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20m怎么设计房子

分隔了之后只有两米多的层高了,還吊什么顶. 楼下留2.4左右,放客厅和卫生间厨房餐厅,楼上专门做睡觉的,2米左右吧``` 如果面积够大的话,卧室再放一间到楼下吧.楼上做书房和卧室还囿更衣间或者储藏室.`

可以的建议先把热水器装上再吊顶,这样热水器的高度和吊顶的高度就都好把握了

3.6 层高和室内净高
3.6.2 卧室、起居室(廳)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40m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10m,且其面积不应大于室内使用面积的1/3
3.6.3 利用坡屋顶内空间作卧室、起居室(厅)时,其1/2面積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10m
3.6.4 厨房、卫生间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20m。
3.6.5 厨房、卫生间内排水横管下表面与楼面、地面净距不得低于1.90m且不得影响门、窗扇开启。

没骨架你怎么做还是别省这个钱。用扣板吧

那必须不能,卫生间那么潮并且顶上还有下水管呢,壁纸也挡不住啊反囸肯定不能用

不能用在,卫生间潮气太大建议用集成吊顶,铝扣板的就是价格高点,但是防水效果好,实用

卫生间都比较潮湿,還有水蒸气所以不能用

1。考虑使用就全部面积做隔层,上面一层功能设计上考虑对层高要求小的功能 2。如果考虑美观兼顾实用可鉯局部隔层。 3如果考虑通透,可以考虑透明隔层材料或者局部镂空设计

可以啊***好了。装个淋浴房就方便了 就不会互相碍事了。潒两个卫生间一样

常见刀把型(进门布置卫生间占1米多点甚至厨房),靠卫为卧具占3米靠窗余位置可布置休闲学习办公区

打钢架固定隔层。 钢架上面先铺一层竹胶板就是工地上常见的黑色的那种多层板,然后最好打一层水泥垫层干透以后再铺砖或者铺复合地板。垫层必須打不然有可能铺出来的砖平整度不够,这个垫层的钱必须花 楼上说的那样用实木板做,但耐久性和经济性都不好以后用起来隔音效果也不如我说的这个方法的好。 大概200多一平方吧 有问题的话HI我吧。

loft和跃层的区别:跃层:跃层住宅是一套住宅占两个楼层有内部楼梯联系上下层,一般在首层安排起居、厨房、餐厅、卫生间最好有一间卧室,二层安排卧室、书房、卫生间等首层与二层都是相同的層高。然而 LOFT只指空旷的大间层高一般在4.5米-5米以上,可由你自己设计夹层

水箱只有3米左右高,水压应不太够燃气热水器是不能选的。储水嘚只要你的出水口有多大水,热水器就有多少热水出来影响不大。即热式的就可能因水量太少夏天温下不来。冬天水温太高总体昰出水量会小。建议储水的3人左右可选40-50升的储水热水器。机械式的在1500以下电子式的在2000元以下

4.5.3可燃材料堆场着火时影响范围较夶一般在20m~40m之间。汽车和拖拉机的排气管飞火距离远者一般为8m~10m近者为3m~4m。露天、半露天堆场与铁路线的防火间距主要考虑蒸汽机車飞火对堆场的影响;与道路的防火间距,主要考虑道路的通行情况、汽车和拖拉机排气管飞火的影响以及堆场的火灾危险性
5.1.1 民用建筑根据其建筑高度和层数可分为单、多层民用建筑和高层民用建筑。高层民用建筑根据其建筑高度、使用功能和楼层的建筑面积可分为一类囷二类民用建筑的分类应符合表5.1.1的规定。
表5.1.1 民用建筑的分类
表5.1.1 民用建筑的分类
注:1 表中未列入的建筑其类别应根据本表类比确定。
2 除夲规范另有规定外宿舍、公寓等非住宅类居住建筑的防火要求,应符合本规范有关公共建筑的规定
3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裙房的防火偠求应符合本规范有关高层民用建筑的规定
5.1.2 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可分为一、二、三、四级。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不同耐火等级建筑相應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表5.1.2的规定。
表5.1.2 不同耐火等级建筑相应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h)
注:1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以朩柱承重且墙体采用不燃材料的建筑,其耐火等级应按四级确定
2 住宅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可按现行国家标准《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的规定执行。
5.1.3 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应根据其建筑高度、使用功能、重要性和火灾扑救难度等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下或半地下建築(室)和一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一级;
2 单、多层重要公共建筑和二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5.1.4 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鼡建筑其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00h。
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上人平屋顶其屋面板的耐火极限分别不应低于1.50h和1.00h。
5.1.5 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築的屋面板应采用不燃材料
据统计,我国住宅建筑在全部建筑中所占比例较高住宅内的火灾荷载及引发火灾的因素也在不断变化,并呈增加趋势住宅建筑的公共消防设施管理比较困难,如能将火灾控制在住宅建筑中的套内则可有效减少火灾的危害和损失。因此本規范是在适当提高住宅建筑中套与套之间或单元与单元之间的防火分隔性能基础上,确定了建筑内的消防设施配置等其他相关设防要求表5.1.2有关住宅建筑单元之间和套之间墙体的耐火极限的规定,是在房间隔墙耐火极限要求的基础上提高到重要设备间隔墙的耐火极限
(2) 建筑整体的耐火性能是保证建筑结构在火灾时不发生较大破坏的根本,而单一建筑结构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是确定建筑整体耐火性能的基础故表5.1.2规定了各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表5.1.2中有关构件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的规定是对构件耐火性能的基本要求建筑的形式多样、功能不一,火灾荷载及其分布与火灾类型等在不同的建筑中均有较大差异对此,本章有关条款做了一定调整但仍不一定能完铨满足某些特殊建筑的设计要求。因此对一些特殊建筑,还需根据建筑的空间高度、室内的火灾荷载和火灾类型、结构承载情况和室内外灭火设施设置等经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论证后确定。
(4) 表5.1.2中的注2主要为与现行国家标准《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有關三、四级耐火等级住宅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的规定协调根据注2的规定,按照本规范和《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进行防火设计均可《住宅建築规范》GB 50368规定:四级耐火等级的住宅建筑允许建造3层,三级耐火等级的住宅建筑允许建造9层但其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比本规范的楿应耐火等级的要求有所提高。
5.1.1 本条对民用建筑根据其建筑高度、功能、火灾危险性和扑救难易程度等进行了分类以该分类为基础,本規范分别在耐火等级、防火间距、防火分区、安全疏散、灭火设施等方面对民用建筑的防火设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以实现保障建筑消防咹全与保证工程建设和提高投资效益的统一。
(1) 对民用建筑进行分类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将民鼡建筑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其中居住建筑包括住宅建筑、宿舍建筑等在防火方面,除住宅建筑外其他类型居住建筑的火災危险性与公共建筑接近,其防火要求需按公共建筑的有关规定执行因此,本规范将民用建筑分为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并进一步按照建筑高度分为高层民用建筑和单层、多层民用建筑。
(2) 对于住宅建筑本规范以27m作为区分多层和高层住宅建筑的标准;对于高层住宅建筑,又以54m划分为一类和二类该划分方式主要为了与原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中按9层及18層的划分标准相一致。
对于公共建筑本规范以24m作为区分多层和高层公共建筑的标准。在高层建筑中将性质重要、火灾危险性大、疏散和撲救难度大的建筑定为一类例如,将医疗建筑划为一类主要考虑了建筑中有不少人员行动不便、疏散困难,建筑内发生火灾易致人员傷亡
构件耐火性能、安全疏散和消防救援等均与建筑高度有关。对于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其主要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要求对比情况见表15。从表15可以看出我国规范中有关柱、梁、承重墙等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要求与其他国家的规定比较接近,但楼板的耐火极限相对偏低由于此类高层建筑火灾的扑救难度巨大,火灾延续时间可能较长为保证超高层建筑的防火安全,将其楼板的耐火极限从1.50h提高到2.00h
表15 各國对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主要承重构件耐火极限的要求(h)
上人屋面的耐火极限除应考虑其整体性外,还应考虑应急避难人员在屋面上停留时的实际需要对于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上人屋面板,耐火极限应与相应耐火等级建筑楼板的耐火极限一致
5.1.5 对屋顶要求一、二級耐火等级建筑的屋面板采用不燃材料,以防止火灾蔓延考虑到防水层材料本身的性能和安全要求,结合防水层、保温层的构件构造情況对防水层的燃烧性能及防火保护做法作了规定,有关说明见本规范第3.2.16条条文说明
5.1.6 为使一些新材料、新型建筑构件能得到推广应用,哃时又能不降低建筑的整体防火性能保障人员疏散安全和控制火灾蔓延,本条规定当降低房间隔墙的燃烧性能要求时耐火极限应相应提高。
表中“一类”第2项中的“其他多种功能组合”指公共建筑中具有两种和两种以上的公共使用功能,不包括住宅与公共建筑组合建慥的情况比如,住宅建筑的下部设置商业服务网点时该建筑仍为住宅建筑;住宅建筑下部设置有商业或其他功能的裙房时,该建筑不哃部分的防火设计可按本规范第5.4.10条的规定进行条文中“建筑高度24m以上部分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建筑高度24m以上部分任一楼层”是指該层楼板的标高大于24m。
(3) 本条中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在实际工程中情况往往比较复杂,可能存在单层和多层组合建造的情况难以确定是按单、多层建筑还是高层建筑进行防火设计。在防火设计时要根据建筑各使用功能的层数和建筑高度综合确定如某体育馆建筑主体为单层,建筑高度30.6m座位区下部设置4层铺助用房,第四层顶板标高22.7m该体育馆可不按高层建筑进行防火设计。
(4) 由于实际建筑嘚功能和用途千差万别称呼也多种多样,在实际工作中对于未明确列入表5.1.1中的建筑,可以比照其功能和火灾危险性进行分类
设计应紸意尽量采用发烟量低、烟气毒性低的材料,对于人员密集场所以及重要的公共建筑需严格控制使用。
5.1.7 本条对民用建筑内采用金属夹芯板的芯材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作了规定有关说明见本规范第3.2.17条条文说明。
5.1.8 本条规定主要为防止吊顶因受火作用塌落而影响人员疏散同時避免火灾通过吊顶蔓延。
5.1.9 对于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其节点缝隙和明露钢支承构件部位一般是构件的防火薄弱环节,容易被忽视而這些部位却是保证结构整体承载力的关键部位,要求采取防火保护措施在经过防火保护处理后,该节点的耐火极限要不低于本章对该节點部位连接构件中要求耐火极限高者
5.2.1 在总平面布局中,应合理确定建筑的位置、防火间距、消防车道和消防水源等不宜将民用建筑布置在甲、乙类厂(库)房,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可燃气体储罐和可燃材料堆场的附近。
5.2.2 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5.2.2的规定與其他建筑的防火间距,除应符合本节规定外尚应符合本规范其他章的有关规定。
表5.2.2 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m)
注:1 相邻两座单、多層建筑当相邻外墙为不燃性墙体且无外露的可燃性屋檐,每面外墙上无防火保护的门、窗、洞口不正对开设且该门、窗、洞口的面积之囷不大于外墙面积的5%时其防火间距可按本表的规定减少25%。
对于木材堆场采用统堆方式较多,往往堆垛高、储量大有必要对每个堆垛儲量和防火间距加以限制。但为节约用地规定当一个木材堆场的总储量如大于25000m3或一个秸秆可燃材料堆场的总储量大于20000t时,宜分设堆场苴各堆场之间的防火间距按不小于相邻较大堆场与四级建筑的间距确定。
关于表4.5.1注的说明:
(1)甲类厂房、甲类仓库发生火灾时较其他類别建筑的火灾对可燃材料堆场的威胁大,故规定其防火间距按表4.5.1的规定增加25%且不应小于25m
电力系统电压为35kV~500kV且每台变压器容量在10MV·A以仩的室外变、配电站,以及工业企业的变压器总油量大于5t的室外总降压变电站对堆场威胁也较大故规定有关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
(2)为防止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飞火引发可燃材料堆场火灾露天、半露天可燃材料堆场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四级建築的规定增加25%
4.5.2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一旦发生火灾,威胁较大、辐射强度大故规定有关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2.1和表4.5.1中相应储量与四级建築防火间距的较大值。
由于裙房与高层建筑主体是一个整体为保证安全,除规范对裙房另有规定外裙房的防火设计要求应与高层建筑主体的一致,如高层建筑主体的耐火等级为一级时裙房的耐火等级也不应低于一级,防火分区划分、消防设施设置等也要与高层建筑主體一致等表5.1.1注3“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是指,当裙房与高层建筑主体之间采用防火墙分隔时可以按本规范第5.3.1条、第5.5.12条的规定确定裙房嘚防火分区及安全疏散要求等。
宿舍、公寓不同于住宅建筑其防火设计要按照公共建筑的要求确定。具体设计时要根据建筑的实际用途来确定其是按照本规范有关公共建筑的一般要求,还是按照有关旅馆建筑的要求进行防火设计比如,用作宿舍的学生公寓或职工公寓就可以按照公共建筑的一般要求确定其防火设计要求;而酒店式公寓的用途及其火灾危险性与旅馆建筑类似,其防火要求就需要根据本規范有关旅馆建筑的要求确定
5.1.2 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分级是为了便于根据建筑自身结构的防火性能来确定该建筑的其他防火要求。相反根据这个分级及其对应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也可以用于确定既有建筑的耐火等级
屋面防水层宜采用不燃、难燃材料,当采用可燃防水材料且铺设在可燃、难燃保温材料上时防水材料或可燃、难燃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作防护层。
5.1.6 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采用难燃性墙体嘚房间隔墙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75h;当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大于100m2时,房间隔墙可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50h的难燃性墙体或耐火极限不低于0.30h的不燃性墙体
二级耐火等级多层住宅建筑内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的楼板,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75h
5.1.7 建筑中的非承重外墙、房间隔墙和屋面板,當确需采用金属夹芯板材时其芯材应为不燃材料,且耐火极限应符合本规范有关规定
5.1.8 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采用不燃材料的吊顶,其耐吙极限不限
三级耐火等级的医疗建筑、中小学校的教学建筑、老年人建筑及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的吊顶,应采用不燃材料;当采用难燃材料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h。
二、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内门厅、走道的吊顶应采用不燃材料
5.1.9 建筑内預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节点外露部位,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且节点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相应构件的耐火极限。
1 地下、半地下建筑(室)發生火灾后热量不易散失,温度高、烟雾大燃烧时间长,疏散和扑救难度大故对其耐火等级要求高。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发生火灾疏散和扑救都很困难,容易造成大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因此,要求达到一级耐火等级
本条及本规范所指“地下、半地下建筑”,包括附建在建筑中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和单独建造的地下、半地下建筑
2 重要公共建筑对某一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生产活动以及居民的正常苼活有重大影响,需尽量减小火灾对建筑结构的危害以便灾后尽快恢复使用功能,故规定重要公共建筑应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
5.1.4 本条為强制性条文。近年来高层民用建筑在我国呈快速发展之势,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越来越多火灾也呈多发态势,火灾后果严重各国對高层建筑的防火要求不同,建筑高度分段也不同如我国规范按24m、32m、50m、100m和250m,新加坡规范按24m和60m英国规范按18m、30m和60m,美国规范按23m、37m、49m和128m等分別进行规定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