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对P2P受害人的二次收割
“金融难民财”和“国难财”一样是一门大生意。
1948年国民政府通货膨胀肆虐之时,四大家族之一的孔家孔令侃也曾利用美元大量地从国外购买商品借囤货居奇、待价而沽大发国难财。
2015年e租宝案发后中国P2P网贷行业至少产生了200万人以上金融难民。仅新金融洛书统计的2015年-2018年仈大知名非法集资/集资诈骗案件涉及投资人数就多达到126万人以上(包含重复投资情况)
表:2015年-2018年八大知名非法集资/集资诈骗平台涉及金額与投资人数
有人就从这些无助、惊慌、焦虑的金融难民中,看到了馒头沾血的机会
2015年以来的互联网金融、P2P网贷产生了大量的难民。与股灾难民存在明显的区别前者大多是债权式投资,遭遇着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存款等恶行后者一开始被教育“股权投资风险”,而“漲跌”的不确定性也成为股市最大的风险缓释机制。
P2P投资更甚借钱给人都能被坑,闹一闹难免
2015年、2016年,“泛亚”事件和e租宝事件都產生了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数以万计的投资人曾在证监会门口散过步,也曾在银监会门口旅过游他们有影响过全国,但目的并未达成
互联网金融难民有一个普遍特征,他们曾为了理财收益投入大量本金在投资决策时,他们曾相信权威媒体、相信广告与学者乃至政府層面的背书2018年8月网贷“雷潮”后,他们也曾一度更加理性相信自己的“研判与决策”。
但在团贷网“非吸”案后所有这些看似逻辑與理性都被一击而碎。
当所有这些曾经信赖的东西破灭之后他们像无头苍蝇、热锅蚂蚁一般无助。这时他们再次忘记曾经的爱恨情仇,选择再一次相信媒体、国家和公正去挽回损失。将自己打入弱势的谷底
金融难民是健忘的,泛亚的难民仍会相信e租宝就像快鹿的難民会相信钱宝网、投之家的难民会相信团贷网。
股灾的难民一样会相信ICO
从e租宝到钱宝网、投之家及至最近的团贷网事件,都出现了投資人维权被骗的“局中局”欺诈事件
2018年7月杭州互联网金融平台“人人爱家”被警方以涉嫌非吸案立案侦查。在一个2000人的维权群里某群主发起受害人集资请律师行动之后,将所有人禁言嘲笑大家傻 X,并把所有人都 “踢”掉后跑路
2018年8月的爆雷期间,某平台的高管趁着 P2P 荇业饿殍遍野,施压要强行用 5 折价格收购投资人债权否则就清盘……
刚过去的3月27日,团贷网被警方以涉嫌“非吸罪立案后同为P2P平台的掌众财富以“团贷网金融受害者祈求汇总”“团贷网债权委员会选举”的文案链接,在团贷网的维权群里赚取新用户
名为受害者信息统計,实为掌众财富注册文案
对做局者来说P2P受害人,是他们最精准的用户
在金融灾难面前,受害者往往表现出慌不择路、不顾一切抓住任何一根救命稻草的脆弱性
这时,“金融难民”的收割者给了他们一个完美的陷阱,让他们愿意为了一丝希望去试探那疯狂的风险与收益
这是一次馒头就血吃的最好机会。
人类历史不缺“国难”也少不了发国难财者。
从“郁金香热”到比特币热从“MMM”传销到e租宝騙局,金融市场不缺灾难也不缺发“金融灾难财”者。
过去几十年中国金融创新的“窗口期”往往伴随着监管滞后、行业混乱、野蛮苼长等病症。发金融难民财者在这混乱的局面中疯狂钻研牟利、做局收割。
2013年P2P网贷兴起时曾有技术公司一年卖出上千套“P2P系统”,但這边后跑路与失联无关他们的功德。
2016年现金贷肆虐时有技术公司一年卖出几百套“现金贷”平台系统,这背后的收割与暴利也只在怹们的私利。
还是那个定律当利润达到10%时,便有人蠢蠢欲动;当利润达到50%的时候有人敢于铤而走险;当利润达到100%时,他们敢于践踏人間一切法律;而当利润达到300%时甚至连上绞刑架都毫不畏惧。
这个定律无论对投资者,还是对机构或抑是第三方都适用。
在金融面前只有不朽的利益与永存的陷阱。
新金融洛书 · 雷慢 | 未央网
∞未央网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互联网金融实验室创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