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著出口产品 品类变化因素的变化是否会发生统一商品出口产品 品类变化角色改变?

【完整版】年中国早餐行业需求變化趋势及新的商业机遇研究报告 (4.22MB)

(友情提示:大部分文档均可免费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消费主体更迭商品小化


近一两姩来,商品小化的趋势盛行:从大排量SUV到smart、从别墅到单身公寓社会的中坚力量在改变,消费主体在更迭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消费体验、消费场景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各行各业的商家都敏锐地捕捉到市场的改变,餐饮行业也在悄悄改变“类零食化”的出现正是餐飲的改变的初始,这是一种继产品“单一化”后的新套路餐饮的“类零食化”,即考虑单人单次消费场景而不断改良产品,使其形态“变小”、体验感增强的过程场景体验感的享受已经成为餐饮服务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了,吃好赛过吃饱这方面做的出色的就属国际果汁品牌JUICY,明明是果汁品牌但在实际的上果汁却成了“附赠品”。这就有点类似星巴克的“一切与咖啡无关”一样出售的是生活方式。


迎合女性需求JUICY产品“零食化”


对于消费者而言,尤其是以女性为主导的餐饮市场“零食化”带来的体验感,是基于味觉感受之上更舒适的物理感受和心理感受。一是美味在做小的过程中呈现出更精致讨喜的外观,大众都更愿意接受二是“吃”对女性来说既是天性叒是负担,怕长胖、怕不美她们在美食面前拼命控制与纠结。

于是“零食化”产品就可以成为女性的优先选择,她们既能够轻松的享鼡口欲又不会有“吃太多”的负罪感。餐饮“零食化”就是对女性消费者最贴心的心理安慰。因此JUICY产品的“零食化”可以提升消费鍺的综合享受体验,促使产品获得广大女性顾客的喜爱况且,消费者不用花太多的钱或者花同样的钱,就可以在JUICY吃到更丰富的美食茬他们眼中,这就是“类零食化”所实现的高性价比



“类零食化”趋势也满足消费者的社交需求。2017年国际果汁品牌“JUICY”推出了一款“魔水”思慕雪。JUICY 的思慕雪具有美容养颜清体塑身的功效,且被细分为多个出口产品 品类变化诸如木瓜牛奶、黑提蓝莓、黄瓜牛油果、榴莲芒果等多种选择。

JUICY这样的设定既满足了消费者的多重口味需求,更是在视觉上给大家制造了惊喜另外,“小而精”本就是品位与格调的体现如果一位男性邀约一位女性去餐厅用餐。无论是餐厅选择还是菜品选择,“小而精”会是重要的评判因素在这样的消费場景中,吃的需求已经降为其次更重要是男女约会的社交需要。诸如此类我们可以看出,“类零食化”是增加产品溢价能力的又一途徑符合当下年轻消费群体的社交需求。“类零食化”的核心在于重新考虑消费者的感知,考虑新时代下消费者的新兴需求以及更合悝的用户体验感,这是传统餐饮的必然转变


一、生鲜行业优势与痛点

在分析苼鲜电商行业之前我们认为有必要指出生鲜电商作为生鲜流通渠道的一种,首先是一门生鲜的生意因此生鲜电商也必然具备生鲜业务嘚优势与痛点。所以在展开生鲜电商分析之前我们将简明扼要地分析生鲜业务的特点。

生鲜赛道规模过万亿且流通渠道中农贸市场占仳超过50%,新业态替代趋势必然行业存在变化契机。生鲜业务具有高频、刚需、广覆盖人群特点是流量入口型业务。

1、赛道广阔替代趨势明显

生鲜行业规模5万亿,超市、电商渠道替代趋势明显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根据欧睿数据,2018姩市场规模达4.93万亿同比增长5.3%。目前我国生鲜交易仍然以农贸市场为主渠道份额占比过半。

从发展趋势看农贸市场渠道份额不断萎缩,而17年超市和电商渠道份额较12年分别提升3.0和1.5pct后者尽管整体占比仍然不足3pct,但增速迅猛替代效应显著。农贸市场渠道流通效率低购物環境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发达国家农贸渠道份额普遍仅为20-30%

生鲜具有高频、刚需、全人群覆盖的特点,是优质的流量入口生鲜产品包括蔬菜、肉禽蛋、水产、水果等,包含人们一日三餐食材需求因此采购频率高,需求确定并且虽然不同年龄人群可能选择渠道会有不同,但对于生鲜的需求是不可缺少的

从购买频次看,生鲜整体的购买频次达到51次/年甚至超过快消品总体的消费频次。因为生鲜优秀的聚愙效应无论是对线下的超市还是线上的生鲜电商而言,都具备成为优质流量入口的潜力

生鲜上游生产高度分散,流通环节众多层层加价且流转时间长。同时生鲜产品极易腐损,我国冷链运输发展尚不完善所以损耗率高。生鲜产品大多为农产品缺乏品牌,同质化嚴重三因素相叠加,使得生鲜零售端毛利率很低

生鲜渠道流通环节众多,层层加价且流转时间长因为我国生鲜上游生产者和下游零售端都高度分散,直接对接耗时耗力为了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催生了产地批发商和销地批发商,作为信息和货物的中转中心

同时,因为不同环节之间的运输是割裂的又有干线物流和支线物流等加入到生鲜流通链中。这样的流通链结构导致了两个结果:(1)烸个环节层层加价;(2)整体流转时间变长效率变低。

流转时间长冷链发展不成熟,我国生鲜产品损耗率显著高于发达国家从行业整体看,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的损耗率分别为15%8%和10%,均显著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同时,以永辉为代表的超市直采比例更高,冷鏈发展快于行业所以除去超市渠道外的其他渠道损耗率更高,约为25%

生鲜产品缺乏品牌,同质化严重生鲜作为农产品,不同生产商生產出的商品品质差别极为有限因此长期以来仍以出口产品 品类变化、产地区分为主,缺乏品牌效应同质化十分严重。值得指出的是目前超市和生鲜电商推出了众多自有品牌,我们认为其更多的是服务加工层面的品牌而非生鲜产品本身的品牌更多体现地是渠道的溢价,而非产品

生鲜业务毛利率普遍偏低,不利于渠道和品牌建设我们以主要上市超市为例,生鲜业务毛利率普遍偏低大多20%以下。其主偠原因为:(1)生鲜作为农产品加价空间有限;(2)生鲜产品同质化严重,不同渠道之间主要依靠价格竞争难以维持高毛利水平;(3)超市将生鲜作为聚客流量入口,会主动控制毛利率保持价格竞争力。

二、生鲜电商行业演变:精耕细作后的思维拓展

生鲜电商的发展臸今从商业模式上划分可以分成三个时代。在1.0时代类似于其他出口产品 品类变化的网购思维,建立中心仓库待消费者下单后,次日送达在2.0时代,生鲜电商开始对中端进行改造革新了物流配送体系。在 3.0 时代生鲜电商开始对前端进行创新,注重出口产品 品类变化搭配和运营方式的优化

我们认为,无论生鲜电商如何迭代演替其根本上仍然是生鲜流通渠道的一种,我们将从生鲜业务的特点去分析每個时代的生鲜电商商业模式背后的经营逻辑

(一)生鲜电商1.0时代:城市中心仓模式

1、商业模式:城市中心仓

以本来生活、天天果园、美菋七七等为代表的1.0生鲜电商,其运营模式为从原产地(或城批市场)进物运至城市中心仓,待消费者下单后于次日(或今夜)配送到镓。此时的生鲜电商没有优化生鲜流转过程其效率低于或接近菜市场水平,主要体现在配送时效性差和成本增高

2、物流配送:合并订單+次日达

针对C端客户的配送过程,单次配送距离远、时间长生鲜电商在某一城市中只有一个或几个仓库,而消费者的需求分布极其分散如果每个订单派人配送,人力成本高企成本高昂。因此生鲜电商大多会将多个订单合并配送即多个订单统一由同一配送人员完成,其过程类似于现在的快递配送

因此,单次配送距离远、时间长与其他产品不同,生鲜极易腐损如不配备冷链环境,会导致较高损耗率和品质不稳定全程配备冷链环境,则需使用冷库车成本较高。同时因为需要合并订单,所以一般都采用当天下单、次日送达的模式

3、总结:未解决痛点+消费者体验差的1.0时代

新渠道崛起的关键是管理效率的提升和消费者体验的改善,而生鲜电商1.0时代均未做到失败茬所难免。

城市中心仓模式未解决痛点提升效率同时因为配送、保鲜等问题,成本甚至高于菜市场正如我们开篇提到的,市场渠道的苼鲜业务痛点是明确的在生鲜电商1.0时代,通过城市中心仓的模式并未能解决任何痛点

其次,因为电商业务强调配送到家最后一公里荿本高昂,如果让消费者承担则失去价格竞争力如自身承担则难以盈利。因此相较于体系成熟、赚着辛苦钱的菜市场而言,该模式都缺乏必要的竞争力大多数生鲜电商在融资烧完之后便也逐渐消亡。

(二)生鲜电商2.0时代:前置仓模式

我们认为1.0时代的根本症结在于城市Φ心仓的物流配送模式所以当每日优鲜大规模推行前置仓模式时,自然而言将行业领入了2.0时代所以我们的分析将围绕每日优鲜进行展開,论述其商业模式并回答为何是每日优鲜能带领行业进入2.0时代。

每日优鲜全国有6个大仓其中华北2个、华东2个、华南1个、华中1个,西喃地区有一个中仓全国的前置仓数量超过1000个,前置仓面积在80-150平之间分布于极速达覆盖的16个城市。其余城市配送业务和京东合作配送范圍即为京东覆盖范围全国员工数量为2000人。生鲜出口产品 品类变化中有20%为产地直采其余为城批市场或代理商。

所有货物采购后进入总仓完成加工、包装等,随后运送至前置仓前置仓会覆盖周围1-3km范围,配送到家每日优鲜创始人兼CEO徐正,计划将自有品牌商品占比提升至50%并推进“百城万仓亿户”计划,覆盖100个城市拓展10000个前置仓。

1、明星高管团队各有所长融资能力优秀

对于创业团队而言,管理团队的戰略眼光和执行力至关重要每日优鲜的创始人为徐正、曾斌,二人分别为原联想水果事业部联想佳沃常务副总和营销公司总经理深耕苼鲜行业,有专业的行业眼光和丰富的行业资源CMO刘澍原为美团外卖大连锁部总经理,对于配送团队搭建、业务运营、市场运作和LBS业务商業模式均有深刻的认知和判断产品负责人相吉磊技术出身,一直担任科技公司的项目经理、产品经理等职位有专业的互联网产品思维囷眼光。

明星高管团队+优秀商业模式+站队腾讯每日优鲜融资额显著高于竞争对手。每日优鲜成立于2014年10月30日天使轮融资即达到500万美元,A輪引入腾讯投资随后在不到5年的时间内融资额接近60亿元,显著高于本来生活(约9亿)、天天果园(约15亿)、U掌柜(约4亿)等其他B2C生鲜电商品牌

对于生鲜电商而言,融资能力往往决定了生鲜电商的生死生鲜业务毛利率很低,很难通过业务本身获得大额利润同时生鲜电商作为一种新渠道模式,还需要教育消费者、基础设施投资、流程优化探索等投资融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资本的充裕一方面有利于每ㄖ优鲜进行市场补贴抢夺消费者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供应链建设,通过“0费用、0退货、0账期”的三0计划锁定优质供应商为公司构建中長期核心竞争力。

2、商业模式:城市中心仓+前置仓

每日优鲜增设前置仓覆盖周边2-3km范围,实现1小时送达每日优鲜在1.0时代城市中心仓模式嘚基础上增设了前置仓,前置仓与中心仓相比面积更小,数量更多只覆盖周边2-3km范围。而城市中心仓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从单纯的仓庫演变成了具备商品集散和预处理功能的中央厨房仓库。

前置仓模式降低损耗提升品质稳定性。在前置仓模式下通过集约化方式将产品从城市分选中心配送至前置仓转“冷库”保鲜,再进行1-3km短距离配送将配送时效从“次日达”提升为“1小时达”,使得线上线下时效性楿近配送员出发前检查产品状况,仅1小时的配送过程产品品质不稳定的困境找到了解决策略,开始赢得消费者信任

前置仓模式相较於城市中心仓模式配送成本更低。虽然前置仓模式比城市中心仓模式增设了前置仓增加了流通环节,看似成本更高但其实前置仓模式嘚成本是改善的。改善主要体现两方面:

(1)在城市中心仓模式中如需保证服务品质,To C的配送往往需要冷库车完成成本较高。前置仓模式下先由冷库车配送到前置仓是点对点的集约化运输随后从前置仓到用户因为配送距离近,时间短由配送小哥即可完成,所以从城市中心仓到用户家配送总成本下降

(2)前置仓模式下更容易实现全程冷链,生鲜损耗率降低运营总成本下降。

从前置仓到用户家的配送成本约为7.25元/单我们根据每日优鲜在58同城上的招聘广告进行了测算,其配送员每月固定薪资为4100元(其中底薪3000元餐补520元,住房补贴500元話费补贴80元),绩效奖金1000元(假设全部发放)每单提成为3元。

因此每日优鲜从前置仓至用户家的配送成本计算公式为:每单配送成本=(配送员每月固定工资+绩效+计件提成)/每人月配送量。根据草根调研数据每日优鲜配送员当前每日平均配送单量为40单,则配送员月薪酬為8700元平均每单配送成本约为7.25元。

因为配送起点固定生鲜电商从前置仓到用户家的配送成本低于餐饮外卖配送成本。我们考虑一种最简單的假设情形来说明为何配送起点固定可以大幅降低配送成本。假设有2位用户先后下达了订单需要完成配送。

对于餐饮外卖而言这兩个订单所对应的餐厅往往是不同的。我们考虑两种情形:(1)在情形一中因为2家餐厅距离较近,且消费者订单下单时间接***台将訂单合并,配送员分布前往2个餐厅取餐后依次配送给消费者;(2)在情形二中配送员需要依次完成订单,前往餐厅1取餐送往用户1再前往餐厅2取餐送往用户2。

对于生鲜电商而言因为起点固定,相比情形一配送员少跑距离为d2,相比情形二配送员少跑距离为d3。同时因為配送起点不固定,外卖配送员不在餐厅附近需要先跑距离d1。而生鲜电商配送员可以送完单后直接回到前置仓等待

当配送员单次配送訂单数量增加时,前置仓模式配送成本优势会更加明显因此,综合看来生鲜电商配送员的平均每单配送距离更短,配送时间更短所鉯平均每单配送成本理应更低。

4、总结:显现盈利曙光的2.0时代

我们一直强调渠道崛起来自于效率提升和消费者体验改善。从效率提升角喥而言前置仓模式降低了配送的成本精简SKU,提升直采比例等方式降低了运营成本因为单仓经营模型已跑通,每日优鲜已有余力开始尝試改造生鲜供应链随着直采比例进一步提高,冷链运输成本规模效应显现每日优鲜的渠道成本会逐渐降低,提升行业竞争壁垒

从消費者体验角度而言,前置仓模式提升了配送的时效性和产品品质实现了与菜市场相同的品质和更便捷的购物过程,因为融资能力优秀茬持续补贴的情况价格端也保持竞争力,从而极大改善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我们认为每日优鲜的发展与众多互联网产品逻辑类似,通过提出创新的商业模式在获得资本支持的情况下,通过大额补贴教育消费者当规模提升时逐渐形成规模效应。跑通模型之后通过解决荇业痛点,逐渐提升行业竞争壁垒最终迎来盈利。

(三)生鲜电商3.0时代:线上版菜市场+服务溢价

如果说2.0时代是对生鲜电商模式的创新和精细化运营是“盈利导向”的发展模式,那么叮咚买菜的出现让大家认识到生鲜电商或许还存在“流量导向”的发展模式叮咚买菜学***了每日优鲜的前置仓模式和精简SKU等策略,而外卖的崛起提升消费者对便捷性的追求当叮咚买菜推出以“线上版菜市场”的模式时,立馬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

1、爆发增长的叮咚买菜

叮咚买菜的用户和订单数增长速度远超预期。2017年5月由“叮咚小区”正式更名为“叮咚买菜”, 转型家庭买菜业务截至2019年1日,叮咚买菜MAU数量首次超过100万耗时21个月。同时叮咚买菜的订单数量也呈爆发式增长18年11月宣布日单量突破10萬,19年1月破15万

叮咚买菜经营数据优异,半年多时间完成五轮融资截至2019年3月,叮咚买菜在全国共有240个前置仓其中上海有200个前置仓。叮咚买菜共有个SKU每月GMV达到1亿元,每日订单量为8-10万单员工数量约为8000人。

会员总数达到300万其中活跃用户约为150万,活跃用户平均每周购买2-3次正是因为这样优异的经营表现,叮咚买菜在18年5月至12月期间完成了五轮融资,引入了如今日资本、红杉资本、老虎基金等实力强劲的投資者

2、商业模式:线上版菜市场+服务溢价

从产品结构看,叮咚买菜的出口产品 品类变化构成更接近菜市场业态叮咚买菜着眼蔬菜、肉禽蛋等日常做饭所需食材,并极其强调新鲜以水产为突破,通过活虾、活鱼等差异化产品迅速打开市场提升口碑其他众多平台仍以冷凍肉为主,而叮咚买菜主推冰鲜猪肉每日优鲜以水果为主要出口产品 品类变化,水果出口产品 品类变化GMV占比40%食品百货GMV占比40%。

从经营思維上叮咚买菜有众多菜市场业态knowhow,增添平台烟火气抓住消费心智。对于菜市场的近身搏斗叮咚非常接地气,抛弃了以往传统零售商垺务标准化的高冷姿态尽可能模拟菜市场思维,使消费者体验到菜市场里更人性化的服务

叮咚买菜购买原材料自己包装,产生服务溢價叮咚买菜的运营模式是总仓在城市批发市场完成采购,随后统一进行预处理完成后送往前置仓,前置仓服务周围1-3公里的人群并送货仩门

叮咚买菜一般都只购买原材料,自己完成清洗、摘选、包装等工序因为原材料的价格相对是透明稳定的,而包装后的产品可以产苼更多溢价完成了从农产品到消费品在转变,解决了生鲜业务同质化严重、毛利率过低的同店我们以世纪联华超市上海仙霞店的为例,包装后的蔬菜价格提升幅度超过50%

发展净菜、半成品,巩固便捷性壁垒溢价幅度超过100%。相较于大卖场而言净菜半成品更符合到家生鮮便捷性的定位,也具有更高的附加值近期叮咚买菜近期也上线净菜半成品专区,位于安心蔬菜一级入口下小包装规格且价格适中。

隨着中央厨房、冷链物流以及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发展解决中式菜肴烹饪痛点的净菜出口产品 品类变化或大有可为,到家生鲜电商提前布局有助于巩固其便利性和差异化壁垒我们分析对比了叮咚买菜的净菜和包装产品,溢价幅度达到100%

通过服务溢价,叮咚买菜解决了生鲜業务毛利率过低的痛点根据草根调研,叮咚买菜的综合毛利率为32%该毛利率为去除损耗后的毛利率。叮咚买菜的损耗率如下:

3、模式优勢:提高购买频次、拓宽覆盖人群

叮咚买菜以线上版菜市场思维经营所以可以充分利用生鲜业务的流量入口优点,实现了高频、刚需、廣人群覆盖叮咚买菜用户黏性显著高于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用户人均每月打开APP达到31.8次远高于每日优鲜用户平均每月6.7次,体现出极高的鼡户粘性

虽然打开APP次数并不等同于订单数量,但仍可以从趋势上判断叮咚买菜的人均订单数远高于每日优鲜根据我们草根调研的数据,叮咚买菜活跃用户每月订单量达到12单而每日优鲜仅为4单。

叮咚买菜的覆盖人群更广生鲜电商不再仅是年轻人的“时髦”。产品结构決定用户结构以每日优鲜为代表的生鲜电商一直以来以水果为突破口,用户群体偏年轻化30岁以下用户占比接近70%,且女性用户较多(67%)

但是叮咚买菜的出口产品 品类变化以蔬菜为主,从而吸引了大批30-40岁的用户占比超过60%,用户性别比例也更加均衡该群体可支配收入明顯高于30岁以下群体,而且大多已成家对于生活用品的需求高,因此未来存在更多的业务发展可能

4、总结:流量导向的生鲜电商3.0时代

叮咚买菜的成功在于:(1)流量思维的觉醒,充分调动生鲜业务聚客优势;(2)服务产生溢价解决生鲜毛利率低的痛点。

充分发挥生鲜聚愙效应流量崛起令人期待。生鲜电商作为生鲜业务的流通渠道之一但是一直以来并没有充分利用生鲜的“高频、刚需、广人群覆盖”嘚聚客能力,其根本原因在于水果的购买频次较低无法像蔬菜、水产、鲜肉等出口产品 品类变化一样产生聚客效应。食材出口产品 品类變化损耗率比水果更高标准化更难,成本高居不下

但是叮咚买菜通过实践证明,这些出口产品 品类变化恰恰是生鲜聚客的根本当渠噵流量不断提升时,其变现的方式可能就不仅仅是业务本身盈利至少对于流量成本不断上升的“互联网下半场”而言,买菜业务的流量崛起是令人充满期待的

服务溢价改善生鲜业务本身盈利能力。我们认为生鲜业务毛利率低的根本原因在于生鲜具有农产品属性,产品の间差异不显著长期以来一直缺乏品牌。而叮咚买菜通过预加工、净菜加工等方式本质上是将生鲜从农产品转化为了具有高附加值的消费品。

每日优鲜在跑通单仓模型之后选择建设供应链,以期解决生鲜业务流通环节多损耗高等痛点。每日优鲜是盈利导向的发展模式本质上是希望通过精耕生鲜业务,从而使得业务本身盈利再通过大规模复制,从而成长为大公司但是叮咚买菜提供了另一种流量導向思维,充分发挥生鲜的聚客优势形成流量入口,再期以其他方式盈利

三、盈利导向VS流量导向下不同的选择

(一)盈利导向:生鲜業务的精耕细作

精选SKU,提升购物体验降低运营成本。每日优鲜通过买手制精选SKU,目前SKU总数约为1500个其中生鲜食材400个左右,且每周更新其中10%的产品作为对比,如下图所示大多数生鲜电商品牌SKU数量超过300个。买菜、买水果和线上商品购物逻辑不同消费者以实用、方便为導向,大量SKU带来的购物快感较弱

服务加工比例持续提升,提升毛利率和消费体验目前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已经实现绝大部分产品经过預清洗和包装化,并再不断摸索消费者所需要的加工服务例如活鱼宰杀等菜市场knowhow。正如我们上文所指出的通过加工的半成品、净菜等,具备更大的服务溢价能力能有效提升生鲜业务毛利率,并能极大改善消费者体验但是,净菜和半成品加工需要较强的中央厨房处理能力

供应链建设持续推进,尝试建立生鲜电商竞争壁垒根据每日优鲜合伙人兼CFO王珺的说法,每日优鲜D轮融资4.5亿美元将主要用于上游供應链开发、全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智慧零售技术的战略投入

我们认为,前置仓模式的提出并不能让每日优鲜高枕无忧因为商业模式的学习是简单的,后续众多品牌例如U掌柜叮咚买菜等都在学习前置仓模式。前置仓只是解决了To C端的配送难题并没有解决任何我们茬一开始提出的生鲜业务的痛点,是流量导向下赔本赚吆喝的生意

因此,当每日优鲜逐步完善前置仓模式的同时也开始尝试进行生鲜供应链的改造,以期完成流通环节多、损耗高等难题如果不在上游建设买手团队,搭建自身物流网络体系是难以完成生鲜直采的。

(②)流量导向:垂直电商平台化

叮咚买菜有望实现“生鲜聚客其它出口产品 品类变化变现”的逻辑。叮咚买菜是第一个以蔬菜、水产、栤鲜肉等为核心产品的生鲜电商天然使得业务具有了高频、刚需、人群全覆盖的特点,其发展潜力从垂直电商提升为平台入口每日优鮮等生鲜电商虽早就将出口产品 品类变化拓宽到日用品,百货等

“生鲜聚客,其它出口产品 品类变化变现”的逻辑在线下已被永辉验证与其他超市以包装食品、日用百货等标品销售为主不同,永辉自成立初期便奠定了以生鲜为特色的发展战略长期以来生鲜业务营收占仳保持在高位。近几年电商渠道快速崛起,超市受冲击明显营收增速明显放缓。

而永辉凭借生鲜业务的独特优势维持了良好的聚客效应,营收增速明显高于其他品牌永辉生鲜和食品用品业务营收增速存在高度相关性(R2=0.94),因此人们购买生鲜时的确也购买了食品用品

规模渐大流量优势显现后,品牌广告属性增强除了自身提高盈利能力,跑平模型外一旦规模逐渐放大,流量优势形成对于消费品品牌而言又是一个新渠道,而生鲜电商相当于传统KA而言消费更加高频,更能触到新一代消费群体渠道的传播属性将增强,对于食品、ㄖ用、甚至厨房周边用品等高毛利率出口产品 品类变化而言生鲜电商的广告变现价值凸显。另外生鲜电商对消费数据的掌握更能帮助品牌精准营销、新品推广以及消费者意见的反馈。

(三)商业模式不具排他性供应链建设或成最终壁垒

商业模式创新不具有排他性,行業竞争壁垒仍未形成无论是每日优鲜的前置仓模式,还是叮咚买菜的食材出口产品 品类变化和服务加工本质上都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和產品运营的改进,并不具备排他性两个典型的例子便是叮咚买菜借鉴了每日优鲜前置仓的模式,每日优鲜发现叮咚买菜的成功之后增加叻食材出口产品 品类变化的占比以至于两个产品除了颜色略有差异,在产品构成和购物体验上都极为相似

因此,我们认为生鲜电商行業发展至今没有形成核心壁垒壁垒形成之前,补贴很难停止可能会迎来新巨头的入局。商业模式的创新终总会被人模仿流量崛起或許为唤起生鲜电商发展的新一轮热潮,拓宽发展思路提升行业天花板,但一定不是最终***

因为供应链端缺乏优势,依靠补贴形成价格竞争力尚未形成真正的用户黏性。生鲜作为人们日常所需大家对于价格是非常敏感的,虽然加工服务可以降低人们的敏感度但人們在意的仍然是产品、服务的综合价格和自身忙碌程度之间的平衡。

生鲜不同流通渠道之间比拼的仍然是渠道成本我们认为,无论最后鉯什么方式变现生鲜业务本身都极其重要,而生鲜业务最终竞争力都体现为供应链建设所带来的成本降低否则,消费者可能在补贴结束之后仍然回归其他渠道生鲜电商的确可以短月内积聚以百万计的用户数量,但也会在几个月后恢复往常

在生鲜电商 3.0 时代,生鲜聚客效应显现大部分业务痛点被逐一破解,流通下半段改造基本成型流通上半段攻坚在供应链,从源头直采到农批市场信息化改造过程漫长且艰辛,将成为生鲜电商的最终***

但就目前而言,随着流量强势崛起生鲜电商也正式成为本地生活的第二战场,其内在逻辑与外卖类似在获客方面的攻坚能力更强,在流量主导的互联网逻辑下生鲜电商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高潮。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