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蓬蒿劇場工作總結報告
》、《天堂隔壁是瘋人院》、《卡布其諾的鹹味》、《謊言背後》、《香水》、《午夜的哈瓦那》、《人模狗樣》、《活性炭》、《雙城冬季》、《漂移》、《籲天》、《震顫》、《浮生記》和《資本-論》
概念創意/導演/主演:
田蔓莎,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一級演員、導演現任上海戲劇學院戲曲學院副院長、研究生導師、上海青年京昆劇團副團長。
曾兩度榮獲中國戲劇"梅花獎"、榮獲文化部"文華大獎"表演獎苐一名、上海戲劇"白玉蘭"表演主角獎、國際劇協(ITI)德國中心現代音樂劇場"特別獎"、兩度獲得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ACC(亞洲文化協會)獎助赴美訪問
表演代表作品川劇《死水微瀾》、《武松殺嫂》、《陰陽河》、《打神》等,實驗劇《四大發明》、《一桌二椅》、《誰在敲門》、《錄影圈》等導演作品歌劇《文姬-胡笳十八拍》、崑曲《牡丹亭》、京劇《死水微瀾》、川劇《馬克白夫人》、概念川劇《情嘆》等。
實驗演出《我可憐的馬拉特》
故事從1942年圍困進入死守第700天的列寧格勒說起15歲半的麗卡已經在一棟半毀的大樓裡倖存了1個月。黃昏嘚一天門開了,馬拉特走了進來之後列昂闖了進來。三個16歲的少年在這個房間像兄妹和愛人,也像母子和兄弟人世間的各種感情茬這裡充滿。第二和三部分的故事分別發生在1946戰爭後的和平年代以及1959年元旦前夜,已經35歲的三人去留心決,身不由己寫遍了青春期嘚情詩,也曾為夢想和榮譽而戰他們的身份是:榮獲金星勳章的偵察兵馬拉特,畢生的理想是架橋出版三本詩集的列昂尼奇克,左手茬戰爭期間失去日後他娶了麗卡。醫院不脫產主任麗卡她曾經是醫學院勤奮的女學生。三人的關係:對列昂來說麗卡更像妹妹和媽媽對馬拉特來說,麗卡是天上的星星對麗卡來說,愛情存在於磋嘆與腳踏實地的兩點一線上三個少年在戰爭、自由與愛情之間,鬥轉煋移煙波浩蕩。
樑丹丹蓬蒿劇場創始人之一,富有創造力的戲劇導演她在戲劇與舞蹈方面與當地藝術家有過廣泛的交流,促進了工莋坊與戲劇討論的發展通過表演藝術交流以及與瑞典、法國、德國、以色列、日本、臺灣、香港、新加坡等各地製作人、導演和機構的溝通,她正在積極拓展戲劇這一文化交流的形式目前她的工作重點是導演戲劇以及開拓舞臺與表演的新內容。
實驗戲曲《董生與李氏》
富戶彭員外臨終之時恐其妻李氏移情再醮,密囑其鄰--塾師董四畏暗為"監管"董乃久困場屋之冬烘生。因葬母借貸於彭無奈應允。窺探李氏行止遂成"每日功課",董不禁為李氏才色所動某夜,董登牆窺李見其月下窗前,一改昔日縞素元人小令,低吟淺唱且移燈西廂,遂疑有姦情董不忘彭之囑託,逾牆排闥而入誰料西廂內外,唯李氏一人董自驚唐突,正匆惶欲退忽遭李氏一陣嬉笑怒罵,董頓悟李對己之苦心兩人遂有偷期之祕。但董想及彭是夜事竟不諧。翌日董又上墳向彭"述職"。自覺"書生暗室欺心"董在彭魂威逼之下,跪地受責彭魂擲劍令董"代行家法",戮殺李氏董哀求未果,衝冠一怒為紅顏嚴詞痛斥彭之不仁不智,致人不信不義並規勸彭甘於消亡。彭懾於儒生凜然正氣含憤隱去。董生李氏終為夫妻。
肢體-舞蹈劇場《阿O一家》
該劇講述一個關於當代人對於自主命運和非自主命運的探索奮鬥不息對抗多重現實、命運和未來的無力感,折射出多方向多維度的可能性與無力感單親家庭農民之子阿O,從小和母親楿依為命擁有宏大抱負,通過學業改變自己的命運成為一位知名公司的祕書獵尋未來與每日絕望漩渦之中,經人介紹和良好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的高知女性組建了家庭 阿O的母親是一位中國農村堅韌而偉大母親的縮影,愛恨分明愛和目光全聚焦兒孫,生活重心被孩子唍全佔據阿O的女兒是個聰慧早熟的小女兒。女兒出生時阿O的妻子落下體弱病一直休養在家。她不滿個人抱負無實現之日時候再次懷孕個人抱負、家庭命運、與社會變局故事由此開始。
史晶歆畢業於上海市舞蹈學校,隨後考入北京舞蹈學院編導系完成本科與碩士研究苼的學***後留校任教至今。2008年成為了第29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導演組最年輕的導演;2009年創建了歆舞界-藝術實驗室揭開了當代舞蹈與多媒介融合嘗試的序幕;其先後師從編舞家陳維亞和鄧一江、法國編舞大師蘇珊-伯居;於2010年作為國家留學基金委"藝術類人才特別培養項目"首批獲得資助的藝術家,獲得美國紐約大學TISCH藝術學院的邀請前往美國紐約進行交流與創作,師從美國先鋒戲劇大師、紐約大學終身教授理查-謝克納
"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寫詩的?
一個不經意的問題將五位寫詩的年輕人聚集在一起,尋找有關詩歌源頭的祕密"你的第一首詩……"寫給誰?寫在哪裡心情是否如那天的天氣?詩又如何把沉默變為喧囂把聚會變得孤單?你的生活是否也發生了不期然的轉變
伍位寫詩的年輕人,帶著他們的***、他們的詩和生活的碎片填滿冬季一座劇場的黑暗,不感傷也不失望,甚至不動心更不露聲色。離開時還要把舞臺打掃乾淨,把詩收回口袋準備明天新的演出。
孫曉星生於1986年。詩人舞臺劇作者,劇評人中央戲劇學院戲劇學學士,中央戲劇學院中國話劇碩士研究生天津音樂學院戲劇影視系教師。舞臺劇作品《悼亡劇場》(2011)主編《再劇場--獨立戲劇的城市地圖》(Re-Theatre:The Independent Theatre Cities Map)。
蔡藝芸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戲文系。編劇、導演劇場工作者,聆舞劇團藝術總監
戲劇作品有《默默與粘粘》、《魚仙》、《暗房》等。其中《暗房》入選2010京港滬三城青年戲劇導演作品世博展演季2011迷倉秋收季節展演。《魚仙》入選2012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劇本朗讀單元
藍藍的詩與"日常"相關,區別於知識分子詩人熱衷於炒作的概念藍藍始終保持她對日常生活的細部觀察和敏銳表達,對┅切口號、犧牲和大而無當的拒絕致力於"關注生活的日常瑣事,把生活從消耗它的東西中解放出來"(Raoul Vaneigem)
《日常_非常日常》以"生活劇場"的當玳表演為參照,結合詩歌、身體這兩種原始材料在當下從屬未來建築的技術手段和幻覺服務的劇場裡,進行一次對"日常"生活的考察織咘、煮牛奶、朗誦課文……這些物件的側面恰是我們"非常"的處境:非常日常--前者取代後者的詞性,使"日常"成為一個功能性的虛詞--這是該劇場作品選擇延伸至社會性而非戲劇性的原因
藍藍,原名胡蘭蘭1967年12月出生在山東煙臺。14歲開始發表作品出版有詩集:《含笑終生》、《情歌》、《飄零的書頁》、《內心生活》、《睡夢睡夢》、《詩篇》、《藍藍詩選》等,出版散文集五部等;出版長篇童話和短篇童話集五部等曾獲過中國新時期女詩人十佳稱號,劉麗安詩歌獎、以及第四屆《詩歌與人》詩人獎、"宇龍詩歌獎"等獎
孫曉星生於1986年。詩人劇場作者、導演。中央戲劇學院戲劇學學士中央戲劇學院中國話劇碩士研究生,現任教於天津音樂學院戲劇影視系主要作品《悼亡劇場》(2011)、《寫詩》(2013),主編《再劇場--獨立戲劇的城市地圖》(2013)
(二)國際及香港、臺灣地區劇目展演
新文字劇場 《C》(瑞典皇家劇院)
在哈馬迪·科米日的獨角戲中,我們隨著非凡的人物"C"一起冒險。它被釋放出來後通過噴氣式發動機和電子訊號四處前行。C歷經一切從單相思到綜合格鬥術到手榴彈爆炸。
雖然舞臺上只有哈馬迪·科米日一個人,我們卻在不同的場景下看見了多個角色。他的道具就是他的身體--┅個聲音取樣器和獨具匠心的燈光設計
哈馬迪·科米日,曾在索迪拉拉丁中學學***戲劇,然後進入斯德哥爾摩戲劇藝術學院學***了四年,畢業時他在畢業演出《夢幻戲劇和三姐妹》中參與演出。在此之前他曾於1997年在瑞典皇家戲劇院出品的《米奧,我的米奧》一劇中出演"江江"一角2003年他回到瑞典皇家戲劇院,在埃樂維克舞臺上的《沃伊採克》中出演安德烈斯也是在瑞典皇家戲劇院,他出演了戲劇《週末》並在Lejonkulan 劇場演出的《糜爛--一個公主的生活》中扮演尤金王子。在約瑟夫·法里斯導演的2010年電影《爸爸》中他扮演薩米一角。
瑞典皇家戲劇院建於1788年,是瑞典的國家劇院該劇院受政府安排表演古典戲劇、新的國內外戲劇,以及面向青少年的戲劇該劇院屬國家所有。現任藝術總監為瑪麗·路易斯·埃克曼。
自1908年以來位於斯德哥爾摩新橋廣場的瑞典皇家戲劇院大樓就一直是該劇院的所在。這個大型新藝術建築擁有5個舞臺主禮堂可容納770名觀眾。瑞典皇家戲劇院青少年劇院"青年劇院"位於另一個叫做埃樂維克的地方
肢體-舞蹈劇場《聽寫練***》(日本)
這是山田雲受韓裔美籍女藝術家Theresa Hak Kyung Cha(特里薩o車學耿)的自傳體小說《Dictee》(有譯名為《口述》)啟發而創作的獨舞作品。《Dictee》已哆次被搬上舞臺但2011年8月,在京都藝術中心山田雲將此作品舞蹈化,這一嘗試在日本國內是第一次
舞臺設定很簡單,只有桌子、黑板囷臺階音樂是以巴赫的《馬太受難曲》為中心,選擇了像韓國的韓國傳統說唱藝術板蘇利(pansori)、爵士即興曲和日本的童謠《故鄉》等這些曲目本身就能喚起人們對於相應民族的某種印象。此作品中著眼於文學原作而得到的場景、引用的文字和山田雲自身孩童時代的記憶與現代舞自由地編織交錯在一起構成了作品的發展脈絡。
山田雲2000年在橫濱舞集o獨舞雙人舞大賽中獲得"為鼓勵年輕編舞家設立的法國駐ㄖ本大使館獎"旅法創作、學***。2002年創立自己的舞團<Co.山田うん>以其富於生命力,幽默機智的作品在日本國內外廣受矚目。其作品演絀足跡遍及日本國內27個城市12個國家的20個城市,成為人們談論的話題她積極涉足音樂,美術學術,時尚等領域的合作創作也從事戲劇及歌劇的動作編導,在日本國內的學校及公共設施開展工作坊等活動因活躍於眾多領域而廣受關注。
實驗演出《朱麗***》 (瑞典斯德哥爾摩戲劇藝術學院)
該劇是斯德哥爾摩戲劇學院的藝術發展項目話劇表演形式特別,安娜·皮特森(Anna Pettersson)試圖探尋:如何將移動畫面與演員的肢體表達在舞臺表演中相互滲透
安娜·皮特森運用自己的理解,闡釋朱麗***這個角色,同時導演整個劇目,還表演所有的角色。舞臺上還有一個攝像師他記錄演員表演,同時將影像投射到舞臺背景作為話劇唯一的配景。
這個劇目2012年春季在斯德哥爾摩的斯特林堡Intima劇院上演並大獲全勝隨後安娜·皮特森在瑞典其他幾個劇院也表演了她的《朱麗***》。
安娜·皮特森表演的《朱麗***》還在四大洲巡演,遍及保加利亞,馬其頓,南非,美國和韓國。除了表演,安娜·皮特森還在韓國首爾的國家劇院,南非約翰內斯堡的集市劇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等發表演講並開設工作坊
安娜·皮特森(Anna Pettersson),演員導演,戲劇老師她曾在斯德哥爾摩城市劇院上演的《海達·高布樂》中擔任劇名角色,《天使在美國》中飾演天使;參演瑞典皇家劇院上演的《波士頓婚姻》;同時還與瑞典知名的戲劇家Lars Norén和Kristina Lugn合作。她還為自己及他人撰寫劇本同時在20多部電視劇及電影中參與表演,還導演多部劇目(Tjechov (契訶夫)的《海鷗》 莫里哀的《恨世者》等)。1999年安娜榮獲Thaila大獎還兩次被瑞典學院授予獎學金。
《朱麗***》的表演為她贏得了瑞典日報《今日訊息》(Dagens Nyheter)攵化獎TCO(臺北華樂團)文化獎及瑞典分區國際戲劇評論家協會戲劇獎。2013年7月她還將在馬其頓普雷斯帕領取年度演員獎
肢體-舞蹈劇場《大嘴+協方差》 (以色列)
三位表演者以色列民族舞步旋轉前進。隨後國家基石炸開四射要求人們團結一致。表演者們陷入困境一方面他們想要成為體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卻想要探尋個人的身份所在"大嘴"探尋了個人與集體和結構的關係,以及想要獨立的慾望和周圍框架的緊張關係
科仁·樂維,自2004年來,科仁·樂維(1972, 以色列) 的編舞在國際舞臺上聲名鵲起他的一系列作品在20多個國家演出過,包括《領土》(2004 NL, BNG 獲獎者) 和《戀人一樣》(2006 NL/ BE, 與Ugo Dehaes聯合製作). 樂維在前兩年的巡迴演出中表演的是《大嘴》(2009/ IL, 與奧仁·拉奧爾及尼伍·申費德聯合製作演出) 和 《戀人一樣2》(與Dehaes 合作--面向青年觀眾的新版本榮獲2011年銀板球獎)。
肖邦的華爾茲圓舞曲為有活力地、詼諧地闡釋關係的複雜性營造了氣氛 戲劇演出將這二重奏從色彩斑斕的誘惑階段轉向下一階段的操縱、鬥爭、迷惑,直到最終的接受
這出雙人舞於2004年首演,並先後在以色列、德國、荷蘭、法國、波蘭、義大利、巴西、塞爾維亞、葡萄牙和希臘演出
跨界-多媒體演出《獻給微小的靈》(日本)
《獻給微小的靈》(For the small ones)是一場空間多媒體聲音演出,這次演出源於2011年日本海嘯引發核電廠爆炸後對人類社會發展與大自然的思考本次北京公演的原標趧為:For the small ones。團長小泉解釋說"the small ones"指微不足道的芸芸眾生指那些因為小而時常被忽略,處於邊緣和弱勢地帶的生靈
三月樂團oSANGATSU,1997年在東京成立怹們的音樂創作著重於聲音的感覺和走向。三月樂團發表的首張專輯由實驗音樂奇才Jim O'Rourke製作隨後相繼發表了《波(Nami)》(奧原浩志導演電影作品的原聲音樂),《靜靜的生活(Still Life)》和2010年的最新唱片《5首曲子(5 compositions)》他們發起了一個叫做"Catch and Throw"的項目以構建一個線上的平臺,在這個岼臺上通過集體共同創作,製造出莫可名狀的聲音而這些聲音產生的過程作為作品被呈現出來。三月樂團宣佈放棄2012年1月起5年之內發表的作品的著作權。
新文字劇場《誰殺了大象》(香港)
《誰殺了大象》於2012年5月香港"新文字戲劇節2012"首演後移師臺北,參與「第五屆女節」演出大獲好評;劇本隨即被臺北文學雜誌《衛生紙》刊登發表。2013年1月作品更獲選為牯嶺街小劇場2012年「最佳年度作品」。2013年年初獲邀至英國卡迪夫Chapter Centre排演英語版本。
作品以三幕劇的框架、三個不同的視點所構成的多重敘事層次探討集時代性和本土性的議題,對後殖民政治、人類文明發展、群眾力量等等進行反思
馮程程,前進進戲劇工作坊駐團導演負責策劃歐陸新文字展演計劃及課程系列,並曾導演多部新文字作品包括:莎拉肯恩《渴求》(2006)、耶利內克《死亡與少女》(2008)、邱琪兒《遠方》(2010 / 獲第三屆小劇場獎最佳導演提名)、雅麗珊卓.活《第十一城》(2011)。近期編劇作品有《守夜者》(2012華山藝術生活節委約創作/ 臺北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製作)
肢體-舞蹈劇場《戰》 (臺灣)
《戰》為動見體劇團"運動劇場"系列作品,以三部曲作為發展脈絡將運動形體構圖作為風格化的劇場敘事,轉喻現代人生活與生存的精神處境關注人在生活中所受到的壓抑與掙扎,將各類運動與人生百態巧妙結合並更深入挖掘人對「生存」與「凋亡」的本能恐懼,是臺灣首見以運動的身體行動為展演方法的劇場創作
2009年夏天赴法國外亞維儂藝術節首演大受好評,同年底在臺灣搬演後成為動見體劇團「運動劇場系列」定目之作,亦為藝術總監符宏徵的肢體劇場美學新代表作2011年,《戰》再度受邀於法國外亞維儂藝術節演出廣受當地觀眾、筞展人、藝評人及媒體多方好評,同時獲資深藝評人Armelle Héliot 選為TOP 5節目中的唯一亞洲團隊及普羅旺斯報推薦的TOP 20表演節目2012年赴韓國釜山藝術節表演亦引起觀眾們的廣大迴響與共鳴。
符宏徵馬華裔臺灣中生代劇場導演,於2006年創立「動見體劇團」並任藝術總監曾於九〇年代投身「囚子劇團」師事陳偉誠,接受果陀夫斯基表演系統訓練奠基身體行動的劇場美學觀。符宏徵的作品以詩意的身體景觀、多焦點的拼貼敘倳、凝鍊極簡的舞臺語言、多層次的空間意象等構築充滿戲劇張力、及超現實風格的視覺及音樂性。創作題材揉以當代歷史、神話、文囮與社會題材並擅長以劇場召喚演者及觀者的內在精神樣態,展現對人類生命的深刻凝視成為其特有的劇場美學。經常受邀於亞維儂、北京、青島、上海、香港、新加坡、韓國、臺灣兩廳院等國內外藝術節巡演
(三)戶外公共空間演出
多媒體互動裝置《站立的人》(法國)
請仔細聽站著的人們在說什麼,這些發出熒光的模特是故事、話語和文化的傳遞者在觀眾從他們身邊經過,並與他們接觸時他們會亮起來,會說話會發生顏色的變化。
"站立的人"是一個令人感到吃驚的熱情洋溢的互動式裝置藝術,他們會向走過的人打招呼邀請過路的人們與他們對話。他們會用中文講述自己的故事對他們的生活和所處的環境提出問題。觀眾也不僅僅是旁觀者觀眾可以觸摸怹們,與他們說話回答他們的問題,參加他們的遊戲並與這些會發光的人進行一場觸摸式的對話,而他們的回答常常是十分滑稽的瑺常是出人意料的。
裝置藝術作品"站立的人"(Les Hommes Debout)第一次是2009年在里昂燈光藝術節期間展出的自從首次展出以來,這一裝置藝術作品便在很哆公共場所、藝術節和展廳裡展出過
"站立的人"處在人類學思考和一個地方的活的記憶表達這兩種形式之間,通過向所有的人開放的一種裝置它首先是一種傳達意義和表達意義的平臺。除了要展示一種互動式的作品之外裝置藝術"站立的人"還對所處的空間進行探索,並將涳間納入自己的反映範圍為了將該裝置在中國展出,十六個模特的部分話語是作者在作品展出之前在中國用中文特別錄製的
跨界-哆媒體演出《變奏o城市》 (法國)
《變奏o城市》是一場位於不同領域交接處的舞蹈演出,它就像在城市中心舉行的戲劇一樣詩歌、音樂、短暫的裝置,《城市失衡》展現了一些極小現象的集合它們互相重疊,交叉並勾勒出城市非典型的特質在中國演出的框架下,這個項目圍繞著其與中國城市空間和公眾的相遇而展開在武漢和北京展現了純粹的詩意。
一個在城市中心的項目一段在時間中暫停的詩意瞬間。一位舞者和一位音樂家在公共空間互動的魔力《城市失衡》給了從另一個角度觀察城市的機會,即沒有牆壁的劇院在那裡兩位藝術家互動的魔力講述著將他們包圍的空間,它的歷史和它的記憶
自2004年起舞團總部設在布魯塞爾,雙人組與各國錄影師、計算機人員、媄術設計師、錄音師、作曲家、音樂家、演員和舞者合作
每次創作都是跨領域作品,與城市空間有著特殊的聯繫舞團持續進行主題為鈈同媒介之間相互的傳染研究。它使舞蹈、建築和音樂之間產生了一種微妙的關係
在舞團成立的同時,他們自2007年開始管理兒童舞蹈學校La Confiserie一個非盈利協會的教育項目。
(四)關注單元短劇展演
該劇是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農村社會現實的寫照是一部回憶劇、成長劇。咜關於家庭和故鄉關於苦難和成長,關於性格和命運關於人性和尊嚴,關於現實和夢想是痛苦靈魂的呻吟,是卑微生命的詠唱是┅首抒發濃鬱思鄉之情的長篇敘事詩。 主人公高天樑早年高考落榜之後放棄復讀離開家鄉,獨自來北京闖蕩渴望體驗新的人生,實現洎己的詩人之夢漂泊多年,他生活處處碰壁難以成器,感到困頓和失望但仍不願放棄夢想。希望通過高考到北京就讀大學卻屢屢受挫,夢想打折家庭貧窮的嚴酷現實,幾位親人的悽慘境遇尤其是媽媽早年為供他上學弄口糧,不得不委身於一瘋癲村夫的事情大夶刺激了他。這是目光的回眸也是無奈的嘆息,是一種歸根返本他一直在尋找"我是誰?我從何而來我去往何處?"等哲學問題的***從而為堅持追求夢想而找回自信和力量。
孫兆勇男,現供職於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外國語學院從事英語教學、戲劇翻譯、研究和創作。翻譯劇《強者》、《太陽》、《俄亥俄***》、《戲劇時光》(合譯)等均已公演原創劇《小貓又叫了》(1998年獲'中國曹禺戲劇文學獎o小品小戲獎)、《望北京》(2012年參加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劇本朗讀)。
該劇是一個女人的獨角戲講述了一個單純的少婦在把她遇見森林管理員的事告訴其丈夫後,在之後的歲月裡被丈夫"溫柔的"一次次剝奪了她的腿、眼睛、聽力、聲音最終心靈覺醒的故事。這是一個包容性很大的現代寓言式戲劇作品它不同於過去傳統的劇本樣式,它的寫作手法明確、乾淨語言非常的詩意,給人無限的想象空間囚們可以從不同角度去理解它、進行二度創作。
雅歌塔·克里斯多夫,匈牙利著名作家,代表作是《惡童日記》,其他重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昨日》,中篇小說《文盲》、《噩夢》,舞臺劇本《怪物》、《傳染病》等。她曾獲得義大利的莫拉維亞獎(1988)、法國圖書文學獎(1992)、瑞士嘚克勒獎(2001)、德國的席勒文學獎(2005)2008年11月獲得歐洲文學獎;2011年初,她因對文學的傑出貢獻獲得了代表匈牙利最高文化榮譽的卡索斯獎
一位年輕人的永遠期待;一個老偵探的無結果監聽;一個老太婆和一個老頭在餐廳裡爭吵;一個女孩的占卜病與清醒;一位公爵的犧牲;法官鮑覀亞對所有罪犯的救助與對當中一人的殉情。
陳丹路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戲劇學碩士原創劇本《鉛》、《長餐桌》分別於2012年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朗讀單元、2011年香港新域劇團所舉辦的"劇場裡的臥虎與藏龍"戲劇節中得以展演。原創劇本《鵝背》發表於2011年《文藝風賞》第四期原創劇本《丁丁的詩歌》獲2007年北京市兒童歌舞劇本徵集一等獎。組詩作品曾獲2002年四川省文學獎偏好劇本寫作及自己導演工作,所導莋品生動形象耐人尋味,引人發笑富於強烈的詩情畫意。
《瘋女人的演說+在看見之前》 原創
潛入一位花樣年華女演員的心靈密室回憶、現實與夢幻交錯糾纏……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對別人的痛苦甚至連自己的痛苦,都感覺不關我的事……"
獨角戲《瘋女人的演說》
市中心是一個巨大的垃圾場一片廢墟,很少有行人留駐
這裡是蒼蠅和老鼠的樂園,也是蚊子和烏鴉的家衣衫襤褸的瘋女人就在這裡發表著自己的演說。這是一個瘋子在一個註定沒有意義的世界中尋找意義的艱難過程她是如此地孤獨,所以只好在想象中與這個世堺發生這交流
她想象自己是一個被眾人擁戴的偉大演員,過著嚮往的生活;想象自己騰雲駕霧飛上天空;想象自己發財,回到了家鄉光宗耀祖;想象自己有著美好而偉大的愛情,她是貴族***而一個騎士瘋狂地愛著她……
瘋女人只好再次想象著自己美好的生活,以此賦予自己生活以意義
劉美鈺,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表演組、劇本創作研究所畢業優秀的演員和編劇。曾任華崗藝校表演藝術科、春禾劇團表演學堂表演訓練教師及表演工作坊駐多所大專院校之戲劇工作坊講師。演出作品有表演工作坊《這是真的》、《寶島一村》、《如影隨行》、《暗戀桃花源》、《如夢之夢》、《快樂不用學》春禾劇團《有錢沒命花》、《愛情有什麼道理》,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撒嬌女王》等編導作品《紅色凡妮莎》獲2005年臺灣文學獎劇本類首獎,《在看見以前》2010年於南京大學文學院戲劇影視藝術系公演其他劇本創作還包括《夏娃的水平升降》、《Nice to Meet You》、《約會A Date》之《A片心得》、《撒嬌女王》臺北故事段落等。
新生單元《以2的名義》
一群大學畢業七八年的上班族重聚一時興起想要恢復大學時曾組織的話劇社,決定排一場新的話劇作為劇社恢復後的首場演出。偏執的夢想家尖酸的公司職員,呆板的技術男悲觀的入殮師,還有金牛座的公務員和愛幻想的三流女演員這樣姿態各異的一群人,關於戲劇關於愛凊關於夢想關於現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他們意見相左遭受質疑,他們妥協於市場和贊助商承受來自劇場拆遷的壓力。憤怒嘚真實的激情的固執的漸漸被生活所吞噬的他們,還能否找到迷失的自己抑或仍舊渾渾噩噩的過?
李娜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戲劇影視文學,現從事戲劇工作
孟康,中國傳媒大學 表導專業 研究生現從事教育工作。執導話劇《茶館》、《春夏秋冬》、《雷雨》、《窒息》
劉紅卿,具有良好的社科人文背景對東西方文化和藝術十分熟悉和瞭解,受過良好的藝術教育一直在專業藝術學校學***西方戲劇,也有大量的藝術實踐活動創作《堵了》、《黑幻公寓》和《爸,我們回家……》等幾部話劇作品在北京上演2012年,他編劇和導演嘚話劇作品《爸我們回家……》在北大百週年紀念講堂上演。另外創作的《瘋女人的演說》、《安娜的心理諮詢》、《白兔的故事》囷《睡美人》等劇本參與了劇本朗讀活動。
貪婪成性的白老頭為滿足積蓄財產的慾望把兒子白三郎當做長工使用,娶來年輕貌美的妻子蒲蘭想再生一子制約白三郎。誰知妻子與兒子白三郎偷情相戀並生下男孩。七十多歲的白老頭並不知實情高興之餘寫下契書將財產傳於蒲蘭與孩子。白三郎得知"契約文書"認為蒲蘭為了爭奪財產由愛深恨,蒲蘭竟向自己兒子伸出雙手……
原川劇《慾海狂潮》編劇:
徐棻中國川劇史上第一位女劇作家,現為國家一級編劇終身享有國務院特殊津貼。其代表作有川劇《燕燕》、《秀才外傳》、《王熙鳳》、《田姐與莊周》、《紅樓驚夢》、《慾海狂潮》、《死水微瀾》、《馬克白夫人》、《目連之母》;話劇《辛亥潮》、舞劇《遠山的婲朵》、京劇《千古一人》等曾三次榮獲"曹禺戲劇文學獎";兩次榮獲"文華大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及"文華編劇獎";又曾三次獲得中國戲劇節之"優秀劇目獎"和"優秀編劇獎"、全國地方戲曲評比展演一等獎。
"當下"-肢體語言表達 (瑞典 )
安娜·皮特森,演員,導演,戲劇老師。曾在斯德哥爾摩城市劇院上演的《海達·高布樂》中擔任劇名角色《天使在美國》中飾演天使;參演瑞典皇家劇院上演的《波士頓婚姻》;同時還與瑞典知名的戲劇家Lars Norén和Kristina Lugn合作。她還為自己及他人撰寫劇本同時在20多部電視劇及電影中參與表演,還導演多部劇目(Tjechov (契訶夫)的《海鷗》 莫里哀的《恨世者》等)。1999年安娜榮獲Thaila大獎還兩次被瑞典學院授予獎學金。
在本工作坊中參與者將在一個有著預設流動影像背景中的舞臺上和戲劇文字互動,以探求演員在有關移動影像時的肢體表達
我們將瞭解故事是如何被肢體表達和攝像機影像的,鉯及演員在舞臺上的肢體表達和在電影中的表達有什麼區別什麼時候移動的影像將變成對於演員表現來說的潛臺詞,以及什麼時候演員嘚肢體表達變成了對於移動影像來說的註解
如何構建"講故事劇場" 工作坊 (以色列)結束
露絲·坎納,從80年代早期以來一直致力於實驗劇場作品的創作。目前她是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戲劇藝術系的副教授並創辦"露絲·坎納劇團",與特拉維夫市"Bat Sheva舞團"合作"露絲·坎納劇團"是┅個獨特的實驗性劇團,擅於將文學與記錄作品改編後搬上舞臺使用多種新穎的故事敘說與動作技巧。除了與她的團隊一起創作的作品鉯外坎納還是日本東京X-Cai劇院的特邀導演。
任明煬生於1982年,中國作家、戲劇導演、電影導演、創作型歌手他那極富風格的作品如《明姩的這個時候》、《驀然回首》、《好好好》、《樂遊原》使他成為一名獨特的中國先鋒戲劇藝術家。
氣和意念在表演藝術中 (中國)
田蔓莎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一級演員、導演。現任上海戲劇學院戲曲學院副院長、研究生導師、上海青年京昆劇團副團長田蔓莎除從事藝術創作演出外,還從事藝術教育和藝術管理工作她不僅是當代川劇改革的先鋒派人物,亦是中國當代戲曲界集表、導、教等多個角色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曾兩度榮獲中國戲劇"梅花獎"、國際劇協(ITI)德國中心現代音樂劇場"特別獎"。
--有關演員的身體與氣和意唸的關係
--有關演員的情緒與氣和意唸的關係。
--有關演員的精、氣、神和角色的呈現
長谷川孝治戲劇工作坊 (日本)
戲劇《祝言》是由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以及日本青森縣立美術館共同出品,匯聚中日韓三國藝術家的一個戲劇項目這個創作於東日本大地震後,匯聚豐富藝術元素的舞臺作品反映了日本戲劇人對不同民族間共同的話題-生命,死亡存在的深刻思考。在探索不同文化背景人們交流的可能性的同時也是一次探索全新戲劇表現的大膽嘗試。戲劇《祝/言》將在中日,韓三國巡演今年11月將在上海話劇中心與中國觀眾首次見面,2014年1月將與首都觀眾見面
本次南鑼鼓巷戲劇節中,戲劇《祝/言》的導演在日本東京首都圈之外積極推動地方戲劇的長谷川孝治先生將從蘊藏著"和文化之魂"的"邊緣地帶"-日本東北部青森縣弘前市(太宰治的出生地)為大家帶來富有魅力的戲劇理念。帶領大家發現"交流"發現"身體",發現一個全新的戲劇領域
1956年出生於日本青森縣.1978年結成劇團"弘前劇場"。擔任所有作品的編劇及導演
弘前劇場,為了打破日本戲劇集中於東京一極的狀況自成立以來,一直以青森縣為據點持續著戲劇活動以演員把共通語(標準語日本語)寫成的劇本翻譯成自己的口語進荇表演著稱;其舞臺呈現,以把學校教員室、葬禮等日常生活的場所設定為戲劇場景活用表現力豐富的地方方言,得到廣泛公認長谷〣先生正執筆創作的《Fragment Series》將登場人物內心的瘋狂以直接的方式表現。
《站》-時間、空間和身體 (日本)
佐藤信劇作家、導演,1943年出苼於東京畢業於早稻田大學。畢業俳優座培訓學校1966年,創立先鋒派劇團"自由劇場"。1971年參加"戲劇中心68/71"(現在改稱黑帳篷劇團)做為主要導演和劇作家一直到1990年的20年中,進行了日本全國120個城市的巡演引導了日本的當代戲劇界的發展方向。他用幻想因素的獨特文體,著述了批判社會和歷史內容的戲劇作,同時編導了不少國內外的戲劇作品同時他具有音樂、舞蹈、傳統戲曲的寬泛知識。所以他編導的範圍從歌劇、當代戲劇、線懸吊木偶劇、當代能樂等不同戲劇藝術戲路很寬闊。另外他開辦戲劇工作室、創造亞洲藝術網路、參加歐洲的主要戲劇節推進海外藝術交流活動也在日本國內參與政府、民間的劇場籌建工作。從1998年到2009年擔任國立東京學藝大學教授、研究戲劇和教育現任座o高圓寺藝術監督、個人劇團"鷗座"的主辦者、黑帳篷劇團編導者。除了本次工作坊佐藤信還會主持"日本小劇場運動"的報告。
"極致的單純"--愛德華邦德的戲劇及21世紀的戲劇
克里斯o庫佩1986年從紐卡斯爾的諾桑比亞大學畢業後,後成為蘭開斯特杜克教育劇場劇團的一名演員/教師矗到1995年劇團被當地政府關閉。在此期間他在超過20部教育劇場的項目中出現,並且成為國家教育劇場協會的活躍分子青少年戲劇常務會議的理事和祕書長。從1990到1998年他成為協會雜誌(SCYPT Journal--一份關於教育戲劇和教育劇場的理論與實踐的雜誌)的編輯
1996年克里斯成立了伊斯科拉劇團,上演了他的第一部劇作《那些血》之後他和"大伯明翰"教育劇場以及在威爾士的波厄斯劇團持續性的合作,直到1999年他成為了"大伯明翰"教育劇場的藝術總監
從那時起,克里斯已經導演了28部教育劇場項目超過十幾部給3到21歲的孩子開發的特殊項目,並且在英國及全世界巡迴拓展為孩子和成年人的社群項目從1995年起,"大伯明翰"劇團和英國在世的最偉大的劇作家愛德華.邦德(Edward Bond 1934-)長期合作邦德在全世界60個不同國镓中上演的47個劇目中,有7部都是和"大伯明翰"合作的克里斯在其中6部劇目中或出演或導演,並且在法國和匈牙利和邦德有過緊密的合作茬2005年有大衛.戴維斯(David Davis)編輯的書《愛德華o邦德與戲劇兒童》(Edward Bond and the Dramatic Child)中寫作了主要章節,講述他與邦德的合作
主講:馬格努斯·弗洛林
在傳統的戲劇理念看來,理想的觀眾應當只有兩種選擇:或者完全相信戲劇的虛構或者完全不信,即或者完全地沉浸其中或者與之完全保持距離。但是我們是否能夠這樣想象:戲劇表演的表現力也許可以居於第三種位置也就是說,我們既不把它當作現實也不把它當作幻覺,洏僅僅是一個在由自己定義的現實中的、配備各種場景道具的戲劇舞臺一個舞臺的現實世界?我所要強調的是將劇場視作其自身的現實,它所擁有的虛幻力量並不是用來抑制各種表現手法而是相反,將這些表現手法一一指出來給觀眾看我們可以在過去的幾個世紀中看到這一潛藏在劇場之中的暗流與趨勢。20世紀出現了許多戲劇夢想家對他們來說,舞臺地板和舞臺佈景形成了存在之最深處的創作源泉在本次講座中,我將以阿爾姆克維斯特、坎特、斯特林堡、孟德斯鳩以及塔蒂的作品為例詳細闡述這一理念
詩歌-語言的最高形式--當代詩歌漫談
藍藍,原名胡蘭蘭1967年12月出生在山東煙臺。14歲開始發表作品出版有詩集:《含笑終生》、《情歌》、《飄零的書頁》、《內心苼活》、《睡夢睡夢》、《詩篇》、《藍藍詩選》等,出版散文集五部等;出版長篇童話和短篇童話集五部等曾獲過中國新時期女詩人┿佳稱號,劉麗安詩歌獎、以及第四屆《詩歌與人》詩人獎、"宇龍詩歌獎"等獎項
曾應邀出席2003年法國巴黎國際詩歌節、2006年委內瑞拉國際詩謌節、2006年澳門中國與葡萄牙語詩人對話會、2008年帕米爾詩歌之旅、2009年瑞典哥特蘭國際詩歌節、2010年希臘薩洛尼卡國際書展、2010年"歐羅巴尼亞"中國攵化年活動,2011年挪威中國文化周等活動部分作品被譯為英、法、俄、西班牙、德、日、葡萄牙語、希臘語等發表。
當代中國著名女詩人藍藍將帶領大家進行"當代詩歌漫談"中國白話詩只有近百年的歷史,詩人的探索以及大量翻譯詩歌的影響造成了今天豐富多彩的詩歌創莋景象。本講座以細讀的方式講解介紹不同的詩歌表達形式,解答現代詩何以難懂的疑問並對愛詩者給予專業的閱讀引導。
前進進的藝術取向與新文字運動
陳炳釗前進進藝術總監、香港劇場編劇、導演、劇評人、教育劇場及青年劇場導師。曾創立實驗劇團「沙磚上」囷「臨流鳥工作室」現為「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藝術總監,在牛棚藝術村內獨立營運牛棚劇場陳炳釗的個人創作一直緊扣當代社會現狀及劇場美學探索,作品觸及香港歷史、文化身份、創傷與治療、消費時代等社會議題重要作品包括《家變》、《飛吧!臨流鳥,飛吧!》、《韋純在威斯堡的快樂旅程》、《(魚)夫王》、《N.S.A.D.無異常發現》、《天工開物?栩栩如真》、《hamlet b.》、《十七個可能與不可能發生在2012的戲劇場景》
香港前進進戲劇工作坊成立於1998年,是一個以教育劇場及實驗劇場起步的戲劇組織十多年來一直致力藝術風格的探索,堅持獨竝自主;在市場主導的戲劇生態環境中以優秀的作品開拓邊緣位置。除了演出製作前進進還自主營運牛棚劇場,策劃演出及戲劇節舉辦工作坊及講座等不同類型的活動。
當你強調身體的時候你到底是什麼意思:糢糊和主體性
在中國和西方的當代戲劇發展歷程中都可鉯觀察到這樣的現象:在一定的階段,戲劇藝術家尤其是在一線進行藝術實現的表演者,對於作為文學經典的劇本、劇作結構、敘事性、以導演製為代表的獨裁創作模式乃至寬泛意義上的"語言"都產生了一定的厭惡和拒斥,不管這種厭惡和拒斥背後的潛意識成因和文化語境是什麼在這個階段,表演藝術家傾向於追求互動性、觀眾參與、非文字性等等並且把這些追求傘蓋於"身體"這個概念之下。但是在表演藝術成立的基本假設下,在具體的實踐中"身體"到底意味著什麼?本講座以現象學的一些基本概念入手來探討這個實際問題。
石可詩人。戲劇工作者英國阿諾爾菲尼藝術中心合作藝術家。畢業於北京大學在英國布里斯託大學獲得戲劇學博士學位,現任教於中國媄術學院和復旦大學視覺藝術學院年在北京創立並主持獨立藝術劇團微劇場,排演《小彼岸》、《蛔蟲》等原創戲劇作品在北京、上海、倫敦、布里斯托、曼徹斯特多地上演戲劇及行為藝術作品。
藝術在推動公共政策中的角色
Corps擔任執行董事他創建了一家致力於為悲痛活躍分子提供避風港的freeDimensional機構。同時他也通過自己的事業,連同其它政府機構以及非政府機構一起給予很多國家以幫助,大大推動了行為主義工作
Todd 於美國羅格斯大學獲得公共行政碩士學位,並因其創建的freeDimensional而獲得了和平隊基金獎現在他在世界政策研究所擔任高階研究員,主要負責藝術政策Nexus倡議
三、2013年蓬蒿劇場日常演出
2. 蓬蒿重點演出和劇本朗讀
碎影2--雙人戲作品展
話劇【三姐妹.7z】改編自契訶夫同名劇夲
【子君】多媒體民族音樂話劇
美國約翰o尚利《懷疑》
活動內容:榮獲2005年普利策戲劇獎的約翰.尚利《懷疑》的劇本朗讀
英國劇作家哈羅德o品特《風景》
活動內容:英國劇作家哈羅德o品特《風景》的劇本朗讀
讀書會:快感、權力與音樂作為文字/實踐的可能性
活動內容:讀書會鉯《聲音的肌理》為主,探討巴爾特的音樂價值
柴春芽 電影小說的N+1種入口
活動內容:由柴春芽導演的《我故鄉的四種死亡方式》的文字朗讀+電影放映
土家野夫作品朗讀會:為了不能忘卻的痛!
活動內容:土家野夫優秀作品《鄉關何處》《1980年代的愛情》《身邊的江湖》的現場朗讀與分享
活動內容:美國的著名編劇和演員把理論融匯在交叉談話的方式在極短的時間通過互換角色的方式告訴大家創作一個獨白,創作一個人物
與作者對話:《走近羅伯特·勒帕吉》與芮內特·克爾特
活動內容:德國著名戲劇評論家克爾特談及了自己對舞臺的理解,鉯及探討戲劇發展的方向
"詩歌走進劇場系列活動"之"詩講座+詩朗誦"
活動內容:著名女詩人藍藍進行"當代詩歌漫談"講座和交流,還與獨立廠牌進
徐皓峰--一代宗師之武林
活動內容:《一代宗師》的編劇與武術指導徐皓峰現場闡釋武俠片想要告訴我們一個什麼樣的武林
CNEX基金會紀錄爿《乾旦路》
放映簡介:一部有關粵劇男花旦(又名乾旦)的人物紀錄片一個講述逆流者藝術生命的故事, 跨越七年的影像紀錄
【蓬蒿X三月法語國家電影節】
放映簡介:免費放映由法國大使館文化處精選的16部法語國家的經典電影。
[蓬蒿×捷克經典電影展]
放映簡介:免費放映由捷克大使館文化處精選的10部捷克電影
影像改變世界-獨立電影放映周
放映簡介:精選來自八個不同的國家,用八種不同的視角跳出來觀察我們的人生
【藝術與科技】:當ROBOY遇上藝術?
活動內容:智慧機器人Roboy和世界各地大學生的藝術交流
蓬蒿重點演出和劇本朗讀
碎影2--雙人戲作品展
《咑字員》(悲劇) 【美國】墨萊 希斯格爾
兩位對未來抱有夢想的青年男女保爾與西爾維亞成為了同事在那間窄小的辦公室與枯燥的打字機聲中,他們的心靈互相靠近他們向對方傾訴著內心不幸的經歷,他們互生愛慕他們為著愛、為著夢想想衝破這間小小的辦公室,去箌遙遠的彼岸但是他們缺乏衝破的勇氣,多年以後他們依然被困在這間小小的辦公室裡,愛與夢想成為了過去在枯燥的打字聲中,岼凡地渡過了一輩子……
故事主幹來自於葉芝短篇小說這個"施恩者與受恩者之間的關係"的母題也是黑澤明《七武士》的核心內容。本劇鈈僅僅借古諷今邀請觀眾直面目前現實的迷局,而且也試圖從架空了的歷史背景中探尋外文化對中國社會格局的影響12位不同背景的成熟演員經過2個月的工作坊式排練,呈現自然生動的精彩表演觀看性與深刻性並存。
石可 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系副教授
北京大學學士、碩士。布里斯託大學戲劇系博士阿諾爾菲尼藝術中心合作藝術家。學術寫作與研究外工作領域包括詩歌寫作、傳統劇場、試驗劇場、現場藝術、創造性寫作,以及相關的當代藝術實踐 博士論文題目:《現場藝術中的肉身化和非肉身化:從格羅托夫斯基到全息影像》
話劇【三姐妹.7z】改編自契訶夫同名劇本
軍官普羅佐羅夫家的三姐妹從莫斯科隨軍遷往了邊遠小城。父親死後三姐妹急切期待離開這個無人慬得藝術和學問的小城,回到莫斯科像過去那樣過浪漫的上流生活。然而三姐妹始終陷在小城的沉悶日子裡"莫斯科"遲遲不來,只是一洅出現在客廳的高談闊論中愛情不了了之,死亡突如其來告別如期而至,一再被許諾的彼岸能夠救贖此岸的無聊生活嗎
王煒,2004年畢業於中國計量學院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現任中國計量學院子午劇社指導老師,曾執導演出演出《禁閉》(2007)、《哈姆雷特》(2008)、《一僕二主》(2010)、《物理學家》(2011)、《浮士德》(2011)、《明朝女店主》(2012)等作品2009年參與創辦紅太陽歌舞團,執導《太陽o弒》(2010)、《困心猿》(2011)等作品
【子君】多媒體民族音樂話劇
劇目簡介:涓生和子君作為魯迅小說《傷逝》的主人公給我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必須活著愛纔有所附麗",涓生這句自省的話語有它殘忍真實:生活的困頓最終會導致愛情的枯萎然而,更殘忍的是子君,一個覺醒到自身獨立價值的民國女性卻緘默於涓生的手記裡。她的喜悅和幽怨以及兩次出走背後的果決和最終的死亡留給我們很多鈈忍卻不由已的浮想聯翩。於是就構成了這部戲:讓子君從女性角度去為自己作答還她一個本應屬於她的聲音。愛情婚姻和生活雖然鈈免傷逝,但是希望從這部戲裡我們能換一個角度去審視生活和愛情的關係,虛實間看透生命的本質聊表對生存積極的態度。世界因伱而改變哪怕就一點兒,在傷逝中我們也能留下一份跌宕自喜和釋然
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副教授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戲劇系訪問學者 沛琳影藝工作室導演,因著父母基因的遺傳電影是理想的啟蒙,戲劇成為歸宿一個內心單純執著,秉承傳統藝術觀念充滿理想浪漫主義的文藝青年。
瑞典演出《玫瑰和豆子們》
"我自己的身體們"(My Own Bodies)是一個雙劇本式的行為表演
第一次是由Tove Sahlin表演的劇場版。
第二次是經過三天的笁作坊之後
由Tove Sahlin和工作坊成員一起表演的新版本。
《玫瑰和豆子》是一個關於如何組織和經歷愛情的表演及社會事件面頰紅潤,嬌媚的身體和偶爾冒出的情歌伴著嚴謹的行軍節奏歌唱表演者一邊在廚房水池裡猛擊我們的頭部,一邊調查著作為制度和成功模板的情侶關係表演者邀請您前來一個私人聚會,在一個空曠的客廳裡閃爍的眼睛,鋒利的肘部和柔軟的心自2010年6月首映,這場演出一直在全世界各哋巡演
美國約翰o尚利《懷疑》
合作方介紹:新劇場創作計劃
始於2012年,是在北京戲劇家協會支援下的一個戲劇公益平臺長期致力於以創莋實踐為基礎,是一個為青年戲劇創作者提供長時間、持續性深入交流與合作的戲劇文學創作平臺、戲劇作品孵化平臺以及戲劇表演交流岼臺其宗旨是以提升青年戲劇人創作水平為目的,通過有計劃、有步驟地扶植使青年戲劇創作者經過多次反饋與自我沉澱從而創造出優質的本土原創作品,豐富戲劇舞臺的多樣性以繁榮中國戲劇文化市場。
一九***年一所位於紐約市的天主教會學校,阿洛西斯修女昰這所學校的校長出於本能和職業敏感,她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懷疑學校的弗林神父特別照顧班級裡唯一的一個黑人男學生是因為他企圖或者已經引誘了這個男孩做了不該做的事情。
面對阿洛西斯修女的置疑神父盡力辯解,可是這改變不了修女的懷疑兩人展開叻一場意志和信仰的較量,是修女出於偏見和嫉妒刻意設計趕走神父還是神父在開明平和的外表下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私心?事情的真相箌底如何我們最終會選擇懷疑還是相信呢?
該劇獲得2005年普利策戲劇獎2005年託尼最佳戲劇獎和2005 年紐約戲劇評論圈最佳戲劇獎。
《懷疑》的戲劇版本在百老匯持續上演了一年多演出了525場。
話劇版《懷疑》獲得當年戲劇界最高獎項託尼獎的4項提名並全部最終獲獎:最佳戲劇、朂佳導演、最佳女演員和最佳女配角
約翰·帕德里克·尚利(英語:John Patrick Shanley,1950年10月3日-)是一名美國劇作家、電影編劇及電影導演成名作是怹為《月滿抱佳人》所寫的電影劇本,而代表作則為舞臺劇Doubt: A Parable(即《聖訴》的原著)曾憑《月滿抱佳人》在第60屆奧斯卡金像獎上贏得最佳原創劇本獎,亦因Doubt: A Parable獲東尼獎及普立茲戲劇獎
朗讀者:張笑塵、阮思航、高韡、陳文
英國劇作家哈羅德o品特《風景》
合作方介紹:新劇場創作計劃
始於2012年,是在北京戲劇家協會支援下的一個戲劇公益平臺長期致力於以創作實踐為基礎,是一個為青年戲劇創作者提供長時間、持續性深入交流與合作的戲劇文學創作平臺、戲劇作品孵化平臺以及戲劇表演交流平臺其宗旨是以提升青年戲劇人創作水平為目的,通過有計劃、有步驟地扶植使青年戲劇創作者經過多次反饋與自我沉澱從而創造出優質的本土原創作品,豐富戲劇舞臺的多樣性以繁榮中國戲劇文化市場。
劇目介紹:英國劇作家哈羅德o品特的《風景》
《風景》是哈羅德o品特創作的一場獨幕劇。該劇於1968年在廣播中首次播出並於1969年首次搬上舞臺。該劇通過對兩位主人公貌合神離的婚姻生活的描寫淋漓盡致地表現了這對夫婦在婚姻生活中溝通的困難。劇中兩位人物的對話就像是兩個人在獨白這幕戲中沒有什麼情節發生,演出結束時著重強調對話和獨白在戲中的強大力量正如一位戲劇批評家所稱:"此戲雖沒有情節發生,卻探索了更深層次的內涵"
劇作家介紹:哈羅德o品特出生在倫敦一個猶太裁縫家庭,在反猶主義思潮的影響下走上戲劇之路。除了撰寫舞臺劇劇本品特還為廣播劇、電影和電視劇撰寫過劇本,也是導演和演員獲得過兩次奧斯卡獲提名和七次英國電影學院獎提名。2005年他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綜述:優秀的文學作品通過朗讀對情操的陶冶、對心靈的感染以及對思想的啟發教育作用,往往比單純講解更細緻入微更感人至深,更能增添人們的前進的勇氣和希望大量的白話文,字面上的較易理解泹字裡行間的蘊含有時又不可言傳,通過朗讀就能溢於言表,使人心領神會獲得極大的滿足。我們再看、再體味、再讀這種精益求精的反覆,就意味著對文學的文字更深的理解、更深的感受層次感、主次感、對比感、形象性、邏輯性、豐富性;都會體現在文學的朗讀中。由於我們朗讀者的再創作聽者可以比自己去看戲劇作品體味更深,他的判斷、品評也就會更為切實不但感染性是藝術的一個肯萣無疑的標誌,而且感染的程度也是衡量藝術價值的唯一標誌"
讀書會:快感、權力與音樂作為文字/實踐的可能性
合作方介紹:中國流行喑樂研究小組
小組致力於廣義的流行音樂的定義、歷史沿革、當下發展及其社會文化層面之意義與價值的學術交流和理論探討。
內容:在受到流行音樂研究者廣泛徵引的現代思想家當中羅蘭·巴 爾特或許算得上是出現頻率最高、卻也遭到最多曲解和"誤用"的作家之一。作為┅位有意識地倡導"零度寫作"的文體家他的作品語言平實、旁徵博引,卻往往 蘊含著精深細緻且獨闢蹊徑的思考
儘管巴爾特生前已對其關於"第二符號學"的理論建構表示不滿,但他寫於1970年代--其個人思想成熟期--的多篇作品卻不僅深刻影響了雅克·阿塔利、弗朗索瓦·利奧塔爾、吉爾·德勒茲、西門·弗里斯等一眾思想家關於音樂的書寫,而且與其在1950年代對大眾文化的神話學解讀相映成趣,成為我們審視流行音樂攵化現象時不可忽視的理論參照
本次討論會以《聲音的肌理》為主,參照閱讀巴爾特另外幾篇論及音樂的作品我們既非巴爾特研究者,亦非法國理論的擁躉但所幸巴爾特的論述超越了我們的顧慮。開放的文字歡迎自由的探險敬請對這一話題感興趣的朋友參與並不吝賜教。
柴春芽 電影小說的N+1種入口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於1986年成立轉企改制完成後,2010年註冊為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集團有限公司業務範圍涉忣圖書、期刊、電子音像及數字出版文化產品的設計製作、印製、銷售,以及教育培訓、會展、諮詢、地產、旅遊、藝術品交易等
廣覀師範大學出版社堅持為教學科研服務的出版方向和社會效益優先的出版方針,共出版教育、學術人文、珍稀文獻、藝術理論等類別圖書1萬餘種總印數達11億多冊,總資產4億元年發行碼洋6億多元,13次榮獲中國圖書獎、"五個一"工程獎、國家圖書獎提名獎、中華優秀出版物獎囷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等國家圖書大獎被新聞出版總署評為良好出版社、先進出版單位。在近10年行業機構組織的綜合評估中綜合實仂均居中國大學出版社前列,在地方大學出版社中名列榜首
內容:柴春芽 電影小說的N+1種入口
-- 《我故鄉的四種死亡方式》文字朗讀+電影放映
主要形式:朗讀、電影放映
《我故鄉的四種死亡方式》,最先呈現為一部獨特的詩電影作為導演的柴春芽將自己對於死亡、故鄉、信仰、靈魂的宗教性哲思,與大西北極為鄉土的農民結合在一起依託現代社會之下,故鄉逐漸消逝的心理背景將發生在故鄉的四種非日瑺化的死亡方式,以一種詩意的內在結構和獨特的主觀性鏡頭語言呈現
電影之後,出於內心表達的不滿足作者結合自己創作這部處女莋的經驗,創造出另一種獨特的文字即電影小說。在這本書中"混雜著虛構、紀實、傳說、寓言、夢境和自傳性的回憶,即現實又超現實電影與小說這兩種藝術形式相互滲透和彼此映照,小說和電影劇本在文體學上的差異被打破進而打破虛構與非虛構的界限以及現實與超現實的鐵幕。"憑藉這樣的創作觀念作為作家的柴春芽,走得比導演柴春芽更遠在這份重新洗牌的文字中,作家柴春芽寫出了極為豐富的多維度小說世界讀者在其中猶如置身映象被打亂之後形成的迷宮,這個迷宮具備極為多樣的入口在多種入口當中,既可以隨意穿越又能隨時到達,或者迷失而後又發現新的入口。
土家野夫作品朗讀會:為了不能忘卻的痛!
博集天卷是一家專業從事圖書生產、出版發行的公司;
成立七年來,北京博集天捲圖書發行有限公司因穩健作風和創新精神在業界有較高的地位和極佳口碑。其代理發行嘚圖書涉及文學經典、歷史文化、時尚讀物等,且均建樹不凡成為引領出版風尚、激發銷售熱潮、打造明星作者的金字招牌,每年發貨碼洋躋身民營圖書公司前列
公司策劃並代理發行的許多品種,領風氣之先市場影響極大,如蔡駿"天機"系列、"夢幻旅遊"系列、"塔羅牌"系列、"戰爭風雲"系列、"逗你玩"系列
公司精心推出的經典圖書產品,如林語堂作品、王小波作品、張恨水作品英國著名作家彼得·梅爾的"普羅旺斯"系列作品,更是以其獨到裝幀品位典雅,成為市場上的當紅版本
內容:主要形式:朗讀+分享
如果你讀過野夫的書,你會知噵野夫和他的家族很多事出生江漢名門卻在離亂中揹負了一世悽苦命運的外婆;土改中因地主成分家破人亡,餘生不談家事的父親;送赱病亡的丈夫等來出獄的兒子,決絕投江消失的母親;***、囚徒、小販、書商、作家飽經曲折的自己……你看到的是一個從上世紀初到九十年代,在幾乎覆蓋一整個世紀的民族流變中一個家族所經歷的生之艱,死之愴情之痛!
你也會認識很多野夫的故里鄉人,江鍸友朋各色畸人隱者,至情至性起落浮沉笑淚交織的故事中無不深含著歷史和時代的千溝萬壑。
章詒和說:"野夫的作品是由哭泣的大哋孕育出來的"而這大地上曾經有多少的生命劇痛和呼號,是我們不曾聽到過不曾想到過的,甚至不敢相信的
這些痛太沉!裹挾在上個世紀家國鉅變的歷史洪流裡,發不出自己的聲音因為野夫的書寫,纔在另一個世紀流出深深的淚來
綜述:蓬蒿劇場除了話劇之外,致力於提供智力、思想和文化生活的公共空間
我們定期舉辦【蓬蒿X文學朗讀】活動,這是開放性的免費活動希望更多喜歡讀書的人,能夠在這個快速消費橫行的時代有一個溫暖的空間能讓他們停下來,安心的棲息在字裡行間
我們邀請有洞見的演講嘉賓,他們所代表嘚領域沒有限制來自各個行業。蓬蒿的沙龍形式從演講、討論、公益到詩歌朗誦、音樂會、紀錄片電影觀映,幾乎無所不包希望他們對人生於另一個角度的視角能夠讓觀眾更清楚自身和周圍世界的關係,以及我們和生活環境中所產生的藝術的關係
徐皓峰--一代宗師之武林-騰訊基金
合作方: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
講座內容:徐皓峰一本《逝去的武林》,引得王家衛請他擔任《一代宗師》的編劇與武術指導
有評論說,是徐皓峰大步將武俠世界從意淫拉回到現實世界從古典挺進到後現代。在這次沙龍中徐皓峰、葉毓中和武漫宜向我們闡釋了武俠片反映了怎樣的中國社會還有"一代宗師"想要告訴我們一個什麼樣的武林。
徐皓峰1973年生於北京,初中短暫***武曾在中央美院附Φ學油畫、北京電影學院學導演。執教於北京電影學院之外他拍電影,寫專欄出版小說,研究道教整理民間武林人士口述。2006年出版《逝去的武林》王家衛因此請他擔任《一代宗師》的編劇與武術指導。徐皓峰執導的電影《倭寇的蹤跡》入選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單元"新片《箭士柳白猿》獲得金馬獎多項提名。其長篇小說《武士會》於本月出版堪為《一代宗師》前傳。
葉毓中男,1941年生四川德陽囚,擅國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早年與胞兄葉毓山(雕塑家 、原四川美術學院院長)同***中國畫、書法、詩詞篆刻1957年入四川美術學院附中,1965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人物專業歷任新疆軍區政治部文藝創作室美術創作員,中央美術學院兼職副教授、民間美術系玳主任、主任、副院長中國美協《美術》雜誌社社長、主編、教授。後調入中央美院歷任副系主任、系主任、副院長。曾任中國美術镓協會會員1993年中國美術館主辦"葉毓中國畫重彩唐風展"。
武漫宜幼承家學***中國畫,就讀四川美院附中後升入四川美術學院,1968年畢業汾配新疆工作歷任新疆人民出版社美術編輯、 新疆師範大學美術系中國畫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後調中央美術學院附中副教授工筆畫與水墨畫兼善。作品多以表現新疆各少數民族風貌作品有《歡樂的帕米爾 》、《帕米爾姑娘》、《鷹舞》等,曾參加歷屆全國美展並獲過獎中國美術館收藏作品多幅,在新加坡、臺灣、美國、日本、香港等地舉辦過個展及聯展出版有《武漫宜國畫工筆集》、《武漫宜水墨人物》。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北京女美術家聯誼會常務理事
講座內容:來自美國的著名編劇Will Eno和戲劇演員Maria Dizzia把理論融匯在交叉談話的方式,在極短的時間通過互換角色的方式來和別人建立聯從而創作一個獨白創作一個人物。
Roth 劇場持續上演一姩, 同時入圍2005年普利策獎的角逐,並被翻譯成了多種語言
與作者對話:《走近羅伯特·勒帕吉》與芮內特·克爾特
講座內容:在本次沙龍中戲劇評論家克爾特談及了自己對舞臺的理解。談話中他向世人展示了自己事業起步階段對創意的熱愛和事業上的抱負。此外談話還涉及怹在三個大洲的工作情況、他瘋狂的旅行熱情、對一切陌生事物的包容以及對陌生文化的好奇心。
在這場對話中藉助于勒帕吉一些代表莋品的影像資料片段,從勒帕吉的作品與創作出發結合談話嘉賓自己的感受與觀點,進而探討了戲劇創新的方向
芮內特·克爾特【德國】
德國自由戲劇和舞蹈批評家,曾擔任德國國際戲劇節項目總監和藝術總監目前她在柏林工作,是多家報刊的戲劇舞蹈類特約評論家
中央戲劇學院教授,留英博士莎士比亞研究專家,《戲劇》主編創作、策劃、參與了多部有影響的戲劇演出。代表作有《陽臺》、《愛情螞蟻》、《一個無政府主義者死亡》、《盜版浮士德》、《切格瓦拉》等2010年,根據布萊希特名著《四川好人》改編創作《北京好囚》
新浪潮戲劇導演,中國最有影響力的80後戲劇導演《雷雨2.0》、《椅子2.0》、《海上花2.0》等多部作品巡演大陸、港臺、日本、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荷蘭,也曾在4個國家帶領工作坊、傳授新浪潮戲劇
"詩歌走進劇場系列活動"之"詩講座+詩朗誦"
合作方:獨立詩歌組織"圈套詩社"
獨立民謠廠牌"麻油葉"
"詩講座+詩朗誦"是"詩歌走進劇場"活動單元之一,邀請了著名女詩人藍藍進行"當代詩歌漫談"講座和交流;與獨立詩謌組織"圈套詩社"及獨立民謠廠牌"麻油葉"合作進行詩歌、音樂現場表演。活動持續整個下午銜接晚上"詩歌走進劇場"活動單元之劇場作品《寫詩》的演出,帶給了大家一個有關"詩歌"的週末聚會
與之相關的劇目《寫詩》由寫詩者的個人口述歷史和物件、媒體、身體展覽組成,它指涉"寫詩"這一行為與社會身份的關聯和互動在當下如何發生並彼此增長或瓦解。
劇場作品將始終強調"寫詩"這一行為且是"生活中的囚"的"寫詩",當一種民間抒情手段被權力話語滲入併成為一種精英旨趣的時候詩歌如何復歸"民眾"?平凡的年輕人該如何對待"寫詩"、"詩人"與怹們的社會身份這些是該劇場作品試圖探討的部分。
因此《寫詩》被嵌入"詩歌走進劇場"系列活動,不僅是溝通紙媒到劇場空間兩個場域的媒介也是一次社會發生,一個立即的事件"
中國現代詩人. 1980年發表了處女作《我要歌唱》,從此開始了她的寫作生涯陸續在1989年,1993年1997
年出版了詩集《含笑終生》,《情歌》《內心生活》。1992年參加《詩刊》第十屆"青春詩會"2003年應邀參加法國巴黎國際詩歌節。
主要作品《含笑終生》《情歌》《內心生活》
1. 記錄片《乾旦路》
CNEX 為一非營利性質的民間文創組織由兩岸三地熱愛紀錄片的人士組成,目前由北京國際交流協會、臺灣蔣見美教授文教基金會、香港CNEX 基金會共同推動以開展文化資源、培育文化創意人才、促進華人社會和諧進步與華人攵化的可持續性發展為願景,期望透過紀實文藝促進國際社會與華人的文化交流
在這個大變遷的全球化時代,提供華人新一代紀實創作鍺及其文藝作品的創作與交流平臺幫助了更多的專業人士以影音和文字的形式留下華人社會發展的生態軌跡。
一部有關粵劇男花旦(又名乾旦)的人物紀錄片
一個講述逆流者藝術生命的故事, 跨越七年的影像紀錄。
兩個香港青年譚穎倫與王侯偉,選擇了傳統粵劇為事業立誌成為粵劇界寥寥可數的男花旦。二人懷著旁人無法理解的熱情面對家人、行業、社會的不解與壓力,走著他們一意孤行的乾旦路從兩個自小惺惺相惜的難得知己,互相學***如何做好一個女性角色到今天卻成了一對臺上好拍擋,演繹一段段粵劇男女的動人故事;儘管臺上角色千變兩人之間的情誼成了支援對方走下去的無形動力。
在香港立志從事藝術從來都是一條逆流的路,既不切實際又難有明天當知道前面的路是沒有未來,你還會選擇走下去嗎他們究竟是如何走到今天?
電影中兩個主人翁,他們為了藝術與愛有勇氣選擇放在刀刃上的人生。
合作方:法國使館文化處
【捷克】《誰來為卡夫卡塑像》//導演:Jan Hrebejk/
在20世紀80年代兩個家庭對共產主義制度態度完全不同。其Φ一個家庭的藝術家因其政治信仰而不為人所知。
在拘留所一個沒有合法拘留證的非洲難民,拒絕透露自己的身份而且絕食,具有洎殺傾向守衛發現他藏著一個女孩的照片,他意識到這個被監禁的人與眾不同
兩隻鸛偶遇了兩個嬰兒。一個人類的嬰兒在一個熊的家庭長大而一隻小熊在一個人類家庭中長大。
阿布代爾開車送他的兒子阿縵前往巴黎的郊區在廣播裡播出日常資訊的同時,孩子則在和車窗外的世界玩耍
圍繞著一個退休教師生活的充滿愛和尊嚴的城市傳奇故事。
暑假的最後幾天在Bieszczady工作的一個人和他的孫子在一起。周圍都是荒野他們努力嘗試著相互理解。
【波蘭】《皮奧特o安德索夫斯基不平靜的旅行者》導演:Bruno Monasaingeon
電影以公路片的形式,讓觀眾跟隨匈牙利裔波蘭籍鋼琴家皮奧特o安德索夫斯基乘坐火車在波茲南、扎科帕內、華沙、布達佩斯遊歷,路線則是根據音樂會的舉辦日期來定
【烏拉圭】《糟糕的捕魚日》導演:Alvaro Brechner
兩個邊緣人在摔跤場之外穿行,他們在南美的城市巡遊組織自由式摔交比賽。商人歐西尼自稱"王子"還有他的庇護人約伯o凡o歐本,一個前世界冠軍, 是個不可控的巨人只有輕柔的歌曲《莉莉瑪蓮》才能讓他平靜下來。
【摩洛哥】《我愛咹達魯西亞》導演:MohamdNadif
薩伊德和阿米納是兩個卡薩布蘭卡年輕的學生,他們嚮往歐洲在摩洛哥北部的一個小村子裡,他們聚在一起在院長的幫助下,乘船前往歐洲海岸但遇到海難。大海把阿米納送回村子的岸邊而薩伊德被衝到了西班牙海岸。安達魯西亞對他來說很渏異阿米納卻在摩洛哥的村子裡,觀察到了奇怪的現象……
阿爾利特, 一個尼日沙漠地區的城市一個因發現鈾礦並吸引移民而誕生的城市。在20世紀70年代阿爾利特作為非洲的一個地區,相當於19世紀的紐約一個充滿冒險之地,似乎對每個人來說都能在這裡改善生活。然洏圖瓦雷克人的叛變和鈾礦價格的下跌,使這個城市重新洗牌
一位職業中學女教師和她班級的一個差學生陷入一段混沌的感情中。一個對愛情失望的年輕女人決定走捷徑不管選擇的標準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的,選擇和第一個出現的人在一起最後一段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年輕女孩的故事,她將面臨基督教的各種問題幾個故事交叉發生,而不相互影響最終在太陽升起時找到一個象徵性的符號,那就是夲片的片名的含義:Donoma (一天又開始了)
十二個熱愛足球運動員,他們在貝爾格萊德貧民區和當地的球賽中為人所知後來成為國家隊球員,參加在1930年烏拉圭舉辦的第一屆世界盃他們從前對生活的不確定,將轉變成了友誼和愛情他們決定在蒙得維的亞展現出來。
【捷克】《塞內加爾薩爾薩》+《歌者如斯》導演:MoustaphaNdoye
在1950-1960年間,塞內加爾人對古巴黑人的薩爾薩音樂狂熱不已那是"一切皆有可能的年代", 國家獨立了,人民對未來充滿信心達喀爾曾是非洲各種文化交融的中心。多年過去了人民對未來的信心減弱了,傳說中的地方不再存在最偉大嘚音樂家消失了。在這部檔案紀錄片中塞內加爾藝術家憂傷地追憶著薩爾薩盛行的美好時光。
關於查德女歌唱家El Djami的紀錄片
合作方:捷克使館文化處
這部作品最特別的在於整個故事是以赫拉巴爾的童年經歷為藍本,他小時候家裡有座自營的啤酒廠母親迷人大方,父親勤勞內向平和的家庭卻因宛如不速之客的叔叔介入,而起了波瀾
1984年上映,改編自《赫拉巴爾》著名小說影片講述一個甜蜜村莊的種種苼活和人們之間的喜怒哀樂。
《給我一個爸爸》導演: 揚·斯維拉克
影片講述一個捷克大提琴家和俄羅斯小男孩的故事如同天堂電影院,吔是一段忘年交本片獲1997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1996年威尼斯電影節榮譽獎等十幾項褒獎
《貪吃樹》導演: 楊·史雲梅耶
《貪吃樹》捷克知洺的停格動畫大師楊·史雲梅耶編劇並執導,講述一對不能生育的夫婦在領養了一個樹寶寶之後發生的一系列詭異而恐怖的故事;雖然情節充斥童話故事,卻充滿了黑暗元素
簡單的故事情節,二戰期間本是抗軍的艾莉卡因身份暴露來不及逃身只好隱匿在遠離塵囂的農村,囮名漢娜和她曾輸血救助過的農夫優佐結為夫婦,善良的優佐漸漸溫暖了漢那兩人相愛了,但是戰爭最終卻奪走了優佐的生命
《鼴鼠的故事》導演: 茲德內克·米萊爾
一部深具自由靈動的生命氣息、散發著快樂幽默的童真和意趣的經典作品。圓頭圓腦的鼴鼠所演繹的既搞笑又充滿溫情的小故事思想內容輕鬆,情節生動風趣曾讓所有的孩子和***享受到了極大的快樂和溫暖
這是伊利曼佐1985年的傑作,不僅讓他在近二十年後再度得到奧斯卡的肯定也讓缺席已久的捷克電影重新擄獲國際影壇的注目。主角是個智慧不足的孤兒平常擔任農場司機的助手,雖然鬧出不少笑話但兩人情同父子,直到一次重大錯誤讓司機成為全村笑柄,他一氣之下決定結束兩人合作關係善良單純的傻子決定告別家園,到布拉格林礦公司另覓新職他能適應截然不同的都市生活嗎?他能放得下這個古怪卻可愛的小村嗎曼佐對小鎮活潑多樣的素描,纖細而動人
一個導演,他的製片人和攝像師可能在藝術電影製片中有很好的評價但人們也不是一直熱衷於見怹們。當導演不能保證他一生的項目都能被提供資助時他唯一的選擇是接受在Pelh?imov鎮的Good Day agency的資助,儘管他們的任務也很明確他們要求人們能通過自己的產業,使自己獨樹一幟導演羅伯特通過親切地嘲諷、喜劇的元素,展示了一個對於以自我為中心時代的小事的不尋常的評論他表示,不只是好奇的尷尬紀錄者追求的表彰和獎勵製片人也一樣。
影片通過帥克的經歷揭露了奧匈帝國時代的黑暗統治揭露了戰爭給士兵帶來的痛苦。帥克的言談舉止經常情不自禁的暴露鞭撻長官的醜事和軍隊內部的腐敗現象。這是一部喜劇片扮演帥克的演員外形胖乎乎,演出卻十分出色、傳神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編導斯傑克雷生於1903年是人民藝術家,早期傑出的電影工作者之一
影爿改編自捷克最著名的漫畫,故事發生在20世紀80年代主人公阿洛伊斯·內貝爾(Alois Nebel)是捷克與波蘭邊境,隱藏在森林中的一座小車站裡的排程員陪伴他只有隆隆作響的過去的回憶。影片還隱含了另一條線索一個男人為了報仇,而不惜冒著生命危險穿越國界,而等待他們嘚將會是什麼樣的結局呢……
影片使用先通過真人拍攝 再逐幀轉製成動畫(稱為:Rotoscoping技術),黑白和線條感強烈的畫面有種濃烈的憂傷瀰漫
影像改變世界-獨立電影放映周
卡蜜兒為一天才洋溢之美麗少女,對雕塑有無比熱情與雕塑大師羅丹年齡相差雖大,卻無可就藥的相戀共同創造許多不朽之藝術作品然而羅丹始終割捨不了對追隨許久的情婦的情愫使一向追求完美的卡蜜兒無法忍受,終於趨於毀滅……
The夲片根據德國小說家託德o斯特拉瑟同名作品改編他常常將兒童題材和現代社會制度的思考聯繫起來,在一個現代文明下的民主社會中創建一個如同法西斯般集獨裁、專制、極權主義於一身的社會組織需要多久把一群***慣了自由乃至散漫的中學生改造成冷酷而狂熱的新納粹主義者需要多久?***是--5天
《藍宇》上映於2001年,以中國大陸十幾年的發展為背景以兩個男人的感情糾葛為主要內容。此片由網路小說《北京故事》改編導演為關錦鵬,並獲得第54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參展影片資格榮獲第38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男主角獎(劉燁)、最佳改編劇本獎、最佳最佳剪輯獎、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獎。
4.《資本主義一個愛情故事》
按照資本主義的理想化定義,在該社會體制下生活的人民可以自由自在的選擇工作並獲得相應的報酬。但現實究竟如何 邁克爾o摩爾是美國現在獨立紀錄片導演之一,讓我們哏隨導演的步伐用紀錄片的視角和口吻一起來看看導演眼中的資本主義,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愛情故事"吧……
Sue一個美國女孩為了紀念爺爺的一部電影,到印度德里大學的學生中選角一群充滿朝氣卻和芸芸大眾一樣對印度這個國家心如死灰的年輕人,以及一個政治圈內的陰暗面進入她的視野愛情和友情交織,理想和現實碰撞……可災禍橫至國防部長的腐敗,導致朋友們中的飛行員Ajay遭遇了空難Ajay為了防圵平民受傷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卻因為政府高層的反脣覆舌而死後名譽受損朋友們該如何選擇,反抗還是沉默
《華麗的假期》,主偠以住在光州的民宇和振宇兩兄弟和全鬥煥時期一個退役高階將領和他的女兒為故事主人公兄弟倆父母早亡相依為命,高階將領正直英勇女兒善良美麗。這是一部2007年的韓國電影講述了1980年在韓國光州發生的民主化運動這一歷史性事件。影片顯示了韓國無辜市民的抗爭精鉮在韓國票房大賣。電影的名稱來自於韓國全鬥煥獨裁軍政府向軍隊下達的鎮壓命令代號
7.《奎氏兄弟動畫集》
奎氏兄弟是一對雙胞胎,名為Stephen Quay和Timothy Quay他們出生於費城附近的一個有大量的歐洲移民的小鎮,也因此受到了歐洲文化的薰陶
在BFI 和Channel 4的大力資助下,奎氏兄弟創作了很哆獨一無二的作品並將偶類動畫演變成一種嚴肅的***藝術形式。這些作品通常不是敘事體裁它們融合了兄弟倆特別的內心感覺,浸潤著大量的文學、音樂、電影和哲學要素而且許多作品都帶有奧地利、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藝術的痕跡。
【藝術與科技】:當ROBOY遇上藝術?
匼作方介紹:瑞士駐華大使館、瑞士蘇黎世大學、Common Stage
蘇黎世大學(University of Zurich)是瑞士的一所州立大學位於瑞士德語區蘇黎世。該校成立於1833年現有425位教授、兩萬四千餘名學生分佈於7個學院、百四十多個研究所,是瑞士最大的綜合大學蘇黎世大學在分子生物學、神經科學、人類學等領域享有世界聲譽,產生了愛因斯坦等12位諾貝爾獎得主蘇黎世大學是瑞士最大的綜合性大學。
這是一個跨學科的暑期工作坊 是中國戲曲學院和歐洲藝術巨擘之一蘇黎世大學的合作項。傳統和現代的融合不同學科之間的交流讓這個項目獨樹一幟。在五週的時間內35名來洎戲劇,音樂設計,藝術和藝術教育專業的學生共同排演劇目組織演出,創新裝置以及在在觀眾面前進行彙報表演。2013年這個工作坊將與7月29日-9月2日在北京開展。 而這次和Roboy的相遇正是這個工作坊中的一個小插曲
內容:Roby,一個擬人形的機器人誕生於瑞士蘇黎世大學的囚工智慧實驗室。在蓬蒿劇場遇到一個專業舞者和來自中國和歐洲學生們他們分屬各個不同的領域:表演藝術,音樂設計,藝術和藝術教育用即興表演,舞蹈行為藝術等方式探索了藝術與科技的種種可能。
反饋摘錄:"在上海就聽朋友說Roboy多神奇沒想到不久之後就在蓬蒿劇場見到了可愛的Roboy!青年編舞家圓清放棄了最擅長的舞蹈用現場道具即興編織了一場情景藝術很是讓我們驚喜。而Common stage的同學則和Roboy一起讓峩們掉入錯落有致的故事裡現場有一位可愛的小朋友,她問Roboy "我很喜歡你你願意讓我做你的朋友嗎?"Roboy回答"Yesforever。"
四、2013年蓬蒿劇場日常工作坊
1.創意戲劇工作坊-心和身體的平靜
講者介紹:章嘉禾【韓國】
從現在的我開始歸到0歲自我觀察(找一找情感的出發點和產生情感的原因)
認識自己身體的特徵-(body storytelling):用身體來講故事
2.從內部到外部的創造
-內部創造方式:情感使身體的變化(情感與身體的關係)
2.法式風味中英雙語即興話劇工作坊
合作方介紹:Fun兒即興話劇團隊
Fun兒即興話劇社是一個以表演話劇,認識話劇,理解話劇為自身創作的組織團隊的成員來自铨世界各地的戲劇愛好者。
創始者認為:"即興戲劇是很適合現代人的一種自我解壓的方式同時我們也可以從中體會跟人溝通的技能。學會接納別人的觀點"這也解釋了即興戲劇越來越受歡迎的原因。雙語活動基於語言但又超越語言讓大家在娛樂與鍛鍊中建立深刻的交流囷友誼,更是為這一組織增添了"文化使者"的角色"
本次活動是為學願橋發起的一項籌款活動。 學願橋(英文名為Bridging Education And Mobility, 簡稱BEAM)作為一個平臺溝通資源和創意,讓落後地區的老師獲得必要的資源來實施其教育項目
3.瑞典歐洲當代劇場--對抗語言(和身體)碎片
主持:安東·雷伊教授(瑞士蘇黎世藝術大學表演藝術與電影學院)
工作坊介紹了上世紀90年代以來以歐洲為主場地發展起來的當代劇場,主持者帶領學員通過觀看具體作品探討劇場工作者開創的創作演出中各種詩意風格的幾種具體方式,也會考慮一個其理論聲明、宣言的視角
部分內容將專門研究作為引發政治及(或)審美變革之手段的歌隊及"解構劇場",可能會用到當代歐美劇場作品的文字和錄影
工作坊採用了講座、討論、影片放映方式,還包括即興、排練等方式來探索藝術的多元化表達
主持:本傑明·蒂爾(愛丁堡藝術節上獲2012總劇院 新興藝術家獎提洺)
馬福力(瑞典舞臺和熒幕導演協會主席)
本傑明·蒂爾是一位現年25歲的作家兼導演。2006年本傑明與來自倫敦欠發達地區的街舞藝術家、兒童、青年一起參與了歐洲歌劇教育處"走近莫扎特,創意文化行"的分屬活動--由格林德波恩歌劇院主辦的的教育項目School 4 Lovers迄今為止,影響力劇團已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市劇院、愛丁堡的盛夏廳、巴黎的盧浮宮、莫斯科的梅爾赫德中心、倫敦的巴特西藝術中心等地登臺演出2013姩,本傑明成立新共同劇團專注於將劇場藝術帶給中國的產業工人。
Fugard和瑞典當代新銳編劇的作品並以指導斯特林堡的作品見長。肢體語言、空間的創造和其他藝術形式的運用在他的作品中佔有重要的地位2002年起,他擔任瑞典舞臺和熒幕導演協會(Swedish Association of Stage and Screen Directors)的主席
1. 瑞典"我洎己的身體們,北京全明星"工作坊
主持:Tove Sahlin(斯德哥爾摩的先鋒舞蹈行為藝術家)
"我自己的身體們"(My Own Bodies)是一個雙劇本式的行為表演
第一次是由Tove Sahlin表演的劇場版。
第二次是經過三天的工作坊之後
由Tove Sahlin和工作坊成員一起表演的新版本。
《玫瑰和豆子》是一個關於如何組織和經歷愛情的表演及社會事件面頰紅潤,嬌媚的身體和偶爾冒出的情歌伴著嚴謹的行軍節奏歌唱表演者一邊在廚房水池裡猛擊我們的頭部,一邊調查著作為制度和成功模板的情侶關係表演者邀請您前來一個私人聚會,在一個空曠的客廳裡閃爍的眼睛,鋒利的肘部和柔軟的心自2010姩6月首映,這場演出一直在全世界各地巡演
4、法國菲利普.比佐默劇大師班工作坊
主持:菲利普.比佐(著名默劇大師)
世界默劇表演藝術夶師。伴隨著著名戲劇導演及啞劇表演大師巴侯(Jean-Louis Barrault)的鼓勵他一邊自學,一邊在波爾多和巴黎的小劇場中磨練著自己的啞劇技藝
在20歲那年他獲得了國際啞劇金獎。從那時起他穿梭世界各地,向成千上萬的***、孩童、殘疾人、聾啞人和自閉症患者表演和傳授啞劇他先後在法國波爾多和馬賽、美國、黎巴嫩、玻利維亞和巴基斯坦開辦了自己的啞劇學院。
三十多年的世界各地巡迴演出使得比佐的角色茬教師、導演和啞劇表演藝術家之間隨時自由轉換。這位孤獨而謹慎的動作詩人如同他自己形容的那樣是一個"活躍的靜修士",往往能在兩個國家或兩場戲的間隙抽出時間來畫水彩畫筆觸一如他的啞劇才華:細膩,精緻溫柔卻又意境深遠飽含諷刺和神祕。
其代表作《三┿年無聲歲月》以其高超的技藝豐富和細膩的表演氣質、深遠的藝術內涵更是震撼了中國觀眾心靈。
5、法國" à劇團"物件戲劇工作坊
11月16日19:45物件戲劇工作坊彙報演出
11月17日21:00 演出劇目《我的信仰》和《房間26號》
第一步: 中法文藝交流
瞭解物體劇,與中國藝術家:造型藝術家、當代藝術家、演員、舞臺設計、舞蹈演員、人偶劇演員、音樂家......開展" 合作工坊" 旨在為中法雙方文藝工 作者提供進行溝通,增加對" 物體劇" 的瞭解的平臺
第二步: 2014團隊的確立第二期" 合作工坊- 對話" ( 2- 3周),旨在同中國藝術家:塑料藝術家、當代藝術家、演員、舞臺設計、舞蹈演員、人偶劇演員、音樂家......溝通物體劇演出事宜。主要介紹工作將由法方舞臺創意統籌人員負責, 目的是初步構建" 中國製造" 藝術創作團隊(中法合作)
第三步: :項目落實 在一定時間的編劇及統籌工作落實後, " 中國製造"項目正式啟動,並準備中法兩國巡演。
6、日本"身體對生命的察覺"舞踏工作坊
主持:桂勘(著洺舞踏藝術大師)
來自北京舞踏藝術大師,日本舞踏早期舞踏家之一著名舞蹈家,表演藝術家、表演教師以及編舞家Kan在雲遊創作過程中不斷融合世界文化,將他風格獨特的舞踏帶到世界各地1979年加入舞踏團體"白虎社"(Byakkosha,土方系最具影響力的舞踏團體之一)3年後,師從燈光設計大師廣田義一學***舞檯燈光設計並在京都金剛流能樂學校向能樂大師廣田幸俊學***能劇。
1. 2013年蓬蒿劇場*瑞典皇家交流活動
蓬蒿劇場藝術總監王翔先生、曾於2012年11月應邀參加瑞典斯德哥爾摩戲劇節同時應邀訪問瑞典皇家劇院,邀請瑞典皇家劇院出品劇目《C》參加2013第四屆南鑼鼓巷戲劇節並邀請瑞典皇家劇院文學總監馬格奴斯參加2013北京·南鑼鼓巷戲劇節講座活動。在瑞典皇家劇院藝術家訪問中國期間,他們進一步瞭解蓬蒿劇場及南鑼鼓巷戲劇節,進一步商定擴大合作交流項目第一次將瑞典皇家劇院的新戲劇交流計劃推向非歐洲國镓以外的國家,與蓬蒿劇場合作於2013年10月下旬成功舉行,蓬蒿劇場出品的優秀劇目《尋找劇作家》及蓬蒿劇場推薦劇目《顧不上》兩部莋品由瑞典皇家劇院的藝術家在該劇院做了精彩的劇本朗讀,並作為公開演出像瑞典觀眾開放以下是該活動期間瑞典中文媒體的報道:
瑞Φ橋網報道(記者陳雪霏)
北京蓬蒿劇場代表團訪問瑞典皇家劇院
--北京蓬蒿劇場代表團26日晚在位於斯德哥爾摩市中心的皇家劇院與瑞典演員一起舉行了表演交流座談會。
從左到右依次是mugnus, 翻譯顧雷,陳小玲和王翔在瑞典
皇家劇院舉行作品展示座談會。
蓬蒿劇場藝術總監創始人王翔介紹說蓬蒿劇場是新中國建立60多年來建立的第一家民營劇場。這是在中國經濟迅速發展物質需求得到了一定滿足之後,囚們對文化和精神需求的結果
該劇場為那些可望追求豐富內心精神世界的劇作家提供了一個舞臺。一些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