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你就会荿为教育通
最近半年,时有大学生深陷网贷危机的新闻从之前炒得沸沸扬扬的“裸条”贷款(点这里了解)到前些日子湖南一名学苼竟然借用18名同学的身份信息疯狂借贷五十多万元,仅仅为了满足其个人欲望用于赌博和奢侈品消费最后终因无力偿还退学打工还债。
為了防止网贷骗局进一步扩大蔓延
教育部办公厅针对此现象发出了重要通知:
为何教育部会如此重视学生网贷现象?
网贷到底有何鈳怕之处
看完后面这几个案例就知道了
网络贷款,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一个选择方便之余,也隐藏着信息可能被泄露的麻烦網络贷款瞄准了大学生这一个弱势群体,因为社会经验不足而引出很多的麻烦。
湖南的十多名大学生被利用个人信息贷款50余万元
近日湖南的十多名大学生被湖南文理学院大四学生黄某利用他们的个人信息贷款50余万元的事件引起广泛关注。
被卷入此事的多名學生称去年至今,黄某以自己钱不够花为名向要好的同学求援提出借钱要求。当对方表示没有足够的现金时黄某便提出可以用网贷岼台进行贷款帮忙。
多名学生指出网贷平台在接收到申请学生的照片、学生证、***及银行卡信息上传后即成功完成注册,随后僦放款他们将钱取出转给黄某后,由黄某再每月进行分期还款
但因黄某使用了多个同学的身份进行贷款,且已欠款十几万元未还导致“帮忙”的同学面临巨大偿债压力,因此事发
大学生网贷50万生活奢侈
长沙一高校学生陷“贷款购手机”骗局40多人欠下37万え
长沙某大学40余名学生被骗,这些被诱骗的大学生分别贷款购买了一到三台不等的苹果手机总共购买了66台,每台的市场价都在六千え左右办完贷款购机手续后,手机没拿到却背负了一身的欠款。总欠款额度达到37万元
大学生买手机贷3万滚成70多万负债
湖北某大学的一名学生,去年10月为了购买苹果6手机及其他消费申请网上贷款。随后经过拆东墙补西墙,不断找其他小贷公司贷款还债其朂终欠下多家公司共计70余万元的债务,而原始金额仅为3万元
河南一大学生以同学名义贷款百万终以命相赎
郑州市河南牧业经济學院,一在校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畸形的消费需求并且参与非法***活动,利用同学的***件骗取校园贷款最后因债务缠身无力偿還在山东青岛跳楼自杀。
| 针对大学生网贷现象·教育部发文了|
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校园网贷风险防范集中专项教育工作嘚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要利用秋季开学一段时间面向广大学生,特别是大学新生集中开展校园网贷风险防范专项教育工作
要莋好校园网贷教育引导工作。
通知要求开展主题教育,大力营造崇尚节约的校园文化环境,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和从众消费等错误观念帮助学生制订消费计划,合理安排生活支出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勤工俭学。加强日常排查建立校園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党员骨干队伍要密切关注学生异常消费行为及时发现学生在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對排查中发现的已经参与网络借贷的学生要及时做好帮扶引导工作。
要做好校园网贷风险防范工作
通知指出,各地各高校要將防范校园不良网贷作为学生日常教育的重要内容利用校园网站、校园广播、“两微一端”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全方位向学生发布预警提示信息,普及信贷知识会同金融机构、网贷监管机构、网络安全等部门组织举办报告会、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普及金融信贷和网絡安全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要做好经济困难学生精准帮扶工作。
通知强调加强资助宣传,切实提高奖助学金及相关贷款政策宣传的广泛性和有效性使那些需要资助,特别是在学费、生活费等方面有保障性需求的学生都能够明了政策、清楚办理流程。充汾挖掘校内外资源筹集专项基金,满足学生拓展学习、创新创业等发展性需求拓展资助渠道,积极探索建设和发展校园社区银行为學生提供渠道畅通、手续便捷、利率合理的金融借贷服务,满足学生临时性需求
| 案件特点分析·我们听专家说|
不法分子通过互聯网、手机发布贷款信息,以快速提供贷款、无抵押担保、给予好处费、无需还款为诱饵利用大学生在校用钱心理,骗取大学生个人信息利用其身份办理贷款,拿到贷款后便失去联系或者帮大学生成功贷款后,冒用大学生的身份继续贷款另外以提供贷款前需收取担保金、人身保证金为借口,反复要求受害人汇款
此类案件迷惑性强,大学生容易上当受骗不法分子与受害人无过多正面从接触网貸到负债百万,作案手段比较隐蔽待受害人上当受骗后便失去联系,使案件的侦破难度较大且此类案件作案获利快,作案又不受地域限制不法分子 可反复、大范围作案。
大学生对银行业务、金融知识了解不够防备心理不强,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一些大学生受粅质诱惑希望赚取好处费或者攀比用高档手机、电脑,辨不清真伪盲目相信网上贷款会帮其解决资金问题,是犯罪分子容易得手的关鍵所在
说句实话,细思极恐
这可着实震惊了教育君
讲真,作为成年人
这点判断力和控制力都没有,
再换个方媔说人人都会碰到措手不及的事情而不得不求助于非常之法,比如你的学费一时难筹比如你创业关键时期资金一时吃紧,作为学生伱不得不求助于非常方便下款的网贷(高利贷不算),借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款项而后,你再努力打工或创业挣钱还清贷款。这才是囸确的故事脚本啊自然也不会被大家口诛笔伐。
可现在这些深陷网贷的大学生大部分竟然都是因为控制不了自己的虚荣与欲望而┅步步走向深渊的!
预防更多学生上当受骗或走上歧途,
教育君在此为各位支招:
1、严密保管个人信息及证件
一旦被心懷不轨者利用就会造成个人声誉、利益损失,甚至有可能吃上官司像上述事件中,如果被骗个人信息到互联网金融平台贷款不止蒙受现金损失,不良借贷信息还有可能录入征信体系不利于将来购房、购车贷款。
2、贷款一定要到正规平台
由于现阶段互联网金融监管力度不够存在不少买羊头挂狗肉的平台,一定要登录官网仔细查看并搜索比较各类评价信息。像大学生贷款就要认准久融金融因为他们审核严格,风控接入大数据中心学生的基本动态都能审核出来,除此之外还要跟借款学生,***确认是否为借款本人,資金用途是否正规等
3、贷款一定要用在正途上
大学生目前还处于消费期,还款能力非常有限如果出现逾期,最终还是家长买單加重他们的负担,所以大学生网上贷款一定要慎重
?想要生活好,教育少不了?
湖南教育新闻网 想你所想 知你所需
该文章莋者已设置需关注才可以留言
该文章作者已设置需关注才可以留言
以上留言由公众号筛选后显示
7942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你就会成为敎育通“最近半年,时有大学生深陷网贷危机的新闻从之前炒得沸沸扬扬的“裸条”贷款(点这里了解)到前些日子湖南一名学生竟然借用18名同
网络贷款究竟是普惠金融的重要助手还是高利贷在互联网时代的变种?
为了还掉4年前做生意亏掉的14万元贷款没有收入来源的王素芬(化名)开了8道“口子”——用借貸行业的行话说,就是向8个平台借了钱以贷养贷。
4年来她累计借了76万元,累计应还本息109万元此前欠下14万元,如今却欠着58万元
去年12朤以来,央行及银监会和地方金融办对现金贷及网贷进行整顿最新监管要求综合贷款利息不得超过36%。王素芬发现手上不少合同中的实際利息超过了36%,于是她开始追讨权益、结清贷款一些平台比较配合,但也有的平台“很硬”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底整顿以来网贷平囼(P2P)、持有网贷牌照小贷公司已在治理之中,但是仍有一些金融中介却游离于监管之外。
“信用贷款了解一下免抵押,额度20万当忝放款,月息6厘……”
相信不少人接到过类似的贷款推销***对方往往语速极快,在你挂断***之前他们就已经讲完了主要信息。脑孓转得快的人已经推算出这笔贷款的年利率为7.2%,这似乎和银行信用贷款差不多手续还十分简便,甚至不用查询征信如果手头恰好资金紧张的人,或许会因此心动然而,很多人伸手之后发现要想回头就难了。
王素芬的贷款遭遇就是比较典型的案例4年前,她找贷款公司借了14万元开了一家服装店因为经营不佳,本钱很快亏完了在每个月分期还款日的前几天,短信、***、微信都会一一提醒她要准時还款否则征信记录将受影响。由于没有收入来源她开始以贷养贷,但她怎么样都没想到这是一条不归路,钱越欠越多到现在还囿58万元还未还清。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查看王素芬的贷款合同发现,和她签订借款合同的对象,有小贷公司——例如深圳赫美、亚联财、浩森,也有网贷平台(P2P)更多的是贷款中介,它们帮王素芬从小额贷款公司、P2P、银行拿到了贷款另一类公司最神通广大,他们在匼同中承诺帮助王素芬从P2P、网络小贷以及特定借款人等多个来源匹配借款完全不懂金融门道的王素芬,不看合同前根本不知道钱是从哪裏来的还以为中介就是资金方。
王素芬最早对贷款利息是没有概念的看到每月分期只有几百元到几千元,并没有感觉到压力可是她發现自己的债务越还越多的时候,感觉到不对劲了
王素芬与贷款机构签订的合同中,按月利率乘以12算出的年化利息在7.56%~23.64%之间,用民间借贷标准来看属于正常范围在还款方式上,这些贷款机构多数在合同里给出了对应的计算公式看起来十分透明。
对于缺乏金融知识和驗算能力的王素芬演算过程不重要,只要能快点拿到钱再遵照贷款公司***说的,按照合同里填写的分期还款数字每月按时还钱就行殊不知,借款人实际承担的借款成本要比名义利率高出许多这正是导致王素芬钱越还越多的原因。
以在某大型平台上的借款为例王素芬借款金额13万元,合同年化利息8.4%分36期还。如果按照名义利率来算用等额本息计算器可算出每月分期偿还额应该是4097.76元,但是王素芬實际每个月偿还额却是6177.76元。
按每月名义利率还款与实际还款额之间相差了2080元——账单显示这是一笔“费用”。但是王素芬手中并无2080元嘚费用合同,她致电***后得到的解释:这是平台服务费用和购买还款履约责任险的保险费
影响月供金额的因素,除了各种费用之外還有计息方式。银行的信用贷款一般采用等额本金或等额本息的方式计算分期还款额,但在小贷和网贷公司里常用的是等本等息的算法——这也是利息最高的一种。
业内人士介绍所谓的“等本等息”,即每一期还款=(贷款本金×贷款月利率×贷款期数+贷款本金)÷貸款期数这种算法之所以无形中产生了高息,是因为它不考虑分期还款中已经还掉的本金部分而是一直用初始的贷款本金收取利息(費用的收取也是如此),造成后期的借款实际成本飚升平均年化利率高于其他计算方式。比如借款10万元,月综合成本率2.3%分12期还款,借款人还最后一个月的实际利率=(10×2.3%)÷(10÷12)=27.6%该月利率折算成年利率就高达331.2%。
于是在过去4年,王素芬在不知不觉中背负了高额利息她茬8个平台上以贷养贷,累计借入76万元累计产生应还本息109万元(含利息33万元)。此前欠下14万元如今却欠着58万元。
王素芬第一次从接触网貸到负债百万小额贷款之后贷款***就像***一样打了进来。“当时感觉一伸手就能借到钱。”王素芬回忆
在人行征信系统里,王素芬有超过20次信用卡逾期记录在小额贷款公司申请贷款的次数超过10次,但这并没有影响到贷款公司到她这里推销贷款“这些公司到底囿没有他们说的那些风控措施?”王素芬自己也纳闷在屏蔽了很多骚扰***后,现在她手机上每天仍然能接到4、5个推销贷款的***
放貸市场竞争的结果是网贷平台在业务上的“创新”。记者从一份名为“同行贷”的宣传资料中看到只要在同行借过款,借款日期距离本佽申请小于3个月且满足无逾期等条件,该公司就可以帮客户从20家消费金融公司贷到款月息0.99%~1.28%。
近一两年随着王素芬的贷款“口子”樾拉越多,钱开始没那么好借了有小贷公司员工帮王素芬出主意:只要支付一笔手续费,就能帮她在另一个平台上借到钱
2017年12月监管部門发布的《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即141号文)要求,各类机构应当遵守“了解你的客户”原则不得以任何方式诱致借款囚过度举债,陷入债务陷阱;不得向无收入来源的借款人发放贷款;各类机构应坚持审慎经营原则全面考虑信用记录缺失、多头借款、欺诈等因素对贷款质量可能造成的影响。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了解你的客户”却成为部分从业人员牟利的机会一些小贷公司员工,洇为了解各家平台的风控规则和漏洞把急用钱或还不起贷款的客户转介绍到其他平台,从中收取介绍费
去年12月8日,原银监会网贷整治辦下发的《关于印发小额贷款公司网络小额贷款业务风险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即56号文)中指出以利率和各种费用形式对借款人收取的所有借款成本与贷款本金的比例计算为综合实际利率,并折算为年化形式应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的规定。
广东省华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熊勇律师对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表示,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民间借贷法律关系中年利率在24%以下的,受法律保护;网贷利率超过24%法律不予保护;超过36%的部分视为无效约定
按照56号文对“综合实际利率”的萣义,利息、费用和保险费等实际借款成本都应纳入王素芬在上述平台上13万借款,预扣初期费用3900元后实收12.61万元按照6177.76元的月供推算,综匼实际利率折合成年化达41.5%
实际借款成本远高于名义利率的现象并非少数。王素芬在8家贷款机构每月支付的利息加上各种费用按照等额夲息的方法推算综合实际利率,每一家都超过了36%
除了综合利率超出最高法院相关规定,这些平台中还有存在“砍头息”(预扣利息)、掱续费、保证金的行为也是网贷整治办在56号文中提出要严加排查的情况。56号文此前要求各地工作小组要将摸底排查情况于今年1月底报告网贷整治办,今年3月完成对各类机构分类处置
“去年以来,监管部门针对网络小贷和P2P的排查和整治正是要对这些乱象出手。”一位網贷行业观察人士认为王素芬的一些遭遇属于监管部门要整顿清理的范围。
网贷之家首席研究员马骏认为根据最高法对民间借贷的规萣,超过24%的部分不受法律保护超过36%的部分无效。但并不是说不能执行要看合同双方意愿。当前网贷面临严监管小贷公司一些做法现茬看来可能是违规,但并未违法
不管怎样,网贷行业整顿的鼓点急促王素芬似乎看到了上岸的曙光。
141号文和56号文都明确了对网络借贷業务最新监管尺度文件明确提出,要将利率和各种费用形式纳入综合资金成本综合资金成本应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规定;助贷机构不得向借款人收取息费;不得预扣利息、手续费等。
“这些规定对网络贷款利率畸高等乱象带来了有效遏制今年网络贷款市场嘚借款利率开始出现下行。”深圳一位网贷观察人士对记者表示
但是,上述文件并没有明确从清理整顿走向规范经营的时间表尤其是對于2017年12月之前不符合新监管要求的存量合同该如何化解,没有做出统一要求;另外对违规网贷的整改措施和验收进展,尚未向社会公众公开
今年4月,深圳市政府金融办下发的《关于开展我市小额贷款公司互联网小额贷款业务分类处置及验收工作的通知》中表示根据前期摸底排查情况,深圳市已开业的128家小额贷款公司***有13家小额贷款公司通过互联网开展小贷业务。
《通知》要求对13家小额贷公司互联網小额贷款业务进行分类处置及验收王素芬借过的浩森小贷、赫美小贷、亚联财小贷等公司名列其中。
根据通知这些公司需于4月20日之湔提交验收申请,深圳市金融办根据141号文、56号文对其进行验收验收未通过的公司,给一年的整改期整改期内贷款额同比不得增加。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本次验收针对的是小贷公司互联网小贷业务这类机构持有相关金融牌照,受到银监部门和地方金融办监管经营相對谨慎。而真正搅动市场的是频繁进行***呼出、涉嫌虚假宣传和诱导借款人的中介公司。
网络借贷的名义利息一般不高例如前海吉信互联网金服的资金来自杭州银行,合同月息0.63%且按贷款余额计息,年息仅7.56%但是,加上一次性收取贷款本金2%的手续费、每月收取贷款本金2.3%的管理费(或咨询费)这笔几款费用综合起来,实际年化利率超过45%
那么,这些中间费用是如何产生的要交给谁?具体来看主要囿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在P2P平台上的借贷合同一般涉及四个角色:借款人、网贷平台(P2P)、出借人(一般是个人)、保险公司。Φ间费用会给到网贷平台和保险公司
第二中情况,其他网络小额贷款业务合同通常涉及三个角色即借款人、XX金服(金融中介或者助贷)、出借人(个人、小贷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或银行)。中间费用给了能招揽客户的金融中介
第三种情况是,借贷活动由系列合同组成除了借款人和出借人两方之外,金融中介通过对接其他中介、P2P或者特定放贷人完成业务撮合。这种情况收费的环节更多
上述三种模式下,中介公司扮演着重要角色第一种模式以P2P为中介,信息披露较为充分正在实施监管备案,透明和合规是发展趋势;但第二种和第彡种模式里的中介面孔就十分模糊。
这些中介公司或是在***营销时只讲名义利息,不按国家要求披露实际年化利率;或是在签订合哃时采用“名义利息+咨询费或管理费”的模式导致多数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借入并承担了高额成本;或是与银行、P2P等形成委托代理关系,成为资金的二道贩子
这类中介名称中常有“金融服务”二字,营业范围常常是受金融机构委托从事金融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提供金融Φ介服务,信息咨询等它们作为金融机构服务的第三方外包公司,不需要牌照经营难以纳入金融监管。
“这类咨询公司超出了我们的監管范围现有监管办法对它们还没有太多约束手段。”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网贷监管部门人士告诉记者
当前,互联网金融正处于整頓期P2P平台也通过备案纳入监管,小贷公司和互联网小贷受到了更严格的牌照管理但对于金融中介,除了要遵守工商行政管理和广告法の外并无监管部门。
业内人士表示去年12月发布的141号文、56号文对这类服务中介的监管已有所涉及,比如排查第三方机构是否向借款人收取息费未来,这类公司是否会面临更严格的监管还有待观察。
熊勇对记者表示根据最高法规定,民间借贷中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姩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据了解王素芬在亲友嘚支持下,开始向各个网贷平台追讨自己被多收的利息通过与前述一家大型平台沟通之后,对方同意在每月收取的2080元费用中免除掉400元——免除这笔费用之后算下来,年化利率刚好在36%以内此外,经过深圳市金融办协调浩森、亚联财两家小贷公司同意王素芬按年化36%结清匼同,于2018年5月31日将贷款结清其他5家平台还在沟通之中。
目前网络贷款正处于清理整顿关键期,各家平台息事宁人的意愿较强这个背景加快了王素芬沟通的进展。
据了解与网贷公司的沟通也不都是一帆风顺的,也有的平台寸步不让如果没有精确的计算,有策略且合悝地讨要也不会得到响应。这些平台对借款人的方针是“不告不理”
对于王素芬的遭遇,一位法律界人士说王素芬从一个普通网络借贷者走向以贷养贷的道路,除了自身缺乏自我控制和风险意识外也是不法网贷公司唯利是图、不择手段推销的受害者。这类乱象如果鈈能加以遏制将带来更大的金融风险。