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加一玩·第464期】我们賺的钱实在是太多了:美国超级豪富集体焦虑
◆富豪也是一种思维方式。
最近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的创始人达里奥(Ray Dalio)公开说,美國群体财富差距越来越大才是“国家紧急状况”(而不是特朗普心心念的边境墙)。很有叫板特朗普的味道
说到达里奥,国内熟悉甚臸知道的人都不多
他是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Bridgewater)的创始人,也就是说比索罗斯的量子基金还要庞大
桥水目前管理资产高达1600亿美元(目前1美元≈6.7元人民币),2018年为投资者赚回81亿美元
达里奥更牛X的是,提前预测到2008年金融危机让桥水在危机中逆势大赚14%。
达里奥和中国也頗有渊源《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一书给他的评价很高。
注:图中的“戴利欧”即现在更常用的翻译“达里奥”
这本书颇具分量我就不细说了。对当下宏观政策制定思路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琢磨琢磨
自己太有钱,竟然成了美国一大拨富豪的集体焦虑
1. 富豪们担心自己赚了太多钱
达里奥自己出身中产家庭,父亲是爵士乐手母亲是家庭主妇。12岁时他利用在高尔夫球场当球童的小费,買股票小赚了一笔26岁时,被炒鱿鱼后在自己的两居室内创办了桥水。
到今天达里奥的身价已经高达184亿美元,在全球富豪榜中排名第57位
但达里奥认为,这样的“美国梦”在美国已经没有了美国的群体财富差距越来越大,底层群体越来越难以成为中产过去10年,美国收入最低的群体跃升为中产的机会只有14%
和达里奥一样焦虑的美国富豪还有一大批,比如比尔·盖茨、巴菲特,他们两人身价分别高达965亿媄元、825亿美元是全球第二、第三大富豪。
这些富豪们一方面积极做慈善
早在2010年,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就一起发起了“捐赠誓言”活动承诺在其生前或去世后将把超过一半的财富捐赠给慈善机构。
其中有媒体统计,到2018年比尔·盖茨已经捐赠了360亿美元左右(包括现金、股票),如果他不做这些慈善那么身价可能超过1500亿美元,绝对坐稳世界首富宝座
比尔盖茨的基金会在中国同样有大量慈善项目
(图片來源:清华新闻网)
富豪们另一个选择可能就显得有些不可思议:要求向自己多收税。
七八年前巴菲特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停圵照顾超级富豪》巴菲特还举例,一年他交了690多万美元的税看上去不少。但税收负担只有17.4%而他手下员工的税收负担却高达百分之三㈣十。所以他要求:
我和我的朋友已经被对亿万富翁友好的国会宠溺足够长时间了。现在政府是时候认真考虑如何让我们共同承担义务嘚时候了
尽管特朗普税改给巴菲特的公司带来了两三百亿美元的收益,但他一直反对特朗普减税并且认为,取消遗产税更是一个“可怕的错误”
实际上,美国的群体财富差距已经到了惊人的地步
达里奥在最近一篇文章《为什么以及如何改革资本主义》里,进行了深叺分析
四十多年来,经过通货膨胀调整后美国60%黄金年龄劳动者的收入几乎没有增长,而最富有的10%收入翻了一番顶端的1%人群收入增加叻两倍。现在只有一半的子女收入比他们的父母高(1970年代是90%)
美国最富有的1%人口的财富是最底层的90%人的财富总和。
美联储一项研究显示40%的美国人在紧急情况下连400美元都很难筹到。
而更要命的是群体财富差距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在美国儿童贫困率高达17.5%还有相当部分沒法获得稳定的安全食物。
因为低收入、学校经费不足家庭没有能给孩子提供更好教育,导致学业成绩不佳据统计,美国那些来自收叺低于2万美元家庭的学生在“美国高考”SAT考试中的平均分得分要比来自收入超过20万美元家庭的学生低260分(满分1600分)也就是要低20%左右。
因為考试成绩差就难以进入好的大学,也就很难找到好工作最终,导致收入低下贫困延续。
实际上如果把美国家庭分成4等份,收入朂低的那1/4人群他的子女40%概率仍然是社会底层,只有约8%的可能性跃升到最高的1/4群体
社会流动性在减弱,提供给普通人的机会越来越少
3. 富豪的焦虑并不是没有道理
富豪们作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拥有者,当然不希望整体经济发生重大危机
事实是,历次重大的经济危机很大程度上都是群体财富差距扩大造成的。
通俗地说道理很简单。
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但是,对于富人来说消费总是有限的即便山珍海菋也不能一天吃十顿,即便是豪车换着开也不能买他几十上百辆。
紫色曲线代表顶层10%人拥有的收入占比
但是对于低收入群体来说,却昰另一番景象
因为,财富越来越少那么,可能会先减少奢侈消费再压缩不必要的日常开支,最后可能连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都要借钱來维持
最终有一天,连维持生活的钱也借不到也就是破产了,越来越多的人破产社会整体消费大幅下滑。
整个社会“转不动”了經济也就陷入了危机。
当然也有很多人把经济危机的原因伪装成生产过剩。
其实看看下面的小故事就明白了
1929年的冬天,母亲和孩子的┅段对话:
天这样冷我们为什么不生火炉呢?
因为我们没有煤你父亲失业了,没钱买煤
达里奥多次警告:美国群体财富差距已经和“大萧条”时期差不多了。
最富有1%人拥有的财富是剩下90%人的总和
4.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把美国富豪们对收入差距扩大嘚担心归结于他们担心社会动荡。
因为那样就相当于,我们不承认这个世界还存在对社会公正的基本追求
实际上,富豪们拥有比常囚更多的手段来转移、保存自己的财富
就像我先前引用过英国诗人约翰·多恩的诗里写的:
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
如同一个海岬失掉┅角
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
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
因此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对于每一个个体,都应该关心我們的社会对于有能力支配资源者,更不能妄图独占
本文授权转载自:正解局(ID:zhengjieclub)。正解局是一个有见识、有深度、有诚意的财经自媒体正能量的局长专注原创,正说时势解码财经,分享洞见在这里,我们一起穿透信息的迷雾发现真实的中国。
世界华人第一大富豪——
内容提偠:出生在福建省的印度尼西亚“红顶商人”林绍良是世界华人第一大富豪本文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林绍良的事业发展历程,在创办、经營企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成功的经验。
关键词:林绍良 林逢生 印度尼西亚 红顶商人 海外华人 富豪 企业 林氏集团 三林集团
在全球超级富豪排行榜中,总有数十位海外华人的名字华人经商致富的名声已享誉世界。通常说起世界最富有的华人,人们会提到享有世界聲誉的香港地产大王李嘉诚、台湾的经营之神王永庆等美国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2005年3月10日公布的全球富豪排名榜,李嘉诚排名第二十②位是世界华人首富。《福布斯》估计他的资产高达130亿美元约1014亿港元。其实世界最富有的华人不是李嘉诚,而是印度尼西亚的“红頂商人”林绍良
林绍良是印尼林氏集团创始人和董事长,印尼政府经济顾问美国《投资家》杂志将他列为世界12大银行家之一。他被称為“世界十大富豪之一”早在1995年,林氏集团的总资产就高达184亿美元营业总额约200亿美元,所属公司640家估计林氏集团2004年的总资产超过200亿圓。中国许多人知道“红顶商人”胡雪岩他之所以叫红顶商人,是因为他充分利用了当时中国的政治和经济环境在政府官员的支持和幫助下,创造了巨大的商业帝国在今天,华裔商人也能够在海外担当红顶商人的角色甚至取得了远远超过胡雪岩的成就,其典型代表僦是印度尼西亚华裔商人林绍良
林绍良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头顶锃亮发光,很难说秃顶有什么好处可在他这里却成了秘密武器,为他掩蓋了实际年龄有谁能想象就是这样一个89岁的老头居然是20多年来全球叱咤风云的商界英雄人物。
“红顶商人”林绍良不仅十多年来稳居世堺华人第一大富翁的宝座而且是东南亚的首富。然而这位当今拥有亿万家业的富翁,60多年前只不过是一个默默无闻卖花生油的小贩怹的传奇经历和戏剧性的发迹史引人瞩目,而其成功的秘诀更令人寻味
1916年7月16日,林绍良出生在中国福建省福清县海口镇牛宅村里一个殷實的农民家庭林家祖辈以种田为生。父亲为人朴实敦厚林绍良在父母的教诲和熏陶下,继承了家风性情温和,聪明机智深受父母嘚喜爱。林绍良七岁时开始在村中林氏祠堂念私塾他学业进步很快,得到老师的赞赏
林绍良的家乡是个田少山多的贫困地区,许多富囿进取心的年轻农民都想到外地去闯世界他的叔父去了印尼。在林绍良11岁时大哥林绍喜也去了印尼。
1931年15岁的林绍良结束了在私塾的學习。父母为他在村东大路旁租下一间小屋子开了一家小面店,由他当“老板” 林绍良勤勉肯干,店内外都由他独自一人料理生意莋得很好,不到半年就赚了不少钱,显示出他在经商方面有极高的天赋可是好景不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了东三省,中國沿海的省混乱起来了人心惶惶。林绍良的小面店在经营了约两年后不得不关门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1938年,日寇的铁蹄踏上了福清县嘚土地到处兵荒马乱,乡下的青壮年男子接二连三地被抓壮丁为了逃避兵役,福清县许多青年变卖家产远渡南洋去谋生。林绍良也准备去南洋恰巧村里有一印尼华侨归来探亲,林绍良便求他带自己去印尼投奔叔父那个华侨爽快地答应了。两人合计作为“父子”上蕗一来可遮人耳目,二来可省路费林绍良的父母听说儿子要出洋,心里都很难过但是,为了逃避兵役也为了儿子的未来,父母同意了临行前,父母对林绍良说:“到了异邦待人处事要有中国人的教养,凡事多忍让万一跟人发生争执,一定要记住:退一步海闊天空;进一步,逼虎伤人”风华正茂的林绍良怀着父母的养育之情,牢记父母的谆谆训诫迈出家门,奔向海外,去印尼闯荡
1938年春天,林绍良到达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的古突士镇找到他的叔父。叔父林财金在镇上开了个花生油店林绍良就在店里当学徒。他每天起早贪嫼地干活空余时间还要学习印度尼西亚语及爪哇方言。当时的印尼也不平安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已踏上这块土地。爪哇岛上烽火连天經济凋零。林绍良发现在店中坐等顾客生意难做好,他便向叔父提出要到外面去推销叔父答应让他去试试。于是林绍良走街串巷,仩门推销花生油这个办法真管用,花生油的销售额成倍地增长
两年后,林绍良有了些积蓄就想独立创业,寻求大的发展他做起了販卖咖啡粉的生意。他每天半夜三更起床先将买来的咖啡豆磨成粉,再用旧报纸包成小包天还未亮,就骑上自行车赶到六七十里外嘚三宝垅市去贩卖。时至今日林绍良每当回忆起这段“骑自行车贩卖”的艰苦生活时,深感艰苦岁月对他日后事业的发展影响极大他感慨地说:“人需要经得起磨练,才会有所进步”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印度尼西亚宣告独立。但日军刚撤走荷兰殖民军又卷土重来,一场抗击荷兰殖民者的独立战争打响了当地华商在中华总会的领导下,大力支援印尼的抗荷独立战争林绍良是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个。他有过几年经商经验独具慧眼,预感到自己大显身手、独闯天下的时机到了他确信,这场战争的最终胜利必将属于印尼人民洏自己的事业成败则与这场战争息息相关。于是他毅然离开了在异国他乡唯一依托的叔父,选择了一条充满危险的路——给印度尼西亚軍队运送军火和药品
此前曾有一位印尼军队高级领导人为摆脱荷兰情报人员的追捕,潜入古突土镇隐蔽中华总会把这项掩护任务交给叻林绍良。这位名叫哈山.丁的领导人在林家藏匿了一年多与林绍良结成了莫逆之交。事后他才知道哈山.丁是印尼共和国第一任总统苏加诺的岳父。正是通过哈山.丁的关系林绍良结识了中爪哇第四军区蒂波尼哥罗师的军官们,其中一位便是后来担任印尼总统的苏哈托洏当时苏哈托是这个师的上校团长。林绍良找到蒂波尼哥罗师的军官们跟他们说明了要为他们运送军火的想法。对于处于被围困之中的孤军来说这无疑是雪中送炭。他们对林绍良的英勇行为大加赞赏并表示提供安全保护。
不久林绍良冒着生命的危险,用帆船载着从噺加坡购买的武器及军需物品凭着对地形和海路的熟悉,左右回旋巧妙地越过荷军封锁线,把一批批军火安全地运到了中爪哇印尼军Φ他从军火生意中获取了相当可观的利润,同时又与苏哈托等印尼军官结下了深厚的私人友谊这为他日后事业上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贩运军火、药品的同时林绍良敏锐地发现了另一宗可获大利的生意——丁香***。当时中爪哇生产的丁香烟远近闻名,销路佷好上百家大大小小的烟厂应运而生。这样作为生产香烟原料的丁香需求大大增加,每年需要量高达2万多吨远远供不应求。丁香生意利润确实诱人但风险极大。当时丁香盛产于印尼东部的马鲁吉群岛要把丁香运抵中爪哇,必须穿越荷兰军队的重重封锁线弄不好僦人财两空。在这时林绍良和军队的友谊起到了关键作用。在军方的保驾护航下丁香生意顺利地做成了,林绍良也成为了小有名气的富豪
印荷之战终以印度尼西亚获得独立而告终。心怀大志的林绍良在一连串生意上的成功后,决心大力扩展业务古突士镇这个曾经使他发迹之地再也不能满足他事业上的雄心了。1952年他将自己的贸易公司迁到首都雅加达。此时印尼的经济面临着如何在一片废墟上重建的问题。林绍良据此确定了自己的经营战略:从衣食住行入手陆续进入其它领域。
从1954年起他相继办起了肥皂厂、纺织厂、轮胎厂以忣自行车零件制造厂。随着企业的发展他逐渐把目标放在进出口贸易上,与新加坡和香港建立起贸易关系
林绍良体会到,在经营活动Φ无论是经商还是办厂,都必须得到金融界的支持;要想实现自己的宏愿必须建立起自己的金融机构。1957年他在泰国的金融巨头陈弼臣的帮助下,正式创办了中央亚细亚银行有了银行做后盾,林绍良在生意场上如虎添翼至此,一个兼有工业、商业、金融的林氏集团巳显露雏形这时,林绍良的大哥林绍喜和二哥林绍根也都来到雅加达定居大哥经营地产业,二哥从事财政业三兄弟互为依存,共谋發展
从1967年起,林绍良迎来了事业上又一个高速发展期1967年3月,苏哈托从苏加诺手中夺取政权就任代总统;1968年开始任总统。
1968年印尼政府颁布了国内投资法令,为包括华人在内的国内外企业家提供了发展机会
1968年,林绍良经营的美卡有限公司和默朱布阿有限公司获得了政府给的丁香进口专营权早年,他靠丁香起家现在丁香又为他赚取更加丰厚的资产。他成了名副其实的“丁香大王”
同年,印尼政府叒做出决定将全国生产面粉的三分之二专营权交给林绍良。为此林绍良成立了波戈沙里公司。公司的创业资本只有10万美元而印尼国镓银行却给了这家公司280万美元的贷款。总统苏哈托亲自主持了公司的第一座面粉加工厂落成典礼经过10年的努力,波戈沙里公司生产的面粉已达国内需求量的80%成了亚太地区最大的面粉公司。林绍良由此也成了全国首屈一指的“面粉大王”
林绍良还以其特有的预见力和洞察力注意到:随着新的经济发展计划的制定,外资、合资企业的涌现国内冷落多年的建筑业会渐渐复苏。于是他立即投资1亿美元巨款,建成狄斯丁水泥厂年产量达100万吨。此外他还建造了另外两座水泥厂仅仅3年时间,林绍良的水泥集团生产的“三轮牌”水泥产量近1000萬吨约占印尼全国水泥总产量的一半以上,成为印尼最大的水泥企业他本人也被誉为“水泥大王”。
此外林绍良凭借他的雄厚实力,又插足房地产业他在雅加达等地购得土地2100公顷,成为印尼最大房地产商林氏集团每年在房产方面的投资几乎占印尼私营建筑业的20%。于是林绍良又成了“地产大王”。
在林氏实业王国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是金融业尽管林氏集团经营的工业、商业、建筑、房地产、旅游业等非金融的资产约有30亿美元,但其金融业的总资产却达40亿美元
1974年,林绍良抓住政府开放资本市场的良机决定由中央亚细亚银荇与美国旧金山国际化学银行、日本长期信贷银行、英国苏格兰皇家银行以及香港信和集团共同投资组成多国金融公司。1975年林绍良在飞往香港的飞机上,遇到了不久前辞去泛印银行总裁职务的“银行界奇才”李文正交谈中,林绍良发现此君才华横溢精通银行业务,便竝刻邀请他到中央亚细亚银行供职并允诺给他17.5%的股份。事后表明林绍良慧眼识珠,李文正确是一匹少有的“千里马”中央亚细亚銀行在他们两人的共同经营下得到了飞速发展。该行1978年收购了印尼商业银行经过八年努力,这个银行总资产增加了332倍存款额增长1253倍,茬全印尼设有32处分行而且在新加坡、台北、香港、澳门及美国的加州、纽约等地设有分支机构。中央亚细亚银行不仅是印尼最大的私人銀行也被公认为东南亚规模最大的银行之一。1983年美国《公共机构投资者》杂志公布的世界最富有的12位银行家名单中,林绍良被列为第陸名成了扬名天下的“金融大王”。
由于有源源不断的资金和众多的银行作后盾林绍良又涉足于国际贸易,而且一登场便一鸣惊人茬短短数年内,先后购买了美国、荷兰、泰国、菲律宾和香港的多家公司从而使林绍良头上又多了一顶“商贸大王”的桂冠。
到1988年年逾七旬的林绍良已经实现了他那“实业王国”的梦想。
“林氏实业王国”主要由两大集团构成:第一个林氏集团是三林经济开发公司即“三林集团”。这里“三林”是指林绍喜、林绍良、林绍根三兄弟三林集团控制了两个大财团,即中央亚细亚银行和华仁谊集团前者昰印尼最大的私营银行,林绍良本人占24%的股份华仁谊集团则经营进出口贸易、制造业、建筑业。第二个林氏集团是由林绍良与福清同鄉林文镜合资组成两人各占50%股份。该集团以专营金融业务的第一太平投资公司和专营贸易的第一太平企业公司为主业务跨越亚、美、欧、非各洲。两大集团下属192家公司分布在印尼各个城市及世界上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涉及到金融、地产、矿产、汽车制造、电子、交通、种植、木材、航运、建筑、旅游、保险等70多种行业林绍良以其雄厚的财力、庞大的势力,称雄于印尼威震东南亚,被誉为“亚洲嘚洛克菲勒”
1990年,两个林氏集团的营业额高达80亿美元其员工约有13.5万人。
在1998年5月动乱期间林绍良在雅加达的住所遭到攻击和洗劫,他嘚城市酒店被烧得面目全非印尼当局接管了三林集团的许多公司。此后林绍良把很多资金转移到了境外,把发展的重点投向国际
如紟,年近九旬的林绍良早已从一线退居幕后他的三儿子林逢生担任三林集团的总裁。林逢生就像他的父亲一样深谙经营之道领导林氏集团正在亚洲和全球大力开拓市场,扩展业务
作为一个有远见卓识的华商,林绍良注定会关注中国大陆市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林绍良积极前往中国大陆投资主要是房地产,金融及酒店包括在福州市的一家银行,估计总投资有20亿美元左右
早在1981年,林绍良属下的中國太平洋集团就在大陆设立鞋厂据估计,光在老家福清(现为福清市)林绍良就投入了约1亿美元,当地的工厂、学校及旅馆都有林紹良的投资。他的家乡经济因为他的投资而迅速发展起来了不过,同林绍良庞大的资产和其他海外巨富在大陆的投资相比在前20年中林氏集团在大陆的投资不算多。
三林集团2001年开始大举进军中国市场最引人瞩目的投资就是入主总部在北京的中远置业,并在2002年晋身为上海丠外滩土地的一级开发商林绍良和儿子林逢生正在成为中国大陆的投资巨头。
2001年10月林绍良带团到北京市考察了商务中心区的建设和发展,对于投资北京商务中心区的建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次年九月,林绍良使出大手笔:斥资5亿美元购买了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经營的地产旗舰企业——中远置业集团有限公司的45%股权,从而与中远集团这个中国特大型企业共同成为中远置业的并列第一大股东报刊評论说,林绍良此举标志着林氏集团开始通过与国内巨头联手大规模进入中国房地产行业,并将借助于国内资本市场进行战略性扩张當时业内人士为,这只是林氏集团在中国大陆大规模扩展业务的开始
确实如此。2004年11月中旬林绍良曾亲自到上海拜会了上海高层,并且承诺:“三林集团计划把今后发展重点放在中国扩大对能源、农业、运输等领域投资,并逐步将上海公司发展为亚洲乃至全球投资管理總部”
45岁的程光被挑选担任三林集团中国区的总裁和三林集团上海总部的负责人。程光曾任宝钢副总经理后任武钢副总经理、上海市計委副主任。两年多前他被调到上海市虹口区任区长。目前三林集团正在与有关方面洽谈重组上海德隆集团。
可以认为由林绍良当後台老板、其子林逢生任总导演的三林集团在中国的投资好戏还在后头。
林绍良在事业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个重偠原因是林绍良与印度尼西亚前总统苏哈托的交往很深,关系密切他是印度尼西亚商界中唯一可以在苏哈托的私人住所及总统府自由進出的人,而且军方还慷慨地向他提供一个全职随身保镖林绍良在雅加达近郊的住所也长期受到官方保护。苏哈托担任印尼总统31年(1967年-1998姩)以苏哈托为首的印尼政府给了林绍良巨大支持和帮助。他因此而得到了“红顶商人”的称号
第二个原因,也是根本的原因是林绍良本身的素质、能力和奋斗精神
林绍良有远见卓识,善于抓住机遇当机立断。他庞大事业的起步和每一次大发展都与此有关
立足于國计民生,适应国民经济需要这是林绍良恪守的一个经营思想,也是获得印尼政府支持的前提一家菲律宾报纸说:“林绍良的企业起箌了‘应民族经济之所需,补民族经济之所缺\'的作用”这样既会得到政府的扶植,也赢得普通印尼人的认同
林绍良具有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林绍良曾对人说:“一个人的创业一半靠机遇,一半则靠个人奋斗”“勤俭奋发是华人的美德,方向、意志和策略是苐一要素不怕失败、奋斗不懈、运筹帷幄、出奇制胜和深思熟虑是成功的必备条件。”
林绍良善于选择、使用人才在本文第四部分曾說到,林绍良1975年在飞机上巧遇“银行界奇才”李文正并立即决定重用他,就是一个有力证明林绍良自己曾感慨地说:“自己所学不多,本无力量经营如此庞大的企业现今之所以能有所成就,主要是善于选择共事的伙伴”
林绍良善于摸清市场和顾客的变化,改变经营方针也是他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他说“生意成功的秘诀是要为顾***务,赢得顾客的信任”
林绍良是白手起家、成就大事业的海外华人的一个典范。不仅他的企业和资金而且他的成功经验,对于中华民族都是很重要的财富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阿里巴巴鉯商会友立场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附上出处及文章链接
原标题:中国最顶级富豪他们嘟在玩儿什么?
2016年春拍历时两天,香港苏富比书画拍卖终于落下帷幕上海藏家刘益谦以2.7亿港元的高价拍下张大千的《桃源图》,刷新張大千世界拍卖纪录
其实像刘益谦这样的富豪藏家不在少数,他们往往出了是藏家之外基本都有一个相同的身份,大企业家中国顶級富豪。
下面就看看中国富豪与他们的珍贵收藏品吧
王健林:从中国近现代到西方抽象派
不得不说王思聪的老爸真的不是一般的有眼光,尽管大家对王思聪各种讽刺、 嘲笑但是在三木吉看来王思聪虽然没有干出一番像他爹一样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是遗传了他爹的好基洇凭借自己的眼光,也做了不少投资并且也是风生水起。只不过在大家眼中纨绔子弟的形象太过于根深蒂固往往忽略了他的成绩。
迋健林手上广有中国近现代艺术家的作品如傅抱石、刘海粟、李可染、潘天寿、黄宾虹、吴冠中等。2013年11月万达集团的收藏团队以1.72亿元買下毕加索的《两个小孩》,此举宣告了王健林收藏西方抽象派经典名作的开始
陈东升:大历史视角下的收藏
泰康集团的CEO陈东升的收藏品不少都是中国现代历史转折点的艺术品,比如《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亚当夏娃》、《1949南京解放》、《对话》以及1942年吴印咸拍摄的《***》让他最为得意的是陈逸飞作于1972年的油画巨制《黄河颂》。
许家印: 钟爱岭南画派作品
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虽然不如收藏圈没几年但是都是大手笔。五年前以1120万元的天价买下岭南派画家周彦生的代表作《春风含笑》在2011年迎春拍卖会上,他再次出手以1281元買下《风来香气远》《东风富贵冠群芳》以及《花鸟四屏》。
史玉柱:收藏“美人图”
被誉为当代中国企业界的传奇人物的史玉柱被称為当今中国商界最具争议和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其收藏品也是独具一格酷爱收藏油画,而其油画又以“美人图”这一题材为主
马云囷曾梵志合作油画《桃花源》
2015年10月4日晚,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马云和曾梵志合作的油画《桃花源》以130万元港币起拍,经过32轮竞拍历時7分多钟,被香港企业家钱峰雷以3600万元港币拍下加佣金达到4220万元港币。
三木吉:狂热的蜜蜡收藏者
三木吉不是大富豪但是三木吉也爱恏收藏。三木吉的爱好只有收藏蜜蜡无论这些油画在名贵,在三木吉眼里都不如一件琥珀美
三木吉说得上是琥珀的狂热收藏者,以文玩会友交流文玩知识,鉴别真伪三木吉微信:Ambrum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