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市值14.1亿净利润除以总市值1838亿对不对

晨会的时候有人询问了一个关於中兴通讯市值的问题:在wind、choice、通达信三个金融终端上,中兴通讯的市值是不同的那么,究竟哪一个市值才是“正确”的呢

以2017年12月12日收盘为例,今天中兴通讯A股收盘价为37.09元/股H股收盘价为27.95元/股,东方财富choice上中兴通讯A股的总市值为1555亿元(雪球上也是1555亿元雪球上H股的价格昰1172亿元),但是wind上就是1453亿元而wind上对应的港股中兴通讯的市值是1715亿元。那么究竟哪一个才是中兴通讯的市值呢?

一般来说市值是指一镓上市公司的发行股份按市场价格计算出来的股票总价值,公式表达就是“市值=股价×总股本”,这个概念几乎没有分歧。

但如果一个上市公司同时在多个市场上市问题就出现了。

严格的说一家公司的股票其实不是“同时”在内地和香港上市,而是“一部分在香港一部汾在内地”上市比方说一亿股股票,不是在内地上市一亿、在香港也上市一亿而是内地上市8000万,香港上市2000万在内地上市的部分不可鉯在香港市场交易,在香港上市的部分也不可以在内地股市交易(除非经过复杂手续退出香港市场重新在内地股市上市)所以两地上市吔没什么冲突的,一边一部分而已【引自】

不过像中国联通这种母子公司在两地上市的情况,属于比较特殊的情况需要单独考虑。

由於每个市场的价格是由各自市场的供需决定的如果市场间无法实现完全自由流动,则必然会产生多个市场下的多个价格按“市值=股价×总股本”来计算,也会存在同一公司在不同市场存在不同的市值。那么究竟是应该用“某一市场价格×总股本”,还是应该用“各个市场价格×各个市场股本再加起来”来衡量一个公司的市值大小呢?

这个问题目前能找到的官方案例主要有两个:

1、证监会文件。证监会《證券期货业统计指标标准指引(2016 年修订)》里面提到上市公司市值是指统计期末根据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和对应股本计算的股权价值合计。上市公司市值等于上市公司A股市值和B股市值之和计算公式为:

可以看出,在考虑A股和B股的时候证监会倾向于使用加权汇总计算市值。这里并未涉及H股

2、港交所上市决策。港交所《香港交易所上市决策HKEx-LD83-1(2009年12月)》提到了一个案例该公司A+H上市,但按照港交所的要求计算财務比率时是“按照X公司所有已发行股本(包括A股及H股)的市值来计算,而该市值则只根据H股的市场价格计算”可以看出,港交所更倾姠于使用“某一市场价格×总股本”计算市值的。当然,在该案例中,最后采用的市值计算方法是“以其A股及H股于有关交易日期之前五个交噫日的平均市价作为计算X公司的市值”

可以看出即使是官方,关于市值的定义也不是完全统一的

回到中兴通讯的问题。中兴通讯目前总股本一共是4,192,671,843股这其中包含了3,432,072,828股流通A股,5,096,481股限售A股和755,502,534股流通H股参考下表:

公司80%的股份是在A股上市的,20%的股份是在港股上市的按照各个方法计算的市值如下:

雪球(A股)、choice(A股)

上面这张表展示了各个终端对于市值的计算方法。

那么对于我们来说,究竟应该关注哪一种计算方法下的市值呢或者说,看到卖方分析师给出的市值区间应该理解为哪种方式的市值计算方法更合适呢?我认为不同的計算方法背后反映的是计算市值的目的,或者看待市值的角度

这就涉及一个关键的问题:市值意味着什么?这可以从两方来看站在上市公司这边,站在财务(外部)投资人这边

1、站在上市公司的角度:市值=股价×总股本=净利润除以总市值×市盈率

先看“市值=股价×总股本”。重要的是理解股价,股价是边际价格是上一次***发生时的静态数据,未来边际供需的变化通过***方报价行为来影响价格因此对于潜在买家来说,市值可以理解为按边际成本计算的公司的重置成本;而对于潜在卖家说市值可以理解为按边际价格计算的变现价徝。

这样的视角去理解市值可以发现:

(1) 市值意味着独立在市场存活的能力。市值越大也就意味公司的市场收购成本较高,难度较大潛在买家的边际成本较高。这一点对于很多大股东控制权较弱的企业很重要。

(2) 市值意味着控制权的变现能力市场上的潜在卖家,往往昰公司的股东因此市值意味着公司让渡所有权能够得到的回报。当这个回报很高时公司倾向于发行股份收购(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或發行股份融资(定增),股东倾向于减持***在所有权的变现能力很好的时候,公司或者管理层是很乐意将他们变现的

再看“市值=净利润除以总市值×市盈率”。一般来说,市盈率都会大于1也就是市值可以提前预支未来的盈利,或者说市值是基于当前经营状况产生嘚“信用”。股权质押本质上是基于这种“信用”的“贷款”如果一家公司的净利润除以总市值为1亿,市盈率为10倍公司的总市值为10亿,则可以通过股权质押获得3-4亿甚至更多的现金(理论上)市值意味着公司“股权信用”(我自己起的)扩张的能力。

除此以外市值还意味着公司一些非价格化的资源禀赋大小,比如政府资源、资本市场服务资源、行业影响力、公司竞争力、知名度、老板身价、市场评价等等

总的来说,市值对于上市公司更像是一种“无形资产”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在不同市场并不相同就好比A股大体上比H股给予哽高的估值,也就是市值可是,因为市场分割的原因H股股份是无法享受A股高估值带来的好处的。所以对于上市公司,想要正确地考量市值带来的“能力”比较合适的办法是分别计算各个市场股份的市值,再汇总得到总市值即采用多市场加权汇总法计算市值。

2、站茬财务(外部)投资人的角度:市值=未来合宜的净利润除以总市值水平÷预期回报率

对于外部投资人尤其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往往在一個市场交易无法像上市公司综合考虑各个市场的“能力”,因此将市值理解为“特定市场价格×总股本”更为合适。

将市值理解为特萣市场价格×总股本后,看一下公式的推演:

=特定市场价格×总股本÷净利润除以总市值
=特定市场价格÷(净利润除以总市值÷总股本)
=特定市场價格÷每股净利润除以总市值
=特定市场(在盈利全部分红不进行再投资假设下的)投资回收期
=1÷特定市场即期收益率

而特定市场的投资回收期和即期收益率,以及根据公司未来成长进行调整后的“合宜投资回收期”和“预期回报率”才是财务(外部)投资者在横向比较同┅市场中各类公司、同一公司在不同市场时最关心的问题。

再拿中兴通讯举例目前A股计算可得的市值为1555.06亿元人民币,H股计算可得的市值為992.94(.84733)亿元H股相比A股折价36.15%,这也就是常说的A/H折溢价率也可以简单用各个市场的价格相除得到。这个结果也意味着对于同一个公司,茬不同市场购买的价格不同H股会比A股便宜许多。理论上说买H股会比A股更加划算。

三、题外话: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到底在干嘛

第二部汾说到市值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是一种“无形资产”,因此上市公司天然就具有做大市值的倾向

我们知道,市值=净利润除以总市值×市盈率,前者主要依据的是公司的经营情况(客观、历史),后者则是市场如何看待公司目前的经营情况(主观、未来)。想做大市值,自然要从这两方面着手前者主要的手段主要就是“做账”,这个也有很多讲究但和后者比起来,腾挪的空间会显得小一些所以很多公司莋市值管理,本质上是通过引导、管理市场预期改变投资者对于公司的看法。

就我接触过的公司大致有三类做市值管理的公司:

一类公司,往往通过制造预期或者经营情况的波动(过于乐观、过于悲观)赚市场预期波动的钱(低位激励,高位***)投资者想要赚这種公司的钱,需要密切关注公司内部人的行为可事实上,在公司内部人行为发生之后在人为制造的好预期或经营情况的好转恶化之前,外部人是不可能知道公司内部人的行为究竟是偶然为之还是有意为之而真的出现的时候,往往股价已经大大的反映了公司差劲的现状

一类公司,往往是利用市场的现状为自己市值做大添砖加瓦。比如早些年,很多公司并购将优质资产注入,因为市场对于并购政筞的乐观倾向导致这类公司注入既体现了公司经营情况的改善,又让市场对公司未来继续经营改善产生乐观的预期因此这类公司股价赱的非常厉害(蓝色光标),市值迅速做大而现在,随着IPO进程加快有的公司将优质资产剥离分开上市,利用一级市场投资者比二级市場投资者乐观的现状增加自己集团的总市值(华谊兄弟)。但是当年一级市场赚的是二级市场投资者乐观的钱,二级市场投资者赚的夶部分是公司经营情况的钱(因为本身就很乐观了)偶尔还能赚赚市场更乐观的钱。可是现在,也只有一级市场赚赚一级市场投资者哽乐观的钱了投资者想要赚这种公司的钱,往往是看天吃饭好的时候大家都有钱赚,差的时候别人吃着你只能看着

蓝色光标并购带來的股价提升

一类公司,则是将资本市场带给公司的便利最大程度地投入到改善追求公司经营情况长期稳定向好上。巴菲特提到过如果管理层不正直,他们的聪明和勤奋就是祸害公司想要长期追求市值的最大化,一定是管理好市场的预期(不过分乐观也不过分悲观)嘚情况下追求公司经营情况长期稳定向好。公司给市场回报感谢市场给予公司资本工具,同时市场也利用自己的预期(透支未来)帮助公司发展自己

原来的我,往往投资在前两类公司上未来我希望我能投资在最后一类公司上。

以上就是从市值的数字分歧出发自己嘚一些思考。

市值对公司而言是一种资源和能力,分市场计算市值有利于正确理解自身的资源和能力范围;对投资者而言是做出投资決策的重要依据,基于当前市场计算市值有利于正确反映当前市场对公司现在和未来的综合看法

投资者必须了解公司形形***的市值管悝手段,但投资那些正直真诚、将市值看做发展的手段、并将所得回馈市场的公司能带给人更强的幸福感吧。

  公司的净资产(包括注册资金、各种公积金、累积盈余等 不包括债务)除以总股本,得到的就是每股的净值股份公司的帐面价值越高,则股东实际拥有的资产就樾多

  每股收益=期末净利润除以总市值÷期末股份总数

  每股收益即EPS,又称每股税后利润、每股盈余指税后利润与股本总数的仳率。它是测定股票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分析每股价值的一个基础性指标,是综合反映公司获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它是公司某一時期净利润除以总市值与股份数的比率。该比率反映了每股创造的税后利润, 比率越高, 表明所创造的利润就越多

  每股价格乘以总股本,该指标对企业价值判断没多大意义但选股的时候一般不宜选择总市值太大的股票操作,一般选择100忆以下的10忆到50忆之间的比较好些;

  是指企业的资产总额减去负债以后的净额,在数量上等于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属于所有者权益。净资产是一家公司嘚自有资本,而对于股份公司来说,净资产就是股东所拥有的财产,就是现在通常所说的股东权益.净资产就是资产总额减去公司对外的负债对股票操作来看,一般由每股净资产来判断而不是总的净资产。

  净利润除以总市值(收益)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以後公司的利润留存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收入。净利润除以总市值的计算公式为:

  净利润除以总市值=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

  净利润除以总市值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除以总市值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除以总市值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

  一般不用净利润除以总市值来判断股票价值,而是净利润除以总市值增长率

  市盈率是最常用来评估股价水平是否合理的指标之一,由股价除以年度每股盈余(EPS)得出(以公司市值除以年度股东应占溢利亦可得出相同结果)计算时,股价通常取最新收盘价;何谓合理的市盈率没有一定的准则但以个股来说,同业的市盈率有参考比照的价值;以类股或大盘来說历史平均市盈率有参照的价值。

  市净率指的是每股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率

  市净率可用于投资分析。每股净资产是股票的賬面价值它是用成本计量的,而每股市价是这些资产的现在价值它是证券市场上交易的结果。市价高于账面价值时企业资产的质量较恏有发展潜力,反之则资产质量差没有发展前景。

  其实一些指标都是一些硬性的数据单独看没有多大判断意义,只是一个参考;实际应用中更多的是同行业的的一个对比这样意义更大,再有就是根据时间上的纵向比较根据多年的同组数据进行比较来判断企业嘚未来价值,这才是投资的依据

用来判断某只股票的价值,

如果说其价值低于价格该股票可能不宜投资,

如果价值高于价格该股票適宜投资,

当然***股票没有这样简单

排除市场故意做多情况按照一般价值计算,市盈率为设定为50倍100倍和200倍求结果!... 排除市场故意做多情况,按照一般价值计算市盈率为设定为50倍100倍 和200倍,求结果!

你对這个回答的评价是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