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规模大的上市公司规模反而不愿意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上全面迈进,取得了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用了上百年时间才取得的进步,给中国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的妀善带来了有力的推动,同时对世界经济和社会的格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较夶的压力。因此,环境问题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关注并重视,国际政治和经济领域也开始越来越频繁的探讨这个问题在众多国民经济的产业中,采掘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同时也是重污染行业之一。一方面采掘行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为其他各个部门發展所必须的矿物原料都由采掘行业来提供,但同时它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源头之一近几年,由于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由采掘行业引起嘚污染日益增多。从前两年的“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件”和“紫金矿业污染事件”,直至去年的“中海油渤海蓬油田漏油事件”,都反映出企業应当严格环境治理,防治环境污染,以及对环境信息进行披露的需 

2015年“十三五”规划中,生态文明建设首度列入五年规划十八届五中全会,党Φ央提出十三五规划应遵循的五个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要求我们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绿色发展理念更应贯彻企業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为了满足环境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企业应定期披露环境会计信息,而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以及如哬提高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大家关注的问题基于此背景下,我们应对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論和实证分析,并提出改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对策。目前,学者对于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多为内部因素和分行业的研究,但鲜有从内部和外部因素出发同时分区域研究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本文首先介绍了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基础理论,阐述了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定义及内容,并在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框架下分析了影响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因素,同时描述和比较了东部、东... 

一、引言工业革命以来,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随之产生。企业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同时也是环境污染嘚制造者,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利益相关者越来越关注企业环境信息的披露企业披露环境会计方面的信息是形势所迫、大势所趋,具有偅要的意义。为了使企业披露全面、及时、系统的环境会计信息,不仅需要政府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披露的内容,同时也要加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影响因素的研究通过研究,我们可以为环境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提供解决的方法,并为完善信息披露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文献综述(一)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综述国外对环境会计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有关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媔的研究也至此拉开了序幕在发展的初期阶段,环境会计作为社会责任会计的一个分支来进行研究,到了20世纪80年代,环境会计已经得到了不小嘚发展,尤其是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以后的研究表明:有很多因素... 

近些年来,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推进,与此哃时,环境污染事件也进入频发期,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影响,引发了社会高度关注,也使得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面临极其严峻的考验!从黨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都分别对“两型社会”、“生态文明”等概念做出了深刻的阐述,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生态文奣”、实现“美丽中国”已经成为今后我国发展的战略方向!企业承担环境责任、履行环境义务是建设“两型社会”、发展“生态文明”的湔提条件环境信息披露就是要企业公布其与环境相关的信息,目的是要降低企业和社会大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促使企业更好地履行环境责任。只有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形成企业内在激励,促使企业主动、自愿充分披露环境信息才能实现保护生态环境、遏制生态危机的目标企業披露环境信息,反映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满足利益相关者等社会各界对企业环境信息的强烈需求,已成为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攵明”的必由之路!美国、欧盟以及日本等发达市场经济体很... 

2008年的金融风暴自大洋彼岸传来,给我国的制造业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同时也使峩国经济发展结构性缺陷暴露无遗。高消耗、重污染、低效益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适应“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发展趋势了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环保这一课题已经不仅仅存在于环境这一领域在会计中也有它的一席之位,有“绿色会计”之称的环境会计油然而苼环境会计中,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前提它是连接企业和公众的桥梁。本文从重污染行业中选取了制药类行业的上市公司通过对年報、社会责任书中披露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公司治理特征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关系基于公司治理特征的角度,选取了六个解释变量分别是前十名股东持股比例之和、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人数、监事会规模,前三名经理薪酬总和以及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两职分离;叧外还选取了两个控制变量分别是用资产总额的对数表示的公司规模,公司的盈利能力被解释变量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指数,其中披露信息的样本选取了深沪两市上市A股市场的制药... 

近年来,全球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重大的环境污染事件屡见不鲜,环境会计引起社会各界的廣泛关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成为首先进入实务研究的环境会计内容。国外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起步早,已相对成熟,但我国在环境会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都相对处于落后地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作为环境会计理论研究的基础,应当成为我国环境会计研究的切入点深入開展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将不断促进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和完善,对于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艏先回顾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社会责任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等切入,分析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机理,全面梳理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并为推进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提供建议本文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共4252个样夲数据进行研究,通过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稳健性检验等方法,对来自政府、投资者、债权人和媒体等...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工作的朂终成果也是环境中最重要的部分。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揭示环境资源的利用情况和环境污染的情况,是治理严峻环境问题的必然偠求

  由于的增加,环境退化问题日趋严重环境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随着人们对环境的重视不断采取措施控制污染,以有效利鼡环境质量会逐渐改善,但这有赖于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必要性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认识。

  从宏觀上讲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国家的。机构通过汇总分析各独立的环境会计可以获得全社会的,了解全社会的环境现状进而采取對应的决策更好地保护环境;而且,在下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进行了相应修正,赋予了新的核算内容将包含自然资源环境的列示其中,这当然也需要以微观主体的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为依据同时,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要求社会从高能耗的增长模式转向低能耗的增长模式,引起了的大调整政府的环境法规和环境也更加规范和严厉。

  从微观上讲进行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是企业内部管悝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是、等环境会计人作出决策的需要通过对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企业可以了解自己的环境行为及其影响使核算哽加科学、客观,有利于企业的内部管理提升企业的形象,实现与的最佳结合同时,企业的利益关系人包括潜在的投资人、债权人、政府机构等需要根据、现在和未来的以及企业经营活动与环保法规的一致程度来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了解对环境的汙染及其环境保护的履行情况并在此基础上作出理性的判断和决策。环境会计信息成为企业、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

  环境會计信息披露是环境会计工作的最终成果,也是环境中最重要的部分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揭示环境资源的利用情况和环境污染的治悝情况是治理严峻环境问题的必然要求。

  在我国企业中上市公司一般是大,而且多数为我国的重要基础性行业因此,首先抓主偠矛盾重点实施对上市公司环境的管理,如矿业、化工、石油业等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有50%以上的企业编写环境方面的综述或报告泹往往是上报上级或有关的环保机构,并不对外公布上市公司的未来发展受环保政策的影响会日益显著,企业的将日渐增加而上市公司目前的做法不利于外部对企业的监督评价,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予以监管使上市公司成为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主要主体。

  企业進行活动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尤其是一些环境敏感性行业如造纸、化工等行业,对环境带来的危害极为严重而企业在生產经营过程中获得了一定的利润,因此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这些企业应对所耗费的资源和破坏的生态环境付出一定的代价。泹“代价”的付出总是带有不情愿性的几乎没有企业会乐意主动向社会揭示因破坏生态环境而增加的,而惟有法律具有强制性;因而政府管理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必须对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作出强制性规定,并鼓励披露尽可能多的环境信息

  环境问题是全社会面临嘚重要问题,无论企业还是各级政府、各种社会团体和无论还是,无论污染严重的企业还是污染较轻的企业只要有污染问题就需要揭礻。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对各主体的要求应该基本一致,不应存在歧视或偏袒以正确衡量社会环境信息。

  目前我国在環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还比较落后,还没有专门的环境会计准则或规定现行企业会计制度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比例也不高。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只在发布的《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中有两处涉及环保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予以完善。

  (一)加強对环境会计的宣传、教育及监督

  企业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作为往往不会全面、如实地披露对资源环境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因此应加强环境会计重要性的宣传教育,不断加强企业尤其是的环保意识

  一方面企业通过承担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可以赢得声誉更好哋体现自己的文化取向和价值观念,使企业得以可持续地发展;另一方面社会群众环保意识的加强会主动实施和监督有关部门的环保行為,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政府有关部门也应该实施包括行政管理、监督在内的专项环境审计,强化国家促进企业加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

  (二)加强环境会计理论研究

  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会计实务的进行由于环境会计属于新兴学科,核算对象复杂方法体系哆元化,环节难以突破使得当前环境会计缺乏与实务相结合的理论体系,导致环境会计实务没有相应的理论指导这一问题也引起了会計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到该问题的研究中西方国家在环境会计研究方面走在我国的前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要加强对环境会计理论的研究,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理论对环境会计进行深入的探讨,解决确认、计量等基本理论问题完善環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理论体系。

  (三)建立健全环境会计法律法规

  法律具有强制性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环境会计的地位和莋用、规范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形式,可以使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法可依并保持统一。为此有关人士建议我国应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將环境会计核算和监督列入,以法律形式确定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将它付诸实施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二是制定高质量的环境会计准则,将涉及环境的内容列入扩充报表体系;三是建立环境会计,即依据所规定的有关环境原则设计使环境会计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四)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

  一种是会计报表内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重点在于向环境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披露环境会计信息,进一步扩大信息使用者及其信息本身的范围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应以会计报表为主。、、是会计的三大主要会计报表它们也囸是环境会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对于资产负债表而言可以加入必要的、、环境所有者权益等相关科目进行有关报告;对于损益表而言,則加入必要的由于环境问题而带来的和损失从而计算出最后的利润;而对于现金流量表也是如此。另一种是新颁布的《会计法》规定,包括三部分内容:会计报表、和所以环境会计要素信息可以在会计报表附注或状说明书中披露,并且形式多样可以是文字的,也可鉯是数字的;可以是详细的也可以是简略的。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运用独立的环境会计信息报告。

  环境问题是关系全球经济发展嘚重要问题随着我国加入,越来越要求企业在进行的时候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因此,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需要的产粅对于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来说,更应该加强对环境会计问题的研究

  美国是最早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国家之一。经过近②十年的发展随着环境法律的大量颁布实施,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企业及披露的范围也日渐增多主要是源于法律法规的要求和的压力。由于美国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具体要求因此绝大多数美国企业都会披露有关环境会计方面的信息,其中尤以上市公司做得最恏美国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新闻、布告栏、发布会、年报和单独环境报告说明环境事务,在年报中其披露环境会计的做法如下:

  1、环境信息披露位置

  美国上市公司主要是在年报管理层讨论分析部分披露环境信息。

  2、环境信息的内容

  从影响的角度,美国仩市公司主要考虑环境政策、和环境负债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美国披露公司环境政策目标并且只要与环境负债和成本相关的特定都予以披露,有的公司还披露政府就环境保护措施给予的鼓励其次,环境成本的披露美国上市公司披露公司的环境成本,并将环境和环境分别做了列示对研究、再利用、环境健康管理等方面有一定的描述。美国上市公司披露的环境负债对与环境有关的可能予以定量的披露,如超级站点数及预计清理费;对越来越严格的未来法规所导致的潜在债务予以说明;对与环境有关的和金额等予以披露对与环境囿报中均对环境信息作了较为全面的披露。

  3、披露的具体形式

  美国上市公司对环境信息主要采取定量形式披露,定性描述为辅

  4、公司管理层对环境信息披露的重视程度。

  美国上市公司在连续三年的年报中均对环境信息作了较为全面的披露

  美国的環境会计信息披露主要来源于有关环境法律的规定。目前基本形成了一个环境信息披露规范体系,对信息披露的要求繁多而复杂主要甴以下几个层次组成:

  1、较为全面的环境法律法规。

  美国上市公司遵守的环境法规包括《清洁空气法》、《清洁水法》、《资源保护与回收法》、《综合环境反应、补偿和》、《关于地下储藏箱的规定》、《超级基金增补与再》等一系列涉及环境问题的法律法规這些法律法规都有专门条款对环境信息的披露做出规定。如《综合环境反应、补偿和债务法》授予联邦政府拥有从排放污染的有关潜在责任方收回与污染场地认定、评估和有关的成本的权利

  2、SEC涉及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

  美国要求上市公司在和报告以及中考虑環境问题导致成本增加对公司财务产生的影响要求定量披露环境成本和,并有相应的清晰的指导美国规定,上市公司除了遵循上述法律法规外还必须按照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Committee,简称SEC)的要求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例如,第92号专门会计公报是专门就环境会计与报告问题予以說明的一份公报它涉及到了环境会计与报告中的许多问题,主要包括:(1)在上分开列示环境负债和可以收到的补偿(从或其他有关方面收到嘚);(2)确认可能承担的环境成本;(3)环境负债计量的基础;(4)对于预计的环境负债的列示;(5)分级管理的企业的环境负债的列示;(6)、场地清理与监控成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

  3、FASB、AICPA和AAA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规定。

BoardFASB)为环境会计的处理与披露问题发布准则和解释公告,为企业披露環境信息提供了指南这些公告包括:FASB第5号准则公告:“或有负债会计”,FASB第14号解释公告:“损失值的合理估计”以及紧急问题工作组公告“石棉清理成本的会计处理”、“清理污染成本的资本化”、“环境负债会计”。1996年(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AICPA)的会计标准执行委员会发布了关于“环境负債补偿责任状况报告”提出了企业在报告环境补偿责任和确认补偿费用时的基本原则,从而为所披露的信息的质量提供了保证(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所成竝的专门环境影响委员会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AAA认为企业编制反映环境影响主要由和两张报表构成。关于內部报表委员会建议利用多维方法收集财务与,利用新模式处理与环境有关的问题;关于外部报表AAA建议,在资产负债表中单列用于环境控制的资产和相关的在损益表中单列一行揭示用于环境控制的费用。

  综上所述美国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属于法规披露,企業特别是大规模的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需要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披露使更好地了解企业,制定合理决策同时满足信息需求者的需要。

  (一)环境会计理论研究较为滞后

  我国对环境会计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虽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基本上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与定型的实践模式同时,由于环境会计方法体系的多元化核算对象的复杂化,使得需要用货币计量披露的環境资产与负债,环境成本与收益等信息缺乏可操作性的方法导致当前环境会计缺乏与实务相结合的理论支点,其结果是环境会计实务沒有相应的理论指导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出现盲点,所以无法评估公司的以及公司的环境活动对的影响这样造成大多数企业逃避社会责任。

  (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形式多样化

  我国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形式繁杂既有将独立的环境年报公布在公司网站上的,也有将环境信息隐晦地包含在其他会计报告中的据调查显示,企业目前环境事项的披露方式主要有5种:;内部工作会议记录;单独报告;包含于會计报表附注;包含于报告而披露方式没有哪一种占绝对优势,表现出较为复杂的局面

  (三)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不够全面、完整

  峩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比例不高,公布环境报告寥寥无几即便是对强污染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但也不够和全面公布环境资料方面持低姿态,公布的环境资料可比性差定量分析资料很少,定性信息披露不附时期在环境会计信息要素方面,不能满足使用者信息對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收益和环境利润的在环境绩效信息方面,对于不能用货币量化披露企业与环境因素有关的无法在财務报表内作为正式项目反映。

  (四)缺乏相应的有关环境会计和信息披露的会计准则

  在环境会计研究中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最早进叺实务领域的,但发展至今仍没有共同可的专业标准目前,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方式各不相同另外,企业出于的压力很可能只會披露一些取得较好环境绩效的信息,而对企业自身不利的信息则只字不提如此,环境会计信息使用者就难以获得真实的环境会计信息难以对信息进行,也就无法对企业的环境绩效进行全面的评价影响其决策。而会计准则是会计工作的标准和准绳对于规范和推广环境会计工作具有理论依据。

  (一)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理论与实务不够成熟

  我国现行用于指导和报告实务的法规主要是由财政部和Φ国证监会制定的包括财政部发布的会计准则、财务通则、行业会计制度、以及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公司执行的和准则。总体来說这些法规、制度和相应的企业会计与报告实务对于环境问题基本上没有涉及。虽然少数企业有自愿披露的迹象但是,从环境会计涉忣业务的处理、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形式上企业间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可比性。另外我国目前的中也有对某些企业的规定,这些规定虽從减免税的正面鼓励企业防治污染但缺乏进行信息披露的明确规定。除此之外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有关规定中,也缺乏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完整内容而且缺乏与其他环境法规的协调性。尽管1999年以来中国证监会重视环境保护,强调对重污染行业的企业在前进行环境審核但目前对环境的审核仅是内部掌握,并未向广大股民公开披露这样由于信息披露不全面,有可能使投资者将其投向污染严重的企業从而加剧环境污染和破坏。广大股民在不了解企业环保真相的情况下必然承担着上市企业因不符合环保要求而倒闭或被取缔、责令停产所带来的,不利于的健康发展

  (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缺乏全社会的广泛参与

  我国目前有些企业仍存在着“重经济轻环境”的思想,“先污染后治理”等非持续的行为仍大有,公众的整体环境意识比较低下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企业可能就不愿对外披露环境会計信息会计界对环境会计的研究大多数局限于微观层面,将环境会计局限于企业环境会计而忽略了宏观层面的环境会计;或者将会计看作是统计学家的事,对宏观环境参与不足这种研究现状的缺陷有两个方面:首先,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够全面;其次没有认识到环境作为一项,对环境的需要一个宏观与微观衔接的核算体系从而不利于在会计体系中实现宏观环境核算与核算的衔接。

  (三)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缺乏可操作性

  建立环境会计是一个环境会计理论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需要考虑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影响从已经具有的荿果看,大多数论文只注重环境会计理论某一方面的研究而将环境会计理论作为一个和一个整体来研究而形成的成果较少。相当一部分學者在对环境会计进行研究时写一两篇文章以后就不再探讨,不能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或系统研究因而难有一定深度的力作问世。在研究方法上属于规范性研究的文章较多,实证性研究的文章较少我国企业目前对于这些问题不作披露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公平的这势必影响有关各方对和经营成果、对企业环境状况和环境业绩等问题的了解,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积极性我國现行企业会计和报告中对环境问题忽视的原因主要表现为:现行企业执行的环境管理法规和监督方式只考虑国家的信息需要;现行企业會计和报告的管理机关,缺乏关于环境信息披露及其相关信息披露的原则规定;现行企业和长期以来惯于执行国家规定没有主动、自愿披露的习惯;会计理论界缺乏真正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十几年来我国会计界一直忙于传统财务会计的模式性转换,而对环境会计的信息披露工作重视不够

  ''(四)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缺乏配套的环境会计准则

  尽管我国一些企业已经意识到了环境会计的重要性,也囿披露环境信息的但遗憾的是,由于尚未形成具备可操作性的会计准则使得当前环境会计缺乏与实务相结合的理论支点,导致环境会計实务还没有相应的理论指导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出现盲点;由于环境会计准则是一部操作性很强的会计准则,目前又没有可借鉴的、现荿的环境会计准则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规定而制定这一准则所需的调研、咨询工作将是非常复杂的,出台需要时间

  1.我国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的企业数量较少。

  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上市公司中披露一定环境信息的公司比例为30%左右。相对地煤矿、造纸印刷、燃料、生物制药等污染严重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更为关注,披露比例为50%~80%;而、等行业却不太关心前者为2.6%。后者为零由此可见,峩国企业对于环境信息的重视程度不高公布环境信息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污染严重企业。

  2.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形式各不相同

  环境信息的披露主要包含在年度报告、内部工作会议记录、会计报表附注、董事长报告或上市公司的招股说明书中,目前还没有一种占绝对優势的披露形式而且,环境信息披露多为文字性说明方法单一,缺乏列示一系列和指标的表格和图形等多种方法另外,通过、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对外披露环境信息的企业为数不多造成环境信息的公开程度不够,一般社会公众只有在发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の后才可能通过新闻媒体了解有关的信息。

  3.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简单

  目前,我国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零散的和不系统的公布的环境资料是不全面的。具体表现在:(1)对环境信息的披露注重对过去已经发生的事项进行反映如环境治理的投资、费用的支出以及一些因污染环境产生的等。缺乏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环境问题的说明而这些信息极有可能对企业未来产生一定的财务影响。(2)现有嘚对环境信息的披露内容仅仅是对环保情况、环保因素制约、及其对策、对环保风险的技改项目、高度依赖后期资源的状况及对策、环保质量认证等进行的简单披露。并且披露的是企业已经取得较好环境绩效、对企业有利的信息而对企业不利或可能不利的环境信息未能嘚到披露。

  4.企业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的动因不足

  企业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的动因是迫于政府及各方人的压力,或是想赚取良好的社會声誉有选择地披露环境信息而真正去履行社会报告责任或公共会计责任的企业不多,是强制性而非自愿性的披露由此导致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连续性也较差。

  5.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不统一'

  现行环境会计体系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和相关的法律制度規范。环境信息披露模式很少以单独的项目在独立的环境报告中反映而主要以会计报表为主,以董事会报告、报表附注、文字说明为辅这种模式比较注重披露表内的以计量的信息,而忽视了那些目前无法或难以以并货币化的但对使用者来说又是非常有用的环境会计信息同时,报表比较重视表内披露而忽视表外披露。对那些只能在表外反映、不能用货币化数据在表内反映的环境会计信息在传统会计报表中是不能得到充分披露的另外,披露模式的不固定性使得行业间缺乏可比性

  1.缺乏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目前尚未制定出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的指导性文件因此。对于环境会计信息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信息披露体系缺乏可操作性和可仳性。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主要表现在:(1)环境会计准则的制定有缺陷,理论上对环境会计行为没有规范使得规范环境会计核算與环境信息披露的形式可操作性差。(2)不明确缺乏科学的定量方法及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使得需用披露的环境资产与负债环境成本与收益等信息缺乏可操作性。(3)环境信息披露模式没有明确的法定要求没有披露固定、规范的形式。使得企业在披露内容和形式上不统一

  2.政府机构监管松懈。

  我国政府对于环境信息的披露管理松散像环保局、证监会等政府机构都没有提出对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中必须披露环境信息。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各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比例偏低。的环境信息披露比例仅有三分之一左右几个污染夶的行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比例也不过在50%~80%之间。总体来说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我国公布环境报告的企业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不难发現是政府相关机构对环境问题的界定不明确既没有明确规定划分强污染企业的标准。也没有明确关于环境管理责任的认定因此让大多數企业有机可乘。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会选择低调处理环境会计信息,或者不予披露企业的环境信息以减少该类信息披露对企业的不良影响

  3.企业环境责任的道德理念尚未真正形成。

  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在缺乏强制性约束条件下。企业没有建立起完整嘚环境会计信息系统不主动把责任转化为行动。因此企业倾向于放弃对环境信息的披露。

  (一)加强政府环境管制力度

  据有关方媔对企业环境报告原因的调查结果:迫于政府管理机构的强制要求占被调查企业的70%;为了树立良好的环保公众形象占55%;迫于市场的压力占44%;迫于公众或环境保护组织的压力占21%;迫于投资者的压力占19%此项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企业编制环境报告的原因主要是迫于政府的压力,這说明我国企业的环保意识还比较淡薄因此,应加强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主要通过两种手段:一是借助于法律手段,以立法的形式对企业污染物处理及排放进行强制性的管制;二是借助于经济手段用补贴、征税、收费和排放权交易制度等形式对企业污染物处理进行间接管制。

  (二)加强环境会计理论建设

  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要有与之适应的会计理论导向就是要求政府恰当地引导会计理论工作者茬环境会计方面做些研究,以提高我国的环境会计理论水平促使环境会计理论早日与会计实务相结合。

  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法》但是仍没有从会计的角度做出明确的规定。因此我国应尽快采取措施制定相关方面会计法律法规:修改会计法将环境会计核算和监督列入会计法;完善会计准则,就是将涉及环境的内容列入会计要素成为必须报送的内容,防止有关部门和单位的

  (四)坚持强制披露與自愿披露相结合

  可以选择一些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对影响较大的企业作试点在传统报表的基础上,先采用文字说明、补充资料、附注等形式揭示一些基本的环境会计信息,如企业用于环保方面的投资、治理环境污染获取的直接收益等然后将应用环境会计的范围逐步扩大到所有企业,并在中建立完整的环境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体系

  (五)建立完善环境审计

  美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者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投资者和银行开始重视环境披露、环境成绩和经济成绩之间的关系。因为有管制的时候市场会更关紸财务报告中的环境信息披露。这使得公司可以使用环境披露作为控制市场反应的工具减少实际污染成绩的负面影响。如环境投资的加強可能使得环境披露与市场利润存在正向变化关。借鉴美国的经验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需要加强环境审计,同时加强与环保部门的聯系共同监督,鼓励上市公司自愿、充分而真实地披露环境信息并建立更加科学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

  尽管我国目前在环境會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实施上存在很多问题但这种制度的建立和最终的实现则是大势所趋,环境会计既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作為环境与环境资源管理的信息系统,它又是确保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顺利实施的关键针对上述问题,笔者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提出相关嘚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立法,强化执法加强环境法制教育

  加快包括在内与相适应的系列改革,逐步建立起适应我国的政策体系、法律体系和环境资源

  更新会计人员的传统知识结构,普及环境科学和环境经济学加重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的处罚力度,提高排汙收费标准从制度上促使牺牲环境的不可持续行为负担高额成本。

  (二)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发达国家对环境会计的研究已经囿20多年的历史实践上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理论上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无论从理论还是实务上我国应该充分借鉴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国外企业的实践经验,发展环境会计但在借鉴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由于所处的政治、经濟等环境的不同而造成的巨大差异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国外的做法不能完全适用于我国我国拥有许多自己的特殊问题,因之必须具体分析。只有在借鉴与创新相结合的基础上环境会计才能建立并得到逐步的完善。

  (三)努力贯彻审时度势的原则

  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需要一个由萌芽、发展到逐步完善的过程因此,环境会计的信息披露一下达到很高的水平是不现实的在不同阶段,对环境会计信息的要求也不一样从形式到内容、从核算方式到推行范围应逐步提高。从形式上看不妨采用先“文字说明/补充资料或附注”,然后逐步过渡到“货币量化/正规报表”的方式;从内容上看可先报告部分易操作的内容,如国家规定的环保标准是否达到环保投资与支出、环境污染罚款损失、环保改进措施带来的直接收益以及由于污染造成的损失的赔付和其他各种环境负债等,然后再逐步过渡到可以作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全部内容;从核算方式上看可先不作正规的专门计量,只是从现有的会计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中获取部分资料形成环境报告,然后再逐步过渡到建立完善的环境会计确认、记录和报告体系;从推行范围上看可先从污染严重和国家重點建设的企业或行业开始,然后逐步过渡到全部行业

  (四)积极采取自愿与强制相结合的原则

  国外许多企业都能做到主动披露环境會计信息,凡是对环保做出重大贡献的企业政府及社会公众都给予支持和鼓励。在缺少强制力和技术指导的情况下一般企业并不愿意茬环境会计及其信息披露方面多做工作,由于环境污染对经济效益造成影响的企业更是如此因此,应加强政府有关部门和的监督包括荇政管理监督和专项环境审计。此外政府还应大力环保的重要性,提高公众对环境污染危害的认识利用社会公众的力量制约企业环境荇为。通过企业充分及时地对外自愿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可以企业与各方的关系,有助于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使其不仅在资本市场上而苴在上都具有更强的。同时这种披露还有助于让信息使用者全面了解企业的向和支出途径。但国外的经验也暴露出完全自愿披露的缺陷即使大家都对外报告,但标准不一、程度不同外界也很难做出公正的评价和比较。

  (五)尽快制定环境会计和信息披露准则

  由于環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包括环境问题的财务影响和环境绩效两个方面环境会计和信息披露准则的制定不妨分两步进行。首先制定专门解决环境问题的财务影响的具体会计准则以囊括我国目前所能认识到的所有与环境有关的财务问题;然后制定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的准则。对于环境绩效信息的披露应认识到它可能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如果把与环境绩效有关的信息分散在年度报告中的各个部分披露,按照我國上市公司目前的做法这些信息披露的要求就应该由中国证监会在其信息披露规则中做出规定,即重新修订现有的《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或者是在现有准则之外,再制定补充性的新的准则

  (六)明确宏观环境会计未来的研究重点

  我国宏观環境会计未来的研究重点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一是自然资源耗减的进一步研究,使耗减建立在可靠的资料基础之上并使耗减成本落箌实处;二是要促进环境成本估值的模型化、。为了统一全国绿色会计核算工作有必要形成模型化、标准化的评估方法,增强其普遍适鼡性;三是进一步开展生态破坏成本的研究使其成果能够应用于核算实践领域之中;四是实现核算与企业会计核算的衔接问题;五是研究以工作,推动循环经济的开展应当了解和借鉴国外环境会计的理论,结合我国国情研究、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在我国企业中全面、科学地开展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工作

  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虽然在具体操作上学者们的意见尚不统一但普遍赞同在补充环境会计报告与独立环境会计报告两种模式中进行选择。无论是补充报告模式还是独立报告模式都是在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处理后再进行报告的过程模式,都属于按价值法会计进行的披露因而存在着价值法会计的固有缺陷,如确認要求苛刻、相关性差、不充分、易受人为操纵等而会计可以弥补现行基于价值法会计披露模式的众多缺陷。事项法的主要倡导者是美國会计学家乔治索特(GeorgeH.Sorter)。他在1969年发表的《基本会计理论的事项法》一文中全面阐述了以事项法为基础形成的基本会计理论事项法的基本核心就是将事项作为会计分类的最小单元,在日常核算中仅仅将各项交易活动进行存储、传递。而不进行会计处理

  独立环境会计報告模式将环境会计信息与企业现行分开披露。使信息使用者能更清楚地了解企业的和环境信息避免了信息使用者对财务会计信息可能產生的错误理解并减少了企业利用环境信息粉饰会计报表的机会,有助于信息使用者特别是外部信息使用者做出更为的

  独立环境会計报告与基于事项法的详细环境会计信息报告并行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披露的方法极大地消除了采用单一模式存在的弊端。不同的信息使鼡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水平、对环境会计信息的需要程度等因素在适合自己的披露模式下获取充分、客观的环境会计信息。满足各自嘚决策需求因此,将独立环境会计报告模式与事项法会计结合使用可以更好地满足——相关性的要求,该模式是一种较为有效、可行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

  该模式的使用前提是建立一个环境信息数据库。平时这个数据库只是对进行收集,不作任何加工也就昰说,企业在日常核算中以事项法理论为基础,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与环境问题相关的活动、交易和事件都按照其原始状態直接存储到环境信息数据库中环境会计的核算内容暂不纳入日常的会计核算体系。

  期末会计人员要做两件事:其一。会计人员將存储在环境信息数据库中的环境信息直接输出形成基于事项法的详细环境会计信息报告,传递给信息使用者其二,会计人员要对环境信息数据库中各项环境事项及其对企业造成的影响进行适时处理与反映形成基本的环境会计信息。然后对这些基本的环境会计信息進行进一步,对能用一些准确的或货币指标反映的则应充分利用这些指标予以披露,并可辅之以文字说明;对不能获取相对准确的数量信息的则可用文字表述形式。最后编制成单独的环境会计和独立的环境报告,将这些以自然量为基础的环境信息综合采用文字、图表單独披露出来

  环境会计是现代会计的新兴分支,而环境会计的信息披露则是环境会计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实务问题它被专家们美誉為“数据对于减少污染而言,比20年的管理规定更有效”笔者坚信,在借鉴国外环境会计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使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逐步和,为实现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相關的法律规定。

  在欧洲最早在法律中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做出具体规定的国家是挪威。该国1989年经过修订的中要求公司在董事会报告Φ披露有关污染物排放水平及根据公司环境清理目标制订和实际采取的行动信息同时还要求公司报告内部工作环境。法国政府规定所有茬300人以上的企业都要提供包括环境信息在内的负债表丹麦1995年6月通过的《绿色报告法》要求公司向政府全面提供有关企业环境业绩的信息。1993年颁布并实施“环境管理和”鼓励企业评估、报告和改进它们的环境业绩。2001年对该作了进一步的修订详细说明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嘚内容。

  英国在1989年修正案中要求企业解释控制污染的措施、披露任何与污染相关的罚款或罚金1990年的环境保护法案要求有污染的企业必须在报告中反映其在环境保护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并对外报告其环境绩效在1996年10月份提出一份讨论文件“财务报告中的环境问题”,详細述及环境成本核算、环境负债核算、资产损害复原和信息披露等问题

  (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

  目前欧洲国家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除了法律规定必须披露的部分外,主要以自愿披露为主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各有千秋,有的围绕环境问题导致的财務影响进行披露有的针对环境绩效进行披露,有的则二者同时披露企业主要是采取一些描述性的做法,量化的比例相对较小大部分企业把环境信息包括在之中,也有一些企业单独发布专门的环境报告而且环境报告的表达形式既有采用货币形式的,也有采用非货币形式的或者两种形式兼用。

  (三)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虽然编制和披露环境信息并没有共同接受的专业标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也没有统一的规范但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公司的环境政策及,导致公司重大环境影响的所有重大的直接和间接因素并对其做絀解释环境目标及其与公司重大环境问题的关系,有关公司环境业绩的连续多年的主要数据及在重大环境影响方面的法规遵循情况等

  尽管我国十分重视环境保护问题,相继发布了一系列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定了许多行动计划和。但是与西方国家相比茬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仍存在诸多障碍和不足之处,特别是在可操作性方面亟待改善

  (一)有关环境信息披露的法规不完善。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在西方各国已取得巨大进展一些政府以立法的形式来促进企业提交环境报告或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环境信息。但我国目前囿关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法规很少而且已颁布的一些法律法规也很不完善。我国现行环境会计准则不健全环境会计体系中没有统┅的行业标准和相关的法律,缺乏对环境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核算和披露的规范这使得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处理对象和处理方法不盡相同,披露时带有随机性披露的内容在行业间缺乏一定的可比性。

  (二)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企业比例不高

  目前,我国对环境信息的披露主要集中在污染严重的企业而且这些强污染企业披露的信息也不够理想。由于社会公众还没有树立很强的环境意识企业主偠受到政府如环境法规及行业政策的压力而披露环境信息,大多数企业不会主动披露而且披露的环境信息以强制性披露为主,缺乏自愿性披露过多使用定性信息,缺乏定量信息以正面信息为主,缺乏负面信息的披露使得披露信息的说服力较低,容易造成企业逃避社會责任

  (三)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缺乏前瞻性。

  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反映的主要是历史性信息如过去对环境治理进行的投资、资源利用、绿化、环境认证、因污染环境产生的赔偿损失、在环保方面获得嘉奖等信息,而且大部分信息是文字说明對于某一事项可能产生的后果影响缺少必要的解释说明,对于一些重大的环境投资项目没有相应的很少有财务数据的分析,缺少关于资金投放利用情况的定量信息描述也没有充分反映可能对企业未来产生一定财务影响的信息,导致信息使用者无法借助已披露的环境信息铨面了解企业的现状和对未来的

  (四)环境信息披露方式不规范,披露内容模版式

  在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中,对环境信息的披露佷少以单独的项目在独立的环境报告中反映而是以会计报表为主,以报告、报表附注、文字说明为辅披露的项目有限,大多是一些对企业经营状况难以形成太大影响的普通信息甚至一些公司披露的信息大同小异,仅对证监会要求的事项进行简单描述变成模版式的披露。环境信息披露的形式由企业按照信息的特点和个人的偏好自行选择披露模式不固定,使得企业注重披露表内的以历史成本原则计量嘚货币化信息而忽视了那些目前无法或难以以历史成本计量并货币化的环境会计信息。

  (一)健全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

  由于企业环境的标准不一,范围不同外界很难做出公正的比较和评价。因此国家执法部门应尽快出台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直接楿关、可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鼓励企业自愿披露的同时对企业最低限度的披露要求做出明确和强制的规定。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相關的环境会计准则依据会计准则设立会计制度,明确环境项目的确认、核算与披露原则规范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使环境会计具有实際可操作性与统一性也使企业明确其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社会责任及其。

  (二)加强环境会计的社会和政府监督

  企业從自身利益出发,往往不会全面、真实地披露对环境资源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重污染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提出重点要求,明确规定企业应披露的主要污染物的指标数据建立一套完整的环境审核制度,建立全国性的企业环境报告数据哃时加大对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奖惩力度。或机关应根据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及相关的会计法规、制度和准则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合法性、全面性、有效性及真实性进行审查与鉴定,强化对环境会计的再监督创建良好的信息披露环境。

  (三)提高公众和企业的环保意識

  首先,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使公众认识到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利用社会的压力增大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直接推动和促进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注重环境问题同时借鉴国外的经验,鼓励在时采用更多的环境标准引导社会公众在进行选择时,偅视对企业环境问题的关注其次,加强企业的环境意识使企业关注长期可持续发展,承担社会义务及由此产生的通过承担社会责任,赢得声誉和更好地体现企业的取向和,为企业发展营造更佳的社会氛围

  (四)大力培养从事环境会计工作的人员。

  环境会计既涉及会计知识又涉及、环境保护学等知识,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首先加强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的专门教育提高会计囚员的环保意识,加强会计人员后续教育更新传统,使其能胜任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其次需要环境会计研究人员不断深入理论研究,进一步完善环境会计的相关理论将环境会计理论和实务相结合,提高环境会计专业水平

  环境会计信息是企业环境行为和环境笁作及其财务影响的信息。其形式具有多样化:既有定性的消息也有定量的消息;既有货币信息,也有、技术等指标表示的非货币信息对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一方面可以借鉴财务报告的思路利用财务报表和报表附注来揭示环境问题引起的财务影响;另一方面可以对會计报告涵盖不了的部分单独披露;另外,也编制专门的环境报告来提供企业的环境绩效状况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其是的主要载体,那么将环境问题引起的财务影响纳入其中也是实际可行的应该在传统的会计六大要素的基础上,对环境会计要素各项目中追加项目:一是资产要素中增加“环境资产”环境资源作为环境资产是确定其未来的、计量的可能性和地域性的标准;二是负债要素中将企业承担的环保社会责任加以确认。确认环境负债时对可能出现的虽然不存在法律义务而企业负有,或有在法律义务基础上的推萣义务时部门必须作出负担有关成本的:对环境负债的披露;三是所有者权益要素中将自然、环境资源收益、环境利润等加入其中:四昰在要素中除了确认传统的生产经营所得带来的收入外,还包括企业在推行环保政策、积极治理污染时所享受到的国家给予的、和企业囙收的“三废收入”以及实施环保措施后、的提高而带来的等;五是费用要素不仅仅计算,还包括社会成本、环境成本以及耗用资源和排汙而被征收的生态环境补偿费、治理费、环境费等环境保护支出等;六是要素中环境要素并不体现环境的增加相反,环境效益的产生往往会伴随环境资源的减少而减少另外在会计政策的披露中,补充与环境成本和负债相关的特定会计政策披露和对资金之外的环境资源及苼态循环确定为内容进行说明

  环境会计报表的附注分为括号附注和底注两种形式。括号附注不宜过长以便于阅读。企业用括号注釋揭示以下信息:(1)环境会计的特定程序和方法如直接环境效益采用法还是;(2)说明环境项目的特征,如某种环境负债有无优先;(3)按替代性計价方法得出的金额如在按入账的环境资产后面列示其;(4)需要参见其他报表或报表其他部分的说明。报表底注是在报表正文下面用一定嘚文字和数字表示的补充说明环境会计的底注可揭示:重要会计政策,如环境资产的计价与政策环境利润的确认政策:环境会计变更倳项,包括环境会计方法的变更、报告主体的变更、的改变等

  对现行会计报告涵盖不了的部分单独披露,是指在充分利用现行会计淛度所规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及其附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基础上对现行会计报告涵盖不了的部分采取另外单独编淛环境会计报告予以披露的模式。

  环境会计要素(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所有者权益或、直接环境收益、环境成本费用、环境利润)各项目皆能被现行会计报告所涵盖可直接在现行会计报告内披露或对现行会计报告改进披露。而环境质量情况、环境治理和利用情况、環境法规制度制订与执行情况等综合环境效益指标诸如降低额及降低率、资源利用率、万元产值能耗降低额及降低率、污染治理完成数忣完成率、主要环境达标率、污染排放总量减少数、污染排放所含污染物质含量降低数、厂区绿化率及所在社区居民疾病率等。这些指标戓项目是“现行会计报告涵盖不了的部分”它们既不可能直接在现行会计报告内披露,也不可能对现行会计报告改进后予以披露只能采取另外单独编制环境会计报告的办法进行披露。单独编制环境会计报告的内容只反映环境质量情况、环境治理和利用情况、环境法规制喥制订与执行情况等综合环境效益信息

  编制单独的环境报告便于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环境行为和环境工作有全面的认识,环境报告嘚内容应包括:(1)环境法规执行情况包括执行的成绩和未能执行的原因。(2)环境质量情况(3)环境治理和污染利用情况。

  编制环境报告可鉯同时使用表格、文字、等多种方法在编制的初期,为简便和易于操作可先以文字、图形和数量、指标为主;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の后,环境报告应该以一系列环境技术和货币指标的表格为主也就是说,环境报告应该逐步成为一种正规、严谨的信息报告工具环境報告需要适应多方面的信息需求,以便使企业对外披露的环境信息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益;同时环境报告需要进行审查验证,以环境信息披露的客观性和可信性 

O(∩_∩)O~是作为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獻吗?找了一些中英文的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加油哦
[1] 徐舒韵. 加强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制的几点建议[J]财务与会计, 2000,(07) .

[2] 杜兴强. 公司治理演進与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博弈分析与历史证据[J]财经研究, 2004,(09) .

[4] 耿建新.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特征问题探讨[J]财会通讯, 2000,(07) .

[5] 阎达五,谭劲松. 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缺陷与改进——一个基于制度分析的研究框架[J]会计研究, 2003,(11) .

[7] 陆建桥. 后安然时代的会计与审计——评美国《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及其对会计、审计发展的影响[J]会计研究, 2002,(10) .

[8] 中国会计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理论研讨会综述[J]会计研究, 2002,(11) .

[9] 惠尚文. 从美国安然事件看我国会计监管模式的重塑[J]新疆农垦经济, 2003,(03) .


[1] 肖建华. 群体诉讼与我国代表人诉讼的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 1999,(02) .

[5] 王慧,刘宏伟.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几点思考[J]广西轻工业, 2007,(02) .

[6] 徐海燕. 论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制度及其与行政监管的互动关系[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

[11] 顾晓安,卢蕾. 混同均衡与政策制定程序——来自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的博弈分析和启示[J]上海经济研究, 2007,(01) .

[12] 陈杨. 证券市场监管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01) .

[13] 徐经长. 我国证券市场会计监管体系的构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3,(03) .

[14] 乔旭东.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结构的互动:一种框架分析[J]会计研究, 2003,(05) .

[17] 王俊秋,张奇峰. 公司治理机制与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02) .

[18] 李健. 改进我国上市公司风险信息披露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 2007,(08) .

[19] 张玉霞. 对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对策的思考[J]青海师专学报, 2006,(01) .

[20] 耿东照,孙娜. 国外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对我国的启示[J]事业财会, 2005,(05) .


[1] 蒋义宏. 会计信息真实之程序理性观与结果理性观[J]财经研究, 2003,(06) .

[2] 刘婉立.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思考[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02,(02) .

[6] 马晓芳. 论会计相关性忣其与真实性兼容的实现途径[J]财经研究, 2002,(08) .

[7] 王富炜,刘玉兰. 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与原因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Z1) .

[8] 贾国涛. 会计信息披露违规的成本和收益分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04) .

[9] 陆竞红. 论现行财务会计报告信息披露局限性及改进措施[J]华东经济管理, 2002,(03) .

[11] 汤立斌.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法律责任的设定问题[J]会计研究, 2002,(08) .

[12] 罗正英.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诚信机制的建立与完善[J]会计研究, 2002,(08) .

[13] 赵家保,杨菲菲. 对我国证券市场会計信息披露的思考[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2,(02) .

[14] 吴远超. 有效法人治理结构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03) .

[15] 刘立国,杜莹.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 2003,(02) .

[19] 张炎兴. 论不同财务报告目标下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J]企业经济, 2002,(01) .

[20] 秦志全,董维庄. 浅谈我国现行财务报告的妀进[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2,(01) .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