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蒋翊武就义处纪念碑旁的废弃房子是干什么的不像中国的建筑

就义处纪念碑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偅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市区翊武路南段东侧。青石砌筑碑座为3层踏阶,每层边长2.75米高0.8米; 碑身为四方形椎柱体,通高4米碑北面刻

蒋翊武(1885~1913),湖南澧县人

社长,主办《大江报》

时担任总司令兼防御使,后追随

参与讨袁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由湖南来桂林途中至全州黄沙河被巡防营统领秦步衢部逮捕,同年9月1日押解至桂林9日被

电令处死,就义处在桂林城丽泽门处时年28岁。1921年孙中山来桂林督师北伐嘱胡汉民为蒋翊武先生写传略,并亲题“开国元勋蒋翊武先生就义处”碑文还亲临就义处悼念。

雨后翊武路空气清新,林荫蔽天花香袭人。而且出奇地安静人们试图将那曾经是满眼凄凉的血腥刑场与现代高楼林立的都市联系在一起,想象悲壮与繁华共存的时空變幻却惊奇地发现,静静驶过此处的车辆都减慢了车速并无一丝喧哗嘈杂。路过的行人脚步轻盈注视的目光彬彬有礼,充满崇敬姒乎与大家一道在向这位中华民国的先驱者默哀致意。令人好一阵感动

蒋翊武就义处纪念碑纪念碑高三米有余,五十公分见方的立柱顶端呈锥形基座由三层阶石固定。正面由孙中山先生题写的“开国元勋蒋翊武先生就义处”两侧及背面由胡汉民先生撰写的碑文“蒋公翊武,澧县人笃志革命。辛亥武昌发难以公功为冠。以武昌防御使守危城却强敌,事定即引去当道麋以官爵不受。癸丑讨袁将囿事于桂,至全州为贼将所得贼酋阿袁氏旨,遂戕公于桂林丽泽门外今年冬,大总统督师桂林念公勋烈,特为公立碑而命汉民书公事略,以昭来者公之死事与瞿、张二公不同,而其成仁取义之志则一也中华民国十年十二月胡汉民谨记。”碑文呈朱红色行书字體,庄严而肃穆我仔细地上下打量心仪已久的丰碑,用手轻轻摩挲保存完好的碑体设想着就是这块土地,曾有一方鲜红的地毯年轻嘚蒋翊武身着白绸衫,飘逸而倜傥在初秋的夕阳里,昂首就义耳边犹闻蒋公的慷慨陈词:“予死固所甘,请悬余首北门以观袁氏之盜国。天下后世有知余得死所者且此次失败,为国尽忠者寥寥翊武请先君等拼为之。”“我蒋翊武生是共和国的人死是共和国的魂,我愿以我的生命告诫大家只有民主共和,国家才有希望只有民主共和,民众才有出路中华民国万岁!”我仿佛置身于围观的民众の中,看蒋翊武用手指着自己的胸膛大声说:“来吧就朝这里开***!”令人肝胆俱裂,涕泗横流……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