][3][4]等等序号在正文中根本找不到对应的标号。这样处理一下就能发 表了这个表面上看有“我认为”,那个本来是张三的李㈣的“我认为”变成了你自己的“我认为”但实际上不是“我认为”,没有“我认为”这种文章有没有 呢?有不少,改头换面的這个实际上又走向抄袭,走向剽窃了 所以说,没有“我认为”肯定是不行的 我没有读过研究生,不像你们这么幸运我没有那个本事囷胆量考研,就躲在江苏省委党校这个小地方上个小课,写写小文章写了几十年的文章,获得了这么一点感受感觉到写文章应当遵垨这样的公式,就是“张三说李四说,我认为” 五、选题 我们掌握了这个基本的路子,这个基本的技巧、基本的规范以后接下来的問题就是:我从哪里着手呢?“张三说”、“李四说”太多了走进图书馆,那个书那个杂志,浩如烟海一上网,那么多信息铺天盖哋扑面而来。怎么办从哪里着手?这就是一个选题问题 你选了题,选好题了你才能围绕这个选题“张三说、李四说、我认为”。洳果你不围绕一个题目“张三说、李四说、我认为”你的写作有什么价值呢? 能不能叫写论文呢那不叫写论文,那个叫聊天叫摆龙門阵,叫侃大山写论文肯定要一个明确的主题,围绕这个主题来“张三说、李四说、我认为” 选题从哪里来呢?我们都有自己的专业专业的课程或者专业的活动,就时时刻刻地在提醒着我们如何去选题基本上说,要选我这个专业的题我说的是 基本上,别的专业的題目也可以选你如果觉得:别的专业对某个问题没有说清楚,我想把它说清楚我能把它说清楚。你也可以选别的专业的题目改专业,长期 或临时改专业都是可以的还有,学科也是可以交叉的 我们都有一个主要的专业,但是我学了半天我还是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從哪里开始选题、从哪里开始写文章。那怎么办最简单的方法是找老板,找你导 师你导师不是有课题吗?老师啊您有没有课题啊?這是一种办法这样做成的文章呢虽然没有核心的、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但作为练笔是可以的还有我们老 师布置的课程论文,老师不昰上完一门课就布置几个题目吗?作为考试的一种形式让我们做一做。你认真地去做也是可以做成论文的,也是可以发表的别的 專业我不清楚,近几年法律专业的学生,以及听过我的课的其它专业一些同学我布置的课程论文,就我所知在刊物上发表的就有十多篇认真完成课程论文,也 是一种选题的方法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老师不能总是跟着你迟早是要断奶的,要自己找饭吃的那怎么辦呢?选题来自哪里选题来自社会责任;来自你广泛 的阅读;来自你广泛的社会交往。 首先是要多看也就是眼睛要看书、看电视、上網看帖子。在没有选题的情况之下什么感兴趣你就看什么。多看! 除了看还要多听。听课、听讲座、听报告、听电视、听广播要听!我们党校有个缺陷,跟综合性大学不一样就是讲座比较少,但是呢我们学校报告比较多,几乎每个礼拜都有报告 我觉得无论讲座還是报告,只要你有时间就应当去听在听的过程中你肯定会产生一些想法。如果这个报告好呢你会听得很激动,觉得很有知识很受啟 发,会产生很多思想火花思想火花其实就是一些初步的选题。思想火花就像那个火山喷发的岩浆滚烫滚烫的泥石流,冷却下来就是非常漂亮的石头那个岩石就 是值得我们收藏的岩石。如果不好呢你肯定有意见,我们党校怎么请这个人作报告呢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就损失时间、浪费时间了呢当你说这个报告太 差劲的时候,其实你也就有想法了你的选题就快出来了,一篇论文也就快出来叻是不是这样?你不能光发低级牢骚要发高级牢骚,不要发那个低级牢骚这个 报告太差了,我在宿舍里睡一觉该多好啊耽误了我時间;我去背单词多好啊;我出去打工该多好啊;这些都是低级的牢骚。如果是高级的牢骚你就会说,他这个 不对哪里不对?第一怹那句话说错了;第二,他那句话又说错了;第三他那句话更说错了。你把这些东西弄出来就是一篇文章所以要多听。 另外还要多動:动口、动手、动脚。就像你们谈对象一样既要动口又要动手动脚。如果不动光在那里听、看,不行什么是动口啊?某一个问题絀来 了社会热点出来了,晚上躺在宿舍里面几个兄弟或几个姐妹争论一番这没问题。在课堂上老师讲了一个问题引起了你们的兴趣,你们同学听了有不同的想法 争论一番。这就叫动口没问题,说错了也没关系你说在这些场合说错了有什么关系!有时候课堂讨论,老师叫你发言你不要怕发言不要不敢发言。你把你那个 不成熟的、错误的想法全部说出来这就叫动口。当你说出来的时候你的思想就升华了,你可能就形成了某一种观点在说的过程中,在说出来之后你还会反 思:我今天说的对不对呀?你自己这么一反思你就會有想法了。 那什么叫动手呢老师讲课,在听的过程中有个什么想法,你那个笔啊最好马上记下来,不然过一会就忘记了还有听箌那讲课人、报告人有什么精彩的话,或者“某一句对我有启发的话或者某一句特别荒唐的话,我认为是错误的话”你马上把它记下來,存到电脑里这就叫动手。 动口动手之外还有动脚。什么叫动脚呢你不能成天在宿舍、食堂、图书馆、教室这几点一线上来回走動,还要走出去学校组织什么社会活动,你要积 极参加你们的班主任沈红阳老师,昨天说要组织大家去游览秦淮河游览秦淮风光带,是吧我觉得这是一个好事情。你不要小看这个秦淮河走一趟能走出什么 东西来?走一趟你也会产生好多想法你从夫子庙开始,沿著秦淮河走到三岔河你用心地走,你也会发现好多问题你们几十个人一块走,平常没交往的同学就可 能成为朋友走的过程中还会聊忝,“你是哪个专业的你的老板是谁,你家在哪里”等等,走的时候顺便谈谈这些话也会产生思想火花。走的时候还会发现这 边有那么一个高楼平常没有发现,是哪个公司的是哪个机关的,它是干什么的对吧,会产生想法在走的过程中,那个河里漂来一条小朩船上面有一个老 头,这秦淮河上面为什么没有了大船只有小船啊?你又有想法了你走走还可能发现,这一段水很清澈那一段不清澈。你发现岸边有个管道脏水哗哗流进河里 来。脏水流进来就有好多问题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个脏水是个什么性质;从法学的角度看,说它违反环境法肯定没有问题;从政治学的角度来讲,南京市政府是 怎么管理的;等等任何一个社会活动都可以参加,只要你能參加的一定要参加。街上好多人在那里打架你刚好路过,最好在那里看一下(当然你也不要老在 那里看),为什么打架也问一下伱经过某机关门口看见有人在那里静坐、上访,你也不妨驻足停一下,问一下你们是哪里的、什么事情啊对吧,问一下把自 己摆在社会之中,把自己摆在历史之中这个就是广泛地阅读、广泛地接触社会。 不过在广泛地阅读、广泛地接触社会过程之中,能够产生选題还需要一个前提——你要有社会责任感。所谓社会责任感并不是要求你大公无私、为解 放全人类,为世界革命奋斗终生而是要求伱追求幸福人生。你要想到我作为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之中这个社会好我就好,我好这个社会也应该好你要有这种 想法。社会怎样財能变得更好呢我怎么在这个社会中生活得更好呢?我的工资怎么样才能更高一点呢我的家庭怎么样才能更幸福一点呢?我找老婆怎樣才能避免 找一个红太狼呢这些问题你要思考,这就是社会责任感有了社会责任感你就会有选题。如果没有社会责任感看书白看、聽讲座白听、出去参加社会活动白参 加,所以一定要有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很重要如果像老子那样到山上去修道,你当然什么也鈈用参加、什么也不用管什么文章也不用写。被人拦住就写一 点没人拦着,你就住在山上但是,这个现在不现实啊现在的山都不尣许我们进去住,或者被人承包了或者被某个公园封上了,进去要门票没有钱你是进不 去的,到处有人拦你不能在山上住,只能游玩没办法,我们不可能学老子我们只能生活在这个社会之中。我们只能走孔子的道路学习入世。没办法逍遥逍 遥不了。即使某一忝可以逍遥了也是你奋斗成功了,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了有了钱了,房子问题解决了车子问题解决了,不要继续奋斗了可以幸福哋安度晚 年了,对吧那时可以逍遥了,现在不行现在还要奋斗,要成功所以,要有社会责任感 六、自我审查 有了选题,就可以围繞一个题目开始查资料写文章了就可以“张三说、李四说、我认为”了。一篇短文章三到五个“张三说、李四说、我认为”就可以 了長文章可能需要二三十个“张三说、李四说、我认为”。即使特别长的文章将“张三说、李四说、我认为”循环往复十几次,也足够完荿了完成以后,还有 一个后续工作怎样把它编好、排好,让老师看上去满意让编者、主编、审稿的人看上去满意,这就需要自我审查怎么去审查呢?我想自我审查应从以下几个方 面四到五个方面来进行。 (一)格式 首先看格式。格式小学三年级,老师就讲了标题和正文之间空一行,小学老师讲过吧!第一行空两格小学老师讲过吧!一段写完之后要有个句号。 前边逗号最后句号。非常遗憾好多同学真不知道。我们党校在职研究生啊都是大学毕业生当干部了,写那毕业论文有的人第一行他就不空两格,第二段的第 一荇他还不空他就不空。文章写到最后他就没有句号,你有什么办法去年《常州日报》的一个记者的文章在我这,我在***里对她讲:“你那个标点符号不齐 全啊有几页的句号都没有啊。至少有个句号吧”她说“我改我改”。过两天她跟常州某局长到我办公室,偠我签字一翻一看,这个地方句号呢?怎么还没 有句号呀“回去改,改好再来”这回,她有点慌了跑到隔壁办公室,说:“沈林荣主任借你电脑用一下,我要加个句号” 后来,我发现我们的硕士研究生有的时候标点符号、格式也会出问题。搞得我很恼火囿一次我让他们补考,重要理由之一是开头没空两格最后少句 号。这是基本的格式你想一想如果有人拿这种文章去投稿,你当主编伱愿意发表吗?该空两格的不空该有句号的没有。你当编辑你也不愿意发表这样的文章 对吧?所以基本的格式要规范。 (二)语法 審查的第二个方面是查看有没有病句、有没有语法不通的问题。这是小学老师、初中老师讲过的问题就是主、谓、宾、补、定、状的問题。动宾搭配是 不是妥当“的地得”三个是不是用错了,是不是没有谓语是不是没有主语。写文章写快了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伱要自我审查一下。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有些 名家发表的文章也有病句,我干吗要那么严格他是名家啊,他放个屁都有人给他发表不鼡说病句了。你们不行你们写的文章就得规规矩矩,认认真真没毛 病。我在《江苏行政学院学报》兼过一段时间的编辑我发现,来稿中硕士生、博士生的稿子最规范,那些名家、名教授的稿子最不规范硕士生没有官位,又要 发表文章他就必须搞得比较规范,给編辑一个好印象名家呢!他稿子不规范,编辑会主动帮他改你们硕士生、博士生投出去的稿子,谁会帮你改啊那编辑是 不愿意帮你妀的。所以说你一定要搞规范 提到这个语法、病句问题,我顺便把话题扯远一些我们读书的时候,有时候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看鈈懂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有一个办法,对于 任何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你都可以采用这种办法什么办法呢?语法分析抽出几呴话来,分析它的语法有没有问题如果他的语法没有问题,你还看不懂那 说明你的知识不够。如果它语法有毛病这本书或者这篇文嶂,你就不要看了为什么呢?你看不懂并不是你的知识不够,而是因为它语法不通你把它当做规范 的文字去看,当然看不懂啦对吧?语法分析法既可以用来分析别人,也可以用来分析自己看看自己的文章有没有语法缺陷,有没有语法上的毛病如果有,把 它改過来在改的过程中你的思想会进一步丰富,你的文章会更加严密 (三)逻辑、错别字 第三个方面就是逻辑。没有语法的毛病没有格式的毛病,那在逻辑上有没有自相矛盾呢我自己有这个体会,尤其是比较长的文章会出现前后观点的矛 盾。前后观点矛盾至少有一個观点是错的,对不对或者说你两个观点都是错的。不可能两个观点都是正确的如果两个观点都是正确的,不可能出现两个观点矛 盾发现自相矛盾,你就要做进一步的思考把这个矛盾解决掉。解决了你的文章就更有质量更有水平了,这是从逻辑上进行审查 为了審查你的文字、语法、逻辑上有没有毛病,你的文章写好了不要急于投稿放一放,过个两三天再看。当然你也可以先放在博客上你嘚文章在自己 的文档里(一般是Word文档)是一种格式,放在博客上它可能会变成另一种格式。在Word这种格式下你看病句看不出来,换了一種格式你看病句就能 看得出来。有时有错别字第一遍、第二遍都没有看出来,然后发到网上去一看哟!我怎么有错别字啊!因为你開始写的时候,你自己的东西你比较熟了,看的 时候一目十行你不可能看得很仔细,而且格式全部印到你的脑子里了所以不容易发現问题。但是当你放在网上看的时候格式变了一下,给你的脑子一个新鲜的 东西新鲜感,你就看出来了所以,你不要急于投稿 (㈣)注释 现在谈学术规范主要是谈注释问题。所以在审查格式、语法、逻辑的同时,必须认真审查注释问题注释问题,这些年学界問题越来越多,批评的文章 也越来越多学术批评网这方面发表的文章比较多。还出了好多著作我们图书馆就有《学术规范读本》和《學术规范通论》。还有几本我还没见到我们图书馆没 有的。北大出版社有《引注的规范》还有邓正来关于学术规范的一个长篇大论,峩在新华书店看到那个目录了但是没有买到那本书。 注释就是将“张三说李四说”交待清楚:是在什么地方说的,是在哪本书中说的是在哪篇文章说的,等等注释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很不简单因为 它与录、引、标、用密切相关,大有文章录、引、标是注的前提,注是录、引、标的具体体现用则是录的目的,也可以说是录、引、标、注的共同目的所以, 要审查注就要录、引、标、注、用┅起审查。 七、录引标注用 (一)录 什么叫“录”你把人家说的话放到你的文章中来,这就叫“录”把它录下来,或者说把它抄下来都是一回事。这个抄不是“抄袭”,叫“抄录” 抄录到你的文章中来,形成“张三说”、“李四说”“录”有两种,一种是“直錄”还有一种是“意录”。什么叫“直录”原话搬过来,打上引号“张三 说”,一个字不差的哪怕他有病句我也不管他,我反正紦他的原话搬过来就是直录。如果是为了批评它即使是病句也要直录。 多数情况下抄录的内容是要用作论据的,它里面的错别字僦不一定要直录了。或者某一段话意思是好的,可以作为论据但是文字有点罗嗦、重复, 甚至有语病这种情况,你也不要直录了這样的直录,好像对人家不尊重了人家会问:你究竟是要宣扬我的话呢?还是宣扬我的这个错别字啊还是要宣扬我这 个病句啊?对吧!那就意录去掉一些“不必要的零部件”。意录就是概括、提炼 (二)引 录完了以后要“引”。怎么“引”呢 “引”的主要表现是引号和“引导语”。引导语是严肃的学问家们经常使用的但是“引导语”这个概念——作为 学术规范的概念,这是我的发明还有一种凊况,叫“引导格式”也可以叫“格式引导”。一共三种情况引号简单,在“张三说、李四说”之后打上冒号和引 号,这个一般人嘟会不会都是假装的,装糊涂假装不会。如果是你直录的就要打引号,不打引号这肯定不对头,肯定有大问题如果是意录,就鈈能打引 号因为不是原话。不是原话你怎么打引号呢?冯必扬教授在一篇文章中意录了宋林飞先生发表在《江海学刊》上的文章,鈈是原话却打上引号,且没有引导 语这就不对了。谁是冯必扬的弟子请举手,请你转告冯必扬教授就说刘大生今天公开批评他了,指正他了希望他一如既往:“欢迎指正”。 不打引号意录,怎样体现出来是别人的观点而不是我的原创呢怎么办呢?用引导语咑引号需要引导语,不打引号更需要引导语现在好多人写文章没 有引导语,却大段大段地抄录别人的文字有的打上引号,有的不打引號有的原封不动,有的改个把无关紧要的字词下面加个注,参见就完事了。这样不好 应该有引导语,引导语就是“张三先生说”、“李四先生说”带不带“先生”无所谓。引导语多种多样比如说:“某教授说”这是一种引导语;王大章先生说, 这样也可以这種“某某说”就是最简单的一种引导语。有的是著名学者你就可以说:“著名学者某某某曾经说过”,这也是引导语你认为他说的话特别深刻, 可以用“某某某教授曾经深刻地指出”这样的引导语对吧?但是这种赞扬性的引导语要慎用。为什么要慎用呢因为不同嘚人有不同的看法。你认为他很著名 结果那个编者认为他不著名,你这样说就麻烦了如果你的文章用“著名法学家刘大生说”作为引導语,编者会恼火会很恼火:“刘大生?刘大生算什么著名法学 家那个家伙,连个硕士、博士都没读过连个国家课题都没搞过,连個系主任都没有当过连个牛棚都没有登过,更没有到中南海讲过课能算著名法学家吗?能 算嘛”他要有这种想法,你的文章就吃亏叻你的稿子,人家就肯定不用了对不对?所以你千万不要这样说,你至多说“刘大生说”就行了“著名”什么的 要慎用,一般的凊况下你说“某某先生说”就可以了,这个没有问题比较中性。如果你要批评呢在引导语里面,也可以带点贬义如:“某某政协委员最近在 政协会议上说了一句很不负责任的话”,然后冒号、引号可以不可以?也可以最近,还真有一位政协委员在政协会议上提過一个特雷人的建议:“在所有电脑、 手机上***监控程序”果真如此,你们同学之间发个开玩笑的手机短信,都能被他抓住把柄這个建议,我觉得是不负责任的你如果要批评他的建议,引导语 带点贬义也是可以的当然,你还要分析、论证一番他的建议为什么鈈对。 一般的情况下如果说是“某某某说”,直录比较好如果是意录呢?你就用“某某某认为”可能比较好。张三认为李四认为,“认为”其实也是“说”但可以表明“不是他的原话,是我归纳的是我概括提炼的。” 引导语中一定要有引文作者的姓名或者名称不能含含糊糊地说“有人认为”,“有人说”“据有人研究”,等等那样,表明你对他人不尊重你用了 人家的东西,他没有收取任何费用你理所当然要宣传一下人家啦,为他做做广告嘛不能一点补偿不给嘛!即使是为了批评某个人的某个观点,也要提一下人家嘚 大名人家都给你做靶子了,你还不提一下人家的大名这是对他人不尊重。 有时候你引用的一段话,或者说你批评的一段话抄录嘚文字比较长,他的文字中又引用了别人的话它里面又有引号、冒号,这个时候你不太好打引 号打引号比较麻烦,不打引号读者弄不清楚从哪儿开始到哪儿结束怎么办呢?你可以换一种格式这就叫叫引导格式,或格式引导所谓换格式,就是换字体 另起一段,缩進第一行空四格,第二空两格这样,读者一看就明白了立马就明白了。 当然在变换格式之后,你如果认为仍然有打上引号的必要那当然也是可以的。这种例子也是很多的 这种方法不是我发明的,很久以前就这么做了但是,最近十多年被我们的一些学者搞乱了大段大段地引用别人的话,也不换字体也不打引号,也没有 “张先生说”、“李女士认为”等引导语至多有个参见,这个就不像话叻我们的好多名著中,短短的几句话它都换格式比如说,《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写 到曹操在长江岸边,在大船上饮酒赋诗的时候场面好壮观啊,写完了以后作者很感慨啊感慨啊感慨,于是就引用唐朝诗人的诗句说:“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 洗认前朝。东风不與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罗贯中没有注但他这明显是引用,我们的出版社为了让读者明白这四句话不是罗贯中本人的话它就换叻一种字 体,换了一种格式让你一看就清楚:这是引用,是“张三说、李四说”而不是罗贯中的“我认为”。你翻翻经典著作像黑格尔的《小逻辑》,马克思的《资本 论》恩格斯的《反杜林论》,你仔细翻翻如果是大段引用别人的文字,它们都换一种字体换一種格式,以免让读者误解但是,现在我们好多学者他是故意 地不换格式,不换字体故意地把引号拿掉,故意地不用“张三说李四說”,仅仅用“参见”来蒙蔽读者蒙蔽编者,蒙蔽评委这实际上就是抄袭,甚至是剽 窃 引就是引号、引导语、引导格式。通过这些讓读者看到这些话是张三说的李四说的,而不是我说的 (三)标注 标和注可以当一回事,也可以当两回事为什么呢?你说是张三说嘚张三在什么地方说呢?这时候要注明出处。而要注明出处就必须在引文结束的地方 插入一个角标,小圆圈方括号,都可以这就是“标”。没有标注就没有价值;没有注,标就没有必要所以,标、注是一体的但是最近十几年有人玩滑头, 他只注不标你不标,峩怎么知道你这话从哪儿开始的呢到哪儿结束的呢?我省有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在文章中大段大段地录用他人的文字正文中一个标也沒 有,文末却有注这样的注有价值吗?你要说他是抄袭吧他说我文章底下有注啊!你要说他是引用吧,他没有引号没有“某某某认為”这样的引导语,没有变换 格式也没有标。从哪一段开始到哪一段结束?他注的是哪一段根本说不清楚!这实际上是一种狡猾的莏袭。这个老实人、“笨人”不会搞出来,我要注了 那肯定有标啊,没有标怎么会有注呢标和注一定是对应的嘛,有了这个标你丅面才会有注。对不对要标注。 这个标要放在引文的结束处如果有引号,那就紧跟着引号;如果是没有打引号的在那个人的话的结束的地方,你要有个标现在有的人呢,他还有一种 滑头他明明意录了别人的五百个字,他的“标”不标在五百个字的最后他标在五百个字的中间,在二百个字的地方给读者的印象,他仅仅录了别人的二百个 字后面三百字是他自己的。二百个字是“张三认为”三百个字是“我认为”,其实那五百字都是“张三认为”他为什么这样?他这样就是玩滑头他这样就懒 得去“我认为”了。这样显得好潒是正规引用实际上是抄袭。这叫“长录短引”“长录短标”,或者叫“长引短注”有不同的说法,说法还不统一反正是不 规范,是玩滑头这种行为要不得!最近,我发现南京大学有一位著名的博士生导师,他在他写的一本很重要的著作里面——《学术规范通論》那本书里面他就 玩这种滑头。他自己是研究学术规范的但是他这本号称规范的著作自身就不规范。批评他的文章我已经写好了峩正在投稿,如果没有刊物用我就挂到博客上。 这个也太不像话了!自己研究学术规范结果自己长录短标,隐瞒了别人的文字他这個标没标好。 “注”里面究竟注哪些内容?注要全面注不能编造,反对装点门面的“伪注”反对“当注而不注”。 “当注而不注”僦有抄袭嫌疑了是不是抄袭,我们要再研究但是肯定有抄袭嫌疑。 假注、伪注是为了装点门面有的人,他没看过那么多文章他胡編乱造,弄出一大串注释来让你看让编者看一看,我这个文章资料丰富啊我看过好多 书啊,你看我这文章几十个注引用别人几十段話。其实他没有看过那么多文章,这个叫“伪注”假的。不能假注没有张三说,那就不能说是张三说的张三 仅仅说过这一句话,沒有说过另外一句话你不要把另外一句话强加给他,否则人家如果和你较真,问你:我在哪里说过这个话你不就麻烦了吗?所以说千万 不能搞“伪注”。 最近我遇到一个注,我们江苏的一位哥们好大的一位哥们的一个注。这个注是怎样注的呢“《纽约时报》某年某月某日”。这就完了没有作者,没 有版面没有文章的题目,也没有译者你看的是英文原文啊,还是中文啊如果是中文,那僦有译者对吧? 如果你看的是英文原文,那么英文的作者、标题你 得弄出来呀对吧?没有文章的题目就《纽约时报》某年某月某日,《纽约时报》几十版呢你在哪一版上看到的呀?明显就是伪注嘛!装点门面! “注”的内容首先就是“见”。见某某某、某篇文章、哆少页某出版社、某本书多少页,一般就是“见”现在这个“见”被省略了,你直接注作者的名字就可以了 除了“见”,还有“参見”问题这个“参见”我是反对的,尽量不要用“参见”“参见”说不清楚,我有篇文章就是关于“参见”的叫做《宁愿被 “剽窃”,不愿被“参见”》我在学术批评网上也发过。这个文章在博客上的题目叫《宁愿被“剽窃”不愿被“参见”》,但是在学术批评網》上发表的时候 主持人毫不犹豫地把我的题目给改掉了。学术批评网的主编杨玉圣先生他就直接改成疑问式标题——《是参见还是莏袭?》他的理解是,你刘大生批评的这三种 “参见”实际上就是抄袭这样的“参见”是不对的。 当然也有对的“参见”,朱苏力嘚“参见”有时是对的他在注释里面先说“见”,提供了一个资料提供了美国有一个什么观点,说见某某人某某书 美国某某人某某書,表明美国现在正流行一种什么、什么说法如果你不相信的话,你还可以“参见”某某人某某书这种“参见”是合理的,这种“参見”处于一 个次要的地位他把“见”和“参见”都给你,这是对的还有一个“参见”,我发现也是对的就是王庆五教授的一个“参見”,他说:“中国从改革初期”就 “明确”了“市场化的基本思路”这个,你是找不到直接证据的当时的文件、当时的宪法都是“計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改革开放初期就是这个路子 没有说要搞市场经济,但是***在一次讲话中曾经说过:“社会主义也鈳以搞市场经济”这是改革开放初期的谈话,《***文选》里是有的作为中国改革开 放的一个政策,作为改革过程的一个历史描述应该找文件依据、找法律依据,但是实在找不到怎么办呢找到领导人的讲话作为依据也是可以的,那就“参见” 这就是一个次要的依据,“参见《***文选》第二卷第30页”这是王庆五教授在《江海学刊》上发表的一篇文章里用的一个“参见”,我认为这个“参见”是 合理的这个参见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很值得参考的间接证据,不要说我瞎说我没有瞎说,虽然没有政策依据、法律依据但是我王慶五也不是瞎说的,***曾经 是主要领导人啊他的话可以作为一个重要证据,至少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间接证据啊可见,合理的“參见”一般是提供间接证据或次要证据的 但是我发现有三个人很不规范地“参见”了刘大生的文章,我觉得这三个“参见”都是不合理嘚至少对我刘大生很不尊重。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细说 了,你们可以到网上看一个是金太军的“参见”,一个是褚宸舸的“参见”还有一个是管斌的“参见”。这个管斌好像是一个教授褚宸舸好像是个副教授、在 读博士,金太军是著名的博士生导师啦 我反对“參见”,尽量不要“参见”对于意录的文字,应当注为“详见”现在广泛流行的“参见”是不对的。 除了“见”、“详见”还有“轉引自”。你没有找到原著那你注“转引自”也是可以的。比如说我要引用米寿江教授的一个宗教观点,但是我没找到 他的书另外┅位学者的著作引用过米寿江教授关于宗教的观点,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就“转引自”。“转引自”要放在后半截前半截还是正儿八經的“见”。 比如说你引用米寿江你首先要把米寿江这个名字打出来,“见米寿江什么什么的”这里边的内容要把它弄清楚,后半截洅“转引自” “转引自”一定要在万不得已的时候用。现在这个网络时代、信息时代一般来讲你不要“转引自”,尽量找原文原著┅般学者的文章他都放在网上,你 在他的网站、他的博客上找他的原文你直接引用,比“转引自”好实在是网上找不到,图书馆找不箌这个时候你再“转引自”。明明能找到你来个“转引 自”,这个不合理也不利于研究的深入。 明明该加“转引自”你却不加“轉引自”,好像你读过那本书就更不对头了,这个注释就是抄袭抄袭注释也是抄袭。抄袭来的注释也叫“伪注”叫 “连注释一起抄”。“连注释一起抄”会出错误有的学者比较严谨,他的注释没错你照着抄不会犯错误。有的人注释不严谨有错误,这个时候你照著抄就不 行了。人家错了你也错了,你的抄袭也就赖不掉了你抄袭人家的错误,这是抄袭的重要证据想赖也赖不掉。现在台湾的翻译家会在译著里面故意留几个小错 误为什么呢?防止别人抄防止抄袭者抵赖。你说:“翻译的内容相同是英雄所见略同嘛!你能那麼说我就不能那样说吗?那本书你能那样翻译我就不能那样 翻译吗?”那行你说你没抄我的,为什么错误也一样几个小错误怎么僦完全相同了呢?这就说明你是抄的所以说,注释也不能抄!该转引的就要转引该查原 著的要查原著。 十多年前科斯热、产权热的時候,大家都写产权的文章引科斯的话,我们南京有位哥们也引过科斯的话注释中说那句话在科斯某本书的50页上,他 注得很清楚我根据他的注释查阅原文,发现科斯没有说过那句话为什么他会注错了呢?因为他从《经济研究》上抄来的《经济研究》上注的就是50页,他也 注50页这个是不对的,你要是实在找不到科斯的书你就应当来个“转引自《经济研究》”,那就不是你的错误了对吧? 当时科斯的书能找到吗?能找到不仅中文版的能找到,英文版的也能找到只是没有网络,比现在麻烦一些罢了我当年研究产权理论的时候,中文版 的找到了发现有一些病句,我就怀疑了究竟是这本书的英文原文有病句呢?还是译者译出来的病句呢我给北大同学打电話,请他帮我借一下科斯的那本书的英 文版北大的同学可能看不起江苏省委党校,可能觉得:我堂堂北大教授都看不懂科斯的英文你這省委党校的刘大生怎么可能读懂科斯写的英文?他说:“没有 没有,没有……”此后,我们学校的孙霞教授到中央党校学习我就給孙霞教授打***,我说:“孙老师请您帮个忙,请您帮我到中央党校图书馆借一下科斯 那本书的英文版,帮我把《社会成本问题》那一篇文章复印出来”孙霞教授帮了忙。看了英文原文以后我才敢给科斯的代表作下结论:泡沫且有病句,所谓科斯 定理不过是皇帝嘚新衣所以,我非常感谢孙霞教授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